个体心理和行为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不相识,在初次见面时所留下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双方日后的交往态度和行为。第一印象是根据 人的表面特征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
Image 相貌因素:
性格因素: 了解第一印象的作用在管理中有重要意义: 应避免第一印象的影响,切勿以貌取人.利用第一印象
影响他人.
Image 感觉与认知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感觉只是对信息的直接反映,而认知则是 一个信息解释和认识(处理)。
5
2.认知的特性
(1)选择性:认知是对所接触的事物有
No 选择性的感知过程。这种选择的影响因
素表现在: ①客观因素:
Image 认知对象的特点:
认知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认知对象的强度和出现的频率。
Image 的知觉。正确的社会知觉对于正确处理
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绩效具有重要的意 义。
10
来自百度文库 (2)社会知觉的主要内容
对他人的知觉:
No 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认识其动
机、情感、性格等心理特点。 内容: 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从仪表、言谈举 止、表情等体态语言判断。
Image 知觉者的认知结构:从自己内在的心理
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形成的比较固定的
No 看法,是一种概括化和类化。
人们常常有意无意根据人的年龄、性别、职 业、民族等等来对人进行归类。
管理中的意义: 深入了解职工,了解人与人之
Image 间的差异,针对差异进行管理,正确认识这些
偏见,尽量避免它的不良影响。 正确对待第一印象、防止晕轮效应的不利影
No 内部因素: 能力、努力
外部因素:任务难度和运气(机遇) 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 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机遇)
Image 可控制性:努力
不可控制性:能力、任务难度、运气(机遇) 不同的归因对人的影响各不相同。
19
(4)社会认知失真的重要原因 (社会知觉偏见 )
No A.第一印象
4.感觉形成的条件: 在一定的范围和具有一定的强度; 感官能够接受刺激,传递途径通畅。
Image
3
5.两种不正确的观点:
No (1)否认大脑感觉与被感觉之间的联系, 认为是个体主观的作用; (2)大脑感觉的反映与刺激事物完全一
致。
Image
4
二、认知
No 1.定义
大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编码、储存的过程。
20
B.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指在观察某个人时会被他的突出的品质或特征
No 所掩盖,因而影响到对此人的其他品质和特征
的识别。(一俊遮白丑;情人眼里出西施。 ) 在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者应尽可能的了解全面情况,实事求是的
Image 看待职工,公平看待先进者和落后者。 管理者
应尽可能的控制个人情感的参与,以理智代替 情感.
15
知觉行为的一致性: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No (认知行为与认知对象的统一性)。
知觉行为的文饰性:自我心理防卫机制 的合理化作用。 为了保持与外界的平 衡,有意歪曲自己的知觉体验,从而减少
Image 在心理上的某些压抑的现象.
16
(4)归因分析
归因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通过分析
No 和推理,确认其性质,意图和内在动机的
21
C.优先效应与近因效应 优先效应(首因效应):最先给人形成
No 的认知印象产生了较大的;
近因效应: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 对人有强烈的影响.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是相对的。
Image 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者不要只看职工 的一时表现,要多注意平时的一贯行为, 尽量避免近因效应的影响.
22
D.社会刻板印象 (定型效应)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No
第一节 个体感知
Image
1
一、感觉
No 1.概念:
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个 别属性的反映。 2.分类
Image 内部感觉:感受内部的刺激,感受器在 体内; 外部感觉:感受外部的刺激,感受器在
体表;
2
3.感觉的过程:
No 事物 刺激感官 神经冲动 大脑感觉
结构方面去知觉,个人认知结构不同, 认知结果不一样。
11
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人际知觉):
No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情感因素参
与,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 决定与他人的亲疏关系。
Image
12
自我知觉(对自己的认知)
No 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形成对自己心
理和行为状态的判断。 “人贵有自知之明”,所谓“知人者智,
Image 知觉组合在一起;
连续原则: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连续的对 象容易被知觉在一起。
8
(3)恒常性
No 知觉条件、知觉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发生 了变化,但知觉的影象仍然保持相对的 变化的现象。 Image
9
3.社会认知
No (1)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个 人,群体和组织,涉及个人与个人、个 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相互之间关系
6
②主观因素
No 个体的兴趣和爱好;
个体的需要特点; 个性心理特征;
Image 以往的知识、经验;
个体的注意程度; 其他相关因素,如与个体自己的关系等。
7
(2)组合性
No 接近原则:空间、时间比较接近的事物 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相似原则:具有某些相似性质的对象容
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闭锁原则:同在一个空间的对象往往被
自知者明”,
Image 特点: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一般更熟
悉、清楚、仔细; 以他人为参照;
13
No 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对自己或他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 色行为与其要求是否一致的认识。 Image
14
(3)社会知觉的特性
No 知觉行为的选择性:对于客观事物的不 同的知觉倾向. 知觉行为选择性的因素:与刺激物本身 Image 的强度有关(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强度, 而是物体本身的性质,意义和社会价值 的大小,是带来奖励还是惩罚)。
过程.归因是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原因, 所作的推断和自我解释 。
Image
17
➢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No 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内因和外因的分析。
一贯性标准:一贯的行为表现如何; 普遍性标准:与他人的行为表现是否一
Image 致;
特殊性标准:是否有特殊的原因可以解 释。
18
➢维纳的归因理论
一个人对自己成功和失败从能力、努力、任务 难度和运气(机遇)四个方面归因。
响、巧妙应用首因效应、消除刻板印象的消 极作用。
Image 相貌因素:
性格因素: 了解第一印象的作用在管理中有重要意义: 应避免第一印象的影响,切勿以貌取人.利用第一印象
影响他人.
Image 感觉与认知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感觉只是对信息的直接反映,而认知则是 一个信息解释和认识(处理)。
5
2.认知的特性
(1)选择性:认知是对所接触的事物有
No 选择性的感知过程。这种选择的影响因
素表现在: ①客观因素:
Image 认知对象的特点:
认知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认知对象的强度和出现的频率。
Image 的知觉。正确的社会知觉对于正确处理
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绩效具有重要的意 义。
10
来自百度文库 (2)社会知觉的主要内容
对他人的知觉:
No 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认识其动
机、情感、性格等心理特点。 内容: 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从仪表、言谈举 止、表情等体态语言判断。
Image 知觉者的认知结构:从自己内在的心理
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形成的比较固定的
No 看法,是一种概括化和类化。
人们常常有意无意根据人的年龄、性别、职 业、民族等等来对人进行归类。
管理中的意义: 深入了解职工,了解人与人之
Image 间的差异,针对差异进行管理,正确认识这些
偏见,尽量避免它的不良影响。 正确对待第一印象、防止晕轮效应的不利影
No 内部因素: 能力、努力
外部因素:任务难度和运气(机遇) 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 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机遇)
Image 可控制性:努力
不可控制性:能力、任务难度、运气(机遇) 不同的归因对人的影响各不相同。
19
(4)社会认知失真的重要原因 (社会知觉偏见 )
No A.第一印象
4.感觉形成的条件: 在一定的范围和具有一定的强度; 感官能够接受刺激,传递途径通畅。
Image
3
5.两种不正确的观点:
No (1)否认大脑感觉与被感觉之间的联系, 认为是个体主观的作用; (2)大脑感觉的反映与刺激事物完全一
致。
Image
4
二、认知
No 1.定义
大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编码、储存的过程。
20
B.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指在观察某个人时会被他的突出的品质或特征
No 所掩盖,因而影响到对此人的其他品质和特征
的识别。(一俊遮白丑;情人眼里出西施。 ) 在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者应尽可能的了解全面情况,实事求是的
Image 看待职工,公平看待先进者和落后者。 管理者
应尽可能的控制个人情感的参与,以理智代替 情感.
15
知觉行为的一致性: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No (认知行为与认知对象的统一性)。
知觉行为的文饰性:自我心理防卫机制 的合理化作用。 为了保持与外界的平 衡,有意歪曲自己的知觉体验,从而减少
Image 在心理上的某些压抑的现象.
16
(4)归因分析
归因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通过分析
No 和推理,确认其性质,意图和内在动机的
21
C.优先效应与近因效应 优先效应(首因效应):最先给人形成
No 的认知印象产生了较大的;
近因效应: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 对人有强烈的影响.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是相对的。
Image 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者不要只看职工 的一时表现,要多注意平时的一贯行为, 尽量避免近因效应的影响.
22
D.社会刻板印象 (定型效应)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No
第一节 个体感知
Image
1
一、感觉
No 1.概念:
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个 别属性的反映。 2.分类
Image 内部感觉:感受内部的刺激,感受器在 体内; 外部感觉:感受外部的刺激,感受器在
体表;
2
3.感觉的过程:
No 事物 刺激感官 神经冲动 大脑感觉
结构方面去知觉,个人认知结构不同, 认知结果不一样。
11
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人际知觉):
No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情感因素参
与,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 决定与他人的亲疏关系。
Image
12
自我知觉(对自己的认知)
No 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形成对自己心
理和行为状态的判断。 “人贵有自知之明”,所谓“知人者智,
Image 知觉组合在一起;
连续原则: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连续的对 象容易被知觉在一起。
8
(3)恒常性
No 知觉条件、知觉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发生 了变化,但知觉的影象仍然保持相对的 变化的现象。 Image
9
3.社会认知
No (1)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个 人,群体和组织,涉及个人与个人、个 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相互之间关系
6
②主观因素
No 个体的兴趣和爱好;
个体的需要特点; 个性心理特征;
Image 以往的知识、经验;
个体的注意程度; 其他相关因素,如与个体自己的关系等。
7
(2)组合性
No 接近原则:空间、时间比较接近的事物 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相似原则:具有某些相似性质的对象容
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闭锁原则:同在一个空间的对象往往被
自知者明”,
Image 特点: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一般更熟
悉、清楚、仔细; 以他人为参照;
13
No 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对自己或他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 色行为与其要求是否一致的认识。 Image
14
(3)社会知觉的特性
No 知觉行为的选择性:对于客观事物的不 同的知觉倾向. 知觉行为选择性的因素:与刺激物本身 Image 的强度有关(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强度, 而是物体本身的性质,意义和社会价值 的大小,是带来奖励还是惩罚)。
过程.归因是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原因, 所作的推断和自我解释 。
Image
17
➢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No 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内因和外因的分析。
一贯性标准:一贯的行为表现如何; 普遍性标准:与他人的行为表现是否一
Image 致;
特殊性标准:是否有特殊的原因可以解 释。
18
➢维纳的归因理论
一个人对自己成功和失败从能力、努力、任务 难度和运气(机遇)四个方面归因。
响、巧妙应用首因效应、消除刻板印象的消 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