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8号)的有关部署和国务院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立足我省经济基础和产业优势,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政策支持、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引导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水平、上规模,形成经济发展新支柱,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总目标,结合我省产业基础和特点,发挥科技资源丰富、创新能力较强的优势,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互联网+”产业;在高

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发展领域,努力建设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发展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壮大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旗舰企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新兴产业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使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高端装备制造。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加快高档数控系统及成套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掌握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和共性技术,提升高档数控技术的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为用户设计制造智能加工生产线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机器人等智能制造。推进机器人骨干企业加快工业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开发和产业化进程,鼓励特色智能装备企业开发生产智能磨削装备及智能清洗装备,加快机器人数字化车间、机器人智能制造体验中心和国家级机器人检测中心建设,打造全球化的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重大成套装备。加快石化装备、核岛关键装备、大气污染治理装备、输变电装备的技术升级和成套化发展。建设百万千瓦级核

泵研发实验基地和大型压缩机产品测试实验基地,建设国内产业链完整、技术实力领先的核岛关键设备生产基地,形成融合工程设计与国际物流的输变电成套装备产业链条。以成套化、专业化为目标,打造国内一流的重大成套装备产业基地。

——航空装备。以沈阳、大连为重点,加强沈阳浑南航空产业园、沈北航空航天产业园、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大连登沙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航空产业集群。

——海洋工程装备。大力发展新型海洋工程装备,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海洋深水勘探装备、钻井装备、生产作业和辅助船舶的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设计、专业化制造、工程总包及设备配套能力,促进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跟踪和对接国内外铁路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需求,加快发展高速、重载牵引机车,重点发展轻量化、低耗能、大运力地铁车辆和城轨车辆。加强与GE、西门子、庞巴迪、安塞尔多等企业合作,推进BT(建设-移交)等开拓市场新方式。加快产业集聚和协作配套,建设轨道交通装备全产业链的世界级研发制造基地。

——“互联网+”协同制造。鼓励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推行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鼓励制造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面向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鼓励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

——集成电路。以沈阳、大连两市为重点,扶持集成电路设计业,支持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逐步提升集成电路设备产品档次,带动硅材料业和特种气体等关键材料快速发展,不断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力争实现辽宁集成电路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掌握智能化感知终端设备和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系统的核心技术,发展片式化、微型化、绿色化的新型元器件。

——数字视听。以大连“国家级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为依托,加快数字视听终端新产品研制,鼓励数字多媒体、数字娱乐、数字教育、数字健康等智能数字家庭产品推广,支持发展多业务网关和机顶盒等配套产品,完善产业链。

——现代通信。以沈阳市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网直联点建设、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通信整机产品,提高智能终端产品配套能力,支持通信网络设备发展,提高移动终端入网检测服务能力。

——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以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易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文思海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连环宇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现代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重点推动以大连为主的软件外包业向高端发展,鼓励企业承接需求分析、基本设计、综合测试等高端软件外包业务订单。围绕沈阳东软熙康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智能健康平台、东网科技有限公司东北区域超算中心、沈北位置服务基地等平台建设,突破海量数据分析与处理关键技术,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产业。

——“互联网+”益民服务。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

系。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鼓励有资质的医学检验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发展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模式。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三)生物。

——生物技术药物。鼓励发展单克隆抗体、生物芯片等新型生物制剂,开发预防和诊断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创新药物,研发对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有显着疗效的生物技术药物和小分子药物。

——化学药品。提高原创、仿创药物研发能力,研发满足我国疾病谱的重大、多发性疾病防治需求的创新药物,加强对传统药物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国内首次开发药物的产业化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