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如何理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叶圣陶教材观解读
叶圣陶教材观解读作者:燕丹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22期燕丹内容摘要: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确立了“教材”是“例子”的地位,肯定了教材的“例子”作用;第二,不能仅仅停留在“例子”上,还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是叶圣陶先生“无非”一词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教材例子解读近年来,有不少教师对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有诸多误解,在“无非”这个词眼上下了不少功夫,于是轻视了教材的“例子”的作用,高喊“用教材教”的响亮口号,蔑视“教教材”的做法,致使教材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致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
我认为,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其含义有两个层面。
第一,确立了“教材”是“例子”的地位,肯定了教材的“例子”作用,第二,不能仅仅停留在“例子”上,还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是叶圣陶先生“无非”一词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教材是例子,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
所有的学习都是从具体的例子开始的,“学什么”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理性的思考,更需要把理性的思考通过具体的例子反映出来,教材因此而诞生,教材因此成为例子,成为“学什么”的凭借与文本。
任何教材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客观的规定性,这些规定比较系统地反映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和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的。
因此,教学首先要落实教教材的思想,深刻理解教材这个例子,通过例子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比如,教学《一面》这篇课文,首先要理解编者的两个意图:第一,理解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怀之情,第二,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因此,教学的时候,要在指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课文规定的生字生词,领悟并积累优美的词句,还要教会学生进行人物描写。
如何指导学生描写人物的外貌呢?我先出示《一面》中写鲁迅的外貌的句子让学生反复品读:“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隶体一字的胡须;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左手捏一枝黄色烟嘴,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穿着牙黄羽纱长衫。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刍议
学价值” 。 说 白了就是我们不仅仅从文章 中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 , 很 多时候都会 因为有了教学参考书而省略了、 至少是减少 了 书 的重点为重点 了。殊不知人家教学 目标 的定位 、 人家优秀教案 的设计是基于对文本 、对学情……多方面的审视之后的结晶 , 我
们 照猫 画虎 反 类其 犬 了 。 然而 , 我 们 的教 师很 多 时 候 囿于 已有 的经 验 。当学 生 的 问题 超 出我 们 的 “ 预设 ” 之后 , 参考书 、 网 络 让 我 们 忘 记 了 自 己也 可 以
“ 语 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这 是 叶圣 陶 老先 生说 的话 。 前 段 保 留了原本所有 的传播信 息的价值 ,同时又增加 了一种新 的价 时 间有 老 师 引 用 了 这 句 话 旨在 驳 斥 我 : “ 要想备好课 , 必 须 读 熟 值 , 即“ 学 习语言” “ 运用语言” 的标本价值。这就是我们所谓 的“ 教 教材 , 甚 至能 背下 来 ” 这 一 观 点 的 。 因为 我 发 现 这 样 一 个 问题 ,
心理学 、 教育学 、 哲学 、 伦理 学 … …实 在 太 难 了 !叶 老 师也 认 为 :
参加工作 多年 以后慢慢认识到编一套教科书 的难度 ,参看 育家苏霍姆林斯的文章《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一昼夜只有 2 4小
要有真正适合用 的教材最理想 的办法是 由一些深知教 学规律 、
了解学生需要 、 精通文章技法的教师 自己动手来写 。他说: 选古 记 了 。他 们 坐 在 那 里 , 屏息静气地听 , 完 全 被讲 课 吸引 住 了 , 就 跟
有 的 老 师 不 熟 悉 至 少 是 不 很 熟 悉 课 文 就 敢 站 在 讲 台 上 侃 侃 而 我们还要从这些文章中积累语言 , 学 习如何运用语言……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的确,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应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堂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
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引导他们尽可能地自己去探索,通过阅读把握语言意义,储蓄语言材料,吸收语言营养,掌握语言规律。
新的读写观提出: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
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
读完一篇文章,阅读教学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就是要让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东西用在自己写的文章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写出来,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
“写”既是语言的内化,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对生活记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认识的抒发与倾吐。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非常注意用“写”的任务来驱动“读”,使读写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文质兼美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一定具有独到之处,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忽视对文本语言范式,即作者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的探究。
要让学生学会用文本中突显的语言特点去学习表达。
例如,《绿叶的梦》通过一系列长短句的变化来表现孩子寻找树叶时那种欢快的画面。
课文写道:“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这句中蕴藏着语言的美、形象的美、节奏的美。
学生在充分体会语句的基础上开始仿写,将生活的情境用有节奏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写道:下课了,我们唱着,跳着,笑着,拍着手,在操场上翻跟头,跳马,停下来说说话,聊聊天。
这样的仿写既降低了写作难度,学生又习得了语言。
2. 阅读课中常用的读写结合形式是学习文本的结构,并迁移运用。
文章常见的构段方式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等。
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通过阅读领悟模仿,尽快把这些构段方法运用到习作中。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者:肖丽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21年第03期学者叶圣陶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读写结合的活动中,在阅读中吸收各种写作方法,并在写作中有创造性地运用,举一反三地展开自主写作,进而提升读写综合水平。
一、整理积累,创新应用初中阶段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最佳阶段,而阅读是积累知识的最好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从中积累写作素材,并且还要融会贯通,有创意地将其运用到写作活动中。
教师要启发学生找到各篇文章中的差异,也要看到其中的共性,运用整合的方式积累知识。
在引导学生写作展现民风民俗和中国传统文化类的作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等文章,并思考如何收集素材。
学生发现这几篇文章虽然体裁不同,内容也迥异,但是都有助于学习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社戏》中展现了社戏的场景,同时还体现了民风的淳朴;《回延安》中不仅展现了延安的标志性事物,还体现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情感;《安塞腰鼓》展现了敲击腰鼓的气势,也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
由此学生总结认为,在收集材料的时候,不仅要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还要尽可能地在写作中将自己的情感也融入进去。
此后教师安排学生写作文化类的作品,展现自己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积累不是目的,运用才是关键,所以在积累了写作素材后要思考如何能在自主写作中加以运用,将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写出新意。
二、借鉴语言,正向迁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还要引导他们积极借鉴作品中的语言,将原文作为模仿范本,展开正向迁移的活动。
可先从模仿词句开始,逐步过渡到模仿段落和篇章。
这样学生就能将阅读中掌握的语言逐步内化到知识体系中,并将之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学习《背影》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探究文章的语言特点,并展开层层递进的仿写。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实践者说ShiJianZheShuo机结合;创办文学社刊和“班级图书馆”,组织开展“朗读比赛”“成语接龙”“欣赏名作名篇”等。
同时,以课本为纲,利用扩展性阅读、延伸性阅读、训练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等,通过设置悬念、故事延伸、同题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由精读到博览,以拓展阅读面。
学以致用,指导学生练笔写作 作文作为书面语的表达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语文素质,也是对学生进行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综合训练的一种途径。
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笔者充分利用好教材中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激发兴趣,注重让学生运用课文写作上的特色,既有格式的仿照,又有内容的启迪联想。
或让学生举一反三,或让学生摹写,或让学生改写,或让学生联想。
总之,重在围绕教材中的作文训练点,让他们感到有章可循,有凭可依。
如尚明欣同学在学习了《我的母亲》一文后进行的创作:我的怪味老爸青岛第21中学八年级5班 尚明欣岁月抹不去他瞳孔里的天真与单纯,时光冲不淡他心灵中的赤诚与热情。
这就是我的老爸——一个个子不高,眼睛小小,走起路来却风风火火的率真男人。
有时他像个智者,与我畅谈诗词歌赋;有时又像个演员,不断调节家中的气氛。
由于他时常会做出令人捧腹的举动,妈妈便谑称他为“二爸爸”(傻爸爸的意思)。
上学期家长会后,老爸回家便召集我和妈妈开了个家庭会议。
在说到我的语文成绩的时候,他打开卷子,高兴地说:“咪咪这次考得不错,应该奖励!”我听了正要欢喜,没想到他话锋一转:“只是你有的分扣的太可惜,那两道默写古诗的题为什么空着?”“古诗?”我思考了一会,才知道原来老爸是说古诗“选做题”,我立即辩解:“那叫选做题,都做了也只看前几题,所以只能挑有把握的去做,不要求全做,只要对的题够数就行。
”他冲着我瞪着眼睛:“什么?你还有没把握的题?”我觉得委屈,语气硬硬地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回答。
可他扔未觉悟,还在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只要每道题都弄明白了,都会做,全做了不是更好吗!”我彻底晕眩,连妈妈也在一边直摇头。
让我们思考“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让我们思考“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个语文教学中经典的话,大家有没有怀疑它的错误!(一)为什么会“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仔细想想:它原来是建立在一个观念上的——读是为了写,读好文章,就是为了能自己能举一反三的写好文章。
文章只是写作的一个例子。
如果读只是为了读,就用不着例子。
读是一个过程,不能举一反三,也用不着举一反三。
在这个“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里,只是把读当作一种手段,或者说是方法,阅读变得多么地没有意义,除了当例子。
(二)我们平时读文章,总不见得就是为了写文章吧?但是我们课堂的语文课教学的内容里,各种修辞、表达无一不是把它作为写作的一种举一反三的借鉴。
课堂语文阅读和生活阅读的不一致,可我们还是把它当作语文课堂的一种专利和特点,实在是让人不能接受。
阅读不仅是为了写作。
事实上我们教一篇篇课文,并不是只要求学生写出一篇篇好文章。
语文课上的阅读与平时读书之阅读不可能完全一样。
前都是学科教育,后者是生活情趣。
但它们有相通之处:情感体验。
读与写有着“天生”的联系。
读得多,潜移默化,这方面古人很多经验。
至于读是不是为了写,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理解。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并不只是为了教学生会写,我已经强调过了。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目的是为了写作”,这是你自己强加给语文教学的观点,并把它做“假想敌”进行批判。
(三)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就是一个点,阅读只是为了写,因此阅读的课文只是一个写作教学的例子而已。
所以我们的教材里的课文变动可以很大,今天是这篇文章,明天可以是那一篇,因为我们关注是不是文章的内容,而只是关注文章作为例子有多少值得让学生学习写法的价值。
(四)我们学习了那么多的课文,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但是我们一提起笔来,还是忘记了学的课文里教的一切,没有人会说,我的写作是学了那一篇课文后,举一反三得来的。
(五)“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让我们消解了读课文原本的意义,使我们的课堂阅读与日常的生活阅读相脱离。
读《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一点体会
读《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一点体会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深入探讨了教学概念中最根本的问题: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
作者表达了一种重视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强调了教材的重要性,指出了教材的特点和功能。
作者认为,教材应该是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而不仅仅是列出学习内容的一本书。
教材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材还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知识,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使学生从教材中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并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因此,选择、编写好教材,是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
教师应该了解教材的内容,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学生的特定需求,让教材更加科学有效,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教材,采取思想的激发、实践的引导和多角度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有效利用教材,是确保教学成效的基础,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只有教师能够把握教材的特点和功能,并善于运用教材,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理解叶圣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如何理解叶圣陶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材无非是例子”是叶圣陶先生半个多世纪从事教育教学生涯得出的结论,充分体现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揭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阐明了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提出“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课本”,“如果能够了解语文课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一个终点”。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1】“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句话包含着深刻的含义。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材料.入选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具有语文教育功能的、典范的文章,可供入选的文章有很多,而这些入选的课文只是例子.语文教材不是目的而是“举一反三"的例子,它的主旨在强调发挥教材的举一反三作用,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所以教师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删补移,同时参阅其他同类教材。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论断是在当时“逐句讲解”教材之风盛行,拘泥于教材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环境下提出的。
他认为从语文教材入手,目的在于阅读种种的书,“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贯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触类旁通,这样便可使学生一辈子受用。
【2】在现今一些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课本、教学参考书依赖性很大,未吃透教材、大纲,只讲课文,很少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指导阅读,与学生少进行沟通。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唯教材是从、唯答案是从的现象,上课时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及时完成作业,答题时与老师讲授的、书本上的答案一字不差,但离开课本、老师后就寸步难行。
面对这种教条主义习气,学生的感觉、想象、思维和情感都被禁锢于固定的模式中,这种僵化的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限制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好对于教材的应用.明确课文教学目的,把作品的特色作为教学的重要方面,从感性认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TODAY语文天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谢团团(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第二小学 浙江 苍南 325805)摘要:对照课标各学段的阅读要求,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应是:以语文为“例子”教会学生阅读,即积累语言、从读学写、运用迁移、陶冶情操等,最终形成能力。
学会阅读是十分必要的,提高技能阅读教学应该关注的是文字本身的魅力,把阅读教学的着力点投放到学生的自主阅读、本色阅读上,可以运用“阅读文本,体悟意蕴”、“投入自身,领悟情感”、“寻找章法,提高技能”、“延伸拓展,依存训练”等策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现大语文学习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7-0100-01 1.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发展阅读能力与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
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2.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2.1 讨论花瓶式。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是灌输式的,死拧住学生的耳朵,这种被动理解的方式受到了多方批评。
而新课标要求的是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不但值得提倡,而且是不容质疑的。
但有些老师实行起来,把探究片面地理解为就是讨论,因而,许多有关阅读的公开课、“优质课”上,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自由讨论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评课时总是灌之以体现了新课标。
正视“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还语文教学生命本色
正视“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还语文教学生命本色作者:张国平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3年第06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在指导我国语文教学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在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很多教师把它曲解为课文是做题的例子,答题、解题的例子。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应该是指课文是指导学生读书、写作的例子,获取语言素材的例子,更确切地说是学生自主学习祖国语言,自主拓展视野,涉猎更广博知识的例子,即学会自学语文的例子。
做题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过度的强化做题是以牺牲学生未来发展而换取暂时名利的不明智做法,是限制学生自主发展而去训练他们做题解题技巧的浅薄教育观,是扼杀学生创新思维而去赢得高分的错误做法。
我认为只会做题不是教育,最起码不是人性的教育。
当教师曲解“语文无非就是个例子”的时候,就会在教学中重视考点,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哪部分、哪些类型在考试中要考,重视的是怎么考、怎么答的问题,而忽视了蕴含在文本里的思想感情。
为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教师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被繁重的作业束缚。
这种技术性的教学活动训练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厌学语文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样的语文教学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语文素养低下,可以说把语文教学引入歧途。
“这种应试教育从童年就挫伤中国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影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摧残着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
”(《重估一张考卷的价值》成成)2011年杜克国际教育对中国学生进行学术能力测试,结果显示:Essay (短论文)成绩欠佳,反映出中国学生语言和思维上的贫乏,尤其是思想力的缺乏。
造成这样的恶果,我们的教学方式难辞其咎。
难怪大学教授们面对现代大学生发出慨叹:“为何我们的学生语文素质这样低?”钱学森质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值得国人深思。
如果我们正视“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就会让课文中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思想,教师的教学方法就会有所改变,老师会让朗读带动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也就不会出现学生不会朗读课文的现象;会用默读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去感受平实的、精美的语言蕴藏的情感;用精讲去引导学生“课文这个例子”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文章结构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观点。
(完整版)理解叶圣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怎样理解叶圣陶所说的“教材不过是例子”“教材不过是例子” 是叶圣陶先生半个多世纪从事教育教课生涯得出的结论,充足表现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揭露了语文教材的性质,说了然语文教材在语文教课中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提出“知识不可以凭空获得,习惯不可以凭空养成,一定有所依靠,那依靠就是国文课本” ,“假如能够认识语文课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体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脑筋,因此语文教本不是一个终点” 。
“语文教材不过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贯通融会,练成阅读和作文的娴熟技能”。
【1】“教材不过是例子”这句话包括着深刻的含义。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课的依照,学生学习的资料。
当选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拥有语文教育功能的、模范的文章,可供当选的文章有好多,而这些当选的课文不过例子。
语文教材不是目的而是“贯通融会”的例子,它的要旨在重申发挥教材的贯通融会作用,目的在培育学生的语文能力。
因此教师在使用时,能够依据详细状况增删补移,同时参阅其余同类教材。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不过是个例子”这一论断是在当时“逐句解说”教材之风流行,拘泥于教材而忽略学生能力培育的环境下提出的。
他以为从语文教材下手,目的在于阅读各种的书,“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余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向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教会学生贯通融会,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擅长启迪指引学生贯通融会,这样即可使学生一辈子受用。
【2】在当今一些语文教课中,教师对课本、教课参照书依靠性很大,未吃透教材、纲领,只授课文,极少对学生进行本质性的指导阅读,与学生少进行交流。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唯教材是从、唯答案是从的现象,上课时仔细听讲做笔录,课后实时达成作业,答题时与老师解说的、书籍上的答案一字不差,但走开课本、老师后就举步维艰。
面对这类教条主义习惯,学生的感觉、想象、思想和感情都被监禁于固定的模式中,这类僵化的教课严重抹杀了学生的创建力,限制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
在语文教课中,应做好关于教材的应用。
文章与课文的区别——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文章与课文的区别——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谈及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时,说到文章与课文的区别。
下面是该书中的一些观点。
什么是“文章”?所谓文章,至少有这么三个层面:第一,语言的层面,即语词和语法。
语词与语法是文章的工具。
第二,是义理的层面。
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是思想感情的载体。
第三,是语用(交际)的层面,从文章使用工作这个行为来看,它就是一个言语交际的作品。
什么叫“文章”?从文章学的立场上来说,只有当它表达了一相相对独立完整的思想内容时才叫文章。
从这一立场出发,学文章就是学义理,这就是所谓的“义理教学”。
从语言学的立场上来说,文章是以语言为工具创造出来的成文作品。
从这个意义出发,学文章就是学语言。
于是形成了现代语文教学的两大流派:思想派和语言派。
其实在语文教学这个范畴内,文章不应该是文章学中的文章,也不应该是语言学中的文章。
语文教学中的文章是指言语作品。
言语作品的内容是言语行为,即交际动机和交际效果的的统一体,它的形式是言语、言语主体和言语环境之间的结构关系。
文章一旦被组进语文教材,它就不是一般的文章,它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文章转化为“课文”。
两者有什么不同?第一,文章的功能是传达一种信息的,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而作为课文的文章,它的功能是作语文教学的凭借。
如叶圣陶的“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第二,读文章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了解文章的内容即可;而读课文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文章表达内容的方式方法。
如陈军所言:文章落脚于“道”,虽然也有“文”,但是学文章强调的是因文悟道,道是目的、是主体;课文落脚于“文”,当然学课文并不排斥“道”的学习,但更强调懂“文”练“文”亦即历练语用,在“明道”的同时,更特别突出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该书在第六章《语文课的教学目的》中也提到读文章是为了悟道,得其意而忘其形。
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学文章是为了“言语获得”(言语发展),即通过学文章掌握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
读《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体会
读《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体会
读《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体会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拓展学习空间,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老师真情范读
老师的朗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如教学语文《慈母情深》,老师首先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学生就会被文章的美景所陶醉,就会被文章的优美语言所吸引。
他们很快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老师创设情境,提高多种形式朗读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可见,要求学生充分的读书,是一个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的重要过程和方法。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全面调动学生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3、探讨问题,对话交流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策略,在阅读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积极探讨,研究问题。
这样在小组合作形式下,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问题,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会各抒己见,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领悟了作品的主题,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朗读,加强写作训练,提倡说话,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法阅读能力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在教学中的渗透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在教学中的渗透1978年3月,叶圣陶先生在一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叶圣陶先生一以贯之的教材观,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以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不是一个终点”,它就好比“可以开发无限库藏”的“锁钥”;(1944)它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1949),它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凭借,重要工具”(1961)。
要想扭转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局面,必须讲求效率,讲究方法,使学生能“习教材之一例”而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
根据叶老的意思,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对说、写两项能力一开始通过学习课文这个例子,掌握方法,进行模仿,渐渐地熟能生巧,形成技能。
当然要提高说写的能力,还要多阅读,多积累语言,否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叶老主张“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探究“而教材应当”给与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1936)因此,作为“例子”的教材应该‘侧重文章形式,从形式上着眼去处置现成的文章”。
叶圣陶这句著名论断是对语文教学乃至教学观念的一大冲击和解放。
他表明:(一)教材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我们不能知识谨慎小心地匍匐、徘徊在“教参、教材“的话语光环里,满足于教材宣讲、一意灌输,难有质疑、否定与创造的作为。
(二)教材不是教学的终点站,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教材本身,而在于通过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能力。
(三)作为例子的教材具有二次开发的可能,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加以造、取舍、增删,以服务于特定的教学目的。
(四)“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并不是说例子可以任意选用,编排和使用,实际上选用哪些例子、怎样编排和呈现这些例子以及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处理这些例子,都应该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由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说起
由“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想到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老先生如是说。
在实施新教材的今天,这句话对老师们的教学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要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破除传统的“以本为本”的教材观,建立“以本为纲”的新教材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样本。
既然是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那么我们就必须在钻研教材、设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进而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加工。
去年,潍坊市教科院为了解我市初中发展提高与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落实情况来我市某中学进行了调研。
我全程随从潍坊教科院马科长,观摩了一节数学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
课堂上,一位学生在黑板上解方程:y(y+1)=5y 结果是y=4,另一位学生在旁边修改的答案是:y=4或y=0。
老师在点评时说:同学们,你知道第一位同学是怎么错的吗?后面的合作探究中,我们还要研究这个问题。
其实,这位数学老师在后面的合作探究中,是课本上一道关于小张和小林解方程:x(3x+2)—6(3x+2)=0的阅读材料。
这位老师,当时没有把这道题提上来研究,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而是用简短的语言暂时搪塞了过去。
在议课时,马科长讲了一个《搬石头过河》的故事,一个人在过河时,怕湿了鞋,索性找来石头,垫着过去了。
然后,把石头仍到了旁边的草丛里。
当他回来时,发现还得用石头,只好再从草丛里把石头找回来,垫着回去。
就这位老师的教学过程而言,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暴露了出来,也就是说他找到了那块“垫着过河的石头”。
但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充分发挥这块石头的作用,甚至忘掉了这块石头——没有及时解决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试想,学生们在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还是不明究竟,还要自己另去找石头过河。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者:王平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年第05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笔者试以苏教版二下《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作为学习语文的范例,谈点认识和做法。
一、教材是学习语言表达的“例子”1. 教材是学生积累词语的例子。
课文后面练习第3题中,出示了一些描写色彩的词语,教材这样安排,对于学生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提供了范例。
我在引导学习“色彩斑斓”一词时,问学生:“课文中还有两个表示颜色多的词语是什么?”学生们很快找到“五颜六色”和“五彩缤纷”。
我追问道:“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色彩多而美的词语呢?”从而引导他们积累更多表示颜色多而美的词语。
另外,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聚会”“金光灿灿”“团团围住”等关键词语,均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 教材是学习词组结构的“例子”。
在教学第2自然段第二句时,我以课文中“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这一词组为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一词组结构。
我说:“你瞧,词语一加上‘色彩斑斓’蝴蝶就变美了,再加上‘一群群’蝴蝶就变得又多又美。
”紧接着,请学生们给词语“雨伞”“花瓣”修饰化妆,引导他们学会更具体、更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为写话打好基础,作好铺垫。
3.教材是品味动词运用的“例子”。
学习课文“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时,我设计一个“学习小马虎”,将动词“飞过……穿过……越过……赶到……”改成“飞过……飞过……飞过……来到……”,引导学生揣摩动词用法。
学生们很快就体会到“小马虎”写的句子中动词重复不生动,我又改成“越过树林”“穿过小溪”,通过让两个学生扮演小蝴蝶,其他学生做一棵棵大树,亲身体验“穿过”树林,再引导学生看画面,由此归纳出:花丛低矮用“飞过”,大树很高用“穿过”,小溪有水用“越过”,心情着急用“赶到”,这样一步一步有层次的体验理解后,学生们就能体会到课文动词运用之精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篇一:如何理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枝江市教学研究室徐国梁推荐浅谈如何运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驾驭语文教材内容提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为了让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解脱出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契机,立足教材,举一反三;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准绳,丢开教参,确立教学目标;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出发点,机动灵活地整合教材。
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回复应有的生气。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例子灵活驾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因而,语文教学应该是充满灵性的,给学生美的启迪,让学生在舒适自由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可是就笔者多年来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观察发现: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许多的语文教师以本为本,把自己和学生禁锢在手中的教材之中,对每篇文章都是千篇一律的按既定程式加以解剖、分析,让原本充满智慧、灵气的作品变得支离破碎,使语文教学失去生气,味同嚼腊。
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回复应有的生气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008修改稿):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所以从语文的工具性来看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借助教材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具体就是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要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口语交际和书面语交际的能力;要使学生具有利用语言记忆达到语言积累的能力。
至于语文的人文性其实质就是指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培养;应凸显教师德育职能,体现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
因而,语文的人文性教学目标就是要利用语文教材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当然,在语文学科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一个有机体是不可分割的。
光提工具性就容易割裂语文,容易忽视思想内涵。
语文教育中工具性是躯壳,人文性是灵魂,两者不可分开。
没有精神的语言文字不讲人文性,不是语文课;一味的讲人文性而忽视语言文字,也不是语文课。
那语文课上我们的教学究尽要教给学生什么,难道仅仅是教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吗?我们的教材究竟应该怎样使用呢?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例子是用来证明某一观点的材料,是使用者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提供的一种可供借鉴的中介。
教材也不例外,他是教育者为了体现国家教育目的而编制出来的供学生学习用的媒介,是学科知识的一种载体。
所以说语文教材仅是我们实施语文教学的示例的集合。
教材只是个例子。
没错,教学中我们就是要以教材这个例子做为辐射点,举一反三来尽可能教会孩子学会更多的东西。
现代课程论也认为,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对给定的教材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的教材的意义和价值都有其自身的解读,教师可以大胆地取舍、剪裁,重新构建教材。
因而,教材处理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那么如何用好教材,有意识地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成了值得教师研究的一门学问了。
在此,我认为只有运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来驾驭语文教材,把教材当作例子灵活的运用教材实施语文教学才能让当前的语文课堂回复应有的生气。
作为一线执教老师,通过在实践中探索研究,我认为要运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来驾驭语文教材,把教材当作例子灵活的运用教材实施语文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一、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契机,立足教材,举一反三。
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不要将着眼点只放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层面上,还要放在运用、创新、归纳、整理的层面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象学骑自行车一样,由扶着走,到边扶边放扶扶放放,及至最后放开走,真正获得能力的培养,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当学生走出字、词、句章知识的桎梏,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具有个体特质的语文学习能力,教材就成了学生学习的示例,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得到了彰显。
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在编排时,有意识的将内容相关的同一类型的课文放在一个单元中。
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取一两篇作为范例教学生学习,进行精讲,并归纳出这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再把剩下的几篇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掌握方法。
如此一来学生就能举一反三,当再遇上此类文章就可以运用掌握的方法自己学习了。
二、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准绳,丢开教参,确立教学目标。
教材与教参所体现的社会性和时代感总是滞后于大纲与课标,更滞后于生活现实。
因此,教师拿到教材首先要对教材进行仔细的审阅,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准绳,尽最大的力量拉近教材和实际生活的距离,重新定义教材。
教参对每一篇文章都是面面俱到,内容大过繁复,而真正的教参是我们老师自己,教参只是为我们教学服务的资料,我们不能临摹和照搬教参,要根据教材实际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
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下调;对体现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侧重点不同的文章应相应的确立教学重点。
比方说:同是文言文象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教参中对它们的各个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讲述。
但实际上前者重在人生的感怀上,我们就应把重点放在它的人文性上,后者除了对人生的感怀,在写作上很有特色这样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
另外象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与杜甫的诗各自特点不同,我们在教学时就不能以同一方式进行。
三、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出发点,机动灵活地整合教材。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有规律可寻的,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领会编者意图,适当调整内容的先后顺序,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另外教材里有关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方言名词等内容与本地不一,教师可根据自身的体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单元、篇章、段落可作出适当的调整。
比方说,在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的第三单元中,主要是演讲稿的学习。
而最能代表演讲稿,又能贴近学生生活的是第三篇《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样我们不妨把这篇文章提前学习,再以此这出发点,对其他几篇文章的进行教学。
这就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另外我们还可根据实际对整本教材进行整合,使教材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四、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基点,高屋建瓴,畅谈理解和感受。
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的主导人。
教师是语文课的活教材。
语文教材是教师手中的重要例子,其职能是为教师备课教学举证,而不是蓝本,更不是一个可恶的桎梏。
备课教学活动的实质是教师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备理解、感悟的流程,讲主导人的感觉和理解,讲体验和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积累。
这其中包括对知识性理解和人文性的感悟。
比方说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我就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感悟,就从每段的中心句,各自然段的作用进行写作教学;从人文性的角度谈马克思的追求、人生理想、功绩。
对于其它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
总的说来,学海无涯,教海也无涯。
我们要避免固步自封,虚心的借鉴别人成功经验,使自己也能在教学上形成独特的风格。
不管哪种教法,都必须符合我们的实际,我们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裹足不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还语文教学一遍朗朗乾坤。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在告诉我们教师不能只教教材,眼睛不能光盯着教材,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在告诉我们教师要用教材来教,目光要放在教材以外的课外阅读,要有大语文观;更是在告诉我们孩子的语文阅读不能只满足于区区的二十余篇教材,它们只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例子。
既然是例子,就要起到代表性、示范的作用。
1、教材是学习文本内容的例子。
对于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学习教材,学习语文不就是要理解一篇篇课文的内容吗?是的,理解文本内容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但不是唯一!学生对教材内容或一点不知,或一知半解,或囫囵吞枣,其语文学习就无从谈起!但这里所说的理解文本内容,不能只局限于一篇篇孤零零课文的理解,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勾前连后,把一些能表达相同或相似内容的篇目进行归纳,总结出带有示范作用的特点。
现在的教材编写就体现出这一特点,编者把相似主题的课文统编在一个单元,其目的就是想起到前文是后文学习的例子,而后文又对前文印证,这种内容上的相互验证,学习效果必然高效!2、教材是学习语言表达的例子。
课文的选编,定是因其文意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体裁,表达,结构,语言等言语形式对孩子有吸引力,也能对孩子的写作起到示范作用。
比如在学习《美丽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发现作者围绕中心表达的技巧;学习《第一朵杏花》时,就要注重学生学习人物对话的生动及标点的准确使用;在学习《小露珠》时,就要关注相同结构的表达特点新课标早就提出语文学习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何谓统一?就是要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来关注文本的言语表达特点!3、教材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例子。
我们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除了理解内容,学习表达以外,重中之重就应该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从何而来?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自我训练逐步形成的。
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形成光靠老师讲,没用效果;光靠学生自习,效果不大;教师的指导、点拨,学生的实践,两者缺一不可。
而教材经过专家的精挑细选,它们都是培养阅读能力的绝好材料。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实践阅读的机会,对难点和重点只做适当点拨,适时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把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为形成阅读能力提供有力的训练次数。
4、教材是陶冶学生情感的例子。
新课标在总纲中就提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优秀品质这些都是关于学生情感方面的论述,该如何培养?有的老师认为很难,因为这都是比较抽象,没有具体的语言抓手。
自认为要有机渗透在教材的学习中,不可生搬硬套,不要相互割裂,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劳动课、思品课,俗话说在学生觉察不到时,给予教育才是最优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