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教师资格证考试_复习重点_中学_教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关于人的培养质量、规格的总规定,是指导、调节教育活动的根本因素,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指国家对吧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得总要求。
社会本位论:以柏拉图为代表,指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它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
个人本位论:以卢梭、马斯洛为代表,指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它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
文化本位论: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着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分科课程:由单一学科构成的课程,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课程:原始含义是学习的范围和进程。广义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指某一门学科。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变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方式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
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思想、道德风尚的传递者,是集成和发扬人类文化遗产的桥梁,是年轻一代的培养者。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范畴。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
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的成长的价值环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
班集体: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特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之间有平等、心里相容的气氛。
考试:是根据一定目的,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要求完成试题,并对其解答结果评定分数或等级。
心理健康教育: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着,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泰勒模式:目标评价模式,四个步骤: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
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二.简答、论述
1.《学记》的教育思想:①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失去自信;向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答案。②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
2.教育学独立的标志:1086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3.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思想:①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指人也有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②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③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4.现代育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强调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雅典、斯巴达教育的比较:①古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②古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6.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①政经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它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c它决定教育的目的。②教育对政经制度的促进作用:a教育为政经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b教育是一种影响政经的舆论力量;c教育可促进民主。
7.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①教育史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传递和保存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②教育与文化既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面,又
有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中变化与发展的一面。
8.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为:①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②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③制约着教育体系结构的变化;④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⑤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①教育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0.近代教育变化表现: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③教育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以法治教。
1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②不均衡性;③互补性;④个别差异性。
1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①遗传、②成熟、③环境、④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a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c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d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⑤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显示状态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13初中生身心特点,相对教育:①特点:处在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它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个时期突出的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独立倾向,他们极力想争得社会生活中独立自主的地位。他们对自己估计过高,事事想自己做主,把自己的见解看成是评价客观事物的标准,对周围成人的话都不轻易相信。学生在这个年龄心理上产生了许多新的特殊矛盾,这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不胜多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②任务:a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b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