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教师资格证考试_复习重点_中学_教育学
山西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课程概述
山西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6.2课程目标山西省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根据教师考试内容特别设计,集合了各类重点题型的难点与疑点,缜密切合各地的考试特点和命题趋势,学员可享受到“夯实基础-系统提升-专项点拨-模拟演练-终极预测”的全课程体系,并提供全面系统的课程服务,帮助学员进一步巩固提高。
专属客服对学员提供“保姆式”的跟踪服务,建立专属的学员档案,对报考、上课、答疑、模考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体验中公教师招聘的全课程体系,提供笔试+面试的一站式通关课程,内容更丰富,备考更高效,配有高效的课程服务,丰富的备考材料,帮助学员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让始终坚守园丁梦想的学员一举成功!二、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1、教育目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从国家或整个社会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只能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而不可能是具体的。
2、培养目标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所以,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
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统一的质量要求;培养目标则是某级或某类学校的具体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
即培养目标要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的。
而教育目的又只有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因此,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课程目标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制:第一,时限性,即它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联系;第二,具体性,即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第三,预测性,即所描述的结果是预期性的,不是实际的结果;第四,操作性,即是明确的,可以付诸实现。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一、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基本原理等2.教育学派主要的教育学派和代表人物,如巴贝尔、杜威、爱因斯坦等3.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方法的分类与应用4.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主要任务等5.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主要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认知理论等;学习的过程和模式,如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等二、中小学教育学科基础知识1.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大致框架和重大事件,如晚清教育变革、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新中国建立后的教育改革等2.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等;教育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如教育发展规划、教育改革方案等3.课程与教材改革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原则和方法;教材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宗旨4.教育评价与学生发展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生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的设计和实施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法等三、教育教学知识与教学能力1.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学科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如学科特点、学科目标、学科教材等;学科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模式的选择等2.教学设计与教学管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原则,如教室管理、学生管理等3.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智慧教室、教育大数据等4.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教学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责;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如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和途径5.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学科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如学生学习困难、课堂管理难题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如个别辅导、课堂展示等四、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和评价1.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教师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2.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教师的职业素质,如教学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3.教育教学评价与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学生评价的方法和实施4.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途径;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五、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能力1.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与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教师专业发展实施的困难和对策2.教师的学习能力与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3.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和应用4.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应用;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以上是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知识点梳理总结,每个考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重点关注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多做题多总结,希望每个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教师资格证2024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对象、方法和功能。
2.教育的目标:个人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的目标。
3.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墨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名教教育思想、佛教教育思想。
4.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德育为先等。
5.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发展的阶段、社会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二、心理学1.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目的。
2.心理发展与教育: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3.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感知与知觉、认知结构与认知能力。
4.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人格的结构和特征。
5.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三、教育法规1.国家教育制度与管理: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教育计划、教育制度与管理。
2.中小学教育法规:中小学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学校章程、学生手册等。
3.学科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材规划、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组织等。
四、教学原则与方法1.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
2.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法等。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和作用、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形式、教学评价的准则和标准。
五、教育问题研究1.智力差异与教育:智力定义与测量、智力差异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有效教学的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3.学习困难与教育:学习困难的定义、学习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
4.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成因及处理方法、校园心理教育的实施等。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涵盖了多个科目和众多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系统地掌握重点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一些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属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2、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能促进民主。
(3)教育与文化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提升、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3、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互补性要求教育要扬长避短;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中学课程1、课程的类型(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活动课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综合为一门课程,分科课程则是单科形式。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的课程。
2、课程理论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学科的系统性。
(2)学生中心课程论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中学教师证完整复习资料
中学教师证完整复习资料中学教师证完整复习资料教师是社会中一份重要的职业,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
中学教师更是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
为了胜任这个职业,中学教师需要通过考试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其中,中学教师证的考试难度较高,需要全面复习各个学科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完整的中学教师证复习资料。
一、语文语文是中学教师证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在语文复习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课文分析:复习各个年级的语文课本,重点理解课文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
2. 语法知识:复习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语法错误,如主谓一致、时态、语序等。
3. 作文写作:复习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常见的写作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二、数学数学是中学教师证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科目。
在数学复习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复习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如四则运算、代数方程、几何图形等。
2. 解题技巧:复习解题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的解题思路,如代入法、几何证明等。
3. 考点分析:分析历年中学教师证数学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三、英语英语是中学教师证考试中的外语科目。
在英语复习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和语法:复习英语的常用词汇和语法知识,如动词时态、名词复数、形容词比较级等。
2. 阅读理解:复习阅读理解的技巧和常见题型,如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等。
3. 口语表达:复习口语表达的基本句型和常用口语表达,如问路、订餐、购物等。
四、科学科学是中学教师证考试中的综合科目。
在科学复习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复习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物理的力学、化学的元素周期表等。
2. 实验技巧:复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如观察、记录、分析等。
3. 应用题分析:分析历年中学教师证科学考试的应用题,理解题目要求和解题思路。
综上所述,中学教师证的复习资料应该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山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重点三
山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重点三通过山西教师招聘网可以了解到2016年山西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动态,一般山西教师资格证考试在每年下半年举行,9月份网上报名,11月份笔试,幼儿园笔试内容为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笔试内容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笔试内容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
面试以试讲、答辩等形式考察,山西教师考试网整理了山西教师招聘真题供考生备考学习。
以人为本的内涵:教育价值观是指一所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原则,是每个师生为人处世的最高价值导向,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其核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致。
教育价值观作为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和功效的核心观念,对于整个教育活动起着深刻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影响着教育的规划、结构、布局和体制。
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
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位,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和人的价值、丰富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提升人的生存竞争,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人格完善和精神升华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提出要注重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打好基础的理念;另一方面,超越个体本位论的教育——即在重视人的发展、把人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及社会发展的核心的同时,还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倡导通过教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2)着眼于可持续发展(3)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4)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创新发展(5)着重于在教师引导下,实现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山西中公教育中公教育山西特岗招聘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山西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山西教师招聘网特别推出山西教师招聘真题助力教师成长,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全面的考试政策,更有特色备考活动等着您!。
中学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学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一、教育学知识点1. 教育目标与任务教育目标的概念与特征,教育任务的内容与要求,教育目标与任务的关系。
2. 教育原则与方法教育原则的内涵与功能,教育方法的种类与应用,教育原则与方法的相互关系。
3. 功能与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成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发展规律,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4. 学习理论与教学方法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理论体系,教学方法的分类与应用,学习理论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二、教育法律知识点1. 中小学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中小学教育法的内容与要求,中小学教育法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 中小学课程与教材课程理论与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3. 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形式与方法,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关系。
4. 学生管理与教育法规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学生管理与教育法规的关系,学生管理与教育法规的应用。
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2. 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流派,心理发展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心理发展理论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3.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模型,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学习理论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4.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四、教育教学知识点1.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基本概念与步骤,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方法与技巧,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评价与调整。
2. 教学评价与教育反思教学评价与教育反思的基本概念与要求,教学评价与教育反思的方法与工具,教学评价与教育反思的关系与作用。
3. 教学管理与教育创新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教学管理与教育创新的关系,教学管理与教育创新的应用。
山西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常备知识点
山西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常备知识点通过山西教师招聘网可以了解到2016年山西教师招聘最新考试动态,一般山西教师招聘有笔试和面试两个重要环节,笔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面试以试讲、说课等形式考察,山西教师考试网整理了山西教师招聘真题供考生备考学习。
教育学中“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一节无论在我们的教师招聘考试还是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用的都是比较多的一节内容。
客观题,主观题这部分都很容易出题,所以要熟记这部分知识。
常备知识点一: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考点常考客观题,选择题为主。
一般有两种考查方式,一种是考成语、俗语体现了哪个规律,这种考查方式就需要大量积累成语或俗语。
另一种是通过一个现象来考查这个知识点,这种考查方式就需要学生掌握各个规律的实质含义。
(一)顺序性1、成语、俗语的积累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这两个都违背了顺序性。
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跳一跳、摘桃子2、关键词:方向不可逆(二)阶段性1、成语、俗语的积累一刀切,儿童成人化2、关键词:年龄特点(三)不平衡性1、成语、俗语的积累关键期狼孩的故事2、关键词:速度(四)互补性1、成语、俗语的积累扬长避短、长善救失2、关键词:身身互补(常考残疾人的例子)身心互补(常考身残志坚的例子)(五)个别差异性1、成语、俗语的积累因材施教、聪明早慧、大器晚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等2、关键词: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常备知识点二: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一)内发论主要观点:先天因素、遗传、成熟机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复活迅高歌。
复—弗洛伊德活—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迅—威尔逊高—高尔登—优生学歌—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成熟机制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山西特岗教师真题是如何设置的!中公教育山西特岗招聘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山西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对于想要取得中学教师资格证的朋友们来说,掌握教育学的重点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为我们理解和实践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学的重点内容。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首先,要了解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的起源,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等不同的观点。
其中,劳动起源说是科学的教育起源论。
教育的发展历程也是重要的考点。
从原始社会的教育,到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再到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教育,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例如,古代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等特征;而现代社会的教育则更加普及化、民主化、科学化和多元化。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受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教育也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政治民主、传承和创新文化等。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身心变化过程。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也要注意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如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等。
四、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它规定了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理解教育目的时,要明确其理论依据、确立的依据以及不同层次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
五、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六、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课程的类型多种多样,如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
山西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1、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 )。
A.爱岗敬业B.勇于创新C.严谨治学D.终身学习2、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A.给予撤销B.宣告作废C.(永远)丧失D.公告无效3、教学原则是依据( )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B.教育部颁布的文件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D.教学目的4、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制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
”这句诗描绘的是中国哪一种民间艺术形式?()A.春联B.年画C.窗花D.皮影5、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lo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
A.钱学森B.袁隆平C.李四光D.高铭暄6、我国学校一般实行( )负责制。
A.教师B.校长C.部D.地方政府7、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A.报酬待遇权B.学术研究权C.进修培训权D.教育教学权8、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
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 )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9、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以下哪项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 )A.学生的家庭类型B.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C.学生干部情况D.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10、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lo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
A.钱学森B.袁隆平C.李四光D.高铭暄11、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
A.终身学习B.爱岗敬业C.爱国守法D.热爱学生12、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 )也被称为灵感期。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学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以下是教育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教育学的概念和基本任务
1.教育学的概念和范畴
2.教育学的基本任务和研究对象
3.教育学的地位和作用
二、人的发展和教育
1.人的发展规律
2.人的发展阶段和特征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三、教育的基本原理
1.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2.教育的活动原则和方法
3.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四、教育的历史与教育思想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2.西方教育思想
3.当代教育思想
五、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
1.教育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2.教育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3.教育评价的概念和方法
六、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的特点和功能
2.学校教育的组织和管理
3.学校课程和教学设计
七、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经济发展
2.教育与社会变革
3.教育与职业发展
八、教育心理学
1.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过程
2.智力、情绪和人格的发展
3.教育中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九、教育的伦理和法律
1.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
2.教育法律的基本法规
3.教师职业道德和职责
教育学是教师职业的理论基础,掌握教育学知识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备考教育学知识点时,需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同时,也要关注教育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发展。
山西教师资格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
山西教师资格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山西教师资格考试资料”为您指明前进方向,且行且珍惜!小伙伴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哟,赶快行动起来啦!学习策略【高频考点提要】1.学习策略的概念;2.学习策略的特征;3.学习策略的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高频考点速记】一、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二、学习策略的特征(一)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操作性和监控性是学习策略最基本的特性。
学习策略的操作性体现在学生认知过程的各阶段,监控性则体现在内隐的认知操作之中。
(二)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在学习中使用的一些学习操作可以直接观察到,足见其外显性的特点。
而学习策略又是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语言进行的内部意向活动,因此又具有内隐性的特点。
(三)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学习策略的主动性是指学习策略可以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情境的特点以及学习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
迁移性则是指从某种学习情境中获得的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地迁移到类似或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去。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一般来讲,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则是辅导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常用的复述策略有以下几种:(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
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
2.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山西教师资格证考试_复习重点_中学_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1.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课堂气氛分为哪几个类型?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1.积极的课堂气氛,这种课堂气氛有助于知识的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社会进程。
2.消极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
3.对抗的课堂气氛,这是一种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2.你是如何理解智力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创造性也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的智商3.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促进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有: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微型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4.简述问题解过程的四个阶段1.发现问题。
这是问题解决过程的首要环节。
2.理解问题。
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3.提出假设。
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4建议假设。
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5.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发放有哪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包括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包括结合具体科学,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联系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方法。
包括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6.教学与学习的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中学教资科二必背重点
中学教资科二必背重点一、教育学基本原理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学科,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2. 教育学的分类:按研究内容可分为教育思想史、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按研究对象可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
3.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社会性原理、个别性原理、发展性原理、综合性原理等。
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规律的学科,包括学习、记忆、思维、创造、情感等方面的研究。
2.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3. 学习与记忆:学习是指通过感知、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获取和掌握知识、技能、态度等的过程。
4. 学生发展与教育: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
三、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1. 教学理论: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理论。
2.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选择和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过程。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包括形ative评价和summative评价。
四、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教育的目标、原则、体制、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2. 《教师法》:是我国教师专门的法律法规,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师德师风等方面的内容。
3. 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章程、学校规章制度等,规定了学校内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定。
五、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方法1.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包括教育质量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
2. 教育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是进行教育研究的一些常用方法。
山西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学生
山西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学生山西省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根据《教育部关于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我省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考试每年举办一次,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一般均安排在下半年进行。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一、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
但人共有的本质属性不能代替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自然的属性,受自然属性的制约。
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反映,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在教育这种特定环境下,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其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学习获得身心的发展。
由于相对于教师来说,他们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传统的教师权威的文化影响,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权威性,这种天然的权威性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并不是对教师的完全盲从,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
这种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学生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和独立意志。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1、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学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儿童,是未进入正式成人社会的“边际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基础知识了解教育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意义、教育学的分类以及现代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等。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和当代教育思想等。
3. 教育学理论体系掌握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
4. 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流程,在实践中能够运用构思教学设计。
5. 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政规章等,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学生人格,保障教育教学的合法权益。
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关系及其特点。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知发展研究理论、社会研究理论、情感研究理论等内容。
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包括儿童的生理发展、智力发展、性格发展和社会关系发展等内容。
4. 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应用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应用方法,包括因材施教、激励教育、群体教育、教育评价等。
5. 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了解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包括儿童认知、德育和情感教育、教育行为问题等内容。
这些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科目的重点内容,在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需要重点掌握,提升自己的考试水平。
中学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学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中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认定的一种方式,通过考试可以得到教师资格证书。
为了帮助备考的教师更好地备考,以下整理了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教育学
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学科,它包括教育的定义、对象、任务、原则、方法等内容。
2.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主要包括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
3.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主要包括个别差异、生理发展、社会环境等原理。
4. 教育学的教学理论
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二、心理学
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包括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内容。
2. 发展心理学
主要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等内容。
3. 认知心理学
主要包括学习、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
4. 人格心理学
主要包括个性、性格、社会心理等内容。
三、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主要包括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启发式教学等。
2. 教学设计的步骤
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安排等。
3.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良好的教学设计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整理,可以更好地把握备
考重点,提高备考效率,希望广大教师考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顺
利通过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祝好运!。
山西省教育资格考试-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
教育学●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教育的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现当代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2.教育结构的多样化3.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化4.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5.教育的终身化、回归化6.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当代教育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上最重要的事件。
2.1939,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3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是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通过控制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两道的控制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不同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的人应具有怎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学的定义和对象2.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条件3.教育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关系4.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5.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二、教育思想1.孔子教育思想2.孟子教育思想3.荀子教育思想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5.列宁教育思想6.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教育目标与方针1.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3.新课程的理念和特点4.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四、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评价的内在要求与外在条件4.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五、教育方法1.教育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讲授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3.讨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4.实验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5.演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6.研究性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7.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8.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六、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2.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学习理论3.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4.认知与记忆的心理机制5.智力与智力发展的心理机制6.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机制7.人格与性格的心理机制七、教育管理与领导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教育管理的层次和功能3.学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职能4.学校领导的基本要求和类型5.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6.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八、中学教育的特点和问题1.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地位2.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主要问题3.中学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4.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5.中学学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上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育必背的知识点。
对于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考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是成为一名合格初中教师的重要关卡。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了解考试重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梳理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的重点内容。
一、教育知识与能力(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需要了解教育的起源学说,如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等。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特点,包括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2、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明确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人口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3、教育目的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层次结构和确立依据。
熟悉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以及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施要求。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知识。
比如,了解注意的种类和品质,掌握记忆的过程和遗忘规律。
2、情绪情感和意志认识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意志的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
3、个性心理熟知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内容。
理解气质和性格的类型,以及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
(三)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教学过程掌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基本规律和基本环节。
2、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熟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
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3、教学组织形式了解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如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4、教学评价理解教学评价的类型和功能,掌握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
二、综合素质(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学生观掌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识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教师观明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二)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了解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关于人的培养质量、规格的总规定,是指导、调节教育活动的根本因素,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指国家对吧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得总要求。
社会本位论:以柏拉图为代表,指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它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
个人本位论:以卢梭、马斯洛为代表,指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它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
文化本位论: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着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分科课程:由单一学科构成的课程,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课程:原始含义是学习的范围和进程。
广义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指某一门学科。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变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方式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
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思想、道德风尚的传递者,是集成和发扬人类文化遗产的桥梁,是年轻一代的培养者。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范畴。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的成长的价值环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
班集体: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特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之间有平等、心里相容的气氛。
考试:是根据一定目的,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要求完成试题,并对其解答结果评定分数或等级。
心理健康教育: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
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着,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泰勒模式:目标评价模式,四个步骤: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简答、论述1.《学记》的教育思想:①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失去自信;向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答案。
②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
2.教育学独立的标志:1086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3.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思想:①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指人也有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②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③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4.现代育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强调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雅典、斯巴达教育的比较:①古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②古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6.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①政经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它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c它决定教育的目的。
②教育对政经制度的促进作用:a教育为政经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b教育是一种影响政经的舆论力量;c教育可促进民主。
7.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①教育史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传递和保存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②教育与文化既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面,又有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中变化与发展的一面。
8.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为:①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②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③制约着教育体系结构的变化;④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⑤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①教育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0.近代教育变化表现: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③教育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以法治教。
1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②不均衡性;③互补性;④个别差异性。
1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①遗传、②成熟、③环境、④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a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c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d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⑤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显示状态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13初中生身心特点,相对教育:①特点:处在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它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
这个时期突出的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独立倾向,他们极力想争得社会生活中独立自主的地位。
他们对自己估计过高,事事想自己做主,把自己的见解看成是评价客观事物的标准,对周围成人的话都不轻易相信。
学生在这个年龄心理上产生了许多新的特殊矛盾,这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不胜多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
②任务:a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b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c在请一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d 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地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为标准,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初中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
14.高中生身心特点,相对教育:①特点:青年其实个体身心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在青年的理想中,最诱人的是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是青年期成为人生最富有浪漫情调和锐气的时期,也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性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
青年期是个体在力量充实的时期。
随着心理能力的成熟,他们形成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心世界的较清洗和较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两种世界间建起了具有个人发展意义的桥梁。
②任务: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学校要注意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是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
学校教育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应关心学生的成长,不仅挂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也要注意指导他们在政治上的成长。
15.我国教育目的精神特征: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6.学生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17.教师的职业特点: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18.教师的专业素养:①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②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9.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要求: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善于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20.为什么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有: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21.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①引起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运用知识⑥检查知识。
22.教学过程基本特点(规律):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奥以直接经验为基础;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传授给学生的指示影视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必须科学的组织教学过程,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③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要统一;④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能动性想结合。
23.教学原则: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①直观性原则②启发性原则③巩固性原则④循序渐进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4.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25.教育工作的基本程序:①备课a研究教材b了解学生c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②上课③作业检查与批改④课外辅导⑤学业成绩考察与评定。
26.好课标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