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后勤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的后勤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当前学校后勤工作现状

多少年来,学校后勤的工作职能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后勤工作在大而全的方面加强,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提高,自成体系,和教学一线师生的联系相对薄弱。后勤工作以被动服务为主,以不出现问题为成就,观念更新慢,积极性、主动性差,工作缺乏前瞻性,职工缺乏进取心,开拓心。当前学校中的后勤职工一般由以下几种人员构成:财务人员、校产管理人员、保管员、水电木维修人员、绿化管理员等人员组成。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年龄偏大已不适合在教学一线的老教师被安排到了后勤,一些教学成绩不怎么突出的中青年教师也因为各种原因从事了后勤工作,此外教职工家属、干部家属也是后勤工作人员的组成部分,而这些同志在做后勤工作时又各有不同的心态,这就使得后勤职工的人员构成及专业素质不协调。人员不少,干活的不多,有的人很忙,有的人很闲,有的部门很累,有的部门很轻松。总体上表现为工作效率不高,机制不活,可比性差,大锅饭现象突出,评价机制不健全,个别职工主动性差、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拖拉、散漫、攀比。在原有体制下是很难解决以上矛盾的,尽管很多有作为的校长、主任为此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也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在整个层面上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上矛盾。面对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后勤工作已经不适应当前学校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进观念和作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以适应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2、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要求

在新世纪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中小学应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课程应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同时要求学校应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类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实践基地和自然资源的作用。新的课程改革决不是简单的一次教材的变化,而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甚至可以说是在新的世纪我国教育的一次革命,对新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和腾飞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

用。新课改在对教育教学提出新的目标的同时,也相应的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后勤应如何适应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紧紧围绕新课改开展工作?也是新课改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后勤是学校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它在校长领导下,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需要高效、优质地搞好"两个服务"形成一个团结、协调、关系融洽、配合默契、相辅相成、和谐的群体。没有后勤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就会失去物质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师资队伍,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力量。因此,学校后勤工作是办好一所学校的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长期以来,学校后勤不必要的人员较多,人浮于事,有些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重复,形成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内耗较大,效率较低,甚至一事无成,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因此,怎样引入竞争机制,运用价值规律,最大限度发挥后勤人员的积极性,使后勤人员在对受教育者的服务过程中,以优质的服务,热情的工作态度,文明的风尚,规范的行为、模范的行动,在精神上、思想上及道德上给受教育者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服务时受到良好的影响,接受良好的教育;后勤人员通过对其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在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指挥、协调过程中,将自己的管理和自身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高尚情操及行为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之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应用性原则

3、创新性原则

4、实效性原则

5、发展性原则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1、观念转变与机制转换

在观念上,教学和后勤两支队伍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为了后勤而后勤司空见惯。其实,后勤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后勤的意义的在于结果而不在过程,后勤的价值体现在被服务对象的客观满意程度上,其大小取决于所产生的效用。在机制上,后勤是一种经济行为,其管理应以市场机制运作而不是现在的事业管理模式,后勤工作量化是可行的。经济成本核算是必要的。比方说十个人十个馒头的问题,若20人也只十个馒头,若5个人还是十个馒头,这就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并给劳动力带来很大的解放。

2、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

围绕管理者、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关系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管理规范,对不同的对象规范其行为。量化管理目标,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分类指导鼓励自主创新。建立奖励与激励机制,爵以授功、职以授能、利以授创造。

3、坚决剥离与有情安置

为了使教学能够轻装上阵,卸下沉重的包袱要下壮士断腕的决心。然而,剥离并不是放弃或削弱后勤工作,相反剥离后对后勤提出更高的要求。清晰产权、

明确职责是首要的问题,后勤不仅要为教学作好服务,还要管理、运作好资源。后勤改革不仅可以整理好队伍同时也为教学队伍精简提供分流渠道,但绝不是教学不行流到后勤。管理也是科学,后勤也是专业,通过与社会建立人力资源互补关系,使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4、思想建设与队伍建设

思想建设、感情沟通在后勤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奉献精神但不主张无偿服务,利益不明带来的是职责不清。培养高素质的后勤管理人才尤为迫切。当前小而全重复设置严重,小系统缺乏规模经济能力,事业管理机制使队伍涣散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动力,急需形成若干个专业服务队伍为建立职业化的后勤服务管理系统创造条件。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1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

主要工作要点

1、“学校的后勤管理机制优化研究”的研究方案。

2、成立课题组,收集资料。

3、研究人员的培训。

(二)研究阶段(2014年8月至2014年10月)

主要工作要点:

1、研究实施,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反思:

2、增强成果意识,提炼科研成果,撰定论文和阶段工作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

1、资料整理,工作总结

2、提炼成果,撰定论文和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3、成果自评,申请结题。

七、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论文、工作报告、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