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麻醉前病例讨论及麻醉前小结制度
麻醉科工作制度
麻醉科工作制度1、负责麻醉者,在术前一天到科室熟悉手术病员的病历、各项检查结果,详细检查病员,了解思想动态,确定麻醉方式,开好术前医嘱。
重大手术,与术者一起参加术前讨论或开展麻醉前讨论,共同制定麻醉方案。
2、麻醉前,应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是否完备,严格执行技术操作。
常规和查对制度,保证安全。
3、负责麻醉者在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密切观察,认真记录。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术者联系,共同研究,妥善处理。
对实习、进修人员,要严格要求,具体指导。
4、手术完毕,麻醉终止,负责麻醉者要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清楚,危重和全麻病员神志清醒后由麻醉师亲自护送回病房,并向病房值班人员交代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值班人员检查病员后方可离开。
5、麻醉后应进行术后随访,对全麻及其他危重病员,新开展的麻醉技术,应于24小时内随访,将有关情况写入麻醉记录单。
遇有并发症,应协同处理,严重并发症向上级汇报。
6、术后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
7、为随时参加抢救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等危重病人,应从人员值班,操作技术、急救药械等方面做好准备。
麻醉科主任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统筹兼顾各方面工作。
4、领导本科人员做好临床麻醉及门诊麻醉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努力改善工作条件,不断开拓临床麻醉工作的新领域,参加适量的门诊、麻醉处理和要的会诊。
指导疑难、死亡、术前、术后病例的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组织和参加对危重病人的抢救、监测与复苏。
5、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及技术考核,对科内人员的调、升、奖惩聘任提出意见。
6、带领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7、组织本科的科学研究,并亲自担任一定的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8、组织本科所承担的各项教学任务,并亲自担任一定的教学工作。
麻醉科十大工作制度范文(二篇)
麻醉科十大工作制度范文麻醉科是医院内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为手术患者提供全方位的麻醉服务。
为了确保麻醉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麻醉科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
以下是麻醉科的十大工作制度范文。
一、麻醉前评估制度麻醉前评估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我们麻醉科建立了麻醉前评估制度,要求在患者手术前,麻醉医师必须进行全面的麻醉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过敏史、手术部位等信息,并留下详细的记录。
二、术前交流会制度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麻醉科与相关科室建立了术前交流会制度。
在手术前,麻醉医师与手术医师、护士长等进行会议讨论,明确手术的重要事项,如患者的易感因素、麻醉药物选择等,确保相互了解,并达成共识。
三、麻醉操作规范制度为了提高麻醉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麻醉科制定了麻醉操作规范制度。
要求麻醉医师在手术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麻醉操作流程进行,正确选择和使用麻醉药物,确保麻醉效果良好,并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麻醉并发症。
四、术中监测制度术中监测是保障手术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麻醉科建立了术中监测制度,要求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并及时调整麻醉药物剂量,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五、术后病房管理制度麻醉科制定了术后病房管理制度,要求患者在手术后必须转入病房接受观察和管理,及时处理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注意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同时,要求麻醉医师必须与手术医师和护士密切配合,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六、麻醉知情同意制度为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选型权,麻醉科建立了麻醉知情同意制度。
要求在患者麻醉前,麻醉医师必须向患者详细解释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并发症,并征得患者的同意,确保患者在明确知情的情况下接受麻醉。
七、麻醉术后随访制度麻醉科建立了麻醉术后随访制度,要求在患者出院后,麻醉医师必须进行术后随访,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效果等,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指导和建议,确保患者的康复进程顺利。
麻醉科规章制度(3篇)
麻醉科规章制度一、麻醉记录单管理制度:1、麻醉记录单是手术治疗病人的医疗档案,也是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珍贵资料。
因此,要求麻醉医师必须认真填写。
2、麻醉医师应认真、如实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完整清楚,要字迹清楚。
3、麻醉记录单专人负责管理,每月按日期整理一次。
每年做出统计,统一管理。
第1文秘。
二、麻醉前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制度:1、对于疑难病例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少见病例,在科主任的主持下进行术前讨论,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2、回顾性总结手术麻醉病例和重危病人的抢救过程及经验教训。
3、院外会诊由副主任医师以上或高年主治医师担任,院内会诊由主治医师以上担任。
4、因病情或术前准备不足需停止麻醉应经主治医师以上会诊同意。
5、会诊病例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在专用本上。
三、____品管理制度:1、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领取。
2、毒麻药品除有专人保管外,麻醉医师凭毒麻药处方领取。
3、急救药品定点放置,并有明显标志,以利抢救急需。
4、麻醉中特殊用药,需经负责麻醉的主治医师同意后才可应用。
5、____品(毒麻药)不得外借,特殊需要时需经科主任批准并按时如数还清。
四、麻醉机和仪器管理制度:1、麻醉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麻醉用具和仪器。
2、麻醉后应关闭各种开关,取下各种衔接管,消毒螺纹管,呼吸囊等。
3、麻醉机、监护仪等贵重仪器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维护,发现缺失或损坏立即报修,保证麻醉设备的完好率。
4、喉镜等麻醉器械专人管理,经常检修,以备随时应用。
五、消毒制度:1、麻醉器械。
螺纹管、呼吸气囊、舌钳等每次用完后浸泡、清洗、消毒或熏蒸,以防交叉感染。
2、浸泡酒精等溶液的容器定期更换。
第1文秘。
3、放置麻醉器械盘及盖单一人一用一消毒。
4、一次性消耗材料用后,由使用者浸泡、毁型。
六、交接班制度:1、主班医师与夜班医师交接日间麻醉工作及尚未结束的急诊手术。
2、交接抢救箱、麻醉器具及毒麻药品使用的情况。
3、主班负责日间急诊手术病人的麻醉工作和科内院内抢救工作。
老年患者的麻醉——病例讨论总结小结
老年患者的麻醉
老年患者的麻醉
一.老年人的特点
1.生理学特点
衰老是各个器官系统功能储备进行性丧失的过程,出现变化的程度和时间因人而异,差异很大。
(1)对低血容量、低血压和组织缺氧引起的反应性心率增快的能力降低(2)肺顺应性降低
(3)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4)咳嗽反射减弱
(5)肾小管功能减弱
(6)易发生低体温
2. 年龄相关疾病:
(1) 中枢神经系统:谵妄、痴呆、帕金森病、卒中
(2) 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
(3) 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病
(4) 内分泌系统:糖尿病
(5) 视力下降和听力障碍
(6) 颈椎:伸屈幅度减少
(7) 营养不良
二.麻醉处理
1.术前评估
(1)风险评估:
(a) 年龄
(b) 患者的生理状况和合并症(ASA分级)
(c) 是急诊还是择期手术
(d) 外科手术的类型
(2) 高度警惕的常见疾病:
(a) 心血管疾病
(b) 糖尿病
(c) 肺部疾病
2. 术中管理
应主要针对合并症和外科手术的要求来进行:
(1) 根据情况建立有创监测
(2) 注意评估血容量
(3) 合理运用药物:滴定
(4) 保温
3. 术后注意事项
更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1) 肺部感染、ARDS
(2) 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1 / 1。
医院手术麻醉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麻醉管理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手术前管理制度(一)凡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各级医师应当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患者必须检查血型及输血前系列(肝功、肝炎系列、HCV、HIV、梅毒抗体)。
(二)手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患者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患者家属或授权代理人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三)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三级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患者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需有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需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
(四)手术医师确定应当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备案。
(五)手术时间需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
所有医疗行为应当在病历上有记录。
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六)手术前,做好手术部位标识、腕带标识,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
(七)"I”类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手术前(切皮前)半小时使用。
二、术中管理制度(一)医护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
患者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应当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查的要求执行。
(三)手术过程中术者对患者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
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
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三篇)
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是指通过详细的规定和制定一系列操作流程、标准和指导方针,来保证麻醉科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的一套制度。
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麻醉科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人员:明确麻醉科的职责划分、人员配备和管理职责。
2. 麻醉科的设备与设施:明确各种麻醉设备的选择、采购、维护与管理,以及麻醉科环境的卫生、安全等要求。
3. 麻醉科的工作流程:包括手术患者麻醉评估、麻醉计划制定、麻醉操作技术要求等,确保麻醉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4. 麻醉科的风险管理与事件报告:建立麻醉科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及时识别、报告和处理麻醉相关的不良事件和事故。
5. 麻醉科的培训与继续教育:规定麻醉科人员的培训要求,包括麻醉技术培训、安全培训、心肺复苏等方面。
6. 麻醉科的质量评估与监控:建立麻醉质量评估指标和监控机制,定期进行麻醉效果、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评估。
7. 麻醉科的合规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保障患者权益和安全,确保麻醉科的合法、合规运作。
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是麻醉科提供安全有效麻醉服务的重要保障,它可以有效地规范麻醉操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麻醉相关的不良事件和事故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二)的重要性麻醉科是医疗机构中关键的科室之一,其工作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因此,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的完善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过程。
一、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的内容1. 麻醉操作规程麻醉操作规程是麻醉科质控制与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中包括了麻醉操作的基本步骤、麻醉剂的使用规范、麻醉设备的操作方法等。
麻醉操作规程的制定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标准,确保麻醉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2. 麻醉设备管理麻醉设备的管理是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中的关键内容之一。
麻醉设备的管理需要包括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
患者麻醉前病史评估与讨论制度
患者麻醉前病史评估与讨论制度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患者麻醉前病史评估与讨论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在给予患者麻醉治疗之前进行全面的病史评估和讨论,以减少潜在的麻醉风险,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背景麻醉治疗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医疗操作,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讨论。
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过敏史、手术史和用药史等,对于决定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选择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全面的评估与讨论制度是必要的。
制度内容1. 病史评估在患者接受麻醉治疗前,麻醉科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既往疾病: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以及是否有手术经历。
- 过敏史:了解患者对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 用药史:了解患者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补充剂等。
2. 讨论与决策根据患者的病史评估结果,麻醉科医生应组织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计划。
讨论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麻醉方法:确定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或腰麻等。
- 麻醉药物:根据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并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麻醉风险评估:评估患者接受麻醉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记录与备案在评估和讨论过程完成后,应将结果进行记录并建立档案。
相关的麻醉计划、药物选择和风险评估等信息应被准确记录,并随着患者的其他医疗记录一起保留。
总结患者麻醉前病史评估与讨论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制度。
通过全面的病史评估和讨论,麻醉科医生能够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麻醉风险。
此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助于提高麻醉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
患者术前讨论及病情评估制度
积极参加患者病情评估专业教育、培训工作,掌握专门的病情评估知识和技能,定期参与考核,持续改进评估质量。
1
2
3
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主要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手段进行。
按照相关制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等病历书写。新入院患者还应在首次病程记录中进行首次患者病情评估及病例分型并有规范的记录。
患者术前讨论制度及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术前讨论制度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案,特制定术前讨论制度,要求相关科室严格执行。
一、术前讨论要求
术前讨论是指因患者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前在上级医师主持下,对拟实施手术方式选择、术前准备、手术适应症、手术禁忌症、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等所作的讨论。要求至少在手术前一天完成。三级以上(含三级)手术和病情危重、有合并症、基础疾病严重的二级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一、术前讨论要求
二级手术的术前讨论由手术组医师完成,原则上由主刀医师主持,必要时由科主任组织全科讨论;三级以上(含三级)手术、疑难手术、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应进行全科讨论,并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护士长、床位分管护士或其他科室有关医师应参加术前讨论。
一、术前讨论要求
特殊手术包括: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或系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等;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者;涉及刑事、纠纷的手术;患者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者及外院医师来我院参加手术者。高度风险手术是指威胁患者生命或病情危重随时可能造成患者死亡的任何级别手术。
医院麻醉科工作制度及职责
麻醉科工作制度及职责一、麻醉科工作制度1、麻醉应由麻醉专业的执业医师担任,实施授权范围内的临床麻醉及心肺复苏。
2、担任麻醉的医师在术前均应访视患者,对全身情况进行麻醉前评估,确定麻醉方式,开好麻醉前医嘱;复杂特殊的患者应进行科内或多科参与的术前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对手术和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意外做出估计,便于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并在术前访视和讨论的基础上完成麻醉前小结。
3、麻醉医师应按规范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告知与说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并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是否完备。
4、麻醉医师按计划实施麻醉,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在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严格三级医师(或二线)负责制,遇有不能处理的困难情况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术中认真填写麻醉记录。
5、术毕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护送患者回病房,麻醉者要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清楚。
并向病房值班医师交待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
术后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
6、术后24 小时内要随访患者,检查有无麻醉后并发症或后遗症,并作相应处理。
7、急诊手术前的准备时间较短,但也应尽可能完善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术中、术后的管理同择期手术。
8、麻醉工作质量及效率指标的统计分析制度。
如麻醉工作量、麻醉效果评定,麻醉缺陷发生情况、麻醉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应有记录。
9、有突发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为随时参加抢救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等危重病人的复苏,应从人员值班、操作技术、急救器械、通讯等方面做好准备。
二、麻醉科主任工作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贯彻科主任责任制,负责全科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作和行政管理制度。
2、制定本科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根据科内任务和人员情况,科学分工,加强与手术科室联系协作,完成各手术科室的手术麻醉;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
4、指导麻醉医师做好麻醉,主持疑难危重病人术前讨论,对麻醉方案提出指导性意见,必要时亲自参加麻醉。
麻醉前讨论制度
麻醉前讨论制度在医疗实践中,麻醉前的讨论制度被广泛认同为一项重要的程序,旨在确保手术团队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
麻醉前的讨论制度包括团队会议、病例讨论、风险评估等环节,通过有效的信息共享和责任分配,有助于预防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和医疗事故。
本文将从麻醉前讨论制度的必要性、关键内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进一步推动该制度在临床实践中的普及和应用。
一、麻醉前讨论制度的必要性麻醉前讨论制度的实施对于确保手术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手术团队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是提高手术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繁忙的手术室环境中,手术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确保沟通的清晰和明确十分重要。
通过麻醉前的讨论,可以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了解病例和手术相关信息的平台,促进沟通和理解。
其次,麻醉前讨论制度有助于全面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在手术前,麻醉团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通过讨论团队成员之间的专业意见和建议,可以更全面、科学地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寻找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提前制定应对措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最后,麻醉前讨论制度有助于提高患者参与感和满意度。
通过与患者充分沟通,讨论麻醉方案、手术风险等问题,可以增强患者对整个麻醉过程的理解和参与感,减少手术焦虑和恐惧,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麻醉前讨论制度是一项必要的程序,可以通过促进手术团队的沟通和协作、全面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提高患者的参与感和满意度等方面,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二、麻醉前讨论制度的关键内容麻醉前讨论制度的关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病例介绍:该环节包括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主要病史和手术原因等进行详细介绍。
团队成员可以借此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并为后续的麻醉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2. 麻醉评估:在该环节中,麻醉团队对患者的生理状况、实验室检查结果、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
医务科【麻醉前讨论制度】标准规范人民医院及中医医院二甲三甲等级评审用模板
★医院
麻醉前讨论制度
1、麻醉科术前讨论为每日晨会常规,时间为工作日早8:30点,参与人员为麻醉科全体工作人员,地点为麻醉科办公室,有科主任或科副主任主持。
2、术前讨论内容及程序
1)由前一日值班医师汇报值班期间手术情况,手术与麻醉方式,是否顺利,患者转归,有无特殊情况,并作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
2)当日手术术前讨论。
麻醉医师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患者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呼吸系统疾病等ASA分级2级或上的患者,重大手术麻醉如心脏手术、大血管手术、食道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等,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大的手术,新开展手术的麻醉等。
主麻医师详细汇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情况,并介绍拟麻醉方案说明理由及术中注意事项。
科主任主持讨论,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对麻醉方式做出评价,提示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相应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3)如手术麻醉超过麻醉医师执业能力或超过所授权范
围,术前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师。
科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医师或指派有授权力的麻醉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手术麻醉。
4)术前与患者或手术医师沟通出现自己所不能解决问题的在手术前或当日汇报科主任,听从指示或科主任帮助解决。
3、术前讨论内容由会议记录员详细登记在交班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中。
4、麻醉术前讨论制度是为手术及患者安全的,一切制度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前提。
医院麻醉前讨论制度
医院麻醉前讨论制度麻醉前讨论是指在手术或其他治疗之前,由麻醉医师与医疗团队成员进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其目的是为患者的手术或治疗过程提供最佳的麻醉效果,并确保患者在术后尽快恢复健康。
在医院麻醉前讨论制度方面,以下是我对此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制度目的1. 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质量,建立和健全麻醉前讨论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2. 麻醉前讨论能够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及其与麻醉相关的问题,在规避潜在的风险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手术处理方案。
3. 麻醉前讨论不仅可以提高麻醉医生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升麻醉医疗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共性观念。
二、制度内容1. 麻醉前讨论的参与人员应包括麻醉医生、主治医生、护士、手术室护士和其他人员。
2. 讨论的内容涉及患者的病历、体检报告、一些特殊情况和患者个人状况等。
3. 讨论应该明确患者的处理意愿,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打破患者的疑虑、恐惧和不安。
4. 麻醉前讨论也应该涉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患者术前饮食禁忌,药物禁忌,存在的过敏史及其他相关方面。
5. 麻醉前讨论之后,麻醉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最终的安全检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制度细则1. 麻醉前讨论应该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时间应该提前安排好,确保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
2. 针对不同类患者,讨论的方案应该有差异化,例如对于儿童患者,需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性和生理需求。
3. 麻醉前讨论应该进行完整记录,并记录到患者的病历以供随时参考。
4. 讨论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向患者介绍麻醉过程中需要完善的事项,增强针对手术的自控能力。
5. 麻醉医生应该对参与讨论的人员进行安排,使得每个人都职责明确、工作清晰。
四、制度落地1. 麻醉前讨论制度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技术操作和人员培训等四大模块。
2. 相关部门需要性进行认真评估,评估之后再制定制度。
比如需要评估患者的年龄、身体功能、手术操作难度等,这些评估指标重要性不可忽视。
麻醉科制度大全
麻醉科工作制度l、按时上班参加早会,认真汇报、讨论当日手术病人的病情及麻醉方案;对危急重、疑难病人,麻醉者必须提出讨论并作好记录。
2、严格执行术前访视、签字及术后随访制度并认真据实作好记录(术后随访单严禁事先填写)。
3、严格按操作常规和术中用药常规施行麻醉,气管内全麻、危重及高龄病人的麻醉必须要有ECC和Sp02监测。
术中须坚守岗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禁擅离岗位;认真、据实、规范的作好麻醉记录,并及时妥善处理各种并发症及意外事件,必要时随时请示上级医师。
4、术毕根据常规决定病人是否能送回病房,然后由麻醉医师亲自护送病人回病房,仔细向病房医护人员交接病情,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病人平稳后由接班护士签字后方可离开。
5、术后镇痛必须征得病人及家属的同意并签字(谈话时不得采取不正当方式),应认真向其宣传,详细解释术后镇痛的优点、费用(包括药费)及有可能的不足和并发症;术后镇痛必须按操作’常规配方及施行;对术后镇痛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应及时、正确的处理并耐心的作好解释工作。
6、参加手术室的各种治疗时(如:无痛人流、无痛分娩、各种封闭等)应详细了解病情,充分准备好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有关事宜并签字。
若病情严重、操作复杂等不能确保病人安全,必须到手术室内完成。
7、凡医保病人应严格按医保的有关规定收费和用药,如确系病情需用的非医保范围的材料和药品应详细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并征得其同意签字后方可使用。
8、严禁向病人家属索要红包、开大处方、开套餐处方;采用不正当的方式使用无适应症的药物及材料。
9、接待病人及家属时态度要亲切、和蔼、耐心,全心全意的为病人考虑,严禁态度生硬、简单粗暴。
10、对科主任排班及手术安排应无条件的服从,有事请假及调换手术须提前征得科主任的同意。
对于加班安排应随叫随到,不得延误。
值班时严禁擅离岗位。
11、要保持手术室安静,严禁吵架、打闹。
12、凡违反以上各条制度未造成后果的每次每人扣除当月奖金10%;如因此造成科内解决的医疗纠纷扣除当事人奖金30%;如因此病人投诉到医院的除按医院制度处理外,科室另扣除当月50%奖金;如造成医疗事故则按国家及医院有关规定自负责任。
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一、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行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与麻醉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两级管理,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科等职能部门对麻醉科有实时监管职责。
二、麻醉质量管理(一)建立健全麻醉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制度。
(二)强化质量意识,定期开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分析、评价,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三)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第一责任人。
(四)按照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每月召开一次麻醉手术质量与安全会议,对麻醉手术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整改;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麻醉质量检查、评价,并通报全科。
对麻醉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持续改进。
(五)提高麻醉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保证麻醉记录单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整洁性和一致性。
(六)对住院医师按照医院要求,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对进修医师、轮转医师和新上岗医师,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重点是医德医风、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流程等。
三、医疗安全管理(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二)按照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安排手术患者的麻醉工作。
(三)充分做好麻醉前准备,严格检查各种麻醉器械设备,确保抢救设备完好和抢救药品齐全。
(四)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检查实施情况,防止差错事故。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麻醉期间所用药物及输血输液要做到“三查七对”,对药品名称、剂量、配制日期、用法、给药途经等须经两人查对,特别要注意易混淆的药物。
用过的安瓿等物品应保留到患者出手术室后丢弃,以备复查。
(六)新技术的开展和新方法的使用,应按照医院新技术准入及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经医院批准后实施。
(七)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坚持岗位交班、手术台旁交班,病情不稳定和疑难病例的手术时一律不准交班。
交班内容应包括患者情况、麻醉经过,特殊用药、输血输液等。
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和麻醉前讨论制度
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和麻醉前讨论制度
一、目标
最大限度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并尽可能地降低围术期费用。
二、手段
阅读病历,体检病人、与病人交流获取相关病史,最终达到掌握病情的目的。
三、内容
1.对于疑难病例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少见病例,在科主任的支持下进行术前讨论,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2.获得有关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病人精神状态的资料以及拟行手术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必要时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与手术医师、病人取得共识。
3.指导病人配合麻醉,回答有关问题,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告知患者有关麻醉、围手术期疗以及疼痛处理的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促进恢复。
4.病例讨论主要是讨论疑难病例或并发例。
手术后24小时内死亡病例,应在一周内进行全科讨论,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麻醉水平。
5.回顾性总结手术麻醉病例和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及经验教训。
6.院外会诊由副主任医师以上或高年主治医师担任,院内会诊由主治医师以上担任。
7.因病情或术前准备不足需要停止麻醉应经主治医师以上会诊同意。
8.会诊病例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在专用本上。
四、时间
平诊手术:术前一日;急诊手术:麻醉前。
五、重点
循环功能(含血容量与血红蛋白)及呼吸功能(含呼吸道通畅与否),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
麻醉科工作制度
麻醉科工作制度1.负责麻醉者,在术前一天到科室熟悉手术病员旳病历、各项检查成果,详细检查病员,理解思想状况,确定麻醉方式。
开好术前医嘱。
重大手术,与术者一起参与术前讨论,共同制定麻醉方案。
2.麻醉前,应认真检查麻醉药物、器械与否完备,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保证安全。
3.麻醉者在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亲密观测,认真记录。
如有异常状况,及时与术者联络,共同研究,妥善处理。
对实习、进修人员,要严格规定,详细指导。
4.手术完毕,麻醉终止,麻醉者要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清晰。
危重和全麻旳病员,麻醉者应亲自护送,并向值班人员交待手术麻醉旳通过及注意事项。
5.麻醉后应进行术后随访。
对全麻及其他重危病员,应于24小时内随访,将有关状况写入麻醉记录单。
遇有并发症,应协同处理,严重并发症向上级汇报。
6.术后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物应及时补充。
7.为随时参与急救呼吸、心跳忽然停止等危重病人,应从人员值班、操作技术、急救器械等方面做好准备。
麻醉科岗位责任制度⒈麻醉前要详细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物、器具准备状况和仪器能否正常运行。
⒉实行麻醉前,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⒊根据病情与麻醉措施实行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与否正常运行。
⒋实行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⒌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私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测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精确诊断,妥善处理。
⒍如病情发生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同步告知术者,共同研究,积极处理。
⒎认真及时填写麻醉记录单、术中每5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必要时予心电图、尿量、体温、呼末二氧化碳、血气等监测,如病情不稳定期应反复监测并记录之。
术中应详细记录麻醉期间用药、输血输液量、丢失量、重要手术环节及有关并发症等。
⒏严格掌握病人麻醉恢复原则,不达原则,不离病人。
麻醉前讨论制度三篇
麻醉前讨论制度三篇篇一:麻醉前讨论制度为了进一步落实麻醉科相关工作制度,提高麻醉质量,确保患者麻醉安全,现制定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如下:1、麻醉科术前讨论为每日晨会常规,时间为工作日上午7:45,参加人员为麻醉科全体医生及实习进修医生,地点为麻醉办公室,由科主任或科副主任主持。
2、术前讨论内容及程序1)由值班医生汇报值班期间麻醉情况,麻醉是否顺利,患者转归,有无特殊情况,并作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
2)当日麻醉前讨论。
麻醉医生术前1日访视病人,对以下患者病情需提请科室晨会讨论:a)新开展的手术麻醉患者,或新业务、新技术对麻醉有特殊要求的患者;b)手术科室申请会诊且有特殊病情或有全体麻醉医生应该重视的麻醉相关问题的患者;c)有重大麻醉风险或困难的患者,危重抢救的患者;d)麻醉用药或麻醉技术对提高全体麻醉医生素质或麻醉安全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患者;e)既往有麻醉并发症或与麻醉安全有关的合并症的患者;麻醉医生详细汇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情况及拟实施的麻醉预案及注意事项;参会医生发言,全面分析讨论病例,科主任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对围麻醉期安全管理进行总结评价,提出围麻醉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相应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3)如麻醉医生的执业能力不足以承担高风险麻醉,术前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师。
科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医师或指派有相应权限的麻醉医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麻醉。
3、麻醉前讨论内容由相关医师详细记录,必要时需向医疗主管部门报告备案。
麻醉风险评估及分级标准1、依据卫生部及医院病情评估制度,结合麻醉科专业特点,制定科室麻醉前访视与病情评估制度。
2、麻醉前或临床诊疗前麻醉医师应亲自访视病人,同时对病人依据专业病情评估标准进行评估。
我科现阶段病情评估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麻醉指南》、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疼痛诊疗技术规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近年陆续公布的26个临床麻醉诊疗指南和河北省麻醉质控专家委员会《临床麻醉质量控制标准》等专业标准或规范为基础,根据科室环境、设备、技术特点确定(详见:麻醉科病情评估技术标准)。
医院麻醉前访视、讨论和小结制度
麻醉前访视、讨论和小结制度
一、麻醉前访视:手术前一天担任麻醉的医师应访视病人,详细了解病情,包括各项检查结果和手术步骤,以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拟定方案,并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处理作出估计,然后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
二、麻醉前讨论:可在手术前一天由主治医师和总住院医师主持讨论。
负责麻醉医师应报告病人的疾病诊断、拟行手术步骤及要求,病人的全身状况,包括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主要内科治疗过程,麻醉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等,从而估价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讨论并选定麻醉方法,制定麻醉方案;讨论麻醉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相应处理措施,如发现术前准备不足,可向手术医师建议应做的术前准备和商讨手术时机。
如有特殊病例,应提前讨论并做必要的术前准备。
三、麻醉前小结:麻醉前小结在麻醉前访视的基础上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
1、病人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2、拟施行的麻醉方法;
3、麻醉中及麻醉后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对策。
麻醉前小结由负责麻醉的医师书写,经主治医师签字后执行;对危险性较大或麻醉处理复杂的病例,应由科主任签字。
此外应向病人家属交代清楚,并办理家属签字手续。
当科主任认为必要时,还应向院部汇报。
麻醉科工作制度
麻醉科工作制度一、坚持医德规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
医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其医德规范如下:(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时刻为病人着想,为病人解除病痛;(2)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体贴病人;(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为使医德规范切实贯彻落实,必须把医德规范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科内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作为科间质量考核与评估的重要项目,并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麻醉科的重要标准。
二、岗位责任制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准备麻醉器械、用具和药品;2、严格执行麻醉操作规程和消毒灭菌制度;3、麻醉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得兼顾其它工作和谈论无关事宜;4、麻醉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术中监测和麻醉管理,如突然发生病情骤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妥善处理;5、认真填写麻醉记录单,记录要全面,清晰,准确;6、麻醉结束,须待全麻苏醒和病情稳定后,方可送回病房,并认真做好交接班;7、写好麻醉小结及随访记录。
三、麻醉前访视、讨论制度1、麻醉前一天麻醉医师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详细阅读病史,认真检查病人,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式,认真填写麻醉前访视小结,麻醉前用药,选择麻醉方法,拟定麻醉方案;2、向病人介绍麻醉方法和病人必须注意与配合的事项,以取得病人信任和解除病人的思想疑虑;3、在麻醉前讨论会上,访视医师负责向全科报告病人情况和麻醉方案,遇有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应作重点讨论,并将讨论情况记录在册,必要时向医务处报告、备案;4、麻醉前讨论的重点是麻醉方案选择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积极的防范措施以及特殊病例的特殊处理;5、麻醉前访视意见和讨论内容记录在麻醉前小结或病历上;6、完成病人或家属在麻醉协议书上的签字手续;7、对病人术前准备不足,应予调整手术时间,以确保病人医疗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麻醉前病例讨论及麻醉前小结制度
1.对少见病例、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由科主任主持进行术前讨论并作必要的术前准备,一般手术,也应按常规进行讨论。
2.手术前一天由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主持术前讨论,麻醉医师、手术室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手术医师参加。
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断、拟行手术、各项检查结果、麻醉史、药物过敏史等拟定麻醉方法,制订麻醉方案。
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术中,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
如发现术前准备不足,应向手术医师提出补救建议。
3.根据麻醉前讨论意见,负责实施的医师应进行全面的麻醉前准备,指导麻醉准备室护士就麻醉器械、麻醉药品、监测仪器、急救设备等进行准备。
4.实施麻醉的医师负责书写麻醉前小结,经上级医师审签后执行,对危险性较大或麻醉处理复杂的病例应由主任签字,必要时向医务部报告。
麻醉前小结主要内容包括:
(1)患者的疾病诊断﹔
(2)拟行手术及ASA分级﹔
(3)病情特点﹔
(4)拟行麻醉方案﹔
(5)麻醉中、麻醉后可能发生的意外与防范措施。
5.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病情及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或意外,并
在“麻醉同意书”上办理患者及其家属签字手续。
6.回顾性总结手术麻醉病例和重危患者的抢救过程及经验教训。
7.病例讨论情况记人病历,并同时记录在麻醉科专用登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