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力与平衡
4.2 力的分解 (教学课件)—— 高一上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4.2 力的分解 (教学课件)—— 高一上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80492f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7.png)
02
按力的效果分解
按力的效果分解
实际应用中应如何分解力F?
F
Fy
θ
拉力效果一:水平向前拉箱子。
拉力效果二:竖直向上提箱子。
Fx
按力的效果分解
G1
G2
重力效果一:使物体沿斜面下滑。
θ
G
重力效果二:使物体压紧斜面。
按力的效果分解
1.力的分解的实质
将一个已知力F进行分解,其实质是寻找等效分力的
过程。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力,也可以分解为更多力,
分力间夹角越大,分力越大。
力的分解
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一个总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代替。反
之,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也可以产生多个效果,用几个力来代
替这一个力,那么这几个力就叫那一个力的分力,这一个力就叫
那几个力的合力。
1.定义:把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
2.依据: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为19 N、40 N、30 N和15 N,方向如图所示,求它们的合力。
y
F3y
F3x
F2y
F2x
x
力的正交分解
[解析]如图甲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各个力分解到两个坐标轴
上,并求出x轴和y轴上的合力Fx和Fy,有Fx=F1+F2cos 37°-
F3cos 37°=27 NFy=F2sin 37°+F3sin 37°-F4=27 N因此,
但这几个分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是“等效替代法”
的应用。
按力的效果分解
2.按实际效果分解的几个实例
实例
分析
(1)拉力F的效果
①使物体沿水平地面前进(或有前进趋势);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五章 力与平衡 5.2力的分解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五章 力与平衡 5.2力的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c0270c5ab307e87101f69623.png)
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被悬线挂靠在竖直墙 壁上,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球压紧 竖直墙壁的分力 F1,二是使球拉紧悬线的 mg 分力 F2。F1=mgtan α,F2= cos α A、B 两点位于同一平面上,质量为 m 的物 体被 AO、BO 两线拉住,其重力产生两个 效果: 一是使物体拉紧 AO 线的分力 F1, 二 是使物体拉紧 BO 线的分力 F2。F1=F2= mg 2sin α
2 3 F12=FOA+FAC= F,选项 A、D 正确。 3
答案
AD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力的分解的两点技巧 (1)对于力的分解常常需要采用作图法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 看看合力与分力能否构成平行四边形 (或三角形 ),能构成则 此解成立,不能构成则此解不成立。
(2) 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一个大小一定,一个方向一定的两
子向上提起。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二、力的正交分解
阅读教材第 85~ 86 页 “ 力的正交分解 ” 部分,结合课本图 5 -19、5-20体会力的正交分解的使用方法。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 互相垂直 的分力, 这种分解方法叫力的正交分解。正交分解适用于各种矢量。
例如:将力F沿x轴和y轴两个方向分解,如图所示,则 Fx= Fcos α ,Fy= Fsin 。
思路点拨
确定有一解 据F2大小作出 据几何关系确 → → 的临界状态 矢量三角形 定F1的值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解析
因 Fsin 30° <F2<F,所以 F1 的大小有两种情况,如图所示,
3 FOA=Fcos 30° = F, 2 FAB= FAC= 3 2 3 3 F -Fsin 30° = F , F11= FOA- FAB= F , 3 6 3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力与平衡PPT课件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力与平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b79b5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f.png)
8
2.(多选)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变小 B.两个分力可同时变大、同时变小 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这个力的两倍 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 BD [由于两分力的大小与两分力夹角有关,所以一分力变大,另一 个分力可变大,也可变小,故选项 A 错误,选项 B 正确;当两个分力夹 角很大时,任何一个分力都可能大于合力的两倍,故选项 C 错误;两个 分力若都小于合力的一半,则三个力不能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因而 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合力的一半,故选项 D 正确.故选 B、D.]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力的分解》力与平衡PPT课件
科 目:物理 适用版本:鲁科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4章 力与平衡
第2节 力的分解
第一页,共四十九页。
2
【学习素养·明目标】 物理观念:1.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2. 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会用直 角三角形计算分力.
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20
【例 1】 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 F=10 N 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
个分力 F1 有确定的方向,与 F 成 30°夹角,另一个分力 F2 的大小为 6 N,
则在分解时( )
A.有无数组解
B.有两组解
C.有唯一解
D.无解
思路点拨:
根据题意 将平行四边形 将力的三角形关
进行力的 ―→ 定则演变为三 ―→ 系转化成三角形
第十页,共四十九页。
11
合作探究 攻重难
第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12
分力 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原则 (1)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从理论上讲有无数组解.因为同一条对角 线可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无穷多个(如图所示).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力与平衡 第2节 力的分解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力与平衡 第2节 力的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98223d6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4.png)
AO、BO 两线拉住,当研究物体对绳的作用时,可如图分解重
mg
力,F1=F2=2 α
质量为 m 的物体被支架悬挂而静止,当研究物体对 AB、BC 支
架的作用时(A、C 处用光滑铰链连接),可如图分解重
mg
力,F1=mgtan α,F2=
力大小和摩擦力大小。
解析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N、拉力F、
摩擦力f。建立直角坐标系
对力进行正交分解得
y方向上N+Fsin 30°-G=0
x方向上f=Fcos 30°
解得N=50 N,f=10√3 N。
答案 50 N
10√3 N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下列各图是某同学对物体A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D )
2.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
(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x轴和y轴的
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2)正交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轴和y轴上,并求出各
分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3)分别求出x轴、y轴上各分力的矢量和,
即:Fx=F1x+F2x+…,Fy=F1y+F2y+…。
以分解为拉AB的力FAB和压BC的力FBC,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
120
FAB=sin = sin30°
120
FBC=
=
tan
tan30°
N=240 N
N=120√3 N。
答案 240 N 120√3 N
探究二
利用力的正交分解求合力
【情境探究】
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平衡第2节力的分解讲义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平衡第2节力的分解讲义鲁科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7b15ba52c5da50e2524d7f8a.png)
第2节力的分解1.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掌握力的正交分解法和效果分解法。
3.会用力的分解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分力力的分解(1)分力假设力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某个已知力F的作用效果□01完全相同,则力F1、F2即为力F的分力。
(2)力的分解①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02分力的过程。
03逆运算。
②与力的合成的关系: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04平行四边形定则。
把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05对③分解法则:力的分解同样遵守□角线,与力F共起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06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
④分解依据:力的分解方式是不唯一的。
在实际问题中,一般依据力的□07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
2.力的正交分解(1)定义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08互相垂直的分力的方法,如图所示。
(2)公式F x =□09F cos θ,F y =□10F sin θ。
(3)适用正交分解适用于各种□11矢量。
3.力的分解的应用(1)山区要修建很长的盘山公路,城市的高架桥则要建造很长的引桥,目的是为了□12减小坡度,使行车更加方便和安全。
(2)斧子独特的形状能够将一个□13较小的力分解成两个□14较大的分力。
(3)拱桥将垂直向下的压力转化为两个斜向下的分力,大大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
想一想1. 如图是吊挂在光滑墙壁上的足球,足球所受重力会产生什么作用效果?提示:可以在墙壁与足球之间垫上海绵,可以用轻弹簧替代细绳,可由海绵与弹簧的形变情况判断出重力的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是拉伸细绳和垂直挤压墙壁。
2.为了行车方便和安全,高大的桥往往有很长的引桥,在引桥上,汽车重力有什么作用效果?从力的分解的角度分析,引桥很长有什么好处?提示:汽车重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是垂直桥面向下使汽车压桥面和沿桥面向下使汽车下滑或阻碍汽车上行。
高大的桥建造很长的引桥可以减小桥面的坡度,即减小汽车重力沿桥面向下的分力,使行车更安全。
高中物理第五章 力与平衡 第2节 力的分解课件 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五章 力与平衡 第2节 力的分解课件 鲁科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4ed132d4e87101f69f31956d.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想方法——图解法讨论力的分解问题 力分解时有解或无解,关键是看代表合力的对角线与给定的代 表分力的有向线段是否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若可以 构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说明合力可以分解成给定的分力, 即有解;如果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说明该合力不 能按给定的分力分解,即无解.具体情况有如下几种:
知识点一 力的效果分解 1.力的分解实质 (1)将一个已知力 F 进行分解,其实质是寻找等效分力的过程, 若几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与这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几个 力就是已知力 F 的分力. (2)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力,也可以分解为更多力,但这几个 分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是“等效替代”方法的应用.
大家好
1
第五章 力与平衡
第 2 节 力的分解
第五章 力与平衡
1.理解分力、力的分解的概念,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 成的逆运算. 2.能将力按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会用直角 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计算分力. 3.掌握力的正交分解. 4.能 应用力的分解分析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
一、分力 力的分解
1.分力: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 同,则这几个力叫那个力的分力. 2.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__分__力__叫做力的分解. 3.力的分解法则:力的分解是_力__的__合__成___的逆运算,同样遵 守__平__行__四__边__形__定__则__. 4.力的分解原则 (1)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从理论上讲有无数组解.因为同一条 对角线可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无穷多个. (2)在实际问题中要依据力的_实__际__作__用__效__果___分解.
鲁科物理必修1课件:第5章第2节
![鲁科物理必修1课件:第5章第2节](https://img.taocdn.com/s3/m/8b8c3d62af1ffc4ffe47acb8.png)
三、力的分解的应用 方向 当合力一定时,分力的_______和_______将随 大小
着分力间夹角的改变而改变.两个分力间的
夹角越大,分力也就_______. 越大
栏目 导引
第5章 力与平衡
要点探究•讲练互动
力的分解
学案导引 1.分力大小与合力的大小有何关系? 2.力分解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栏目 导引
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几个力叫那个力的 分力. 2.力的分解 分力 求一个已知力的______叫做力的分解.
栏目 导引
第5章 力与平衡
3.力的分解法则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是___________的逆运算,同样遵守
平行四边形定则 ________________, 即:把一个已知力F作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
之比为F2∶F4=1∶cos2θ.
【答案】 1∶cosθ 1∶cos2θ
栏目 导引
第5章 力与平衡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用悬绳AO、BO、
OC悬挂一重物,已知重物质量 为20 kg,BO绳水平,∠AOB=
150°,则它们受到的拉力分别
为多大?(g取10 m/s2)
栏目 导引
第5章 力与平衡
解析:重物静止,它对竖直绳的拉力 F=G= mg=200 N
第5章 力与平衡
实例
重力产生效果分析 球的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 球压紧板的分力 F1; 二是使球压 紧斜面的分力 F2.F1=mgtanα, mg F2= cosα 球的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 球压紧竖直墙壁的分力 F1; 二是 使球拉紧悬线的分力 F2.F1= mg mgtanα,F2= cosα
第5章 力与平衡
第2节 力的分解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 第5章 力与平衡 5.2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 第5章 力与平衡 5.2](https://img.taocdn.com/s3/m/93d5fde9a2161479161128e2.png)
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分解为 F1、F2 两个力,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F1 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 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物体受到重力 mg、N、F1、F2 四个力的作用 C.物体只受到重力 mg 和斜面支持力 N 的作用 D.N、F1、F2 三个力的作用效果与 mg、N 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解析: 分析船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Tcos α=f.f 不 变,α 增大,cos α 减小.所以 T 增大,A 正确,B 错误;拉力 T 竖直向上的分力 为 T·sin α,因 T、α 均增大,Tsin α 增大,那么船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所以 C
错误,D 正确. 答案: AD
(3)在图上标出力与 x 轴或力与 y 轴的夹角,然后列出 Fx、Fy 的数学表达式, 与两轴重合的力不需要分解.
(4)分别求出 x 轴、y 轴上各力的分力的合力,即:
Fx=F1x+F2x+…
Fy=F1y+F2y+…
(5)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 F= F2x+F2y,合力的方向与 x 轴的夹角为 α,
用正交分解法求多个力的合力的基本思路是:先将所有的力沿 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求出这两个方向上的合力,再合成所得的合力就是所 有力的合力.不难看出,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依据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即将一个力分解后利用它的两个分力求得的合力与直接利用这个力求合力其结果 是相同的.
2-1:如图所示,重力为 500 N 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力为 200 N 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 60°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 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方向.相邻两个力的夹角都是相等的.这 2n 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4章 力与平衡 第2节 力的分解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4章 力与平衡 第2节 力的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a920ca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33.png)
第2节力的分解必备知识基础练1.(重庆育才中学二模)如图所示,牛用大小为F的力通过耕索拉犁,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60°,则该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为( )A.2FB.√3FD.FC.√3F22.(多选)(云南砚山高一阶段练习)将一个8 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可能的有( )A.1 N和10 NB.10 N和10 NC.10 N和20 ND.20 N和20 N3.如图所示,一轻质支架AB固定在竖直墙上,C点通过细绳悬挂一重物,则重物对C点的拉力按效果分解正确的是( )4.在静止的水面上停着一艘小船,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OO'方向航行,甲用1 000 N的力拉绳子,方向如图所示,则乙的拉力最小值为( )A.500√3 NB.500 NC.1 000 ND.400 N5.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帮助妈妈做菜,对菜刀产生了兴趣。
他发现菜刀刀刃的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作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 )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关键能力提升练7.(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物体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重力mg、N、F1、F2四个力的作用B.物体只受到重力mg和斜面的支持力N的作用C.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D.力N、F1、F2三力的作用效果与力mg、N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8.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有三个共点力F1=90 N,F2=30 N,F3=60 N,它们之间互成120°夹角,求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力与平衡PPT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力与平衡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8108d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a.png)
【核心深化】 1.力的分解实质 (1)将一个已知力 F 进行分解,其实质是寻找等效分力的过程, 若几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与这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几个 力就是已知力 F 的分力. (2)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力,也可以分解为更多力,但这几个 分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是“等效替代”方法的应用.
第十七页,共五十八页。
[解析] 对小球 1 所受的重力来说,其效果有二:第一,使小球 沿水平方向挤压挡板;第二,使小球垂直压紧斜面.因此,力 的分解如图甲所示,由此可得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F1=Gtan θ,F2=coGs θ.
第十八页,共五十八页。
对小球 2 所受的重力来说,其效果有二:第一,使小球垂直挤 压挡板;第二,使小球垂直压紧斜面.因此,力的分解如图乙 所示,由此可得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F3=Gsin θ,F4=Gcos θ. 所以挡板 A、B 受到两个小球的压力之比为 F1∶F3=1∶cos θ, 斜面受到两个小球的压力之比为 F2∶F4=1∶cos2 θ. [答案] 1∶cos θ 1∶cos2 θ
第十九页,共五十八页。
实例
按实际效果分解的几个实例 分析
(1)拉力 F 的效果: ①使物体沿水平地面前进(或有前进趋势); ②向上提物体. (2)两个分力:水平向前的力 F1 和竖直向上的力 F2.F1=Fcos α, F2=Fsin 分解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 θ,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分
别用光滑挡板 A、B 挡住,挡板 A 沿竖直方向,挡板 B 垂直于 斜面,则两挡板受到小球压力大小之比为多大?斜面受到两小 球压力的大小之比为多大?
第十六页,共五十八页。
[思路点拨] 本题的解题思路可表示为: 分析小球重 画出力分解的 根据几何 力的效果 ―→ 平行四边形 ―→ 关系求解
高中物理第4章力与平衡第2节力的分解课件鲁科必修1
![高中物理第4章力与平衡第2节力的分解课件鲁科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a34ed20c5f0e7cd18425367f.png)
填一填
练一练
如图所示,荡秋千的小学生所受的重力为400 N,秋千最大摆角为 60 °,当他处于最高位置时,把他所受的重力在垂直绳方向和沿绳方 向进行分解,求这两个分力的大小。
填一填
练一练
解析:将重力分解如图。
由几何知识可知: G1=G· sin 60°=200 3 N G2=G· cos 60°=200 N。 答案:200 3 N 200 N
探究一
探究二
问题导引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对力的分解的理解 王昊假期里去旅游,他正拖着行李箱去检票,如图所示。王昊对箱 子有一个斜向上的拉力,这个力对箱子产生了哪两个作用效果?这 两个分力与合力遵循什么法则?
探究一
探究二
问题导引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1.力的分解实质 将一个已知力F进行分解,其实质是寻找等效分力的过程,若几个 力同时作用的效果与这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是已知力 F的分力。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力,也可以分解为更多力,但这几 个分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是“等效替代”方法的应用。 2.力的分解原则 将某个力进行分解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没有条件约束, 从理论上讲有无数组解,因为同一条对角线可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 有无穷多个(如图所示),但是这样分解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实际分 解时,一个力按力的作用效果可分解为两个确定的分力。
探究一
探究二
问题导引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3.力的分解的基本思路 解决力的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四 边形,这样就转化为了一个根据已知边角关系进行求解的几何问题, 其基本思路可表示为:
实际问题
物理抽象(作图)
数学计算(求分力)
探究一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4章 第2节 力的分解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4章 第2节 力的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95cdc0d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01.png)
第4章力与平衡第2节力的分解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 )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变小B.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等于这个力,所以一个分力变大,另一个可变大,也可变小,故A、B项均错;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两个分力取最小值,此时F=F1+F2,显然F1、F2不能同时小于合力的一半,C项正确;当两个等大分力的夹角为120°时,两个分力与合力大小相等,D项错。
2.如图所示,将绳子的一端系在汽车上,另一端系在等高的树干上,两端点间绳长为10 m。
用300 N的拉力把水平绳子的中点往下拉离原位置0.5 m,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绳子的伸长量,则绳子作用在汽车上的力的大小为( )A.1 500 NB.6 000 NC.300 ND.1 500√3 Nsinα=0.5=0.1,所以绳5=1500N,A项正确,B、C、D项错误。
子的作用力为F绳=F2sinα3.如图所示,一轻质支架AB固定在竖直墙上,C点通过细绳悬挂一重物,则重物对C点的拉力按效果分解正确的是( ),C点受到重物的拉力、AC的作用力以及BC的作用力,由于C点的作用力没有引起AC与BC边的转动,可知AC 对C点的作用力一定沿AC的方向,BC对C的作用力一定沿BC的方向,所以重物对C点的拉力可以沿AC的方向与BC的方向分解,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重物对C点的拉力按效果分解为沿AC的方向斜向下的一个分力以及沿CB的方向斜向下的另一个分力,故B正确。
4.在静止的水面上停着一艘小船,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OO'方向航行,甲用1 000 N的力拉绳子,方向如图所示,则乙的拉力最小值为( )A.500√3 NB.500 NC.1 000 ND.400 NOO'方向航行,甲和乙的拉力的合力方向必须沿OO'方向。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力与平衡PPT下载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力与平衡PPT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c6a8408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f.png)
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而静止 于斜面上时,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 球压紧挡板的分力 F1,二是使球压紧斜面的 分力 F2。 F1=mgtan α,F2=cmosgα。
第十三页,共四十七页。
实例
产生效果分析 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被悬线挂靠在竖直墙壁 上,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球压紧竖直 墙壁的分力 F1,二是使球拉紧悬线的分力 F2。 F1=mgtan α,F2=cmosgα。
第四页,共四十七页。
3.选一选
(1)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力,下列哪种分解法是不可能
的
()
A.分力之一垂直于 F
B.两个分力与 F 都在一直线上
C.一个分力的大小与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一个分力与 F 相同,则另一个
分力为零,所以这种分解方法不可能。
第十页,共四十七页。
提示:手对箱子的拉力 F 产生两个效果:水平方向向左的作用效 果,竖直方向向上的作用效果;力 F 对箱子的作用效果可以用水 平方向的分力 F2 和竖直方向的分力 F1 来实现;两个分力 F1 和 F2 相互垂直。
第十一页,共四十七页。
突破点一 力的效果分解法
[学透用活] 按实际效果分解的几个实例
第二页,共四十七页。
一、力的分解
1.填一填 (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 (2)分解法则:力的分解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 。
(3)分解与合成的关系: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①理论上,不论有多少个共点力,都可以用一个合力来等效替 代,反之,一个力也可用 多个分力 来等效替代。
②当各分力已知时,合力是唯一确定的,但因为对同一条对角
第十六页,共四十七页。
[解析] 对小球 1 所受的重力来说,其效果有二:第一,使 小球沿水平方向挤压挡板;第二,使小球垂直压紧斜面。因此, 力的分解如图甲所示,由此可得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F1= Gtan θ,F2=coGs 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角三角 形的边角 计算
22
[解析] 对小球 1 所受的重力来说,其效果有二:第一,使小球沿水 平方向挤压挡板;第二,使小球垂直压紧斜面.因此,力的分解如图甲所 示,由此可得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F1=Gtan θ,F2=coGs θ.对小球 2 所 受的重力 G 来说,其效果有二:第一,使小球垂直挤压挡板;第二,使 小球垂直压紧斜面.因此,力的分解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两个分力的大 小分别为 F3=Gsin θ,F4=Gcos θ.由力的相互性可知,挡板 A、B 受到小
23
球的压力之比为 F1∶F3=1∶cos θ,斜面受到两小球的压力之比为 F2∶F4 =1∶cos2θ.
甲
乙
[答案] 1∶cos θ 1∶cos2θ
24
力的分解的原理与步骤 (1)原理:若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某一个力作用时的效果完全相 同,则可用这两个力“替代”这一个力. (2)步骤 ①根据已知力的实际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②根据两个分力的方向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确定表示分力的有向线 段. ③利用数学知识解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计算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27
2.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 OO′方向航行,甲用 1 000 N 的 力拉绳子,方向如图所示,要使船沿 OO′方向航行,乙的拉力最小值为 ()
A.500 3 N C.1 000 N
B.500 N D.400 N
28
B [要使船沿 OO′方向航行,甲和乙的拉力的合力方向必须沿 OO′方向.如图所示,作平行四边形可知,当乙拉船的力的方向垂直于 OO′时,乙的拉力 F 乙最小,其最小值为 F 乙 min=F 甲 sin 30°=1 000×12 N =500 N,故 B 正确.]
29
力的正交分解 1.正交分解的适用情况:适用于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的合成. 2.正交分解的目的:将力的合成化简为同向、反向或垂直方向的分 力,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解决矢量的运算,“分”的目的是为了更 好地“合”. 3.力的正交分解的依据:分力与合力的等效性.
30
4.正交分解的基本步骤 (1)建立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 x 轴和 y 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2)正交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 x 轴和 y 轴上, 并求出各分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思路点拨: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可按 以下思路:
建立坐标系 → 分解各力 → 求Fx、Fy → 求F合
33
[解析] 如图甲,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各个力分解到这两个坐标轴上,并求出 x 轴和 y 轴上的合力 Fx 和 Fy,有
甲 Fx=F1+F2cos 37°-F3cos 37°=27 N, Fy=F2sin 37°+F3sin 37°-F4=27 N.
4
二、力的正交分解 1.定义: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的方法,如图所示.
2.公式:F1=Fcos θ,F2=Fsin θ. 3.适用:正交分解适用于各种 矢量运算.
5
三、力的分解的应用 当合力一定时,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将随着分力间夹角的改变而改 变.两个分力间的夹角越大,分力就 越大.
6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个力只能分解为一组分力.(× ) (2)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 (3)某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大于合力.( × ) (4)力的正交分解是指把一个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互相垂直 的分力的方法.( × ) (5)正交分解仅适用于矢量运算.( √ ) (6)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运算.( √ )
(4)实际分解时,按力的作用效果可分解为两个确定的分力.
13
2.按实际效果分解的几个实例
实例
分析
(1)拉力 F 的效果:
①使物体具有沿水平地面前进(或有前进的趋势)的分
力 F1 ②竖直向上提物体的分力 F2 (2)分力大小:F1=Fcos α, F2=Fsin α
14
(1)重力的两个效果: ①使物体具有沿斜面下滑(或有下滑的趋势)的分力 F1 ②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 F2 (2)分力大小:F1=mgsin α, F2=mgcos α
2
自主预习 探新知
3
一、分力 力的分解 1.分力: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若与某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这几个力即为那个力的分力. 2.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 (2)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3)力的分解与合成的关系: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4)力的分解的依据:通常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34
因此,如图乙所示,合力:
乙 F= F2x+F2y≈38.2 N,tan φ=FFxy=1. 即合力的大小约为 38.2 N,方向与 F1 夹角为 45°斜向右上. [答案] 38.2 N,方向与 F1 夹角为 45°斜向右上
35
正交分解时坐标系的选取原则与方法 (1)原则:用正交分解法建立坐标系时,通常以共点力作用线的交点为原 点,并尽量使较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以少分解力为原则. (2)方法:应用正交分解法时,常按以下方法建立坐标轴. ①研究水平面上的物体时,通常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轴. ②研究斜面上的物体时,通常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建立坐标轴. ③研究物体在杆或绳的作用下转动时,通常沿杆(或绳)方向和垂直杆(或 绳)的方向建立坐标轴.
36
3.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 60°角的 力 F1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 30°角的力 F2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 F1 和 F2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 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3-1 C. 23-12
B.2- 3
D.1-
8
3.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9
C [重力产生了使物体下滑的效果及压斜面的效果,故两分力即图中 所示,故 A 正确;重力产生了向两边拉绳的效果,故 B 正确;重力产生 了向两墙壁的挤压的效果,故两分力应垂直于接触面,故 C 错误;重力 产生了拉绳及挤压墙面的效果,故 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C.]
15
(1)重力的两个效果: ①使球压紧板的分力 F1 ②使球压紧斜面的分力 F2 (2)分力大小:F1=mgtan α, F2=cmosgα
16
(1)重力的两个效果: ①使球压紧竖直墙壁的分力 F1 ②使球拉紧悬线的分力 F2 (2)分力大小:F1=mgtan α, F2=cmosgα
17
(1)重力的两个效果: ①对 OA 的拉力 F1 ②对 OB 的拉力 F2 (2)分力大小:F1=mgtan α, F2=cmosgα
《力的分解》力与平衡
鲁科版高中物理高中物理必修一
超多互动!超多素材!总有你喜欢的。为教学插上翅膀!
【学习素养·明目标】 物理观念:1.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2. 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会用直 角三角形计算分力.
科学思维:1.掌握力的正交分解的方法.2.会用力的分解分析生产和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31
(3)分别求出 x 轴、y 轴上各分力的合力,即: Fx=F1x+F2x+… Fy=F1y+F2y+… (4)求共点力的合力: 合力大小 F= F2x+F2y,合力的方向与 x 轴 的夹角为 α,则 tan α=FFxy,即 α=arctan FFxy.
32
【例 3】 在同一平面内共点的四个力 F1、F2、 F3、F4 的大小依次为 19 N、40 N、30 N 和 15 N,方向 如图所示,求它们的合力.(sin 37°=0.6,cos 37°=0.8)
25
1.(多选)一根长为 L 的易断的均匀细绳,两端固定在天 花板上的 A、B 两点.若在细绳的 C 处悬挂一重物,已知 AC>CB,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加重物的重力,BC 段先断 B.增加重物的重力,AC 段先断 C.将 A 端往左移比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 D.将 A 端往右移比往左移时绳子容易断
3 2
37
B [将两种情况下的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因为两种情 况下物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有 F1cos 60°=μ(mg-F1sin 60°),F2cos 30° =μ(mg+F2sin 30°),再由 F1=F2,解得 μ=2- 3,故 B 正确.]
38
4.大小均为 F 的三个力共同作用在 O 点,如图所示, F1、F3 与 F2 之间的夹角均为 60°,求它们的合力.
7
2.(多选)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变小 B.两个分力可同时变大、同时变小 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这个力的两倍 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 BD [由于两分力的大小与两分力夹角有关,所以一分力变大,另一 个分力可变大,也可变小,故选项 A 错误,选项 B 正确;当两个分力夹 角很大时,任何一个分力都可能大于合力的两倍,故选项 C 错误;两个 分力若都小于合力的一半,则三个力不能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因而 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合力的一半,故选项 D 正确.故选 B、D.]
26
AC [研究 C 点,C 点受重物的拉力,其大小等于重 物的重力,即 T=G.将重物对 C 点的拉力分解为对 AC 和 BC 两段绳的拉力,其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因为 AC >CB,得 FBC>FAC.当增加重物的重力 G 时,按比例 FBC 增大得较多,所以 BC 段绳先断,因此 A 项正确,B 项错误.将 A 端往 左移时,FBC 与 FAC 两力夹角变大,合力 T 一定,则两分力 FBC 与 FAC 都 增大.将 A 端向右移时两分力夹角变小,两分力也变小,由此可知 C 项 正确,D 项错误.故选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