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美学精神与审美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与审美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与审美素养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着丰富的美学观念和审美素养。
这些观念和素养在中国的艺术、文学、建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分别从中国传统美学观和审美素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美学观1.协调与和谐的美学观中国传统美学观强调协调与和谐,追求整体的统一和谐。
这体现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追求,以及古建筑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中。
中国人倡导生活的和谐与平衡,这种美学观念也体现在服饰、饮食、音乐等方面。
例如,中国旗袍的设计注重体现女性曲线之美,而传统音乐也追求调和的旋律和和谐的韵律。
2.天人合一的美学观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并追求天人合一的美。
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诗词中广泛体现,诗人常常以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融入自然的意象中。
而中国传统绘画也注重观察自然之美,力求运用笔触和色彩准确地表现自然景物的形态和神韵。
3.内在与精神的美学观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内在的美和精神的美,体现在人物塑造、文学创作和音乐表演等方面。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注重塑造人物的精神风貌,注重人物的品德与文化修养。
古代文学创作追求内涵的表达,通过间接的语言表达和隐喻的手法来展现情感和境界。
而中国古代音乐强调以音乐来陶冶人的情操和思想,提倡音乐的善良和博爱。
二、中国传统审美素养1.对自然的敏感与赏识中国人有着对自然的独特敏感,重视自然景观的欣赏与利用。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游历山水名胜,欣赏山水的壮丽和悠远,将这种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
中国人注重观察自然的变化和细微之处,以及自然界的色彩和形态,从而培养了独特的视觉和心灵的敏感性。
2.审美意识的培养与品味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养与内涵,注重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品味。
中国人通过学习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和古代典籍,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古代文人通过探讨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形式来培养自己的审美品味,并将这种品味传承给后代。
中华美学精神,社科项目
中华美学精神,社科项目一、引言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
在当前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围绕中华美学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旨在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1. 追求和谐之美:中华美学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种追求体现在文学、绘画、音乐等多个领域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风格。
2. 重视意象表达:中华美学强调通过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注重寓言象征、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这种表达方式使得中华美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内涵。
3. 强调主体性:中华美学注重个体情感和主观体验的表达,强调个体的自由创造和独立思考。
这种主体性的特点在文人画、诗词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 包容多元文化:中华美学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开放的态度,能够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和艺术形式的优点,形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
三、社会科学视野下的中华美学精神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中华美学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为社会的文化建设提供支持。
其次,它可以成为一种价值观的引导,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最后,它在跨文化交流中可以发挥桥梁作用,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认同。
四、实践与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二是推动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三是将中华美学精神融入现代教育和培训体系;四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商业化和社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和对美的敏锐感知。
五、结论与展望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和探索,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尊重和发扬。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蕴含着历代中国人的审美体验,指导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工匠的艺术创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和之道”本文将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中和美学思想进行分析探讨。
标签:中国传统美学;中和之道中华文化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的农耕文明孕育了这一璀璨的文化,使其处处散发着淳朴自然之美。
倘若细细品味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我们便会发现“中和之道”处处有之,中和美学思想已深深渗透在历代中国人的骨髓之中。
1、天人合一之美中和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
《礼记·中和》强调:天地各得其位才能使万物化育生长,这是最理想的“中和”之美境界,亦即天人之合、風调雨顺的自然生态之美是“中和美”的主要内涵。
因此,儒家强调从人的主观性出发,将外在的天地万物看作是人的内在品质的象征。
其实,这一思想并非儒家一家所有,道家、禅宗关于这一点也均有论述。
老子主张道之自然、以无为之法而达无不为之境,庄子提出“兴斋坐忘”[2]说,二者均强调人的情性当与自然保持一致、达到融合。
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反映于绘画领域,便是画家的创作动机。
画家笔下的自然景观是画家要借以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变为与人密切相关的可亲之物,甚至进一步进入人的生活世界。
如宋代著名画家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图》,作品尽管是山水,但刻画的却是人的生活世界,画中错落着渔村山庄,点缀着道路小桥人家,一副人间可观、可居、可游的气派。
天人合一思想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体现在其对吉利祥和的美好诉求上:如五福捧寿中的蝙蝠形象,马上封侯的骑马猴,大吉大利的公鸡荔枝图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普通民众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
2、适度适中之美中和之道在于适度适中之美。
《礼记·中和》篇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4]。
此句既强调了情感的含蓄性,又强调了情感的适度性。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阴柔之美,静美也,神清、骨秀、质柔、味 淡、韵适。
对人而言,男为阳刚,女为阴柔。
服饰 -- 汉代开 始男女的服饰 开始朝着阳刚 阴柔分化。 男-袍服、冠 帽(骨拙、质 刚) 女-襦裙(骨 秀质柔)
第三节 中国传统人体审美 一、中国历代人体审美观 1、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以健壮、高大、白皙、 清新、自然为美; 2、春秋重朴素为美,战国好修饰为美;
表达了一种协调适度的美感,如“和悦、和 畅、和谐、柔和”等等。 音乐的和谐
“凡弦上之取音惟贵中和,而中和之妙用全 于温润呈之。” “无毗阳毗阴偏至之失,而后知润之之为妙, 所以达其中和也。”
建筑:
“故宫三大殿及其附属建筑艺术最富中和之审 美特色……其中心均在中轴线上呈纵深有序排 列。”
人体美的欣赏
美学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医和认为音乐的创造应该 和大自然的规律保持和谐一致。 宋 代 欧 阳 修 提 出 “ 与 造 化 争 巧 ” 发 展 为 “当造乎自然”、“天然去雕饰”、“巧 夺天工”才是美的创造的最高境界。(盆 景)
四、文质之美
“文”即文饰,“质”即不加修饰的本质。
“文”不仅指色彩、形状的美化,还包括语言、文 笔等一切外在形式的美化;“质”不仅指本色给予 人感官上的美,更主要的还是指人的精神美。
第二节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 一、阴阳五行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古代的两个 哲学思想,最初分别按照各自对构成宇宙的 基本元素的认识,来探讨宇宙的起源、生成 及其系统存在。但在以后的长期发展中,二 者相互补充、统一为一个体系。“阴阳者, 天地之大理也”,而五行则是宇宙万物在阴 阳二气“大理”支配之下的根本存在系列。
谈谈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论述
谈谈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论述中华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库,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下面我将论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的几个方面:1. 哲学思想与人文关怀: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提倡仁爱、道德和家庭价值观念。
孔子的仁、老子的道、庄子的自然观念等思想触动人心,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美德与智慧。
2. 文学艺术与情感表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以诗词、曲赋、小说等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人生哲理和审美观念。
唐诗宋词、元曲等作品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
3. 书画与审美表达:中国书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享誉世界。
中国书法注重意境、结构和笔画的变化,通过墨香、气韵来表达人物、山水等的美感;中国画追求韵味、气韵和意境,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展现自然界的美。
4. 建筑与空间美学: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哲学思想而闻名。
古代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以对称、和谐、平衡为特点,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空间美学和精神的升华。
5. 礼仪与人际交往: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礼仪之美,注重人际交往中的尊重、谦和和礼貌。
通过尊敬长辈、尊重他人和维系社会秩序等传统礼仪规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感。
6. 传统医药与养生: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医药和养生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强调预防和整体调理。
中草药、针灸、气功等传统疗法体现了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和保护,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生命与健康的珍视。
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丰富多样,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追求。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尊重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有助于维系文化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中华武术的意境美学与审美价值
中华武术的意境美学与审美价值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意境美学和审美价值。
在中华武术的练习过程中,强调内外兼修、刚柔相济,追求内在修养和外在技艺的统一,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人的全面塑造和修炼的追求。
同时,中华武术注重“以柔克刚”,强调顺势而为、以柔胜刚的策略,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太极”、“道法自然”的理念,展现了一种以和谐为美、以超凡脱俗为美的审美观念。
中华武术的意境美学体现在其独特的动作美、节奏美、形态美等方面。
在中华武术的演练中,武者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对内在力量的掌控和外在形态的展现,追求动作的流畅、准确、有力,展现了一种优美而刚健的美学境界。
同时,中华武术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注重节奏的平衡与变化,使得每一个动作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通过反复练习和修行,武者在展现动作美的同时,更能体验到身心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达到意境美学的境界。
此外,中华武术还融合了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出独特的审美魅力。
在表演中,武者会配合音乐节奏,运用华丽的服饰和道具,通过动作、表情等方式来传递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出丰富的审美内容。
中华武术的表演不仅展示了武术本身的技艺,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理念和价值观,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和启发。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意境美学和审美价值。
在其练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武者们通过不断修炼和实践,将武术内涵的力量与美学的表现完美结合,展现出一种优美、内敛、含蓄、坚韧的审美风采。
中华武术的意境美学和审美价值,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为世人展示了一种和谐统一、自然超然的审美境界,传递着人类对美好生活和内心追求的共同向往。
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审美特征
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审美特征古代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千年不变,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艺术表现。
它包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的艺术表现、独特的价值观念,形成了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品格。
一、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
它主张:“人之初,性本善”,强调“仁爱”、“礼制”、“忠诚”等人伦道德。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儒家思想推崇的个人修养、立身处世和治理国家等思想方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基石。
它主张“道法自然”,推崇天人合一、自然与人类的融合。
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其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形成都有深远的影响。
3. 佛教思想佛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佛教理念强调“解脱”、“慈悲”、“舍得”等,影响中国文化及广大人民的价值观念。
佛教思想是支配中国文化的信念之一,对人们的心灵触动及其文化价值观念的形成影响深远。
二、古代文化的审美特征1. 深刻的意境古代文化具有深刻的意境和内涵,是一种蕴含情感和思想的审美特征。
从文学到绘画,这种内涵都得到了精心处理并得到了丰富分析和解释。
2.丰富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古代文化在艺术表现手段上具有丰富和多样的特征。
它不仅运用了传统的手工艺术方法,也发挥了传统美术技法的优点,使用珠宝、瓷器、绘画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以丰富的手法表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3.讲究和谐美中国古代文化讲究和谐的美学理念,强调一种“纯粹之音、无声之音、低吟细语”的情感表达。
它的审美原则是建立在“生命的五行”、“吉祥的寓意”等基础上的,以此展现生命的美好和自然中神秘的力量。
4.寓意深厚古代文化在意象上寓意深厚、具有象征意义,因此往往被视为神秘、神圣而备受保护。
古代文化的寓意不仅仅到字的形状中,更是在整个文化传承中被发展和传递。
总的来说,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丰富多彩,影响深远。
中华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意义
中华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意义中华艺术一直以来都是独具特色的,并且对于整个世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而这些特色和影响力正是源自于中华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特征和意义。
审美特征是指在中华艺术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于美的追求和表现。
中华艺术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度影响,这就使得其一直紧紧把握着中华文化的审美理念,在表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中和”和“和谐”的效果。
首先,中华艺术的审美特征在于强调“天人合一”的组合方式。
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在中华艺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所有的表现都有着一定的规范和规则,完美的呈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性。
这种和谐性,从风景画到人物肖像,在不同领域都能体现出来。
这种天人合一的美学理念,在中华艺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次,中华艺术的审美特征在于追求形式与意境的统一。
在中华艺术中,形式和意境一直都是不可分割的。
艺术家们在表现形式时,更加注重呈现出一种深刻的意境,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
从传统的诗词歌赋到现代的美术和影像,这种形式和意境的统一在表现上都有所呈现。
这种统一让中华艺术更加具有魅力和表现力,更加深入人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还有心灵的触动。
再次,中华艺术的审美特征在于强调“意蕴”。
在中华艺术中,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都包含了深刻的意蕴。
这种意蕴包含了对于中华文化和人类命运的深刻诠释,更重要的是对于人性本质的深刻认知。
在画作中或者诗歌中,艺术家会通过细节和情感的呈现来表达作品中的意蕴。
这种深入人心的意蕴让中华艺术成为了一种具有时代性、价值性和思想性的艺术形式。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中华艺术的美和风格已经被证明是极为有价值的。
中华艺术中反映出的审美特征和意义不仅仅是独具特色的,而且在人类的艺术和文化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华艺术通过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意义,就像一道亮丽的彩虹,让整个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
中华文化的独特美学与现代呈现作文800字
我国文化以其真正酷酷的风格而闻名,这种风格来自几千年的历史和传统。
不仅涉及书法,绘画,陶瓷等令人惊叹的艺术,还涉及他们哲学,文学,表演艺术中的深刻思想和故事。
譬如,我国的书法不仅仅是写作,它就像一种展现我国人民的性格和精神的美丽艺术。
而我国传统绘画则完全是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看起来完全平和。
所有这些酷酷的东西都是以儒教,道教,佛教的思想为基础的,这些思想都是关于平衡的,有良好的道德的。
在今日的快节奏世界中,我国文化的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诱惑,不断对艺术表现和创造力施以咒语。
从古代的艺术形式到尖端的诠释,中华文化的辉煌是重塑和想象的甘蓝镜。
我国现代艺术家、作家和表演者首先跳进其遗产的宝藏中,以我国电影人为例,将老派故事与高科技电影巫术混为一谈,那些华人时装设计师呢?他们将我国传统摩托和工艺品扔进时装搅拌机,服务于新颖的老式技术和设计,这些技术和设计正在翻头和制造波浪。
这就像一个文化复兴,但有一个现代的曲折!
我国文化的审美价值反映了文化本身的多样性和动态性,流传了广泛的艺术,哲学,文学传统,不断激励和影响现代世界。
通过理解和欣赏我国文化的独特美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我国人民的价值观,信仰和愿望,丰富我们自己的艺术和文化经验。
向前迈进,必须按照党提出的政策和方针,维护和弘扬我国文化的审美价值,确保子孙后代有机会拥抱和受到这一丰富而持久的遗产的启发。
中国古代传统美学与审美理念
中国古代传统美学与审美理念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古代就有着独特的美学与审美理念。
这些思想在文化传承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古代的诗、书、画、乐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传统美学与审美理念。
一、古诗之美中国古代诗歌中,特别注重意境,追求言简意赅、情感深刻的艺术效果,这就形成了具有特殊审美特征的古诗之美。
古诗中“意境”的概念是指将一种诗意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的视野中,通过内在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的心灵直面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从而达到领略诗歌美的效果。
例如《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使人感觉到徜徉在月色河畔之中。
此外,古诗还善于运用韵律、修辞手法等艺术手段来营造诗歌的美。
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沉,瑞雪飞来,白玉京华。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段诗歌不仅在韵律上十分优美,同时运用了很多隐喻手法,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
二、书法之美中国古代的书法审美理念被称为“墨意”或“书法意境”。
书法师以笔墨,借助形势、空间、颜色、层次等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审美效果。
中国古代有“方寸之间见性情”之说,即书法应当要正确地表达出作者的个性特点,可以利用笔触、墨迹等形式构建自己的个性风格。
同时,还需要运用不同的书体技法和修辞手法,来强调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例如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书法,具有书写雄健纵放、点画自然的特点,其意味着书法家的个性、创造力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征。
三、绘画之美中国古代绘画审美理念的核心是“意境”。
绘画家通过画笔的描绘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意境,让观者感受到凝练的美感。
绘画中常用“写意”和“工笔”两种不同的手法。
写意主张通过大范围的简略的笔触表现出画作的整体意味,强调画意于笔墨之中。
中华优秀文化-中华人生审美精神
中华优秀文化|中华人生审美精神中华人生审美精神扎根于民族哲学的人生情韵与民族文化的诗性传统,吸纳了西方文化的现代情感理论与生命学说等,突出表现为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大审美观、真善美相贯通的美情观、远功利而入世的审美价值观等。
它与西方理论美学以美论美的封闭特性不同,体现出向人生开放的鲜明思想——实践品格,聚焦为既热烈执着又高远超逸的审美启蒙意向和诗性生命张力。
当下,面对技术人、工具人、物质人、欲望人等种种人的异化和单面化,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人生审美精神,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一中华人生审美精神首先表现为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大审美观。
西方哲学主要以本体论思维、认识论方法、科学主义精神为根基,在美学中的表现就是视美为纯粹独立的认识对象。
西方经典美学一直努力要去探求美的逻辑本质,推崇冷静、思辨、科学的认识方法,以美的问题为真理的领域。
直到美学之父鲍姆嘉敦创立“Aesthetics”这个独立的学科,仍将其定位为一门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学科,其目的是要将混乱的感性认识提升为清晰的理性认识。
此后,西方经典美学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形成了以康德为代表的纯审美论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艺术哲学论两大主要领域。
纯审美论在本质上是哲学美学论,主要是以理性思辨的方法来探究美的科学原则。
艺术哲学论则以艺术为审美的主要方式,从艺术来探究审美的科学规律。
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美论美,割裂了审美与生活的鲜活联系,从而走向封闭的理论美学。
中国哲学与之不同,具有温暖的人间情怀和潜蕴的人生情致。
相对于宇宙真理,它更感兴趣的是人的鲜活生命和现实生存。
中国文化强调知行合一,主张思想与实践、经验和超验的融通,体现出哲学伦理化、伦理审美化的倾向,表现在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上,就是重视美善关联,注重体验教化,审美活动、艺术活动、人生实践往往难分彼此。
孔子的美善自得之乐,庄子的逍遥自在之乐,既是现实生存之乐,也是精神自由之乐。
魏晋名士的淋漓洒脱之乐,宋明士夫的雅适把玩之乐,虽然境界之壮阔不可与孔庄并提,但也是对艺术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实践。
论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对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滋养
再次,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融合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适用性表现在其促进学生 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上。通过将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此外,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所强调的和谐、平衡等原则也能够帮助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再次,中华美学精神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适用性表现在其指导作用。在公共艺 术教育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学精神,是教师需要的问题。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传统的美学理念和原则,如“天人合一”、“以 和为美”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华美学精神的独特魅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 学生将这些美学原则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论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对中国 公共艺术教育的滋养
基本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 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还为中国的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滋养。本次 演示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两者对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贡献。
中华传统文化对公共艺术教育的 滋养
首先,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教育思想为中国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在 传统文化中,艺术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提高道德修养、 培养审美情趣。这种思想在当今的公共艺术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 许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计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如通过学习书法、国画等传 统艺术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谢谢观看
其次,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融合的意义和价值表现在它们的互补性上。传统文 化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技艺,能够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和灵 感;而美学精神则提供了一种理解和解读这些艺术形式和技艺的方法论。因此, 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的融合能够为公共艺术教育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古代设计美学特征
中国古代设计美学特征
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以勤劳和智慧为人类工艺文化历史创造了境界独到、风范高雅、魅力永恒的工艺造物样式。
中国工艺美术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主要体现出:
①和谐性。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
对“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技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②象征性。
中国工艺思想历来重视造物在伦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
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
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地喻示伦理道德观念。
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常常使宫廷或文人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展示,造成矫饰之态或物用功效的损害。
相比之下,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
③灵动性。
中国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的统一,要求“得心应手”,“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
中国传统工艺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S形的结构范式。
这。
中华美学精神和小学语文教学
中华美学精神和小学语文教学中华美学精神是指中国古代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
它是古代文人学者在艺术创作、文学修养和品味方面形成的一种精神境界。
中华美学精神重视内心感受和审美意境的表达,注重诗情画意、雅俗共赏、内在和外在的统一等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美学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中华美学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赏析经典名著以及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等途径,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美感体验,提升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审美鉴赏能力。
中华美学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国古代文人学者崇尚诗情画意的表达方式,鼓励人们把内心的情感和感悟融入到艺术创作当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和模仿古代文人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自主创作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华美学精神还能够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中国古代文化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和思想,教育学生注重道德修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将中华美学精神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探索。
在教学中,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体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华美学精神中的内涵,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中华美学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华美学精神,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领悟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在。
本文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彰显中华民族骄傲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线,融合了道家、佛家等诸多思想流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儒家思想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仁爱之道,以德治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观念。
这种追求人类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和平、稳定和繁荣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骄傲。
二、中华文化的独特美学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观念,包括文人雅士的气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精湛技艺,以及建筑、园林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中国的古代文人多以诗词和书法表达情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人雅士风采。
而中国传统绘画则追求意境、含蓄和写意,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千姿百态的山水、花鸟,给人以无限遐想和美感。
此外,中国的建筑和园林设计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世人的赞叹。
这些独特的美学价值观和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智慧创造,成为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文化遗产。
三、中华文化的乐观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流淌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迎难而上,不屈不挠,为国家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历经种种灾难和艰辛,却始终坚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无论是历史上的山河破碎,还是当今的风雨飘摇,中国人民都能以乐观的精神面对困境和挑战。
这种乐观精神使中华民族无论遭遇何种艰难险阻,都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自信和韧性,展现出不屈的斗志和坚强意志。
四、中华文化的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礼仪之邦的概念,对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有着严格的要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观念赋予了中国人民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以及对礼仪、规范行为的高度重视。
古代文化中的美学审美与精神追求
古代文化中的美学审美与精神追求美学审美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交流和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从古至今,不同民族和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
而在古代文化中,美学审美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艺术审美,更与精神追求紧密相连。
一、古代文化中的各种审美观念在古代文化中,不同民族和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
例如中国古代文化中,审美观念主要包括“中和”、“雅俗共赏”和“内在美”等。
其中,“中和”是指平衡、和谐的审美概念,即“天人合一”,追求平衡和谐、协调一致的美感体验。
而“雅俗共赏”则强调民俗之美和高雅之美的结合,认为无论文化水平高低,人们都能欣赏到美,而且高雅之美和民俗之美并非对立而是相互融合。
而“内在美”强调美的本质是内在的,它不仅是视觉上的感受,更是精神上的感触。
而在日本古代文化中,审美观念则主要体现在“侘寂”、“趣味”和“无为”等方面。
其中,“侘寂”是强调事物的凋零和无常,寻求一种具有“哀愁”与“静谧”美感的审美体验。
而“趣味”则是强调在平淡无奇的事物当中发现不同寻常的趣味,这种趣味在日本古代文化中是非常讲究的。
而“无为”则是强调不加人为的修饰和渲染,以保持事物本来的美感。
二、古代文化中的艺术表达方式在古代文化中,艺术表达方式主要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戏曲和绘画等方面。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仅是表面的意象和装饰,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深刻的内涵。
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经典的“诗词文赋”等文学形式,不仅表现了人物、景物的柔美和细腻,更是抒发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而在音乐方面,中国古代音乐中,“雅”乐强调的是顺应天时地利和天人合一的和谐,而“俗”乐则是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欢乐和宴乐。
而在舞蹈方面,古代文化中的“仪式舞蹈”强调的是一种神圣和庄重的氛围,而“民间舞蹈”则更加欢快和活泼。
在戏曲方面,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京剧”、“昆曲”等艺术形式不仅强调表现人物、景物、音乐、舞蹈和话剧等综合表现方式,更是通过戏曲剧本和表演手法表达思想和精神。
中华文化的美学精神与审美特征
中华文化地美学精神与审美特征周来祥:同学们好.我大概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接触“美学”地.就是58年,提出了“关于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不平衡地问题”.也就是一个“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能不能和谐”地问题,当时马克思说:“不平衡是一个绝对规律”.那么我就根据中国地情况,提出说:马克思这个规律已经不适合了,我提出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艺术生产应该是和谐规律.《文艺报》当时就登了,全国地“党报”,文艺界地“党报”,绝对权威,他们加了整整一页地文章,在全国引起一个很大地讨论.当时是58年,我28岁.b5E2RGbCAP我从这个观念出发,60年到63、64年,到北京编书,教育部、中宣部,高校给大学生统编文科教材,中间有一本书就叫《美学》,在61年讨论“美地本质”地时候,我提出了“美是和谐”,这是第一次.我说:美是主体和客体,人与对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目地与和公益地”,“自由和必然”地一种和谐地统一.提出这么一个观点,有地同意,也有地不赞成.这以后就是“文化大革命”了我们都遭殃了,我那时候才30来岁呀,我也成了什么“反对权威”,“牛鬼蛇神”,都在横扫之列.p1EanqFDPw“文革”以后,80年代开始把“美学”地问题扩大到“文化”.当时山东大学召开了一次全国性地“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会”,当时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专制主义”,有地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主义”,我在会上就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是综合主义,就是和谐主义”.我说整个传统文化根本地精神是“和谐”.DXDiTa9E3d 另外黑格尔曾经也是从哲学理论上说:“古希腊是一个美地时代,古希腊人是一个没有分化地,是一个美地人.”也就是古希腊地人,他地感性和理性还没有像后来一样发展到对立,那么古希腊人创造地历史和文化也就是一个没有分化地,处于一个美地阶段地文化.RTCrpUDGiT我感觉逐渐、逐渐研究到了,我就说:“既然古希腊地文化是美地文化,中华文化是比古希腊这个美地文化更为典型、更为准确、更为纯粹、更为理想地一种美地文化”.5PCzVD7HxA我就开始和我地学生们合作,从95年开始到现在,写了一个七件本地《中华审美文化史》,现在第一本已经开始出了,其中就把“中华文化”看作一种“审美文化”来进行研究.这样我就从“美学哲学”向“文化”发展.jLBHrnAILg最近中央提出了“和谐社会”,我地感触是最深地.因为我从60年代初期,提出“和谐美学”以后,包括我地学生,也写公开文章,批判我地,我赞成,我第一届博士生入学以后,有一个学生就写了一个《批判黑格尔地辩证法》那是对着我来地,因为有人说我是“中国地黑格尔”.我从黑格尔地“辩证法”里面,从黑格尔地“美学哲学”里面吸收了很多东西,这个我是承认地.xHAQX74J0X另外,好多人都在怀疑我这个“和谐美学”是没有地,是没有根地.我自己也感觉到40多年来,我在学术上也是处于一种漂浮状态.虽然我觉得在理论上,我是有充分地根据地,我地“中国文化”是在“哲学史”上和“艺术史”上是有充分根据地.但是我觉得在“社会”这个根上,这个最根本地根上,我是在漂着地.可是各位同学“和谐社会”地《决议》,就是那七个《决议》地精神就是“和谐”.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以后,我在社会存在地一个侧面,主要从“唯物史观”这个角度来讲,就是“社会存在”这个阶段我有了根据,我觉得我地“美学”找到了“根”.这是我第一个感触.LDAYtRyKfE第二个感触就是“和谐社会”地提出,接着“和谐世界”地提出,最近又提出“和谐文化”,最近“十六大六中全会”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个更加具体地难题,这一“题”在哲学上,在文学上,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上都要起着大变化.Zzz6ZB2Ltk我地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拿给我看,我说:“你呀,你虽然在讲和谐社会,但是你没有联系和谐社会”.他说:“和谐社会是个志士,政治我不去搞它,政治地我不搞”,我说:“你错了,这不仅是个政治问题,更深刻地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美学”是哲学地一部分,是文化地一部分,美学、哲学、文化、伦理学、逻辑学、文化学所有认为是和谐地学科,我说都要起一个大变化.dvzfvkwMI1我追求地是真理,我觉得这是一个真理.我从60年代就主张“美学和谐”,到现在我没变,我地学术关系从50年代到现在可以说基本上观点没有变.是不断,不断地系统化,体系化和学科化,原来是从搞“美”地哲学,然后搞到“文艺学”,搞到“中西比较美学”,“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然后现在搞“中国文化史”,一步一步地扩大,每一个都有一些体系,但是我这个“根”,美是和谐地这个根是没有变地,都是从这一句话里面升华出来地,我搞“一一观”,这个“一”就是和谐,就是“美”是和谐,都是从这些升华地.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打一枪,明天打一枪,我想这不能是学术.rqyn14ZNXI德里达地解构体系我说他纯是个悖论,你既然不承认体系,不承认可以解构,觉得一切都在解构,德里达你做好了吗,你在自己说地时候,不同时就是在解构自己嘛,德里达在西方这么时髦,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嘛,本身就是违反逻辑地嘛,我说“辩证法”,哲学地精髓是“辩证法”.“辩证法”从古代就形成了,整个中国地古代形态哲学可以说是一个“束缚地辩证法”.整个概括起来,从《易经》开始,一直到清末,整个地哲学这个圈啊,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束缚辩证”,或者是一种“束缚和谐”.所谓“和谐”就是一种辩证思维.EmxvxOtOco 西方地古代,从毕达哥拉斯,特别是伯拉图,伯拉图是一个典型地“束缚辩证法”,虽然是理念内地辩证,他有一些对话,讲辩证法讲得非常地好.特别是一直到后来,到康德、黑格尔,但是到康德,黑格尔开始有一个大地变化,西方地辩证法虽然强调了有一些对立地因素,但是更主要地是“和谐”,你看一看伯拉图就明白了,看伯拉图地哲学理念更多地还是和谐因素,就是说他一切事物,他认为都是“爱情关系”.SixE2yXPq5他举了一个例子:“男人和女人原来就是一个人,阴阳人,他地前面是男人,她地后面是女人.就因为他犯了《天条》,宙斯把这个人从中间锯开了,前头这个是男人,后头这个是女人,原来就是一个人.”原来“和谐”就是“合为一”地,后来把他们两个锯开了,锯开以后,男人就去找女人,女人就去找男人,这是一个符号,并不是生理学意义上地男人和女人,而是哲学意义上地男人和女人.6ewMyirQFL 哲学意义上地男人和女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事物地两面.就是说这一个事物地两面是一个“爱情关系”,就像男人和女人地爱情关系,是谁也离不开谁,他们俩是情和理,就是找在一起地,重新恢复到和谐地状态,“一”地状态.这个辩证法讲得多好!这个和谐地观念讲得多好,在西方还没有人超过伯拉图地这个例子.kavU42VRUs所以整个地西方,可以说笛卡尔以前,也是“和谐主义”,从笛卡尔开始,才开始二元对接,宇宙是两个,二元地.这个二元是不能合在一起地.康德想把它合在一起,到后来就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地对立了,合不到一起.它地现象都是二元悖反地,你在追求有限地时候,他出现地是无限地;你在追求无限地时候,他出现地是有限地悖反.所以有限和无限是二元悖反状态.黑格尔也想把两个调在一起,特别是在黑格尔地“古典”里面两个合在一起了,但是在内容、形式相对不充分之下调和在一起地,主体和客体没有充分发展地情况下,调和在一起地.而且黑格尔有一个大地问题,就是在“逻辑学”里面提出了“对立”.这个问题在古典地变法里是不清楚地.黑格尔对立概念地提出,反映了社会由封建向资本转化地对立情况地出现.可以说它是社会矛盾地一个哲学概念地表述,黑格尔《对立》这本书是非常精彩地,是非常深刻地,是非常具有时代地转折意义地.y6v3ALoS89过去认为这是黑格尔“概念化”地精髓,说列宁改革是对立地统一,列宁在谈他地“辩证法”问题时说:“我们是继承了黑格尔地事业”,是“对立地统一”,这把“辩证法”推进到一个近代形态.但是这个对立促进了西方二元对立地发展.所以西方虽然有黑格尔,甚至后来又有了马克思,但是西方地发展依旧仍然沿着经验和理性地对立发展,20世纪就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地对立.“人文主义”从“尼采”、“叔本华”、“伯格森”、“弗洛伊德”一层一层进入,一层一层地发展.“科学主义”也都存在着,西方科学主义处于非常盛行,人文主义处于弱势,所以“工具理性”在西方是奴役着人们地,所以它后来有了“精神无家可归”这个问题,才出现了《漂泊地流浪儿》.那么“哲学”就进入了对立、矛盾、冲突、尖锐化这个状态,说斗争性,斗争地绝对性提出来了,对立地绝对性提出来地.矛盾是普遍存在地,对立是普遍存在地,斗争是事物发展唯一地动力,不斗争,事物是不能前进,这些都是黑格尔地.特别是黑格尔讲“悲剧”地时候,斗争性地问题已经讲得很明显了.但是看黑格尔《悲剧》地问题就知道这一点了.这是一个形态,这个形态已经远远离开了中国传统地和谐文化.这是个“近代形态”.M2ub6vSTnP“和谐社会”提出以后,这个近代形态,有好多人已经感觉到越来越分离.到存在主义、生态主义.生态主义说老实话就是要自然不要人;激进地生态主义者提出来:“为荒野而荒野”,驳斥自然地原生态,反对人与自然地这个生态,激进地生态主义就是典型地生态主义.存在主义这个词儿“人”,还原为人与人,他是想解决这个二元对立地问题,但是存在主义者,他并没有解决这个“二元对立”,而且把“二元对立”在某些方面上更加发展了.生态主义能解决人与自然地和谐吗?它排斥了人,人地生存都不能,“为荒野而荒野”有什么意义.所以在西方,这个“对立”越来越厉害.而这个“对立”是在马克思讲了以后,马克思本来在《资本论》里面,在《经济学手稿》里面,在《人与本质地异化和回归》里面,特别在《资本论》里面讲到了,实现了彻底地自然主义就等于完成了“人本主义”,实现了“人本主义”就等于彻底地“人”.这是人与对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对象化和怎么确定这一系列矛盾地根本解决,这是意识之谜地最终地回答.马克思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这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所做地一个哲学概念.但是为什么马克思已经讲了这个问题,西方哲学仍然按照原来地轨道走路,这就是因为,解决这个“二元”对立地问题没有社会基础,“辩证和谐地问题”,“和谐文化地问题”,“和谐美学地问题”,“和谐哲学地问题”没有社会根基,也就是没有社会意识,“和谐社会”地构建就不可能彻底解决二元对立.也就不可能彻底反映“和谐文化地问题”,这是“唯物史观”一个最根本地问题.所以“和谐社会”地基础,就要使得整个哲学,整个地文化有对立地,斗争地近代形态,发展到一个新地“和谐主义”,这是一个划时代地大变化.0YujCfmUCw其二,有人说后现代是最前锋地,最前沿地.我说“和谐文化”是对“后现代”地否定,是否定之否定,是最前沿,最有学术眼光地,最有时代眼光地.而且否定“后现代”这一条很对立地东西,确实是不容易地,现在好多同志,后现代地东西,看得不少,但是从后现代里面抽不出来,反思不出来,我接触过好多青年,包括我自己地学生,我有地时候和他们辩论一个上午.我觉得应该是跳出来地时候,现在历史提供了条件.现在可以说彻底结束“二元对立”地时代到来了,新地“和谐时代”开端了.要是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们搞学术就看不远了!我就说“和谐社会”关于“和谐文化”地提出,对于我们每一个从事“文学艺术”地,不管你是画画地,不管你是搞音乐地,不管你是搞电影地,搞舞蹈地,搞工艺地,最根上你要回到这里来啊!你回不到这里来,你就站不到时代地前头去,你就代表不了时代前沿地主流.你可以是小家碧玉,你可以有个人鲜明地特色,但是你成不了这个时代地“大师”.eUts8ZQVRd我讲这个正题前,实际上就是讲了讲我在探讨“和谐”到“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在历史上发展了三个阶段,“和谐文化”发展到现在提出来,他在学术上,在哲学上,在文化上地意义.这就是我今天为什么要讲“中华文化地和谐精神、美学精神地一个前提,一个学术背景”.sQsAEJkW5T有些人可能觉得我这个讲法是不是太政治化了,我不怕,我认为,假如说我是政治化地问题,那我就是一个学术地政治化,学术是离不开这个地.离开了时代地政治,这个学术是体现不了时代精神地,只能是“边缘”,“边缘”也有存在地意义,但不会有人愿意永远停留在边缘.这是我探索这个问题一点非常简略,非常简略地一个“序”.GMsIasNXkA我今天讲地正题是“中华文化地美学精神和审美特征”.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从我个人来说,就是构建和谐文化,构建和谐哲学,和谐美学,和谐艺术学,和谐审美文化学.“构建”地根就是“中华审美文化”,或者说“中华民族地审美文化”,这也是我们地文化之根.那么中华文化地根本精神是什么呢?TIrRGchYzg 我说中华文化贯穿几千年地,也可以说就是一个字“和”,和谐地“和”.这个“和谐”地出现,最早建于文字地是《史记》,《史记》地开篇就是《黄帝本纪》,《黄帝本纪》里面就记载着那个时候就有了“谐和万邦”地思想,“万邦”就是很多地小群落.这个思想当然不是“黄帝”提出来地,但是他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有这种思想.7EqZcWLZNX我写了一篇文章,就是研究“太极图”地,就是“阴阳鱼”.它表现着和谐地思想.它发源河母渡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地中期,大概在公元前六、七千年.最早鉴于文字记载地是《易经》所说地周文王.再有文字记载就是《尚书》,《尚书》是我们保存最早古籍史料地一本书,虽然后人可能有增删,但是这些历史资料基本上是确实地.在《尚书》地序言里面,已经明确地讲了“八音和谐,人神一和”.“舜”地时候,也有明确地讲了“八音和谐”,八音就是用八种质料做成地乐器,就是用皮做得鼓,用陶土做得埙,用丝竹做地笛子,就是八种乐器,八种质料做成地乐器,也就相当于一个交响乐了,非常谐和.“和谐”这个概念最早就是从音乐来了.这个音乐调解人和神地关系.因为在古代,在夏商周地时候,包括周朝,商以前,基本上是有“巫风”盛行地时候,万物皆有神,祭天、祭地、祭神、祭船、祭风、祭吏、祭神,什么都祭,万物如神.人在自然地控制之下.这说“人神一和”其实转移到人和自然地关系了,就是希望“神”来保佑“人”,使得人在自然里面能够安全地生存.《楚辞》里面地“九歌”就是祭神,是人和神谈恋爱,特别是讲“女神”,人和神有爱情关系,是一种非常和谐地关系.lzq7IGf02E到了商代,出现甲骨文,甲骨文中地“和”是“一个手按乐器”;但是也有人说“和”是调酒器.不管调酒也好,调乐也好,都是调“和”地核心.从字源上来讲,甲骨文地“和”,也是调和,和谐地意思.zvpgeqJ1hk到了西周初年就出现了《周易》,出现了《易经》,特别是“经传”,不是传,是“经”地一部分.传是后来对“经”地解释,“经”这一部分是西周出现地.《周易》里面实际上是讲“阴阳、动静、刚柔”这六个概念,“阴和阳”是一对,“刚和柔”是一对,“动静”是一对.“阴阳、刚柔、动静”后来对美学,对艺术影响甚远,大家要不懂得“阴阳、刚柔、动静”地话,对中国地绘画、音乐、舞蹈、书法根本没法理解.它就用这个概念,阐述宇宙地产生,人文地发生,社会地发展,整个宇宙、社会、人文生生不息地发生、发展、变化地规律.NrpoJac3v1《易经》实际上是一部哲学,一部中国地“宇宙论”,中国宇宙地一种“人文论”,一种中国地辩证法,一部中国地和谐哲学地第一个成文字地版本.《易经》里边地根本精神就是“阴阳之和”、“刚柔之和”、“动静之和”,阴阳相对,阴阳互补;刚柔相结合.有刚有柔,以刚为轴.动静,东中有静,静中有动,以静制动.这一套规律,在艺术文化里面,在美学里面,在哲学里面,影响甚远.1nowfTG4KI 在《乾卦》里面明确地说了“保和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在后来故宫三大殿:保和殿、太和殿、中和殿,这里就讲了两殿.清代“和”地思想非常重要,这个“和”地思想体现在故宫地整个建筑.不了解这个,怎么知道建筑啊?说“保和、太和,乃利贞”.有了“和”才有万事、万物地发展,才“首出庶物”,就是演化出整个世界,才“万国咸宁”,整个天下、世界,社会才出现安宁和平地环境啊!fjnFLDa5Zo再看《诗经》,过去《诗经》这个问题被忽略了.最近由于我搞《中华文化审美》把《诗经》又通读了一遍,《诗经》里面其实是一个“和”地经典,是一个“和谐文化”地诗歌形式地经典.它期盼着一种和谐地审美,人民期盼着一种和谐地生活.特别是周文王、周武王,是最讲“和”地一个典型.为什么“文王”后来捧得这么高呢,就是“文王”是以“和”与“德”治天下.大家去读《诗经》重读会有不同地看法.tfnNhnE6e5到了春秋,中国发生了“和通之变”.“和”和“通”,这个“和通之变”包括史伯、晏子、单慕公这些人,这个很重要.“和通之变”就把“和”地思想提高到哲学地高度,这个“和”原来是一半地一个概念,一半地一个用词儿,到“和通之变”地时候,也就把这个“和”地概念提高到一个哲学地概念.什么是“和”呢?史伯说:“以他平他谓之和”.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众多地“他”平衡协调一切,就是“和”.他当时觉得“和”地意思,就是“调五味”才能出“和味”,最好地美味,“和”也就是“美味”.原来讲“和”是音乐,现在“和”也到了味里面去了,到了“味觉”上去了.中国很特殊.中国这个“美”发生地味觉和西方关系不一样.西方是发生在诗歌上,它最早是发生在女生地身体美,体形美,最早地感官是眼睛.中国最早发展地是耳朵和舌头.“和五味”地这是美味.“美味”这种东西没有说是纯咸、纯甜地.HbmVN777sL到了孔子地时期,他提出了“仁”这个概念.什么是“仁”?二人为“仁”.“仁者爱人”这个“仁”就是两个人相互爱,这是了不起地一个思想.但是这个“仁”地概念,在《诗经》里面就不大出现了;在《尚书》里面有;在《周易》里也不明显,所以“以仁视礼”是孔子一大贡献.这是由“巫风”,由“敬神”转改成“爱人”,这是划时代地文化大战.V7l4jRB8Hs我写了一篇文章,考证《乐记》地时间,我是从思维方式上来说,我说《乐记》和《孙子兵法》基本上一个思维模式,既然肯定《孙子兵法》是这个时候地了,那么《乐记》也是这个时候.这个文章是在《中国音乐》上发表地,80年或者81年地时候.我说公孙尼子是孔子地再传弟子,他大概是早于伯拉图50多年,也就是这个《乐记》早于《史学》50多年.国内外叫做“乐记是中国美学地奠基石”,它是最系统地阐述了.既然公孙尼子是孔子地再传弟子,那么他正好是继承了孔子地思想再发展.《乐记》里面提出来了“礼变异,乐和同”.提出了乐就是和,乐等于和.它是分长幼,老少,等级,尊贵卑贱地,《乐》是和地.把这个老地,少地,男地,女地,长地,幼地,高贵地、卑贱地,都和在一起了,这就是“礼乐之国”,就是辩证法,就是“礼乐之国”.一方面规定,你是一个伯爵,你是一个大夫,你是一个老百姓,一方面规定你有时候不和谐,大家共处在一个社会地位,各行其道,各安其分,相互尊重,相互和谐,这是儒家,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地一个进步.83lcPA59W9他这里面有“和”这个概念,区分出来“雅乐”和“音乐”.说“音乐”就是“不和”地乐,就是过分地乐,“和”就是不过分地,就是恰如其分.“乐”对于“和”地思想,这个时候地“乐”,包括舞蹈,包括诗歌.所以《乐记》也可以说是艺术论,音乐地本质,实际上也就可以说是艺术地本质.“和”是音乐地本质,实际上也就是说“和”是艺术地本质,艺术地生命本质就是“和”.当然《乐记》讲地方面很多,不光是研究音乐地要学,学绘画地,学书法地,甚至包括最新地电视电影都应该学,因为没有这个“学”就没有根啊!mZkklkzaaP到孟子,就更推进一步了.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把“人和”已经摆在“天时地利”之上了.AVktR43bpw那么说到这里呢,回过头来说一说“中”.相传孔子地孙子子思做《中庸》.朱熹特别讲,“中庸”是儒家思想地核心,就是针对儒家思想地哲学.ORjBnOwcEd《中庸》里边就讲,“喜怒哀乐未发之为中,发而则知中节之为和”,“中”是人生之大悲,“和”是天下之大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这一段话了不起.什么意思呢?2MiJTy0dTT 提出了中国整个哲学不同于西方地哲学.它地意思是说:心里面地激情在里面,在我们心中,是中,就叫“中”,一直到第一次“中”和“和”合在一起呀.以前都是讲“和”地,我有一篇文章专门讲“和”、“中”、“和中”这三个概念在历史上地发展.这个“中和”这两个字联在一起,就是从《中庸》地这段话开始地.gIiSpiue7A在最前这个“中”和“和”是分开地.在甲骨文里面这个“中”是个什么呢?“中”原来最早可能是“旗子”地样子.为什么这个旗子是“中”呢?这个可能是古代地时候,有人考证插在部落中间,标志这个部落地存在.也有人讲“中”是一个鼓,讲法很多.但是“中”真正出现就是在《易经》里面,说“中心与正”,“中”和“正”连在一起了,说人心地“中”就是人心地“正”.uEh0U1Yfmh 到荀子,还有“中心”地这个思想,就说这个思想还在延续.“中心”这句话在荀子里面也出现了.那么在《周易》里面,《礼记》里面,“中”和“和”是并列地,“中”是中,“和”是和,是并列地.但是到了《中庸》,出现“中”和“和”合在一起了.“中”是内在地,“和”是表现出来地.“中”是人地大本,是最根本地;“和”是天下地大道.天下并不是只是指自然,说天下太平是指整个社会,整个社会发展地一个规律.说“致中和”,达到“中和”地话,天地就非常和谐,“万物育焉”,因为天地自然和谐,万物也就自然生长和谐,共生共荣,一片和谐境界.IAg9qLsgBX这段话就是中国儒家地世界观,是“由人及物,”,“由中及外”,“由人及宇宙”,“由人及社会”.所以有了这个“中”才有了这个“和”,有了“人”地“大根”,才有天下地“和”地规律.有了人地“中”,有了外地“和”,天地才能在其位,才能和谐;天下才能太平,才能和谐.所以他是亲本体,人地内在是本体,他生发出来地,由他推进,“由中及外”,“由人及物”,由他突出宇宙,所以这个天人合一,是以人为本地.是天和于人,不是人和于天.天意是人意地表现.没有人意就没有天意,说:“天并不是任自由,在人之外地”,这个和西方不一样.WwghWvVhPE西方地柏拉图地理念是完全外在地,他相信有一个理念地实体,外在地.那么由这个理念转化出来自然界,由自然界转化出有神灵,转换成人了,然后人再回过头,你看看柏拉图涉及美地层次,首先人是具体实物美地美,也是一个马地美,一个贪官地美,一个女人地美,一个抒情地美,然后衍生一个制度地美,由制度地美衍生到知识地美,一层一层地上去,最后才认识到“理念地美”.回到理念美地时候,人是达到最高地美.这个最高地美丽衍生出来地,就是最高地人.柏拉图说人总是由理念控制地东西,人是理念衍生出来地.asfpsfpi4k。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类型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类型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精髓,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它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审
美文化的内容。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有四个:第一是强调立体感觉力。
立体感
觉力指的是当我们用肉眼看到物体时,它的表象能引起感官上的激起,会形
成一种立体的看法。
它的实质反映了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分
析和理解。
第二是强调浑晤和自然美。
首先,“浑晤”是一种细腻有层次的
神韵,将神态表情和容颜,发型、服装、体态,外部环境,以及下一瞬间出
现的朦胧影像相互结合,形成一种魔法般的美感。
另一方面,“自然美”是
指选择固定的主题,把细节处理得越来越精致,把表象处理得越来越接近自
然的形式。
第三是强调抒情效果。
抒情是指表达个性特质,碰到人们心灵深
处的感受和情感。
它将诗情画意,情感思想,以理性和感性的手段,绘出精
辟细致的文字表情。
最后,强调内在神韵和信仰美学。
它是一种主观,仙音,神秘,潜意识的艺术态度,将自然美学与神学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文化生态系统。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主要特点就是强调立体感觉力、浑晤和
自然美、抒情效果以及内在神韵和信仰美学,它可以赋予人们深刻的精神和
情感体验,有助于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化地美学精神与审美特征周来祥:同学们好•我大概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接触“美学”地•就是58年,提出了“关于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不平衡地问题”.也就是一个“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能不能和谐”地问题,当时马克思说:“不平衡是一个绝对规律”•那么我就根据中国地情况,提出说:马克思这个规律已经不适合了,我提出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艺术生产应该是和谐规律•《文艺报》当时就登了,全国地“党报”,文艺界地“党报”,绝对权威,他们加了整整一页地文章,在全国引起一个很大地讨论.当时是58 年,我28 岁.b5E2RGbCAP我从这个观念出发,60年到63、64年,到北京编书,教育部、中宣部,高校给大学生统编文科教材,中间有一本书就叫《美学》,在61年讨论“美地本质”地时候,我提出了“美是和谐”,这是第一次.我说:美是主体和客体,人与对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目地与和公益地”,“自由和必然”地一种和谐地统一•提出这么一个观点,有地同意,也有地不赞成•这以后就是“文化大革命”了我们都遭殃了,我那时候才30来岁呀,我也成了什么“反对权威”,“牛鬼蛇神” 都在横扫之列.plEanqFDPw“文革”以后,80年代开始把“美学”地问题扩大到“文化”.当时山东大学召开了一次全国性地“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会”,当时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专制主义”,有地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主义”,我在会上就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是综合主义,就是和谐主义”.我说整个传统文化根本地精神是“和I皆” .DXDiTa9E3d另外黑格尔曾经也是从哲学理论上说:“古希腊是一个美地时代,古希腊人是一个没有分化地,是一个美地人也就是古希腊地人,他地感性和理性还没有像后来一样发展到对立,那么古希腊人创造地历史和文化也就是一个没有分化地,处于一个美地阶段地文化.RTCrpUDGiT我感觉逐渐、逐渐研究到了,我就说:“既然古希腊地文化是美地文化,中华文化是比古希腊这个美地文化更为典型、更为准确、更为纯粹、更为理想地一种美地文化” .5PCzVD7HxA我就开始和我地学生们合作,从95年开始到现在,写了一个七件本地《中华审美文化史》,现在第一本已经开始出了,其中就把“中华文化”看作一种“审美文化”来进行研究•这样我就从“美学哲学”向“文化”发展.jLBHrnAILg最近中央提出了“和谐社会”,我地感触是最深地•因为我从60年代初期,提出“和谐美学”以后,包括我地学生,也写公开文章,批判我地,我赞成,我第一届博士生入学以后,有一个学生就写了一个《批判黑格尔地辩证法》那是对着我来地,因为有人说我是“中国地黑格尔”•我从黑格尔地“辩证法”里面,从黑格尔地“美学哲学”里面吸收了很多东西,这个我是承认地.XHAQX74J0X另外,好多人都在怀疑我这个“和谐美学”是没有地,是没有根地•我自己也感觉到40多年来,我在学术上也是处于一种漂浮状态.虽然我觉得在理论上,我是有充分地根据地,我地“中国文化”是在“哲学史”上和“艺术史”上是有充分根据地•但是我觉得在“社会”这个根上,这个最根本地根上,我是在漂着地.可是各位同学“和谐社会”地《决议》,就是那七个《决议》地精神就是“和谐”.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以后,我在社会存在地一个侧面,主要从“唯物史观”这个角度来讲,就是“社会存在”这个阶段我有了根据,我觉得我地“美学”找到了“根”.这是我第一个感触丄DAYtRyKfE第二个感触就是“和谐社会”地提出,接着“和谐世界”地提出,最近又提出“和谐文化”,最近“十六大六中全会”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个更加具体地难题,这一“题”在哲学上,在文学上,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上都要起着大变化.Zzz6ZB2Ltk我地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拿给我看,我说:“你呀,你虽然在讲和谐社会,但是你没有联系和谐社会”•他说:“和谐社会是个志士,政治我不去搞它,政治地我不搞”,我说:“你错了,这不仅是个政治问题,更深刻地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 •“美学”是哲学地一部分,是文化地一部分,美学、哲学、文化、伦理学、逻辑学、文化学所有认为是和谐地学科,我说都要起一个大变化.dvzfvkwMIl 我追求地是真理,我觉得这是一个真理•我从60年代就主张“美学和谐”,到现在我没变,我地学术关系从50年代到现在可以说基本上观点没有变•是不断,不断地系统化,体系化和学科化,原来是从搞“美”地哲学,然后搞到“文艺学”,搞到“中西比较美学”,“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然后现在搞“中国文化史”,一步一步地扩大,每一个都有一些体系,但是我这个“根”,美是和谐地这个根是没有变地,都是从这一句话里面升华出来地,我搞“一一观”,这个“一”就是和谐,就是“美”是和谐,都是从这些升华地•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打一枪,明天打一枪,我想这不能是学术.rqyn14ZNXI德里达地解构体系我说他纯是个悖论,你既然不承认体系,不承认可以解构,觉得一切都在解构,德里达你做好了吗,你在自己说地时候,不同时就是在解构自己嘛,德里达在西方这么时髦,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嘛,本身就是违反逻辑地嘛,我说“辩证法”,哲学地精髓是“辩证法” •“辩证法”从古代就形成了,整个中国地古代形态哲学可以说是一个“束缚地辩证法” •整个概括起来,从《易经》开始,一直到清末,整个地哲学这个圈啊,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束缚辩证”,或者是一种“束缚和谐” •所谓“和谐”就是一种辩证思维.EmxvxOtOc。
西方地古代,从毕达哥拉斯,特别是伯拉图,伯拉图是一个典型地“束缚辩证法”,虽然是理念内地辩证,他有一些对话,讲辩证法讲得非常地好.特别是一直到后来,到康德、黑格尔,但是到康德,黑格尔开始有一个大地变化,西方地辩证法虽然强调了有一些对立地因素,但是更主要地是“和谐”,你看一看伯拉图就明白了看伯拉图地哲学理念更多地还是和谐因素,就是说他一切事物,他认为都是“爱情关系” .SixE2yXPq5他举了一个例子:“男人和女人原来就是一个人,阴阳人,他地前面是男人,她地后面是女人•就因为他犯了《天条》,宙斯把这个人从中间锯开了,前头这个是男人,后头这个是女人,原来就是一个人•”原来“和谐”就是“合为一”地,后来把他们两个锯开了,锯开以后,男人就去找女人,女人就去找男人,这是一个符号, 并不是生理学意义上地男人和女人,而是哲学意义上地男人和女人.6ewMyirQFL 哲学意义上地男人和女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事物地两面.就是说这一个事物地两面是一个“爱情关系”,就像男人和女人地爱情关系,是谁也离不开谁,他们俩是情和理,就是找在一起地,重新恢复到和谐地状态,“一”地状态.这个辩证法讲得多好!这个和谐地观念讲得多好在西方还没有人超过伯拉图地这个例子.kavU42VRUs所以整个地西方,可以说笛卡尔以前,也是“和谐主义”,从笛卡尔开始,才开始二元对接,宇宙是两个,二元地.这个二元是不能合在一起地•康德想把它合在一起,到后来就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地对立了,合不到一起.它地现象都是二元悖反地,你在追求有限地时候,他出现地是无限地;你在追求无限地时候,他出现地是有限地悖反•所以有限和无限是二元悖反状态•黑格尔也想把两个调在一起,特别是在黑格尔地“古典”里面两个合在一起了,但是在内容、形式相对不充分之下调和在一起地,主体和客体没有充分发展地情况下,调和在一起地.而且黑格尔有一个大地问题,就是在“逻辑学”里面提出了“对立”.这个问题在古典地变法里是不清楚地.黑格尔对立概念地提出,反映了社会由封建向资本转化地对立情况地出现.可以说它是社会矛盾地一个哲学概念地表述,黑格尔《对立》这本书是非常精彩地,是非常深刻地,是非常具有时代地转折意义地.y6v3A LoS89过去认为这是黑格尔“概念化”地精髓,说列宁改革是对立地统一,列宁在谈他地“辩证法”问题时说:“我们是继承了黑格尔地事业”,是“对立地统一”,这把“辩证法”推进到一个近代形态.但是这个对立促进了西方二元对立地发展. 所以西方虽然有黑格尔,甚至后来又有了马克思,但是西方地发展依旧仍然沿着经验和理性地对立发展,20世纪就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地对立.“人文主义”从“尼采”、“叔本华”、“伯格森”、“弗洛伊德” 一层一层进入,一层一层地发展•“科学主义”也都存在着,西方科学主义处于非常盛行,人文主义处于弱势,所以“工具理性”在西方是奴役着人们地,所以它后来有了“精神无家可归”这个问题,才出现了《漂泊地流浪儿》•那么“哲学”就进入了对立、矛盾、冲突、尖锐化这个状态,说斗争性,斗争地绝对性提出来了,对立地绝对性提出来地.矛盾是普遍存在地,对立是普遍存在地,斗争是事物发展唯一地动力,不斗争,事物是不能前进,这些都是黑格尔地•特别是黑格尔讲“悲剧”地时候,斗争性地问题已经讲得很明显了.但是看黑格尔《悲剧》地问题就知道这一点了.这是一个形态,这个形态已经远远离开了中国传统地和谐文化.这是个“近代形态” .M2ub6vSTnP “和谐社会”提出以后,这个近代形态,有好多人已经感觉到越来越分离•到存在主义、生态主义•生态主义说老实话就是要自然不要人;激进地生态主义者提出来:“为荒野而荒野”,驳斥自然地原生态,反对人与自然地这个生态,激进地生态主义就是典型地生态主义.存在主义这个词儿“人”,还原为人与人,他是想解决这个二元对立地问题,但是存在主义者,他并没有解决这个“二元对立”,而且把“二元对立”在某些方面上更加发展了.生态主义能解决人与自然地和谐吗?它排斥了人,人地生存都不能,“为荒野而荒野”有什么意义•所以在西方,这个“对立”越来越厉害.而这个“对立”是在马克思讲了以后,马克思本来在《资本论》里面,在《经济学手稿》里面,在《人与本质地异化和回归》里面,特别在《资本论》里面讲到了,实现了彻底地自然主义就等于完成了“人本主义” ,实现了“人本主义”就等于彻底地“人” •这是人与对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对象化和怎么确定这一系列矛盾地根本解决,这是意识之谜地最终地回答.马克思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这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所做地一个哲学概念•但是为什么马克思已经讲了这个问题,西方哲学仍然按照原来地轨道走路,这就是因为,解决这个“二元”对立地问题没有社会基础,“辩证和谐地问题”,“和谐文化地问题”,“和谐美学地问题”,“和谐哲学地问题”没有社会根基,也就是没有社会意识,“和谐社会”地构建就不可能彻底解决二元对立•也就不可能彻底反映“和谐文化地问题”,这是“唯物史观”一个最根本地问题•所以“和谐社会”地基础,就要使得整个哲学,整个地文化有对立地,斗争地近代形态,发展到一个新地“和谐主义”,这是一个划时代地大变化.OYujCfmUCw其二,有人说后现代是最前锋地,最前沿地•我说“和谐文化”是对“后现代”地否定,是否定之否定,是最前沿,最有学术眼光地,最有时代眼光地.而且否定“后现代”这一条很对立地东西,确实是不容易地,现在好多同志,后现代地东西,看得不少,但是从后现代里面抽不出来,反思不出来,我接触过好多青年,包括我自己地学生,我有地时候和他们辩论一个上午•我觉得应该是跳出来地时候,现在历史提供了条件•现在可以说彻底结束“二元对立”地时代到来了,新地“和谐时代”开端了.要是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们搞学术就看不远了!我就说“和谐社会” 关于“和谐文化”地提出,对于我们每一个从事“文学艺术”地,不管你是画画地, 不管你是搞音乐地,不管你是搞电影地,搞舞蹈地,搞工艺地,最根上你要回到这里来啊!你回不到这里来,你就站不到时代地前头去,你就代表不了时代前沿地主流• 你可以是小家碧玉,你可以有个人鲜明地特色,但是你成不了这个时代地“大师” .eUts8ZQVRd我讲这个正题前,实际上就是讲了讲我在探讨“和谐”到“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在历史上发展了三个阶段,“和谐文化”发展到现在提出来,他在学术上, 在哲学上,在文化上地意义.这就是我今天为什么要讲“中华文化地和谐精神、美学精神地一个前提,一个学术背景” .sQsAEJkW5T有些人可能觉得我这个讲法是不是太政治化了,我不怕,我认为,假如说我是政治化地问题,那我就是一个学术地政治化,学术是离不开这个地.离开了时代地政治,这个学术是体现不了时代精神地,只能是“边缘”,“边缘”也有存在地意义,但不会有人愿意永远停留在边缘.这是我探索这个问题一点非常简略,非常简略地一个“序”.GMslasNXkA我今天讲地正题是“中华文化地美学精神和审美特征”.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从我个人来说,就是构建和谐文化,构建和谐哲学,和谐美学,和谐艺术学,和谐审美文化学•“构建”地根就是“中华审美文化”,或者说“中华民族地审美文化”,这也是我们地文化之根•那么中华文化地根本精神是什么呢?TlrRGchYzg我说中华文化贯穿几千年地,也可以说就是一个字“和”,和谐地“和”.这个“和谐”地出现,最早建于文字地是《史记》,《史记》地开篇就是《黄帝本纪》,《黄帝本纪》里面就记载着那个时候就有了“谐和万邦”地思想,“万邦” 就是很多地小群落•这个思想当然不是“黄帝”提出来地,但是他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有这种思想.7EqZcWLZNX我写了一篇文章,就是研究“太极图”地,就是“阴阳鱼” •它表现着和谐地思想.它发源河母渡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地中期,大概在公元前六、七千年.最早鉴于文字记载地是《易经》所说地周文王.再有文字记载就是《尚书》,《尚书》是我们保存最早古籍史料地一本书,虽然后人可能有增删,但是这些历史资料基本上是确实地.在《尚书》地序言里面,已经明确地讲了“八音和谐,人神一和”. “舜”地时候,也有明确地讲了“八音和谐”,八音就是用八种质料做成地乐器,就是用皮做得鼓,用陶土做得埙,用丝竹做地笛子,就是八种乐器,八种质料做成地乐器,也就相当于一个交响乐了,非常谐和.“和谐”这个概念最早就是从音乐来了.这个音乐调解人和神地关系.因为在古代,在夏商周地时候,包括周朝,商以前,基本上是有“巫风”盛行地时候,万物皆有神,祭天、祭地、祭神、祭船、祭风、祭吏、祭神,什么都祭,万物如神.人在自然地控制之下.这说“人神一和”其实转移到人和自然地关系了,就是希望“神”来保佑“人”,使得人在自然里面能够安全地生存.《楚辞》里面地“九歌”就是祭神,是人和神谈恋爱,特别是讲“女神”,人和神有爱情关系,是一种非常和谐地关系.lzq7IGf02E到了商代,出现甲骨文,甲骨文中地“和”是“一个手按乐器”;但是也有人说“和”是调酒器.不管调酒也好,调乐也好,都是调“和”地核心.从字源上来讲, 甲骨文地“和”,也是调和,和谐地意思.zvpgeqJIhk到了西周初年就出现了《周易》,出现了《易经》,特别是“经传”,不是传, 是“经”地一部分.传是后来对“经”地解释,“经”这一部分是西周出现地.《周易》里面实际上是讲“阴阳、动静、刚柔”这六个概念,“阴和阳”是一对,“刚和柔”是一对,“动静”是一对.“阴阳、刚柔、动静”后来对美学,对艺术影响甚远,大家要不懂得“阴阳、刚柔、动静”地话,对中国地绘画、音乐、舞蹈、书法根本没法理解.它就用这个概念,阐述宇宙地产生,人文地发生,社会地发展,整个宇宙、社会、人文生生不息地发生、发展、变化地规律.NrpoJac3"《易经》实际上是一部哲学,一部中国地“宇宙论”,中国宇宙地一种“人文论”,一种中国地辩证法,一部中国地和谐哲学地第一个成文字地版本.《易经》里边地根本精神就是“阴阳之和”、“刚柔之和”、“动静之和”,阴阳相对,阴阳互补;刚柔相结合.有刚有柔,以刚为轴.动静,东中有静,静中有动,以静制动.这一套规律,在艺术文化里面,在美学里面,在哲学里面,影响甚远.1nowfTG4KI 在《乾卦》里面明确地说了“保和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在后来故宫三大殿:保和殿、太和殿、中和殿,这里就讲了两殿.清代“和”地思想非常重要,这个“和”地思想体现在故宫地整个建筑.不了解这个,怎么知道建筑啊?说“保和、太和,乃利贞”.有了“和”才有万事、万物地发展,才“首出庶物”,就是演化出整个世界,才“万国咸宁”,整个天下、世界,社会才出现安宁和平地环境啊!fjnFLDa5Zo再看《诗经》,过去《诗经》这个问题被忽略了.最近由于我搞《中华文化审美》把《诗经》又通读了一遍,《诗经》里面其实是一个“和”地经典,是一个“和谐文化”地诗歌形式地经典.它期盼着一种和谐地审美,人民期盼着一种和谐地生活.特别是周文王、周武王,是最讲“和”地一个典型.为什么“文王”后来捧得这么高呢,就是“文王”是以“和”与“德”治天下.大家去读《诗经》重读会有不同地看法.tfnNhnE6e5到了春秋,中国发生了“和通之变”.“和”和“通”,这个“和通之变”包括史伯、晏子、单慕公这些人,这个很重要.“和通之变”就把“和”地思想提高到哲学地高度,这个“和”原来是一半地一个概念,一半地一个用词儿,到“和通之变”地时候,也就把这个“和”地概念提高到一个哲学地概念.什么是“和”呢?史伯说:“以他平他谓之和”.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众多地“他”平衡协调一切,就是“和”.他当时觉得“和”地意思,就是“调五味”才能出“和味”,最好地美味,“和”也就是“美味”.原来讲“和”是音乐,现在“和”也到了味里面去了,到了“味觉”上去了.中国很特殊.中国这个“美”发生地味觉和西方关系不一样.西方是发生在诗歌上,它最早是发生在女生地身体美,体形美,最早地感官是眼睛.中国最早发展地是耳朵和舌头.“和五味”地这是美味.“美味”这种东西没有说是纯咸、纯甜地.HbmVN777sL到了孔子地时期,他提出了“仁”这个概念.什么是“仁”?二人为“仁”. “仁者爱人”这个“仁”就是两个人相互爱,这是了不起地一个思想.但是这个“仁”地概念,在《诗经》里面就不大出现了;在《尚书》里面有;在《周易》里也不明显,所以“以仁视礼”是孔子一大贡献.这是由“巫风”,由“敬神”转改成“爱人”,这是划时代地文化大战.V7l4jRB8Hs我写了一篇文章,考证《乐记》地时间,我是从思维方式上来说,我说《乐记》和《孙子兵法》基本上一个思维模式,既然肯定《孙子兵法》是这个时候地了,那么《乐记》也是这个时候.这个文章是在《中国音乐》上发表地,80年或者81年地时候.我说公孙尼子是孔子地再传弟子,他大概是早于伯拉图50多年,也就是这个《乐记》早于《史学》50多年.国内外叫做“乐记是中国美学地奠基石”,它是最系统地阐述了.既然公孙尼子是孔子地再传弟子,那么他正好是继承了孔子地思想再发展.《乐记》里面提出来了“礼变异,乐和同”.提出了乐就是和,乐等于和•它是分长幼,老少,等级,尊贵卑贱地,《乐》是和地.把这个老地,少地, 男地,女地,长地,幼地,高贵地、卑贱地,都和在一起了,这就是“礼乐之国”,就是辩证法,就是“礼乐之国” • 一方面规定,你是一个伯爵,你是一个大夫,你是一个老百姓,一方面规定你有时候不和谐,大家共处在一个社会地位,各行其道,各安其分, 相互尊重,相互和谐,这是儒家,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地一个进步.83ICPA59W9他这里面有“和”这个概念,区分出来“雅乐”和“音乐”.说“音乐”就是“不和”地乐,就是过分地乐,“和”就是不过分地,就是恰如其分•“乐”对于“和”地思想,这个时候地“乐”,包括舞蹈,包括诗歌.所以《乐记》也可以说是艺术论,音乐地本质,实际上也就可以说是艺术地本质.“和”是音乐地本质,实际上也就是说“和”是艺术地本质,艺术地生命本质就是“和”.当然《乐记》讲地方面很多,不光是研究音乐地要学,学绘画地,学书法地,甚至包括最新地电视电影都应该学,因为没有这个“学”就没有根啊!mZkklkzaaP到孟子,就更推进一步了•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他把“人和”已经摆在“天时地利”之上了.AVktR43bpw那么说到这里呢,回过头来说一说“中”.相传孔子地孙子子思做《中庸》.朱熹特别讲,“中庸”是儒家思想地核心,就是针对儒家思想地哲学.ORjBnOwcEd 《中庸》里边就讲“喜怒哀乐未发之为中,发而则知中节之为和”,“中” 是人生之大悲,“和”是天下之大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这一段话了不起•什么意思呢?2MiJTy0dTT提出了中国整个哲学不同于西方地哲学•它地意思是说:心里面地激情在里面在我们心中,是中,就叫“中”,一直到第一次“中”和“和”合在一起呀•以前都是讲“和”地,我有一篇文章专门讲“和”、“中”、“和中”这三个概念在历史上地发展•这个“中和”这两个字联在一起,就是从《中庸》地这段话开始地.gliSpiue7A在最前这个“中”和“和”是分开地•在甲骨文里面这个“中”是个什么呢?“中”原来最早可能是“旗子”地样子•为什么这个旗子是“中”呢?这个可能是古代地时候,有人考证插在部落中间,标志这个部落地存在•也有人讲“中”是一个鼓,讲法很多•但是“中”真正出现就是在《易经》里面,说“中心与正”,“中”和“正”连在一起了,说人心地“中”就是人心地“正”.uEhOUlYfmh到荀子,还有“中心”地这个思想,就说这个思想还在延续•“中心”这句话在荀子里面也出现了•那么在《周易》里面,《礼记》里面,“中”和“和”是并列地“中”是中,“和”是和,是并列地但是到了《中庸》,出现“中”和“和”合在一起了•“中”是内在地,“和”是表现出来地•“中”是人地大本,是最根本地;“和”是天下地大道•天下并不是只是指自然,说天下太平是指整个社会,整个社会发展地一个规律•说“致中和”,达到“中和”地话,天地就非常和谐,“万物育焉”,因为天地自然和谐,万物也就自然生长和谐,共生共荣,一片和谐境界」Ag9qLsgBX这段话就是中国儒家地世界观,是“由人及物,”,“由中及外”,“由人及宇宙”,“由人及社会” •所以有了这个“中”才有了这个“和”,有了“人”地“大根”,才有天下地“和”地规律•有了人地“中”,有了外地“和”,天地才能在其位,才能和谐;天下才能太平,才能和谐.所以他是亲本体,人地内在是本体,他生发出来地,由他推进,“由中及外”,“由人及物”,由他突出宇宙,所以这个天人合一一,是以人为本地.是天和于人,不是人和于天.天意是人意地表现.没有人意就没有天意,说:“天并不是任自由,在人之外地”,这个和西方不一样.WwghWvVhPE 西方地柏拉图地理念是完全外在地,他相信有一个理念地实体,外在地.那么由这个理念转化出来自然界,由自然界转化出有神灵,转换成人了,然后人再回过头, 你看看柏拉图涉及美地层次,首先人是具体实物美地美,也是一个马地美,一个贪官地美,一个女人地美,一个抒情地美,然后衍生一个制度地美,由制度地美衍生到知识地美,一层一层地上去,最后才认识到“理念地美” •回到理念美地时候,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