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系统分析环境问题的模型化_课件
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管理学》PPT课件)
![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管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335b4349649b6649d7474f.png)
二、行为决策
(二)行为决策代表性模型
1. DHS模型——由丹尼尔、赫什利弗尔和苏布拉马尼亚姆等学者于1998 年提出的模型,分析决策者对信息的反应程度时,更强调过度自信和有偏差 的自我归因。
归因偏差
决策 反应
过度自信
二、行为决策
(二)行为决策代表性模型
2. HS模型——由宏和斯坦于1998年提出的模型,研究重点在不同作用者 的作用机制上,而不是作用者的认知偏差方面。
“精英决策模型”:忽略公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而把公共政策看成反 映精英们的价值和偏好,认为是他们决定了政策。
四、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对立
理性在决策中究竟发挥何等程度 的作用?
目的 理性
价值
工具
理性
理性
情感 理性
价值 理性
第三节 决策方法
一、决策背景研究方法
(一)决策背景的性质分析 决策背景具有不稳定性,并对决策工作产生复杂的影响,给决策者认知
对行业内部要分析主要竞争者的基本情况、对本企业构成威胁的原因以 及分析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
二、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
(三)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
SWOT 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是由哈佛大学的安德 鲁斯等人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
(四)针对环境变化的分析方法——情境分析法
、适应和改变环境带来困难。
决策背景具有复 杂性
决策背景具有整 体性和综合性
决策背景具有动 荡性
决策背景 不稳定性
一、决策背景研究方法
(二)决策背景的不确定性模型
在决策背景的各种性质和特点中,核心是环境中蕴含的高度不确定性。
水环境数学模型
![水环境数学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8790426b6529647d26285278.png)
– 扩散是由于物理量在空间上存在梯度使之在空间上趋于 均化的物质迁移现象。
– 分子扩散:水中污染物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从高浓 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运动过程。
– Fick 第一定律:分子扩散质量通量与扩散物质的浓度 梯度成正比。
Ix 1 E m C x, Iy 1 E m C y, Iz 1 E m C z
– 式中: I 分别表示 x ,y ,z方向上的污染物扩散通量; Em 为分子扩散系数m2/s,C是时均浓度。
精选2021版课件
33
紊动扩散作用输移
– 湍流扩散:湍流流场中质点的瞬时值相对 于平均值的随机脉动导致的分散现象。
Ix2 E x C x, Iy2 E y C y, Iz2 E z C z
u
u
取时间平均 t
取空间平均 x
精选2021版课件
36
废水在河流中的混合
• 由于移流、扩散、离散作用的存在,废水排入河流
后在河流中一般出现三种不同混合状态的区段。
• 竖向混合河段:沿垂直方向达到混合均匀(三维)
• 横向混合河段:从竖向均匀混合到下游污染物在整
个横断面上均匀混合的区段(二维)
• 纵向混合河段:横向混合均匀河段之后的河段(一
按有边界限制水流中污染源对流扩散公式;
断面最小浓度和最大浓度之差在5%以内作为 达到完全混合的标准;
水环境数学模型
薛联青 2011年10月
精选2021版课件
1
水环境系统建模
Simulation与仿真 建立水环境数学模型的目的
了解水环境系统内部因子变化规律 对水环境系统变化进行定性定量描述 规划、管理、决策需要
水环境系统模拟任务
量化、优化、决策、控制
环境系统分析概论
![环境系统分析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1b561c7aaea998fcd220e4b.png)
.
40
二、系统的特性
目的性 集合性 阶层性
特征
相关性 整体性 环境适应性
1. 目的性
系统是为追求一定的目的而建立的 , 复杂系统往往是一个多目的系统。而系统目 的可以分解为多层次的目标,构成一个目标 体系。实现全部的系统目标,就等于实现了 系统目的。
.
42
3. 阶层性
子系统或者系统元素在系统中是按照一 定的层次结构排列的 , 组成一定的递阶结 构, 每一个子系统或系统元素的位置是按照 系统的功能确定的。由于子系统或系统元 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差别 , 使它们之间形成 如下 3 种关系。
.
29
为什么掌握系统分析方法学?
❖ 系统分析方法已经渗透到经济、社 会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应用数学和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系统分析 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理论与技术 基础, 环境保护事业的需求则为环境 系统分析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
30
怎样来实现利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 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预测和 决策水平?
环境系统分析
Company
LOGO
对环境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良好的政治 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 诚信意识、团体意识;
❖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文学艺术修养、现 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
.
2
❖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 科学素质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
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管理、生
态工程等专业知识。
.
7
环境规划
❖ 是指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 “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 态系统,根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 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 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 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22765ppt课件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22765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f1b87bdd3383c4ba4cd26c.png)
精品ppt
5
§2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PEST分析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的问题:
政治与法律方面 经济方面 社会和文化方面 技术方面
精品ppt
6
PEST分析模型
精品ppt
18
医药工业的PEST分析:技术环境
各种新型的提炼技术可能在制药领域得到广泛的 应用。
高技术下的药品设计(1970年至今) 生物工艺学(1980年至今) 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可能形成一些互补性或是互
为替代的产品。
精品ppt
19
§3 产业环境分析
波特认为一个产业是由一群生产相近替代 产品(用途相同或相近)的公司组成。
每个晶体管的价格:8086---1.2美分,386---0.11美分,Pentium Pro---0.02美分。
人们开始用“网络年”(正常年份中的3个月)来描述新经济和技 术发展的速度。
精品ppt12产品从科学发现 Nhomakorabea商业化的时间
摄影技术(112年) 电机(65年) 电话(56年) 无线电(35年) 真空灯泡(33年) X光(18年) 雷达(15年) 电视(12年) 核反应堆(10年) 原子弹(6年) 半导体(6年) 塑料(3年) 太阳能电视(2年)
⒈产业主要的经济特征是什么? ⒉产业中发挥作用的竞争力是什么? ⒊产业中的变革驱动因素有哪些?有何影响? ⒋竞争地位最强和最弱的公司分别有哪些? ⒌产业中下一个竞争行动是什么?采取这一行动的可
能是哪一家公司? ⒍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精品ppt
21
开发期
SWOT分析模型矩阵示意图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威胁分析PPT课件带内容
![SWOT分析模型矩阵示意图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威胁分析PPT课件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0a91a1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6.png)
内 容
优先顺序
区分
内 容
优先顺序
S
W
O
T
SWOT分析步骤
优先顺序评价说明
项目
评价
项目
评价
项目
评价
备注重要度5来自非常重要紧急度5
非常紧急
影响度
5
影响非常大
根据3项的评价合计分数总和作出优先排序.
4
很重要
4
很紧急
4
影响很大
3
重要
3
紧急
3
影响大
2
不重要
2
不紧急
2
影响不大
1
很不重要
1
很不紧急
1
影响很小
SWOT分析步骤
制定战略计划
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是:
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来发展的可选择对策。
发挥优势因素,分析劣势因素,并克服劣势因素。
利用机会因素,识别威胁因素,并规避或化解威胁因素。
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SWOT分析步骤
WT对策
WO对策
ST对策
SO对策
最小与最小对策,即考虑弱点因素和威胁因素,目的是努力使这些因素都趋于最小。
最小与最大对策,即着重考虑弱点因素和机会因素,目的是努力使弱点趋于最小,使机会趋于最大
最小与最大对策,即着重考虑优势因素和威胁因素,目的是努力使优势因素趋于最大,是威胁因素趋于最小。
机会( Opportunity )
威胁( Threats )
P-政策/法律
政府稳定性劳动法
贸易法税收政策
经济刺激方案行业性法规等
环境系统分析第三讲课件
![环境系统分析第三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8fc31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3.png)
环境系统分析第三讲课件1. 概述本讲主要介绍环境系统分析的背景和概念,以及环境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和方法。
环境系统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旨在理解和评估环境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环境系统概念环境系统是由各种环境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
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
环境系统分析的根本原理是系统思维和综合性分析,旨在揭示环境系统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
3. 环境系统分析的目的环境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分析环境系统的各个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评估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分析环境系统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评估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预测环境系统的开展趋势:通过分析环境系统的历史数据和趋势,预测环境系统的开展趋势。
•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环境系统分析的结果,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4. 环境系统分析的方法环境系统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分解环境系统为子系统和要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揭示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模型建立和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模型,模拟环境系统的行为和变化,预测环境系统的开展趋势。
•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通过收集与环境系统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环境系统的根本信息和变化规律。
•综合评价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和评价环境系统的各个方面,评估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 环境系统分析的应用环境系统分析在环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评估和监测:通过环境系统分析的结果,评估和监测环境质量和变化,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规划和管理:通过环境系统分析的结果,制定环境规划和管理方案,优化资源配置和环境治理措施。
•环境决策支持:通过环境系统分析的结果,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减少决策风险和不确定性。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f18c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b.png)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其他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通过评估工业项目对水资源、大气环境和 土壤质量的影响,确保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评估建设项目对周边生态系统和社区的影 响,制定保护措施和规划。
如能源开发、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项目,评 估其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PPT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PPT 简介 -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 - 为什么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流程 -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素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其他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 现有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方向 -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3 参与与沟通
识别利益相关者并与其合作,建立公众参与和沟通渠道。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环境检测与分析
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测,收 集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如 水质、大气污染、生态系 统状况等。
模型与预测
运用数学模型和预测方法, 模拟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 影响,如噪音、气候变化 等。
风险评估
通过识别潜在风险和不确 定性,评估项目对环境和 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评估项目潜在的环境影响有助于制定措施保护环境质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决策依据
评价环境影响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基本数据,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公众参与
评价过程有助于公众参与,并使他们了解项目可能对他们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流程
生态环境系统的模型和模拟
![生态环境系统的模型和模拟](https://img.taocdn.com/s3/m/71308c0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9.png)
生态环境系统的模型和模拟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因此,建立生态环境系统的模型和模拟成为了研究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
生态环境系统模型是对生态环境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的工具。
通过建立生态环境系统模型,可以对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系统结构与稳态的演变过程进行精细的分析和研究。
从而可以探索、分析生态环境系统内在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生态环境系统的建模需要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和系统思想。
先要确定研究范围和目标,然后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再考虑建立何种类型的模型和如何设定参数和假设。
另外,生态环境系统模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多个子系统和多个层次,因此需要进行分层和分模块建模。
生态环境系统模型的建立要考虑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生物、环境、气候、水文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时间和空间因素,如时空尺度、动态变化等。
因此,建立生态环境系统模型需要多学科协同,融合生态学、物理学、气象学、水文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
以物理学为例,物理学中的系统模型可以用来解释地球环境系统中的循环和交互作用,从而获得关于地球环境的量化和定量的认识,为环境保护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
生态环境系统模拟是一种预测和尝试环境改善措施的方法,是生态环境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可以用于预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响应。
同时,生态环境系统模拟也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的效果。
生态环境系统的模拟需要定量的生态环境数据和模型参数,通过模拟分析分析不同因素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程度,并尝试找到最佳的环境调控措施。
模拟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模型的验证和优化,以确保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系统模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生态环境系统模拟可以对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利用等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估,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管理学 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几个模型ppt课件
![管理学 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几个模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1fee3952d380eb62946da4.png)
4
3 2
0.4
0.9 0.4
信息系统、计算机 化
0.2
1.0
4
0.8
2.7
总和
评分涵义:1=重要弱点;2=次要弱点;3=次要优势;4=重要优势
2019 5
广工战略管理 long-vacation79@163.co
模型2——行业环境分析
潜在进入者
供应商
现有企业 的竞争
顾客
替代品
波特的五力模型
2019 6
广工战略管理 long-vacation79@163.co
模型3——竞争对手分析
未来目标
• 我们的目标和竞争对手相比如何 • 未来目标的重点在哪里
• 对待风险的态度
当前战略
• 目前的竞争策略和模式
反馈
• 竞争对手未来会做什么
• 如果竞争结构发生变化,目前战略能适应吗
• 我们比竞争对手在哪些方面更
有优势 • 它会怎样改变我们与竞争对手 之间的关系
说明:评分中1=优秀,比其他竞争对手都好,超出现在需要;2=好于一般,适当的表现,没问题;3=一般, 可参与竞争、可接受;4=存在问题,低于正常标准,每况愈下,必须改进;5=形式严峻,危机状态,要引 起注意,必须采取措施大力改善 2019
竞争态势矩阵( CPM) -
8
广工战略管理 long-vacation79@163.co
外部战略环境
环境稳定(ES)(-6-0) 权重 技术变化 通货膨胀率 需求变化 竞争产品的价格范围 进入市场的障碍 竞争压力 需求的价格弹性 产业实力(IS)(0-6) 权重 发展潜力 利润潜力 财务稳定性 技术 资源利用律 资本密集性 进入市场的难度 生产率和产能利用程 度 18 评分 加权分 评分 加权分
PESTEL分析模型ppt课件
![PESTEL分析模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4e2d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3.png)
13
PEST分析案例—华为(PESTE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广东深圳,是生产销售电信设 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1987年由任正非创建, 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 信基站设备供应商。
义观念,强调内部融洽,上下级关系严明。
12
技术环境
1.基本技术的进步使得企业能对市场及客户进行有效分析,进而 影响战略。如信息技术的采用。
2.新技术的出现使得社会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需求增加,可能扩 大企业经营范围或扩大市场。数码相机技术的出现直接创造了 新的市场。
3.技术进步创造竞争优势,使企业在不增加成本前提下提供更优 质产品和服务。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是较为明显的例子。
降 ➢ 特殊利益集团(美国)—有影响,但不构成主要
影响
17
— T(Technological技术)
➢ 技术影响程度—非常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 ➢ 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产品生命周期明显缩短 ➢ 技术商用化程度较低 ➢ 技术投资风险巨大 ➢ 自主研发技术成本及收益—成本非常高,但如果成功收益
也将很大 ➢ 外购技术成本及风险—成本较高,有被卡脖子的风险 ➢ 外界对各公司技术水平的主观排序—很重要,公司实力的
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出售受到美国政府的阻挠)
7
政治风险
政治环境因素
具体包括政治环境——政治风险——应对措施 1.所有权风险。(资产被国有化没收) 2.经营风险。(投资海外BOT项目,政府违背承诺) 3.转移风险。(企业面临资金转移或返回利润受限的阻力)
8
应对政治风险的措施
政治环境因素
环境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环境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45232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a.png)
环境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应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对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效管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环境系统分析是研究环境问题的方法,在环境管理决策、环境评估和规划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
环境系统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生命周期评价和物质流分析等。
环境影响评价(EIA)是指针对特定项目或活动,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对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采集到废弃处理的全部生命周期内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的评价。
物质流分析(MFA)是对特定区域内物质流量进行收集和分析,揭示物质流动的规律,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这些方法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场景。
如果要评估一个工厂的环境影响,可以采用EIA方法,对其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噪音等进行评估。
而如果要评估一种产品的环境影响,LCA方法可以帮助评估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包括其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阶段。
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时,物质流分析可以揭示出特定区域内物质的转移、使用和处理情况,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环境系统分析的应用广泛,包括环境管理、环境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
在环境管理中,EIA可帮助政府或企业评估项目的环境风险,并制定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污染物减排、废水处理等。
LCA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节能减排性能。
在环境规划中,环境系统分析可以帮助政府评估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
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物质流分析可以帮助评估水资源利用情况、土地利用情况等,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系统分析不仅需要科学方法,也需要横向的思考和纵向的深度。
在进行系统分析时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
同时,也需要深度思考环境问题的本质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来。
环境系统分析不只是环境问题,也是人类问题。
在未来,环境系统分析将会越发重要。
《环境生态学导论》课件
![《环境生态学导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bf37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1.png)
增长规律: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
种群的增长与调节
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LotkaVo l t e r r a 模 型 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调节机制:自然选择、遗传漂变、 环境变化等
调节因素:食物、空间、天敌、疾 病等
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多样性:群落中物种丰富, 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和功能。
水污染:影响水质,影响人 类和生物健康
光污染:影响人类和生物的 视觉系统,影响生活质量
空气污染:影响呼吸系统健 康,引发呼吸道疾病
生态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 影响生态系统平衡
环境保护的措施与策略
减少污染: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垃圾的排 放,提高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率
生态修复: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 其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等
学科特点与重要性
跨学科性:涉及生物学、地理学、 化学等多个学科
综合性:研究自然、社会、经济等 多方面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践性:注重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
重要性: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要素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 生态系统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
土壤:影响植物 的生长和营养吸
收
生物因素:影响 生物的生存和繁
殖
人为因素:影响 生物的生存和分
布
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
生态因子:影 响生物生存的 环境因素,如 温度、湿度、
光照等
适应性:生物 对生态因子的 适应能力,如 耐寒、耐旱、
环境系统分析教程
![环境系统分析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54179b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e.png)
环境系统分析教程环境系统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了解和评估一个特定系统的环境影响。
它不仅考虑自然环境因素,还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
环境系统分析是一种操作性的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管理决策。
环境系统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定义系统边界:首先,需要确定分析的系统范围。
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地区、一个产业或一个特定的环境问题。
2. 收集数据:接下来,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这包括自然环境数据、经济数据、社会数据等。
数据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如调查、采样、实地观察等。
3. 建立模型:在收集数据之后,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模型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模拟模型。
4. 分析和评估:利用建立的模型,可以进行各种分析和评估。
例如,可以评估不同政策措施对系统的影响,也可以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和风险。
5. 结果汇报和推断:最后,将分析和评估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向决策者汇报。
这些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环境系统分析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
它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城市规划、能源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等。
通过系统地分析和评估环境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系统的运行机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的实现。
总的来说,环境系统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支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环境问题。
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有效的政策和管理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环境系统分析图与网络方法PPT课件
![环境系统分析图与网络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85a17e783e0912a2162ac3.png)
e3= < V2 、 V3 > V4>
e4= < V3 、
定义:有向图 G= ( V 、 E 、 ψ ) , 与 无向图的区别在于ψ 与φ ψ : ek= ( Vi 、 Vj ),以 Vi 为起点, Vj为终点. 有向图的边带箭头,(对应 于实际中的河流水流方向,管道中 水流方向等)
环境系统分析
第3讲
三、图与网络方法
1、图的概念 定义:无向图G=(V、E、φ ),包 含有顶点集合 V ,边的集合 E ,以 及顶点与边之间的关系φ ,有时无 向图直接写成G=(V、E) 这样做便于将图用数学集合 形式表达出来,反之亦然。环境问 题中河网、管网、工艺路线等均可
例:右图中, G= ( V 、 E 、 φ ) 其中:V={V1、V2、V3、V4} E={e1 、 e2 、 e3 、 e4 、 e5 、 e6}
一项系统工程总是由许多工 序(过程、活动、作业)组成, 用箭头“→ ”来表示一道工序, 把代表各个工序的各条箭头按照 工序间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的联 系,按先后次序和流程方向,从 左至右按逻辑排列,并画成图, 则为之间 的关系为: A工序完工后,B、 C、G可同时开工; B 完工后, E 、 D 可 以同时开工; C、D完工后,H可 以开工; G、H完工后,F、 J可以开工;
ij
(2) 的值表示从 V i 出发经过某一中
间站 Vk 然后到达 Vj 的路径数目,形
象地说, a
ij (2) 是从 Vi 出发两步到
同样地,A3= A2· A=A· A2=(aij(3))
其中: (aij(3))=∑aik(2)· akj
表示从Vi出发三步到达Vj的路径数目。
环境分析方法
![环境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e7e9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0.png)
环境分析方法在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分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环境分析方法。
一、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分析方法,它通过对环境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帮助机构或企业确定战略方向。
优势和劣势是指内部环境的因素,机会和威胁则是指外部环境的因素。
通过SWOT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环境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为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二、PESTEL分析PESTEL分析法是对环境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方法。
政治因素包括政府政策、法规和法律环境等;经济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状况、货币政策和消费趋势等;社会因素包括人口结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风险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发展、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等;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等;法律因素包括法律法规、合规要求和知识产权等。
通过PESTEL分析可以全面了解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趋势,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三、五力模型分析五力模型分析法是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种环境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一个行业的竞争力和潜力。
五力模型包括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买家的谈判能力、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通过五力模型分析,可以评估环境中各种竞争因素对企业或行业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四、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是将企业的活动划分为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与市场推广等环节,通过对每个环节的价值增加情况进行评估,找出什么环节的问题以及优势,进而决策是否要调整整个供应链环节的流程。
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环境中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五、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基于数据的环境分析方法,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发现环境中的问题,揭示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理解环境中的趋势和变化,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环境》PPT课件
![《生态环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494c5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6.png)
1 环境容量分析
环境容量的定义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的结 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 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 的最大负荷量。
其大小与环境空间的大小、各环境要素 的特性和净化能力、污染物的理化性质 等有关。
环境容量的含义
环境容量是指自然环境或其他环境要素,对 污染的承受量或容纳能力。
2)计算各因素指标达到区域、全国平均水平或原设 计能力时,所能相应增加的污染物削减量。
3)计算和分析各因素指标在平均控制水平下污染物 削减量比值,从而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或计算各 因素指标在本规划区条件所应达到的水平下污染物 的削减量比值,从而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
(2)确定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的方向和重点
(2)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的设计
城镇水污染控制对策有以下7个方面: 1)改革生产工艺,改造生产设备,尽量采用清洁工
艺。
2)改变产品品种,控制会产生严重污染的各项产品 的生产,对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企业和产品实行关、 停、并、转、迁或改变产品方向。
3)积极发展废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4)城镇污水集中处理。 5)加强水污染源治理。 6)污水资源化,厂内再循环和城镇污水资源化。 7)改革排污方式和去向。
城镇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
1)城镇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是城镇环境容量中最基本的因 素。它包括地质、地形、气候、矿藏、 动植物等条件的状况及特征。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改 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容易使人们轻 视自然条件在城镇环境容量中的地位和 作用,但其基本作用仍不可忽视。
2)城镇要素条件
精选ppt512城镇固体废物现状调查城镇固体废物的现状调查应从原辅材料消耗产生工业废物的工艺流程和物料平衡分析工艺过程分析和固体废物的产出运输堆存处理等主要环节入手就各类城镇固体废物的性质数量以及对周围环境中大气水体土壤植被以及人体的危害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调查以筛选出主要的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质
环评案例分析PPT课件
![环评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39c2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2.png)
05 环境保护措施与可行性分 析
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
针对工艺废气、锅炉烟气等污染源, 采用除尘、脱硫、脱硝等技术进行治 理,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无 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避免二次污 染。
废水处理
废气治理
噪声控制
固废处置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生物处理、 物理化学处理等技术手段,确保废水 达标排放。
产污环节
指出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 污染物的环节,包括废气、 废水、固废等。
污染物种类及性质
列举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种 类,分析其性质、危害程 度等。
污染源强分析与核算
污染源强分析
根据产污环节和污染物种类,分 析各污染源的排放强度。
核算方法
介绍污染源强的核算方法,如物料 衡算法、经验公式法等。
核算结果
给出各污染源的排放量、排放浓度 等核算结果。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
介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基本原理和常用 模式,如高斯模式、拉格朗日模式等。
大气环境容量与排放标准
介绍大气环境容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以及排放标准的制定依据和实施要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详细阐述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和 步骤,包括污染源调查、气象条件分 析、地形地貌考虑等。
概述区域的生活污染源,包 括垃圾、污水等的产生和处 理情况,评估其对环境的影 响及改善措施。
交通运输污染源
分析区域的交通运输污染源, 包括汽车尾气、噪声等,评 估其对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 响。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水环境质量
评估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包括地表水 和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分析其污染程 度和来源。
大气环境质量
环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数学模型的建立步骤(5步)
观测数 据组Ⅰ
模型结 构选择
参数 估计
检验与验 证
模型 应用
图2-2
观测数据组Ⅱ
参数估计:如弥散系数E、生物降 解系数k1、大气复氧系数k2等的估 值。
参数估计数值准确与否,关系到 模型的实际应用中能否正确模拟实 际情况,是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实际上,水质模拟过程,也就是 对系统模型进行识别,对模型参数 进行估计,再用实际观测值进行检
(1)流动特性的简化, a.弥散扩散方程式
b.湍流扩散方程的降维
经简化后的式(2-4)仍是 一个关于x、y、z、t四个独立变 量的偏微分方程,求解需知道v和 E在x、y、z方向上的分量,取得 这些数据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实 际应用中一般不直接采用三维扩 散方程,而是根据不同的目的, 不同的环境条件,针对不同的流 体混合特点,对三维湍流扩散方 程作进一步假设,以设法减少它
d.数理统计和分析的理论
对属于“黑箱”但又不能进 行实验的系统,采用数理统计和分
4、数学模型分类
a.按模型变量的随机性分: •确定性模型:输入、输出均确定 •非确定性模型:输入是随机的, 解是不稳定的,不具有唯一性。 b.按随时间变化规律分: •稳态模型:系统内物质量不随时 间而变 •动态模型:系统内的物持量随时
系统模型化的基本理论(4种)
a.“黑箱”理论
对环境系统内部结构和行为不 清楚,通过实验或现场实测方法得 到系统输入—输出规律,常用传递 函数来描述系统。
b.“白箱”理论
对环境系统内部结构和行为已 掌握清楚,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进 行描述。
c.“灰箱”理论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对系统内 部结构和行为的主要部分清楚,其 他部分不清楚,是“白箱”与“黑 箱”理论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环境系统分析
第4讲
第二章 环境问题的模型化
一、模型与模拟 1、模型
对真实系统的描述且是一种抽象。 形象模型(放大、缩
小) 模型
抽象模型(符号、图 表)
(如电路 力学系统等)
抽象模型(符号、图表)
(质点、理 原子结构)
(用数学语
2、模拟
模拟模型
系统模拟
概念模型
想气体、
数学模型பைடு நூலகம்
言表达)
主要采用计算机模拟,分为两大类。 连续模拟(用状态连续变化的模型)
△V△φ =(AiJi-A0J0)△t+(B-D) △V△t
式中:
△φ —△t时间间隔中单位体积中φ 的 增量
(φ )。
Ji 、 J0 ——分别表示单位时间、单 位截面上
流入、流出的φ 通量向量 (L3φ /L2T)。
•式(2-3)中状态变量φ 赋予不同意 义时可得下列四种很有用处的平衡
方程式:
在研究环境系统中污染物的 时空分布时,除上述的一些方程 式以外,还必须收集到有关污染 源产生强度以及污染物在输送过 程中所发生变化(如生物化学反 应等)的速率等信息,为此,就 需要建立污染源模型(B)和反应 速度方程(D),以及描述环境系 统的状态变量(φ )和参数(如
建立这些方程时的基础信息关系可 参见下图:
降维的原则是:
①只考虑特别重要的,表示系统动 态的方向上的分量,而将其它非 重要的方向上的状态变量视为定 常。(空间上)
②当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条件处于相 对稳定时,可将模型处理成稳态, (时间上)即:
如:所研究的河段较长,大于下式 L时采用一维的水质模型便可得到 很好的结果。
L= 1.8bu2 / 4hu*
φ 的意义
所得的平
衡方程式
流体的动量 y、z、t
运动方程式 v~ x、
流体的质量 连续性方程式 ρ ~ x、 y、z、t
流体中污染物浓度 扩散方程式 c~ x、
(场:速度场、密度场、浓度场、温 度场等)
以上方程式是我们研究污染物 在大气和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时的 基本方程式。
三、环境系统现象模型的建立(B、 D、φ 的方程)
此处“状态方程”就是把作 为介质的流体温度、密度、压力等 的热力学关系表示出来,以对温度 在垂直方向的不同来控制密度成层 的形成。
“变化速度式”是把水中的有 机污染物质的分解和沉积,大气中 的光化学反应等由于化学、物理和 生物学的各种原因而形成的发生和 消失速度表示出来。
在适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下求解式(2-3)便可得Φ在时间上 和空间上的分布信息,但是对于和V、 D、B,一起求解时往往很困难,既 使不考虑B、D只考虑V时也不容易 求解,因此,常必须考虑把流动特 性V及变化速度式D、B按照实用的 目的来进行简化。
①作为输送污染物的介质(如水、 空气等)的流体的流动状态的描
利用以上两方面信息,根据 物质和能量的守恒原理,对某一污 染物在流体介质中的浓度、流体的 质量、动量或热量进行衡算,即用 下列基本法则建立数学表达式:
积蓄量=(流入量-流出量)+(产生量
在对象系统的介质流体中,取 一均匀的微小单元△V,并设系统的 状态变量为φ (φ 可以是流体的动 量、流体的质量、流体中污染物浓 度、流体温度、热量等)由(2-1) 可得:
B、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中 的应用
如:新、改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因子识别,污染程度预测模 式等)。
对城市结构变化、人口增长、 污染物增长、能源结构改变和经济 发展等造成环境质量变化进行预测。
C、污染物治理和给水、排水、水资 源利用等方面应用
如:城市污水处理流程优化、污染 治理最佳运行控制、给排水管网系 统的优化、多目标水资源开发等。
模拟 离散模拟(用状态不连续变化的模型,
) 或将连续模型离散化后进行离散模拟 河流水质模型可描述状态的连 续变化,但由于监测的不连续性常 将问题离散化,进行离散模拟。
3、数学模型概述(着重于系统问题 的数学模型) 定义:应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来描述 环境污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 物化学,生物生态以及社会等方面 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的数学方程。
c. 按空间维数分: •一维模型,仅一个方向上有梯度。 •二维模型,二个方向上有梯度。 •三维模型,三个方向上有梯度。
d.按物质的输移特性分: •平流模型,可忽略扩散项时。 •扩散模型,可忽略平流项时。 •平流扩散模型,两项均不可忽略 时。
e.按反应动力学的性质可分为: •纯输移模型 •纯反应模型 •输移及反应模型 •生态模型
其中:b——河流平均宽度
u——河流平均流速
h——河流平均水深
u*= (g h s)1/2 (其中:g— 重力加速
度 , s— 河
注意:降维简化后,其边界条件也 必须做相应的变动。
建立过程:
它是建立在对环境系统进行 反复的观察研究,通过实验或现场 监测取得了大量的有关信息和数据, 进而对所研究的系统行为动态、过 程本质和变化规律有了较深刻认识 的基础上,经过简化和数学演绎而
应用 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分三类: A、环境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如: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确定减少排放污染物的数量。 对不同治理方案的经济性,有效性的分析。
模型检验:检验与实际情况的吻 合程度。
原因:①建模时作过一些假定。 ②原始数据误差可能使参数估计 产生误差。
灵敏度分析:模型参数变动时造 成的影响。首先变动一个参数, 其余参数保持不变,然后检查目 标函数的变化程度,若变化不大,
二、环境系统现象模型推导基本原 理
所谓现象模型我们指的是环 境现象的物理模型(客观),而 不是经验模型(非物理模型)。 为了建立环境系统的现象模型, 需要以下两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