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稿精选(1)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2篇)篇一)改革开放带来农村生活巨变我国的改革开放让经济飞速发展,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回顾历程,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在40年前,人们所行走的路大多是羊肠小道,路况艰难,出门办事就得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而现在,随着国家农村路路通工程的实施,道路到处都硬化了,出门就更方便了。

家里的经济作物、特色水果等都可及时快捷送到远方。

而那一条条国道、省道将各个城镇相互联系在一起,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篇二)车的更替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出门办事主要靠徒步,辛苦可想而知。

那时,有一辆自行车是很多人的梦想。

而现在,随着经济的长足进步,很多农村家庭已经拥有了摩托车,有的还买了农用车跑起了运输,用机械做农活等。

相信再过时日,家家户户包括农村有轿车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了。

篇三)房的变换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房子多数是土坯房,条件非常简陋。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房子也在不断变化。

现如今,农村的房子已经不是单纯的土坯房,而是采用了新型的材料,有了更加现代化的设计和装修。

这不仅让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提高,也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我出生在内蒙古**,在草原上成长,因此我对草原有着深厚的感情。

然而,随着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我的心情也随之波动。

XXX位于祖国首都北京的正北方,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098公里。

它东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西接乌兰察布盟,南与河北省承德、张家口相邻。

总面积为20.3万平方公里,是距离北京最近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这里有着18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草原改革开放的大幕。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盟的生产总值由改革开放初的2.16亿元增加到291.18亿元,增长了22倍。

工业增加值由0.35亿元增加到141亿元,增长了47.3倍。

固定资产投资由6503万元增加到331.3亿元,增长了509倍。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3篇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3篇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3篇【篇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关键一招”这个富于中国文化传统而又生动鲜活的百姓话语,深刻表达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感悟,宣示了当代中国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和决心。

(人名日报,8月13日讯)历史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让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象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史诗般的进步”。

人民的生活一瞬间跃进了新天地,这一串串事例、一幕幕场景,印证着每一个中国人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活动的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

改革开放顺应时势,要坚定不移地沿这条路走下去。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改革开放这条路走下去。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要有更加明确方向,有鲜明价值取向,有更加开阔的视野。

在历史的演讲和奋斗的积累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今日中国之改革,以更宽广的视野博采众长,以更从容的姿态兼容并蓄;今日中国之开放,不只是与世界同行的自我发展,更是回击逆流、引领潮流的主动担当。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精选征文16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精选征文16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精选征文16篇【一】40年前,一个伟大领袖,一个中国新时代的设计者—邓小平。

代表亿万人民,顺平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从此开始。

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新时代的最鲜明特点。

从农村到城市,从单个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的展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沈阳作为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

曾经中国第一台机床,中国第一炼钢等等荣誉是所有沈阳人的骄傲;巨大的机器的轰鸣声和高高耸立的烟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

八十年代初期,诸如冶炼,轧钢,电缆这样的大厂职工人数都在一万人以上,承担了东北地区大部分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制造任务,发展势头相当良好。

然而,在大兴工业的同时并没有考虑到工业污染的问题,使得沈阳市的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天空中弥漫着颗粒状的灰尘。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能一蹴而就,最需要的是中华民族思想上的真正解放和各方面的创新。

2002年开始,沈阳市开始了“东搬西建”的全面改造,把原来的工业企业搬到了沈阳经济开发区。

发展先进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沈阳的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得益于完备的产业体系、坚实的制造基础。

近年来,沈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环境建设的到了进一步改善。

沈阳经济和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沈阳经济和社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四十年努力拼搏,四十年沧桑巨变。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历蓬勃发展;改革开放,是人民胜过安居乐业。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二】40载物换星移,岁月如歌,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中国在记忆更替中,阔步飞奔世界强国之林。

我们回顾历史,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创造出的美丽中国,我们惊异于世事殊异的同时,怎能忘却,正是40年前那展大旗,挥去了保守的闭关思想,挥去了踌躇的畏惧之风,让我们大胆迈步前行。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一)2024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一)2024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一)引言概述: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五个大点阐述改革开放40周年的意义和成就。

正文:1. 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 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经济开放带来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大幅增加,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

- 经济改革带来的经济繁荣,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消费市场之一。

2. 对外开放- 在改革开放40年中,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合作。

- 对外开放扩大了中外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了技术和人才的进一步交流。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3. 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开放和自由的环境。

- 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用于科技研发,推动了国家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

- 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 教育改革- 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以培养更多的人才。

- 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政策,改善了教育资源的分配。

- 强化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5. 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在文化、法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 文化多元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 法治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保障了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稳定。

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成就彰显了中国40年来的快速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将继续加强创新、开放和改革,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努力。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6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6篇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6篇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纪念一年,这是一个伟大的纪念日,下面给大家带来的就是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6篇,有需要的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篇一)1978年,我们上路。

从那时起,中国踏上疾驰向前的高速列车。

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从农田到工厂,大潮澎湃,风云激荡。

**年,尽管弹指一挥间,却已是旧貌换新颜。

**年,我们再回首。

改革开放的阳光照耀,神州大地一派春色。

**年的记忆,虽然像老照片那样正在泛黄,但它作为历史的见证,已深深地镌刻在每个人心里——没有人能够忘记,没有人可以忘记。

因为,这是沧海桑田的**年,它改变了山岗、河流、田野与城镇,改变了我们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目光。

这一切,是从1978年冬天开始的,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的命运和走向由此改变。

其时,绝大多数中国人浑然不觉,他们并不知道,一个伟大的目标已经确定。

从那时起,我们摈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全党工作的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宏图徐徐展开。

**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然后逐渐向其他领域推开。

**年来,到处充满崛起和复兴的期盼,它带给所有人梦想,很多人也实现了梦想。

**年来,我们失去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或许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但放眼所及,仍可窥斑见豹——地主贫农等阶级身份取消了,人们已完全平等地享有各项民主政治权利。

“知青”消失了,他们的后代更有文化和知识,走上了与父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大舞台。

粮票、肉票、菜票早已作废,“打牙祭”一词已让许多年轻人不知所云。

如今,钞票就可以买到一切副食品,人们每天餐桌上的食物,比昔日过年还要丰盛。

田间地头,人们依然忙碌,但已不再是挣工分,而是在耕耘和收获着自己的希望。

农民不再单纯地依赖土地了,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工挣下的不仅仅是油盐钱,而是幸福美好生活。

“臭老九”进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校扩招等政策的实施,给了所有人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精选13篇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精选13篇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精选13篇老家地处鱼米之乡湖泊一隅,像一座孤零零的小岛,巴掌大的庄子,全村有数百多口。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庄上大多数人捕鱼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捕来的鱼虾什么的必须起个大早划着小船到离家镇上十多外的集市去买,遇到风平浪静还好些,遇到狂风暴雨就只有叫苦连天的份儿。

印象中,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姑妈儿子结婚,父亲和几个叔伯兄弟聚在一起商量,商量来商量去,因为去的人多,小木船容不下这么多人,只能分乘两条小木船,一条小船上各载五六个人,划船嘛,自然是大人的分内事,至于我们几个小屁孩则躺在船舱里睡大觉,毕竟已经是初冬了,即使盖上一条被子,也冷得瑟瑟发抖,何况船舱里有浓烈的鱼腥味,我们根本就睡不着,都在巴望着快点到姑妈家,这样,我们就能喜滋滋的早点吃上喜糖了,或者吃上一顿红烧肉。

这时候,小木船就像负重的老牛,慢吞吞的前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呢,虽然离我们这里有二十多里,叔伯兄弟都在吃力地轮流划船,但因为行到半途,忽然刮起了一股狂风,风大浪急,阴云密布,行船的速度就更缓慢了。

父亲担心老天会下雨,不住地皱了皱眉,而我们才不管这些呢,一遍又一遍地问父亲什么时候到姑妈家,父亲总是含含糊糊一遍又一遍地说,马上到了,马上到了。

可我却依然看不到前方数百米有任何庄子。

直到我们在船舱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不知道是谁说了声,到了到了。

我这才睁开惺忪的眼睛,四周黑漆漆的,映入眼帘的庄子只有几户人家亮着灯,想必是姑妈家了,果不其然,上了岸,姑妈一家正在焦急地迎接我们呢。

父亲和几个叔伯兄弟刚进屋落座,便累得不想动弹了。

过了几年,我二姐出家,嫁到离家有三十多里外的庄子,那时候,父亲卖鱼有了几个钱,他一狠心,买来了一条大功率的挂桨机水泥船,只是柴油很紧张,即使凭票也不一定买得到。

所以,买来的一条挂桨机船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开的,除非遇到风大浪急,划船划不动了,这才动用平时舍不得用的挂桨机船,可即使这样,父亲也心痛得不得了,一来一回,那得烧多少柴油啊。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5篇-精选范文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5篇-精选范文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5篇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5篇【篇一】你所经历的每一个年月日时分秒都是不可重复的,也是不可代替的,因此,我正在经历的也应该没有什么特别。

你可以让它浑浑噩噩,也可以让它轰轰烈烈,关键不在于什么年月,而在于你怎么度越。

但是这个年份却又有些特别。

xx年前,摸着石头开放改革。

从1978年到,我们走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整整xx年。

其间,中国社会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崛起的速度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

中国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用xx年的时间把贫困人口从两亿减少到多万,在“中国人真的站起来了”的惊呼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xx岁韶华!“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这xx年里,我党坚持市场体制改革,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在这xx年里,我党积极与稳步推进改革,不断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体制障碍。

;在这xx 年里,我们的改革与开放互相促进,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扩大开放,有力地促进了周边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我们坚持改革发展稳定良性互动,以改革促进发展和促进稳定,以政治稳定带动大局稳定。

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使得改革得到各方面的认同和公正的广泛支持拥护。

我们改革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全体公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上将政治放在首位,这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

xx――――我们籍改革开放辉煌之成就,借十九大之东风,深感盛世良机,当砺精图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总结改革经验,展示发展成就,提升执政理念,扩大对外影响。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此刻,你正在为你自己的历史打下印辙!【篇二】我的家乡——xx市xx县,是xx省一座蜚声中外的文化古镇、旅游大镇,现在又以经济开放名闻遐迩。

她钟灵毓秀,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令人向往,改革开放成就我的家乡xx县发生了质的飞跃,她历史悠远,文化流长,人才辈出,是一方神圣的文化宝地。

聚焦培育新兴产业。

我的家乡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基金引导和全产业链打造,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改革开放40年征文10篇

改革开放40年征文10篇

改革开放40年征文10篇【篇一】从小我就怕黑,黑暗总会令我心生莫名恐惧,所以,我对灯有着一种独特的记忆。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也走过了人生40个春秋,正式进入不惑之年。

光阴荏苒,蓦然回首,过去40年间关于灯的记忆,如同幻灯片似的,在眼前一一掠过。

我出生在陕南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里,在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村还没有通电,煤油灯是山里人最重要的照明工具。

煤油灯的灯身是用废弃的墨水瓶做的,在瓶里倒入煤油,瓶口垫上一个小铁盖,铁盖中间打个小洞,穿上一根用薄铁皮卷的空心铁管,空心铁管里穿上棉线做成的捻子,一个简单实用的照明工具就制成了。

捻子头是灯芯,灯芯可调节大小。

点燃捻子后灯芯就冒出火苗,灯捻滋滋地吸着煤油。

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至少有一盏这种自制的煤油灯。

灯虽然简单易做,可煤油却是很贵的。

那时候家里穷,我们兄妹五个,哥哥、姐姐在镇上读书,弟弟、妹妹年幼,父亲常年在外,很少归家。

家里所有的活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白天干地里的活,晚上又要做各种家务直到深夜。

我胆子很小,特别怕黑,不敢一个人先去睡觉,就跟着母亲熬夜。

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为了省油,母亲总是把灯芯捻到最小,把煤油灯放在高一点的桌子上,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微弱的油灯之光照在空旷的房间里,整个房间都是寂静幽暗的。

我坐在桌子旁,看着那盏小小的煤油灯,看那红色的灯花在灯芯上聚集、跌落……有风吹过,那光就不停地跳跃闪烁着,似乎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我急忙伸手去拢住那灯。

我的一双小手,在挡住风的同时也把光给遮住了……在寂静的夜晚,那小小的煤油灯,那忽明忽暗的灯光,勾勒着母亲的辛劳和我的童年梦想。

时间过去了许多年,那一簇跳跃闪烁的煤油灯的灯光,总是不时闪现在我的脑海。

记忆中煤油灯的灯光,承载着回不去的时光。

80年代末,我们村通上了电,我家也安了电灯。

因为离集镇太远,电压严重不足,照明用电高峰(夜幕降临至晚上十点左右),几十瓦的白炽灯炮,只有中间那么一圈钨丝红着,母亲把它戏称为“挂在墙上的南瓜花”。

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三篇】

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三篇】

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三篇】【篇1】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心怀梦想,是人类天性使然。

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

40年前的今天,对于每个国人来说,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是梦的追求。

如今,大彩电、大冰箱、大住宅不再是人们神秘的话题。

电脑、小汽车、小别墅个人所有将越来越多,生活水平每年都在提高,如今家电产品从无到有、从短缺到普及的不断升级、快速变迁的发展过程,见证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这场波澜壮阔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

记得有句俗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所谓的梦想就是期望与现实的结合。

我们生活的年代就属于一个梦想成真的年代,也许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前的期望,用不着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就会慢慢的转化为现实,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我们的身边。

我们属于幸运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因为我们有幸见证了祖国和个人双重梦想融合成真的时代步伐。

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了祖国改革的过程,都是祖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我的脑海里还留存着计划经济的烙印,什么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火柴票等具有浓郁计划经济特征的产物我有幸见识过。

那时候流行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保证买到商品,但是,老百姓手里也确实没有钱,一亩三分地,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也没有别的收入。

但是,在父母的心里总是盼望着有一天能见到市场放开的情景,购买物品不再受票据的束缚。

进入80年代中后期,计划经济的影子已经消失,市场经济的氛围逐渐盛行,商店里的商品逐渐丰盛,但依然是凭“票”购物,只不过这时的“票”不再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粮票、油票,而是实实在在的钞票。

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落后,记得那时候如果谁家有了电视,那这户人家就如同天天在放,有时几十人围着一个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看的不亦乐乎,“凤凰”牌自行车也是当时人们炫耀的一种象征。

我心中的改革开放40年征文12篇_征文范文

我心中的改革开放40年征文12篇_征文范文

我心中的改革开放40年征文12篇_征文范文我心中的改革开放40年征文篇一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

40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

改革是有目标和方向的。

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能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们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判定的基本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讲的“三个有利于”,一切都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句话,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就能保障中国长期发展、长期稳定。

中国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公有制经济格局,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5篇可选)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5篇可选)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5篇可选)第一篇: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篇一)改革开放带来农村生活巨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普通百姓的生活如芝麻开花,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今天,当我们站在时代前沿,回头看那奋斗历程,不禁感慨万千。

**年前,人们所行走的道路大多是羊肠小道,好一点的能铺上石子砂石就很不错了,记得小时候,家住**农村,那是一片山区,人们出行是很不方便的,出门办事或到镇上赶集,都要翻越一座座大山。

而所谓的路,也就是那一条条羊肠小道。

路蜿蜒曲折,盘旋而上,有的地方就靠近岩石边上,不小心就可能滑落,其难度可想而知。

而为了及时办好事就必须得赶时间,人们很早就得起床,趁得月色匆匆而行,再匆忙而回,一般来回都要花费一天时间。

如果是买卖东西,还必须得肩挑背扛才行。

因为不方便和不能远行,记得年幼时只能逢年过节才能和父亲去集市上热闹一回,大多时候只能呆在家里想着外面的天空。

到我上小学和中学时,已是改革开放初期了。

那时对于路,已经有了变化,人们也有了一些认识,知道要发展经济必须先修好路,路通才能发展,路好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在不是农忙的时节,村里会有组织地安排劳动力进行修路,将一些小路拓宽,将弯路拉直,有条件地铺上石子砂石等,这样在雨天出行也不用深一脚浅一脚的,出行就方便多了。

而直接的变化就是我们小孩子可以随时和家人去赶集,到集市上看看逛逛,不用掐指盼日到年关。

再后来,有些路慢慢铺上了沥青、三合土等,路也平整了不少。

现如今回到家乡,发现家乡的路有了更大的变化。

随着国家农村路路通工程,道路到处都硬化了,出门就更方便了,家里的经济作物、特色水果等都可及时快捷送到远方。

而那一条条国道、省道将各个城镇相互联系在一起,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二)车的更替在以前,人们出门办事主要是靠徒步,跋山涉水,顶风烈日,辛苦可想而知。

记得开放最初几年,有一辆自行车是很多人的梦想。

那时,看到别人买回一辆自行车,都要好奇地看个够,摸个透,真是羡煞不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稿精选(1)
光阴如梭,岁月流转,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刹那芳华尽释然。

四十载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岁月的一个缩影,渺如沧海一粟、恒河一沙,犹如江河泛起的一朵浪花,然而,对于见证了中国金融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信合人来说,四十载春华秋实、四十载栉风沐雨,四十载披荆斩棘,四十载一路跋涉,四十载展翅高飞……信合人,踏着改革的旋律,挺着奋斗的脊梁,日积月累的付出,与信合的一起蜕变、成长、奉献芳华、焕发光华。

蜕变
翻开厚重、沉甸甸散发着墨香的《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一页又一页,一年重一年,记录尼勒克信合从最初的成立到历经计划经济时代,再走向改革开放的漫长、艰辛而又难忘的发展历程,眼前浮现尼勒克信合风云历史、峥嵘岁月,似一段无声的影像,似一首绵长的歌声,令人肃然起敬、心潮澎湃之余,不觉感慨万千:在信合工作十余载,尼勒克信合的历史,无法一一亲历感受,社志,记录尼勒克信合的发展史,演绎一首饱含青春和汗水、忠诚和奉献、时代的变迁之信合赞歌。

心中感激,感恩社志之编撰,弥补心中所憾。

“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1978年以后,我国农村经济
和金融市场发生深刻变革。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农村工商业发展、农村组织形式变化,农村经济巨大变化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多样性要求。

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尼勒克县支行成立,全县各信用社业务划归农业银行县支行管理。

为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需求,1985年,尼勒克县信用合作社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所组织的资金,除按规定向农业银行交付存款准备金外,全部归自己使用。

迎着改革的春风,1997年1月,尼勒克县联合社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与农业银行县支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这是尼勒克县联合社管理体制改革迈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是管理体制改革征程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1998年,尼勒克县联合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召开,以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体制确立,实行以尼勒克县联合社为主的统一核算,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益。

自此,在农村信贷市场中,联合社占主导地位,成为支持“三农”的主力军。

2006年,统一法人社改革,组建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次年,联社被《经济日报》县域经济最具影响力银行评选委员会评为“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影响力十佳银行”之一。

改革四十年,浓缩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探索进程,记录合作金融成长的艰难蜕变,透视着中国“三农”发展历程,一幕幕精彩的体制改革“大戏”,展现了一幅幅异彩纷呈的发展美景。

1980年,尼勒克县信用合作社年末存款余额170.8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0万元,股金余额2.98万元;截至2017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30139万元,各
项贷款余额172318万元,股金余额8010万元。

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尼勒克县信合,用它的蜕变描绘了一幅破茧成蝶、梦舞蝶飞的画卷。

成长
尼勒克信合发展初期,办公场所是几间乡镇府借用低矮的瓦房,办理业务全凭手工操作,常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在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的年代,下乡办理业务更是艰辛,整天拎着个大提包,怀揣着手工账本、算盘,全靠两条腿,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吸收着几十元、几百元的存款,办理着几元、几十元的贷款,将业务开在田间地头,山边草场,被当地老百姓亲切称为“草根银行”“背包银行”。

改革春风落地,在党的优惠扶持政策下,农村信用社由此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快速、稳健发展期。

如今,今非昔比,从低矮的瓦房营业办公场所到精品化网点建设,办公工具从算盘到计算机,会计结算由手工操作变成计算机电算化处理,大小额支付系统和农信银系统迅猛发展,各种功能的玉卡相继开通,方便、快捷、安全的网银、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渠道,形成了以存、贷、汇等传统业务为基础,票据业务及其他新兴业务齐头并进的多元化服务格局和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由那本泛黄、老一代信合不能忘却的烙着时代印记的“社员经济手册”,到科技进步孕育而出的农信社手机扫码支付;
从那记载着信用记录的红色贷款证,到“信用工程”电子化建档评级;从农牧民骑马辛苦跋涉几十公里方能办理业务,到助农取款点开到家门口、“农贷通”贷款的便利深入人心,人们消费支付方式、生活水平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改革开放以来,尼勒克信合日新月异的成长和巨变。

改革使尼勒克信合轻装上阵,发展使其活力无穷。

“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服务设施建设、业务飞速发展等方面正逐步向现代银行迈进的是信合人的执着追求;在百舸争流的“银海”中,信合人不辞辛劳走村入户揽储户,倾注信贷资金扶持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

带动农民富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忆往昔,四十年风雨历程,四十年艰苦磨砺,尼勒克信合秉承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宗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诚信服务,现已发展成为县域金融机构中资金实力雄厚、网点遍布城乡、业务范围广泛、服务功能齐全、综合势力强大、支农业绩突出的金融劲旅。

光华
“时光倾吐芳华,岁月如墨留香。

”岁月匆匆过,一代又一代的信合人早已两鬓斑白,失去了青涩的模样,成了爷爷奶奶辈,有些已经退休,仍有些人依然默默在为信合耕耘、奋斗。

四十年改革开放,伴随着信合人的青春不羁,芳华初静,如玉岁月雕琢,信合人已成熟稳重
如山。

感叹年华飞逝时,新时代的信合却朝气尽显,欣欣向荣。

但那一份坚守和光华犹如明灯照亮着后来者的路。

年代也许会褪色,记忆的画面依然清晰如昨。

曾记否,初入社时,笨拙的双手,掩饰不住的青涩慌张;曾记否,党旗下,紧握拳头,那心中无比庄严神圣的誓言;曾记否,那一天,第一次穿上工装的兴奋与自豪;曾记否,那一次,被客户误解,委屈的暗暗留下泪水,最终升华成最灿烂的微笑;曾记否,那一月,新疆农信核心上线不眠不休,忙碌的身影熬红的双眼;曾记否,那一回,为贫困户送温暖,那位胡子花白哈萨克老大爷颤巍巍伸出的感激之手;曾记否,发放的第一笔贷款,那位一脸风霜,家中有病人急需用钱的农民企盼的眼神;曾记否,那一笔,经长途跋涉、遭遇种种困难终于清收回的不良贷款;曾记否,第一次从理事长手中接过光鲜灿烂先进工作者奖状的喜悦;曾记否,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喜讯传来,联社被评为“全国十佳精准扶贫机构”的欢呼雀跃……
改革四十年,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粒粒颗颗,汇聚起来,如海如河,灌溉信合人的心灵,如光如火,照亮信合未来锦绣前程。

改革四十年,给予每个信合人的,不仅是信合改革的酸、甜、苦、辣、咸的亲历品尝,也给予信合人一种享受、一种锻炼、一种积累、一种收获,一番成就,成就芳华书写辉煌的梦想。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信合,何其幸运,生逢灿烂,在改革的浪潮中扬帆起航,光华熠熠,创就辉煌;作为信合人,生逢灿烂,何其幸运,记录:信合改革的风云历史,亲历:峥嵘岁月的点点滴滴;见证:改革四十年的伟大成就。

又何其幸运,生逢中国改革的灿烂时代,在党的引领下,传承前辈无穷的智慧、坚强的脊梁、勇敢的气魄,用坚定的步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迈向新时代灿烂美好的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