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
![骨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8eb24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b.png)
骨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骨科常见疾病包括骨折、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患者的骨骼和关节功能受到影响,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在接受医生治疗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骨骼和关节的功能,促进康复进程。
下面将介绍一些骨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
一、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1. 活动受伤部位: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活动受伤部位的运动,如扭转、屈伸等。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2. 进行肌肉锻炼:骨折后,肌肉会因为长时间的不活动而萎缩,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锻炼可以帮助肌肉恢复力量,减少萎缩。
3. 平衡练习:进行平衡练习可以帮助恢复骨折后的平衡感,减少摔倒的风险。
二、关节炎的功能锻炼方法1. 低冲击运动:选择低冲击的运动方式,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减少关节的压力,同时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2. 强化肌肉:通过进行一些针对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可以增强肌肉的支撑力,减少关节的负担。
3. 保持适当体重:减轻体重可以减少关节的负担,降低关节炎的症状。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锻炼方法1. 腰部伸展运动:进行一些腰部伸展运动,如俯卧撑、桥式运动等,可以帮助腰椎间盘恢复正常位置,减轻压力。
2. 加强腹肌锻炼:通过加强腹肌的锻炼,可以增加腹部的支撑力,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
3. 保持正确姿势: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可以减少腰椎间盘的损伤。
以上是针对骨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的介绍。
在进行功能锻炼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注意锻炼时的姿势和动作要正确,避免过度用力或者不当的运动方式导致损伤。
功能锻炼是骨科疾病康复的重要环节,坚持适量的锻炼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759d6b0ca5e9856a561260c8.png)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颈椎骨折⏹.解除脊髓受压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关键。
⏹.减轻脊髓水肿⏹(1)应用激素治疗:受伤6小时内激素疗法,冲击量每30mg/Kg,45分钟输入,维持量5.4mg/kg/小时,维持24小时。
⏹(2)脱水利尿。
⏹(3)高压氧治疗完全性截瘫:是指受伤脊髓横断面以下,肢体的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不完全性截瘫:⏹是指受伤脊髓横断面以下,肢体的感觉、运动、反射不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完全丧失,有部分功能存在预防措施⏹保持床铺整洁干燥,避免物理性刺激⏹变换体位。
根据病人1-2小时翻身一次,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
翻身的注意事项: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颈椎骨折的病人腰注意头、颈、肩一条直线,防止脊柱扭曲,加重脊髓损伤;行颅骨牵引者还要注意保持牵引效能,防止牵引弓脱落;胸椎骨折的病人要注意肩、胸、腰一条直线;腰椎的病人要注意胸、腰、臀一条直线翻身时应将患者轻轻抬起移动翻转,禁止在床上拖拉患者⏹翻身后,对受压的骨隆突部位进行按摩,并严格交接班⏹指导为病人进食高营养多纤维素饮食,增加皮肤抵抗力功能锻炼伤口疼痛减轻,即可开始仰卧背伸肌锻炼,以头、两肘及两足支撑,抬起腹部即“五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
一周后改用头及两足支撑“三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
两周后改为俯卧位背伸肌功能锻炼,锻炼时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大腿用力向后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这种方法俗称“燕飞”或“小燕飞”;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上述方法比较费力,可采用“五点支撑”的方法锻炼: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双肩、双肘部和双脚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具体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锻炼。
此锻炼方法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每天可练十余次至百余次,分3~5组完成。
骨科术后功能锻炼
![骨科术后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421b8d6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3.png)
骨科术后功能锻炼骨科术后功能锻炼骨科手术后的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术前的身体功能,并且减少康复期间的疼痛和不适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骨科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首先,对于膝盖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
比如,可以平卧在床上,将大腿抬起伸直,然后再慢慢放下。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加强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另外,还可以进行一些伸髋肌的锻炼,比如俯卧屈膝向臀部靠近,然后再慢慢放下。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活动关节和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
其次,对于脊椎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背部和核心肌群的锻炼。
比如,可以仰卧在床上,将双腿弯曲并抬起离开床面,然后再慢慢放下。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加强腰背肌的力量和稳定性。
另外,还可以进行一些腹肌的锻炼,比如平卧并将上半身抬起离开床面,然后再慢慢放下。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增强腹肌的力量和核心稳定性。
再次,对于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和关节活动。
比如,可以进行一些步行或者骑自行车。
这些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增强心肺功能和全身肌肉的力量。
另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关节的活动,比如握拳、屈伸手腕或者转动肩膀。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此外,对于骨科手术后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
比如,坐立时保持腰背挺直,行走时保持身体平衡。
这些正确的姿势和体位可以帮助减少手术后的疼痛和不适感,同时也有助于手术恢复的顺利进行。
总之,骨科术后的功能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合适的锻炼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术前的身体功能,并且减少康复期间的疼痛和不适感。
然而,在进行锻炼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建议,并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案。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锻炼,才能够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
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功能锻炼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0081ea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2.png)
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功能锻炼指导一、骨折术后功能锻炼1. 肱骨骨折术后(1)术后早期(02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被动活动,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但避免剧烈运动。
(2)术后中期(36周):逐渐增加主动运动,如肩关节外展、内收、前屈、后伸等。
同时,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如耸肩、扩胸等。
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3)术后晚期(712周):加强肩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训练,可进行爬墙、拉力器等运动。
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2. 股骨骨折术后(1)术后早期(02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同时,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
(2)术后中期(36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膝关节被动活动,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逐渐增加主动运动,如膝关节伸直、屈曲等。
(3)术后晚期(712周):加强膝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训练,可进行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
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二、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1. 膝关节置换术后(1)术后早期(02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同时,进行膝关节被动活动,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2)术后中期(36周):逐渐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进行主动运动,如膝关节伸直、屈曲等。
同时,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股四头肌训练、小腿三头肌训练等。
(3)术后晚期(712周):加强膝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训练,可进行骑自行车、游泳、慢跑等运动。
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2. 髋关节置换术后(1)术后早期(02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同时,进行髋关节被动活动,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2)术后中期(36周):逐渐增加髋关节活动范围,进行主动运动,如髋关节屈曲、伸直、外展、内收等。
同时,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股四头肌训练、臀大肌训练等。
(3)术后晚期(712周):加强髋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训练,可进行骑自行车、游泳、慢跑等运动。
骨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
![骨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4a942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b.png)
骨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骨科疾病是指影响骨骼和关节的疾病,包括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痛苦,但通过适当的功能锻炼,患者可以改善症状,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稳定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骨科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1. 骨折骨折是骨头的完全或部分断裂,常见于运动损伤、意外事故等。
骨折后,功能锻炼对于恢复骨骼的稳定性和肌肉力量至关重要。
一般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下锻炼:- 轻柔的活动:骨折初期,可以进行轻柔的活动,如手指的灵活性练习、踝部的旋转运动等,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
- 肌肉锻炼:骨折固定后,可以进行肌肉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稳定性。
可以通过进行抗阻力训练、平衡训练和骨盆底肌肉训练等方式来达到目的。
- 步行训练:骨折恢复后,逐渐开始进行步行训练,以恢复正常步态和步行能力。
2.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变薄、弱化和易碎的疾病,容易导致骨折。
功能锻炼可以帮助增加骨密度和骨强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进一步发展。
以下是一些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功能锻炼方法:- 负重训练:进行负重训练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
可以选择进行重量训练、爬楼梯、慢跑等活动,但要注意逐渐增加负荷,避免过度应力引起骨折。
- 平衡和柔韧性训练: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摔倒导致骨折,因此进行平衡和柔韧性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可以选择进行瑜伽、太极拳、平衡训练等活动。
- 骨盆底肌肉锻炼:骨盆底肌肉的强化可以提高骨盆的稳定性,预防骨盆骨折的发生。
可以进行骨盆底肌肉收缩和松弛的训练,如Kegel运动等。
3. 关节炎关节炎是指关节的炎症和退行性变化,常见于老年人。
功能锻炼可以帮助减轻关节炎的症状,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以下是一些适合关节炎患者的功能锻炼方法:- 有氧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减轻关节炎的症状,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同时减轻对关节的冲击。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1)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1)](https://img.taocdn.com/s3/m/2aaae9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d.png)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1)一、概述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功能锻炼主要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骨科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关节活动度训练1.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意义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预防关节僵硬、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提高关节功能。
2. 训练方法(1)主动关节活动:术后第一天开始,患者可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进行主动关节活动,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2)被动关节活动:术后第二天开始,家属或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3)关节活动器:术后第三天开始,使用关节活动器进行关节活动,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3. 注意事项(1)活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
(2)活动过程中如出现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
(3)保持关节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避免突然大幅度活动。
三、肌肉力量训练1. 肌肉力量训练的意义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预防关节损伤。
2. 训练方法(1)等长收缩: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2)等张收缩: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等张收缩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3)抗阻训练:术后第三天开始,进行抗阻训练,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3. 注意事项(1)训练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正确的训练姿势,避免关节损伤。
(3)训练过程中如出现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
四、平衡训练1. 平衡训练的意义平衡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降低骨折风险。
2. 训练方法(1)静态平衡训练: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静态平衡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2)动态平衡训练: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动态平衡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3)功能性平衡训练:术后第三天开始,进行功能性平衡训练,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骨科患者功能锻炼
![骨科患者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dee4fa9ddaef5ef7ba0d3c20.png)
功能锻炼的方法一、上肢部位:包括肩、肘、腕关节及前臂四个部位骨折的功能锻炼。
(一)肩关节凡是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部位的骨折部位的骨折都要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1) 钟摆或划圈活动: 弯腰, 上肢下垂与地面垂直, 作悬重回旋动作(划圈) , 或作钟摆样两侧摆动;(2) 仰卧位:双手放在头部枕后, 两肘向前、后活动, 作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3) 双手扶椅背, 背朝椅背, 缓慢下蹲, 练习肩关节后伸;(4) 患侧手扶墙壁, 练习患肢上举;(5) 双手持一木棍作上举动作, 或用健手握住患手上举, 利用腱肢带动患肢外展, 上举、前屈;(6) 用健手手背摸背部最高点, 摸到肩胛骨处, 再以患手手背向健侧手手背靠拢。
练习肩关节后伸、屈曲。
(二)肘关节凡肱骨髁上骨折、肱骨下骨折、前臂上骨折及肘关节挫伤固定术后, 均需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将前臂平放于桌面上, 以健手固定患肢上臂, 作肘关节屈伸活动。
注意事项: 为了有利对于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要先开始练习伸肘功能, 对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要先开始练习屈肘功能。
每次练习后, 将患肢固定悬吊在最大屈伸位。
(三)前臂凡前臂骨折患者均需作前臂旋转运动。
方法:将肘关节屈曲90°将上臂贴于身体两侧, 作主动旋前, 旋后动作。
(四)腕关节凡前臂下骨折, 腕关节挫伤骨折, 均需作腕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将两手相握, 用健手带动患手作腕部背伸, 掌屈、内收、外展等动作。
或双手对掌, 前臂与身体平行、两手用力推。
二、下肢部位:包括髋、膝、踝关节三个部位的功能锻炼。
(一)髋关节凡髋部股骨颈骨折, 粗隆间骨折, 均需进行功能锻炼。
方法:给患肢脚穿上丁字鞋, 木板置于患者床上, 在木板上水平位练习髋部外展、内收。
(二)膝关节凡股骨干、粗隆间及髌骨骨折, 半月板切除术后, 及骨牵引患者, 均需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1)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肢体静止情况下收缩肌肉)。
骨科功能锻炼
![骨科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77b035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3.png)
骨科功能锻炼
骨科功能锻炼是指为了增强骨骼的功能而进行的一系列锻炼活动。
骨科功能锻炼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强骨骼的稳定性和力量,提高骨骼的耐力和柔韧性,防止骨质疏松和骨折等骨科疾病的发生。
首先,骨科功能锻炼主要包括骨骼负重训练。
负重训练是通过进行重物的抬举、推拉等动作,增加骨骼的负荷,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和骨量的增加。
常见的骨科负重训练方法有杠铃训练、哑铃训练、壶铃训练等,可以选择合适的负重训练方法进行锻炼。
其次,骨科功能锻炼还包括骨骼柔韧性训练。
骨骼柔韧性训练是通过进行拉伸、扭转等动作,增加骨骼的柔韧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
常见的骨科柔韧性训练方法有瑜伽、舞蹈、体操等,可以选择合适的柔韧性训练方法进行锻炼。
最后,骨科功能锻炼还包括平衡能力训练。
平衡能力训练是通过进行单脚站立、倒立等动作,增加骨骼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和骨折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常见的平衡能力训练方法有走钢丝、倒立、平衡球训练等,可以选择合适的平衡能力训练方法进行锻炼。
综上所述,骨科功能锻炼是一种重要的锻炼方式,可以增强骨骼的功能,预防和治疗骨科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在进行骨科功能锻炼时,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和强度,
逐渐增加训练量,确保锻炼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骨科功能锻炼应与饮食调理和休息平衡相结合,形成有系统的骨科健康管理方案,以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骨科常见术后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术后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6ce7cb2bbcd126fff7050b74.png)
。次 4�3 天每�钟分 51 次每法方炼锻上以。炼锻到得可均部 颈、腿、腰、肘、肩使可法此。复往环循此如。 �41 图 � 处 原 至 回�圈弧划外向方上内经下向肢上侧健时同�处原至回�圈弧划 内向再方下外经方上外向肢患。下向心掌�侧体于展外�直伸肢 上侧健�上向、后向心掌�前胸于置臂前�肘屈肢患�转轮臂双 �
炼 锻能 功的 后折 骨肢 四 一
炼 锻 能功 后 术的 病 疾见 常 科骨
。 �7 图�习练胸挺做撑支肘双 与头�位卧仰�转旋外内臂前于伸屈肘的阻抗加增可周 3 后折骨 �
动运转旋、展外肩力阻抗 6 图
伸屈腕力阻抗 5 图
习练球小捏 4 图
�项 事意注 3 。习练屈前与收内肩的度幅大做免避应内周 2 折骨在但 �
伸屈肘、肩拉牵阻抗 01 图 梯肩爬 9 图
� 0 1 图 、 9 图 � 习 练 伸 屈 肘 、 肩 拉 牵 阻抗 � 梯 肩 爬 举 上 肢 患 �
动摆后前肩 8 图
� �8 图�动摆的后前肩做�屈侧患向肢上位立站 � �习练动活节关肩习练面全展开应�后定固外除解合愈折骨 �
习练胸挺撑支肘双 7 图
。 等 �6 图 、5 图 、 4 图 � 动 运 转 旋 、 展 外肩的力助或动被及动运伸屈腕阻抗�球小捏加增可周 2 后折骨 �
伸屈肘、腕 3 图
转旋外内臂前 2 图
指伸、指分、拳握 1 图
。 度 程 力 用 加 增 渐 逐 � 大 量 尽 度 幅 � 习 练 动 主 等 �3 、 2 、1 图�旋外内臂前、伸屈肘、环绕腕、伸屈腕、指分、指伸、拳握 � �法方的炼锻能 功 2 。症发并等硬僵节关、缩萎 肉肌肢上止防�复修的伤损织组软围周速加�环循液血部局加增 �的目 1 折骨骨锁 )一 (
骨科功能锻炼的方法
![骨科功能锻炼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1a93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a.png)
骨科功能锻炼的方法
骨科功能锻炼是指通过一系列特定的运动和训练,来提高脊柱、关节、韧带和肌肉的功能和稳定性,促进骨骼系统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科功能锻炼方法:
1. 脊柱稳定训练:包括直立位平衡训练、单腿平衡训练、腹部和背部肌肉的稳定性训练等,目的是提高脊柱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
2. 韧带伸展训练:通过安全而适度的韧带伸展运动,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范围,并降低关节扭伤的风险。
常见的方法包括关节周围肌肉的拉伸、屈伸运动和扭体练习等。
3. 肌肉强化训练:通过针对特定肌肉群的训练,包括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减轻关节的负担。
比如,做一些针对颈肩腰腹等部位的力量训练,如提鞋子、反推波浪、平板支撑等。
4. 平衡训练:骨科功能锻炼中的平衡训练可以增强肌肉、韧带和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减少跌倒的风险。
常见的方法包括单腿站立、平衡板训练和幻想骑行等。
5. 功能性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下蹲、提重物、转身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提高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性和耐力,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进行骨科功能锻炼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训练师的指导,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和强度。
同时,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技巧,避免过度训练和过度疲劳,以保证锻炼的效果和安全。
骨科术后功能锻炼
![骨科术后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c2e51ea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e.png)
骨科术后功能锻炼一、概述1. 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骨科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疼痛等症状。
通过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力量,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2. 功能锻炼的原则(1)早期开始:术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2)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锻炼强度和范围。
(3)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
(4)持之以恒:功能锻炼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二、具体锻炼方法1. 肩关节术后功能锻炼(1)术后第一天:进行肩关节轻微活动,如耸肩、摆动双臂等。
(2)术后第二至三天: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如上举、外展、内收等。
(3)术后第四至五天:进行肩关节的抗阻锻炼,如拉力器、哑铃等。
(4)术后第六至七天:进行肩关节的稳定性训练,如单手支撑、平衡训练等。
2. 肘关节术后功能锻炼(1)术后第一天:进行肘关节轻微活动,如屈伸、旋转等。
(2)术后第二至三天:增加肘关节活动范围,如屈伸至最大角度。
(3)术后第四至五天:进行肘关节的抗阻锻炼,如拉力器、哑铃等。
(4)术后第六至七天:进行肘关节的稳定性训练,如单手支撑、平衡训练等。
3. 腕关节术后功能锻炼(1)术后第一天:进行腕关节轻微活动,如屈伸、旋转等。
(2)术后第二至三天:增加腕关节活动范围,如屈伸至最大角度。
(3)术后第四至五天:进行腕关节的抗阻锻炼,如拉力器、哑铃等。
(4)术后第六至七天:进行腕关节的稳定性训练,如单手支撑、平衡训练等。
4. 髋关节术后功能锻炼(1)术后第一天:进行髋关节轻微活动,如屈伸、内外旋等。
(2)术后第二至三天:增加髋关节活动范围,如屈伸至最大角度。
(3)术后第四至五天:进行髋关节的抗阻锻炼,如拉力器、哑铃等。
(4)术后第六至七天:进行髋关节的稳定性训练,如单腿站立、平衡训练等。
5. 膝关节术后功能锻炼(1)术后第一天:进行膝关节轻微活动,如屈伸、内外旋等。
骨科常见康复锻炼方法
![骨科常见康复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dd9a8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a.png)
骨科常见康复锻炼方法在骨科治疗中,手术或保守治疗后的康复锻炼至关重要。
恰当的康复锻炼不仅能加速康复进程,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骨科康复锻炼方法。
一、关节活动度训练这是骨科康复的基础。
无论是骨折后的固定期,还是康复期,保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都是关键。
1、主动运动患者依靠自身肌肉力量主动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动作。
例如,膝关节损伤后的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主动缓慢地屈伸膝关节。
这种方法能有效增强肌肉力量,同时改善关节活动度。
2、被动运动当患者自身力量不足或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可由他人协助或借助器械进行被动运动。
常见的如康复治疗师帮助患者活动关节,或者使用持续被动运动(CPM)机辅助关节活动。
3、助力运动在患者主动运动的同时,给予一定的助力,帮助完成动作。
比如,患者进行肩部外展运动时,治疗师可以用手轻轻辅助,增加外展的幅度。
二、肌肉力量训练强大的肌肉力量对于关节的稳定和功能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1、等长收缩训练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变,但产生张力。
常见的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患者仰卧,伸直膝关节,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但不引起关节活动。
2、等张收缩训练肌肉收缩时张力不变,长度发生改变。
例如,使用哑铃进行上肢的屈伸练习。
3、抗阻训练通过对抗一定的阻力来增强肌肉力量。
可以使用弹力带、沙袋等增加阻力。
比如,脚踝绑上沙袋进行抬腿练习。
三、平衡与协调训练有助于恢复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1、静态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保持身体稳定。
开始时可以睁眼,逐渐过渡到闭眼。
2、动态平衡训练例如,在平衡板上进行站立、行走等动作。
3、协调训练通过复杂的动作组合,如抛接球、跳绳等,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四、步行训练对于下肢损伤的患者,恢复正常步行是重要的康复目标。
1、平地步行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平地步行练习,注意步态的正确姿势,包括步幅、步速等。
2、上下楼梯训练当平地步行稳定后,可进行上下楼梯的训练,增强下肢的力量和灵活性。
骨科常见术后功能锻炼新
![骨科常见术后功能锻炼新](https://img.taocdn.com/s3/m/c371756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b.png)
骨科常见术后功能锻炼新一、肩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1. 功能锻炼目的: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增加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
2. 功能锻炼方法:(1)第一阶段(术后12周):以休息和减轻疼痛为主,进行肩关节的轻柔活动。
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如钟摆运动、肩关节前后摆动等。
术后第3天:增加肩关节的内外旋活动,可使用毛巾或弹力带辅助。
(2)第二阶段(术后36周):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加强肌肉力量。
术后第3周: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如爬墙运动、哑铃锻炼等。
术后第6周:进行肩关节的内外旋、内外展、前后摆动等全面活动。
3.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关节损伤,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锻炼。
二、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1. 功能锻炼目的:恢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增加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
2. 功能锻炼方法:(1)第一阶段(术后12周):以休息和减轻疼痛为主,进行膝关节的轻柔活动。
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如膝关节屈伸、膝关节内外翻等。
术后第3天:增加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如坐姿屈伸、卧姿屈伸等。
(2)第二阶段(术后36周):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加强肌肉力量。
术后第3周:进行膝关节的蹲起运动、上下楼梯等锻炼。
术后第6周:进行膝关节的内外翻、屈伸等全面活动。
3.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关节损伤,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锻炼。
三、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1. 功能锻炼目的:恢复髋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增加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
2. 功能锻炼方法:(1)第一阶段(术后12周):以休息和减轻疼痛为主,进行髋关节的轻柔活动。
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髋关节的被动活动,如髋关节屈伸、内外旋等。
术后第3天:增加髋关节的主动活动,如坐姿屈伸、卧姿屈伸等。
(2)第二阶段(术后36周):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加强肌肉力量。
术后第3周:进行髋关节的蹲起运动、上下楼梯等锻炼。
术后第6周:进行髋关节的内外旋、屈伸等全面活动。
骨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
![骨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ecfec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6b.png)
骨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以骨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为标题,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骨科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加速康复。
1. 骨折骨折是骨头的完全或部分断裂,常见于骨质脆弱或受外力冲击的情况下。
对于骨折患者,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适当的锻炼包括慢走、平地骑自行车、水中运动等,避免运动过于剧烈,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2.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骨头变薄、变弱的一种疾病,易导致骨折。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功能锻炼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肌肉力量。
推荐的锻炼包括步行、跳绳、舞蹈、举重等,这些运动可以适度刺激骨骼,促进骨质增加。
3. 关节炎关节炎是指关节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和僵硬。
对于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可以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适合的锻炼包括瑜伽、太极拳、游泳、水中康复运动等,这些运动可以减轻关节的冲击和压力,同时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4.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间盘突出到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的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功能锻炼可以缓解疼痛,增强腰背部的稳定性。
推荐的锻炼包括腹部收紧、背部伸展、腿部伸展等,这些运动可以加强腹部和背部肌肉,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
5.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磨损引起的疼痛和活动障碍。
对于骨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可以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适合的锻炼包括低冲击的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减轻关节的压力。
6. 肩周炎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常导致肩关节疼痛和运动受限。
对于肩周炎患者,功能锻炼可以缓解疼痛,增加肩关节的灵活性。
推荐的锻炼包括肩部伸展、旋转运动、肩背肌肉的训练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肩部周围肌肉的力量,稳定肩关节。
总结起来,对于骨科常见疾病的功能锻炼方法,我们要根据具体疾病的情况进行选择。
锻炼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同时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的情况定期进行锻炼。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方法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2ffa2ca58da0116c1749f3.png)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方法
1。
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方法:用力伸直膝关节,背伸踝关节,绷紧腿部肌肉,持续约10秒钟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
2. 踝泵运动训练方法:用小腿肌肉把足跟向下压,然后背曲。
2-3分钟次,2小时一次,每天5-6次。
3。
直腿抬高:肢体放于床上,收缩大腿肌肉,抬高腿10cm左右,维持5—10秒钟,慢慢放下,重复此动作,10—15分钟次,病人不能自己抬起的,可由医护人员及家属帮助完成,双手托起病人大腿和小腿重复上述动作.
4.腰背肌训练方法:
(1)飞燕式:俯卧,双上肢紧贴于躯干两侧伸直,以腹部着床,头、手、胸及双下肢一起抬起,做背伸动作,稍停顿,再行回复俯卧位,休息片刻,同上继续,反复数次。
如下图
1.
1 飞燕式
2 五点式
(2)五点式:仰卧,头和双肘关节及双足为着力点以支撑全身,
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离开床面做过伸运动。
如上图2。
5.颈项肌训练方法:
(1)头颈后伸运动取坐位或站位,两手交叉置于枕部,头颈用力向后伸,而两手用力阻止后伸,呈对抗相持状态,持续3-5秒,重复8—10次。
(2)伸颈拔背运动:取坐位或站位,两肩放松下垂,同时颈部尽量向上伸,呈头顶球状,持续3-5秒,重复8—10次。
骨科常见病的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病的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54f2ba7dbd64783e09122ba1.png)
下肢骨折
• 肌肉锻炼指导 • 关节活动指导 • 行走锻炼指导 • 负重锻炼指导
实用文档
肌肉锻炼指导
• 术后1天开始患肢肌肉自主充分的等长收缩 和舒张,直到康复。初始每日2~3次,每次 5min,收缩5-10秒,舒张5-10秒。以后逐渐 增加次数和延长时间,从每日数次到上百次, 每次15~30min。
实用文档
• 三点支撑法(下图):仰卧屈膝,双臂置 于胸前,吸气,头及双足撑起全身,使全 身离床,呈弓形,呼气,还原。
实用文档
• 小燕子飞法(下图):俯卧位,吸气,头、 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高,两臂后伸,仅 腰部着床,使身体呈反弓形,呼气,还原。
实用文档
腹肌锻炼
• 抱膝法:仰卧位,主动屈膝屈髋至最大程 度。
实用文档
❖ 此时您会感觉到颈部后方的大块肌肉在持续 收缩用力,但是颈部却因为双手的对抗动作 没有活动,这种状态医学上称为肌肉的“抗 阻等长收缩”。
❖ 这种方式是迅速增强肌肉力量的最好方式。 一般每天锻炼4组,每组对抗20次,每次持续 对抗5-10秒钟。
实用文档
术后3个月以后,去除围颈,除了继续进行中 训练项目外,颈肩部功能的恢复性活动是此 期锻炼的重点,主要进行2方面的训练:①颈 肩部训练。在手术中期的基础上,进行各方 向的颈部活动,按“米”字操进行8个方向运 动,动作不要引起疼痛不适。②颈部肌肉力 量性训练。这种训练可以增强颈椎定性,应 该交替进行
实用文档
• 腋扙行走适应后可在室内由他人陪护独立 缓步行走,患者挺胸直腰,双手叉腰扶住 两侧髂部,以增加腰部的稳定性。
• 室内行走两天后可到室外缓步行走,行走 方式逐渐改为自然行走,倒步行走与快步 行走,行走距离逐渐加长,坚持每天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颈椎骨折⏹.解除脊髓受压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关键。
⏹.减轻脊髓水肿⏹(1)应用激素治疗:受伤6小时内激素疗法,冲击量每30mg/Kg,45分钟输入,维持量5.4mg/kg/小时,维持24小时。
⏹(2)脱水利尿。
⏹(3)高压氧治疗完全性截瘫:是指受伤脊髓横断面以下,肢体的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不完全性截瘫:⏹是指受伤脊髓横断面以下,肢体的感觉、运动、反射不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完全丧失,有部分功能存在预防措施⏹保持床铺整洁干燥,避免物理性刺激⏹变换体位。
根据病人1-2小时翻身一次,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
翻身的注意事项: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颈椎骨折的病人腰注意头、颈、肩一条直线,防止脊柱扭曲,加重脊髓损伤;行颅骨牵引者还要注意保持牵引效能,防止牵引弓脱落;胸椎骨折的病人要注意肩、胸、腰一条直线;腰椎的病人要注意胸、腰、臀一条直线翻身时应将患者轻轻抬起移动翻转,禁止在床上拖拉患者⏹翻身后,对受压的骨隆突部位进行按摩,并严格交接班⏹指导为病人进食高营养多纤维素饮食,增加皮肤抵抗力功能锻炼伤口疼痛减轻,即可开始仰卧背伸肌锻炼,以头、两肘及两足支撑,抬起腹部即“五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
一周后改用头及两足支撑“三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
两周后改为俯卧位背伸肌功能锻炼,锻炼时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大腿用力向后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这种方法俗称“燕飞”或“小燕飞”;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上述方法比较费力,可采用“五点支撑”的方法锻炼: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双肩、双肘部和双脚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具体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锻炼。
此锻炼方法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每天可练十余次至百余次,分3~5组完成。
注意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
如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发僵等不适,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以免加重症状;锻炼时也不要突然用力过猛,防止扭伤。
⏹注意:如果已经有腰部酸痛、发僵、不适等症状时,应当停止或减少腰背肌锻炼;在腰腿痛急性发作时应当及时⏹息,停止练习,否则可能使原有症状加重。
⏹骨质疏松症患者锻炼腰背部肌肉可增加肌肉力量,稳定脊柱,减轻脊柱的变形,缓解疼痛,防止骨折的发生。
⏹(1)仰卧位锻炼法⏹①五点支撑法:用头部、双肘及双足(共五点)支撑身体,使背部、腰部、臀部、双下肢离开床面,身体呈弓形,反复锻炼。
⏹②三点支撑点:用头部及双足将身体支撑起,使腰背部呈弓形,尽可能后伸。
⏹③四点支撑点:用双手及双足支撑身体,使头部、背部、腰部呈“拱桥”形状。
⏹本方法适合年龄较轻、体力较好者。
⏹(2)俯卧位锻炼法⏹①抬头挺胸:俯卧于床上,双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掌心朝上,同时抬头挺胸,使头、胸及双上肢离开床面。
⏹②下肢抬起:双下肢伸直并尽量使其向上抬起,双下肢可交替抬起,也可同时抬起。
⏹③飞燕点水:头、颈、胸部及双下肢同时离开床面,仅有腹部与床面接触,身体呈“飞燕点水”姿势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当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应用心电监测,低流量吸氧,术后6h内禁饮食,去枕平卧位。
术后第2天根据患者情况按医生要求停止监测及吸氧。
⏹2神经系统的观察⏹仔细观察四肢的感觉、运动、麻醉平面的变化以及反射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术前作比较并详细记录⏹3伤口引流的观察⏹严密观察引流是否通畅,以及引流的颜色、性状和量⏹1术后0-7d功能训练及康复⏹①教会病人进行双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的锻炼.②教会病人进行肘关节及腕关节的训练③深呼吸训练⏹④扩胸运动⏹2术后7-20d⏹在之前的训练的基础上指导病人进行综合下肢肌肉的训练:仰卧位,行伸屈髋、膝关节活动,两腿交替反复进行,锻炼时注意足跟不要离开床面。
每日2-3次,开始时每次10-20次,以后逐渐递增⏹3术后21d及出院后⏹①督促病人继续之前的训练。
⏹②指导病人进行腰背肌及腹肌的训练。
“五点支撑”法、“小燕飞”⏹③指导病人进行腹肌训练⏹④截瘫病人,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活动时尽量达到全关节的最大范围,应用电刺激,足底静脉泵等辅助治疗。
出院指导⏹1、手术后病人卧床时间依内固定器具的特性及术后脊柱稳定性而定,一般4周后可佩带腰部支具下地活动,练习站立和行走,行走时挺胸,时间不宜过长,以休息为主。
忌做大幅度、高强度活动,防止内固定松动和折断。
骨质疏松者应适当延缓下床活动时间。
3个月后可练习弯腰前屈。
⏹2、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者,一般2~3个月后方可下床活动,若伤情复杂或受伤处疼痛明显,应延缓下地时间或遵医嘱。
⏹3、定期复查:1个月,3个月,6个月到医院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生活和工作。
⏹4、嘱病人终生行腰背肌锻炼。
锁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肌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1)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2)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3)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4)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3 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锻炼1 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 功能锻炼的方法:(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 2、图 3)。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 11)。
(3)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 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 12)。
(4)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 13)。
(5)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
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弧圈,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内上方向外划弧圈,回至原处(图 14)。
如此循环往复。
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锻炼。
以上锻炼方法每次 15 分钟,每天 3-4 次。
3 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尺桡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1 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 功能锻炼的方法:(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 1、图 2、图 3)。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肿胀消除后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见图 11)。
(3)骨折愈合后的锻炼:骨折愈合后,增加前臂旋转活动及用手推墙动作,使上、下骨折端产生纵轴挤压力(图 15、图 16)。
3 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肿胀消除后可行肩、肘伸屈活动,但不宜做旋转活动。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锻炼1 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 功能锻炼方法:(1)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早期做趾与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旋转活动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每天 3-4 次,每次 10 下。
(图 17)。
(2)术后第二周开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内收情况下做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
(图 18)(3)3 周后可主动做屈伸患肢练习,方法是坐在床边,小腿下垂,双脚踩地或脚蹬地,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和抬起臀部。
(图 19)(4)在骨折恢复期,术后 1 个月要加强髋、膝、踝部的肌力,以恢复行走能力,加强下肢的稳定性。
主要方法是进行坐位与站位转换活动练习,以锻炼髋关节;踝关节主动屈伸、旋转活动,以及下蹲起立。
(图 20、图 21)3 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锻炼1 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 功能锻炼的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功能锻炼程序与股骨颈骨折的锻炼方法相同,但进程可适当加快。
3 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锻炼1 目的:股骨干骨折越靠近膝关节,对膝关节功能的损害越大,血肿易使股中间肌粘连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因此须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以促进血肿吸收,减少粘连形成,增强肌力。
2 功能锻炼方法:(1)骨折早期,做下肢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伸屈活动。
(见图17)(2)4 周后可以练习坐在床边进行髋、膝、踝部的主动运动(锻炼方法同股骨颈骨折)。
3 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1 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
2 功能锻炼的方法:⑴术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病人即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髋、膝、踝、趾关节主动运动。
(见图 17、图 18)(2)固定后 3-5 天可两腿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运动,扶拐进行患肢负重练习。
(图 22 图 23)(3)石膏固定的病人,4-8 周可去除石膏,此时可做髌骨倾向被动活动,做主动屈膝活动连习,6 - 8周可负重行走。
(图 24 )3 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术后初下床行走的病人应注意保护,以防摔倒、摔伤。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1 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