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治疗与护理进展与健康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口服:地高辛0.25mg/片
2、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1受体激动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米力农
药物治疗
洋地黄类药物
1、机制:(1)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
(2)电生理作用——抑制传导、提高心房、交界区、心室自律性
(3)兴奋迷走神经——对抗交感神经兴奋的不利影响
2、适应证:①心力衰竭,同时伴有快速房颤者最佳
诱因
1、感染: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IE 2、心律失常:房颤最多见 3、血容量增加:输液或输血过多、过快,摄入钠盐过多 4、过度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 5、治疗不当:不恰当停药 6、高动力循环:严重贫血、甲亢 7、原有心脏病加重
发病机制
左心衰发病机制
左心压力增高
肺循环淤血 心排血量减少
右心衰发病机制
与病程长、病情反复及担心预后有关
、
5、潜在并发症 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
(二)护理目标
呼吸困难减轻、血气结果正常、心排出量增加、水肿、腹水减轻或消失
焦虑减轻、无洋地黄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及时发现及控制洋地黄中毒或电解质紊乱
护理措施
(一)休息与活动 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降低心脏的负荷,有利于心功能的回复,但
、
房室传导阻滞 监测:使用洋地黄前、中、后问症状,数心率 洋地黄中毒的处理:①立即停用洋地黄为首要措施;②有低血钾者应给
予补充钾盐,暂停排钾利尿剂;③纠正心律失常,快速型心律失常首选苯妥因钠 或利多卡因;对缓 慢型心律失常可试用阿托品治疗或安置临时起搏器;④洋地 黄特异抗体。
护理措施
(2)利尿剂的应用及护理 1、给药时间:尽量白天 2、观察:记24小时出入量(尿量);有无低血钾(低血钾是最主要的副作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急救管理与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急救管理与护理措施研究进展急性心力衰竭(AHF)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全身血流动力学失衡,病情危急,需要紧急干预和护理。
在过去的几年中,针对AHF患者的急救管理与护理措施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一、早期识别与评估早期识别和评估是AHF急救管理的关键。
临床上,AHF早期症状常包括呼吸困难、胸痛、水肿等,而这些症状又往往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临床评估工具如BNP(脑利钠肽前体)和NT-pro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的检测,对于早期识别AHF患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早地发现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临床上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评估工具,例如LUS(肺超声)、CTEPH(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对于AHF的早期识别和评估更加全面和准确。
二、急诊护理手段的进展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急诊护理手段的进展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目前,血管活性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心脏正性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等已经成为急诊护理的重要手段,它们能够在急性期内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恢复心脏的功能,减轻水肿、增加尿量等。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急诊护理手段,例如心脏起搏器、机械辅助通气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患者的急救护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得患者在急性期内得到更及时、更全面的救治。
三、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综合护理模式是将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供护理服务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综合护理模式在AHF患者的护理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营养支持、病情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护理,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该模式的应用使得患者在急性期内得到了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及护理进展
斛
2 0 1 5年 2月 第1 0卷
第 1期
1 0 7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治 疗 及 护 理 进 展
李艳 ( 综述 ) 罗恒( 审校 )
( 广西 田林县人 民医院护理部 , 田林 县 5 3 3 3 0 0 )
【 摘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和循证 医学的发展 , 慢性心力衰竭( C H F ) 的临床治疗、 护理有了根本性的改 变, 使得
2 . 1 健康 生活方式 的促进 健康 生活方式 是 以降低新
的心脏损害 的危 险因素为 目的 , 如戒烟 、 戒酒 , 积极 治疗
1 C HF诊疗现状
心力衰竭 是各种 心 血管疾 病 发展 的最 后 阶段 。传 统 的抗心力衰竭药物 以减轻 患者心脏 负荷为 目的 , 药物 主要有利尿剂 、 血管扩 张剂 、 增加 心输 出量 的药 物、 肾素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和循证 医学 的发展 , 慢性 心 力衰竭 ( C H F ) 的临床治 疗 、 护 理有 了根 本性 的改 变 : 最 终 目的不只是 局 限于增 加心肌 收缩 力从 而短 期 内改善 血液动力 学 , 而 是通 过阻滞 神 经递 质和 受体 , 阻 断心 室
重 塑 的恶 性循 环 , 改变 衰竭 心 脏 的生物 学 特性 和 心功
可在护理人员 的监护下进行症 状限制性有 氧运动 , 如 每 周步行 3~ 5次 , 每次 2 0—3 0 m i n ; 要 指导患 者注 意 保暖 , 以预防感染 , 必要时给予疫苗预 防接种 。
2 . 2 规范药物治疗的护理 C H F规范治疗 主要涉及 的
血管 紧张素 、 阻滞剂等 。随着人 口老龄化 的显现 和冠
C H F的防 治策略 日 显 重要 。 因此 , 全 面评估 患者存在 的健 康 问题 , 有 针 对性 地进 行 问题 处理 , 从 而 最 大化地 提 高患者 的生 存 质 量具有 现 实意 义。本 文通过 对 C H F患者规 范化 治 疗的 临床 护理 、 心理护 理 、 系统教 育及 管理等 方面进 行综 述 。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康连鸣护理课件
长期的心脏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 心肌损害,进而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 能。
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导 致循环中的儿茶酚胺、醛固酮等激素水平 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液体潴留
心室重塑
心力衰竭时,体液潴留可能导致肺循环和 体循环淤血,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长期的心力衰竭可能导致心室重塑,使心 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影响心脏的收 缩和舒张功能。
传统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 括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症 状表现等,以初步判断是 否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
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观 察患者是否有水肿、肺部 啰音等心力衰竭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脑钠肽( BNP)或氨基末端脑钠肽 前体(NT-proBNP)水平 ,以辅助诊断。
新型诊断技术
成果。
05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护理与 康复
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密切监测病情
定期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 呼吸等指标,以及观察患者是 否有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
肿等症状。
保证休息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 眠。
控制饮食
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避免食用 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保 持清淡饮食。
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 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06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前景展望
01
人工智能与护理结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如智能护
理机器人、远程监测等,能够提高护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02
个性化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个性化护理将成为未来
研究的热点,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和特点,制定护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将进一步加强,通
晚期心力衰竭治疗策略护理课件
自我管理教育
教导患者如何监测病情、记录每日 状况、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增强其自我管理和应对能力。
心理支持教育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 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其树立积极血压、冠心病等基础 疾病,降低心衰发生的风险。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感染 等诱发心衰的因素,保持生活规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 乏力、水肿等心力衰竭症 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不良 反应,如电解质紊乱、洋 地黄中毒等,及时报告医 生进行处理。
04 健康教育与预防
患者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力衰竭的病 因、病程、治疗手段及日常注意 事项,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03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家属支持
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常常面临较大的心 理压力,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疏 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让患 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提高患者的心 理舒适度。
情绪管理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教会患者情绪 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以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诊断
晚期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以及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 疾病。
02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利尿剂
用于减轻水肿、缓解呼 吸困难等症状,但需注
意电解质紊乱。
ACE抑制剂
β受体拮抗剂
正性肌力药物
改善心肌及小血管重构, 延缓心衰进展,降低病 死率。
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 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
律和稳定的心态。
定期检查与随访
心力衰竭名词解释护理学
心力衰竭名词解释护理学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表现为心脏无法有效地
泵血,导致血液在心脏内积聚,引起身体的不适和疾病症状。
在护理学中,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得到专业的护理和治疗。
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因素。
心脏结构异常可能导致心脏肌肉或血管受损,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
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心脏肌肉受损,加剧心力衰竭的症状。
肥胖则是另一个导致心脏疾病的因素,会增加心脏负担。
在护理学中,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等。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减轻心脏负担,
改善心脏功能。
心脏康复治疗则是通过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来帮助心脏恢复功能。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减少食盐摄入、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饮酒等。
在护理过程中,心力衰竭患者需要得到全面的关心和照顾。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症状和治疗进展,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还需要帮助患者控制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改善心脏功能。
同时,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确保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得到专业的护理和治疗。
护士需要全面的关心和照顾,帮助患者控制慢性疾病、改善心脏功能,并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急救管理与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急救管理与护理措施研究进展一、急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和体征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闷、乏力、水肿等症状,体征上常见肺部啰音、快速浅表呼吸、周围水肿等。
临床上将急性心力衰竭分为急性左心衰竭和急性右心衰竭两种类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又可分为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肺间质水肿两种。
不同类型的急性心力衰竭表现不同,但都需要及时的急救干预和护理措施。
二、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管理1. 氧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是由于肺循环淤血所致,因此氧疗是其急救处理的首要措施之一。
氧疗可以缓解缺氧症状,改善心肺功能,增加氧输送,减轻心脏负担。
一般可选择吸氧面罩或鼻导管给氧,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呼吸困难程度来确定给氧浓度和流量。
2. 硝酸甘油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是一种常用的血管扩张剂,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改善心肌供血和减轻心脏负担,因此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处理中有重要作用。
硝酸甘油可以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控制其药物剂量和速度,以达到最佳的血管扩张效果。
3. 利尿剂应用在急性心力衰竭的处理中,利尿剂可通过促进尿液排泄来减轻循环血容量,改善心脏排血功能。
一般可选择呋塞米或扎莫兰等利尿剂,在监测尿量、肾功能和电解质的基础上合理使用。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应用在急性心力衰竭的管理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也有一定的作用。
它们可以降低心肌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但在急性期需要注意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5. 血流动力支持和肺动脉导管监测对于部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伴有休克和低灌注状态的患者,可能需要行血流动力支持和肺动脉导管监测,以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和液体处理。
1. 严密监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需要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心电图、呼吸功能、心功能和尿量等情况,了解病情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呼吸护理呼吸困难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症状,需要及时给予氧疗、协助呼吸和体位引流,帮助患者缓解呼吸困难。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及新进展课件
急性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1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内插管手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等,以改善心功能。
2
手术治疗
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手术治疗可在严重情况下考虑。
3
康复措施
康复措施包括心理支持、运动疗法和健康生活方式等,以加快康复和改善生活 质量。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和康复措施
护理措施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及 新进展课件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急性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 方法,以及治疗和新进展研究。
急性心力衰竭的定义和概述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血 液和氧气供应,导致器官功能受损。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心脏肌肉、血管和 神经等多个方面。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诊 断方法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胸闷、水肿等,诊断方法主要包括 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急性心力衰竭物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缓解症状、 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风险。
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 受体阻滞剂等,以提高心脏功能和降低 心脏负荷。
健康生活方式
积极的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 和管理急性心力衰竭的重要 措施,包括合理饮食、适量 运动和压力管理等。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病情、合理安排饮食和药 物管理等,以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康复措施
康复措施包括心理支持、运动疗法和健康生 活方式等,以加快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急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和新进展研究
预后
急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受多种 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病情 严重程度和治疗及康复措施 等。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急救管理与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急救管理与护理措施研究进展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心脏功能衰竭导致全身血液循环障碍,严重的影响患者的体质和生命安全。
及时进行急救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探讨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急救管理与护理措施的最新进展。
1. 治疗原则:听诊观察,评估患者临床症状,仔细监测心脏电图与动态血压,采取积极的心脏支持治疗,维持稳定的呼吸和循环功能,调整水盐平衡和血液酸碱平衡。
2. 快速有效地去除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如呼吸道感染,肺部阻塞,肺部水肿等。
3. 给予氧气供给,缓解病情和支持呼吸功能。
4. 使用血管扩张剂,减轻血管收缩和排泄过多的钠和水。
5. 考虑使用利尿剂,以降低体液负荷。
6.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心血管药物控制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
7. 及时处理急性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心室颤动等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1. 观察病情变化:进行详细有效的病情记录,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和尿量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2. 维持水盐平衡:限制水分摄入,通过静脉或口服途径给予盐酸利尿剂等药物利尿,并注意补充电解质。
3. 维持良好的呼吸:监测呼吸频率和深度,协助呼吸负荷较大的病人,给予氧气治疗。
4. 维持心脏功能:监测心率和节律,提供必要的心脏支持治疗,如氧合心脏辅助治疗。
5. 加强营养支持:为病人提供高营养、易消化、少佐料、多次小量餐的饮食,辅以口腔护理,避免误吸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6. 加强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减少受到疾病伤害的心理恐慌和情绪波动。
三、结论急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危急病例,及时的急救管理和综合的护理干预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临床上掌握各种支持治疗法和护理策略是缓解症状,稳定病情的关键。
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积极配合,分类处理,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病人的康复和健康。
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及护理
心源 市 水肿患者 , 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或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显 著减少对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的要求。 总之 , 通过本组病例 的抢救 , 作者认为护理工作极其重 要, 尤其是熟练的业务技 能与合理 的心理 调适及卫 生宣教
在 抢 救 工 作 中至 关 重要 。
毒, 必要 时做膀胱பைடு நூலகம்冲洗 , 以防止 泌尿系感染。 34 心理护理 . 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 咳嗽、 咳血 , 精神特别紧张, 焦虑不安。此时护士不仅要了解患
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情 , 时发现急性左心衰竭的征兆 , 及 协助 医生积极治疗抢救 。现将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胸 闷 、 吸 困难 、 坐 呼 吸 、 嗽 咳痰 、 呼 端 咳 乏力 心慌 及 双 肺 底 可
据血压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严格 控制输 液量和输 液速度 ,
一
般 2 h总量不超过 10 m , 据血压 、 4 2 0 l根 心率 、 呼吸及肺部
哕音情 况而调整滴速 , 能过快 。 不
4 讨 论
3赵 文 慧 , 丽 娜 , 虹 丽 . 谈 心 力 衰竭 患 者 的 心理 护 理.中华 现 邢 毕 浅 代 护 理 学 杂 志 ,06,( )5 5— 4 . 20 3 6 :4 5 6
4龚英康. 乌拉地 尔在 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 中的应用. 中国临床保健
杂 志 ,04,( )2 7~28 2 0 7 4 :8 8.
3 5 用药护理 .
硝普钠 应现用 现配 , 避光输入 , 时观察 随
反 应 , 意穿 刺 部 位 有 无 红 肿 , 液 不 要 渗 入 皮 下 组 织 , 注 药 根
院后 < h死亡者共 8例除外 , 2 其余 6 4例为观察对象。其 中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无法将足够的氧和营养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引起一系列症状,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能够有效管理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本文将介绍心力衰竭护理的常规,包括病情评估、护理计划制定、用药管理、饮食控制、体力活动管理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
一、病情评估病情评估是心力衰竭护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衡量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病情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症状、体征、生活质量、心功能、心电图、心肌酶谱、血液学检查等。
二、护理计划制定根据病情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护理目标包括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等,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治疗、饮食控制、体力活动管理、心理支持等。
护理计划应具体、可行、定期评估,以确保有效实施。
三、用药管理心力衰竭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用药,护理人员需要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等。
常见的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调整药物剂量。
护理人员还需监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药物治疗效果,及时纠正不良反应和调整治疗方案。
四、饮食控制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控制很重要,既要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又要减轻心脏的负担。
推荐患者低盐饮食,减少纳入的钠盐量,限制高盐食物的摄入。
此外,要注意患者的水分摄入量,避免过多饮水,以防加重血液循环负担。
五、体力活动管理适量的体力活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很有帮助。
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体力活动计划,如日常走动、呼吸操、适度的有氧运动等。
患者需遵从医嘱并进行规范的锻炼,同时监测患者在活动中的症状变化,调整活动强度和频次。
六、心理支持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困惑和需求,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认知和处理方式。
针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与护理策略
护理策略
营养护理:提供高蛋白、低盐饮食,并 根据病人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营养支持。 水肿护理:帮助病人进行体位转换,注 意皮肤护理,避免压疮的发生。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
康复训练:逐步增加病人的活 动量,帮助其恢复体力和功能 。 定期随访:定期复查心脏功能 ,评估病人的康复情况,并调 整治疗方案。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针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治 疗与护理策略
目录 引言 诊断 治疗策略 护理策略 康复护理
引言
诊断
诊断
临床表现: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常常 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水肿等症状 。 体格检查:查看病人的心率、呼吸 音、血压等生命体征。
诊断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检查、心电图、 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
治疗策略
治疗策略
氧疗:给予病人纯氧或氧气混 合物以提高氧合水平。 利尿剂:使用利尿剂帮助排除 体内多余的液体,减轻水肿症 状。
治疗策略
心脏药物: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 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来改善心脏功 能。 支持性治疗:包括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等。
护理策略
护理策略
床旁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 征、排尿量等,并及时报告医生。 心理护理:与病人进行交流,提供 情绪支持,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和恐 惧。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一、背景介绍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指心脏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泵血,导致机体供氧不足和水肿等症状的一种病理状态。
急性心力衰竭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对患者生命威胁较大,需要紧急而有效的护理措施来稳定患者病情并改善其生存质量。
二、护理措施1. 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减退,容易引起肺淤血和肺水肿,导致呼吸困难。
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护理措施。
具体操作包括:•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尽量提高床头,有助于减少呼吸困难。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通过吸气痰或气管抽吸等方式进行。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提供足够的氧供给。
2. 监测心律及心电图变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负荷增加,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和心电图改变。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监测患者的心律及心电图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护理人员应当:•定期测量患者心率和心律,观察心律是否规整、是否存在异常。
•持续监测心电图变化,注意ST段、T波和QT间期等的改变。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 管理液体平衡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液体潴留和水肿的症状,合理管理液体平衡对于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症状非常重要。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体重和尿量,及时观察液体潴留情况。
•限制液体摄入,注意饮食中的盐分和水分摄入量。
•鼓励患者适量排尿,可以通过利尿药物辅助。
•监测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等指标,调整液体管理方案。
4. 给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急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药物缓解患者症状、提高心功能,并减轻患者痛苦。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药物:如呋塞米,可促进尿液排出,缓解水肿症状。
•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心脏负荷,改善病情。
•心肌营养药物:如多巴胺,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功能。
5. 病情观察及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详细的护理记录。
观察内容包括:•体温、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进展发布时间:2021-03-29T07:16:43.380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1期作者:潘旋羽[导读]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复杂。
(联勤保障部队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河北秦皇岛066001)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复杂。
目前临床上多侧重于院内治疗期间的护理,患者出院后因得不到有效的、规范的照护,在自我照护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导致疾病康复难度大,患者的再次住院率和病死率较高。
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照护;护理进展慢性心力衰竭病因众多,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负荷过重、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等疾病,造成心脏结构、功能异常,使得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临床上以左心衰竭更为常见,大多患者都是左心衰竭后继发右心衰竭,从而导致全心衰竭[1]。
慢性心力衰竭症状较多,主要围绕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症状,以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症状为主[2]。
护理作为医疗环节中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以下为本文对慢性心力衰竭护理进展的综述。
1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护理1.1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生活方式是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损害危险因素的重要举措。
患者的饮食健康、生活行为管理及运动锻炼均为病情管理的重要内容。
应叮嘱患者戒烟戒酒,注重休息,保证睡眠充足,积极治疗其他疾病;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原则,保证膳食营养均衡,每日限制饮水量;运动锻炼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态予以针对性指导,若患者体征稳定,可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日常注重自身保暖,预防感冒、感染[3]。
1.2规范用药和病情监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金三角治疗指南,在患者治疗期间,遵医嘱为患者用药,注重患者用药禁忌症、耐受性等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关注患者尿潴留、血压、心率变化,根据指标情况调整患者的用药量。
心衰护理目标
心衰护理目标心衰护理目标包括提供有效的症状缓解、预防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日常功能及减少再入院率等方面。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心衰护理目标。
首先,心衰护理的目标之一是提供有效的症状缓解。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疲劳、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常常影响到其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包括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以减轻水肿和呼吸困难。
此外,还应教导患者如何合理调整体位,避免平躺,在枕头下垫高物体,以减轻呼吸困难。
其次,护理目标还包括预防心衰病情的进展。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率、血压、体重等指标。
通过定期复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恶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如调整药物剂量、引流积液、吸氧等。
再次,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心衰护理的重要目标。
心衰患者常常受到限制,无法进行一些平时喜欢做的活动。
护理人员应教育患者注意适当的休息和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此外,还可以通过心理支持、减轻焦虑、提供社交支持等方法,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此外,护理目标还包括提高患者的日常功能。
心衰患者常常因为疲劳和呼吸困难而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教育患者合理安排活动,如分散活动时间、定期休息等,以及提供适当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日常功能。
最后,护理目标还包括减少患者的再入院率。
心衰患者常常因为病情的波动而需要再次入院。
为了降低再入院率,护理人员需要教育患者如何正确服药、遵循饮食控制、规律复查等,以及如何注意体征的变化,及时就医。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与医生、家庭医生等密切合作,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和管理。
总之,心衰护理目标包括提供有效的症状缓解、预防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日常功能及减少再入院率等方面。
通过以上护理目标的执行,可以全面提高心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治疗及护理新进展
心力衰竭诱因
约有93%心力衰竭的发生有明确的诱因,有效的控制诱因才能控制心力衰竭。
1.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2.心律失常(快房颤最常见) 3.血容量增加(输液量,速度、摄盐过多) 4.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妊娠后期、分娩 5.治疗不当(不恰当的使用洋地黄、扩血管药、利尿剂) 6.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又并发其他疾病(甲亢、贫血)
药物治疗
达格列净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用法:晨服,5-10mg QD 适用:2型糖尿病患者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ll-IV级) 药理学机制:调节心脏代谢重构,利尿、降压、促进红细胞生成。 不良反应:尿路感染、低血压
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 注意事项: 1)心衰病情稳定,无体液潴留后使用 2)小剂量加用 6.25mg bid开始,2-4周增加剂量,逐步达最大耐受 剂量 清晨静息心率55-60次/min,但不宜低于55次/min。 3)不能立即停药,应逐步减量 禁忌症: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动过缓、二度及二度以 上房室传导阻滞。
我国心衰现状
患者1370万 年平均住院次数3.3次
公共卫公生共负担沉重!
年平均住院费用29746元
35岁以上群患病率1.3%
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0% 与208003岁年以相上比人,群患患者病数率增1加29%00多 心衰的再住院率达万24.5%,5年死亡率达
心力衰竭的分类
发病机制: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减退性心衰
主要药物: ➢达格列净 ➢ACEI/ARB/ARNI ➢ β受体阻滞剂 ➢MRA
主要药物: ➢维利西呱 ➢达格列净 ➢ACEI/ARB/ARNI ➢ β受体阻滞剂 ➢MRA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
(1)对所有诊断为HFrEF的患者应尽早接受多种能够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推荐ARNI/ACEI/ARB、β受 体阻滞剂、MRA、SGLT2i四联疗法作为HFrEF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案,除非药物禁忌或不耐受。使用四联药 物治疗可使HFrEF患者全因死亡率降低73%。 (2)对有淤血症状和(或)体征的心衰患者应先使用利尿剂以减轻液体潴留。当患者处于淤血状态时, ARNI/ACEI/ARB、MRA和SGLT2i的耐受性更好;若患者无明显水肿而静息心率较快时,β受体阻滞剂耐 受性会更好。 (3)优化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及起始剂量,推荐不同机制药物联合起始治疗,逐 渐滴定至各自的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以使患者最大获益,治疗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症状、体征、血压、 心率和心律、肾功能和电解质等。 (4)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应进行临床评估,根据相应的临床情况选择以下治疗:ICD、CRT或心脏再同步 治疗除颤器(CRT-D)、维立西呱、伊伐布雷定、地高辛。 (5)经以上治疗后病情进展至终末期心衰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心脏移植、姑息治疗、LVAD治疗。 (6)HFrEF患者应注意避免使用可导致心衰恶化的药物,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Ⅰc类抗心律失 常药和决奈达隆、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和阿格列汀、非甾体抗炎药等。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及新进展ppt课件
02
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利尿剂
利尿剂的作用机制
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特定部位 对钠、水的重吸收,减少血容量,
降低心脏前负荷,从而改善心功 能。
常用药物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袢利尿 剂和保钾利尿剂。
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利尿剂可能导致电解质紊 乱,如低钾、低钠等,需定期监测。
ACE抑制剂
ACE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ACE酶,减少血 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扩张血管,降低 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常用药物
注意事项
ACE抑制剂可能导致干咳、低血压等 不良反应,需密切观察。
常用的ACE抑制剂包括卡托普利、依 那普利等。
β受体拮抗剂
β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
β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肾上腺素与心脏β受体的结合,减慢心率, 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耗氧量,改善心功能。
惧情绪。
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 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 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
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腹 式呼吸练习,改善呼吸功 能。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鼓励患者独立完成日常生 活活动,如穿衣、洗漱等。
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指导
控制体重
保持适中的体重,避免因肥胖增 加心脏负担。
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
干细胞类型
目前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干细胞主要包括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 细胞和心脏祖细胞等。
干细胞治疗机制
通过植入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心肌组织,改善心肌功能,逆转心 肌重构。
干细胞治疗临床试验
多项临床试验已证明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 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心力衰竭护理新进展
心力衰竭护理新进展心力衰竭作为一种正在进行的慢性衰竭临床综合征,主要特点为心脏无法输送足量的氧和养料来满足机体新陈代谢,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都一直居高不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力衰竭的治疗方式也日渐多样化,但仍有部分患者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与护理,这就导致心力衰竭的病死率没减少反而增加。
基于此,本文对心力衰竭护理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心力衰竭;护理;进展目前,心血管病中最多见、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疾病当属心力衰竭,通观各类心脏疾病,唯有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上涨趋势[1]。
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医治、复原过程当中占有主导位置,优质的护理方案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忍受治疗期间的短暂不适反应,协助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生活水平,提升患者是生存率与生存空间[2]。
现对心力衰竭护理新进展综述如下。
1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做好对基本病因与危险因素的预防工作,重在防治,注重医护人员、患者与亲属三者间的通力合作,为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而努力。
当前,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方式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利尿剂的联用,若症状仍无好转则可选择加用地高辛辅助治疗。
通过地高辛实验可知:地高辛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功能,但仍旧无法提升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在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建议将洋地黄视为常规治疗药物。
利尿剂能有效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调整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情况,可相对与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来说,临床疗效还有待考证。
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可控制缓激肽的降解,增长循环前列腺素的水平;扩大外周小动脉、静脉系统,减少对心脏的前后负荷;ACEI还对交感神经系统有限制,降低血液循环中儿茶酚胺的含量,缩减对心脏与其周围血管的毒性功能,从而优化心室重塑过程。
β-受体阻滞剂不但可以阻止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还可抑制儿茶酚胺对心肌和血管的毒性作用,阻隔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AAS),为心脏前后负荷减压,降低心肌耗氧量,维持心肌电稳定性,缓解心脏收缩与舒张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内科
扩心病简介
• DCM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 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伴有心律失常 ,病死率较高,男多于女(2.5:1)我国发病率为13 /10万~84 / 10 万不等 。
• 占心衰总人数的10—15% • 是青少年、儿童心衰的主要病因 • 死亡率高 • 10年生存率低(10—30%)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
• 一般治疗: • 预防感染、控制糖尿病、高血压 • 避免其他损害心肌的因素 • 低盐、休息、戒烟酒、补充B族维生素 • 内科治疗: • (一)控制心力衰竭:强心、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脏,但由于
心肌损害常较广泛,对洋地黄耐受力较差,易出现毒性反应,应 小量应用。
• (二)控制心律失常
•
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是DCM的常见症状,可用β—阻滞剂、
胺碘酮
治疗
内科治疗 (三)β受体阻滞剂:1.在病情稳定和常规抗心衰基础
之上应用;2.从小剂量开始;3.长期应用,疗效显示 在3-6个月后;4.在心衰加重时应加强其它抗心衰措 施而尽量保持β-受体阻滞剂应用连续性。(有报道: 长期应用美托洛尔治疗DCM可以预防患者病情恶化, 改善临床症状和左心室功能。主张早期应用β—阻滞 剂。
悸
•区第二心音
亢进,两肺底部可听到散在湿罗音,重症者伴有哮鸣 音,常出现交替脉。
急性肺水肿的处理
• 1 体位 • 2 给氧 • 3 建立静脉通道 • 4 镇静 • 5 利尿剂应用 • 6 血管扩张剂 • 7 洋地黄制剂 • 8 氨茶碱 • 9 去除病因及诱因
• 对伴慢性心房扑动的DCM患者主张施行射频消融术,随着心房 扑动的消失,心脏功能明显改善,甚至充血性心衰症状完全消失 。这是因为伴心房扑动的DCM患者左心室功能低下主要由心动 过速诱发所致,故这类患者应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DCM): 预后
• 预后不良: • 发病后5年存活率40% • 10年存活率22% • 年轻患者主要死因: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出现频率愈高,预后愈不良 • 年龄>40岁患者主要死因:顽固性心衰
• 动力心肌成形术 • 左心室缩(减)容术
介入治疗进展
• 对伴病窦综合症或房室传导阻滞的DCM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 有助于提高心率、增加心搏量、改善临床症状。
•I • 对伴顽固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DCM患者安置心
脏自动转复-除颤仪(AICD)能自动中止突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 室颤动,明显延长患者寿命,但不能中止病情的发展
8、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四 临床表现
• 一 左心衰竭 以肺瘀血为主 • (一)症状 • 1 呼吸困难 按严重程度临床上表现为: • (1)劳力性呼吸困难 • (2)端坐呼吸 • (3)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 (4)急性肺水种 • 2 咳嗽、咳痰和咯血 • 3低心排血量症状 如乏力、头晕、嗜睡或失眠、心
扩心病病因
• 迄今不明 • 特发性、家族遗传性? • 持续病毒感染? • 围生期、酒精中毒、抗癌药物、心肌能
量代谢紊乱和神经激素异常?
扩心病临床表现
• 常见症状: • 气促、心悸、乏力 • 浮肿、腹胀 • 可发生栓塞 • 可猝死 •体 征 • 心界扩大 • S1低钝,S3和/或S4, • 二尖瓣区或三尖瓣区可 • 闻及SM吹风样杂音
• 冠脉造影:正常 • 心内膜心肌活检:心肌细胞肥大、变性、间质纤维化
等
防治
• 预防:无特殊的方法
扩心病的治疗
• 本病的早期表现为心室扩大,心律失常 ,然后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出现心力 衰竭症状后,5年生存率仅率40%。扩 心病的治疗主要是改善症状,预防并发 症和阻止病情进展,少数病人病情恶化 需要进行心脏移植。近年来DCM的治疗 转向针对免疫介导心肌损伤的早期干预 。
一 心力衰竭定义
•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 的一种综合征.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 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 织的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 (或)体循环瘀血的表现.
二 病因
• 1、原发性心肌损害 • ⑴ 缺血性心肌损害 • ⑵心肌炎和心肌病 • ⑶心肌代谢障碍疾病 • 2、心脏负荷过重 • ⑴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 高血压、主动脉瓣
(四)Ca离子拮抗剂:降低心肌细胞钙超载,抗氧化和 消除微循环痉挛作用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存在抗ADP/ATP载体抗体,检 出率高达60—95%。该抗体通过增加心肌细胞膜钙电 流和胞浆游离钙浓度,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应用钙拮 抗剂可以防止该效应的发生。
外科治疗
• 外科治疗:心脏移植:存在问题:(1)供体 缺乏;(2)费用昂贵;(3)术后感染;(4) 术后排斥反应
狭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 ⑵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见于 • ①左室前负荷过重: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 ②右室前负荷过重: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三尖瓣关闭不全、大量快速补液。 • ③全身性血循环容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亢
等
三 诱发因素
• 1、感染 • 2、心律失常 • 3、血容量增加 • 4、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 • 5、原发心脏病病因未能控制满意 • 6、妊娠和分娩 • 7、治疗不当,不恰当停用抗心衰或降压药物
• 颈静脉怒张 • 肝肿大 • 腹水征 • 双下肢浮肿
扩心病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 胸部X线检查:心影增大,肺淤血心胸比〉50% • 心电图:多种表现:房颤、传导阻滞等,可有ST—T改变,低电压,R
波减低,少数可见病理性Q波
• 超声心动图:
• 早期:心腔轻度扩大
• 后期:各心腔均扩大
•
室壁运动普遍减弱
•
二、三尖瓣返流伴有心包积液
• 心脏B超:一大:心腔大
•
二小:瓣口相对较小
•
三薄:心壁相对较薄
•
四弱:心壁动度弱
其他检查
• 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核素血池扫描见:舒张末期和 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 心导管检查:早期近乎正常,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可 以稍增高。有心力衰竭时心排血指数减小,动静脉血 氧差大,肺动脉及心房压增高。心血管造影示心腔扩 大,室壁运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