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2c11371a45177232e60a207.png)
能力提升,方法培养
国际环境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 【知识拓展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外联系
材料一: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 的如火如荼。它提高了生产力,更加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 全球扩张。而此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 策,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甲午战火刚刚熄灭,列强 便纷纷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建立工厂 的权利,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群众性的提倡国货运动; 实业救国精神推动; 一战列强放松侵略 业和卷烟业迅 速;重工业和 化学工业有所 发展;
继昌隆缫丝厂
阶级
迅速萧条 较快发展
19191927 19271936
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列强卷土重来,加强经济侵略 纷纷倒闭,难 碍 以为继 (根源),三座大山压迫。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工业产值年增 因 2.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 长率1936年达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稳定的社会环境。 素 最高水平;面 群众性的提倡国货运动
(3)举措:民族工业的内迁(客观上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
工业的发展,客观上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一定程度上保存了 我国的民族工业,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
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巩固训练】
1.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 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1)材料一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什么特点?
资金少,规模小。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 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 ,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wo)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wo)](https://img.taocdn.com/s3/m/6617fd0152ea551810a6871c.png)
从民国时期的这些实业家身 上,我们感悟到什么?
材料二:“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 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 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废除清朝 的苛捐杂税。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问题:1、造成1913-1919年材料一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分析民族工业发展进入“短暂春天”的原 因是什么?
二、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时间 民族工业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 发展阶段 清教授把一战期间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 展称为“没有前途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的经济奇迹”。为 短暂春天 什么?说明了什么?
经济工业化;(核心)
思想文化的科学化、大众化; 社会生活的文明化等。
始终未占 主导地位
难以独立发展,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全 球 观 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
西方工业文明 初步 发展
19世纪末
中国双半社会 较快 发展 陷入 困境
抗战、 解放战争
近 代 化 史 观
改造 新生
1949-1956
民国时期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博兴二中 傅翠玲
京博控股集团
渤海实业集团
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标: 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 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名词辨析: 1、民国时期 2、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异同
一、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资本总额
短暂“春天”
较 快 发 展 萧 条
陷入困境
初步发展 产生
获得新生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https://img.taocdn.com/s3/m/05b24902f121dd36a22d8251.png)
情景四
1937年日本法西斯的大举进犯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 劫,有的化为一片焦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 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毁,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 大都被敌人“军管”劫夺。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荣氏企业遭 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 片废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 /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 “军管”劫夺。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 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 撒手离世。 ——《荣氏家族百年传奇》
抗战时期,荣氏企业受到了怎样的冲击?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
三、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衰落 1、侵华日军的经济掠夺
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
日军焚烧轮船招商局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
宋子文历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 长、宋家控制的官僚资本在金融方面,对广东银行、新华银行、 中国国货银行、中国保险公司、上海银行等都有投资。1931年, 以中国银行为首的各财团银行,趁中国棉纺工业出现危机,通 过投资、贷款、管理等方式,先后侵占了33家民族资本纱厂, 这些纱厂共拥有100余万枚纱锭。在全国近代化工业和交通运输
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
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时间 电力工业
煤炭工业
生铁
钢
1920年 772百万千瓦 14.2百万公吨 436815吨 30000吨
1936年 1724百万千瓦 26.2百万公吨 958683吨 556347吨
增长率
9.4%Biblioteka 7%9%40%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1cc22a060740be1e650e9ac2.png)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12~1949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状况,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我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史。
在这个时段,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发展显著;抗战时期遭受沉重打击;民国末年日益萎缩。
1、民国初年出现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然而,近代中国的历史却没有沿着这一方向继续发展,民族工业的繁荣景象转瞬即逝,成为“短暂的春天”。
(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背景: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民国初年中国社会变革和国际形势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经过这场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方针政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更激发了实业家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于是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较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拓植协会等。
这些实业团体大都以“强国富民”、“振兴民生”为目标,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和以商战反抗列强侵略的爱国热情。
由知名华侨人士创办的同仁民生实业会得到华侨的热烈响应,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这都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b、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
面对外国资本的加紧渗入,洋货越来越多地充斥中国市场,国内第一次出现了抵制洋货的运动,这次运动于1904年首先由商务界发起,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再度兴起,1919年达到高潮。
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愿望。
同时也使国货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拓展了空间。
c、北洋军阀政府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得以继续发展。
八年级历史上 第十七课
![八年级历史上 第十七课](https://img.taocdn.com/s3/m/58bfb8222af90242a895e5c4.png)
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 民族工业的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及表现 3.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受到的阻碍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中国民族工业何时得到初步发展? 有何表现?
初步发展时间:19世纪末 1. 厂矿企业增加 初步发展表现: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 和面粉业。
中国民族工业在什么时候出现 了“短暂的春天”?其原因是什么?
1.
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原因:
2.有识之士倡导“实业救国” 3.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 松对华经济侵略
2. 著名实业家张謇
张 謇 (1853-1926年) 江苏南通人,提 倡“实业救国”, 创建大生集团, 主营纺织和面粉。
3.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民族工业纷纷破产
南京国民政府后 期的民族工业为什么 会纷纷破产?
张謇的大生纱厂
3. 著名实业家周学熙、荣宗敬、 荣德生
周学熙 (1866-1947年) 安徽人,创办多 种实业,有“南 张北周”之誉。
荣宗敬 (1873~1938年)
荣德生 (1876~1952年)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
1.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2.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摧残
2.企业规模扩大
烟台
贻来牟机器磨坊 张裕葡萄酒厂
苏纶纱厂
苏州
裕通纱厂 源昌碾米厂 公益纱厂 合义和丝厂
萧山
继昌隆缫丝厂
1896年陆润庠创办的苏纶纱厂
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和缫丝机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人民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ac8d031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9.png)
4.特点: (1)分布地域:主要分布在_沿__海__地__区__。 (2)工业结构:其发展主要是在_轻__工__业__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下去。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原因: (1)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和措施。 ①提出开展“_国__民__经__济__建__设__运__动__”,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②1935年实行“_币__制__改__革__”,用法币代替银币,对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 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 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表现: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_工__商__业__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3.偏:首先地区分布不平衡,大都集中在通商口岸和东南沿海一带,广大内 地较少;其次工业部门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面粉业发展迅速,重 工业发展缓慢。
4.弱: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经济相比,力量仍十分薄弱,自然经济占据绝 对优势。而且,始终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1.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2.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3.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使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促进了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的潮流及新文化运动 的开展。 (2)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提供了阶级基 础。 4.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5.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图解识记】
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情境思考】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 这一境地的原因。(唯物史观) 提示: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动荡;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 约》,便利了美国经济侵略;四大家族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国民政府实行 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意义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2b583a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3.png)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意义19世纪,大机器生产和新的社会组织结构席卷全球。
美,英德等国迅速进入工业化阶段,聚敛了大量财富,成为工业强国。
由于本国经济实力逐渐雄厚,必然将会进行军事扩张以聚敛更多的财富。
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也就成为外国列强侵略的首选国。
他们用洋枪洋炮打开了闭关腐朽的中国,同时也刺激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而资本主义萌芽有时近代工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的社会环境与前提条件。
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工业企业是中国走上工业化道路的标志,虽然清政府的官办军用工业并非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只是为了给清军提供新式装备,但是官办军用工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并刺激中国出现新式工矿企业的产生。
此后民用工业产生,标志着新的生产力在中国自己的企业中诞生,构成中国工业史上的一个重要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现近代工业,从而带动生产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新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加剧,清政府为挽救自己的生存危机,号召民间兴办实业,并在有关政策下使商办工业长足发展,重工业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轻工业发展幅度最大速度最快。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工业发展达到第一次高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厮杀,无暇东顾,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持续到1923年前后。
在此期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还有缫丝、卷烟、榨油、火柴、食品加工等轻工业都有很大幅度的发展。
采煤、冶金、水泥等重工业方面也出现了比较大的民族企业,但是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国民政府建立以后,从金融和重工业两个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全面统制,民营企业受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越来越严重,发展的空间日渐狭窄,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萧条之路。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243831b5f0e7cd18425365a.png)
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官僚资本如何阻碍民族资 本的发展? 利用国家权力实行“经济统制政策”, 对民族资本侵蚀、排挤、打击。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
情景五——陷入绝境
材料一: 为了与中国烟草公司竞争,英美烟草公司不惜 把“大哈德门”牌香烟从每箱140元跌至100元。压价的 结果,使得中国烟厂销路阻滞,亏损严重。不少小厂纷 纷倒闭。 材料二:八年抗战后继之而来的是全面内战,再加上美 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 战前的辉煌。 材料三: 1946年,荣德生遭到绑架。荣家为了救他,竟 被上海国民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元。荣氏企业陷入绝 境。
(一)短暂春天
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并倡导使用国货
“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 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 等达86项之多。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1914年以来,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 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
(一)短暂春天
“传承三代,商业翘楚 ”
荣智健第三年(2005 年)蝉联 “胡润百富”中 国大陆第一富豪。中信泰 富目前三大主营业务为特 钢制造、铁矿开采和房地 产。 荣智健——中信泰富前主席,2008年辞职 第四代——荣明杰(长子)、荣明方(女)
荣宗敬
荣德生
荣毅仁
“面粉大王” “棉纱大王”
“红色资本家” 荣智健 国家副主席 “中国首富”
(一)短暂春天
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
民国创立后,资产阶级不再像以往那样居于 “四民之末”。不少实业界人士进入国家政府部 门或国会。如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张謇等。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18623b5fd0a79563c1e7251.png)
2、表现: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
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
(速度和规模是空前的) 3、特点: (轻工业有了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轻工业发展迅速 重工业基础薄弱
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性半 半 质封 殖 建民 的地
分布在沿海地区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官僚资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 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 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
陈果夫
四 大 家 族
陷入困境----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
1941年 被日军强行接管。 1949年 烟台解放,濒临破产的张裕得以重生。 合作探究: 4、“1941年,张裕葡萄酒公司被日军强行接管”,你 能以此得出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大概趋势吗? 说说你的理由。 5、“濒临破产”形象的说明了此时期以张裕葡萄酒公 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面临的情况。找一找,是什么原 因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的?
第二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近代中 国民族 短暂春天: 民国初年(1912--1919) 资本主 一战后:迅速萧条 义的曲 民 折发展 国 短暂发展: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 时 抗战时期(1937-45):日益萎缩 期 陷入困境: 国民政府统治后期(1946—1949)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 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 矣! ——《工业建设会趣旨》 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业部,管理农、工、商、 矿等业,要求各省设立实业司,鼓励民间办各种实业团体, 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颁布了一些有 关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如《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 度例》等。 ——《中国近代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2e8a48fd4d8d15abe234efc.png)
国 别 欧洲列强 英国 法国 德国
减少比例 约1/5 1/2 1/3 完全停止出口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民族工业发展 的有利条件?
(5)外部条件:一战期间,各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 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材料二:一战期间中国面
粉出口增长表
2.表现
典型个案 荣 宗 敬
1913年荣氏兄第出资4万元创办福新 面粉厂,产品还未出厂,订单便抢购一空, 开工不到一年获利3.2万元盈利80%。1922 年,荣氏拥有面粉厂12个,“兵船”牌面 粉远销欧洲和东南亚各国一战期间出口达 80万吨,成为中国面粉业和纺织业“大 王。” 面粉厂经营的成功,进一步促使其投 资实业的兴趣。1915年荣氏兄第出资18万 元创办申新纺织公司,1922年止已有4个 厂,其“人钟”牌棉纱畅销市场,成为全 国闻名的棉纱之一。 荣氏兄第被誉为中国“面粉大王”和 “棉纱大王”。
(2)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
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
(3)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日本货都被烧 了、被抵制了, 那我们用什么 呢? 当然用 国产货 了!
(4)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
材料一: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 = = =
= =
大米0.00000000185两
1939
的抢捆携人 情购的带们 景日钱大不 。用前捆得 品往大不
1943 1945 1949
回想民国时期民族 工业发展的历史,
思考:民国时
期阻碍民族工业 发展的因素有哪 些? 三座大山
外国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传统封建势力
六、建国后(1949-1956) 发展和改造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29页文档资料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29页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2d03d78172ded630b1cb6ae.png)
材料一: 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 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 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 ”。
——《解放日报》1946年7月8日
材料二:火柴大王刘洪生回忆说:”我在重庆班的中国毛纺织 工业部,火柴原料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 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看大老板的伙计。”
战争的破坏
三、日益萎缩
(二)解放时期 ⒈ 原因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官僚资本的压迫 政府的苛捐杂税
⒉表现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小结: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
19世纪60、70 年代
初步发展
甲午战后
黄金时期
1912——1919
短暂的发展 1927——1936
日益萎缩
1937——1949
一、民国初期兴办实业潮(1912—1927)
⒈ 原因
①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 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⑴国内
②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些发展实业的法令中国民族 资产阶级受到了鼓舞,激发了他们振兴事业的热情
③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爱用国货抵制日货等)
国际:
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 经济侵略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征榷考》
政府的苛捐杂税
谢谢!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刘鸿生
刘鸿生(1888— 1956),浙江定海人,第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包揽 开滦煤南运业务,成为百万 富翁,人称“煤炭大王”; 后于苏州、上海和全国各地 兴办鸿生、大中华等火柴公 司,任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 主席,又被人称为“火柴大 王”;民国9年(1920年) 与朱葆三等在上海龙华镇创 建华商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 司(今上海水泥厂),任总 经理;民国12年,生产象牌 水泥,因质量优异,在与进 口水泥剧烈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畅销全国。同时设 立中华煤球公司,章华毛绒 纺织公司等众多企业。当时, 他又被称为中国人“企业大 王”。
专题十三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教师
![专题十三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7f0795f8f90f76c661371ad8.png)
专题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阶段特征】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经历了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等历史阶段,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和最终取得胜利的22年。
1.政治上:国共两党关系由对峙到合作抗日,再到对峙,最终国民党被赶到台湾,遗留下现代的“台湾问题”。
2.经济上:国民政府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民族工业一度得到较快发展。
但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新中国成立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3.思想上: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成熟,并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其他涉及章节:选修四《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多角度整合】1.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中国的22年间。
中国社会矛盾复杂多变,局势动荡不安,民族工业发展曲折。
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2年间,哪些原因造成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多次发生变化?它对中国政局带来怎样影响?(2)描绘一幅1927—194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示意图。
并指出你的理由。
2.1927—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先后进行了三次重要的策略调整:第一次是从城市到农村,第二次是从南方到西北,第三次是从反蒋到抗日。
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哪些事件表明中国革命在效仿俄国革命模式?举例说明中国革命是怎样“走向农村”的?这一实践形成了什么革命理论?(2)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共产党把革命中心从南方转移到西北?这一转移是如何完成的?对后来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影响?(3)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完成由反蒋到抗日的策略调整的?中国共产党这一调整的出发点是什么?(4)上述三次策略调整贯穿着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思想路线?3.有人说,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两次实现民主的机遇,但都错过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哪两次?为什么都错过了?对此你有何启示?1.(1)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使阶级矛盾发展成为最主要矛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含答案解析)-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含答案解析)-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1fa7c46d1f34693dbef3e04.png)
专题22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结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基本政策,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的意义,重点考查唯物史观、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观。
结合辛亥革命以来历届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创设学习情境和简单情境,认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突出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一)政治1.“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国民政府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同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二)经济1.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官僚资本崛起: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1)爆发: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两万多起义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2)意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2)内容①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②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9月,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改向山区进军。
4.开辟井冈山道路(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①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晚清至民国初期经济发展
![晚清至民国初期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c55421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b.png)
B、封建主义、帝国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
9月19日,日军占据“东三省官
银号”(中央银行)的大金库。
门前有日军站岗,门上贴着“日
本军占领,犯者死无赦”字样。
日本从沦陷区 掠夺大量物资
六、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国民党统治后期) (二)抗战胜后(1946-49):(陷入困境)
1948年,上海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 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只能发挥生产能力的20 %-40%,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 厂,只有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
(一)推动发展的因素:
3、民族主义的驱使:
民族危机的加深,激发了实业家“实业救国”的爱国热情,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别 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
4、有利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如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 家暂时放松经济侵略等。
七、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三)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 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进一步发展 初步发展
维新思想
产生
早期维新思想
3、政治
3、政治上: 推队动伍萌芽了逐一渐系壮列大资,戊戌产 为变阶 新法级 民辛民 主亥主 主革革 义命 命 革新; 命文化无 的运产到动阶来五级和四运动 早中期共反建封建立民准主备启蒙了思阶想级条件。
中 国
产生背景 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1840年后)
近 代
产
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资 本
初步发展 甲午战后到一战前(1895---1911 )
主 义
短暂春天
一战期间( 1912---1919 )
经 济
短暂发展 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6 )
历史类: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
![历史类: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https://img.taocdn.com/s3/m/2edac588ff00bed5b9f31d96.png)
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 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特点: ①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②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③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典型: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
四 大 家 族 主 要 成 员 及 产 业
材料二:1925年8月,禾丰造纸厂正式投产。当时,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地位,关税 不能自主,日商钻了黄纸板卷筒免税的空子,在中国沿海市场压价倾销,加上国内 同行削价竞争,导致黄纸板价格暴跌。主产黄纸板的禾丰厂产品大量积压,资金周 转不灵,到1927年底,负债已达60万元,不得已宣告破产停业。
在夹缝中求生存
主要集中在东部 沿海地区,地区 分布极不平衡
3.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据统计,1858-1911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 (1)发展迅速;
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 (2)规模较小;
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
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 (3)地区发展不平衡,
(3)国际环境: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的经济侵略
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 一战时期列强放缓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1912
40%
在华外国资本
60%
民族资本企业
1.原因
(1)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很快完成全国统一,为民族工业的 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2)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概述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03da1a7e009581b6bd9ebcd.png)
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民族工业的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 3、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影响
4、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受到的阻碍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图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清华大学学生焚烧日货
中国民族工业何时得到初步发 展? 有何表现?
初步发展时间:19世纪末 初步发展表现:1.厂矿企业增加
2.企业规模扩大
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有何表现?
表现:新建厂矿有600多家;
新增资本有1亿3千多万元,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 和面粉业。
时间 项目
一战前棉纺厂 22家 Nhomakorabea看图说史
阅读《民国初年 民族工业分布图》, 谈谈当时民族工业发 展的特点。
①、民族工业多集中在东 部沿海和沿江地区。
②、以纺织、面粉、烟草
等轻工业为主,钢铁、煤炭、造 船等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湖南师大附中 赵志明
•
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 是战斗 的人, 才能取 得胜利 。。22. 3.2322. 3.23We dnesda y, March 23, 2022
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时间
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 战期间。
2、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 3、表现
中国民族工业在什么时候出现 了“短暂的春天”?其原因是什么?
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原因:
1、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2、有识之士倡导“实业救国” 3、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 济的侵略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案(含答案)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66fdf3856a561252d36f5e.png)
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教学案学案编订人审核人使用时间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①“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②“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③“冰雹无情”是指中国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案参考答案问题思考一:思考归纳: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1)发展不平衡。
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面粉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地区分布不平衡。
民族工业大都集中在沿海一带,而广大的内地较少。
这主要是由于沿海一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自然经济较早瓦解,地理条件较优越等。
(3)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自然经济相比,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问题思考二:深化探究答案答案(1)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2)是一种新的经济成分,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在夹缝中求生存,始终不占主导地位。
(3)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民族工业命运悲惨,发展艰难。
因为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工业必然在夹缝中生存。
高效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A。
解析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轻工业发展迅速,化学工业等兴起;从地区分布上看,一战之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就已经是工商业中心了;B、D两项不是民族工业的特征。
2.答案D。
解析实业救国是甲午战争后出现的社会思潮,在此思想推动下,中国民族资本家致力于创办实业,推动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家徒有鸿志,却总是壮志难酬。
3.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时间1932年,此时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政策,所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
4.解析:题干信息主要涉及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情况,它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交通便利的沿海、沿江城市,而河南、河北、山东分布却很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家族
•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 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 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 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有道是:蒋家 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 人物,有了蒋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 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 宋孔陈”。
• 1.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 2.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摧残。 • 3.南京国民政府后期民族工业纷纷破产。
• 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 措施:
• ① 改订新约; • ② 实行财税和币制改革; • ③ 推行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
• 原因:
• 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破坏 • ②国民政府实行战时经济统制和限价政策
日军在中国抢占银行
•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区民族工业纷纷 破产。这主要是因为: ① 以蒋、宋、孔、 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垄断全国的 金融和工商业,压制排挤中小企业。 ②国 民党挑起内战,军费激增,赤字惊人,于 是国民党通过增加苛捐杂税和滥发纸币来 弥补财政赤字,,造成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企业的 生存和发展。 ③美国加紧经济侵略,大量 美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 ④ 战争的直接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