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知识点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第三者 --知识点总结笔记

必需 湿球温度 必需 露点温度 必需 相对湿度 必需 降水量 必需 降水类型 必需 海平面气压
必需 观测站地面气压 hPa(百帕) 必需 云底高度 必需 水平能见度 km km
干球温度 ℃
⑴地面。
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 必须项目:时间、风向、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 (风风时干、云量总低)
⑵高空。
h<1500m,至少每日一次。 必须项目:时间、探空数据层数、每层的气压、高度、温度、风速、风向 (时气层,两度风) 进一步预测模式:资料需逐日 24 次连续观测资料;
7
不足 24 次的,应用前对原始资料进行插值处理; 方法 连续均匀插值法(一日 4 次或 8 次) 均值插值法(一日 8 次以上)
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污染物项目 SO2、NO2、颗粒物(粒径≦10 年平均 μm、≦5μm)、NOX SO2、NO2、CO、颗粒物(粒 24 小时平均 每日至少有 20 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 径≦10μm、≦5μm)、NOX O3 臭氧 SO2、NO2、CO、O3、NOX 总悬浮颗粒 TSP、苯并芘 年平均 BaP、铅 Pb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5 个日平均浓度值 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15 个日平均浓度值 铅 Pb 季平均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6 个日平均浓度值 总悬浮颗粒 TSP、苯并芘 24 小时平均 每日应有 24 小时的采样时间 BaP、铅 Pb 8 小时平均 每 8 小时至少有 6 小时平均浓度值 1 小时平均 每小时至少有 45 分钟的采样时间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60 个日平均浓度值 每月至少有 27 个日平均浓度值(2 月份-25 个) 平均时间 数据有效性规定 每年至少有 324 个日平均浓度值
河川径流:地面径流+地下径流; 产流阶段:从降雨——径流形成; 汇流阶段:坡面漫流及河网汇流。
环评知识点

1、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2、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体系构成。
(列举综合法、单行法、行政法规)综合法:1979年9月13日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单行法:环境影响评价法、自然资源保护法、污染防治法.行政法规:为执行某些环境保护单行法而制定的实施细则或条例;针对环境保护工作中某些尚无相应单行法的重要领域而制定的条例。
3、环境标准体系。
(1)国家环境标准构成: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两个是强制性环境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这三个是推荐性环境标准)。
(2)地方环境标准制定条件:对于国家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标准优先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3)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性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
4、环评工作等级分级、等级调整基本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与单项影响评价工作定级之间的关系。
环评工作等级分级:(1)一级评价,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评价,一般采用定量化计算来描述完成;(2)二级评价,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的评价,一般采用定量化计算和定性描述完成;(3)三级评价,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一般评价,通过定性描述来完成。
等级调整基本要求: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其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可根据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所在地区环境特征、国家或地方政府对环境的有关特殊要求等进行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上下不应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环评必须了解的六大知识点

环评必须了解的六大知识点一、什么是环评?环评定义: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简称,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评”是政府要求的,评审通过后项目才能开始建设。
也就是说,没有环评的仓库厂房(除不要求环评的仓库),均是违章建筑,属于未批先建。
如果相关部门管理较严的话,有些仓库厂房则面临货品场地被扣押、工厂停工整治的风险。
二、什么是大环评、小环评?所谓“大环评”指的是:业主方面,建设项目开始之前就应就厂房用途、生产设备数量、工厂排污指标等问题进行环境评价申请和报备,这时候拿到的就是大环评报告。
(即项目立项时政府批准的土地用途)“小环评”指的是:租用厂房的租户方面,一定会涉及到生产加工,一定会使用生产设备,就需要对生产作业、设备数量、排污情况等进行登记报备,这个叫做小环评。
(小环评是在大环评基础上的做的,此处小环评的厂房用途应该以大环评为准)三、什么情况租厂房的企业需要新办环评?具体看当地政府要求,现在管理较严格的地区,正常租户与业主在从事行业、生产设备与数量还是污染指标等方面,任何一个不匹配都得新办环评。
需要新办环评的是绝大多数企业,因为很难有企业租户能找到与自身生产业务、生产设备都相同且设备数量、排污指标又相互吻合的业主。
(因为不新办环评就意味着租户全用业主的指标,租户相当于是业主下的一个生产小组而已)租户在新办环评的时候,要注意报备的设备数量、污染指标要在大环评指标之内,否则很难办下来。
例如,甲厂是房东,乙厂是租户,甲乙所用设备一样,但是甲的指标是150台,那乙在租仓的时候申请环评,设备数量只能申请小于或等于150台。
四、环评类别有哪些?办理大概需要多少钱?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环境影响从大到小分被需要环评报告书、环评报告表、环评登记表,编制难度也是从高到低递减的。
环评知识点整合最新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与区域性、2)变动性和稳定性、3)资源性与价值性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能够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二是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三是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的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四是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五是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六是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七是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包括下列问题: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建设规模、性质;选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环保要求;采取的防治措施经济上是否合理,技术上是否可行;是否需要再作进一步评价等。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有效的环境管理工具具有四种最为基本的功能:1)判断功能2)预测功能3)选择功能4)导向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是导向功能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促进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1) 客观、公开、公正;2) 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3) 兼顾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4) 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1)引入和确定阶段:1973-1979年2)规范和建设阶段:1981-1989年3)强化和完善阶段:上世纪90年代4)提高和拓展阶段:2000年至今第三节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介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建设项目。
(二)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整理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整顿一、名词解释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外部世界总体,它涉及人类已结识到和尚未结识到、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2、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变化以及由此产生对人类社会效应。
涉及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社会反作用两个层次。
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建设项目、区域开发筹划和国家政策实行后也许对环境产生影响(后果)进行系统性辨认、预测和评估。
并提出防止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办法,为决策提供科学根据。
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形式拟定下来从而必要遵守制度。
5、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含义:按照一定评价目,把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从总体上综合起来,对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6、无组织排放;是指生产装置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废气污染物不通过排气筒或排气筒低于15米排放源无规则排放。
7、大气污染源:一种可以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装置(指排放大气污染物设施或者排放大气污染物建筑构造8、大气环境容量:在给定区域内,达到环境空气保护目的而容许排放大气污染物总量。
9、生态影响评价:通过定量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作用分析拟定一种地区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
二、填空:1、环境质量表述环境优劣限度,它是一种详细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适当限度量化表达。
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建设期、运营期、服务后3、环境要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4、环境影响限度辨认:[1]不利影响:按环境敏感度划分,可划分为5级:(1)极端不利;(2)非常不利;(3)中度不利(4)轻度不利(5)薄弱不利[2]有利影响也可分为5级:(1)薄弱有利、(2)轻度有利、(3)中档有利、(4)轻度不利、(5)薄弱不利[3]短期影响、长期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与否具备累积效应等。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环评概论1.环评概念: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料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分类: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预料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价2.环评基本原则: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符合流域,生态爱护,城市;清洁生产政策;生态爱护;资源综合利用;土地利用;总量限制;污染物达标,区域环境。
3.我国的环评制度的形成及发展:《环境评价法》颁布时间:2002.10.28通过,2003.9.1实施,2004.2确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4.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及之间的关系组成:(1)宪法中的环境爱护的规范(2)环境爱护基本法(3)环境资源单行法(4)国家其他法律有关环境爱护的规定 (5)国家行政部门指定的各种环境爱护法令, 法规和条例(6)环境爱护地方法规(7)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公约。
关系:该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环境爱护的规定为基础,以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为核心,相关法律关于环境爱护的规定为补充,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协调的环境爱护法律, 法规, 规章, 标准及国际条约所组成的一个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法律法体系。
五大原则:宪法至上的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原则。
5.我国环评制度特点: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评价对象侧重于工程项目建设;分类管理;实行环评资格审核认定制6.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国家标准, 地方标准, 行业标准。
执行上,地方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优先于综合标准,且不交叉执行。
第二章环评程序1.环评工作程序分那几个阶段?分别主要工作?第一阶段为打算阶段,主要工作为探讨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料和评价环境影响。
环境监测:AQI的评价知识点

《环境监测》电子教材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计算(参照HJ 633-2012)1、概念空气质量指数(AQI,Air Quality Index),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等级的一个重要指标。
以整数表示。
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单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指数。
首要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AQI大于50时IAQI最大的空气污染物。
超标污染物(non-attainment pollutant),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污染物,即IAQI大于100的污染物。
2、空气质量指数计算方法2.1 空气质量分指数分级方案空气质量分指数级别及对应的污染物项目浓度限值见表1。
表1 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对应的污染物项目浓度限值2.2 空气质量分指数计算方法污染物项目P的空气质量分指数按式(1)计算:2.3 空气质量指数级别空气质量指数级别根据表2规定进行划分。
2.4空气质量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的确定方法1) 空气质量指数计算方法2) 首要污染物及超标污染物的确定方法AQI大于50时,IAQI最大的污染物为首要污染物。
若IAQI最大的污染物为两项或两项以上时,并列为首要污染物。
IAQI大于100的污染物为超标污染物。
3、日报和实时报的发布3.1 发布内容1)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日报和实时报的发布内容包括评价时段、监测点位置、各污染物的浓度及空气质量分指数、空气质量指数。
首要污染物及空气质量级别,报告时说明监测指标和缺项指标。
日报和实时报由地级以上(含地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环境监测站发布。
2)日报时间周期为24小时,时段为当日零点前24小时。
日报的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的24小时平均,以及臭氧的日最大1小时平均、臭氧的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共计7个指标。
3)实时报时间周期为1小时,每一整点时刻后即可发布各监测点位的实时报,滞后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概论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3.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4.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5.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6.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7.按评价对象,环评可分为: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
8.按环境要素和专题,环评可分为: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固体废物,土壤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9.按时间顺序,环评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1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规划或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在通过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且稳定运行一定时期后,对其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改进措施,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方法和制度。
12.工程分析的范围:主铺公环储及依托。
13.工程分析以工艺过程为重点,按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14.工程分析的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15.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
16.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
17.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置法,组合计算铺助法,指数法,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环评工程师知识点速记技巧

环评工程师知识点速记技巧环境评估(Environmental Assessment,简称EA)工程师是负责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与管理的专业人士。
他们需要掌握大量的环境科学知识,并且需要能够迅速有效地记住和应用这些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环评工程师常用的知识点速记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环境科学知识。
一、常用的速记符号环评工程师在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为了方便记忆和应用,他们通常会使用一些速记符号。
下面是环评工程师常用的几个速记符号:1. ≈:表示“大约”、“约等于”,可用于估算数值;2. ∝:表示“正比于”,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正比关系;3. ≠ :表示“不等于”,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不等关系;4. ↑:表示“增加”、“增长”;5. ↓:表示“减少”、“下降”;6. ○:表示“环评法规”;7. ✪:表示“环境标准”;8. △:表示“环境影响评价(EIA)”;9. Σ:表示“求和”,可用于表示多个变量之和;通过使用这些速记符号,环评工程师可以在记忆和应用环境科学知识时更加高效和准确。
二、记忆系统除了使用速记符号外,环评工程师还可以借助记忆系统来帮助记忆环境科学知识。
记忆系统是一种将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的方法,可以帮助环评工程师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环境科学知识。
1. 分类记忆法:将相似的环境科学知识进行分类,可以帮助环评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可以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影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进行分类。
2. 关联记忆法:将新的环境科学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可以帮助环评工程师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例如,可以将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政策进行关联,帮助记忆和理解相关内容。
3. 图像记忆法:将环境科学知识转化为图像,并与具体场景进行关联,可以帮助环评工程师更好地记忆和复习。
例如,可以将不同的环境污染物绘制成图表,并与具体的污染场景进行关联,帮助记忆和识别不同的污染物。
通过使用记忆系统,环评工程师可以更加高效地学习和应用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工作效率。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选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如果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应编制以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报告)。
在以下环境影响评价中,(后环境影响评价)是指系统地调查和评价规划或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不包括(工艺流程分析)在环境影响识别中,矩阵法以定性或半定量的方式解释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体积大、水深大的湖泊,水温的垂直分布有三个层次,上层、中层(温跃层)和下层,其中溶解氧浓度最高的是上层(上层)。
评价方法中正确的计算公式为(当PHJ?7.0、SPH、J?时,河口与一般河流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为(河口受潮汐影响)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a=rklscp中,p表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主要有农业耕作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生态影响评价中环境现状调查的要求不正确(任何级别的评价都必须进行现场调查)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现状调查方法的是(类比法)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就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
在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时,受保护生物栖息地应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圈或以(2d10%)为边长的矩形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大气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是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在空气污染气象学中,最大混合层高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它指示垂直方向上对流混合的高度范围)大气环境监测点设置的数量,应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功能布局和敏感受体的分布,结合地形、污染气象等自然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通常不应少于(10)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区域大气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敏感受体的功能布局和分布,结合地形、污染气象等自然因素,确定大气环境监测点的数量。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少于(6个)7.0?phj)7.0? 根据下面给出的温度条件,PHSD可以判断大气稳定(Z/t18m/14.03℃/286m/16.71℃)联合频率是统计不同(风速、风向和大气稳定度)出现几率对于平坦地形,不利的气象条件通常包括(静风、微风、逆温和烟雾)。
2023-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2023-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1、达西定律适用于()的情况。
A.层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大B.层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小C.紊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大D.紊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小【答案】 B2、下列关于含水层渗透系数K和介质粒径d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d越小,K越大B.d越大,K越大C.K与d无关,与液体粘滞性相关D.K与d相关,与液体粘滞性无关【答案】 B3、河流的纵向混合系数DA.8.3B.0.25C.0.23D.2.5【答案】 D4、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按污染途径判断该污染类型属于( )。
A.间歇入渗型B.连续入渗型C.径流型D.含水层间越流型【答案】 C5、关于收集利用环境空气质量历史监测资料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B.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C.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D.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答案】 B6、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重大危险源需根据()判断。
A.涉及的不同种类危险物质的毒性B.涉及的不同种类危险物质的数量C.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D.发生重大事故时对环境的危害程度【答案】 B7、下列关于地下水质渗透系数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渗透系数是表征含水介质透水性能的重要参数B.由达西定律可知:当水力坡度i=1时,则V=K,即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当水力坡度为为1时的地下水渗流速度C.渗透系数的大小仅取决于介质的粒度成分,颗粒排列D.地下水运动大多数情况下符合达西定律条件【答案】 C8、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时合理的混合液污泥浓度是()A.500mg/LB.2000mg/LC.5000mg/LD.8000mg/L【答案】 B9、当建设项目对生态敏感保护目标可能产生影响时,采取的最好保护措施是( )。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知识点汇总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知识点汇总1、某水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污染源监测期间,核查人员在中控室记录了生产装置的小时原料进料量和尾气排气量数据,依据上述记录可分析出( )。
A.监测期间的生产工况B.生产装置的自控水平C.尾气排放达标情况D.日常环境监测计划的执行情况【答案】 A2、下列废气除臭方法中,属于化学法的是( )。
A.掩蔽法B.重力法C.冷凝法D.燃烧法【答案】 D3、某省建设一公路,需经过一自然保护区,则该建设项目的评价等级应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 A4、不属于生态系统层次的是( )。
A.群落B.个体C.生态结构D.种群【答案】 C5、水库蓄水导致区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是( )。
A.地表植被被破坏B.水土流失C.水体富营养化D.地下水位抬升【答案】 D6、某70万吨/年煤基烯烃项目,年新鲜水用量为512万吨,设两套总能力为46000m3/h的循环水系统,用以上信息可估算的清洁生产指标是( )。
A.间接冷却水循环率B.单位烯烃产品新鲜水用量C.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D.万元产值取水量【答案】 B7、(2015年真题)水库渔业资源调查中,当测点水深12m时,水的理化性质调查采样点应至少设置在()。
A.表层,中层和底层B.表层和底层C.表层5,12m深处D.表层5,10m【答案】 D8、等效连续A声级用符号( )表示。
A.LdnB.LwaC.LeqD.WECPNL【答案】 C9、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流场预测中,解析法的计算过程不包括( )。
A.对建设项目所在地进行环境现状调查B.利用勘察试验资料确定计算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C.根据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边界概化,同时依需水量拟定开采方案,选择公式D.按设计的单井开采量、开采时间计算各井点特别是井群中心的水位降落值【答案】 A10、拟建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6cm/s,应选择渗透系数不大于()的人工合成材料进行防渗处理。
环评基础知识点归纳知识讲解

一简答题1点源调查的内容:a 污染源的排放特点(排放形式:分散、集中;排放口的平面位置及排放方向;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b 污染源排放数据(选定的主要水质参数):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变化情况等的数据;c 用排水状况(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排水总量);d 废水(污水)处理状况(排污单位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事故状况等)2非点源调查内容:a 工业类非点源污染源:原料、燃料、废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堆放面积、堆放形式、对方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遮盖方式等;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
b 其他非点源污染:对于山林、草原、农地非点污染源,应调查有机肥、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流失率、流失规律不同季节的流失量等;对于城市的非点污染源,应调查雨水径流特点、初级城市暴雨径流的污染物量。
c 污染源采样分析方法。
d 污染源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1)填埋场渗滤液泄露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
(2)填埋场产生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
(3)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4)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
(5)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6)填埋场孽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
(7)垃圾填埋场中塑料袋、垃圾填埋场中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的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土压实的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8)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4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应该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影响和潜在影响因素,能量化的要给出量化指标。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
介绍工程的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并给出工程特性表。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知识点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基本概念:A.自然因素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称为社会环境B.环境的基本特征: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和价值性C.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的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D.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按评价对象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预测、选择、导向(核心)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法律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A.第一个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B.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79年) C.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确立环评制度D.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并于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E.2004年,人事部、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F.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相关法G.《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它是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极为重要和可操作性强的行政法规。
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针对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针对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可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为什么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合理的经济布局是保证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不合理的布局则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2)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把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限制在最小范围。
(3)为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制定区域环境保护目标、计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宏观调控和全过程污染防控的目的。
(4)提供最佳环境管理手段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5)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基本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工作原则:(1)依法评价原则应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2)科学评价原则应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突出重点原则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1)引入和确立阶段(1973--1979)2)规划和建设阶段(1980--19893)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20024)提高和拓展阶段(2003--2015)5)改革和优化阶段(2016年至今)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了解)1)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分类管理4)分级审批5)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第二章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环境法规的构成目前我国建立了以法律、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政府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环境标准、环境保护国际条约组成的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法法律法规体系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法律法规法律:(1)宪法(2)环境保护综合法(3)环境保护单行法(4)环境保护相关法中华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标准及其作用定义:环境标准视为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内容整理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知识点第一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定义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3.环境影响的分类:按项目时段分:建设阶段影响运营阶段影响服务期满后的影响4.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5.环境影响评价作用-----是贯彻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通过评价查清项目拟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针对项目的工程特征和污染特征,预测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范围和程度,从而制定避免污染、减少污染和防止破坏的对策,为项目选址、合理布局、最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6.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应满足的条件:①能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作出识别和评估;②对各种替代方案、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③生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的影响特征及其重要性;④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制度;⑤及时清晰的结论,为决策提供信息。
7.按照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下列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②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③建设项目工程分析④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⑤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⑥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⑦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⑧清洁生产⑨公众参与⑩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9.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环评法规知识点总结

环评法规知识点总结一、环评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对特定规划、项目或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它是一种对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规划、项目或政策进行预测和评价的制度,旨在保护环境、保障公众权益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环评的目的1. 保护环境:通过综合评估规划、项目、政策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2. 保障公众权益:公众有权知晓并参与环境决策,环评为公众提供了介入环境决策的机会和途径;3. 促进可持续发展:环评有助于在发展过程中平衡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环评的法律依据环评的法律依据是通过立法或行政法规确定的。
在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环评工作的法律依据。
四、环评的实施主体和责任1.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单位负责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组织环境影响评价;2. 政府环保部门:负责监督环评工作的实施;3. 环评机构:专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机构;4. 公众:有权知悉和参与环评过程。
五、环评的流程1. 项目建议书阶段:初步评估项目的环保要求和可能影响,是否需要进行环评;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初步评价;3.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阶段: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4. 公示和听证阶段:将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公示,并进行公众听证;5. 环境影响评价书的审批: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6. 监督管理阶段: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需在建设/运营过程中遵守批准的环境保护要求,并接受监督管理。
六、环评的内容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位置、规划、建设内容;2.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对周边环境的评价、对水、大气、土壤的可能影响等;3.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通过模型、实验等方法,预测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4. 环境保护措施建议:提出对减少和消除环境影响的措施建议;5. 社会与经济影响评价:包括对项目可能对当地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1、“一地三域十专项”:“一地”是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三域”就是流域、海域、区域,2、环境评价按时间分类: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3环境质量的价值:健康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4环境质量的变异性:从空间看:地带性变异、非地带性变异;从时间看:节律性变异、非节律性变异5硫的三种形态:有机硫、硫铁矿和硫酸盐6潜在污染物的评价方法:类别评价法、综合评价法7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8监测时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9生物评价法特点:①连续性,②灵敏度高,③累积性,④综合性强。
10水质预测模型:零维模型、一维模型、二维模型。
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对象是生态系统12生态环境评价一般可分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影响评价13环境风险的三要素:受体、暴露、危害环境风险的两个特点:不确定性、危害性14噪声源:一是交通噪声,二是工业噪声,三是建筑施工噪声,四是社会噪声。
15目标总量:某一个时期环境能够接纳的污染物总量。
16容量总量:不改变环境原有功能的情况下,环境能够接纳某污染物的最大量。
17环境标准体系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环境保护方法标准。
18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噪声标准。
19环境要素(通常指自然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土壤、岩石、生物和阳光20环境评价总的工作程序:调查、监测、评价、综合防治21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的评价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排毒系数法、等标排放量法、超标排放量法。
二、名词解释1环境评价:是对环境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给予定性和定量地说明与描述的科学。
具体的讲,就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评价人类环境质量水平,并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境状况的优劣进行定量描述。
2环境标准: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同意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3环境功能区:环境功能区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的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规划。
4环境标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有效的控制污染源排放,以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由政府所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它是环境保护法的一部分,也是进行环境评价工作的法律依据。
5环境标准体系:不同的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体,即构成了环境标准体系。
6环境质量:述环境的优劣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的整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7五图四表:地理位置图、平面布置图、物料平衡图、工艺流程图、外环境关系图;原辅材料消耗表、污染物排放汇总表、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竣工验收一览表8均匀混合断面:指某污染物在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5%,认为该污染物在该断面分布均匀,这一断面称为均匀混合断面。
9环境风险: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或由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运动过程共同作用造成,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
10生态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是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
11潜在污染能力:是污染源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最大污染效应,它不同于污染源对环境产生的实际效应。
12第一类污染物:指能在环境和动植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
13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定某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劣,作为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参考标准,或为环境规划和环境建设提供基本依据。
14环境风险: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或由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运动过程共同作用造成,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
环境风险具有两个主要特点,即不确定性和危害性。
15社会调查法:通常把深入到工厂、企业、学校、机关进行访问,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的调查方法称为社会调查法,它是污染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16最佳使用技术:三、简答题: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三大基本职责:(1)为设计部门规定设计依据;(2)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依据;(3)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2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和技术基础:作用:(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技术基础:(1)环境监测技术;(2)污染物扩散规律;(3)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自然界自净能力4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功能和作用程序:(1)划定评价的范围;(2)确定评价的内容;(3)提出评价精度的要求;(4)统一评价方法和途径;(5)资料收集和系统监测;(6)数据处理和建立模式;(7)成果分析和报告书的编写功能和作用:1、判断功能,评价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以人的需求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做出价值判断;2、预测功能,评价的基本形式之二,是以人的需求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做出价值判断;3、选择功能,评价的另一种形式,是将几种方案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方案;4、导向功能,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对人类的实践活动进行调控和导向,使之向我们期望的目标发展。
5环境评价的内容:(1)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2)环境质量的调查与评价;(3)环境效应分析即环境污染影响的分析(a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生态效应;b区域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c经济损益分析)。
6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1)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主(2)具有法律强制性(3)纳入基本建设程序(4)分类管理:a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必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b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可以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c对环境影响很小的项目可只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5)实行评价资格审核认定制(6)突出工程实用性7污染源调查的原则 明确目的性;把握系统性;重视联系性:重视污染源周围的环境特性;保持统一性:同一基础、同一标准、同一尺度;要有工作程序。
8污染源的调查内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排放方式、途径及污染源的类型和位置,直接关系到其影响对象、范围和程度(工业、农业、生活及其交通) 9污染源调查方法 :准备阶段:明确调查目的;制定调查计划做好准备工作;做好试点调查;调查阶段:社会调查;实地调查;理论计算;总结阶段:数据处理;建立档案;评价;文字报告10等标污染负荷法:优点:物理意义明确;能够找出主要的污染物、主要的污染源缺点:对于毒性强、危害性大而排放量小的污染物容易忽略11关于污染源评价的几个问题:1关于污染源和污染物的评价:区分潜在污染能力和实际污染效应2关于评价标准的选择原则 (1)根据评价目的选择评价标准(2)力求科学地反映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3)要考虑到对尽可能多的污染进行评价3.关于污染源综合评价的问题12内梅罗指数法优缺点:优点:世界上首次按用途对水进行评价划分并;建立了一套专用的评价标准;评价模式中既考虑了平均状况,又考虑了个别极端状况(max 值)缺点:没有质量分级;忽略了有毒有害物质。
14上海大气质量指数: X 为最大因子Y 为平均值 特点:形式简单,不但考虑了多种污染物的平均污染状况,而且还考虑了某种污染物的最大污染水平。
15高斯模型的四点假设:(1) 污染物在空间 YOZ 平面中按高斯分布(正态分布),在 X 方向只考虑迁移,不考虑扩散;(2)在整个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稳定的,风速大于lm /s ;(3)源强是连续均匀的;(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量是守衡的。
16评价等级的划分:一级:全面深入评价有很重要环境影响或敏感环境问题。
二级:有重点问题评价(或专题)。
三级:分析一般问题。
17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源项分析; 后果计算; 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风险计算和评价。
18环评大纲编制程序Ⅰ初步调查:①有关工程本身的情况;②工程中的环保措施;③当地重点环保目标、功能区、环境标准等。
Ⅱ初步搜集资料及必要的现场勘察。
Ⅲ建设项目与环境特征的初步分析,确定重点评价项目、各单项等级、评价范围等。
Ⅳ确定协作单位,编制大纲、审批及修改。
19大纲内容Ⅰ总则:主要说明评价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的目标,采取的标准,评价项目及其工作等级和重点,评价阶段划分,技术工作程序等。
Ⅱ建设项目概况。
Ⅲ拟建设地区的环境状况(附位置图)。
Ⅳ工程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Ⅴ环境现状调查:一般包括项目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与评价项目关系较密切部分的环境现状调查。
20环境标准的作用: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是判断环境质量和Y X I ⨯=上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执法的依据;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
总之,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四、论试题:工程分析(一)工程分析的目的1.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2.弥补可研对产污环节和排污量估算的不足3.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4.为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管理和发展规划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依据(二)工程分析的基本原则1.体现政策性;2.应具针对性;3.为各专题评价提供定量而准确的基础资料;4.从环保角度为项目选址、工程设计提出优化建议。
(三)工程分析的方法类比法: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与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注意拟建项目与类比项目在工程一般特征、污染物排放特征、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或可研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
适用于评价级别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四)工程分析的内容1.工程概况(1)工程一般特征简介主要是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及发展规模等。
(2)物料及能源消耗定额包括主要原料、辅助材料、助剂、能源以及用水等的来源、成分和消耗量。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产率、效率、转化率、回收率和放散率等。
2.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及产污环节用工艺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同时表明污染物的产生位置和污染物的类型。
3.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1)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是各专题评价基础资料,必须按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退役期)详细核算和统计,力求完善。
(2)新建项目污染物源强算清两本账:一是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Q1);另一本是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