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直流电机
第2章直流电动机
![第2章直流电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d5afdfac998fcc22bcd10dd6.png)
Ia2Ra (0.5 ~ 0.75)(1N )U N IN
Q Ia IN
Ra
(0.5
~
0.75)(1 PN UNIN
)UN IN
机电传动与控制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2.4.1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机械特性的绘制
1)固有机械特性的绘制
(2) 求 KeN
额定运行条件Ra 下的反电势为:
EN
求出电枢电阻Ra 、KeφN 后,各种人为机械特性的绘制也就容易了。
Ra N
机电传动与控制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Ra N
机电传动与控制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Ra N
机电传动与控制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Ra N
机电传动与控制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2.4.2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19(a)所示,其最大特
直流电源接在电刷之间而使电流通入电枢线圈。当线 圈的有效边从N(S)极下转到S(N)极下时,其中电流的 方向必须同时改变,使电磁力的方向不变,即电磁转矩的 方向不变而使转子以n的转速旋转。
机电传动与控制
ej Bjlv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2.2 直流电动机的的工作原理
2.直流电动机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2.3 直流电动机的额定参数
4.额定转速nN 额定转速是指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输出额定功率的情
况下运行时,直流电动机的旋转速度,单位为r/min(转/分)。 5.额定励磁电流IfN
额定励磁电流指直流电动机在额定状态时的励磁电流值, 单位为A(安培)。 6.额定励磁电压UfN
额定励磁电压指直流电动机在额定情况下工作时,励磁绕 组所加的电压,单位为V(伏) 7. 额定转矩
第2章 直流电机
![第2章 直流电机](https://img.taocdn.com/s3/m/92bfdc5afe4733687e21aab0.png)
第二章直流电机内容提要一、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1、皮—萨电磁定律f=其方向用左手定则确定。
Bil2、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内电流是交变的,直流电机具有可逆性。
二、直流电机的绕组1、绕组的基本形式:单迭绕组和单波绕组。
2、单迭绕组的特点a=a为支路对数,p为磁极对数。
p3、单波绕组的特点=a a为支路对数,即单波绕组的支路对数与磁极对数无关,总等于1。
1三、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1、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分为他励、并励、串励和复励。
2、他励直流电机他励直流电机是一种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无联结关系,而由其它直流电源对励磁绕组供电的直流电机,励磁电流与电枢电流无关。
3、串励直流电机串励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电机的电枢电流与励磁电流相等。
4、并励直流电机并励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并联,励磁绕组上所加的电压就是电枢两端的电压。
5、复励直流电机复励直流电机的主磁极上装有两个励磁绕组,一个与电枢电路并联(称为并励绕组),然后再和另一个励磁绕组串联(称为串励绕组)。
也可以一个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后,再和另一个励磁绕组并联。
四、直流电机的磁场和电枢反应1、直流电机的主磁路分为五段:定子、转子之间的气隙;电枢齿;电枢磁轭;主磁路和定子磁轭。
2、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场空载时,气隙磁场仅由主磁极上的励磁磁动势建立。
电机磁路中磁通数值不大时,磁动势随磁通成正比例地增加;当磁通达到一定数值后,磁动势的增加比磁通增加得快,磁化曲线呈饱和特性。
3、直流电机负载时的磁场及电枢反应(1)负载时气隙磁场发生了畸变;(2)呈去磁作用;五、并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感应电动势 n C E e a ϕ=电磁转矩 a T em I C T ϕ=转矩方程 02T T T em +=电动势平衡方程 a a a R I E U +=功率平衡方程 N N N N I U P η= n T T I E p em em a a em 602π=Ω== N Fe c m ec Cuf Cua P p p p p p P +++++=1六、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1、并励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1)转速特性 当fN f N I I U U ==,时,()a I f n =的关系曲线。
电机学(刘颖慧)课件第2章直流电机基本理论
![电机学(刘颖慧)课件第2章直流电机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f4a5f46192e45361066f5d7.png)
电机学 Electric machinery
2.1.5 直流电机的结构
❖ 直流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构成,两者之间存在气隙。 ❖ 定子主要用来建立主磁场,并作为电机的机械支撑,包括主
磁极、换向极、机座、电刷装置和端盖等部件。 ❖ 转子又称为电枢,主要包括电枢铁心、电枢绕组和换向器等
❖ 换向器
❖ 对于发电机,换向器的作用是将电枢绕组中的交变电动势转 变为直流电动势向外部输出直流电压;
❖ 对于电动机,它是将外界供给的直流电流转变为绕组中的交 变电流以使电机旋转。
(a) 换向片
图2.1.7 换向器结构
(b) 换向器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UT
第2章 直流电机基本理论
直流电机是指能输出直流电流的发电机或通入直 流电流而产生机械运动的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和宽广平滑的调 速特性。
直流发电机主要做直流电源。
电机学 Electric machinery
2.1 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 电机的分类: ❖ 应用电磁原理实现电能与机械能互换的旋转机械,统称为电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UT
电机学 Electric machinery
电枢绕组设计的基本要求:
1.电动势大,波形好; 2.电流大,产生并承受的电磁力和电磁转矩大; 3.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4.便于维修; 5.换向性能好;
电枢绕组的类型:
1.叠绕组:单叠绕组和复叠绕组; 2.波绕组:单波绕组和复波绕组; 3.蛙绕组:叠绕组和波绕组的组合;
第2章直流电机习题解答
![第2章直流电机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c266c20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9.png)
第二章 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2-1 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的额定数据为: N P =54 kW ,N U =220 V ,N I =270 A , N n =1150 r /min 。
估算额定运行时的aN E ,再计算N e C Φ、N T 、0n ,最后画出固有机械特性。
解: 估算额定运行时的 V 20922095.095.0=⨯==N aN U Emin)/r /(V 182.01150209===ΦN aN N e n E C N.m 29.469270182.055.955.9=⨯⨯=Φ=Φ=N N e N N T N I C I C Tr/min 1209182.02200==Φ=N e N C U n 在n -T 直角坐标系中过点A (1209,0)和点B (1150,469.29)作直线,该直线就是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如题2-1图所示。
2-2 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的额定数据为:N P =7.5 kW ,N U = 220 V ,N I =40 A ,N n =1 000 r /min ,a R =0.5 Ω。
拖动L T =0. 5N T 恒转矩负载运行时电动机的转速及电枢电流是多大?解: V 200405.0220=⨯-=-=Φ=N a N N N e aN I R U n C En /(r/min)1209 1150 T/N.m469.29 题2-1图1V/r.min 2.01000200-===ΦN aN N e n E C r/min 11002.02200==Φ=N e N C U n 由a N T I C T Φ=可知,当L T =0.5N T 时,A 20405.05.0=⨯==N a I Ir/min 10505011002.0205.0110000=-=⨯-=Φ-=∆-=a N e a I C R n n n n2-3 写出题2-3图所示各种情况下系统的运动方程,并说明系统的运行状态。
《电机学》(华中科大出版社,辜承林,第二版)课后答案
![《电机学》(华中科大出版社,辜承林,第二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95de4b866fb84ae55c8d39.png)
第二章 直流电机 2.1 为什么直流发电机能发出直流电流?如果没有换向器,电机能不能发出直流电流?换向器与电刷共同把电枢导体中的交流电流,“换向”成直流电,如果没有换向器,电机不能发出直流电。
2.2 试判断下列情况下,电刷两端电压性质 (1)磁极固定,电刷与电枢同时旋转; (2)电枢固定,电刷与磁极同时旋转。
(1)交流 ∵电刷与电枢间相对静止,∴电刷两端的电压性质与电枢的相同。
(2)直流 电刷与磁极相对静止,∴电刷总是引出某一极性下的电枢电压,而电枢不动,磁场方向不变 ∴是直流。
2.3 在直流发电机中,为了把交流电动势转变成直流电压而采用了换向器装置;但在直流电动机中,加在电刷两端的电压已是直流电压,那么换向器有什么呢? 直流电动机中,换向法把电刷两端的直流电压转换为电枢内的交流电,以使电枢无论旋转到N 极下,还是S 极下,都能产生同一方向的电磁转矩 2.4 直流电机结构的主要部件有哪几个?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这些部件的功能是什么?有7个 主磁极 换向极, 机座 电刷 电枢铁心,电枢绕组,换向器 见备课笔记2.5 从原理上看,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可以只有一个线圈做成,单实际的直流电机用很多线圈串联组成,为什么?是不是线圈愈多愈好?一个线圈产生的直流脉动太大,且感应电势或电磁力太小,线圈愈多,脉动愈小,但线圈也不能太多,因为电枢铁心表面不能开太多的槽,∴线圈太多,无处嵌放。
2.6 何谓主磁通?何谓漏磁通?漏磁通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主磁通: 从主极铁心经气隙,电枢,再经过相邻主极下的气隙和主极铁心,最后经定子绕组磁轭闭合,同时交链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在电枢中感应电动势,实现机电能量转换。
漏磁通: 有一小部分不穿过气隙进入电枢,而是经主极间的空气隙钉子磁轭闭合,不参与机电能量转换,δΦ与饱和系数有关。
2.7 什么是直流电机的磁化曲线?为什么电机的额定工作点一般设计在磁化曲线开始弯曲的所谓“膝点”附近?磁化曲线:00()f F Φ= 0Φ-主磁通,0F 励磁磁动势设计在低于“膝点”,则没有充分利用铁磁材料,即 同样的磁势产生较小的磁通0Φ,如交于“膝点”,则磁路饱和,浪费磁势,即使有较大的0F ,若磁通0Φ基本不变了,而我的需要是0Φ(根据E 和m T 公式)选在膝点附近好处:①材料利用较充分②可调性好③稳定性较好。
第2章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拖动
![第2章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拖动](https://img.taocdn.com/s3/m/c73e1c58852458fb760b5604.png)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同直流电动机一样,直流发电机电枢线圈 中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也是交变的,而通 过换向器和电刷的整流作用,在电刷A、 B上输出的电动势是极性不变的直流电动 势。在电刷A、B之间接上负载,发电机 就能向负载供给直流电能。这就是直流发 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机的可逆原理
一台直流电机原则上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也 可以作为发电机运行,取决于外界输入能量的 不同条件。 将直流电流施加于电刷,输入电能,电机能将 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拖动生产机械旋转,成为 电动机运行;如用原动机拖动直流电机的电枢 旋转,输入机械能,电枢绕组便能切割磁场的 磁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电机能将机械能 转换为直流电能,从电刷端引出直流电动势, 作发电机运行。
2.1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直流电动机虽然比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结构复 杂,维修也不便,但由于它的调速性能较好和 起动转矩较大,因此,对调速要求较高的生产 机械或者需要较大起动转矩的生产机械往往采 用直流电动机驱动。 直流电动机的应用: (1)轧钢机、电气机车、中大型龙门刨床、矿 山竖井提升机以及起重设备等调速范围大的大 型设备。 (2)用蓄电池做电源的地方,如汽车、拖拉机 等。
2.6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所谓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就是电机的转 速 n 随着负载转矩 T 的变化情况,研究电 机转速变化能够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电机按 照生产工艺的要求拖动生产机械,高效率 、低损耗地运行。
2.6.1. 他励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方程
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方程是由感应电动势方程、电磁 转矩方程和电压平衡方程推导出来的,即:
2.8.2 直流电动机的反接制动
对位能负载而言,反接制动有两种情况: 一是转速反向的反接制动,另一是电压反 接的反接制动。
2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2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https://img.taocdn.com/s3/m/0cdc0ec3360cba1aa811dac1.png)
•
2a=2
•
或
a=1
• 当电枢旋转时,各元件的位置随时间变化,构成支路的元件 交替更换,但从电刷外面看绕组时,仍然是一个有两条并联 支路的电路。
• 正因为如此,在元件数相同的情况下,波绕组每条支路的串 联元件数就可能比叠绕组多,支路电压也就会比较高。这也 是波绕组的基本特点。
• 波绕组增加并联支路数的方法是采用复波绕组。由m个单波 绕组构成的波绕组叫做m波绕组,其特点是 。m y yK (K m)/ p 波绕组通过电刷实现并联(电刷宽度等于或大于m个换向片宽 度),其并联支路数增至2m。
2020年3月2日 第2页
• 分类:直流电枢绕 组有叠绕组、波绕 组和混合绕组等三 种类型。
• 本节主要说明单叠 和单波绕组的组成 和连接规律。
2020年3月2日 第3页
§2.1电枢绕组的一般知识
• 一、直流电枢绕组的构成 • 二、直流电枢绕组的节距
2020年3月2日 第4页
一、直流电枢绕组的构成
边与第二个元件的上层边在电枢表面上所跨 的距离,称为第二节距。第二节距用y2表示, 也用虚槽数计算。
2020年3月2日 第10页
• 3.合成节距y
• 相串联的两个元件的对应边在电枢表面所跨的距离, 称为合成节距。合成节距用y表示,也用虚槽数计 算。波绕和叠绕、单绕组和复绕组之间的差别,主 要表现在合成节距上。所谓叠绕组是指:各磁极下 的元件依次相连,后一个元件总是“叠”在前一个 元件上。波绕组是指把相隔约为一对极距的同极性 磁场下的相应元件串联起来,像波浪一样向前延伸。 叠挠和波绕这两种联法,都能保证相串联的元件其 电动势方向相同而不互相抵消。
• 现举例说明单波绕组的绕法、支路电动势和 支路数等问题。
第2章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特性
![第2章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8a7b371ab7360b4c2e3f6491.png)
工作原理——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1.4 工作原理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结论: 结论: ①在电枢线圈内的感应电动势及电流都是交流 交流的,通过换向 交流 片及电刷的整流 整流作用才变成从外部看的两电刷间的直流电 整流 动势。 ②虽然电枢线圈是旋转的且电枢线圈中的电流是交变的,但 从空间上看,N极与S极下的电枢电流的方向是不变的。因 此,由电枢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从空间上看也是一个恒定不 变的磁场。 ③电枢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与其电流的方向始终一致。 ④当接上负载时,电枢绕组中就有电流,此电流与磁场相互 作用产生电磁力,该电磁力使转轴受到一个力矩,称之为 电磁转矩,其方向是与转子的转向相反的,是制动性质 制动性质的。 电磁转矩 制动性质
第2章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特性
2.1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2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2.3 直流电机空载和负载时的磁场 2.4 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2.5 直流电动机稳态运行时的基本方程式和功率 关系 2.6 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7 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
第2章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特性
•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与交流电动机的比较 直流电动机比交流电动机结构复杂、价 格高、维修繁琐;但起动转矩大,起动和 制动性能优良、可平滑调速。
2.1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1.1 基本结构 组成:定子+转子+气隙
图2.1 小型直流电机的结构图
基本机构——1.定子部分 1.定子部分 2.1.1 基本机构 1.
定子部分=机座+主磁极+换向极+ 定子部分=机座+主磁极+换向极+电刷装置 (1)机座:一是作为电机磁路系统中的一部分(定子磁 机座: 轭),二是用来固定主磁极、换向极及端盖等,起机械支 承的作用。因此要求机座有好的导磁性能及足够的机械强 度与刚度。机座通常用铸钢或厚钢板焊成。 。 。 主磁极: (2)主磁极:主磁极:在大多数直流电机中,主磁极是电 磁铁,为了尽可能的减小涡流和磁滞损耗,主磁极铁心用 1~1.2mm厚的低碳钢板叠压而成。整个磁极用螺钉固定在 机座上。(装配图)
第2章第2讲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参考文档
![第2章第2讲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参考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903de5680eb6294dd886c93.png)
s nN 100 % n0
式中 nN = n0 - nN 静差率是用来衡量调速系统在负载变化时转速的稳定度的。 调速范围和静差率两个指标合称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
27
2、静差率s
s nN 100 % n0
机械特性越硬,静差率就
越小,转速的稳定度越高。
➢ 特性a和b的硬度相同, ➢ 特性a和b额定速降相同, ➢ 特性a和b的静差率不相同。
21
4. 电能回馈与泵升电压的限制
泵升电压限制
在大容量或负载有较大惯量的系统中,不可能只靠电容器来
限制泵升电压,这时,可以采用下图中的镇流电阻 Rb 来消耗 掉部分动能。分流电路靠开关器件 VTb 在泵升电压达到允许数 值时接通。
+
UUss
+ CC
过电压信号
RRbb VVTTbb
-
泵升电压限制电路
PWM变换器电路有多种形式,总体上可分为不 可逆与可逆两大类。
脉宽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4
(1). 不可逆PWM变换器
①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 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直流电动机系统
主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功率开关器件VT 可以是任意一种全控型开关器件,这样的电路 又称直流降压斩波器(buck变换器)。
2
2.1.2 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
主要研究问题 1 PWM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波形; 2 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 3 PWM控制与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4 电能回馈与泵升电压的限制。
3
1.PWM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电压、电流波形
脉宽调制(PWM)变换器的作用是:用脉冲宽度调 制的方法,把恒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调制成频率一 定、宽度可变的脉冲电压序列,从而可以改变平 均输出电压的大小,以调节电动机转速。
电机与拖动教案——第二章 直流电机
![电机与拖动教案——第二章 直流电机](https://img.taocdn.com/s3/m/d5ed420904a1b0717fd5ddfd.png)
第二章直流电机2.1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一、基本工作原理(一)直流电机的构成(1)定子:主磁极、换向磁极、机座、端盖、电刷装置;(2)转子:电枢铁心、电枢绕组、换向装置、风扇、转轴(3)气隙**注意:同步电机—旋转磁极式;直流电机—旋转电枢式。
1.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实质上是一台装有换向装置的交流发电机;(1)原理: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2)特点:e=BLV;a、电枢绕组中电动势是交流电动势b、由于换向器的整流作用,电刷间输出电动势为直流(脉振)电动势c、电枢电动势——原动势;电磁转矩——阻转矩(与T、n反向)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实质上是一台装有换向装置的交流电动机;(1)原理:带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并形成电磁转矩,推动转子转动起来(2)特点:f=BiLa、外加电压并非直接加于线圈,而是通过电刷和换向器再加到线圈b、电枢导体中的电流随其所处磁极极性的改变方向,从而使电磁转矩的方向不变。
c、电枢电动势——反电势(与I反向);电磁转矩——驱动转矩(与n同向)**说明:直流电机是可逆的,它们实质上是具有换向装置的交流电机。
3、脉动的减小——电枢绕组由许多线圈串联组成(二)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1、主磁极——建立主磁场(N、S交替排列)a、主极铁心——磁路,由1.0~1.5mm厚钢板构成b、励磁绕组——电路、由电磁线绕制2、机座——磁路的一部分(支承)框架,钢板焊接或铸刚3.电枢铁心——磁路,0.5mm厚硅钢片叠压而成(外圆冲槽)4.电枢绕组——电路。
电磁线绕制(闭合回路,由电刷分成若干支路)换向器——换向片间相互绝缘(用云母或塑料)电刷装置a、电刷——石墨或金属石墨b、刷握、刷杆、连线(铜丝辨)5.换向极——改善换向,由铁心、绕组构成(放置于主极之间或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三)励磁方式1.定义:主磁极的激磁绕组所取得直流电源的方式;2.分类:以直流发电机为例分为:他励式和自励式(包括并励式、串励式和复励式)他励:激磁电流较稳定;并励:激磁电流随电枢端电压而变;串励:激磁电流随负载而变,由于激磁电流大,激磁绕组的匝数少而导线截面积较大;复励:以并激绕组为主,以串激绕组为辅。
电机学(第三版)第二章 直流电机
![电机学(第三版)第二章 直流电机](https://img.taocdn.com/s3/m/6827b31cc281e53a5802ff7d.png)
P EI a em
机械输入功率
P P pmec pFe p来自d P p0 1 em em
P P2 pCua pCuf pmec pFe pad 1 P2 pCu p0 P2 p
I
电压变化率
U U N U 0 100% U0
4.调节特性: n=常数、U=常 数时,If=f(I)
直流电机总体结构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主磁极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换向极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机 座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枢铁芯及绕组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枢绕组在槽中的绝缘情况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换向器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刷装臵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枢绕组在槽内的放臵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单叠绕组的连接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D a 2 p或 Z i 2 p
Z 整数 y 2p
i 1
y y 叠绕组 y 0
1 2 2
y
波绕组的 y 0
2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单叠绕组-展开图
Bavl
(1)
n ( 5) v 2 p 60
故式(2)最终可改写为
(4 )
E
令
Na / 2 a
k 1
ek lv
Na / 2 a
k 1
B ( x)
( 2)
pN a E n C E n 60a
电机与拖动第二章第二节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电机与拖动第二章第二节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https://img.taocdn.com/s3/m/6a6864d343323968001c9284.png)
• 通过规定的电流 • 产生足够的电势和电磁转矩 • 消耗的有效材料最省 • 强度高(机械、电、气、热) • 运转可靠 • 结构简单
绕组实物图
3
第一部分 电机原理 第二章 直流电机
第二节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一、电枢绕组的基本知识—名词、术语
1、磁极中心线:极轴线 2、几何中心线:磁极之间的平分线
二、单叠绕组
5、画绕组电路图(并联支路图) • 特点:每个极下的元件组成一条支路
19
第一部分 电机原理 第二章 直流电机
第二节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二、单叠绕组
• 整个电枢绕组为一个闭合回路,无头无尾 - 感应电动势总和为零
• 元件的两个出线端要连接于相邻两个换向片上 • 并联支路数等于磁极数, 2a=2p; • 电刷数等于磁极数,每条支路由不相同的电刷引出 • 电枢电压等于每一个支路的电压 • 由正负电刷引出的电枢电流Ia为各支路电流之和
• 单叠:电刷数=磁极数
• 原则: - 引出来的电势最大 (2,3,4) - 被电刷短路的元件电势最小(1,5)
• 规律: - 端部对称时,一部分 电机原理 第二章 直流电机
第二节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二、单叠绕组
4、安放电刷,完成连线
τ
τ
τ
τ
1 2 N3 4 5 6 S7 8 9 10 N11 12 13 14 S15 16
τ
τ
τ
τ
1 2 N3 4 5 6 S 7 8 9 10 N11 12 13 14 S 15 16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一部分 电机原理 第二章 直流电机
第2章直流电机
![第2章直流电机](https://img.taocdn.com/s3/m/cc5d677e1711cc7931b71657.png)
n
a d
S φ
电刷
-
发电机模型
图 2-1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模型
根据分析,可以得出直流发电机以下结论: (1)在电枢线圈内感应电动势ea及电流ia都是交流电,通 过换向片及电刷的整流作用才变成外部两电刷间的直流 电动势,使外部电路得到方向不变的直流电流; (2)发电机电枢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a(称为电枢电动 势)与其电流ia(称为电枢电流)的方向始终一致; (3)电枢线圈是旋转的且电枢线圈中的电流是交变的,从 空间上看,N极与S极下的电枢电流方向不变,因此,由 电枢电流产生的磁场在空间上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磁场; (4)电枢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f。据左手定则 可以得出f的方向。此电磁力f使转轴受到一个力矩 T=f.R(R为导体对转轴中心的半径),称为电磁转矩,其 方向与转子转向相反,是制动性质。为此原动机须输入 机械功率克服电磁转矩的制动作用使转子继续恒速旋转 ,才能继续不断地发出电能输给负载,这就使机械能通 过电磁感应作用变成了电能。
2.3.1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实现 机电能量转换到核心部件。 电枢表面均匀分布的槽内嵌放了许多线圈, 线圈边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的有效元件, 简称元件,元件数用S表示 按照元件首尾端与换向片连接规律不同,电枢绕组可 分为叠绕组和波绕组 叠绕组又有单叠和多叠之分,波绕组也有单波和复波之分。 单叠绕组是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基本形式
2.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1.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一)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如何转起来?)
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f Bil
B —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Wb/m2) i — 导体中的电流(A)
第2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第2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https://img.taocdn.com/s3/m/c490be6748d7c1c708a145f0.png)
UN n = C eΦ
N
Ra − C eC tΦ
2 N
T
由于电枢电阻很小,特性曲线斜率很小, 由于电枢电阻很小,特性曲线斜率很小,所以固有 机械特性是硬特性。 当改变 U 或 Ra 或 Φ 得到的机械特性称为人为机械特性。 得到的机械特性称为人为机械特性 人为机械特性。
1、电枢串电阻时的人为机械特性
I sc
Ia
Tsc 2 Tsc 1 Tsc
φ
不同时的 n = f (T ) 曲线
β n 特点:1)弱磁,0增大; 2)弱磁, 增大 弱磁, 特点: 弱磁, 增大;
三、机械特性的绘制
1.固有特性的绘制 1.固有特性的绘制
求两点: 已知 PN , U N , I N , n N,求两点:理想空载点
2.人为特性的绘制 2.人为特性的绘制
不变,只在电枢回路中串入电阻 保持U = U N , Φ = Φ N 不变 只在电枢回路中串入电阻R Ω的人为特性
Ra + RΩ UN n = − T 2 C eΦ N C eC tΦ N
n0
β 特点: 不变, 变大; 特点:1)n0 不变, 变大;
越大,特性越软。 2) β 越大,特性越软。
n
Ra
制动的目的是使电力拖动系统停车, 制动的目的是使电力拖动系统停车,转速降低或获得 稳定的下降速度(位能性负载) 稳定的下降速度(位能性负载)。
自由停车法 电磁制动器 能耗制动 电气制动法 反接制动 回馈制动 (再生制动 再生制动) 再生制动
一、能耗制动
1.实现能耗制动的方法
RΩ
+
Ra
+
K3
电动状态
φ
U N Ra n = − C eΦ C eΦ
第2章_直流测速发电机
![第2章_直流测速发电机](https://img.taocdn.com/s3/m/11feb92b192e45361066f5e6.png)
反之, 当温度下降时, 输出电压便升高。
第一章 直流测速发电机
减少温度影响的措施: ①测速发电机磁路通常被设计的比较饱和,磁路 饱和后励磁电流变化引起的磁通变化较小; ②励磁回路串一个阻值比励磁绕组电阻大几倍的 附加电阻来稳流;
③对温度变化引起误差要求比较严格的场合,可 在励磁回路中串联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并联网 络。
第一章 直流测速发电机
(4) 输出电压的纹波要小, 即要求在一定的转速 下输出电压要稳定, 波动要小;
(5) 正、 反转两个方向的输出特性要一致。
图 2 - 17 测速发电机的理想输出特性
第一章 直流测速发电机
2.3.3 输出特性
在2.2节中已经推导了直流电势公式:
Ea=CeΦn
Ea∝n
(2 - 14)
返回
第一章 直流测速发电机
式(2 - 14)是负载时输出电压与转速的关系。 如果 式中Φ、 Ra和RL都能保持为常数, 则Ua与n之间仍呈 线性关系, 只不过是随着负载电阻的减小, 输出特性 的斜率变小而已, 如图 2 - 19 所示。 但该图是理想情 况下, 即Φ、 Ra不变, RL为一定时的输出特性。
pN 其中 C e 称电动势常数,Φ为每极磁通。 60 a
第一章 直流测速发电机
2.3 直流测速发电机及其输出特性 2.3.1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型式
按照励磁方式划分, 直流测速发电机有两 种型式。
1. 永磁式
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定子磁极由永久 磁钢做成, 没有励磁绕组, 以图 2 - 15 所示 的符号表示。
第一章 直流测速发电机
2.4.2 电枢反应影响 电机空载时,只有励磁绕组产生的主磁场。 电机负载时, 电枢绕组中流过电流也要产生磁 场, 称为电枢磁场。 所以, 负载运行时, 电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e948e72b7375a417866f8f81.png)
把电枢外圆展开成直线,为分析气隙的磁动势画出. 如图+x O x 闭合回路。忽略铁心部分所需的磁压降, 则消耗在x点处每个气隙上的电枢磁动势为
Nia 1 2x Fa ( x) Nia x Ax 2 πDa πDa
。
Nia 1 2x Fa ( x) Nia x Ax 2 πDa πDa
式中 ——电枢表面单位长度上的安培导 体数; ia导体的电流;N电枢总导体数;Da电枢的直 径。
Nia A πDa
电枢磁场沿气隙的磁通密度分布为
Ba ( x) 0 H a 0 Fa
0
Ax
Ba ( x) 0
Ax
Fa ( x) Ax
2.3.3 电枢反应
直流电机电枢磁动势对励磁磁场的影响,称为电枢反应 1、使气隙磁场发生畸变,物理中性线偏离。 2、电枢反应有一定的去磁作用。
2. 换向的基本概念 直流电机工作作时,电抠绕组各元件不断地 从一个支路,换入另一个支路,元件中的电 流也不断地改变方向,过程叫做换向。
磁通密度不为为 零
磁通密度为零
空载磁场
负载磁场
常用的改善换向方法有两种: 加装换向磁极和移动电刷
1、加装换向磁极: 换向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产生的磁动势与 电枢反应磁动势方向相反,
2.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1.1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电动机组成: NS磁极、绕有线圈的圆柱体电枢、换 向器、电刷
电刷和换向器
把转动的电枢与外 部固定的电源连接在 一起。 产生方向不变的电 磁转矩使电机连续转 动。 将输入的直流电能 变换为机械能输出。
2.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化特性曲线
◆
空载磁化特性计算方法 空载磁化特性计算方法 首先:对主磁路各段: 首先:对主磁路各段: 都由已知的Ф,求出磁密 , 都由已知的 ,求出磁密B,
Φ = BS
B = µH
(S:截面积) :截面积)
再求出磁场强度H, 再求出磁场强度 ,
(µ:各段磁导率)
空载磁化特性
以 H 乘以本段磁路长度 l , H l 即为本段磁位差; 即为本段磁位差;
(4)元件嵌入电枢铁心的槽中 元件边置于电枢铁心的槽中, 有效边” ◆ 元件边置于电枢铁心的槽中,称“有效边”;
◆ 每槽分上下两层排列
如一个元件的一边放在某槽的上层, 如一个元件的一边放在某槽的上层, 则其另一边放于另一槽的下层; 则其另一边放于另一槽的下层;
◆ 元件之间的连接
每一个元件的末端(下层边) 每一个元件的末端(下层边)同 另一个元件的首端(上层边)相接; 另一个元件的首端(上层边)相接; 且共同接于同一换向片上。 且共同接于同一换向片上。
然后:将各段磁位差求和, 然后:将各段磁位差求和,即得磁通势 Ff 。
Ff =∑Hi li
(6)讨论
◆空载磁化特性计算
磁管
的主磁路应包括: 的主磁路应包括:
◆Ф
– I 关系
2段气隙 2段电枢齿部 电枢磁轭 2段主磁极 定子磁轭
∆
因为: 因为:F=IN,即:磁通势为励磁 , 电流与绕组匝数的乘积; 电流与绕组匝数的乘积; 所以: 所以:磁化特性曲线的横坐标也 可标注 为If ; 其与F 其与 f 值相差 N 倍。 工程上应用I 更为方便。 工程上应用 f 更为方便。
(b)
几何中 线 漏磁通
主磁 通
(4)空载磁化特性
◆ 定义
空载时气隙每极磁通Ф 空载时气隙每极磁通 与空载励磁磁通势F 与空载励磁磁通势 f 或 空载励磁电流I 的关系, 空载励磁电流 f 的关系, 称为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化特性。 称为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化特性。 即: Ф= f ( Ff ) 或 Ф = f ( If )
(3)主磁路 主磁通Ф经过的路径。 主磁通Ф经过的路径。
主磁极 (×2) 定、转子间气隙(×2) 转子间气隙( 电枢齿 (×2) 电枢磁轭 定子磁轭
含:
(4)主磁极漏磁通Фσ 主磁极漏磁通Ф
◆
不进入电枢铁心, 不进入电枢铁心, 只连着励磁绕组本身 的磁通. 的磁通. 漏磁通不感应电动势, 只增加主磁路的饱和度。 漏磁通不感应电动势, 只增加主磁路的饱和度。
= If Nf
Ff :磁通势,即:场强 H ×长度 l 磁通势, Nf :一个磁极上励磁绕组的串联砸数; 一个磁极上励磁绕组的串联砸数; If :励磁电流
极身
(3)空载时气隙磁密 Bx分布波形 空载时气隙磁密 由:
极靴
Bx = µ0
Ff
气隙磁密分布波形
1—均匀气隙时的气隙磁密 2—不均匀气隙时的气隙磁密
Hale Waihona Puke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几个基本概念 2.5.2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几个基本概念 (1)电枢绕组
由多个结构形状相同的绕组元件 以一定的规律连接而成。 以一定的规律连接而成。
(2)绕组元件(简称元件) 绕组元件(简称元件)
即线圈。一个元件就是一个线圈。 即线圈。一个元件就是一个线圈。 线圈 元件个数以 S 表示。 表示。
仅励磁绕组里有励磁电流, 仅励磁绕组里有励磁电流,电枢绕组 和其他绕组无电流时,形成的气隙磁场。 和其他绕组无电流时,形成的气隙磁场。 空载磁场特点: 空载磁场特点: 特点
◆ ◆ ◆
气隙磁场基本为主磁场; 气隙磁场基本为主磁场; 每对磁极的磁路相同; 每对磁极的磁路相同; 每极的励磁磁通势为: 每极的励磁磁通势为:F f
单叠绕组
单波绕组
2.5.4 单叠绕组 (1)第一节距 y1
虚槽数) 同一元件的两个元件边之间距离(虚槽数)。 N
τ
S
Ze y1 = ± ε = 整数 2p
说明: 说明:
Y1 :第一节距 Ze :虚槽数 P :电机极对数 ε :凑整分数
设:电枢圆周表面相邻两个磁极的距离为τ, 电枢圆周表面相邻两个磁极的距离为τ 应等于或接近于τ 则:为获得较大的线圈电动势,第一节距 y1应等于或接近于τ, 为获得较大的线圈电动势, 因:极距τ的计算公式为: 故:极距τ以虚槽数表示为: 极距τ的计算公式为: 极距τ以虚槽数表示为:
单波绕组的支路对数a与极对数 与极对数p无关 ◆ 单波绕组的支路对数 与极对数 无关
2.5.6
单叠绕组同单波绕组的比较
在电机的极对数(大于1)、元件数、导体截面积相同情况下, 在电机的极对数(大于1)、元件数、导体截面积相同情况下, 元件数 结果见下表。 结果见下表。 绕组类型 支路数 单叠绕组 并联支路数多 a = p 单波绕组 支路对数恒为 a =1 每个支路里元件较多 高电压、 高电压、小电流 [记住]
空载磁化特性
◆ 气隙线
磁管
较小时( 较小时), 当: Ф 较小时(或If 较小时), 特性曲线近似直线; 有: 特性曲线近似直线; 原因: 原因:此时总磁位差主要由气隙 磁位差决定, 为常数, 磁位差决定,且μ0为常数, 故得一直线。称气隙线。 故得一直线。称气隙线。 ◆ 磁饱和 较大时( 较大时), 当: Ф 较大时(或If 较大时), 特性曲线趋于饱和; 有: 特性曲线趋于饱和; 原因:铁磁材料的µ值非常数 值非常数, 原因:铁磁材料的 值非常数, 故表现为铁磁材料的磁饱和, 故表现为铁磁材料的磁饱和, 使曲线具饱和特点。 使曲线具饱和特点。
τ=
πDa
2p
Ze τ = 2p
(2)合成节距 y
◆
定义: 定义:相串联的两个元件的对应边之间 的距离(虚槽数) 的距离(虚槽数) 。 对于单叠绕组, 对于单叠绕组,有: y = 1
◆
(3)换向片节距 yk )
◆
定义:每个元件首 定义:每个元件首、末端所连两个 换向片之间的距离(虚槽数)。 换向片之间的距离(虚槽数)。 对于单叠绕组, 对于单叠绕组,有: yk = y = 1
① 每极下元件组成支路,故:支路
对数a 等于极对数p: 对数 等于极对数 :a = p。 。
←电枢转向
←电动势方向 ←电动势方向 ←电动势方向 ←电动势方向
元件按序平移, ② 元件按序平移 各支路的组成
元件变化,但各支路的结构 元件变化, 不变, 不变,且各支路e的方向固 A。 定,B A。 支路时, ③ 元件处于不同支路时,元件 的方向将发生变化。 上e的方向将发生变化。 即为总电路 ④ 每一支路的e值, 即为总电路
支路元件数 每个支路里元件少 适用电机 低电压、 低电压、大电流
2.6 2.6 直流电机的磁路与空载磁化特性
2.6.1 直流电机的磁路 (1)主磁场 主极产生的磁场; 主极产生的磁场;即: 由励磁绕组通以直流励磁 电流产生。 电流产生。 (2)主磁通Ф 主磁通Ф 同时连着励磁绕组和电枢 绕组的磁通。 绕组的磁通。 当电枢旋转时, 当电枢旋转时,能在电枢 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电磁转矩) 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电磁转矩)。
(3)单匝元件与多匝元件
◆ ◆ ◆ ◆
一个元件有两个元件边。 一个元件有两个元件边。 单匝元件: 单匝元件:每个元件边里仅有一根导体 多匝元件:每个元件边里有 根导体 即多圈。 根导体, 表示。 多匝元件:每个元件边里有n根导体,即多圈。匝数以 Ny 表示。 无论单匝或多匝 引出线只有两根:首端,尾端。 单匝或多匝, 无论单匝或多匝,引出线只有两根:首端,尾端。
(3)单波绕组的并联支路图
◆
单波绕组的支路对数a 恒为“ 单波绕组的支路对数 恒为“1”
单波绕组将所有N极下的全部元件串联起成一个支路; 单波绕组将所有 极下的全部元件串联起成一个支路;将所有 极下的全部元件串联起成一个支路 之分, S 极下的全部元件串联起成另一个支路;且磁极只有 、S之分, 极下的全部元件串联起成另一个支路;且磁极只有N 之分 所以, 恒为“ 所以,单波绕组的支路对数 a 恒为“1”,即: a =1。
(二者相差匝数Nf 。) 二者相差匝数
(5)空载磁化特性计算
◆
空载磁化特性计算内容 空载磁化特性计算内容
已知气隙每极磁通为Ф, 已知气隙每极磁通为 , 求出励磁磁通势F 求出励磁磁通势 f ; 对于不同的Ф计算出不同的 计算出不同的F 对于不同的 计算出不同的 f ; 于是得到: 于是得到: Ф = f(Ff) 磁化特性曲线。 磁化特性曲线。
◆
◆
(6)实槽与虚槽
◆
实槽 电枢结构中的实际物理槽, 电枢结构中的实际物理槽, 称实槽。实槽数以 Z 表示。 称实槽。 表示。 虚槽 实槽中一组上下两层的元件, 实槽中一组上下两层的元件, 即构成一虚槽。 即构成一虚槽。 一个实槽中的虚槽数以 u , 表示。 电机总虚槽数以 Ze 表示。 实槽与虚槽的关系 总虚槽数为: 总虚槽数为: Ze = u Z = S = K 虚槽
◆
(4)第二节距 y2
◆ ◆
定义:连至同一换向片的两个元件边之间的距离(虚槽数) 定义:连至同一换向片的两个元件边之间的距离(虚槽数) 。 对于单叠绕组, 对于单叠绕组,有 : y2 = y1 - y
(5)单叠绕组的展开图
◆
绕组展开图内容 设:将电枢槽内的各元件构成的
电枢绕组取出, 电枢绕组取出, 单独画在同一张图里。 并:单独画在同一张图里。
◆
◆
(7)电枢绕组的全部导体数z
z = 2uZNy = 2NyZe
其中: 其中: z - 电枢绕组的全部导体数 u - 一个实槽中的虚槽数 Z - 电枢实槽数 Ny - 每个多匝元件匝数 Ze - 总虚槽数 2 - 每虚槽放置2层 每虚槽放置2
2.5.3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基本形式 (1)两种最基本的电枢绕组形式 单叠绕组 单波绕组 (2)节距 指被联结起来的两个元件边 或换向片之间距离。 或换向片之间距离。 (以跨过的元件边数或虚槽数 以跨过的元件边数或虚槽数 或换向片数来表示。 或换向片数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