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0252(概要翻译)

合集下载

ISO20000标准及服务介绍

ISO20000标准及服务介绍

赛宝科技服务ISO20000 IT服务管理业务介绍一、背景:信息,与能源和物质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3大资源之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

信息技术作为信息使用和传播的手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国家产业发展、企业运营和个人生活方式都带来的巨大的变化。

信息时代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新的信息交换方式大量涌现,新的信息服务形式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效率的同时,也对信息技术管理本身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服务容定义不清晰、服务方法不规、服务响应不及时、IT人员流动、变更失控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

如何在享受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便利和效率的同时,避免或降低信息技术使用的风险,提高对信息技术的管理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IT服务管理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技术设备投入为主的第一阶段;以单独系统流程建设为主体的第二阶段;现在信息技术已成为一种支撑业务发展的关键服务手段,信息技术经历了从技术主导到服务主导的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使用方式的扩展,使用传统方式管理信息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大量实践表明,IT系统生命周期中80%时间处于运行维护周期,100%的效益发生在系统投入使用后的运维期间,但运维期间资源投入却不到整个系统投入的20%,形成了重建设,轻运维的格局。

经过多年的总结和实践,人们普遍认识到只有做好系统运行维护,才能真正发挥系统效益,使用管理体系的方式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二、目前IT服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1、IT系统规模膨胀,管理难度直线上升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无线网络、系统平台多样化并不断升级、软件来源多样、数据类型千差万别,IT系统规模呈爆炸式增长。

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导致管理难度急剧上升。

2、以技术为中心,而不是以业务为中心目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主要通过设备和系统的投入为主。

ISO-TS16949标准解说-2002版(PPT 60页)

ISO-TS16949标准解说-2002版(PPT 60页)
• 在产品开发、过程开发时就进行考虑如:防错技术 • 确保生产场所的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有序,通道畅通,物
品标识清晰 • 推行和落实“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维 持
良好工作环境的有效手段
7.1.1 产品实现的策划 — 补充 注:有些顾客将项目管理或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作为一种产品实现的方法。
• 该条款不仅适用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也适用于产品生产 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
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 补充 7.3.1.1 多方论证方法 组织必须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进行产品实现的准备工作,包括: — 特殊特性的开发/最终确定和监测: — FMEAs的开发和评审,包括采取降低潜在风险的措施,和 — 控制计划的开发和评审。
• 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代表顾客传递顾客的要求
• 可以是一个部门/人员,也可以是与顾客对口的部门/人员
• 顾客要求包括确定特殊特性、质量目标、纠正和预防措施、
产品开发设计、相关的培训等
5.6.1 管理评审 — 补充 5.6.1.1 质量管理体系绩效 作为持续改进过程的重要内容,评审必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及绩效趋势 管理评审必须包括质量目标监视、和不良质量成本的定期报告和评估(见8.4.1 和8.5.1)。 管理评审的结果必须被记录,并至少为以下业绩证据: — 业务计划中规定的质量目标,和 — 顾客对提供产品的满意度。
效性(效能)操作的度量和监督。考虑因素:自动化的应 用、人体工程学、增值劳动、周转库存水平、均衡节拍等 • 此策划还必须配合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或项目管理进行 • 工厂的布局应体现减少浪费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搬运, 减少空间、劳动力和资金的浪费) • 明确发生紧急情况时启动应急程序的责任部门/人员 • 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在发生前相关部门就要有应对措施, 如:选择多个供应商、关键设备及备件清单、人员顶岗清 单、安全库存等

ISO20000-像造产品一样生产服务讲解

ISO20000-像造产品一样生产服务讲解

ISO20000:像造产品一样生产服务5月17日,国际标准组织(ISO)正式接受BS15000成为一个新的国际标准,即ISO20000。

该标准的颁布,意味着IT服务管理(ITSM)在国际范围内的标准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从企业的个别实践,到ITIL,到BS150000,再到ISO20000,我们看到了IT服务提供(运营)过程从混沌到明晰的渐变。

2005年5月17日,国际标准组织(ISO)正式接受BS15000成为一个新的国际标准,即ISO20000。

该标准的颁布意味着IT服务管理(ITSM)在国际范围内的标准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标准,早已上路事实上, IT服务管理的标准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早就开始了。

作为2001年由英国政府计算机和电信中心(CCTA)整合而来的英国商务办公室(OGC),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研究和解决“IT服务质量不佳”的问题。

1989年,CCTA发布了一套10卷本的IT服务管理指南,这10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根据“最佳实践”归纳和总结的10大IT服务管理核心流程,这就是ITIL1.0版本。

2001年,OGC对ITIL1.0进行了修订和扩充,将原来的10本指南合编为《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两本书(共同构成ITIL6大模块中的“服务管理模块”)。

此外,增加了应用管理、ICT基础架构管理、业务管理、IT服务管理实施规划和安全管理5个模块。

这6个模块构成了ITIL2.0版本(如图1)。

20世纪90年代后期,ITIL的思想和方法,被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广泛引用,并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事实上的(de facto)IT服务管理标准。

2001年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 Institute)在国际IT服务管理论坛(itSMF)年上,正式发布了以ITIL为基础的英国国家标准BS15000。

2002年,BS15000被提交给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申请成为IT服务管理国际标准。

iso2 简介(1)

iso2 简介(1)
纳入食品链上所有组织的管理体系中。
食品安全 管理体系
ISO22000
HACCP 原理
食品企业 质量与安全
管理体系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IS022000标准
一、引言 二、IS022000定义、产生、发展和作用 三、IS022000应用范围 四、IS022000构成 五、ISO22000应用策划 六、HACCP、GMP、SSOP、ISO9001
四、 IS022000构成
7.3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7.3.1总则 7.3.2食品安全小组 7.3.3产品特性 7.3.3.1原料、辅料和产品接触材料 7.3.3.2最终产品特性 7.3.4预期用途
四、 IS022000构成
7.3.5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 7.3.5.1流程图 7.3.5.1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的描述 7.4危害分析 7.4.1总则 7.4.2可接受水平的确定和危害识别 7.4.3危害评价 7.4.4控制措施识别和评价
四、 IS022000构成
5、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5.2食品安全方针 5.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5.4职责和权限 5.5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5.6沟通 5.6.1外部沟通 5.6.2内部沟通 5.7应急准备和响应 5.8管理评审 5.8.1总则 5.8.2评审输入 5.8.3评审输出
为了管理方便,公司可以将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合并 在一起。
当某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的引入或产生,在没有组织进一步干 预的情况下,仍能满足可接受水平时,则组织无需要对其进行 控制。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下列各题中, 你认为正确的在( )中划“√”,错误的划 “×”。

ISO技术规范标准简述1

ISO技术规范标准简述1

ISO技术规范标准简述1(转载)作者:唐人街365 提交日期:2009-8-20 10:42:00 | 分类: | 访问量:77一、ISO/TS16949:2002基本知识概述什么是ISO/TS 16949?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TS: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技术规范的英文缩写)16949:标准(技术规范)的编号ISO/TS16949:2002是IATF和JAMA在ISO/TC176支援下以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结合QS-9000:1998(美国)、VDA6.1:1999(德国)、EAQF(法国):1994和A VSQ(意大利):1995等质量体系的要求对原ISO/TS 16949汽车供方质量体系要求(技术规范)第一版标准进行了技术修订,并于2002年03月14日颁布了ISO/TS 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技术规范)第二版标准。

本标准自2002年03月01日起正式发行适用。

本标准于2003年月10月等同转化为国标:GB/T18305-20031、ISO9001:2000与ISO9001:94的主要区别1)结构的改变:ISO9001:1994 20个要素ISO9001:2000 五大模块(过程)2)供应链名称改变:ISO9001:1994 分供方→供方→顾客ISO9001:2000 供方→组织→顾客3)、对文件化要求条款不同:ISO94版要求对应20个要素编写20个程序文件,而ISO2000版只要求6个基本程序文件,ISO/TS16949:2002版要求再增加一个培训管理程序,其它文件根据过程来编制,暗示文件的减少。

4)、ISO94版强调说、写、做一致,ISO2000版强调流程管理。

5)、ISO94版不特别强调持续改进,ISO2000版强调持续改进。

ISO20000管理目标介绍资料

ISO20000管理目标介绍资料

浙江慧优科技有限公司管理标准WISU-ITSM-A01-2012IT 服务管理手册版本编号:V1.0(本手册与IDT ISO/IEC2000-1:2011 标准相符)编制:翁爱丽审核:马红岩批准:王向阳持有部门:2012-08-01 发布2012-08-15 实施浙江慧优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发布IT 服务管理手册版本编号:V1.0 变更履历IT 服务管理手册版本编号:V1.0 目录IT 服务管理手册版本编号:V1.001 颁布令随着公司全新领域的开拓,为满足顾客有关信息技术服务的相关要求,提高公司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水平,防止由于信息技术服务的不及时等导致的公司和客户的损失。

公司开展贯彻ISO/IEC 2000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国际标准工作,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文件化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制定了浙江慧优科技有限公司《IT服务管理手册》。

《IT 服务管理手册》是企业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企业建立并实施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用于贯彻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方针、目标,实现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体现企业对社会的承诺。

《IT 服务管理手册》符合有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及ISO/IEC 2000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现正式批准发布,自2012年8月15日起实施。

企业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照《IT 服务管理手册》的要求,自觉遵循信息技术服管管理方针,贯彻实施本手册的各项要求,努力实现公司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方针和目标。

浙江慧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二○一二年八月一日IT 服务管理手册版本编号:V1.002 管理者代表授权书为贯彻执行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满足ISO/IEC 2000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标准的要求,加强领导,特任命马红岩为我公司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者代表。

授权代表有如下职责和权限:1、按照ISO/IEC 2000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相关资源,识别、建立、实施和保持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不断改进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性、适宜性和符合性。

ISO22000国际标准简介标准,认证,食品平安.doc

ISO22000国际标准简介标准,认证,食品平安.doc

ISO22000国际标准简介-标准,认证,食品安全商务指南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与定义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4.1 总体系要求4.2 文件化要求5 管理职责5.1 食品安全方针5.2 职责和授权5.3 食品安全小组5.4 沟通5.5 意外事件的准备和反应5.6 管理评审6 资源管理6.1 资源的提供6.2 人力资源7 安全产品的实现7.1 产品和过程数据7.2 危害分析7.3 CCP计划的设计7.4 SSM方案的设计7.5 FSM系统的实施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8 FSM系统的测量、分析和更新8.1 总则8.2 FSM系统验证8.3 FSM系统确认8.4 FSM系统更新SSM:指的是“关键控制措施”FSM:指的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谁将适用ISO22000该标准涉及了食品供应链上的各个组织,括饲料生产、初级食物生产、食品制造商、储运经营、转包商、和餐饮服务企业等,是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实施HACCP技术的一种工具。

给我国企业带来哪些好处尽管ISO22000将是一个自愿性标准,但由于该标准是对各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和法规的整合,是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因此预计,该标准一旦出台,即会为越来越多的政府和食品供应链上的企业所接受和采用,所以采用ISO 22000国际标准也将会是我国食品企业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标志。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企业采用ISO22000可以获得如下诸多好处:(1) 可以与贸易伙伴进行有组织的、有针对性的沟通;(2) 在组织内部及食品链中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3) 改善文献资源管理;(4) 加强计划性,减少过程后的检验;(5) 更加有效和动态的进行食品安全风险控制;(6) 所有的控制措施都将进行风险分析;(7) 对必备方案进行系统化管理;(8)由于关注最终结果,该标准适用范围广泛;(9) 可以作为决策的有效依据;(10) 充分提高勤奋度;(11) 聚焦于对必要的问题的控制;(12) 通过减少冗余的系统而节约资源。

iso基本知识

iso基本知识

iso基本知识ISO基本知识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即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国际标准制定机构。

它的主要目标是制定国际标准,以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贸易,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ISO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当时由25个国家的代表组成的一个组织成立了ISO的前身,成员国的数量逐渐增加,到现在已经有164个成员国。

ISO制定的国际标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技术、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信息安全等。

ISO的标准制定过程非常严格,通常由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负责制定标准草案,并通过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征集各方意见。

最终标准的发布需要经过投票程序,只有得到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才能正式发布。

ISO制定的国际标准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ISO 标准为各个行业提供了统一的规范,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便利和商品的交流。

其次,ISO标准还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此外,ISO标准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提升。

ISO标准主要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大类。

技术标准主要针对产品和服务的特定要求,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

管理标准主要关注组织的管理体系,如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等。

ISO标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例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帮助组织管理和改善环境绩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护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ISO标准的实施和认证对于组织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IPEC全文译稿中英文对照

IPEC全文译稿中英文对照

FOREWORD 前言The quality of excipients is critical to assure the safety, quality and efficacy of medicines. Excipients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nd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the drug product for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that excipients impart to formulated drug products include cosmetic appearance, stability and delivery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refore, applying appropriate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 principles to excipients is essential. 辅料的质量对保证药品的安全、质量和功效是至关重要的。

辅料的应用范围广泛,是药品生产配方的基本成分。

辅料的特性直接影响药品的配方,包括化妆品的外观、稳定性和活性成分的输送。

因此,应用适当的GMP 规则是辅料的基础。

In contrast to finished dosage forms and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APIs), there are no specific GMP regulations for excipients. In addition,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of this diverse range of materials which makes the development of excipient GMP guidelines challenging. However, there is a general expectation that excipients are manufactured to recognised GMP principles.与制剂和原料药相比,没有明确的针对辅料的GMP的规则。

ISO TS 22002-4:中文版翻译之欧阳法创编

ISO TS 22002-4:中文版翻译之欧阳法创编

食品安全预案——第四章食品包装制造业目录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由国家标准化机构组成的世界范围的联合会(ISO成员)。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是由ISO技术委员会负责的。

每一个领域都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委员会负责,每个成员国都有权代表技术委员会。

与ISO 联络的政府性的和非政府性质的国际组织也参与ISO的工作。

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器标准的各个方面有着密切合作。

介绍ISO 22000为处在食品供应链中的组织规定了具体的食品安全要求。

其中一个要求是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前提方案(PRP),以协助控制食品安全危害(ISO 22000: 2005,7.2)。

除了ISO22000:2005,7.2的要求,这份技术说明还包括了ISO 22000:2005,5.6中的通讯要求。

ISO/TS 22002中这一章节的目的是用来支持管理系统的,设计此管理系统是为了达到ISO 22000中规定的具体要求,此章节为这些方案制定了详细的规定。

ISO/TS 22002中这一章节并不是复制ISO 22000中规定的要求,其目的是与ISO 22000联合使用,例如,这份技术说明中提出的为防止接触食品包装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将被修订。

食品包装的预期用途需要被充分理解,由此通过设计合适的食品包装来鉴别处理食品安全风险,这些在此技术文件4.14章节中(食品包装信息和客户沟通)有所体现,遵守ISO 22000中的条款/分条款,如附件A所示。

食品安全前提方案-第四章食品包装制造业警告:这份技术声明中的内容假定由合格的有经验的目标用户委托执行。

此技术文件并不意指包括一份合同中的所有必要的规定。

用户负责正确使用这份文件。

遵照这份技术文件并不代表免除法律义务。

1.范围这份技术文件规定了建立、实施和保持前提方案(PRPs)的要求,以协助控制食品包装生产的食品安全危害。

这份技术文件适用于所有生产食品包装或间接接触食品包装的机构,不论其规模大小或复杂程度如何。

ISO22000 2005标准条款7.7的理解

ISO22000 2005标准条款7.7的理解

ISO22000:2005标准条款7.7的理解
7.7 预备信息的更新、规定前提方案和 HACCP 计划文件的更新
制定操作性前提方案(见 7.5)和(或)HACCP 计划(见 7.6)后,必要时,组织应更新如下信息:
a) 产品特性(见 7.3.3.);
b) 预期用途(见 7.3.4) ;
c) 流程图(见 7.3.5.1);
d) 过程步骤(见 7.3.5.2);
e) 控制措施(见 7.3.5.2)。

必要时,应对 HACCP 计划(见 7.6.1)以及描述前提方案(见 7.2)的程序和指导书进行修改。

以上是标准条款内容,以下是对标准条款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编制操作性前提方案和(或)HACCP 计划后,要根据需要,适时对下列信息进行更新:
① 产品特性;
② 预期用途;
③ 流程图;
④ 过程步骤;
⑤ 控制措施。

必要时,还需对 HACCP 计划以及描述前提方案的程序和指导书进行修改。

引起更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危害分析导致最初预计的和(或)先前运用的情况发生变化(例如:控制措施的取消或增加)是原因之一。

ISO20252(概要翻译)

ISO20252(概要翻译)

ISO20252概述该标准是第一个市场研究行业国际认证标准。

ISO20252的全称是《市场、民意和社会研究——词汇及服务要求》,其制定旨在将国际质量标准的原则用于市场研究行业,并协调各国在这方面已有的其他标准。

它可以保证跨国研究项目的每个流程都是根据应有的标准进行的、是经过核查的、使用的方法和标准是前后一致的。

它还能为研究公司提供指导,使它们以统一和透明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研究数据和服务。

全新的市场、意见及社会研究认证当今世界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大行其道,企业在多个国家同时发布新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容易。

它们必须保持敏捷和主动,才能在消费者选择日益丰富的大环境下争取市场份额。

因此,在迈出第一步时选择正确的产品/服务创新以及市场推广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支持企业在随时变化的环境下开展商务,国际标准组织(ISO)于2006年创立了一项新的认证标准——ISO20252,其重点是市场、意见和社会研究。

实际上,市场、意见和社会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的产业,包含着一个由出售研究成果的公司和各个业务领域的企业所组成的复杂网络。

客户企业依靠这种情报来改善自己的运营状况。

此类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构成了有力的决策工具,因而必须确保这些结论是以最完整、最优质的数据为基础而得出的。

ISO20252标准的建立得到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启发,是由经验丰富的研究从业机构和研究结果消费机构(例如跨国企业)合作制定的。

ISO20252覆盖了高质量市场研究的几项关键元素:·研究样本的定义。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结果,研究必须以有实际意义和相关性的参与者样本为基础。

·数据的获取。

数据必须通过高度一致并且可回溯的方法采集。

这一标准同时适用于本地和国际样本。

·结果的机密性。

研究的完整性取决于机密性,因为机密性可以保护参与者不受影响。

1、标准适用范围2、专用词对照表3、质量管理系统3.1 组织与责任组织必须建立起与ISO一致的质量管理(QM)体系。

符合行业标准与规范

符合行业标准与规范

总结词:该企业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和加强质量监控等措施,符合行业标准与规范要求,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感谢观看
THANKS
行业标准与规范概述
指导行业发展
行业标准与规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有助于企业了解行业要求,制定规范产品要求,行业标准与规范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促进技术创新
行业标准与规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有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行业标准与规范能够统一市场门槛,防止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秩序。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01
ISO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标准,涉及各个行业领域,成为全球范围内通用的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
02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并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行业协会与组织
03
各行业协会与组织在制定和推广行业标准与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
在汽车、道路交通和物流等领域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产品、服务和管理的法规和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产品、过程和服务的质量、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国际标准,被广泛采纳和应用。
01
负责制定和发布国家标准的权威机构,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
符合行业标准与规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ERA
目录
CONTENTS
行业标准与规范概述符合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意义企业如何符合行业标准与规范国内外行业标准与规范比较分析企业符合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实践案例

ISO 国际标准 中文翻译

ISO 国际标准 中文翻译

前言ISO为全球各国标准化团体(ISO 会员团体)的联合会。

其国际标准工作一般是由ISO各技术委员会执行。

每个会员团体若对技术委员会的某一课题感兴趣,均有权作为此技术委员会的代表。

任何与ISO保持联系的国际组织,无论是政府的还是非政府的组织,同样可参加此项工作。

ISO与国际电气技术委员会(IEC)在电气技术标准化方面进行紧密合作。

国际标准草案由其技术委员会认可后送各会员团体进行传阅,以待表决。

草案作为国际标准颁布至少需要75%的会员团体投赞成票。

国际标准ISO 14644-1由ISO/TC209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技术委员会提出。

ISO 14644在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的总标题下,由下述各部分组成: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划分第2部分:为认证与ISO 14644-1 连续的相符性的测试和监测技术要求第3部分:计量和测试方法第4部分:设计、施工和启动第5部分:运行第6部分:术语和定义第7部分:增强的洁净装置用户应注意,第2至第7部分的标题为第1部分发行时的工作标题。

如果从工作计划中删除了一部分或几部分,剩余部分可以重新编写。

附录B和C为ISO 14644的组成部分,附录A、D、E和F仅作资料用。

引言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保证空气中悬浮粒子被控制在合适的级别,以确保完成对污染敏感的有关活动。

以下行业的产品和工艺均得益于空气中悬浮污染物的控制:航天、微电子、医药、医疗器械、食品和保健品。

ISO 14644的本部分指定ISO分级的各级别,以此作为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内空气洁净度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不仅确定了空气中悬浮粒子测试的程序,而且确定了测试的标准方法。

为划分等级,ISO 14644的本部分仅限于确定粒子浓度限值用的指定的粒径范围。

本部分还提供了标准协议,以依据大于或小于指定分级用粒径范围的悬浮粒子浓度等级标识。

ISO 14644的本部分为洁净室和污染控制系列标准中的一个标准。

除悬浮粒子洁净度之外,还有许多因素必须在洁净室及其受控环境的设计、技术要求、运行和控制中予以考虑。

ISO-DIS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中文翻译版)

ISO-DIS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中文翻译版)

ISO-DIS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中文翻译版)ISO/DIS9001:2014质量管理体系(中文翻译版)国际标准草案发布时间:2014-5-9ISO/TC176/SC2投票时间:2014-07-10~2014-10-10翻译时间:2014-06-16ISO/DIS9001:2014的主要变化:——风险导向的思想是管理体系的基础。

新版标准不再是“一体适用”,它要求各组织根据风险,制定出适合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

——新版标准引入了“附录SL”的结构(注:附录SL确定了适用于所有ISO管理体系标准(MSS)的通用术语和定义,以10个条款具有一致性架构为特点),并有明显的术语变化;——对风险和机遇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系统分析和检测商业环境以及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对风险和机遇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因此,便有了更好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机会,提高了实现目标的能力。

——更加强调高级管理层的领导力和承诺。

高级管理层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更加注重目标是改进的驱动力。

此外,也需要制定计划实现目标。

——涵盖与所需资源有关的要求,且更全面。

——本标准更注重控制外部提供的工艺、产品和服务。

这与当前的形势息息相关。

公司在一个更加复杂的环境中运行,充斥着外包工艺和供应链。

——更注重计划和控制变化,包括过程要求及管理体系所需的变化。

——组织要将“过程方法”运用到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实施和改进过程中——“预防措施”不再是一个特定的条款,而是通过基于风险的方法制订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作为预防工具。

——质量手册、记录控制、管理者代表的表述都没有了,也没有要求形成什么文件化的程序这样的表述。

ISO/DIS9001:2014与ISO9001:2008条款变化对应表ISO/DIS9001:2014ISO9001:2008备注0引言0引言0.1总则0.1总则0.2ISO标准的质量管理0.3与GB/T19004的关系变更0.3过程方法0.2过程方法0.4PDCA循环新增0.5基于风险的思维新增0.6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0.4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变更1范围1范围1.1总则变更2规范性引用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3术语和定义4组织的背景新增4.1理解组织及其背景新增4.2理解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新增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1.2应用变更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变更5领导5管理职责变更5.1领导和承诺新增5.1.1领导和质量管理体系承诺 5.1管理承诺变更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质量方针 5.3质量方针5.3组织角色、职责和权限5.5职责、权限与沟通5.5.1职责和权限5.5.2管理者代表变更6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新增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策划5.4.1质量目标变更6.3变更策划新增7支持新增7.1资源6资源管理变更7.1.1总则 6.1资源提供变更7.1.2人6.2人力资源6.2.1总则变更7.1.3基础设施 6.3基础设施7.1.4过程作业环境 6.4工作环境变更7.1.5监视和测量资源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变更7.1.6组织的知识新增7.2能力6.2.2能力、培训和意识变更7.3意识6.2.2能力、培训和意识变更7.4沟通5.5.3内部沟通变更7.5文件信息 4.2文件要求变更7.5.1总则 4.2.1总则7.5.2创建和更新新增7.5.3文件信息控制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变更8运作7产品实现变更8.1运作策划和控制7.1产品实现的策划变更8.2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变更8.2.1顾客沟通7.2.3顾客沟通8.2.2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变更8.2.3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变更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与开发7.3设计和开发变更8.3.1总则新增8.3.2设计和开发策划7.3.1设计和开发策划8.3.3设计和开发输入7.3.2设计和开发输入8.3.4设计和开发控制7.3.4设计和开发评审7.3.5设计和开发验证7.3.6设计和开发确认变更8.3.5设计和开发输出7.3.3设计和开发输出8.3.6设计和开发变更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变更8.4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7.4采购变更8.4.1总则7.4.1采购过程变更8.4.2外部供应的控制类型和程度7.4.3采购产品的验证新增8.4.3外部供应商的信息7.4.2采购信息变更8.5产品和服务提供7.5生产和服务提供8.5.1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变更8.5.2标识和可追溯性7.5.3标识和可追溯性8.5.3属于顾客或外部供应商的财产7.5.4顾客财产变更8.5.4防护7.5.5产品防护变更8.5.5交付后活动新增8.5.6变更控制新增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变更8.7不合格过程输出、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3不合格品控制变更9绩效评价新增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8测量、分析和改进变更9.1.1总则8.1总则9.1.2顾客满意8.2.1顾客满意9.1.3分析和评价8.4数据分析变更9.2内部审核8.2.2内部审核9.3管理评审5.6管理评审5.6.1总则5.6.2评审输入变更5.6.3评审输出10改进8.5改进10.1总则新增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8.5.2纠正措施变更10.3持续改进8.5.1持续改进附录A(资料性附录)新结构、术语和概念的说明附录A(资料性附录)ISO9001:2008与ISO14001:2004之间的对照变更附录B(资料性附录)质量管理原则附录B(资料性附录)ISO9001:2000与ISO9001:2008之间的变化变更附录C(资料性附录)ISO10000质量管理标准组合新增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注:新版标准ISO/DIS9001:2014中没有2008版的4.2.2质量手册、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和8.5.3预防措施这三个条款的对应条款或表述。

ISO_TS16949_2002标准讲解_中英文对照版

ISO_TS16949_2002标准讲解_中英文对照版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ir application throughout the organization (see 1.2), b) determine the sequence and interaction of these processes, c) determine criteria and methods needed to ensure that both the operation and control of these processes are effective,
4.1 总要求
d)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 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 程的监视 ,
e) 监视 ,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 程筹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 改进.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9
4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4 质量管理体系
interactions, and c) the competence of personnel NOTE 3: The documentation can be in any form or type of medium.
13
注 1: 本标准出现“形成文件的程序〞 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 以实施和保持.
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 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应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
注: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 程应当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 供,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
10
4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4 质量管理体系
4.1.1 Gental
Process Approach

iso27001:中英文对照

iso27001:中英文对照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Foreword前言ISO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and IEC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 form the specialized system for worldwide standardization. National bodies that are members of ISO or IEC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rough technical committees established by the respective organization to deal with particular fields of technical activity. ISO and IEC technical committees collaborate in fields of mutual interest.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al and non-governmental, in liaison with ISO and IEC, also take part in the work.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O and IEC have established a joint technical committee, ISO/IEC JTC 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为国际标准化制定专门体制的国际组织。

sy2752标准 -回复

sy2752标准 -回复

sy2752标准-回复“sy2752标准”概述[sy2752标准]是一项与数据安全性相关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旨在通过采用一系列措施,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文将逐步回答与该标准相关的问题,包括其背景、目标、关键要素和实施步骤等。

一、背景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机构和组织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数据安全威胁,如数据泄露、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等。

因此,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已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为了规范数据安全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项名为[sy2752标准]的国际标准。

二、标准目标[sy2752标准]的目标是确保数据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安全性,包括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销毁等环节。

通过该标准的实施,组织能够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保护敏感数据,防止意外泄露和恶意攻击。

三、关键要素实施[sy2752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素:1. 数据分类和标记: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记,根据其敏感程度和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访问权限。

2. 访问控制:建立适当的权限控制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能够访问和处理数据。

3.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4. 安全传输: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采用加密协议和安全隧道等技术手段保护数据。

5. 安全存储: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设备,确保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如访问控制、备份和灾备等措施。

6. 数据处理:建立正确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控制机制,确保数据在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7. 安全审计:定期进行数据安全性审计,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安全问题,确保标准的持续有效性。

四、实施步骤下面是[sy2752标准]的实施步骤:1. 确定关键数据:识别组织的关键数据并进行分类,确定敏感数据和核心业务数据。

2. 建立数据安全策略:根据标准要求和组织的安全需求,制定数据安全策略和管理框架。

3. 实施安全技术措施:采用加密、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等安全技术手段,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20252概述该标准是第一个市场研究行业国际认证标准。

ISO20252的全称是《市场、民意和社会研究——词汇及服务要求》,其制定旨在将国际质量标准的原则用于市场研究行业,并协调各国在这方面已有的其他标准。

它可以保证跨国研究项目的每个流程都是根据应有的标准进行的、是经过核查的、使用的方法和标准是前后一致的。

它还能为研究公司提供指导,使它们以统一和透明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研究数据和服务。

全新的市场、意见及社会研究认证当今世界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大行其道,企业在多个国家同时发布新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容易。

它们必须保持敏捷和主动,才能在消费者选择日益丰富的大环境下争取市场份额。

因此,在迈出第一步时选择正确的产品/服务创新以及市场推广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支持企业在随时变化的环境下开展商务,国际标准组织(ISO)于2006年创立了一项新的认证标准——ISO20252,其重点是市场、意见和社会研究。

实际上,市场、意见和社会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的产业,包含着一个由出售研究成果的公司和各个业务领域的企业所组成的复杂网络。

客户企业依靠这种情报来改善自己的运营状况。

此类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构成了有力的决策工具,因而必须确保这些结论是以最完整、最优质的数据为基础而得出的。

ISO20252标准的建立得到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启发,是由经验丰富的研究从业机构和研究结果消费机构(例如跨国企业)合作制定的。

ISO20252覆盖了高质量市场研究的几项关键元素:·研究样本的定义。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结果,研究必须以有实际意义和相关性的参与者样本为基础。

·数据的获取。

数据必须通过高度一致并且可回溯的方法采集。

这一标准同时适用于本地和国际样本。

·结果的机密性。

研究的完整性取决于机密性,因为机密性可以保护参与者不受影响。

1、标准适用范围2、专用词对照表3、质量管理系统3.1 组织与责任组织必须建立起与ISO一致的质量管理(QM)体系。

组织高层应:●承诺服务质量●负责发展、执行和改善QM体系●确认QM体系成文●确保投入足够的资源●指定质量经理,由其负责体系的实施,以及进行内审具备市场调研服务的组织架构图流程、工作指导手册等需成文,被用于实施,以及进行维护和审查。

所有市场调研服务相关工作人员需熟悉市场准则、道德规范、公司流程和相关指导性内容。

3.2 调研的保密性市场调研数据是高度机密,除非有授权,绝对不给与第三方。

保密性的数据应安全地保存。

除非有授权,某一项目的数据不可用于其他项目。

3.3 文档管理必须是书面或电子数据。

被保存和维护好,并能够被追踪和查找到。

每个项目需有项目内容介绍。

每个项目的文档管理,需能指出文档所在以及其来源和去向。

有明确的文档保存期限(销毁制度?)版本控制电子文档需定期查毒(有记录)3.4 技能和培训需有制度保证所有参与项目人员接受到适合其个人职能和技能的相关培训。

培训记录保存,并与个人职务定义和所从事的项目工作挂钩。

3.5 外包无论外包与否,组织承担项目的100%责任。

有明确的外包制度,来保证外包公司的准入、合同建立、质量控制。

能够让外包公司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和行业规范。

对外包公司有考核,有考核记录的留存。

尤其是客户投诉的记录。

3.6 QM体系有效性检查通过以下手段保证对流程和QM体系的把控:●流程定义●寻找问题,寻找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方法●记录防止问题再犯的措施●确认有效的解决方法对客户不满意的应对:●识别和记录●有效举措解决问题●有效的防范措施●确认措施有效需要有效的机制确定措施有用并且有效。

经验教训体制,通过修改流程或者内审来提升QM体系。

定期向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以保证流程的改进是有效的。

4、调研项目管理4.1 响应调研需求4.1.1 概述组织应具备响应的资源以响应不同的需求。

组织应致力了解需求中包含的所有内容和要求,并澄清不明确的内容。

可通过会议形式,双方讨论内容需被书面记录下来,组织应在会议上及时和充分地指出需求中的不明确内容。

客户应给出项目方案和询价。

客户给出的项目方案应包含详细工作目标、步骤、工作期限和成本费用的内容,组织应有对方案提出自己意见并征得客户同意进行修改的权力。

如果项目涉及多个客户,则在方案中应明确相关内容。

如果组织无力承担项目,则应在最早时间通知客户。

4.1.2 报价报价单包含:●总成本●执行时间●对成本的影响因素●汇率●税4.1.3 项目方案除非另有协议,以下内容均应包含在方案中。

4.1.3.1 调研项目目标和方法必须定义明确。

方法要适用于该目标。

4.1.3.2 服务内容方案包含专题列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等等。

4.1.3.3 抽样和加权方案必须包含目标人群以及针对他们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框。

描述的精确程度取决于现有的数据、方法和客户的要求。

针对这些样本,还需要描述样本的大小,样本取得方法或招募手段等等。

基于对成本的考虑,样本量占总人群的比例应该被考虑。

方案需描述为何这些样本被选择,可能的话,对招募方法也可以进行描述。

关于定性研究的方案,需要描述样本招募的理由和方法,如何控制每次研究的时间长度,以及单次研究的人数选择。

4.1.3.4 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描述方案需对数据采集方法进行描述,比如问卷的长度、讨论组的讨论内容等等。

方案需对得到的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描述。

定性研究方案中,需对用到的场所进行描述。

4.1.3.5 二次分析如果有二次分析,方案中应体现。

4.1.3.6 结果报告方案和报价文件中需描述所有与结果相关的,比如内容范围、格式、递交方式和数量等。

关于定性分析,方案必须指明是否要将访问记录纳入。

4.1.3.7 外包内容如果调研存在外包,那么在方案中也应有所体现。

4.1.3.8 合法性方案必须合乎法律和道德准则的要求。

4.1.3.9 满足ISO要求方案满足国际标准的要求。

4.1.4 定价方案或报价单必须包含项目执行的费用信息,包括:●报价(及报价日期)●执行中会影响价格的因素●付款方式、周期以及税收、汇率等任何有对价格产生影响的情况,都应及时告知客户。

4.1.5 调研合同使用最终版本的方案,双方确定并签字。

4.2 项目计划必须给与客户包含时间计划和分工责任信息的项目计划,计划还应包括如下:●客户提供的材料和产品●客户认可的调研方法,包括问卷、定性访谈问题等●现场工作描述●客户认可的数据研究方法●最终结果的递交如果一方对项目计划有所变化,则应与另一方沟通并共同确认,同时以书面方式记录该变更。

4.3 客户合作4.3.1 客户指示所有来自于客户的指示必须被记录下来。

如果客户要求不明确,组织可以及时向客户提出澄清的要求。

4.3.2 工作描述变更对于所有可能影响到客户需求的变更,组织必须与客户达成一致并书面确认,包括时间计划、成本以及其他双方在方案中确认的内容。

如果项目某些过程由外包公司进行,那么组织必须告知客户,而这些外包工作中如果发生变更,也应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

4.3.3 客户检查问卷和讨论指导客户必须参与问卷和讨论指导的设计。

客户必须批准最终的问卷和讨论指导,除非客户放弃。

批准文件必须被留存。

4.3.4 客户对采集过程的检查组织必须尽力在识别过程中去保护被访者的权益,哪怕是客户需要检查采集过程也必须遵守这样的约定。

如果客户这样的行为会影响数据采集的质量,那么组织必须提前告知。

必须当被访者同意以及被提前告知采集过程会有人监控,并且监控过程完全满足当地法律和道德规范,客户才能被允许监控采集过程。

4.3.5 数据分析如果客户要求,组织必须向其公开数据分析的过程以便其监控。

4.3.6 向客户报告结果递交的结果的要求必须满足客户的需求。

4.4 问卷和讨论指导4.4.1 概念与设计问卷内容、措辞、结构、次序等都会影响最终数据的结果,故此在设计中应予考虑。

4.4.2 项目文档的翻译如果有翻译工作,那么必须事先在方案中述及。

必须由有翻译能力和经验的人员完成。

翻译完成后必须由具有同样能力的其他人员进行校对。

客户可以被允许检查翻译情况。

翻译和校对都需要纳入相应流程并对过程文件留档。

4.4.3 问卷的测试如果客户或组织觉得有必要,问卷应进行测试。

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应该被记录留档。

4.4.4 项目讲解,访问员和主持人培训组织必须确认所有现场人员以及外包公司人员完全了解项目详情以及如何使用问卷或讨论指导。

项目讲解记录必须被留档。

如果采集方法对访问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超出了其所具备的能力,那么相应的培训必须进行。

对于独立访谈的主持人,则应进行专门的项目讲解。

4.5 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管理4.5.1 管理采集和权重4.5.1.1 要求样本设计必须基于现有的方法,而采用何种方法则需被记录。

组织必须按照项目既定的采样原则对样本属性进行检查。

这条要求也适用于实施现场工作的外包公司。

4.5.1.2 样本量所选样本的变化必须在所有样本以及其所属的样本组内,都能满足项目方案对样本变化的要求。

4.5.1.3 概率样本的质量原则特殊采样方法必须保证样本落在合理的样本群中。

被用来选择样本的采样数据源应该被记录下来。

受访者的加权往往被用来抵消各类因素带来的偏差,比如拒访。

4.5.1.4 样本配额的质量原则对于配额的样本,采集何种目标群的原则必须被确定。

配额计划中应有队目标群属性的描述。

配额控制的数据必须事先提供。

如何控制不同属性的配额样本,应该在配额计划中体现。

4.5.1.5 备选被访者的质量原则如果是从备选受访者中挑选受访者,那么必须告知客户,并且书面留档,内容包含:●备选池的招募方法●样本抽取原则●权重●数据采集方法●选取这些样本的可靠性表述非备选池来源的数据也应该被记录,以用于比较并寻找可能的偏差。

4.5.1.6 数据加权的记录如果要对数据进行加权,加权变量要具体描述并记录。

用于加权的数据源需要被提供。

加权前后的数据结构需要被记录。

4.5.2 数据处理定量研究中,组织必须采取方法保证数据处理的过程方法可以将错误率减少到最低,对开放性问题的结果要进行核查纠错。

对于保障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方法要被建立,过程文档要被记录和留存。

4.6 监控调研的执行组织必须监控调研过程中的重要流程,以确保能满足方案中既定的要求和目标。

这些流程包括:抽样流程、问卷和讨论指导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结果递交。

4.7 调研文档、材料和结果4.7.1 处理和储存客户材料组织应要求客户提供其对组织处理、储存客户材料的要求。

组织应严格执行客户要求,对客户材料、文档、产品等进行处理和储存。

所有在项目结束后不需要用到的材料,需及时归还客户(除非有其他明确的处理定义)。

组织应尽力保护这些材料,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在这些材料分派到现场人员手中后,组织仍应能保证这些物品的完好无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