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 固体液体和气体(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堂课件-固体、液体和气体课件(12ppt)青岛版(六年制)
会发生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水平仪:利用液体表面静止时保持水平
怎样能够保证往墙上挂画时保持水平?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固体、液体和气体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1、举几个生活中能够流动的物体的例子
2、下列有固定形状的物体是( ) A 牛奶 B 酱油 C 可乐瓶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能否流动 否 否 否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件(12ppt) 青岛版(六年制)【PPT完美】
第2讲固体、液体和气体 高考物理(课标)一轮复习
3V
p2= V2 p0
⑥
由⑥式知,打开K3后活塞上升直到B的顶部为止;此时p2为p2'=
3 2
p0。
(ⅲ)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3,气体温度从T1=300 K升高到T2= 320 K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
p2 T1
'
=
p3 T2
⑦
将有关数据代入⑦式得
p3=1.6p0 ⑧
考向1 等温变化——玻意尔定律 1.[2018课标Ⅰ,33(2),10分]如图,容积为V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成,面积为S 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汽缸上部通过细管与装有某 种液体的容器相连,细管上有一阀门K。开始时,K关闭,汽缸内上下两部分 气体的压强均为p0。现将K打开,容器内的液体缓慢地流入汽
解析 A项中的缝衣针不沉没的原因是受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B项 中的水银会呈球状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D项中的油滴在热菜汤表 面是圆形的也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A、B、D错误。
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E )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E.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 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p0V=p1V1 ① (3p0)V=p1(2V-V1) ② 联立①②式得
V1=V ③
2
p1=2p0 ④
(ⅱ)打开K3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中气体 的体积之和为V2(V2≤2V)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得 (3p0)V=p2V2 ⑤ 由⑤式得
物态的变化:固体、液体、气体
物态的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物态的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主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这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变是由于物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所导致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过程。
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分子排列有序。
固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使得分子只能做微小的振动运动,难以改变位置。
固体的熔点是指固体转变为液体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固体的熔点比液体的沸点低。
固体的熔化过程是固体分子受热能作用,分子振动增强,逐渐脱离原来的位置,形成液体的过程。
液体是物质的另一种状态,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
液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固体小,分子之间的距离比固体大,分子排列无序。
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转变为气体的温度,通常情况下,液体的沸点比固体的熔点高。
液体的汽化过程是液体分子受热能作用,分子动能增加,逐渐脱离液体表面形成气体的过程。
气体是物质的第三种状态,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够充满容器并均匀分布。
气体的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排列无序。
气体的凝固点是指气体转变为液体的温度,通常情况下,气体的凝固点比液体的沸点低。
气体的凝固过程是气体分子失去热能,分子动能减小,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的过程。
在物态的变化过程中,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变。
固体转变为液体的过程称为熔化,液体转变为气体的过程称为汽化,气体转变为液体的过程称为凝固,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称为凝固。
这些相变过程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不同物质的相变曲线也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物态的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变是由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所导致的。
通过研究物态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小学科学第14课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
小学科学第14课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及区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和区别。
3. 学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
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
2. 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区别。
三、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运动特征。
2. 掌握如何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前置知识,例如:固体是有形的、占据一定空间的物质;液体是有形的、占据一定空间的物质,具有流动性等。
Step 2:呈现(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物质,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质是硬的,有的物质是软的?为什么有的物质能流动,有的物质不能?Step 3:探究(15分钟)1. 实验1:水的凝固与融化a. 将盛有水的容器放入冰箱中冷冻。
b. 观察并记录冷冻前后的变化。
c. 分析冷冻前后水的状态变化。
2. 实验2:气体的压缩a. 将一只充满气体的气球按压一段时间。
b. 观察并记录压缩前后气球的情况。
c. 分析气球被压缩后的变化。
Step 4:总结(10分钟)1. 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并记录在黑板上。
2. 引导学生思考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区别。
Step 5:展示(10分钟)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查找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例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它们的特性和区别。
Step 6:运用(10分钟)1. 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要求学生根据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来判断物质的状态。
2. 学生交流并讨论自己的观察结果。
Step 7:拓展(10分钟)给予学生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知识,例如:水的循环过程、大气层的组成等。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3.14《固体、液体和气体》课件(共20张ppt)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如何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石头
螺母
木块
装有水的水杯
牛奶
醋
水杯 装满空气的塑料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水、牛奶、醋,可以流动。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二 探究固体的形状
木块
乒乓球
石头
活动过程
探究固体的形状
方形
球形
椭圆、长条形
石块等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方形 的、椭圆形的、长条形的,不容易变 化,无论怎样放置形状都不改变。
14 固体、液体和气体
活动过程
橡皮、课本能直接放在课桌上,墨水为什么要 装在瓶子里才能放在桌子上呢?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木块、螺母、石块、装有水的玻璃杯、形 状不同的瓶子、袋装醋、袋装奶、水槽、实验记录单、多 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橡皮、课本、墨水瓶、装有空气的塑料袋 课下实践活动:将画挂在墙上(加深 水等液体 能保持液面 水平、气体的形状
活动过程
倒入瓶中
锥形瓶状
倒入盘中
盘子的形状
捏成苹果
苹果状
捏成饼状
饼状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与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活动过程
活动四 探究物体倾斜放置后的发现
活动过程
虽然杯子有平放 和斜放,但是杯子里 的水面始终是水平的。
活动过程
木块任意调整放置角度,每次不同角度的放 置,木块平面都是不一样的。
活动过程
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 ,一般会保持水平。根据这 一特点,在生产生活中,还 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为 了检查所盖的房屋等是否平 整,人们发明了水平仪。
拓展活动
固体液体和气体说课稿
固体液体和气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一内容是高中物理热学部分的基础知识,在整个物理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质以及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和热现象的本质,为后续学习热力学定律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从宏观角度描述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然后引入微观结构的概念,通过对比分析三种物态的微观结构,解释了它们宏观性质的差异。
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固体、液体和气体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它们的微观结构和相关物理概念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微观世界的想象和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对一些物理概念产生错误的认识。
例如,学生会认为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因为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强,而忽略了分子排列的规则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摒弃错误的前概念,建立科学的物理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特点。
(2)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宏观性质及其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3)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液晶的特性。
(4)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能用表面张力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固体、液体和气体》优质教案
《6.固体、液体和气体》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物理》第六章,主题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具体内容包括:6.1 固体的特性;6.2 液体的特性;6.3 气体的特性;6.4 相态变化及其微观机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基本特性;2. 了解相态变化的过程及其微观机制;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相态变化及其微观机制。
难点:相态变化过程中物质微观结构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热源,冷源等)。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特性及区别。
2. 新课内容:(1)固体:讲解固体的定义、特性,结合实验观察固体的微观结构。
(2)液体:讲解液体的定义、特性,结合实验观察液体的微观结构。
(3)气体:讲解气体的定义、特性,结合实验观察气体的微观结构。
(4)相态变化:讲解相态变化的种类、过程及其微观机制,通过实验演示相态变化。
3. 例题讲解:结合新课内容,讲解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固体的特性2. 液体的特性3. 气体的特性4. 相态变化及其微观机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
(2)解释生活中一个相态变化的现象,并分析其微观机制。
2. 答案:(1)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压缩;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压缩;气体:无固定形状和体积,易压缩。
(2)例如:冰融化成水,微观机制是温度升高,固体内部的分子间作用力减弱,分子间距增大,从而导致固体变成液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有了基本的了解,但相态变化微观机制的理解还需加强。
小学科学固体液体和气体(课件)
小学科学固体液体和气体(课件)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几种物态。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三种物态的特点、性质以及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份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定义、性质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和现象。
一、固体的特点和性质1.定义: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物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特点:(1)形状稳定:固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使得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不可压缩:由于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近,无法被外力挤压或变形。
(3)密度较大:固体通常比同等体积的液体和气体更加紧密。
3.性质:(1)硬度:不同的固体具有不同的硬度,通过比较它们的硬度可以区分不同的物质。
(2)熔点和沸点:固体具有特定的熔点和沸点,通过加热或者降低温度,固体可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相变过程。
(3)断裂性:固体在受到外力撞击或过大的压力时会发生断裂,而不会发生形状的改变。
二、液体的特点和性质1.定义:液体是物质的一种物态,具有较低的粘度和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2.特点:(1)可流动性: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固体弱,使得液体具有流动性,可以改变位置形成不固定的形状。
(2)表面张力:液体分子分布不均,表面上的分子受到较强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液体具有表面张力现象。
(3)不可压缩:液体的体积是固定的,但可以通过外力改变其形状。
3.性质:(1)流动性:液体能够流动并适应容器形状。
(2)溶解性:液体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形成溶液。
(3)沸点和凝固点:液体具有特定的沸点和凝固点,通过加热或降低温度,液体可以发生沸腾和凝固的相变过程。
三、气体的特点和性质1.定义: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物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特点:(1)无固定形状: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充满容器的所有空间。
(2)无固定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可以被压缩或膨胀。
(3)分子速度较快: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分子运动速度较快。
三上科学第十四课-固体、液体和气体,小学课时必备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必备知识点第14 课固体、液体和气体1、物体一般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像水、牛奶、醋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
3、像石头、木块、螺母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
4、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
5、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
6、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7、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8、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一般情况下体积固定不变。
气体的体积可以被压缩。
8、利用水平尺可以确定墙壁上的点保持在水平线上。
水平尺是一种测量小角度的常用量具。
生活中人们使用水平尺来确定墙上的两个点是否在一个水平面上,水平尺中有水和气泡,利用它们占据空间并且有流动性的特性,移动水平尺使气泡停留在水平仪的中间位置时,说明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基础达标及参考答案:(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 ”。
①凡是能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
(×)解析:液体能够流动,但是能够流动的物体不都是液体,比如沙子。
②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办法收集。
(×)解析:空气中的主要成分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用杯子、塑料袋等把它收集起来③橡皮泥捏几下就变形了,它不是固体。
(×)解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橡皮泥是比较柔软的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下列不属于液体的是(C )。
A.酱油B.血C.二氧化碳解析:二氧化碳属于气体。
②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能填充不同形状的容器,不易压缩的是( B )。
A.固体B.液体C.气体③把装有液体的瓶子倾斜时,液体的表面(A)。
一般会保持水平 B.随瓶子一起倾斜 C.不确定拓展研究:(1)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它在受热或遇冷时会发生什么现象?答:一般情况下,固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小明认为火焰不会到处流动,是固体,你能根据固体的特点分析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吗?答: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
课件[新版本]《气体、固体和液体》ppt高中物理
态 1 经过程 1→2→3 到达状态 3,其中 2→3 之间 例2:如右图所示的水平地面上放有一个边长为30cm的正方体箱子,箱子重50 N,其顶部有一根长20 cm、横截面积为4 cm2竖直的管子与箱子相通,管子重10 N,管子
和箱子都灌满水,求: 猜想C: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猜想C: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思路点拨:研究玻璃管上、下两端封闭气体的初态和末态的状 态参量,根据大气压强和水银柱长可求出封闭气体的压强,结合玻 意耳定律求解。
[解析] 以 cmHg 为压强单位。在活塞下推前,玻璃管下部空气
柱的压强为
p1=p0+l2
①
设活塞下推后,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 p′1,由玻意耳定律得
p1l1=p′1l′1
管的
(1)电磁波是横波.电磁波的电场E、磁场B、传播方向v三者两两垂直,如图所示.
猜想C:同一种液射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小,C 正确,D 错误。]
10n→11H+ 0-1e衰变规律
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师:由公式p=ρhg,请大家想一想,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跟我们研究得出的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否相一致?教师启发,由学生回答。
(3)若不是特殊过程,可在坐标系中作特殊变化的图像(如等温 线、等容线或等压线)实现两个状态的比较。
(4)涉及微观量的考查时,要注意各宏观量和相应微观量的对应 关系。
液体微观结构、宏观性质及其浸润、 毛细现象
1.液体的结构更接近于固体,具有一定体积、难压缩、易流动、 没有一定形状等特点。
2.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它是 由表面层内分子之间的引力产生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 的趋势。
[答案] (1)800 K (2)43×105 Pa
第67讲固体液体和气体(讲义)
第67讲固体、液体和气体目录复习目标网络构建考点一固体和液体【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1 晶体与非晶体的对比知识点2 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提升·必考题型归纳】考向1 晶体与非晶体考向2 液体表面张力考点二气体实验定律【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1 求解压强问题常用方法知识点2 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知识点3 解题的基本思路【提升·必考题型归纳】考向1 气体压强的求解考向2 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考点三理想气体的常见图像【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1 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同图像的比较知识点2 气体状态变化图像的分析方法【提升·必考题型归纳】考向1 PV图像考向2 VT图像考向3 PT图像真题感悟1、理解和掌握固体和液体的特点。
2、理解和掌握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能够应用处理有关问题。
知识点1 晶体与非晶体的对比①液晶分子既保持排列有序而显示各向异性,又可以自由移动,保持了液体的流动性。
①液晶分子的位置无序使它像液体,排列有序使它像晶体。
①液晶分子的排列从某个方向看比较整齐,而从另外一个方向看则是杂乱无章的。
考向1 晶体与非晶体1.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他们通过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地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寻找到了厚度只有0.34nm的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
如图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根据以上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非晶体B.石墨是单质,石墨烯是化合物C.石墨、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晶体D.他们是通过物理变化的方法获得石墨烯的【答案】CD【详解】ABC.晶体分子在空间分布具有规则性,故石墨、石墨烯都是晶体,也都是单质,选项C正确,选项AB错误;D.获取石墨烯的方法为物理方法,选项D正确。
小学科学固体液体和气体(课件)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固体液体和气体(课件)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是一门充满奇迹和探索的学科,小学科学正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教育环节。
在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中,涉及了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一重要主题。
本文将以课件的形式,系统介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实例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
课件名称:固体、液体和气体一、固体的概念和特征1. 固体的定义:固体是一种物质状态,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
2. 固体的特征:a. 形状固定: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不易变形。
b. 体积固定:固体的体积是恒定的,不易改变。
c. 分子有序:固体的分子排列有序,摆放整齐,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力强。
二、液体的概念和特征1. 液体的定义:液体是一种物质状态,具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不固定,可以流动。
2. 液体的特征:a. 形状不固定: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和改变形状。
b. 体积固定:液体的体积是一定的,不会因为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c. 分子无序:液体的分子排列无序,自由运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
三、气体的概念和特征1. 气体的定义:气体是一种物质状态,具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和体积都不固定,可以自由扩散。
2. 气体的特征:a. 形状不固定: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充满容器内的所有空间。
b. 体积不固定:气体的体积可以随着容器的变化而改变。
c. 分子无序:气体的分子排列无序,自由运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
四、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实例1. 固体的实例:a. 书桌:书桌是由木头等固体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b. 手机:手机外壳一般采用塑料材质,具有固态的特征。
c. 铅笔:铅笔由木头和石墨组成,形状固定,不易改变。
2. 液体的实例:a. 水:水是一种常见的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
b. 牛奶:牛奶是乳状的液体,能够流动和改变形状。
c. 饮料:各种饮料都属于液体,能够倒出、倒入容器中。
高中物理总复习之知识讲解 固体液体和气体(基础)
物理总复习:固体、液体和气体【考纲要求】1、知道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2、知道气体的三大实验定律、内容、熟悉其图像;3、知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能结合力学知识解相关气体状态变化的问题。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气体分子动理论要点诠释:1、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①气体分子间距大,一般不小于10r0,因此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很小,以致可以忽略(忽略掉分子间作用力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②气体分子间碰撞频繁,每个分子与其他的分子的碰撞多达65亿次/秒之多,所以每个气体分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瞬息万变的,因此讨论气体分子的速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物理中常用平均速率来描述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注意:温度相同的不同物质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如H2和O2,但是它们的平均速率不相同。
③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分布规律。
④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
⑤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随着温度的增大,分子速率随随时间分布的峰值向分子速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因此T1小于T2。
2、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越密,对单位面积器壁产生的压力就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考点二、气体的状态参量要点诠释:对于气体的某种性质均需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如气体的热学性质可用温度来描述,其力学性质可用压强来描述。
描述气体性质的物理量叫状态参量。
1、温度: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也增加,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小。
微观含义: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标:温度的数量表示法。
(1)摄氏温标: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的温度为0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度,把0到100之间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1℃)。
第70课时 固体、液体和气体(双基落实课)
固体、液体和气体(双基落实课)
结
束
三、饱和汽
未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相对湿度
1.饱和汽与未饱和汽 (1)饱和汽:与液体处于 动态平衡 的蒸汽; (2)未饱和汽:没有达到 饱和状态 的蒸汽。 2.饱和汽压 (1)定义:饱和汽所具有的 压强 ; (2)特点:饱和汽压随温度而变。温度越高,饱和汽压 越大 , 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 无关 。
结
束
[小题练通] 关于液体和液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密 B.液体有使其表面积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C.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 D.液晶具有光学性质各向异性的特点
(
)
E.液晶分子的排列会因所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引起光 学性质的改变 解析:液体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A 错误。液体表面张力使其
表面积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B 正确。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既 有引力又有斥力,C 错误。液晶具有光学性质各向异性,D 正 确。液晶的分子排列会因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E 正确。 答案:BDE
固体、液体和气体(双基落实课)
结
束
(1)表面张力实质是表面层里的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 宏观表现。 (2)液晶既不是液体也不是晶体。液晶的性质即具有液体的 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异性。
固体、液体和气体(双基落实课)
结
束
(1)饱和汽压只是指空气中这种液体蒸气的分气压,与其 他气体的压强无关。饱和汽压与温度和物质种类有关。 (2)人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觉是由相对湿度决定的,相对 湿度较大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不一定大。 (3)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与温度都有关系。在绝对湿度不 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人感觉越干燥;温 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大,人感觉越潮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总复习:固体、液体和气体编稿:xx 审稿:xx【考纲要求】1、知道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2、知道气体的三大实验定律、内容、熟悉其图像;3、知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能结合力学知识解相关气体状态变化的问题。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气体分子动理论要点诠释:1、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①气体分子间距大,一般不小于10r0,因此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很小,以致可以忽略(忽略掉分子间作用力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②气体分子间碰撞频繁,每个分子与其他的分子的碰撞多达65亿次/秒之多,所以每个气体分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瞬息万变的,因此讨论气体分子的速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物理中常用平均速率来描述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注意:温度相同的不同物质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如H2和O2,但是它们的平均速率不相同。
③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分布规律。
④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
⑤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随着温度的增大,分子速率随随时间分布的峰值向分子速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因此T1小于T2。
2、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越密,对单位面积器壁产生的压力就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考点二、气体的状态参量要点诠释:对于气体的某种性质均需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如气体的热学性质可用温度来描述,其力学性质可用压强来描述。
描述气体性质的物理量叫状态参量。
1、温度: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也增加,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小。
微观含义: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标:温度的数量表示法。
(1)摄氏温标: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的温度为0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度,把0到100之间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1℃)。
(2)热力学温标: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提出一种与测温物质无关的温标,叫热力学温标或绝对温标。
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K。
用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表示温度的间隔是相等的,即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用开尔文和摄氏度表示在数值上是相同的。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数量关系T=t+273.15K2、体积:(1)体积是描述气体特性的物理量。
由于气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每一部分气体都要充满所能给予它的整个空间。
(2)一定质量的气体占有某一体积,气体分子可以自由移动,因而气体总要充满整个容积,气体的体积就是指气体所充满的容器的容积。
在国际单位之中,体积用V表示,单位立方米m3。
体积的单位还有升、毫升,符号是L、mL,关系1m3=103L(dm3)=106ml(cm3)3、压强:(1)压强是描述气体力学特性的宏观参量。
(2)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用符号P表示。
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对器壁频繁撞击而产生压力,用打气筒把空气打到自行车的车胎里去,会把车胎胀得很硬,就是因为空气对车胎有压力而造成的。
(3)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而产生的。
(4)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 1 Pa = 1 N / m。
气体压强的单位在实际中还会见到“标准大气压”(符号是atm)和“毫米汞柱”(符号是mmHg), 1atm = 1.013 × 105 Pa,1mmHg = 133 Pa。
(5)压强的确定。
见类型四。
考点三、理想气体实验定律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温度、体积、压强这三个量都不变,就说气体处于一定的状态。
一定质量的气体,p 与T 、V 有关,三个参量中不可能只有一个参量发生变化,至少有两个或三个同时变化。
1、玻意耳定律要点诠释:(1)、内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2)、公式:1122pV p V ==恒量(3)、图像:等温线(p V -图,1p V-图,如图)说明:①p V -图为双曲线,同一气体的两条等温线比较,双曲线顶点离坐标原点远的温度高,即12T T >。
②1p V-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同一气体的两条等温线比较,斜率(tan pV α=)大的温度高,12T T >。
(4)、微观解释:①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从微观上看表示气体分子的总数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因此气体压强只跟单位体积的分子数有关。
②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时,体积增大到原来体积的几倍,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减少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压强就会减少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反之,体积减小到原来体积的几分之一,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大到原来的几倍,压强就会增大到原来的几倍。
所以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压强和体积成反比。
2、查理定律要点诠释:(1)、内容: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降低)1℃,增加(或减少)的压强等于它在0℃时压强的1273。
b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公式:00273tp p p t -=或 1212p p T T = 或 0(1)273t t p p =+ (3)、图像:等容线说明:①p t -图线为过-273℃的直线,与纵轴交点是0℃时气体的压强,同一气体的两条等容线比较,12V V >。
②p T -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同一气体的两条等容线比较,斜率(tan p Tα=)大的体积小,即12V V >。
(4)、微观解释:①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保持不变时,从微观上表示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保持不变,因此气体的压强只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②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时,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会增大;反之,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压强减小。
3、盖·吕萨克定律要点诠释:(1)、内容: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降低)1℃,增加(或减少)的体积等于它在0℃时体积的1273。
b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它的体积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公式:00273t V V V t -=或0(1)273t t V V =+或1212V V T T = (3)、图像:等压线说明:①V t -图线为过-273℃的直线,与纵轴交点为0℃时气体的体积,同一气体的两条等压线比较,12p p >。
②V T -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同一气体的两条等压线比较,斜率大(tan V T α=)的压强小,即12p p >。
(4)、微观解释:①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时,从微观上看是由于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的变化引起的压强变化与由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化引起的压强变化相抵消。
②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时,气体体积增大,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少,会使气体压强减小, 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从而使气体压强增大来抵消由气体体积增大而造成的气体压强的减小。
相反,气体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分子数增多,会使气体压强增大,只有气体的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才能使气体的压强减小来抵消由气体体积减小而造成的气体压强的增大。
考点四、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p T V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pV C T=,C 是一个定值。
(2)气体实验定律可看成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例。
当m 不变,12T T = 时,1122pV p V = 玻意耳定律 当m 不变,12V V =时,1212p p T T = 查理定律 当m 不变,12p p =时, 1212V V T T = 盖·吕萨克定律【典型例题】类型一、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例1、关于气体分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某一时刻具有任一速率的分子数目是相等的B. 某一时刻一个分子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偶然的C. 某一时刻向任意一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目相等D. 某一温度下,大多数气体分子的速率不会发生变化【答案】BC【解析】在运用统计规律时,不要把大量分子的统计规律用在个别分子的运动上,也不能因为少量的差异去要求整体上、规律上的严密性。
大量气体分子的热运动中,分子速率呈“中间多,两头少”的统计规律分布,具有某一速率的分子数目并不是相等的,故A选项错误;由于分子之间频繁的碰撞,分子随时都会改变自己的运动情况,因此在某一时刻,一个分子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完全是偶然的,故B选项是正确的;虽然每个分子的速度瞬息万变,但是大量分子的整体存在着统计规律,由于分子数目巨大,某一时刻向任意一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目只有很小的差别,可以认为是相等的,故选项C正确。
某一温度下,每个分子的速度仍然是随时可以变化的,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相同,故D选项错误。
【总结升华】气体分子运动的规律应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个别分子运动的偶然性,另一个是大量分子所具有的统计规律。
举一反三【变式】1859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后来有许多实验验f v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证了这一规律。
若以横坐标v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子数的百分比。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某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答案】D【解析】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不能为负值,A、B错;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趋势,速率为0的分子几乎不存在,故C错、D对。
类型二、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例2、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如果体积减小,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大B. 如果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大C. 如果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大D. 如果分子密度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大【答案】B【解析】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是由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率共同决定的。
选项A和D都是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但分子的平均速率如何却不知道,选项C由温度升高可知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如何变化未知,所以选项A、C、D都不能选。
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正是气体压强的微观表现,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
【总结升华】正确理解气体压强从微观上与哪些因素有关是解题的关键。
气体的压强从微观看也正是由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率所决定的,单位体积的分子数越多,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举一反三【变式】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 当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时,压强必变大B. 当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C. 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D. 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答案】B【解析】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由温度和分子密度共同决定的,也可以说是由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和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共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