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学院 儿童少年卫生学笔记 含07 09级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掌握)
1.儿童少年卫生学定义(09名解)
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出生至发育成熟为止成长中的一代(0—25岁),重点对象:7—18岁
3.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1)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2 )疾病预防(预防学生常见病为主;重视学校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成人期疾病早预防;以
青春期少年为重点预防健康危险行为)
3)学校健康教育 4)心理卫生 5)教育过程卫生6)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7)学校卫生监督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掌握)
概念:生长、发育、成熟
1、生长: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和全身大小、
重量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属量变。
2、发育: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体力、心理和行
为上的成熟,属质变。
3、成熟:指生长和发育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理
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养下一代能力。
第一节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
1、阶段性(背):婴儿0-1 幼儿前期 1-3 幼儿期(学前期)3-6 童年期 6-12 青春期10-20 青年期 18-25;
2、程序性(掌握):1)头尾发展律(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由上至下、由近而远)2)近侧发
展律(手的精细动作,近-远,粗-细,简单-复杂)3)向心律(童年期和青春期,下肢先于
上肢,四肢早于躯干)
(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两个突增期的时间:第一突增期:胎儿四个月开始至出生后一年,身高(胎儿中期4-6个月)
体重(胎儿后期7-9个月);第二突增期:青春期(女 9-11至13-15 男 11-13至15-17)。
两次交叉的原因:第一次交叉:女生突增开始,男生尚未开始;第二次交叉:女生突增开始
下降,男生突增开始。
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还包括身体各部分发育速度的不均衡。
掌握突增高峰期的意义:1补充适当的营养2保证充足的睡眠3保证足够的锻炼
(三)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及协调性
Scammon生长模式:1)一般型:肌肉、骨骼脏器等,两次突增2)神经系统型:一次突增,
先快后稳3)淋巴系统型;一次突增,有升有降4)生殖系统型:一次突增,先慢后快
(四)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概念:生长轨迹现象、赶上生长、生长关键期
1生长轨迹现象:由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潜力及各系统发育的顺序受到遗传基因的控制,在外
环境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
2赶上生长:因某种因素生长发育受阻的儿童,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
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儿童在其患甲状腺功能低下治疗后的生长特点符合“赶上
生长”)(08试题简答)
3生长关键期:器官和组织的快速生长期,此时受到干扰,常导致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性障
碍。
常见发展关键期有:
1)0-2岁以前是运动发展的关键期;2)1岁半-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4-5岁是辨识字、词的关键期;4)0-4岁是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3岁前是良好习惯的培养期(睡眠、饮食、排便、自理、社交等)
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
表现:1 身高体重的增长 2性发育提前 3乳、恒牙萌出提前 4儿童时期某些疾病提前发现原因:1营养2 异族通婚 3传染病的有效防治 4城市环境的刺激作用
意义:1)为预防和控制儿童少年时期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2)制定卫生标准;3)适时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4)合理营养
第二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
概念: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又称心理发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期间持续而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08试题名解)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来的占主导地位、典型而本质的特征。
(一)婴儿期(发展心理学指0-3岁)
最突出的心理发展是动作发育和言语发育。
1、婴儿期心理发展特点(4点)
1)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2)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3)开始最初的游戏活动。4)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2、个性发展
1)气质
气质类型:表现在个体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
托马斯-切斯的婴儿气质四类型说:
(1)容易型:(2)困难型:大哭大闹,耐心,促使适应性提高。(3)迟缓型:安静,鼓励尝试,提高适应能力。(4)混合型:
教养意义:教养方式应与儿童气质配合良好。
2)成熟势力说: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即成熟与学习,成熟更重要。
3)母婴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最初的社会性连结,由于婴儿的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又称为母婴依恋。
基本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和反抗型依恋又称不安全性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安全型:儿童在母亲离开房间时显得忧伤,在母亲回来后要寻求亲近、安慰和接触,然后满意地又去游戏。
回避型:儿童显得冷淡,可能在母亲返回后主动躲开或忽视她。
反抗型:儿童在母亲离开后变得极为不安和焦虑,在母亲返回后也不能安静下来,对母亲表现出生气和抵制,但同时又表现出接触的需要。
依恋的发展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个月-6个月);(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
教养意义:(1)生物学意义:获得安全感;(2)社会学意义:学习社会行为,适应社会生活。(二)幼儿期(3-7岁)
1、心理发育特点(3点):1)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2)幼儿的心理过程带
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性。3)个性心理特征初步形成。
2、幼儿思维的特点(3点):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2)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3)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