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诸葛亮为四川作出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诸葛亮不是四川人,但他却在《隆中对》中将“天府”称号从关中移来四川,使四川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他帮助刘备集团在四川建立了国家,因为历史的误会而使四川有了“蜀”的别称。诸葛亮为四川留下最早的“好家训好家风”,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因为人们对诸葛亮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使四川境内存有三国文化的许多遗迹。

关键词:诸葛亮;天府之国;四川称“蜀”;家训家风;三国文化遗迹

当读者看到《论诸葛亮为四川作出的贡献》这个题目时,大致会有疑问:四川是在元代才有的名称,怎会与1000年前的诸葛亮有关系?的确,诸葛亮与四川这个名称没有关系,但是,无可否认,在四川这片土地上,还真有不少因为诸葛亮而产生的历史文化。这当然是诸葛亮为这片土地,也即是为四川作出的贡献。

一、“天府之国”称号来源于《隆中对》

众所周知,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将这一称号从关中移来四川的就是诸葛亮。

“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藏器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而藏之”;后人引申为天然府库,用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

在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天府”的地方是关中。这里不仅地势形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是周秦汉的都城所在地。《战国策》载有苏秦说秦惠王:“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1]司马迁在《史记?苏秦列传》中有类似的记载:公元前338年,苏秦游说秦惠王时说:“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2]这是文献中关于“天府”之地的最早记载。

关中被正式称为“天府之国”,始于秦汉之际的张良。《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建议刘邦定都关中时说:“夫关中左?ズ?,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3]《汉书》卷四十也说:“夫关中左?ズ?,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4]

在关中已有“天府”之誉时,四川的成都平原还是古蜀国时期。公元前316年,秦灭古蜀,推行郡县制和秦文化,兴修都江堰。经过一段时期的文化凋敝后,到汉代文翁兴学,蜀学很快“比于齐鲁”。尤其是,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5]

不过,这里的“天下谓之天府”是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的表述,它不是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最早出处。

最早以“天府”专用于蜀地的是诸葛亮。他在“隆中对策”时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6]

诸葛亮为什么要称蜀地为“天府”?因为他要帮助在曹操、孙权已经分别控制南北区域的形势下,尚未占据有固定地盘的刘备集团的发展。他以战略家的眼光发现:自从都江堰修成以后,蜀地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蜀地是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历史的发展证明,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的分析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刘备率领的不过是一支打打逃逃的乌合之众,却能够壮大实力,据蜀而与曹、孙三分天下,自当与蜀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

虽然成都平原成为“天府”或“天府之国”比关中要晚,但自从有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就有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富庶;之后又有诸葛亮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等诸项措施,从而对成都平原的社会经济构成重大推进。从此境内蔚成“道不拾遗,夜不

闭户”的升平景象,成为历史上中原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地。再加上盆地在冷兵器时代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情况都使蜀地“天府之国”的名声得以传播。到唐朝鼎盛时期,李白的“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二)这首诗,在历史上第一次将“秦”与“蜀”做了比较,遂使成都取代了秦国“天府之国”的桂冠,而获得使用“天府之国”的专利权。诚如唐代蜀中诗人陈子昂所说:“夫蜀都天府之国,金城铁冶,而俗以财雄。”[7] 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蜀地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选择奔蜀――到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眼里乃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唐代后期,成都与扬州并称,号为“天下繁侈”。宣宗时的卢求在《成都记?序》中则认为,若“较其妙要,扬不足侔其(指成都)半”。明清时期,湖广以及其他地区大批百姓迁到成都平原,再次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大发展,故成都平原一直保持富庶繁荣的经济状态,“天府之国”名副其实。

二、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四川的别称――蜀

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权威工具书的解释,“蜀”字是四川的别称,而且是唯有四川,不存在还有其他地名与“蜀”有关。其实,四川之所以有“蜀”的别称,完全是历史的误会,而且这还是与诸葛亮有关的历史误会。

考诸史籍,可知道在秦汉以前,以“蜀”为地名的地方不只一处,而且多在四川之外。四川有古“蜀”国,但这是中原人的他称而非所谓的“古蜀人”自称。殷墟卜辞中有“蜀”字者虽然有几十条,未必然就指的是古蜀国。[8]所以,段渝先生正确地指出:“我们今天所说的蜀,无论蜀族、蜀人还是蜀国、蜀文化,蜀都只是一个指代名称,与古代有实质性区别。”

[9]

四川之所以得“蜀”别称,一是因为西晋陈寿撰写《三国志》时,不得不以曹魏为正统,并将刘备政权的国号“汉”改为并不存在的“蜀”这一“敌国之丑称”;[10]二是由东晋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又明确将在此地域的历史称之为“蜀志”,不但追记了“古蜀国”的历史,而且将刘备政权称为“蜀”而非“汉”;三是唐宋后,关于“蜀汉”政权的故事广泛流传,尤其是将刘备政权称为“蜀”的《三国演义》家喻户晓。这一强烈的影响遂使作为“蜀汉”政权所在地的四川被约定俗成地称为“蜀”了。所以,《辞源》准确地指出:是在汉之后,才“以蜀为四川地域的别称”[11]。众所周知,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经徐庶等荆州士人的举荐,在军阀混战中尚无立锥之地的刘备三顾草庐,问计于在隆中隐居待时的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的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孙抗曹的道路。建安十三年,曹操大举南下,败刘备于长阪。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使江东,联结孙权。诸葛亮以隆中战略的坚定原则与孙权谈判,订立双边同盟,使孙权认识到“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从而作出让步,同意鼎足三分,发兵拒曹。赤壁战后,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此后数年,在诸葛亮的策划以及“常镇守”、提供“足食足兵”的后勤保障下,刘备夺得益州和汉中,建立了“汉”政权。刘备称帝后,诸葛亮出任丞相,总理国家大事。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为夺回荆州并报东吴袭杀关羽之仇,倾全国之力去伐东吴,兵败后在永安“托孤”于诸葛亮。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受封武乡侯,“开府治事”以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又兼任益州牧。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巨细,咸决于亮”。[12]

历史学家早就认识到,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集体的建政立国。诸葛亮对三国时期整个局势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没有他就不会有“蜀汉”,不会出现三分天下的局势;刘备也可能要一直逃亡,直至曹操一统天下。诸葛亮对“蜀汉”的建立和发展功不可没。刘备死后修建在成都的“汉昭烈帝庙”之所以被异称为“武侯祠”,其实乃人民的呼声、历史的回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