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文体知识
语文常用文体知识点总结
![语文常用文体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30db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0.png)
语文常用文体知识点总结一、记叙文1. 故事情节:记叙文是一种叙述方式,要求把原来的事实或事件以一个时间顺序或总时间顺序进行再现,所以故事情节是记叙文的灵魂。
故事情节应该富有情节性,要符合叙事要求,一般可以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2. 人物形象:记叙文里的人物形象应该是鲜明的,有血有肉的。
应该具有特定的性格和存在感,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3. 描写手法:在记叙文中,描写是非常重要的,描写可以丰富故事情节,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4. 展开方法:一般来说,记叙文以时间顺序展开叙事,但是在实际的写作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叙事方式,如回溯、跳跃等,以增强叙事的紧凑性和吸引力。
5. 结构和语言:记叙文的结构和语言应当简练、清晰,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连接和过渡,使整个叙事连贯自然。
6. 发表情感:记叙文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手段,所以作者应当能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叙述中,使读者产生共鸣。
二、议论文1. 立意:议论文是要表达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或主张,所以在写作之前,就要明确要议论的中心论点和立意。
2. 论证: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作者要对中心论点进行充分的论证,运用论证手法,得出合理的推断和结论。
3. 论点:论点是对主题的分析和总结,应该简明扼要,能够提炼主题的本质,让读者一眼看清。
4.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其中引言主要是引出中心论点,正文是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结尾是总结全文,呼应文章的中心论点。
整个结构要有层次感,整体性强。
5. 语言:议论文的语言应当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6. 逻辑思维:议论文是一种逻辑性强的文章,所以作者要有逻辑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应当严密合理。
三、说明文1. 主旨:说明文是要说明某一问题的原因、过程、结果等,所以在写作之前,要明确写作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 结构:说明文一般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引言是引出主题,正文是对主题进行说明,结尾是总结全文,呼应文章的主旨。
记叙文文体知识
![记叙文文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8b3b310a6c30c2259019eba.png)
一、记叙文文体知识1、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记叙的线索⑴物线:以具体事物或是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
(2)人线: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事线:以中心时间为线索,如《变色龙》以景观奥楚篾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4)感情线: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5)时间、地点线: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6)见闻线:以我的见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塑造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3、记叙的顺序常用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4、表达方式:记叙(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议论(1)描写从对象分:@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肖像)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自然环境作用:烘托氛围或人物心情社会环境作用:交代当时的时代背景。
(3)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4)记叙文中的抒情#直接抒情#寓情于景、托物抒情(5)记叙文中的议论作用:画龙点睛(6)记叙文中的说明作用:补充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情5、常见的表现手法对比、铺垫、象征、伏笔、烘托、照应、设置悬念、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联想想像等6、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作用: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的情感。
(2)借代: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部分代整体)路上走来两个红领巾(特征代整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具体代抽象)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专有名词代泛称)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记叙文文体知识清单
![记叙文文体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d2bf6484af1ffc4fff47ac73.png)
研臻教育内部资料记叙文文体知识清单1.表达方式(5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主要运用文体)记叙文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2.中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①比喻、拟人:(作用)生动形象。
②排比、对偶、反复:(作用)增强文章的气势,读起来具有音韵美和节奏感。
③夸张:(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④设问:(作用)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引起读者的共鸣。
⑤反问:(作用)加强肯定的语气.补充3种可能会考查的:⑥互文: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译:(错误)秦朝时期的明月和汉朝时期的边关。
(正确)秦朝、汉朝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⑦顶真: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作用)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例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名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⑧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
例如:《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与听觉的转移)。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嗅觉与视觉的转移)。
3.记叙线索及其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单线和双线):核心人物或人物的某一特征(《背影》),(某一具有意义的)核心事物(《羚羊木雕》),核心事件(《社戏》),时间(《登上地球之巅》),地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的感情及感情的变化过程(静态的和动态的)(《荔枝蜜》).作用:①是贯穿全文的脉络,②把文章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③使文章调理清楚、层次清晰。
4.人称及其作用:第一人称(我、我们):①亲切感②真实感③便于直抒胸臆④作为事件的见证人增加文章的真实感⑤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记叙文文体知识
![记叙文文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62d172a26925c52cc5bfe9.png)
记叙文的阅读1、定义: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但记叙文写作,伴随适当议论和抒情。
2、分类: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童话、寓言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3、记叙文的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一面》。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白杨礼赞》。
4、记叙文特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就是说通过具体的记叙事件、形象的描写人物活动,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响。
5、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一般情况下,记叙文的六要素要交代清楚,但有些时候某些要素可以省去,因为这些要素不需要作者交代,读者也明白。
6、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
记叙文的线索常见的有六种:人线、物线、事线、情感线、地点线、时间线找线索的方法:①注意文章的标题②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和句子③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7、记叙文的记叙顺序:①顺叙:按事物发生、发展、结果的先后顺序来写。
②倒叙:先写事物的结果,或把事件发展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边来写。
开头倒叙,然后再用顺叙写出整个过程。
③插叙:由于表达方式、情节上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的叙述,而插入有关的事情或片断,可分为追叙和补叙两种。
8、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9、记叙文中描写方法①描写角度: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外貌、行动、语言、神态、心理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写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或者是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②描写内容:人物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③描写的详略程度:概括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景的细枝末节所作的描写。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76038a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a.png)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记叙文的文体知识1. 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2. 记叙文的分类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
它们都具有记叙文的共性,但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往往又有相应的各自特点。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
4. 记叙的顺序阅读记叙文,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要明确写作的顺序。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
(2)倒叙: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的有关部分叫插叙。
5. 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由于题材的多样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异,致使文章线索呈现出多种形式。
有的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以人物活动、时间、发展、景物变化为线索;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的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联结起来。
有的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6. 记叙的人称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
而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共64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共6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c460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d.png)
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出下文的……事件或人物。
记叙顺序:
插叙
由于表达方式、情节的需要, 暂时中断主线的叙述,而插入 有关的事情或片段,以使读者 有更全面的了解,插叙后再接 着主线继续叙述。
①写出了……内容,交代了……原因; ②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 ③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
举例:
《背影》内容概括:冬日的一个下午(时间), 在南京火车站(地点),“我”(人物)坐火车去北 京上学(起因),父亲(人物)来车站送“我”(经 过),“我”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发出“不知 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感慨(结果)。
贰
记叙文的分类
记叙文的分类
叙事散文 抒情散文 哲理散文
小说
特征? 区别?
线索分类: 地线
以地点的 转换为线索。
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题目就能看出文章是以 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的。
线索分类: 时线
以时间的 推移为线索。
如: 《伟大的悲剧》以时间的推移(1912年1 月16日这一天——1月18日——2月17日 夜里1点钟——3月2日——一天中午—— 3月21日——3月29日)为线索,记叙了斯 科特和他的队员探险南极,从绝望而归 到悲壮毁灭的全过程。
线索分类:
感情线
以人物思想 感情的变化
为线索。
如: 《阿长与〈山海经〉》以 “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 (憎恶、讨厌——敬重、 爱戴)为线索。
线索分类:
双线并行
有时一篇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如《藤野先生》 明线是藤野先生(见藤野先生的原因——与藤野先 生的交往——与藤野先生惜别——别后忆藤野先 生),暗线是鲁迅的爱国情感。统编教材中这样的 文章还有很多,如《一棵小桃树》明线是小桃树的 经历,暗线是“我”的经历。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a518e1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c.png)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记叙文是文学领域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它既可以记录过往的发展,也可以直接阐述叙事者本人的情感、思考和意见。
记叙文的写作需要有良好的文字措辞,能够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进叙事中,让人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叙事者的思考和意见。
本文将着重介绍记叙文的写作要素及特点,以帮助读者对记叙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记叙文的结构记叙文结构以叙事者的情感、思考为主线,常常由“提出问题”“推进故事”“回顾故事”的形式构成。
叙文的开头要有明确的主题,告诉读者要研究什么课题或叙述什么故事,以及要提出什么问题。
接下来就是要把故事精彩的推进,一步一步的展开,使故事更加生动。
最后,文章要有回顾故事的作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把握故事的全貌,从而能够避免读者在叙述中迷失方向。
二、记叙文的语言特点写记叙文时,最重要的语言特点就是以一种平实的口吻来表达,说明故事发展,强调某一特定的情感。
要想把读者带入叙述,必须把语言和感情融为一体,以一种实在、真实的叙述方式来让读者感受叙事者的观点和感受。
三、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在写记叙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使用清晰的叙事语言最重要的是使用清晰的叙事语言,不要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入的探究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字措辞等,以便表达出叙事者的情感和思想。
要让文字更加生动、具体,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描绘、抒情、比喻、议论等。
(二)加强叙述效果要加强叙述效果,就必须注意使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使用排比、比喻、反复等手法,来营造出节奏感,让文字更具有韵律性,使叙述更加生动凝练。
(三)以多角度表达写记叙文时,应尽量从多个角度表达出叙事者的情感和思考,把多重信息融为一体,让文字充满活力,使叙事有更多的内涵。
总而言之,记叙文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文体,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过去,思考未来,也可以让读者感受叙事者的情感思考。
只有深入理解记叙文写作的要素及特点,才能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精髓,写出优秀的记叙文作品。
1、记叙文文体知识
![1、记叙文文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62f5bc819e8b8f67c1cb9c8.png)
1、含义 2、六要素 3、记叙人称及作用 4、记叙顺序及作用 5、记叙线索 6、表达方式及作用
7、刻画人物方法及作用 8、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9、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10、记叙文分类及主题划分
8. 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
对照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2页
③场面描写: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场面描
写即对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
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 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如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
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作用: a. 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 b. 渲染气氛,烘托事物 (有的场面描写刻意渲染气氛,或喜悦、恬静,或悲怆、紧张,让人物在 特定环境中真实地展开活动);c. 明示或暗点主题(有的场面描写着意突 出主题,或明示,或暗点,让人物在活动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将作者的情 感或观念倾向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内容解读
把握行文思路;理解分析重点段落作用(如,首 段、尾段作用及妙处) 理解分析标题的含义、作用
概括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把握中心思想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内容理解与拓展探究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
词语的理解、赏析 重点语句的理解、赏析 分析写作手法
3. 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可以 是作者本人,可以是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
记叙文文体知识要点
![记叙文文体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a3d9adcf84b9d529ea7aa4.png)
记叙文文体知识要点〔1〕以记叙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语言特点,生动,形象.〔2〕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就是记叙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这些材料来表的.因而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效劳,做到中心明确,集中.〔3〕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几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按事件的发生,开展结局的过程记叙.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写,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写事件的经过. 插叙:在记叙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然后再按着记叙原来的事情.〔4〕记叙文中的详略安排应该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应该详写;与中心有关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应该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应该舍弃.这样,才能使记叙的中心集中,鲜明,突出.〔5〕记叙文的样式常见有:对现实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迹作具体报道的通讯.用文字语言和文学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写.记叙山川景物,旅途见闻为主的游记. 追忆本人或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回忆录,传记,访问记等.它们共同特点是:所写内容必须真实,不容许随意夸张或缩小事实,更不能编造虚构,即要有真实性;对所写的内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鲜明,构思精巧〔6〕特写是报告文学的一种样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片断,细致地加以描述.〔7〕传记一般分两类:一类记叙自己的生平;一类记叙他人的生平。
传记的主要特点是实录,要##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夸X。
传记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插入议论,描写。
传记记叙的顺序一般以时间为序。
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区别在于人物故事只要具体写出人物的某个事件或某几件事就行了。
小传那么要求写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
人物自传的繁简区别在于自传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写法,可以写自己全部经历,也可以写自己某个时期的经历。
2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讲解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
记叙文文体知识
![记叙文文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c24e9ae14791711cc7917eb.png)
六、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叙述) 描写 抒情 说明 议论
记叙: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 过程表达出来 说明: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 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A. 类型: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先叙 后议、先议后叙之分。
B. 作用:增加文章的思想深度,引 起读者的思考,直接点明和加深所 写事物、事件的意义。
?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 ××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 性格或者××品质。
?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
?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 “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四、常见的叙述顺序
? 1.叙述类型: ? 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如:《一面》,
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和鲁迅的见面经过,表现了鲁迅 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并突出了“一面”给 我的鼓舞。 ?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也就是在记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是相反的。如:《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是文章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题,用追叙的手 法,再现了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 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如:《驿路梨花》,以我和老余一早一晚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通过设置悬念和巧妙穿插,刻画了一组人物,展示了他们助 人为乐的美好心灵。其中解放军建造茅屋和哈尼姑娘梨花照 料茅屋属于插叙部分。
记叙文文体知识汇总
![记叙文文体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529c6352cc58bd63086bd34.png)
记叙文文体知识记叙文主要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
具体地说,它是借助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段记叙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及其发展过程,用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的文章。
1、记叙文的要素。
记叙性的文章,无论是记人还是叙事,都要写出是什么人、什么事,事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又怎样。
如果不交代清楚,记叙就不完整,内容就说不明白。
这就是记叙的“六要素”。
2、记叙文的体式。
我们这里所说的“体式”,是指文章的不同样式,是文章外部形式上的特征。
记叙文的体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新闻、通讯、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游记、日记、书信等等。
这里所说的记叙文,通常可以分为记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和抒情类三种。
记人叙事又有比较简单的记叙与比较复杂的记叙之分。
为了认识和学习的方便,这里将比较复杂的记叙划分出来,称为“比较复杂的记叙文”。
抒情类记叙文,与作为文学体裁的散文又是一脉相通的,很难也没有必要严格区分。
(1)记人叙事类记叙文。
这是一般记叙文的主体。
记人、叙事密不可分。
记人,就要写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无不表现为事件;叙事,就要写事件的过程,而任何事件的过程,又无不是人物活动的体现。
所以记人和叙事类记叙文是很难截然划分的,有时甚至可以看成同一类型。
尽管如此,记人和叙事,毕竟是两种不同倾向的记叙文,有必要加以区别。
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写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有所不同。
记人的记叙文着眼于写人,叙事是为了通过人物的行为、活动,表现人物的思想面貌、精神品质和性格特点,无须过多地渲染事件本身。
(2)写景状物类记叙文和抒情类记叙文。
写景为主和状物为主的记叙文,比较容易区别,困难在于写景状物类记叙文与抒情类记叙文的区别。
这是因为,写景、状物离不开抒情,而抒情又往往需要借助景和物,这就是所谓“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因此,写景、状物和抒情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这两类文章在体式上具有两重性:作为一般文章,被视为记叙文;作为文学作品,则可称为散文。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28eb414c850ad02de804188.png)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记叙文阅读的复习1、记叙文的文体知识(1)、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以议论、抒情、说明来表达中心的一种文体。
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2)、记叙文的分类按写作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四大类。
①写人的记叙文,通常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的主题。
如:《我的母亲》、《阿长与〈山海经〉》②叙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件表现作品的主题。
如:《羚羊木雕》③写景记叙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
《春》、《济南的冬天》④状物的记叙文,以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
如:《安塞腰鼓》。
(3)、记叙文的要素记叙文是写人叙事的,而事情总是在某个时间、发生在某个地方,有它的前因、后果和经过。
因此我们把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有关的人物称之为记叙文的六要素。
只有把这些要素交代清楚,内容才显得完整,条理才清楚。
如:《背影》一文,时间——那年冬天;地点——南京车站;人物——父亲、“我”;起因——“我”去北京念书,父亲到车站送别;经过——父亲到车站为“我”送别,给我买桔子;结果——“我”怀念父亲。
作者在交待清楚六要素的基础上,集中刻画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父子之爱这一永恒的主题。
(4)、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是指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把已确定好了的材料安排好,按一定的次序去写。
一般有三种:①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这种写法课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如:《最后一课》,按照时间顺序记叙韩麦尔先生为学生们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记叙文文体知识
![记叙文文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53e78d93186bceb18e8bb0e.png)
记叙文文体知识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2.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3.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4.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顺叙的作用:叙事完整,条理清晰,便于读者迅速掌握事件全过程;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突出主题;插叙的作用:补充情节,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叙事的人称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好处:给人以亲切、真实的感受,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二人称:运用第二人称代词展开叙述;好处:便于倾诉,便于抒情;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事件、情节或场景;好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作更加自由灵活。
6.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7.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8.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②烘托心情③衬托人物形象④铺垫照应⑤推动情节发展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代背景9.小说根据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微型小说)10.小说根据题材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
11.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12.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13.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表现手法多样;“神不散”(“神聚”)是指散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集中。
14.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
15.小说中的“我”都不是作者自己,只是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散文中的“我”都是作者自己。
16.记叙文内容概括的方法=人物+事件17.记叙文是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
记叙文文体知识大全
![记叙文文体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0652cc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b.png)
记叙文文体知识大全现代文阅读知识点、题型及答题技巧归类前言:现代文考查文体(三大文体):1、记叙文:包括:1)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
特点:形散神不散(形散神聚)。
3)剧本、消息、通讯、童话、回忆录等。
2、说明文3、议论文第一章记叙文阅读文体知识、题型及答题技巧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新闻、通讯、特写、传记、访问记、游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
根据初中教学的特点,我们重点研究小说及散文。
要掌握的内容概括为八个字“要人修表,线顺描表”。
可以采用谐音通俗地解释为:“要想让人修表,先理顺秒表。
”每一个字都代表一种文体知识,具体内容如下:一、要:要素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答题技巧:分析记叙文的要素,就是要明确: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因为什么(起因)、在干什么(经过)、结果怎样。
一般情况下,这六要素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作为开端,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事件的起因、经过常作为记叙文的主体部分放在文章的中间,结果作为记叙文的结局常放在记叙文的末尾。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开端、发展、、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题型: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什么?2、请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的确定和主题有关。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某一人物的形象。
5、某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6、请分析某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多数是次要人物起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线索人物起贯穿全文脉络的作用。
)7、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或主要内容)。
(人物+事件)8、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9、概括小说的开端、发展、、结局的内容。
10、环境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二、人:人称共三种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作用——真实可信,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 自然环境描写
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 严寒,深冬,隐晦,冷
年的 故乡去。
风,苍黄,萧索,没有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些活 气
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通过对故乡阴冷天气和
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 萧条景象的描写,交代
的 响,从缝隙向外一
了故 事发生的时间;渲
望,苍 黄的天底下,
梳理记叙文概念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 一种文体。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 事件 来反 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 的中 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通过对 人、 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在初中 阶段, 记叙文包括一般记叙文、小说、散 文、戏 剧、消息、通讯、童话等。)
第一人称:直接抒情,自然亲切,真实 可 信,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 有时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
叙事、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采用综合表达方法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即除了以记叙为主之 外,还要运用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 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 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 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 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 de,我的蟋蟀 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社会环境描写 格局,曲尺形大柜台,靠柜
外站着,下酒物、短衣帮, 穿长衫,慢慢坐喝 通过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和 来 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 故事发 生的时代背景,为 下文展开孔 乙己的多余人 形象,揭示孔乙 己的悲剧 作铺垫。 (展开情节,表现 主题)
记叙主要交代事实,把人物和事件概括介绍给读者和写出人物、活动、 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描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以及环 境进行描写,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
抒情是指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作者难以抑制 的感情;或是寄情于人,寄情于物,寄情于事 。主要是指直接抒情。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经过、 结果
小说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 )(有时 有序幕和尾声)
顺叙。即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这种写法可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 现出来。使文 章层次清晰,眉目清楚。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片断先写出来,然后 写事的发生、经过等。倒叙往往出于作 者表达的需要; 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 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 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 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 引人入胜。
说明是记叙的一种补充,它要交代解释记叙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 分。(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用)
记叙(叙述):(写了什么事) 议论:(表明什么道理) 抒情:(抒发什么感情)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说明 考试题型: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效果?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作 者的感情
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等
描写 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衬托人物品质 推动情节发展; 为下文做铺垫 扣题 社会环境描写: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 史背景的描写 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 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间接抒情:往往通过描写表现,又 叫借景抒情(寄景抒情、寓情于景、 景中寓情)。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情景交 融
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 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 很小的杂货店。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 来,下面撒 些秕谷,棒 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 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 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拉, 便罩住了。
染了萧 条的气氛,烘
远近横着几 个萧索的
托了作者悲 凉的心情,
荒村,没有一些 活气。 为下文目睹故 乡人的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 起
变化,心生悲哀作 铺
来了。阿!这不是我二
垫。 (展开情节表现主
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题)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 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 尺形 的大柜台,柜里面预 备着热水, 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 午傍晚散了 工,每每花四文铜 钱,买 一碗酒, --这是二十 多年 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 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 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 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 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 出到 十几文,那就能买一 样荤菜, 但这些顾客,多 是短衣帮,大 抵没有这样 阔绰。只有穿长衫 的,才 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插叙。插叙有两种:一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 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 叙述;二是插进 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 完了,仍按原线索继 续叙述。 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插入……内容;是……的原因,解 开上文的悬念;表现了……情感,突出文章中心;与…… 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 ; 为下文…… 情节发展作铺垫; 使文章更丰富,情节跌宕起伏。
记叙、动作描写、自然景物描写、抒情、议论描写
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肖像描写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对话)描写 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 塑造人物性格;
揭示人物内心; 表达人物情感; 体现人物形 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答题格式:属于________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人物 __________的性格, ________的高尚品质等),表达了人物 __________的感情。结合三个作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