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的影像诊断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价值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585952f192e45361066f5b5.png)
的临床表 现。超声 检查 能够在 最大程度 上放 大体检 人员 前列 腺各径线 , 从 而清晰 地观察 到体检 人员前 列腺 的健康 情况 , 正 常前列腺 的横切 面 图呈 栗子 形或新 月形 、 纵切 面呈钝 三角 形 , 增生的前列腺 , 前 后径 的增大 往往 比横径 为明显 , 使 前列腺 的 形态变胖 、 变圆 、 接 近圆球形 ; 纵 断时可见向膀胱腔 凸出 J 。肝 囊肿是肝脏 内常见 的 良性疾病 发病 原 因较 为复 杂 , 肝囊 肿绝 大多数无 明显症状 , 临床不易 被发 现 , 但 随着 超声检查 在健 康 体检 中的广泛应用 , 肝囊肿 已成 为常见的肝脏 良性病变 。典 型 的肝囊肿 为圆形 的无 回声 区, 内壁 光滑 , 后方 回声增 强 。 。肝 囊肿 多为退行 性病 变 , 随年龄增大 , 其发病率 、 囊肿数 目及 大小 均有增加 趋势。肾囊肿 发病率 与体检人员 的年龄相关 , 体检 人 员的年龄越 高 , 发现 肾囊肿的几率就越 高。肾囊肿作 为一种退 行性病变 , 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 , 其患 病率 、 发 病率 以及囊 肿 的 大小也随之发 生不 同程度 的变化 。超声 检查 能显 示 占位 性病 变的大小 与形态 , 在超 声 引导下穿 刺作 细胞学 或组织 学检 查 , 从而系统地掌握 肾囊肿 的物理性质 , 减轻 了体检人员 的经 济负 担 和影像学检查对 体检 人员 身体健 康的影 响。肝血 管瘤 占肝 脏 良性肿瘤的 8 0 %左右 - - , J , 是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种 良性病变 。典型的表现呈边界清晰的类 圆形稍强 回声结节 , 边 缘 清晰 、 锐利 , 与正常肝组织界限分明有 浮雕 感 , 其 内部为 点状 回声 与条状强 回声形 成的细小 网格状结构 , 亦 可呈 分叶状 或不 规 则形 , 可见 明确 的边界 , 周 围常有强 回声包绕 , 有 时可见斑 点 状钙化及 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 , 其后 方可见 回声 增强 。胆囊 壁 附着病 变包 括胆囊息肉样 病变 、 胆囊壁 固醇沉着及 胆囊附壁结 石, 其中通过手术病 理统计 胆囊 壁 固醇 沉着 较为多 见 , 在声 像
先天性巨结肠的影像学表现
![先天性巨结肠的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e9eb62047cd184254a353503.png)
球海绵体肌原位肛门重建术18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2例,女6例,年龄为32-72岁。
根据组织学分类:腺癌10例,粘液腺癌5例,乳头状腺癌3例。
病人出院随访2年生存率达85%对重建人们肛门的满意率达对%,对重建人工肛门功能评估:(1)优:每日排便1也次,功能近似术前,感觉满意。
(2)良:2~3次每日。
有便意感但不能控制稀便。
(3)一般:无便意感不能控制排便,生活不便。
对本组重建人工肛门6月年评定属优者3例,良者8例,一般5例,差2例。
其排便功能随着时间延长不断改善。
2护理体会2.1病情观察2.1.1直肠癌是比较大的手术,许多病人术前对手术有恐惧感,精神紧张,担心肛门重建不成功,对肠造疾有较重的心理负担。
临床护士做好心理护理及其重要,每个护土根据病人的情况不同及自己的f I缶床经验,寻找病人容易接受的心理护理。
在生活上多予关照,态度和谒可亲,解释和安慰病人,增强患者的信心,安心接受手术。
2.1.2病人最大的痛苦是排便困难或大便带粘活血液,腹胀明显,进食困难,鼓励病人调节饮食,以增强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前给予全肠道灌洗,口服导泻药.术前3日改为无渣半流食,术前一日晚给予0.L棚.2%J]E皂水行大量不保留灌肠后再用o.2%甲硝陛250m l保留灌肠,清洁肠道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2.1.3训练病人的排便习惯信后病人仍是原位排便,但无便意感,故需一段时间的重新训练,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开始3—4t a日去厕所做排便动作,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减少至l—Z细日.2.2术后护理直肠癌因生长部位特殊,而手术涉及到彻底根治和排便功能问题,保留肛门是患者强烈的愿望,我们采用了经腹会阴切除癌肿,球海绵体肌原位肛门重建术,为中晚期低位直肠癌术后提高了生存质量,但直肠癌术后的护理,需要一个长期的,精心的护理过程。
2.2J术后24b内容密切观察肛门粘膜的血运情况,正常情况下术后4^曲内可呈紫红色,轻度水肿,l O-12h后逐渐转变为497鲜红色.术后l~3日内注意观察肛门的分泌物,正常情况下。
小儿巨结肠的超声诊断标准
![小儿巨结肠的超声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d36e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d.png)
小儿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通常会导致结肠扩张和便秘。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可重复使用的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诊断小儿巨结肠。
以下是小儿巨结肠的超声诊断标准:一、结肠形态异常超声检查时,观察小儿腹部肠管形态,正常结肠呈弯曲管状,内部回声不均匀,蠕动时可见蠕动波。
而小儿巨结肠患儿的结肠会扩张增厚,肠管内积气积液,导致肠管内径增宽,与正常肠管相比有明显差异。
二、结肠蠕动异常正常小儿结肠蠕动正常,能够促进肠道内气体和液体排出体外。
而小儿巨结肠患儿的结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导致肠道内气体和液体积聚,使结肠扩张。
超声检查时可以观察到小儿结肠蠕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蠕动波或蠕动减弱。
三、直肠肛管异常小儿巨结肠会导致直肠肛管部位出现病变,超声检查时可以观察到直肠肛管扩张、积液、积气等情况。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直肠壁肌肉层厚度和连续性是否正常,判断是否存在肌肉肥厚、僵硬等情况。
四、其他异常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到其他异常情况,如腹腔内其他脏器是否有异常病变,如肠套叠、肠扭转等。
同时还可以测量小儿腹部肠管的直径和厚度,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小儿巨结肠的超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结肠形态异常、结肠蠕动异常、直肠肛管异常以及其他异常等方面。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小儿肠道病变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检查并不是唯一的诊断方法,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X光、CT等来综合判断病情。
此外,超声检查也有其局限性,如对于某些较小的病变或病变早期难以观察到,因此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来制定检查方案。
同时,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小儿巨结肠,如先天性巨结肠等,可能需要采用其他特殊检查方法如磁共振成像等来诊断。
总之,超声检查是小儿巨结肠诊断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小儿肠道病变情况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影像诊断及手术后回顾性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影像诊断及手术后回顾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dfa12a0912a216147929ca.png)
3 . 4 p po主要 和以下疾病鉴 别 ( 1 ) 细支气管肺泡癌 : 多起
[ 5 ] 周剑 , 孙 宪昶. 肺 泡 蛋 白沉 积症 临 床治 疗 的 C T 影像 学 评估
[ J ] . 实用放射学杂志 , 2 0 1 0 , 2 6 ( 3 ) : 3 4 4 — 3 4 6 . 收稿 日期 2 0 1 4 — 0 9 — 1 9
生儿时期的腹部平片中有些患儿的肠内堆积物较多而气体较少无法形成气液平面不能明显地观察到患儿肠道内的病变状况对患儿进行钡剂推入时通过对钡剂在肠道中的走行状态推入的难易程度和钡餐推入后能否自行排出等情况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患儿肠道的形态走行和肠道的具体病变情况从而对不同患儿的不同病变情况实施不同的治疗疗方法有改良soave手术duhamel手术和结扎造瘘手术将患儿瘘口和坏死的肠道实施切除对狭窄移行和扩张等严重者可以保留的肠段尽量保留而进行改良治疗儿肠道内堆积物进行清除恢复肠道的自行蠕动功能肠道的扩张狭窄和移行等状况较轻者则可自行恢复患儿肠道可进行正常工作综上所述钡餐造影检查可作为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的首选检测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患儿肠道的具体形态和走为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针对不同患儿的病情不对患儿可实施改良soave手术duhamel手术和结扎造瘘手术等三种治疗方式治疗后的效果较显著
P A P相似 , 但后者无心脏增大 、 胸水等现象 ; ( 4 ) 肺炎 : 临床上 常伴有 咳嗽、 发热 等症 状 。影像 表 现为肺 内模 糊斑 片影 , 边
界模糊 , 可见空气 支气 管征 , 抗 炎治 疗 可吸 收 ; ( 5 )结节 病 : 结节病是一 种非干酪性 肉芽肿炎症 为特征 的多系统疾病 , 可
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
![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1139d213169a4517723a352.png)
航 空 航 天 医 药
21年1月 00 2
28 23
婴 幼 儿 先 天 性 巨 结 肠 的 X 线 诊 断
刘玉奇 , 周 珉
( 苏州大学 附属 儿童医院影像科 , 苏州 2 50 ) 10 3
摘 要 目的 : 讨 婴 幼 儿 先 天 性 巨结 肠 的 x 线诊 断 要 点 。方 法 : 集我 院 4 探 收 7例 经 手 术 及 病 理 证 实的 先 天 性 巨结肠 患儿 , 析 其 腹 部 立 位 片 及 结 肠 钡 剂 造 影 的 影 像 学 表 现 。 结 果 : 部 立 位 片 示低 位 结 肠 不 全 性 梗 阻 3 分 腹 5 例 , 淤张 1 肠 7例 , 小肠 低 位 梗 阻 1 。 结肠 钡 剂 造 影 显 示 常 见 型 3 例 9例 , 短段 型 5例 , 短 段 型 2例 , 超 长段 型 1例 , 征 象可 见 痉 挛 段 、 移行 段 及 扩 张段 , 中 3例 新 生 儿及 超 短 段 型 狭 窄段 显 示 不 明 显 , 其 3例 移 行 段 显 示 不 明 显 ,4h 2
不 良。
正常 婴幼 儿 腹 部 立 位 片 上 虽 然 有 少 数 出 现 肠 腔 胀 气 , 但 其 程 度 不 重 , 很 少 出 现 肠 管 内 气 液 平 面 , 且 无 临 床 亦 而 症状 。先天性 巨结肠患儿 由于病 变肠 管痉挛 , 管 内容 物 肠 通 过 障碍 , 表 现 为 低 位 肠 梗 阻 或 肠 淤 张 片表现 .
3 5例 显 示 低 位 结 肠 不 全 性 梗
阻 , 肠 内 可 见 宽 大 、 度 差 别 不 大 的气 液 平 面 , 肠 充 气 结 高 直 少或 不 充 气 , 肠 不 同 程 度 扩 张 。1 小 7例 显 示 肠 淤 张 , 肠 小 结 肠 显 著 积气 扩 张 , 内 可 见 气 液 平 面 。 1例 显 示 小 肠 低 其 位梗 阻, 肠充气不明显 。 结 22 结肠钡剂造影表现 4 . 7例先 天性 巨结肠 中常见 型 3 9 例 , 段 型 5例 , 短 段 型 2例 , 段 型 1例 。 x线 征 象 表 短 超 长 现 为 ① 痉 挛 段 , 挛 肠 管 的 宽 度 均 在 正 常 值 以 下 , 续 观 痉 连 察 此 段 肠 管 走 形 僵 硬 , 法 正 常 扩 张 , 分 肠 管 边 缘 呈 花 无 部 边 状 。② 移 行 段 , 于 痉 挛 段 及 扩 张 段 肠 管 之 间 , 呈 漏 位 多
先天性巨结肠的放射诊断
![先天性巨结肠的放射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c1c768ad4d8d15abe234e2d.png)
复发作 , 儿出现体 重不增 , 患 还会 出现小 肠结肠炎 ( 泻) 穿 孔、 腹 、 营养 不 良等并发
症 ’ 笔者 认 为 , 生 儿 在 出 生 后 出 现 。 新 胎便排 出迟 缓 、 胀、 吐等 症 状 , x 腹 呕 在
的 x线表 现, 讨新 生儿先 天性 巨结 肠 探 的 x线诊 断和 鉴 别诊 断。方 法 : 回顾 分
性 巨 结 肠 。 做钡 灌 肠 检 查 , 出生 后 2周 在
1 7例腹部 平 片均表 现为肠 腔 充 气, 中 其
有1 3例低 位 结 肠 梗 阻 ; 灌 肠 检 查 1 钡 6例 见 典型 x 线 征 象 , 挛 段 、 行 段 、 张 痉 移 扩
以上均可出现肠 管痉挛 、 移行 、 张的典 扩
型 X线 征 象 。 而 在 出生 后 2周 内 的 患 儿 X线 征 象 不 典 型 , 变 段 仅 呈 局 限 性 病
段 ; 例不典 型 x线征 象 , l 直肠段 局 限性 切迹 , 2 4小时随访均有钡 剂潴 留。结论 : 钡灌肠检查是诊 断新 生儿先 天性 巨结肠
的 直观 的方 法 , 对病 变的 定 位 及度 有 重要
析 1 新 生儿 先 天 性 巨结肠 的 临床 表 钡
低位肠梗阻 , 钡剂检查可显示狭窄及扩 张 段 , 没有 移行段 。因为移行段为肠管神 但 经节细胞从无到有的过渡 区, 只有先天性
巨结肠才具 有移行段 。新 生儿坏 死性小
间 , 肠 腔 较 痉 挛 段 稍 扩 张 , 漏 斗 形 与 其 呈 扩 张段 相 连 。3例 出 生 1 0天 内见 不典 型
例 , l , 5例 , 男 2例 女 年龄 9~2 8天, 均为
足 月 儿 , 床 表 现 为 出 生 后 胎 粪 排 出 延 临
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与X线诊断
![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与X线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7ade545ea0116c175f0e48dd.png)
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与X线诊断发表时间:2014-07-30T16:03:24.7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郑彬[导读] 由于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失使肠管病变段失去正常蠕动而呈痉挛状态,粪便通过障碍。
郑彬(郑州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450053)【摘要】目的讨论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表现、分型与X线表现,重点探讨钡剂灌肠诊断巨结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经手术证实为HD的病例36例。
结果 HD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出生后不排胎粪或胎粪少,胎粪排出时间延迟,进行性腹胀及呕吐、便秘。
结论 X线钡剂灌肠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表现 X线钡剂造影【中图分类号】R6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219-02 先天性巨结肠(HD)亦称赫尔施普龙朋病,是由先天性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失所致肠道发育畸形,故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1],为小儿最常见的结肠病变。
由于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失使肠管病变段失去正常蠕动而呈痉挛状态,粪便通过障碍,进而使近端肠管逐渐扩张和肥厚。
多数病变痉挛段肠管限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远端,少数病例痉挛段较短或较长。
痉挛段以上肠管神经节细胞稀少,也称为移行段。
移行段以上肠管神经节细胞分布正常,肠管明显扩张、肥厚。
X线钡剂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36例HD患儿。
患儿年龄20d至7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7例。
所有患儿均有出生后便秘、腹胀和呕吐,生后1至2天即可发病。
其中28例病人生后无胎粪排出,5例患儿排胎粪延迟,3例患儿有少量胎粪排出。
重者排便间隔长达1至3周。
腹胀从生后逐渐加重,并发呕吐,呕吐物含胆汁或粪便样物。
5例患儿并发肠炎,出现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体检时临床表现为患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延迟,腹部膨胀,经刺激有时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知识讲解共44页文档
![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知识讲解共4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635b09b910ef12d2bf9e718.png)
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知识讲 解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小动物影像技术课件】巨结肠症影像诊断技术
![【小动物影像技术课件】巨结肠症影像诊断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4034bf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f.png)
《小动物影像技术》
二、发病原因
❖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扩张部分后端的结肠肠段缺失肠肌 层神经节细胞引起的。
《小动物影像技术》
二、发病原因
❖ 后天性巨结肠是由粪便通过后段结肠或直肠时任何过 长时间的阻塞引起的,比如骨盆骨折处愈合时的大骨 痂。
《小动物影像技术》
二、பைடு நூலகம்病原因
❖ 大多数的巨结肠症在发生前,多半已经有明显的生活 习惯异常,如慢性便秘或有排便动作却排不出来的情 形,若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发展成巨结肠症。
《小动物影像技术》
思与练
1. 巨结肠症影像学表现?
《小动物影像技术》
谢谢
《小动物影像技术》
四、影像检查与表现
❖ 3.巨结肠影像表现 ❖ ④机械性巨结肠的肠道
扩张部分在阻塞点结束。 ❖ ⑤钡剂灌肠可说明阻塞
处或证实末端无神经节 收缩肠段的存在,但很 少需要进行钡剂灌肠。
《小动物影像技术》
五、病例分析
5岁,最近无食欲, 精神差,有腹痛表现, 触诊感觉结肠粗大,内 有粪便,但排粪便困难 ,骨盆骨折病史。
《小动物影像技术》
巨结肠症影像诊断技术
《小动物影像技术》
教学 目标
1.掌握巨结肠概念、 临床症状和检查方法 2.会判读影像表现
教学 重点
巨结肠影像表现
教学 难点
影像表现分析
《小动物影像技术》
一、概述
❖ 巨结肠症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粪便蓄积和 结肠扩张,持续性便秘的一种疾病。
❖ 猫特发性巨结肠症主要是由于结肠平滑肌功能障碍引 起的结肠扩张和粪便蓄积。
《小动物影像技术》
三、临床症状
❖ 反复便秘 ❖ 排血性黏液 ❖ 里急后重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27例X线征象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27例X线征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23e759f121dd36a32d82e8.png)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27例X线征象分析目的探讨腹部平片、钡剂灌肠的X线征象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
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27例,分析腹部平片、钡剂灌肠的X线征象,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本组27例新生儿中,腹部平片表现为结肠扩张及低位不完全性梗阻12例,无明显异常15例。
钡剂灌肠发现(直肠直径/乙状结肠直径)1。
而先天性巨结肠最易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造成病变部位近端的扩张与远端狭窄的受累部位比值的倒置(图2)。
本组17例,见于短段型及常见型。
为此,测量直肠、乙状结肠横径比值对新生儿结肠病变的诊断与鉴别具有实用价值。
3.4 24h后复查钡剂潴留诊断价值正常小儿肠内容物排出较快,做钡剂灌肠检查时,一般在24h内钡剂完全排空。
HD患者由于受累结肠缺乏蠕动,排空明显延迟。
对临床疑似HD而X线表现不明显者,应嘱不洗肠通便,延时24~48h复查其排钡情况及观察各段肠管管径的变化。
延时24h后,结肠恢复其生理状态,对于观察痉挛段是否狭窄并与其上方的结肠形成对比有较好的帮助(图3)。
有笔者认为24 h复查钡剂潴留是新生儿HD的重要征象[4]。
本组21例钡剂潴留的肠管大多数在乙状结肠远端以上,符合本组短段型及常见型共25例的手术病例诊断。
本组2例钡剂潴留于整个结肠,且结肠细小、结肠缩短、结肠弯曲度不显著,形成“问号征”,也符合本组长段型及全结肠型各1例的手术病理诊断。
即使24h随访钡剂已排空也不能完全排除HD 的诊断[3]。
患HD的新生儿,若经胃肠道黏膜细胞传送分泌性IgA的功能有缺陷,其肠粘膜易受细菌的侵袭而致小肠结肠炎,从而导致腹泻,并且各段肠管在管径方面的典型表现消失。
3.5直肠、乙状结肠下段不规则锯齿状、螺旋状改变的诊断价值在短段型HD的患儿,直肠、乙状结肠下段可能因缺乏神经节肠段的平滑肌细胞失去神经支配后的高敏感性而引起肠管强烈蠕动而形成锯齿状、螺旋状改变;也可能因直肠括约肌环状缩窄或肠管痉挛缩窄所致[3],下传的蠕动波力度不同,X 线则表现为锯齿状或螺旋状改变(图4)。
先天性巨结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先天性巨结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ef10fdc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8.png)
06
观察肠管蠕动情况
临床鉴别要点
症状:腹痛、腹胀、便秘、呕吐等
体征:腹部包块、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等
影像学表现:钡餐造影、CT、MRI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鉴别诊断:其他肠道疾病、腹部肿瘤等
THANK YOU
0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03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腹部、肛门等部位
02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04
内镜检查:结肠镜、小肠镜等
05
病理学检查:组织活检等
06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
钡剂灌肠:显示结肠扩张、钡剂通过受阻
腹部平片:显示结肠扩张、肠壁增厚
钡剂灌肠加压:显示结肠扩张、钡剂通过受阻
钡剂灌பைடு நூலகம்加压后腹部平片:显示结肠扩张、肠壁增厚
诊断意义:CT检查对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明确病变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MRI检查
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MRI)
检查目的:观察先天性巨结肠的形态、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检查结果:先天性巨结肠在MRI上表现为肠管扩张、肠壁增厚、肠腔内积液
检查意义:有助于诊断先天性巨结肠,了解病情程度,指导治疗方案
先天性巨结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演讲人
01.
临床表现
02.
03.
目录
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症状
腹胀
便秘
呕吐
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迟缓
腹部包块
体征
呕吐:频繁呕吐,可能含有胆汁
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生长发育迟缓
巨结肠ct诊断标准
![巨结肠ct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507ad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6.png)
巨结肠ct诊断标准巨结肠是指结肠内径达到或超过5厘米的一种结肠疾病。
通过CT (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可以准确地诊断巨结肠,并判断其类型和程度。
下面是巨结肠CT诊断的标准及相关信息。
一、影像特征通过巨结肠的CT影像,可以观察到以下特征:1. 结肠扩张:巨结肠表现为结肠管腔的扩张,直径通常大于5厘米。
扩张通常发生在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2. 结肠壁增厚:巨结肠患者的结肠壁会显示不同程度的增厚,通常超过5毫米。
增厚通常是均匀的,但也可能显示不均匀厚度。
3. 行软组织密度:巨结肠的CT影像显示结肠壁的密度增高,密度常常超过周围脂肪组织的密度。
4. 腹水:在某些情况下,巨结肠CT影像上可能显示腹腔内积液,称为腹水。
二、诊断标准根据上述巨结肠CT影像特征,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诊断:1. 结肠扩张:巨结肠的主要特征是结肠管腔的扩张,直径大于5厘米。
这种结肠的扩张往往是慢性的,而不是急性的。
2. 结肠壁增厚:巨结肠的结肠壁通常呈现均匀的增厚,厚度通常超过5毫米。
增厚的程度与疾病的进展程度有关。
3. 行软组织密度:巨结肠CT影像中,结肠壁的密度明显增高,超过周围脂肪组织的密度。
4. 排除其他原因:在诊断巨结肠之前,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结肠扩张和壁增厚的原因,如肿瘤、炎症或器质性病变。
三、不同类型的巨结肠巨结肠可以根据其表现形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腺瘤型巨结肠:这是最常见的巨结肠类型,常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
其特点是结肠扩张和壁增厚,伴有息肉状隆起和螺旋样扭曲的结肠。
2. 先天性巨结肠:这种类型的巨结肠是由出生时结肠的发育异常引起的。
患者通常在新生儿或婴儿期出现结肠扩张和功能异常。
3. 溃疡型巨结肠:该类型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
巨结肠CT影像显示结肠壁厚度不均匀,伴有黏膜溃疡、炎症和狭窄。
4. 急性巨结肠:该类型是由急性炎症引起的急性结肠扩张。
CT影像显示结肠扩张和壁增厚,伴有肠壁气体积聚和肠系膜网膜模糊。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附23例分析)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附23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e42010bb4cf7ec4bfed0a9.png)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附23例分析)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 or aganglionosis of the colon)又称小儿赫什朋病(HD)的X线诊断经验,评价X线检查对小儿HD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3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年龄7d~2岁)作回顾分析,通过拍腹部立位片及钡剂灌肠大肠造影检查,重点观察钡灌肠狭窄段、扩张段及移行段,对影像不典型者观察24h后钡济滞留情况。
结果X线检查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方法简便,患儿容易接受,能直接发现先天性巨结肠并分型,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治疗及愈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结论尽管医学影像诊断技术飞速发展,普通X线检查仍然是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首选标签:小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诊断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 or aganglionosis of the colon)又称赫什朋病(HD)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发病率为20~50/10万。
男女比为4:1。
本文总结了我科近年来通过X线检查检出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并就其病理基础、X线检查方法、特征表现、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7d~2岁。
全部病例均有反复便秘、腹胀,不能自行排便,其中伴呕吐、失水9例;年龄较大儿体质差,身体发育不良3例。
新生儿排胎粪延迟且僅能排出少量干部胎粪2例。
查体:全部病例患儿均有腹胀,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减弱。
肛门指检直肠壶腹空虚,拔指后”爆破样”排出较多气体及粪便。
全部病例均进行了X线腹部立位片及钡剂灌肠大肠造影检查,都作了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排除了肠肿瘤、肠息肉及其他先天性肠道疾病。
1.2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万东X线电视闭路系统钡灌肠检查。
20例婴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征象
![20例婴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征象](https://img.taocdn.com/s3/m/4924d9c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f.png)
20例婴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征象
赵立群;汪岩
【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029)007
【摘要】先天性巨结肠(HD)是由于先天性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乏昕致肠道发育畸型,故又称为肠管无神经结细胞症.为小儿最常见的结肠先天性畸型,发病率仅次于直肠肛管畸型、位居第二位。
近20年来,临床上虽然已应用直肠组织检查、乙酰胆碱酯酶定性检查及肛门直肠测压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诊断,但X线检查仍
然是最常用、确诊率很高的检查方法。
本文通过对20例婴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征象的分析,重点探讨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要点。
【总页数】1页(P647-647)
【作者】赵立群;汪岩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儿童医院放射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乌鲁木齐儿童医院
放射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7;R814
【相关文献】
1.先天性巨结肠的形成与X线征象探讨 [J], 郭洪河
2.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27例X线征象分析 [J], 林剑平;李先浪;张高峰
3.22例婴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征象分析 [J], 江层华;张美松
4.婴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征象50例报告 [J], 赵立群;邹明;张海兵
5.婴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征象的探讨(附70例病儿与50例正常婴儿X线征象对照分析) [J], 刘贤富;胡晓平;郭俊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意义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bf72c2e482fb4daa58d4bbf.png)
者变性 ,但是由于活检阳性率不高,因此具有盲目性 。钡
灌 肠检 查是 A HD重要 检查 手段 ,既能协 助诊 断 ,对于结 肠
扩 张程 度 及 范 围亦 能 明确 显 示 ,和 肛 门直 肠 活检 或 者是 直
肠 测压 的诊 断 准确 性 相 当 。结 合 相 关 文献 以 及本 文 研究 结 果 ,现总结 钡灌肠 常见 x 线 特点 为 : ①狭 窄段 : 病 变 范围通 常 仅局 限在 直肠 或 可 累及 至 乙 状结 肠 远端 ,狭 窄 部 常发 生
例 也较 为少 见 『 2 】 。为 提高 A H D的临床 诊 断水平 ,现对 A H D
的 x线表 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和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1 例 患 者 ,男 2 5例 ,女 6例 ; 年龄 1 9 ~6 6岁 ,
平均 ( 3 5 . 6±1 1 . 2 ) 岁 ; 病程 7~1 9年 。 出生 后 即有 排 便 延 迟 且 困难 的患 者 7例 ,患 者 主诉 为腹 胀 、呕 吐 、肛 门排 便 停 止等 ; 便秘史 均较 长 ,且 随年 龄增长 而加重 。
世界最 新 医学信 息文摘 2 0 1 3年第 1 3卷第 1 4期
・
2 6 3
医 学影 像 ・
成 人先天性 巨结肠 的 X线表现及 其诊 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