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基础知识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D和FDP用的胶乳免疫比浊方法,参数(波长,加样量等)根据体系而定。
-
3 凝血仪原理
-
常规四项检测原理
散色法 磁珠法
Sysmex CA7000,CS5100, 积水CP-2000等系列, 雷杜
STAGO COMPACT 和R系列, 普利生系列(迈瑞)
电化学法
罗氏康固凝血仪
-
散色法:SYSMEX为例
-
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s,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 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 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 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原理: PT:在待价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重组/兔脑、人脑、胎盘、肺组织等浸出 液)和Ca2+,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散射法:散射比浊法是根据待验样品在凝固过程中散射光的变化来确定检测终点 。在 该方法中检测通道的单色光源与光探测器呈90°直角,当向样品中加入凝血激活剂后, 随着样品中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过程,样品的散射光强度逐步增加,仪器把这种光学变 化描绘成凝固曲线,当样品完全凝固以后,散射光的强度不再变化。
123
凝血基础知识
临检部 RD228 2017.01.19
-
1 凝血概述 3 凝血仪原理 5
2 凝血项目简介 4 凝血产品市场情况 6
-
1 凝血概述
-
血栓与止血
血栓和止血(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是机体出血、血液凝固和血液凝固调 节 的动态平衡过程。若止血、血液凝固活性增强或血液凝固调节机制活性减弱, 将会导致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或血栓形成(thrombosis);相反 便会引起低凝状态(hypocoagulability)或者出血倾向(hemorrhagic tendency)。
凝固反应进行 散色光
90°
光源
凝固反应进行 -
散色法:SYSMEX为例
通常是把凝固的起始点作为0%,凝固终点 作为100%,把50%作为凝固时间。光探测器接 收这一光的变化,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放 大再被传送到监测器上进行处理,描出凝固曲 线。
当测定含有干扰物(高脂血症、黄疸和溶血) 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特殊样本时,由于本底浊 度的存在,其作为起始点0%的基线会随之上移或 下移,仪器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用本底扣除的方法 来减少了这类标本对测定的影响。
-
凝血酶时间(TT)
凝血酶时间(TT):秒数:13-18s,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TT:主要反映纤维 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异常血红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 原理: TT:待测血浆加入标定的凝血酶溶液,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测定凝固所需的 时间,即为待测血浆凝血酶时间。
D-Dimer: D- 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 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 联纤维蛋白凝块。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
止血过程
组织因子释放 凝血因子激活
-Baidu Nhomakorabea
出血疾病分类
组织因子释放 凝血因子激活
血管壁 异常
血小板数量 和质量异常
凝血以及 纤溶异常
-
凝血瀑布流 PT
APTT
TT和Fib
-
D-Dimer和FDP
纤维蛋白溶解
2 凝血项目
-
常用凝血项目
具体项目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原时间(PT) 纤维蛋白原(FIB) 凝血酶时间(TT) D-Dimer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抗凝血酶3
-
D-Dimer和FDP
FDP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是在纤溶亢 进时产生的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被分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的总称。 主要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时,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升高, 可出现明显的沉淀峰。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
磁珠法:STAGO为例
双磁路磁珠法的测试原理如下:测试杯两侧的有一组驱动线圈,它们产生 恒定的交替电磁场,使测试杯内特制的去磁小钢珠保持等幅振荡运动。凝血 激活剂加入后,随着纤维蛋白的产生增多,血浆的粘稠度增加,小钢珠的运 动振幅逐渐减弱,仪器根据另一组测量线圈感应到小钢珠运动的变化,当运 动幅度衰减到50%时确定凝固终点。双磁路磁珠法进行凝血测试,完全不受溶
反应原理
检测方法
凝固法
磁珠法和散色法
胶乳免疫比浊 底物显色法
透射法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32-43s,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 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 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原理: APTT:在37℃下以白陶土为激活因子,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提供凝血的 催化表面,在Ca2+ 参与下,观察乏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 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
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FIB):2-4 g/L 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 死 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原理: Fib:根据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作用最终形成纤维蛋白的原理。以国际标准品为参比血 浆制作标准曲线,用凝血酶来测定血浆凝固时间,所得凝固时间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浓度呈负相关,从而得到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
3 凝血仪原理
-
常规四项检测原理
散色法 磁珠法
Sysmex CA7000,CS5100, 积水CP-2000等系列, 雷杜
STAGO COMPACT 和R系列, 普利生系列(迈瑞)
电化学法
罗氏康固凝血仪
-
散色法:SYSMEX为例
-
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s,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 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 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 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原理: PT:在待价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重组/兔脑、人脑、胎盘、肺组织等浸出 液)和Ca2+,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散射法:散射比浊法是根据待验样品在凝固过程中散射光的变化来确定检测终点 。在 该方法中检测通道的单色光源与光探测器呈90°直角,当向样品中加入凝血激活剂后, 随着样品中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过程,样品的散射光强度逐步增加,仪器把这种光学变 化描绘成凝固曲线,当样品完全凝固以后,散射光的强度不再变化。
123
凝血基础知识
临检部 RD228 2017.01.19
-
1 凝血概述 3 凝血仪原理 5
2 凝血项目简介 4 凝血产品市场情况 6
-
1 凝血概述
-
血栓与止血
血栓和止血(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是机体出血、血液凝固和血液凝固调 节 的动态平衡过程。若止血、血液凝固活性增强或血液凝固调节机制活性减弱, 将会导致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或血栓形成(thrombosis);相反 便会引起低凝状态(hypocoagulability)或者出血倾向(hemorrhagic tendency)。
凝固反应进行 散色光
90°
光源
凝固反应进行 -
散色法:SYSMEX为例
通常是把凝固的起始点作为0%,凝固终点 作为100%,把50%作为凝固时间。光探测器接 收这一光的变化,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放 大再被传送到监测器上进行处理,描出凝固曲 线。
当测定含有干扰物(高脂血症、黄疸和溶血) 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特殊样本时,由于本底浊 度的存在,其作为起始点0%的基线会随之上移或 下移,仪器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用本底扣除的方法 来减少了这类标本对测定的影响。
-
凝血酶时间(TT)
凝血酶时间(TT):秒数:13-18s,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TT:主要反映纤维 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异常血红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 原理: TT:待测血浆加入标定的凝血酶溶液,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测定凝固所需的 时间,即为待测血浆凝血酶时间。
D-Dimer: D- 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 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 联纤维蛋白凝块。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
止血过程
组织因子释放 凝血因子激活
-Baidu Nhomakorabea
出血疾病分类
组织因子释放 凝血因子激活
血管壁 异常
血小板数量 和质量异常
凝血以及 纤溶异常
-
凝血瀑布流 PT
APTT
TT和Fib
-
D-Dimer和FDP
纤维蛋白溶解
2 凝血项目
-
常用凝血项目
具体项目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原时间(PT) 纤维蛋白原(FIB) 凝血酶时间(TT) D-Dimer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抗凝血酶3
-
D-Dimer和FDP
FDP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是在纤溶亢 进时产生的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被分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的总称。 主要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时,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升高, 可出现明显的沉淀峰。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
磁珠法:STAGO为例
双磁路磁珠法的测试原理如下:测试杯两侧的有一组驱动线圈,它们产生 恒定的交替电磁场,使测试杯内特制的去磁小钢珠保持等幅振荡运动。凝血 激活剂加入后,随着纤维蛋白的产生增多,血浆的粘稠度增加,小钢珠的运 动振幅逐渐减弱,仪器根据另一组测量线圈感应到小钢珠运动的变化,当运 动幅度衰减到50%时确定凝固终点。双磁路磁珠法进行凝血测试,完全不受溶
反应原理
检测方法
凝固法
磁珠法和散色法
胶乳免疫比浊 底物显色法
透射法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32-43s,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 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 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原理: APTT:在37℃下以白陶土为激活因子,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提供凝血的 催化表面,在Ca2+ 参与下,观察乏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 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
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FIB):2-4 g/L 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 死 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原理: Fib:根据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作用最终形成纤维蛋白的原理。以国际标准品为参比血 浆制作标准曲线,用凝血酶来测定血浆凝固时间,所得凝固时间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浓度呈负相关,从而得到纤维蛋白原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