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a07f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2.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一、引言二、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为主,缺乏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这容易让学生觉得数学无趣、难以理解和难以应用。
而生活化教学则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学知识,更加欢喜地学习数学。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数学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问题,如每个人每年所需的水量、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形状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运用和重要性。
还可以通过游戏、实验等方式,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材等方式,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真实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直观地展示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和解释实际问题的数学解法,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3.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生活化教学并不是单纯地给学生呈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设计课堂游戏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互动,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实践性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将一些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内容中,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
引导学生在校园内进行长方形的测量、几何图形的寻找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实践成果分析通过对一些学校进行生活化教学实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生活化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更乐于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
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求解。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01fb1b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8.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在我校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了解到,传统的板书+讲解式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生活化教学则可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生活化教学的思路和方法生活化教学的思路主要是将课堂内容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中的事物、事例等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同时从生活中发掘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
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多媒体展示法生活化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场景下的数学知识故事,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在情境化的呈现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2、生动的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生动形象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并学会如何将数学知识转换为生活中的工作及实践。
3、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实践中,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互相交流、合作中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应用。
4、校外教学实践法在假期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商店等场所进行“数学观察”和“数学探索”,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具有数学知识的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我校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化教学确实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践价值。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2、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生活化教学中,通过将课堂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学习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d2f8e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2.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高中数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存在枯燥、乏味、单调等问题,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如何使高中数学教学更具生活化,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兴趣爱好,是当前数学教师需要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的抽象性和理论性较强,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学习困难,甚至有些学生会因此产生畏惧心理。
而将高中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相联结,可以使学生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
生活化教学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
生活化教学要求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践和创新,促进学生探索创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实践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实践探究的方法在实践探究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意识。
例如,在讲解向量运算时可以引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速度”、“位移”等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向量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使用教具和教材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教具和教材,如模型、实物、图片、音频等,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可视化,避免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
举个例子,金字塔、锥体、楼房等建筑物中的几何形体可以用纸板制作成相应的模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
3、利用实际问题引出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在讲解数列的概念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收入”、“支出”等问题引出数列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列的概念。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初探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2d72e8f7b90d6c85ed3ac62f.png)
教师还可以运用相关的策略,使学生的课后复习生活化。由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而学生课后的娱乐生活很多都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4]。因此,教师可以将高中数学中的知识难点、重点和考点整理出来,然后根据这些知识点建立一个学习的题库,并且将这个题库中的试题进行分类,主要是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划分,然后学生在进行课后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从简单的习题进行复习,然后难度逐渐的加深,学生在答完试题之后,系统会自动的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还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信息工具进行学习,能够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能够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的牢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不断的促进学生的进步[5]。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初探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需要采用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4]宋宝和,宋乃庆.回归生活世界凸显自主选择——从两个教学实例谈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的自主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04(07).
参考文献:
[1]杜银香.数学生活化:在实践与反思中走向理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9(03).
[2]李小平.“数学生活化”与数学教学[J].新余高专学报.2006(06).
[3]魏婷婷.关于“数学生活化”的再辨析—08(06) .
三、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结合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b3315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b.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高中数学教育也渐渐走向了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一、破除传统教学方式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通常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道的习题,学生按照老师所给的步骤做题,然而这种方式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甚至对数学产生厌恶。
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场景中体会数学的应用。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知识融入到具体场景中教学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会结合生活实际,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中。
例如:在讲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如某天有两人在公园跑步,一个人的速度是另一个人的两倍,两个人同时出发,48分钟后,速度较慢的人跑了6公里,速度较快的人跑了多少公里?通过这个问题,我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三、激发学生兴趣在生活化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如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动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也可以开展数学比赛、数学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破除传统教学方式,运用情境教学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收获知识,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7954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7.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近年来,一些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措施逐渐得到了普及和应用。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可以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探究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分析其中的优势和挑战,并为数学教师们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和意义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高中数学的内容往往抽象难懂,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
而生活化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入生活案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这样,学生们就会对数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当学生们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就会逐渐培养起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原理和方法。
3. 开拓数学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讲述和讲解为主,缺乏互动和趣味。
而通过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师可以设计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这样,就能够开拓数学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和方法1. 引入生活案例和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和问题,通过这些案例和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在教授函数的概念时,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的函数关系,让学生通过这些实例来感受函数的变化规律和应用场景。
2. 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活动3. 使用多媒体和互动工具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动工具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和直观性。
可以利用数学软件和模拟工具来展示数学现象和规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的魅力。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a844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4.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数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知识,缺乏实际运用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而高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强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真实、实际的问题为背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探讨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方法和效果。
1. 引入问题场景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往往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引入生活中的问题场景,将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相连接。
在讲解函数的概念时,可以引入身高与体重的关系问题,通过解析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和特点。
2. 运用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在高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培养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解决最优化问题时,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数学分析和计算得到最优解。
3. 探究式学习生活化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发现。
在高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发现数学规律和方法。
在学习平面几何的平行与垂直时,可以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测量、比较和分析来发现平行和垂直的性质和关系。
4. 项目化任务生活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高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中,可以设计项目化任务,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可以设计调查问卷,并让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来得出结论。
二、生活化教学的效果评价高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生活化教学通过引入生活场景和实际问题,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提高了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6baa2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7.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高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讲授概念和公式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实际的生活例子来解释和应用数学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具体应用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于枯燥的公式推导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更愿意看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可以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讲解平面几何时,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形状和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自己通过测量、计算等方式探究出相应的数学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生活化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概念具象化,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三角函数时,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船只测距或建筑物斜坡的测量等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数学知识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思维能力。
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提出新颖的思路和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非常重要。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79fbe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8.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高中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我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了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我会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数学知识。
在讲解线性函数时,我会以购物打折问题为例,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函数的方法计算最优的购物方案。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数学知识的运用,还能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我会利用生活情境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在讲解几何的平行线性质时,我会设计一道问题:如何利用平行线性质计算日常生活中的交通路线,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来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我还会充分利用数学软件和互联网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体验数学的魅力。
在讲解函数图像时,我会引导学生使用数学软件绘制函数图像,让他们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美妙。
我也会借助互联网资源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应用,让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
我还会安排一些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讲解概率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抛硬币实验,通过实际的抛硬币过程来感受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实践体验数学的魅力,还能培养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的实践探究,我发现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程度。
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我会继续探索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为学生创造更有趣、生动的数学学习环境。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f924f5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5.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使数学教学更具体、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研究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背景意义重大。
通过深入探讨如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场景相融合,实现数学教学的个性化和精细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这也有助于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开展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生活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潜力,帮助他们建立对数学的正面态度。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更容易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生活化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方法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
高中数学教法生活化的策略探析
![高中数学教法生活化的策略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17aee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d.png)
高中数学教法生活化的策略探析高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
如何将高中数学教法与生活化相结合,创造出有趣、实用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关键。
一、实际问题的引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的重要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购物打折、房屋面积计算等,将问题实际化,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将游戏元素引入到教学中的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趣味数学竞赛、数学拼图等,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探究欲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通过讲解复利的计算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投资以获得更多的收益;通过讲解概率的概念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到在抽奖、赌博等活动中,数学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除了传统的讲解、练习之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实物模型、视频教学等手段,展示数学的魅力。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
五、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在物理学中,力的计算需要运用向量的知识,在地理学中,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需要借助几何的知识。
通过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增加学习的乐趣。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046773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4.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
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时,可以通过引入抛物线的形状与实际物体的形状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抛物线的性质和应用。
2. 制作教材和教具:教材和教具的设计对于生活教学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和收集一些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教材和教具,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来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时,可以制作一些模型或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
3. 培养问题意识: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船从一座岛的一点开往另一座岛的另一点,求船行驶的最短路径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生活化教学的效果
1. 提高学习积极性: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与生活场景的结合,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从而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3. 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与生活背景的联系,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01e2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a.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更加抽象和复杂的数学知识,这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一种生活化教学方法逐渐被提倡和应用。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探究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效果,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关的实施策略,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高中数学是学生们面临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内容涵盖广泛、理论性强,给学生们带来了不小的学习挑战。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抽象理论和公式运用为主,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学习厌恶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探究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和案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增加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意义,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实施策略和效果,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实施生活化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
探析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探析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adc8d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d.png)
探析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摘要】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机。
本文首先探讨了生活化教学的定义和特点,指出了将高中数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性。
分析了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积极影响。
还讨论了生活化教学对学生成绩提升的作用。
结论部分指出了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值得在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教育教学、学生学习、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生成绩、发展方向、建议、总结。
1. 引言1.1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通过将数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抽象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种联系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并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
2. 正文2.1 生活化教学的定义和特点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抽象的学科知识和理论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中,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和案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生活化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生活化教学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通过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度和掌握能力。
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8e10fe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1a.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高中数学是我国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对于数学持有一种“枯燥无味”的观点,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生活化教学是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生动的实例、有趣的比喻和情境设置,将数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观察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学习需求。
给学生布置调查作业,让他们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了解某个数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比例的应用、多边形的应用等。
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有趣的故事和情境来引入数学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在讲解平面几何时,我通过讲述勾股定理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我还设计了一些情境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我还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思考、交流和讨论问题。
在解决一道复杂的几何题目时,我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彼此协助,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互相促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实践中,我还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源和移动学习等,将数学知识和学习资源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我使用课件演示来呈现数学理论和概念,使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交互式学习和在线测评,以及利用移动学习平台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支持。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的效果。
通过实践探究,我发现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普通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普通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2594030b195f312b3069a563.png)
普通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能使学生依照生活经验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建构;能使学生深刻感悟所学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产生追求科学的内在内驱力;能使学生接近科学与生活间的距离并习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力图把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入课堂。
一、创高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生活情境是指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便于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
创设生活情境,要求数学教学注重现实性。
从客观上讲,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主观上讲,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或教学的指导,借助生活情境,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
譬如在进行指数函数学习之前,学生在参观本县的博物馆的课外活动中,有同学就问:“老师,博物馆中的出土文物和古生物恐龙化石都有注明它们所处的年代,考古学家是如何测算它们所处的年代呢?”他这一问,同学们也都随声附和:“对呀,老师,这是怎样推测出来呀?”我笑着说:“这可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大家回去可以先查查资料,讨论讨论,当一回考古学家。
”在回来后,我就顺着学生的问题进入指数函数的课堂教学。
在这样的生活情境引导下,学生带着好奇与兴奋,顺利进入了新课内容。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修筑数学学习的“跑道”,将文本知识还原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的思想与课本之间有了一个斜坡。
这样更能促进课堂对话,形成课堂互动,使学习过程更具有吸引力。
在已知的基础上建构未知才能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生活教学注重从已知建构未知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与价值,感受构建求知的兴趣与激情,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认知内驱力。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acd8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2.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生活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规律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通过分析和解释,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
在教学三角函数的概念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升起和降落,以及测量影子的长度等,通过这些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还可以通过引入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教学平面几何时,可以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和限制,在平面上构造特定的图形。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能够深化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生活化教学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
数学和科学、数学和艺术等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各类数据,例如体温、身高、年龄等,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帮助学生理解统计与概率的概念和应用。
生活化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在实践探究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问题、设计数学游戏和挑战、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相信随着生活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推广和深入,高中数学教育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1f2ab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5.png)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要注重情感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情感化语言,增强学生的情感投入。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来体验数学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发表个人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要注重启发教育。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要注重动手实践教育。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让学生理解几何定理的证明过程,培养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和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要注重综合性教育。
教师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几何与艺术结合的教学中,学生既可以学习几何知识,又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启发教育、动手实践教育和综合性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愿意主动去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成绩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能使学生依照生活经验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建构;能使学生深刻感悟所学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产生追求科学的内在内驱力;能使学生接近科学与生活间的距离并习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力图把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入课堂。
一、创高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是指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便于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
创设生活情境,要求数学教学注重现实性。
从客观上讲,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主观上讲,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或教学的指导,借助生活情境,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
譬如在进行指数函数学习之前,学生在参观本县的博物馆的课外活动中,有同学就问:“老师,博物馆中的出土文物和古生物恐龙化石都有注明它们所处的年代,考古学家是如何测算它们所处的年代呢?”他这一问,同学们也都随声附和:“对呀,老师,这是怎样推测出来呀?”我笑着说:“这可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大家回去可以先查查资料,讨论讨论,当一回考古学家。
”在回来
后,我就顺着学生的问题进入指数函数的课堂教学。
在这样的生活情境引导下,学生带着好奇与兴奋,顺利进入了新课内容。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修筑数学学习的“跑道”,将文本知识还原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的思想与课本之间有了一个斜坡。
这样更能促进课堂对话,形成课堂互动,使学习过程更具有吸引力。
在已知的基础上建构未知才能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生活教学注重从已知建构未知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与价值,感受构建求知的兴趣与激情,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认知内驱力。
二、选择生活素材,增添数学形象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发利用各种生活材料,为学生增添趣味盎然、丰富多彩的数学形象。
使呆板的数学概念鲜活化;抽象的原理形象化;干涩的公式趣味化;为数学教学增添乐趣。
数学生活化教学可运用形式多样的生活材料为学生增添数学形象。
如在数学归纳法原理讲解中,本人就引入了“黄芩牙膏广告中的动画图象”第一个牙齿倒了,第二个牙齿接着倒……广告图象设计中用到了数学中的多米诺骨牌现象,其中渗透了数学归纳法原理。
若①第一个牙齿倒了;②第k个牙齿必推倒第k+1个牙齿;则满足这两个条件,所有的牙齿都会倒下。
这样用形式多样的生活材料为学生增添数学形象,激发了学生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使教材中的数学知识通俗化、生活化,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解决生活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数学伟人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段话阐明了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应用不但使知识的价值得以体现,而且也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课程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的同时了解相关知识的应用性,有效地把抽象的数学模型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失。
那么8级地震含义是什么?破坏力到底有多大?如何测量反映地震能量大小的地震能量尺度呢?20世纪30年代查尔斯·里克特制定了一种表明地震能量大小的尺度,就是使用测震仪衡量地震能量的等级,地震能量越大,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曲线的振幅就越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里氏震级m,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a是被测地震的最大振幅,a0是“标准地震”振幅(使用标准地震振幅是为了修正测震仪距实际震中距离造成的偏差)。
⑴假设在一次地震中,一个距离震中100千米的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最大振幅是20,此时标准地震的振幅是0.001,计算这次地震
的震级。
(精确到0.1)
⑵5级地震给人的震感已比较明显,计算汶川8级地震最大振幅是5级地震最大振幅的多少倍?(精确到1)
解析:⑴
⑵由于解得。
当m=8时,地震的最大振幅为。
当m=5时,地震的最大振幅为。
所以两次地震的最大振幅之比是,即汶川8级地震最大振幅是5级地震最大振幅1000倍。
8级地震的最大振幅a=10cm,也就是人在地面上有10cm左右的振幅感觉。
汶川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至20千米,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堪比400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可以把整座山上托几百米,把建筑物全埋于地下。
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地解决了生活的问题,学生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运用数学,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它既可以帮我们追溯研究历史,又可以帮我们分析解决现况,更可以帮我们预测指导未来。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实施“从生活走向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的教学理念。
让高中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认识的内驱力;可用形式多样的生活材料为学生增添数学形象、丰富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可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运用中研究数学,激发学生的钻研数学的欲望;可让学生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运用数学,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运用数学的
成就感。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师,让我们在数学生活化这一领域中进一步思索探究,更好地将教学的目标与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获取有活力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