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大名县实验中学河北大名 056900)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我国教育改革浪潮的掀起,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正面临新一轮教育改革。现存的课程观念和教学模式需要“脱胎换骨”,并重新思考现代教育的新方向。要保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迎来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兴趣;创新
现代教育必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观念上要树立起“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对待,充分挖掘其潜能,教师要创设一个充满和谐、民主、情感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感情换取感情,以心灵赢得心灵。允许学生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年龄特征、不同经历,站在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不同的独特的理解、感受、体会、看法。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由此可见,惟有有教学民主,语文教育才能充分展示每一个人的鲜明个性,在学生愉悦的参与中挖掘出创新的潜力。
1. 教之有方,激发兴趣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使其“学会学习”。因此,教师的“主导”必须导之
有方:导其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动眼观看,动手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让他们体验到探索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前提和保证。离开了“学习兴趣”,教师的主导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乌申斯基之说则更让人警醒:“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愿望。”长期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能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法求新、求趣,让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定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2. 鼓励质疑,激活思维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其主动发展的过程。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因此,不论学生提出问题或大或小,是对是错,都应
该给予即时表扬和指导,同时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对课文提出不同于作者、不同于教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只有这样,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质疑求异的信心。并对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一一解决。从而闪烁出不迷信权威的创新思想火花,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
3. 培养学生贴近生活学习语文美国教育家华特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素养又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保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他经常带着学生进入大自然,并亲切地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写道:“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那朝霞般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到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验生活,是进行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
4. 营造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愉悦的氛围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催化剂,能刺激学生大脑把贮
藏在大脑中的知识闸门打开,使学生产生回忆、想象,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人活跃状态,促进思维的发散,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愉快教育是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绪,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从而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其实质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教育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启迪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上的共振,民主、平等、信任愉快才是创造之萌芽的温床,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建立起一种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5. 重视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注意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学就要通过语言载体,充分挖掘依附其中的人文精神,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他们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
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感等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这种内在动力一旦充分发挥出来,就会表现为一种创造渴望,从而形成语文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的良性循环。
6. 创新教学中的巧妙点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激发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下,对课文(作品)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有效信息,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坚持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初中语文教育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教育事业是任重而道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