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技术指南(模版)-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皮肤的护理,化妆品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
但是,在享受美容护肤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化妆品的安全性。
因此,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应运而生。
一、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概述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是指对化妆品生产、检验、消费者使用等各个环节所制定的一系列具体技术标准。
该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们使用化妆品的安全,同时也是为了规范化妆品市场,确保化妆品质量的高标准。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化妆品成分分析标准化妆品的成分分析标准明确了化妆品中各种成分的名称、用途、用量等。
在生产化妆品时,必须按照该标准来选择化妆品中的各种成分,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
2、化妆品生产标准化妆品生产标准主要包括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等内容。
生产化妆品的厂家必须遵守该标准,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确保化妆品的卫生和安全。
3、化妆品检测标准化妆品检测标准是对化妆品的质量进行检测的技术标准,涉及到化妆品的理化性质、微生物、致敏性、稳定性等方面。
化妆品检测标准的制定,可以为化妆品质量的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化妆品质量的安全和稳定。
4、化妆品标签标注标准化妆品标签标注标准规定了化妆品标签上应当有哪些信息,例如品名、成分、净重、保质期、生产日期、厂名等。
化妆品生产厂家必须按照该标准来标注化妆品的信息,保证消费者了解化妆品的性质和用途。
二、化妆品成分分析标准化妆品的成分分析标准是对化妆品中各种成分的名称、用途、用量等进行明确和标准化。
化妆品的成分需明确标注在化妆品容器、包装、标签等上面,使得消费者能够了解化妆品的性质和用途。
1、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是指具有正向作用的成分,既可以改善肤质,又可以解决一些皮肤问题。
化妆品的生产厂家必须选用有效、安全的活性成分,并按照其规定的用量进行添加。
2、化妆品中的辅助成分化妆品中的辅助成分是指用于保护、保湿、增稠、稳定、调整pH值等具有辅助作用的成分。
化妆品规范
化妆品规范篇一:化妆品的基本原则及规范用语《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已于2008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关于化妆品说明书中的标识用语,由于大家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对哪些是不可使用的医疗术语,哪些是夸大词语和不可使用的词语,哪些属于规范用语,都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就此,卫生部有关专家根据《化妆品标识管理规(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化妆品,规范)定》的原则,提供了一些相关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借鉴,但不作为法律法规使用。
化妆品标识的基本原则:化妆品标签标识的内容应当真实,符合化妆品定义范畴,并按法规要求在标签上醒目地注明所规定的内容,包括:名称、剂型、净含量、卫生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安全警告和使用指南、制造者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限期使用日期),特殊用途的化妆品,还应当注明批准文号。
进口化妆品应标明原产国名、地区名(指台湾、香港、澳门)、制造者名称、地址和经销商、进口商,在华代理商在国内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
〃化妆品标识的内容应与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或备案时的一致;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应当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规定的范围。
在标注生产企业信息时,应同时标注产品责任单位和产品实际生产加工企业的信息(两者相同时,不必重复标注)。
所标注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应为实际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化妆品说明书内容的标识对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妆品说明书上应当注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化妆品标签中禁止以图形或其他形式,使用一些措辞、名称、商标或形象来暗示化妆品本身并不具备的某些特征;不应有夸大和虚假的宣传内容,不应使用医疗用语、明示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效果的内容,或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不得宣传特殊功效。
〃化妆品产品名称及销售包装的的标识化妆品产品名称包括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应符合《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
化妆品产品名称中含有化妆品原料或成分时,应与产品配方中所提供的名称保持一致;仅被理解为产品颜色、光泽、或气味的词语,如珍珠色、水果型、玫瑰花型等出现在品名中可不按产品名称中含有原料或成分进行处理。
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工作规范
检验检测机构因在检的样品达到其检验容量上限或其他原 因导致暂时无法接受检验申请的,应当及时通过检验信息系统发 布暂停接收检验申请的信息。
第十条 同一产品的注册或备案检验项目,一般应当由同一 检验检测机构独立完成并出具检验报告。
附:1.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项目要求 2.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报告书要求及体例
— 9 ——
附1
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项目要求
化妆品注册或备案检验,应当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结 合产品类别和类型,进行相应的检验工作:
一、不同类别的产品,应当按照以下项目进行检验: (一)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应当按照表 1-1、1-2、1-3、1-5 和 1-6 确定检验项目。 (二)特殊用途化妆品应当按照表 1-1、1-2、1-4、1-5 和 1-6 确定检验项目。 二、不同包装类型、各部分配方不同、且只有一个产品名称 的样品,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检验: (一)微生物项目,若一个样品包装内各部分为独立包装, 应当分别检验;若一个样品包装内各部分为非独立包装,应混合 取样检验。若产品为不同类别的彩妆组合,应分别检验。 (二)理化项目应当按各部分分别检验;若无法分别取样, 且不涉及配方原料含量相关检验项目的,可以按说明书中使用方 法检验;若涉及配方原料含量相关检验项目的,可由企业提供包 装前的半成品进行检验,取样方式应当在检验报告中予以说明。 (三)毒理学试验、人体安全性与功效评价检验可按照说明 书中使用方法进行检验;当存在各部分单独使用的可能性时,应 当分别检验。
第六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通过检验信息系统提交以下信 息:
(一)机构名称、性质、地址、联系方式、规模概况和法人 资质证明文件。非独立法人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同时提交所属 法人单位出具的授权文件;
化妆品限用组分(表3)《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化妆品限用组分(
按适用范围排列)
注(1):这些物质作为防腐剂使用时,具体要求见防腐剂表4 的规定;如果使用目的不是防腐剂,该原料及其功能还必须标注在注(2):仅当产品有可能为三岁以下儿童使用,并与皮肤长期接触时,需作如此标注。
注(3):除本表中所列锶化合物以外的锶及其化合物未包括在本规定中。
注(4):NaOH, LiOH或的含量均以NaOH的重量计。
如果是混合物,总量不能超过“化妆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一栏中的要求。
注(5):浓度超过0.05%时,才需标出。
注(6):α-羟基酸是α-碳位氢被羟基取代的羧酸,如:酒石酸、乙醇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等。
“盐类”系指其钠、钾、
3化妆品限用组分(表3)
,总量不能超过“化妆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一栏中的要求。
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等。
“盐类”系指其钠、钾、钙、镁、铵和醇胺盐;“酯类”系指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
;如果使用目的不是防腐剂,该原料及其功能还必须标注在产品标签上。
无机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是指:亚硫酸钠、亚硫酸钾、亚硫酸铵,需作如此标注。
中。
酸钠、亚硫酸钾、亚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亚硫、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和苯基酯等。
驻留类化妆品中镉和汞的监测结果及健康风险评估
驻留类化妆品中镉和汞的监测结果及健康风险评估张燕燕1林隆强1陈晓銮*12摘要为评估化妆品中镉和汞潜在健康风险,课题组从多种渠道随机选取化妆品样品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通过 固体进样汞镉测定仪测定了半永久纹绣产品、面膜和面霜三大类别化妆品中重金属的含量,针对通过皮肤接触途径的暴露 特性,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 S E P A )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对重金属汞、镉通过皮肤接触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价。
结果发现,纹绣、面膜和面霜三类化妆品的风险值与U S E P A推荐的风险值比较风险甚微,但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将两个超 标样品进行评估,数值分别为1.0 x 10A年和1.7 x 1C H/年,则表示存在一定风险。
关键词化妆品;镉汞;风险评估Monitoring Results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Cadmium and Mercury in Leave-on Residual Cosmetics ZHANG Yan-Yan1LIN Long-Qiang1CHEN Xiao-Luan2A b s tra c t T o assess the potential health risks of c a d m i u m and mercury in cosmetics, the research group randomly selected cosmetic samples from various source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for this investigation. T h e levels of heavy metals in three major categories of cosmetics, namely semi-permanent tattoo products, facial m a sks a nd creams were determined by a solid feed mercury- c a d m i u m tester. For the exposur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dermal contact route, the health risk model r e c o m m e n d e d by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g e n c y (U S E P A) w as used to preliminary evaluate the health risks caused by heavy metals mercury and c a d m i u m through the dermal contact. I t was found that the risk values for tattoo products, facial m a s k s and creams were minimal c o m p a r e d with the risk value r e c o m m e n d e d by U S E P A.However, i t i s noteworthy that the two exceeded samples were evaluated separately with values of 1.0 x lO-^/year and 1.7 x lO^/year,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s o m e risk.K e y w o rd s cosmetics;c a d m i u m and mercury; risk assessment基金项目:汕头海关科技计划项目(2018G D K53)第一作者:张燕燕(1990—),女,汉族,广东揭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及鉴定工作,E-mail: 870252858@qq .com1. 汕头海关技术中心汕头5150412.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汕头5150411. Shantou Customs Technical Center, Shantou 5150412. Shantou branch of China Inspection and Certification Group Guangdong Co., Ltd, Shantou 5150419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化妆品给 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解析
北京海华鸿业国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是专业化妆品申报公司,提供专业的进口化妆品申报服务,化妆品申报电话:138********。
二、此前已2016年12月1日前,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变更产品配方时,应当通过网上备案系统说明变更理由,并重新提交变更后的产品配方及市售包装,其他资料按照现行的备案管理规定存档备查。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及进口化妆品申请变更产品配方时,应当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提交变更申请表以及更改后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产品设计包装、产品安全性评估资料等。经技术审核,符合要求的,重新核发许可批件并保留原产品批准文号;需要补充提交安全相关资料的,将通知企业补充完善;不符合安全性相关要求的,撤销原产品批准文号。
四、此前已经获得批准或备案的化妆品,仅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等不符合《规范》新规定的,可在申请批件有效期延续时一并提交修改后的标签标识。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在更换产品销售包装之前,应当通过网上备案系统及时提交修改后的产品销售包装。
五、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做好《规范》相关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化妆品行政许可及备案检验机构应按照《规范》要求,抓紧完成相关检测项目的扩项认证工作,按照《规范》所附检测方法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各化妆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规范》的要求,组织开展自查工作,合理调整化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解析
化妆品申报迎来新法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2015年第268号,以下简称《规范》)已于2015年12月23日发布。为保证《规范》的顺利实施,现就实施《规范》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16年12月1日起,禁止生产或进口不符合《规范》规定的化妆品,相关产品可销售至其保质期结束。其中,仅涉及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等相关要求发生改变的,原产品包装可使用至2017年6月30日止,相关产品可销售至其保质期结束。
化妆品技术法规及行业标准(ppt 33页)
第一章:化妆品技术法规及行业标准
• ISO质量管理体系
ISO标准号 ISO 9000 ISO 9001 ISO 9004 ISO 9011
国家标准号 GB/T 19000—2008 GB/T 19001—2008 GB/T 19004—2008 GB/T 19011-2003
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质量和(或பைடு நூலகம்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指南
3.我国国家标准对化妆品的分类
第一章:化妆品技术法规及行业标准
功能 部位
皮肤
毛发
清洁类化妆品
洗面奶 卸妆水(乳) 清洁霜(蜜) 面膜 花露水 痱子水 爽身粉 浴液
洗发液 洗发膏 剃须膏
指甲 口唇
洗甲液 唇部卸妆液
护理类化妆品 护肤膏霜、乳液 化妆水
护发素 发乳 发油/发蜡 焗油膏
护甲水(霜) 指甲硬化剂 润唇膏
我国标准的分类:按使用范围分四种
地方
企业
行业
国家
第一章:化妆品技术法规及行业标准
第一章:化妆品技术法规及行业标准 化妆品卫生化学检验方法标准修订进程:
pH、镉、锶、总氟、
总硒、性激素、二硫
铅、汞砷、 甲醇
化硒、硼酸和硼酸盐 甲醛、巯基乙酸、氢 醌、苯酚、防晒剂、
防腐剂、染发剂、氮
芥、斑蝥素、α-羟基
护发素QB/T 1975-2004 发乳QB/T 2284-1997 发油 QB/T 1862-1993 发蜡 QB/T 4076-2010 焗油膏(发膜) QB/T4077-2010 发油/发蜡 焗油膏
护甲水(霜) 指甲硬化剂
润唇膏(制定中) 口腔清洁护理液 QB/T 2945-2008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介绍.pdf
稿)进行修改和完善; 3. 整体纳入国家总局已发布的规范性技术文件相关内容; 4. 补充本规范正文和附录中专属名词和术语的解释; 5. 删除2007年版规范中不属于新版《规范》适用范围的内容(如:牙膏
等口腔卫生护理用品); 6. 对现有方法进行文字规范和勘误; 7. 为保障使用安全,对已有明确风险评估结论的物质将加强管理。
三、规范修订的前期基础研究工作
修订的基础研究工作
风险评估 法规比对
检测方法制定
化妆品中风险物质限值调整 禁限用物质表的调整 相关检测方法的制修订
1.化妆品中安全风险物质的评估
(修订草案送审稿)。
化妆品卫生规范
《化妆品卫生规范》是《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技术支柱,是我国最具权威 的化妆品技术法规;
《化妆品卫生规范》是对化妆品产品以及原料的卫生安全技术指标的技术法规, 是化妆品注册备案审评审批中保障化妆品安全的检验规范性文件。
《规范》(07版)修订时仍以《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89版)为上位法,化妆品 定义以及特殊用途化妆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分类与《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保 持一致。(不包含牙膏等口腔卫生用品)
化妆品
Cosmetics
所测样品数 (批次)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介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食品化妆品检定所 王钢力
2016年7月4日
主要内容
一 化妆品相关法律法规 二 规范修订基本原则 三 前期基础研究 四 主要修订内容 五 未来工作展望
一、化妆品相关法律法规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 现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于1989年发布,1990年实施。 • CFDA已组织对《条例》进行修订,形成《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检测标准与方法探析-分析化学论文-化学论文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检测标准与方法探析-分析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概述了化妆品中防腐剂的种类和安全风险,介绍了目前相关检测标准和文献方法的现状,所覆盖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准用防腐剂的情况,并对防腐剂列表之外具有防腐功能的物质在化妆品中使用状况和测定方法进行了分析。
综述了液相色谱、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技术在防腐剂检测上的应用情况及其优劣,最后对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化妆品中准用防腐剂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化妆品; 防腐剂; 检测; 使用;Abstract:The categories and safety risks of preservatives in cosmetics were outlin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detection standards and cutting-edge report methods of preservatives were introduced. The referring methods for permitted preservatives in Cosmetics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2015 Edition) were included. And the applicationstatus and detection method of substances with antiseptic function in cosmetics beyond the list of preservatives in cosmetics were presented.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HPLC and HPLC-ICP-MS methods were reviewed. Finally, the use of permitted preservatives in cosmetic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s was analyzed.Keyword:cosmetics; preservatives; detection; use;1、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概况和安全风险化妆品含有许多营养成分,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而在化妆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微生物的侵入,如果不加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成分,就可能令其变质,达不到应有的功效,甚至威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化妆品安全技术指导规范2015介绍
风险评估实例
1、化妆品中二噁烷的评估和 管理限值研究
背景
杂质带入:技术上无法避免作为杂质带入时,应在正常、 合理、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16
合理 二噁 烷限 量值
方案制定
化妆品 安全风 险评估
参考国外 相关标准
适合的 评估方法
我国化妆品 中二噁烷含
量监测
安全边际 MOS值
意义
1. 通过二噁烷限量值制定等项目的风险评估和 监测工作,提高了产品安全性,规范了行业 行为,确保消费者使用安全;
2. 探索出风险评估、监测和标准制定相结合的 工作模式,为今后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工作进 一步提高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35
2. 国际化妆品监管技术法规比对
世界主要国家化妆品法规追踪
持续收集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法规追踪(美 国、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台湾、印 度、东盟等),形成季度和全年总结报告;
二、化妆品卫生规范修订原则
修订必要性和目标
必要性
目标
保障化妆品产品和原料 安全技术指标的技术法 规;
满足化妆品行业发展和 安全监管的需要。
增加与质量安全密切相 关的技术标准与要求;
提高《规范》适应性与 可操作性。
历版规范修订历程
1999年版
2002年版
2007年版
2015年版
本次规范修订基本原则
2015年9月28日发布: 化妆品中巯基乙酸的检测方法(离子色谱法)等9个方法
相关检测方法的制定
2013年和2014年开展的方法研究
化妆品中限用防腐剂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检测方法及方法的建立 化妆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的建立 化妆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的修订 化妆品中斑蝥素和氮芥检测方法的修订 化妆品防晒指数测定方法 化妆品美白功能的评价方法研究 化妆品体外皮肤腐蚀经皮电阻试验的研究
2015化妆品已使用原料目录INCI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表1-7(excel版)
1.0%( 以游离基计) 1.00% 1.20% 0.50% 0.68( 以游离基计)
0.50% 2.40% 0.68 (以游离基计)
36 6-甲氧基-2-甲氨基-3-氨基吡啶盐酸 6-Methoxy-2-methylamino-3aminopyri dine HCl 盐 (HC 蓝 7 号)
37 酸性紫43号(CI 60730)
不和亚硝基化体系一 起使用;亚硝胺最大 含量 50g/kg; 存放于 无亚硝酸盐的容器内 不和亚硝基化体系一 起使用;亚硝胺最大 含量 50g/kg; 存放于 无亚硝酸盐的容器内 含 2-甲基间苯二酚 不和亚硝基化体系一 起使用;亚硝胺最大 含量 50g/kg; 存放于 无亚硝酸盐的容器内
不和亚硝基化体系一 起使用;亚硝胺最大 含量 50g/kg; 存放于 无亚硝酸盐的容器内
0.10% 0.10% 0.10%
0.20% 0.20% 2.00% 0.20% 0.30% 0.50% 1.00% 0.50% 0.50%
47 HC黄2号
HC Yellow No.2
0.75%
1.00%
48 HC黄4号
HC Yellow No.4
1.50%
49 羟苯并吗啉
Hydroxybenzomorpholine
1.00%
50 羟乙基-2-硝基对甲苯胺
Hydroxyethyl-2-nitro-p-toluidine
1.00%
1.00%
51 羟乙基-3,4- 亚甲二氧基苯胺盐酸盐 Hydroxyethyl-3,4methylenedioxyaniline HCl
1.50%
52 羟乙基对苯二胺硫酸盐 53 羟丙基双(N-羟乙基对苯二胺)盐酸 盐 54 间氨基苯酚 55 间氨基苯酚盐酸盐 56 间氨基苯酚硫酸盐
化妆品禁用植(动)物组分(表2)《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69 毒扁豆 70 商陆 71 毛果芸香 72 半夏 73 紫花丹 74 白花丹 75 桂樱 76 补骨脂 77 除虫菊 78 毛茛科毛茛属植物 79 萝芙木 80 羊踯躅 81 万年青 82 乌桕 83 种子藜芦(沙巴草) 84 一叶萩 85 苦参实 86 龙葵 87 羊角拗类 88 菊科千里光属植物 89 茵芋 90 狼毒 91 马钱科马钱属植物 92 黄花夹竹桃 93 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 94 白附子 95 (白)海葱 96 百合科藜芦属植物 97 马鞭草油
98 了哥王
注 (1): 化妆 品禁 用组 分包 括但 不仅 限于 表2 中物 质。
注 (2): 此表 中的 禁用 组分 包括 其提 取物 及制 品。
注 (3): 明确 标注 禁用 部位 的, 仅限 于此 部 位; 无明 确标 注禁 用部 位 的, 所禁 为全 株植 物, 包括 花、 茎、 叶、
28 威灵仙 29 秋水仙 30 毒参 31 铃兰 32 马桑 33 紫堇
34 木香根油 35 文殊兰 36 野百合(农吉利) 37 大戟科巴豆属植物 38 芫花 39 茄科曼陀罗属植物 40 鱼藤 41 玄参科毛地黄属植物 42 白薯莨 43 茅膏菜
44 粗茎鳞毛蕨(绵马贯众) 45 麻黄科麻黄属植物 46 葛上亭长 47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小烛树蜡除外) 48 秘鲁香树脂 49 无花果叶净油 50 藤黄 51 钩吻 52 红娘子
序号中文名称打破碗花花10白芷11茄科山莨菪属植物1213槟榔14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15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16颠茄1718鸦胆子19蟾酥20斑蝥21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don22吐根及其近缘种2324白屈菜252627麦角菌28威灵仙29秋水仙3031铃兰3233紫堇34木香根油35文殊兰3637大戟科巴豆属植物38芫花39茄科曼陀罗属植物40鱼藤41玄参科毛地黄属植物42白薯莨434445麻黄科麻黄属植物46葛上亭长4748秘鲁香树脂49无花果叶净油50藤黄5152红娘子53大风子54莨菪5556山慈姑57叉子圆柏58桔梗科半边莲属植物59石蒜60青娘子6163含羞草64夹竹桃原植动物拉丁文学名或植动物英文名aconitumranunculaceae
QBT 2872-2017 面膜
代替QB/T 2872-2007面膜Mask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 2872-2007《面膜》的修订,与QB/T 2872-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面膜的英文名称——修改了适用范围;——增加了GB/T 22731规范性引用文件;——修改了化妆品卫生规范;——增加了对面膜术语和定义的注释;——修改胶状成型面膜的术语和定义;——增加了泥膏状面膜的类别、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对包装材料、载体的要求;——增加了对使用滑石粉原料的要求;——增加了对使用香精的要求;——增加了面贴膜对耐热、耐寒的要求;——修改了耐寒的温度指标;——增加了对贴膜净含量的标注方式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香精香料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G/TC 2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上海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丽暖、肖军、吴贵生、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QB/T 2872-2007Ⅰ面膜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面膜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涂或敷于人体表面,经一段时间后揭离、擦洗或保留,起到集中护理或清洁作用的面膜产品,泡沫面膜及经发酵工艺制成的纤维类贴膜不适用于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296.3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GB/T 13531.1 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 pH值的测定GB/T 22731 日用香精GB/T 27741-2001 纸和纸板 可适移性荧光增白剂的测定QB/T 1684 化妆品检验规则QB/T 1685 化妆品产品包装外观要求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 定量包装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7]第100号 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面膜用于涂或敷于人体表面,经一段时间后揭离、擦洗或保留,起到集中护理或清洁作用的产品。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报送稿)目录正文 01 范围 02术语和释义 03 化妆品安全通用要求 (1)附录一、化妆品禁用组分 (3)表1 化妆品禁用组分(1)(2) (3)表2 化妆品禁用植(动)物组分(1)(2)(3) (91)附录二、化妆品限用组分 (97)表3 限用防腐剂(1) (97)表4 限用防晒剂(1) (104)表5 限用着色剂(1) (107)表6 限用染发剂(1)(3) (4) (128)表7 其他限用组分 (135)附录三、化妆品检测和评价方法 (147)一、理化检验方法 (147)(一)总则 (147)(二)禁用组分 (150)第1节4-氨基偶氮苯和联苯胺 (150)第2节4-氨基联苯及其盐 (154)第3节8-甲氧基补骨脂素等4种物质 (158)第4节α-氯甲苯 (162)第5节氨基己酸 (166)第6节斑蝥素 (169)第7节苯并[а]芘 (171)第8节丙烯酰胺 (174)第9节补骨脂素等4种物质 (178)第10节氮芥 (181)第11节二噁烷 (183)第12节镉 (186)第13节汞 (189)第14节环氧乙烷和甲基环氧乙烷 (194)第15节甲醇 (198)第16节马来酸二乙酯 (201)第17节米诺地尔 (205)第18节铅 (209)第19节氢醌、苯酚 (212)第20节砷 (218)第21节石棉 (224)第22节维甲酸和异维甲酸 (231)第23节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235)(三)限用组分 (238)第1节6-甲基香豆素 (238)第2节α-羟基酸 (245)第3节二硫化硒 (251)第4节过氧化氢 (254)第5节间苯二酚 (257)第6节可溶性锌盐 (259)第7节奎宁 (261)第8节硼酸和硼酸盐 (263)第9节羟基喹啉 (266)第10节巯基乙酸 (268)第11节水杨酸 (274)第12节酮麝香 (277)第13节游离氢氧化物 (279)第14节总硒 (281)(四)防腐剂 (284)第1节苯甲醇 (284)第2节苯甲酸及其钠盐 (291)第3节苯氧异丙醇 (298)第4节苯扎氯铵 (301)第5节苄索氯铵、劳拉氯铵和西他氯铵 (303)第6节甲醛 (305)第7节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等12种物质 (311)第8节氯苯甘醚 (314)第9节三氯卡班 (316)第10节山梨酸和脱氢乙酸 (318)(五)防晒剂 (320)第1节苯基苯并咪唑磺酸等15种物质 (320)第2节二苯酮-2 (326)第3节二氧化钛 (329)第4节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 (331)第5节二乙基己基丁酰胺基三嗪酮 (333)第6节亚苄基樟脑磺酸 (335)第7节氧化锌 (338)(六)着色剂 (340)第1节酸性黄36等5种物质 (340)第2节酸性紫43等7种物质 (346)第3节着色剂CI 16185等10种物质 (349)(七)染发剂 (355)第1节对苯二胺等8种物质 (355)第2节对苯二胺等32种物质 (358)(八)去屑剂 (363)第1节水杨酸等5种物质 (363)(九)抗感染药物 (366)第1节氟康唑等9种物质 (366)第2节盐酸美满霉素等7种物质 (371)第3节依诺沙星等10种物质 (373)(十)激素 (377)第1节雌三醇等7种物质 (377)第2节氢化可的松等7种物质 (386)(十一)有机溶剂 (390)第1节二氯甲烷等15种物质 (390)(十二)其他 (395)第1节二甘醇 (395)第2节化妆品抗UV A能力仪器测定法 (399)第3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等10种物质 (401)第4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8种物质 (406)第5节钕等15种元素 (411)第6节pH值 (414)第7节乙醇胺等5种物质 (416)二、微生物检验方法 (421)(一)总则 (421)(二)菌落总数 (423)(三)耐热大肠菌群 (426)(四)铜绿假单胞菌 (429)(五)金黄色葡萄球菌 (432)(六)霉菌和酵母菌 (435)三、毒理学试验方法 (437)(一)总则 (437)(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438)(三)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440)(四)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442)(五)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445)(六)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448)(七)皮肤光毒性试验 (452)(八)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 (455)(九)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462)(十)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465)(十一)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468)(十二)体内哺乳动物细胞微核试验 (471)(十三)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474)(十四)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477)(十五)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480)(十六)致畸试验 (484)(十七)慢性毒性/致癌性结合试验 (487)四、人体安全性检验方法 (492)(一)总则 (492)(二)人体皮肤斑贴试验 (493)(三)人体试用试验安全性评价 (496)五、人体功效评价检验方法 (498)(一)总则 (498)(二)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测定方法 (499)(三)防晒化妆品防水性能测试方法 (505)(四)防晒化妆品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PFA值)测定方法 (507)正文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通用要求、禁限用组分要求以及检验评价方法等。
大学生化妆品配技术复习题(附答案)
大学生化妆品配技术复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作用于细胞及分子水平()是皮肤和全身自然衰老的最主要的原因。
A、细胞老化因素B、后天因素C、遗传因素D、内分泌失调因素正确答案:C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B、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许可C、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动服务D、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正确答案:B3、一般检验开始时采用()检验。
A、普通B、放宽C、加严D、正常正确答案:D4、国家标准中,化妆品中重金属铅的检验采用以下哪种方法()A、高效液相色谱法B、气相色谱C、原子吸收光谱法D、薄层色谱正确答案:C5、化妆品的共性不包括()。
A、流变性B、胶体分散性C、表面活性D、保湿性正确答案:D6、在()附近,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许多性质都会出现转折,如表面张力、电导率、去污能力等。
A、CMCB、Krafft温度C、HLB值D、碘值正确答案:A7、()是评价角质层屏障功能的重要指标。
A、皮脂分泌测量B、皮肤的PH测量C、皮肤含水量测量D、TEWL测量正确答案:D8、冬季应使用哪种化妆品()。
A、营养皮肤,增加皮肤含水量B、去角质C、强劲控油去油D、强劲防晒品正确答案:A9、长链醇、胺等极性有机分子的加溶方式一般为()。
A、加溶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栅栏处B、包藏于胶束外层C、吸附于胶束表面D、加溶于胶团内核正确答案:A10、以下何者常被拿来当作白色颜料()。
A、TiO2B、Fe2O3C、Cr2O3D、Fe3O4正确答案:A11、下列()对皮肤具有很好的遮盖性。
A、碳酸钙B、滑石粉C、硬脂酸锌D、钛白粉正确答案:D12、下列不属于化妆品的是()。
A、牙膏B、唇膏C、面膜D、注射玻尿酸正确答案:D13、“烟熏妆”是受到了()古文明的影响而产生的。
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2015
附件2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第一章申请与受理第一条从事化妆品生产,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与生产的化妆品品种相适应的生产场地、环境条件、生产设施设备;(二)有与化妆品生产相适应的技术人员;(三)有对生产的化妆品进行质量检验的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四)有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
第二条化妆品生产许可类别以生产工艺和成品状态为主要划分依据,划分为:一般液态单元、膏霜乳液单元、粉单元、气雾剂及有机溶剂单元、蜡基单元、牙膏单元和其他单元,每个单元分若干类别(见附1)。
第三条申请领取《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应当向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申请表(附2)。
(二)厂区总平面图(包括厂区周围30米范围内环境卫生情况)及生产车间(含各功能车间布局)、检验部门、仓库的建筑平面图。
(三)生产设备配置图。
(四)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生产场所合法使用的证明材料(如土地所有权证书、房产证书或租赁协议等)。
(六)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七)委托代理人办理的,须递交申请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和签订的委托书。
(八)企业质量管理相关文件,至少应包括:质量安全责任人、人员管理、供应商遴选、物料管理(含进货查验记录、产品销售记录制度等)、设施设备管理、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含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产品召回制度等)、产品检验及留样制度、质量安全事故处置等。
(九)工艺流程简述及简图(不同类别的产品需分别列出);有工艺相同但类别不同的产品共线生产行为的,需提供确保产品安全的管理制度和风险分析报告。
(十)施工装修说明(包括装修材料、通风、消毒等设施)。
(十一)证明生产环境条件符合需求的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1)生产用水卫生质量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2)车间空气细菌总数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3)生产车间和检验场所工作面混合照度的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
中文名称:********面膜
汉语拼音名:**********
【配方成分】
表1 配方成分
序号原料标准中文名称国际INCI名称使用目的
1 溶剂
2 保湿剂
3 保湿剂
4 保湿剂
5 皮肤调理剂
6 皮肤调理剂
7 保湿剂
8 皮肤调理剂
9 增稠剂
10 抗氧化剂
11 防腐剂
12 皮肤调理剂
13 皮肤调理剂
14 皮肤调理剂
15 螯合剂
【产品工艺】
1.消毒乳化设备,分别称量水、a1、a2、a3、a4、a5、a6混合加热到85℃,边加热边搅拌充
分完全溶解,然后保温30min。
2.在温度降到60℃时分别加入b1、b2、b3、b4,温度降到45℃左右分别加入b5、b6、b7、
冷却降温至40度即可。
3.把准备好的c1加入,搅拌充分溶解;用200目滤布过滤出料,半成品送检。
4.灌装,包装。
5.成品检验。
6.成品入库。
【感官指标】
颜色:无色透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附在无纺布上;气味:无味至略带特征性气味
【卫生化学指标】
表2 卫生化学指标
检验项目指标
汞≤1mg/kg
砷(以砷计)≤2mg/kg
铅(以铅计)≤10mg/kg
镉≤5mg/kg
二噁烷≤30mg/kg
甲醇≤2000mg/kg
【微生物指标】
表3 微生物指标
检验项目指标
菌落总数(CFU/g)≤1000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100
耐热大肠菌群/g 不得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g 不得检出
铜绿假单胞菌/g 不得检出
【检验方法】
表4 检验方法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
卫生化学指标
汞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卫生化学检验方法中的汞的
检验方法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砷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卫生化学检验方法中的砷的
检验方法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铅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卫生化学检验方法中的铅的
检验方法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镉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卫生化学检验方法中的镉的
检验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噁烷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卫生化学检验方法中的二噁
烷的检验方法第一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甲醇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卫生化学检验方法中的甲醇
的检验方法第一法气相色谱法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耐热大肠菌群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使用方法】
1.洁面后,打开包装袋取出面膜,小心展开,调整好后敷于面部20-30分钟即可。
2.中性、油性、干性、混合性及敏感性.
3.建议一个星期使用2-3次。
4.使用时如不慎精华液入眼,请立即用清水清洗。
【贮存条件】
避光、避热
【保质期】
本产品保质期为3年, 标注格式为: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
备注:标签或说明书中有关使用方法、贮存条件及保质期的标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