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

合集下载

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与学习动机

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与学习动机

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与学习动机性别差异是指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这些差异会在教育环境中显现出来,并对学习动机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差异以及其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一、性别差异对学习动机的影响1. 学习动机差异性别差异在学习动机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研究显示,男生在竞争意识和成就动机上更强烈,他们倾向于通过竞争来获得学习的动力。

而女生在合作和社交动机上更为突出,她们更注重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

这样的性别差异导致男生和女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差异,对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2. 兴趣与学科选择性别差异对学科选择和兴趣培养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男性更倾向于选择理工科和技术类学科,而女性则更喜欢选择文科和社会科学类学科。

这与性别在个体认知和兴趣上的差异有关。

学科选择的性别差异也影响到学习动机,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度。

3. 学习策略和表现性别差异还在学习策略和学习表现上有所体现。

男生往往倾向于采用表面学习策略,他们注重应试技巧和考试成绩。

而女生则更注重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倾向于采用深层学习策略。

这样的性别差异会在学习表现上体现出来,男生在课堂表现中更强调得分和竞争,而女生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二、教育中的性别差异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教育领域,性别差异反映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上。

研究发现,男生往往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先进的教育资源,如实验室、科研项目等。

而女生在某些领域的机会相对较少。

这种性别差异导致学习动机和学习表现的不均衡。

2. 性别刻板印象与教师期望性别刻板印象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也会对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产生影响。

例如,男生通常被认为在数学和科学方面更出色,而女生则在语言和人文领域更优秀。

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期望,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表现。

3. 课堂互动和性别平等教育中的课堂互动也存在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男生更容易在课堂上参与竞争和发言,而女生则更注重合作和互动。

计量经济学导论_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计量经济学导论_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计量经济学导论_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关于n个个体,T期时间的面板数据回归中,下面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答案:如果T=2,可以通过前后两期数据做差分来消除时间固定效应2.在二值因变量模型中,对Probit模型描述不正确的有:答案:可以用拟合优度R方来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3.下边哪个说法可以很好地描述ARMA(2,1)的特点?答案:拖尾的自相关函数,拖尾的偏自相关函数。

4.关于单位根过程错误的说法是答案:均值一定随时间变化5. TGARCH 模型模型如下:如果希望检验波动率的非对称性,需要对哪个参数进行检验?答案:6. 使用表下边的临界值,判断哪个序列不是I(1)的 序列名称水平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差分后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A -1.3 -7.2 B -0.8 -4.6 C -1.1 -5.9 D-3.7-9.75%显著水平下,对水平变量的临界值-3.41,差分后变量的临界值-2.86D7.在不完全多重共线性下答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高度相关8.如果y,x,z是I(1)的,那么y做被解释变量,x,z做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能是伪回归。

答案:正确9.满足如下模型:y的无条件均值为?0.510.两阶段最小二乘中,第二阶段需要用到工具变量的哪条性质?答案:外生性1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自变量观测值的变差越大,斜率估计量的方差越大。

答案:错误12.白噪声过程是平稳随机过程。

答案:正确13.为了研究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某研究者用了一组男性工人和女性工人的数据得到如下方程:其中LnWage是工人的对数小时工资;edu是教育年限;二元变量Female 当个体性别为女时取值1,否则为0;exp 是工作经验。

则对于受教育年限都是16年的男性工人和女性工人,男性比女性的工资高() %。

答案:5.814.对于一个带常数项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下列哪些代数性质是成立的?答案:残差和为0。

教育回报率的地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教育回报率的地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教育回报率的地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3)的数据,研究教育回报率在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并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经典明瑟(Mincer)方程比较我国教育回报率在各个地区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同时,依据调查问卷数据,通过教育回报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学历、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对教育回报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性别、健康状况、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对教育回报率并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教育回报率;收入水平;学历;地区差异一、引言在我国市场化发展的进程中,教育、贫富差距等问题相继出现,然而,对于国家、社会而言,教育无疑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经之路,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高等教育是社会创新、发展的源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

对于每个家庭而言,教育是父母给予子女的投资,也是无数贫寒学子“跳龙门”的唯一途径。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教育回报率相对较低,教育回报率的地域差别明显,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

同时,曾被誉为“清华北大学子摇篮”的黄冈中学日渐式微,也引发了全社会对于教育地域差异问题的思考。

有媒体引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的调查数据,将农民工工资与大学毕业生起薪作比较,发出“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感慨,也让教育回报率的研究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那么,高等教育真的没用了吗?中国目前正处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教育回报率的地域差异无疑对劳动力的流向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正确估计并深入分析教育回报率的地域差异,对于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家庭的教育投资方向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近年来,学术界用多种方法对中国的教育回报率进行了研究,主要有成本收益法、明瑟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法,其中在国内被广泛使用的是明瑟收益率法。

而教育回报率的差异研究主要反映在时间差异、教育结构、性别结构、城乡间、城市间等方面。

邢春冰等(2013)使用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发现农民工教育回报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1]。

教育回报率的异质性及政策优化研究

教育回报率的异质性及政策优化研究

教育回报率的异质性及政策优化研究在当今社会,教育被广泛认为是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教育回报率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它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不仅影响着个体的教育决策,也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出了挑战。

教育回报率的异质性首先体现在不同教育阶段上。

一般来说,随着教育阶段的提升,教育回报率也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高等教育往往能带来相对更高的经济回报,因为它赋予了个人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相比之下,基础教育虽然是个人发展的基石,但在经济回报方面可能相对较为有限。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基础教育不重要,它对于个体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性别也是导致教育回报率异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些领域和职业中,女性可能会面临性别歧视,即使她们拥有与男性相同的教育水平,其教育回报率也可能低于男性。

例如,在科技和工程等传统上由男性主导的行业,女性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与男性同等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经济回报。

这种性别差异不仅是不公平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动力。

地区差异同样会影响教育回报率。

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先进,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教育回报率往往较高。

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有限,即使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也可能难以获得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回报。

这就导致了人才向发达地区的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此外,专业选择也对教育回报率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金融等,由于市场需求大,毕业生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薪酬。

而一些冷门专业,如考古学、哲学等,虽然在学术和文化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但在经济回报方面可能相对较低。

这就要求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不仅要考虑个人兴趣和爱好,还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未来的就业前景。

面对教育回报率的异质性,政策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

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实证分析

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实证分析

s 是从 小学 开始 算 起接 受教 育 的时 问跨 度 , 对 工作 年 限t 的测算 , 则 用 “ 2 0 0 5 一 出 生年 份一 s 一6 ”得 到 。本 文 共选 用 4 8 1 5 个 样 本 数据 , 居 民平 均年 收 入9 9 5 5 . 6 0 元 , 平 均受 教 育 8 . 5 9 年 , 平 均 已经 工作 了3 0 程 进 行分 析 , 将性 别作 为 虚 拟变 量 加 入 到模 型 中进 行 回 归 , 并 不 能 多 年 。具体 的数 据如 表2 所示 。 完 全反 映 教育 回报率 的性 别差 异 , 很 多学 者 虽然 进 行 了分性 别 的研 本 文将 样 本 分 为 男 女两 类 群 体 , 其 中男性 样 本 有 2 3 0 8 人, 女 性 究, 但 性 别 并不 是 主要 的 关注 点 , 所 以没有 进 行 更深 入 的 阐释 。( 表


引 言
近年 来 , 我 国 高校 普 遍 扩 招 , 随之 而 来 的 是人 数 逐 年 增 多 的 毕
1 )
本 文 采用 全 国综 合 社 会 调查 的数 据 ( C G S S ) , 运 用 明 瑟 收 入方 业生 , 而 空 缺职 位供 不应 求 , 竞争激烈 , 使 大 学 生 面 临 巨 大 的就 业 程 , 将 数 据 按 男 女分 类 , 分 别进 行 回 归 。然 后 加 入 了 农村 、城 镇 和 压力 。其 中 , 女生 的就业 状 况 更为 堪忧 。很 多公 司都 存 在着 性 别歧 培 训 等虚 拟 变 量 , 使 方 程 更 加 显著 , 教 育 回报 率 更 加 准确 。对 数 据 视 的 现象 , 即 相 同水 平 的 男 女性 面 对 同样 的工 作 , 公司 可 能 更愿 意 回 归结 果 进 行 分析 , 计 算 出男 性 与 女 性 的教 育 回报 率 , 并 对 两 者 之

教育回报率异质性研究综述

教育回报率异质性研究综述

教育回报率异质性研究综述摘要:基于同质性研究视角下,教育回报率是受教育年限对收入的边际影响问题研究。

但由于个体异质性问题,教育回报率对不同个体来说有差异的。

国内外学者在舒尔茨、贝克尔和明瑟等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开展了广泛的异质性研究。

众多学者将性别、培训、父母教育程度等个人因素以及职业、行业、所有制以及地区因素引入教育回报率研究中。

关键词:教育回报;异质性;综述教育回报率的研究无论是对公共政策实施还是对个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舒尔茨(1960)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核心的作用,而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进而对收入提升有重要作用。

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获取的教育回报率越低,并且教育人力资本的供求关系状况影响了教育回报率的总体变动趋势。

明瑟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分别运用差异补偿模型型(Mincer,1958)与会计恒等式模型(Mincer,1974)推导出研究收入决定的明瑟工资模型。

其模型的基本特征是教育年数与工资收入呈线性关系,教育年数越高,收入就越多,年龄与收入呈二次性关系,随着年龄增加,收入会呈现出加速递增、减速递增与递减的趋势。

上述理论主要基于同质性假设下的研究推论,因此会存在选择性偏差、遗漏变量等问题。

一、个体异质性影响教育回报率研究较早的研究未考虑个体差异对教育回报的影响,随着计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加入了更多的控制变量进行教育回报率的异质性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通过研究美国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两种不同教育类型的教育回报率,认为接受职业教育的男性教育回报比女性高。

亦有国外学者认为教育回报并不存在性别差异,两者都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提高收入。

杨铭等(2019)认为,不同性别的教育回报差异在城乡不同群体中,表现出较大差异。

韩国学者通过修正的明瑟方程探讨高中教育学历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回报,认为性别、婚姻状况以及户籍类型等因素会对毕业生收入产生差异,以此来解释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浅析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DOC)【范本模板】

浅析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DOC)【范本模板】

浅析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摘要】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是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中的一个子问题,不仅关系到性别歧视而且关系到教育的公平甚至社会的公平,然而目前教育性别不平等这一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亟待解决。

对此,我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以及调查数据,并结合自己的一些个人看法,试图对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影响因素和解决策略进行分析。

本文将分为四大部分:概念解析、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解决策略。

在对概念进行解析时,我会以“社会性别“的视角来看教育性别不平等,并阐述它在教育生活中的表现以便于人们更好地正视这一现象;在分析其影响因素时,我选择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女孩自身这四个角度进行剖析;思考该问题带来的影响时,我会结合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来分析,因为教育是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的;在探讨解决策略时,我将从国家、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层面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性别不平等影响因素解决策略“性别歧视”和“教育不公”在我国古代父权制社会就已初见端倪,然而随着国家的一步步改革,妇女运动的解放,教育平等政策的颁布,这两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至少在我国边缘地区仍然很严重.这两个问题本来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范畴,但将其结合起来看已是大势所趋。

“教育性别不平等"可谓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问题根源可追溯到古代。

我国相关研究者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对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并对其解决策略进行了广泛探讨,近些年,它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人们也开始正视这一现象,不过由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很多学者们提出的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再加上新的社会因素的加入导致这种不平等现象加剧,因此,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对此,本文拟从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分别是概念解析、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以及解决策略.其中影响因素和解决策略是本论文的重点,而概念解析是为了下文写作的需要,使人们对“教育性别不平等”有一个更好地理解;分析该问题带来的影响是为了更好地选择解决对策,只有明确了消极影响才能有效地对症下药,最终破除性别不平等在教育领域里的偏见,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

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与学业成就

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与学业成就

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与学业成就性别差异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长期以来,人们对男女学生在学业上的表现存在普遍观念,即男生在数理科目上更有优势,而女生则在语言和人文科学方面表现更出色。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性别差异在教育中远不止于此,性别在学业成就上的表现实际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家庭背景对性别差异有重要影响。

一项涵盖全球范围的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与性别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在较贫困的家庭中,男孩学生通常面临着更大的学业压力,因为他们往往期望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比之下,女孩则可能面临更多家务和照顾家庭成员的责任。

这些家庭压力和角色分工的不平等会影响到他们在学校中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其次,社会期望也对性别差异产生影响。

社会普遍认为数理科目是男性的强项,对男生更加关注和鼓励,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男生对这些科目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而女生,则可能受到“数理不好”的固有观念的束缚,产生对这些科目的排斥或自我设限的倾向。

因此,在教育环境中,我们需要注意消除这种观念对学生的影响,给予男女学生平等的机会和支持。

另外,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也会影响性别差异。

一些研究发现,大部分教材和教学资源偏向男性的兴趣和需求,这可能造成女生在学校的表现不如男生。

此外,传统的教育方法侧重于考试成绩和竞争,对于女生来说可能没那么吸引人。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是否能够满足不同性别学生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和评价方式。

性别差异在学业成就上的表现虽然存在一些普遍趋势,但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

因此,我们不能把性别因素作为决定学业成就的唯一标准。

除了性别外,还有其他个体差异要考虑,比如家庭背景和个人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力。

最后,教育中的性别差异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努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为男女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创造一个公正和包容的学习环境。

我国教育回报率的meta分析

我国教育回报率的meta分析

我国教育回报率的meta分析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还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而教育回报率则是衡量教育投资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我国教育回报率进行 meta 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教育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回报率的概念与意义教育回报率,简单来说,就是每增加一年教育所带来的收入增长的比例。

它反映了教育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

了解教育回报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做教育决策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投资的潜在收益,从而决定是否继续深造、选择何种专业等。

对于社会来说,教育回报率的研究有助于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制定更加有效的教育政策,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公平发展。

二、我国教育回报率的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我国的教育回报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这些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模型设定,得出的教育回报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研究基于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数据,如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等,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来估计教育回报率。

另一些研究则利用微观企业数据或者特定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教育回报率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但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地区、行业和性别之间,教育回报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三、教育回报率的影响因素(一)教育阶段一般来说,随着教育阶段的提高,教育回报率也会相应增加。

高等教育阶段的回报率通常高于基础教育阶段。

这是因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地区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了教育回报率的地区不均衡。

东部沿海地区的教育回报率往往高于中西部地区。

(三)行业差异不同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不同,从而影响了教育回报率。

一些高新技术行业和金融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较大,教育回报率相对较高;而一些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教育回报率则相对较低。

我国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及城乡比较研究——基于CFPS2020的实证分析

我国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及城乡比较研究——基于CFPS2020的实证分析

我国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及城乡比较研究——基于CFPS2020的实证分析谭沁怡【期刊名称】《统计与管理》【年(卷),期】2024(39)2【摘要】教育收益率是评价教育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用以判断教育资源是否均衡发展或劳动力市场是否合理分配。

该研究基于明瑟方程标准及拓展模型,考虑了性别、居住地、政治面貌、全职工作经历、户口、工作性质和编制等因素对教育收益率的可能影响,利用CFPS2020数据考察了我国居民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并进行了城乡比较。

研究发现:第一,每增加一年教育年限,个人收入都会得到提高;第二,女性的毛教育收益率和净教育收益率均高于男性;第三,我国城镇居民的毛教育收益率和净教育收益率均高于乡村居民,且乡村居民受控制变量的影响更大;第四,城镇和乡村女性的毛教育收益率均高于男性,城镇居民的毛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比乡村更大;第五,城镇女性的净教育收益率低于城镇男性,乡村女性的净教育收益率高于乡村男性,且乡村居民的净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比城镇更大。

因此,应持续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城乡劳动力要素的合理配置机制;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缩小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收入差距。

【总页数】8页(P12-19)【作者】谭沁怡【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521【相关文献】1.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入状况的比较研究——基于CFPS(2014)数据的实证分析2.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3.浅析我国教育收益率的城乡及性别差异4.对研究生教育收益率学科和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数据5.我国研究生教育投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基于收益率贴现模型(IRR)的实证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研究

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研究



引 言
b r e 和 Acmo l&S i r eg r e gu hme 在其 基 础 上进 一 步 扩
展后 发现 : 有更 高 教育 水 平 和更 多职 业 培训 的人 拥 往往会取 得更高 的工 资[ 。具 体在 研究 性 别工 资 2 ] 差 异时 , a aa Micr 资方 程 的基 础 上 , 其 O xc 在 ne 工 把 分 解为可 以由个 人特征解 释的部分 和无法 用人 力资
本文所采用数据中使用的解释变量之表2部分回归变量的统计性描述按性别分类表一健康状况来自被调查对象的自我评价可以看出在健康状况良好的自我评价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男性为75女性则为622一方面可能是男性的确健康水平高于女性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一个结论人类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过度自信然而男性的过度自信程度更高
二 、 关文 献评 述 相
对 性 别工 资 差异 的形 成 原 因 , 般 归 因于两 个 一
因素 : 一是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特征差异 , 二是性别歧
视 。众 多学 者对这 一 问题 进行 了相关研 究 。 早 在 1 6 年 ,ek r hs c 9 6 B ce&C i k就把 其研究 的 wi 焦点 聚集 在 教 育 和 收 入 的关 系 上[ 。而 后 , e 一 1 ] W i n
第 2 卷第 4期 7
Vo. 7 No 4 12 .
S ai i计 与 信r ainF rm tt 统 s& If 息 t 坛 u sc t no I 论 o n o
21 年 4 02 月
Ap ., 0 2 r 2 1
【 统计 调查 与分析】
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研究
袁 晓 燕
入 水平 远低于男 性 , 并且 这 个 差距 还 有 逐渐 扩 大 的 趋势( 表 1。 见 )

教育收益率、行业与工资的性别差异:基于西部三个城市的经验研究

教育收益率、行业与工资的性别差异:基于西部三个城市的经验研究

资 回报 率存 在 差 异 。 已有 的几 项研 究 都 发现 在 中 国城 市劳 动 力 市场 上 , 性 的教 育 回报 普 遍 高 于男 性 , 女
例如: 李春 玲 ( 0 3 、 育红 、 志 军 ( 0 3 、 志 军 (0 4 等 , 20 )杜 孙 20 )孙 2 0 ) 于学 军 ( 0 0 、h n 2 0 )Z a g和 Z a ( 0 2 的研 ho 20 )
维普资讯
南方经 济
20 0 7年第 9期
教 育收益率 、 行业与工资的性别差异 : 于西部三个 基 城 市 的经 验 研 究
高 梦 滔 张 颖
内容 摘要 本 文通 过使 用扩展 的性 别 工 资差 异 分 解方 法 对 中国西 部城 市 的性 别 行 业进 入 差 异 和

问题 提 出, 等教 育 问题 引起 社 会 广泛 的 关注 。 中国青年 报 》 织 的一项 调 高 《 组
查结 果 发 现 :47 3 .%的受 访 者 后 悔上 大 学 . 管 调 查 中只有 4 .%的人 明 确表 示 “ 尽 76 不后 悔 ” 但 被 问 到 “ , 如
强的 部分 , 业 内部 的工 资歧 视 占 23左右 ; 2 对 于受 过 高等教 育 的 女 性 来说 . 行 / () 存在 显著 的 行 业
进 入 方 面的 不利性 别 偏 向 , 行 业 选择 方 面 , 性 的 高等教 育 回报 率低 于 男性 。在 低 收入 行 业 中 . 在 女
究还 发 现从 2 0世 纪 8 0年 代 以来 , 女 教育 回报 率差 距 有拉 大 的趋 势 。 一 点 和女 大 学生 就业 难 的现 象 男 这 存在 一 定 的矛盾 。 时在 中 国劳 动力 市 场 上普 遍还 存 在 男性 工 资 率 ( 同 指小 时 工资 ) 于 女性 的普遍 现象 , 高

高等教育回报率分布特征实证分析

高等教育回报率分布特征实证分析

高等教育回报率分布特征实证分析
高等教育回报率是指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后,从事相关工作所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个人在接受教育前所获得效益的差异。

高等教育回报率的分布特征对于教育决策和个人职业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进行实证研究十分必要。

第一,整体分布特征。

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回报率呈现正偏态分布,即少数人获得了较高的回报率,而大多数人则获得较低的回报率。

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其他人则接受的是质量较低的教育,因此在职业发展中回报较低。

第二,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男性高等教育回报率普遍高于女性。

这一差异可能是由于性别歧视和职业偏见等因素所导致的。

男性更容易在职场上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高的薪资,从而获得更高的回报率。

专业差异。

研究发现,不同专业的高等教育回报率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理工科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教育回报率相对较高,而社会科学类和艺术类专业的高等教育回报率相对较低。

这一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专业的就业市场需求不同,导致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的差异。

高等教育回报率的分布特征主要呈现正偏态分布、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和地域差异等特点。

了解和研究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收益,并为个人的职业规划和教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教育中,性别差异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男女学生在学术、心理、社交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对于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育中的性别差异,并分析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一、学术表现男性和女性在学术表现上存在一些差异。

研究表明,男性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表现相对更强,而女性在语言和文学方面的表现相对更出色。

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性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比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更加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男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语言课堂上,则可以注重引导女性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心理发展男性和女性在心理发展上也存在差异。

研究表明,男性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和竞争意识,而女性则更注重合作和社交。

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发展时,教育者应该在性别差异上有所关注,培养男性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激发女性学生的竞争意识。

此外,还应鼓励男女学生互相尊重和理解,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三、社交需求男女学生在社交需求上也存在差异。

男性学生更喜欢和同性朋友一起进行活动,注重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女性学生则更注重友谊和人际关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交机会,让男生和女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

例如,可以组织各种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人际交往平台。

四、性别平等教育教育中应强调性别平等的教育观念。

男女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应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不应因性别差异而受到歧视。

教育者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性别平等,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一观念。

例如,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应鼓励男女学生都参与到感兴趣的领域中,避免性别对学生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限制。

总结起来,教育中的性别差异需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学术表现、心理发展和社交需求等方面,教师都应注意到性别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和方法。

教育回报率与收入性别差异实证分析

教育回报率与收入性别差异实证分析

中男性为1345.3元,女性为1106.3元, (马来西亚)之间。他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教 是女性上学的机会成本比男性低,从而
女性每月收入比男性几乎少250元,表 育回报率(平均为14.4%)一般比发达国 使只考虑机会成本而不考虑直接成本的
明中国的职业岗位分配和工资分配很可 家(平均为7.7%)要高的多。中国作为一 教育回报率女性比男性高
1000美元,达到1087美元,比上年增长 9.1%。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男女性之间的 工资差距是如何变化的呢?男女性的工 资差距是由于其生产力水平不同造成的 还是由于其它因素造成的呢?男女性的 教育回报率是否相同?为回答这些问题,
本文除了对城镇男女职工平均工资收入 差异进行描述,利用明瑟(Mincer)收入 方程计算男女教育回报率外,并运用传
0.043478 0.204165 0 290618 0.454568 O.270023 0.444802
0.496621 2.891782
0.469861 0.499477 11.04791 2.935191
0.395881 0.4896 11.5103 2.806939
1008.892 O.618267
在男性中,大约有五分之一是共产党员, 比较低。萨克若帕罗斯(Psacharopoulos, 大,甚至比男性略高,但其平均月收入要
与此同时,女性党员比例要略低些。
1981)在其1981年的研究报告中,把教 比男性少250元,为什么女性的教育回
样本中平均月工资为1248.9元,其 育回报率定在5.9%OJH拿大)和22.8% 报率反而比男性高呢?一个可能的原因
统的奥克萨克(Oaxaea)收入分解方法和 阿普尔顿(Appleton)收入分解方法对我 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异进行分解,来说明

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

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5), 513-523Published Online May 2017 in Hans. /journal/asshttps:///10.12677/ass.2017.65071Gender Gap of Education ReturnsYali Jiang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May 1st, 2017; accepted: May 15th, 2017; published: May 22nd, 2017AbstractAdopting the data of Wuhan general social survey in 2014, while introducing extended Mincer eq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gender difference of education returns from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work experience and unit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level, family background. Results show that work experience could enlarge gender earning gap, while unit characteristic decreases this dis-tance. Women’s education return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education year, but meanwhile gender gap also becomes larger. Education returns of people who come from advanced family ar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inferior family, but superior family background does not decrease increa-singly enlarged gender difference. Even so, more education is still the most effective way for fe-male to improve gender disadvantage.KeywordsEducation Returns, Gender Gap, Work, Education, Family Background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蒋亚丽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收稿日期: 2017年5月1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15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22日摘要采用2014年武汉市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在对明瑟方程加以扩展的基础上,本文从工作经验和单位性质、教育层次、家庭背景三个层面对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

教育回报率和工资水平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高校扩招前后的对比分析

教育回报率和工资水平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高校扩招前后的对比分析

教育回报率和工资水平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高校扩招前后的对比分析赵仁睫1 田 盈2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本文尝试就高校扩招对教育回报率和工资水平的性别差异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明瑟工资方程,从教育年限和教育结构两个方面衡量教育水平,利用OLS和QR回归,详细分析了各个收入分位点男性女性不同的教育回报率及其变化,研究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同时以分位数回归为基础进行了性别工资的分位数分解,研究工资水平的性别差异。

结果表明:高校扩招有效地提高了男性和女性的教育回报率,尤其是女性的教育回报率在各个教育阶段均高于男性,但在高收入群体,教育回报率增幅降低明显;从年工资的角度看,男性工资仍远高于女性,虽然在高校扩招后,男女普遍教育程度提高导致收入差距的减少,但纯粹由歧视效应引起的性别工资差距在低收入群体仍尤为显著,在低收入劳动力市场女性的歧视现象十分严重。

关键词:高校扩招;教育回报率;性别工资差距;分位数分解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2-0387-04一、文献综述1999年教育部提出高校扩招,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到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

高校扩招一方面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等教育普及率和素质水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就业问题。

例如汪丁丁(2006)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是由高校扩招后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引起的,邢春冰等(2010)的研究认为扩招提高了9%的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

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成熟完善,改革开放深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现出明显的扩大趋势(孙爱军,2013)。

居民收入差距直接来源于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而教育是人力资本获取的重要途径(张弛等,2016),因此教育回报率成为衡量教育与工资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方法。

作为劳动经济学的基础研究内容,国内关于教育回报率的研究涉及面广。

女性教育收益率真的高于男性吗?——基于CGSS2012—2015的实证检验

女性教育收益率真的高于男性吗?——基于CGSS2012—2015的实证检验

Are the Returns to Schooling Always Higher for Women than for Men?——Evidence from CGSS
2012-2015
作者: 杨滢[1];汪卫平[1]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教育与经济
页码: 87-9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3期
主题词: 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就业状态;分位数回归
摘要:已有主流文献认为,女性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但这主要是平均意义的结论,并没有考虑收入和地区异质性。

本文基于明瑟方程扩展模型,利用CGSS2012—2015合并数据,通过均值和分位数回归考察了不同收入分位点和不同地区的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并试图从就业状态的角度解释其异质性。

研究发现:第一,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在不同收入水平上呈现异质性。

在中低收入水平上,女性教育收益率显著高于男性,然而在收入分布的顶端,女性教育收益率优势不显著。

第二,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在不同地区存在异质性,女性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的现象只存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仅在高等教育阶段才有该现象。

第三,就业状态的差异可以部分解释上述异质性,只有当就业状态为雇员时,女性教育收益率的优势才显著。

该结论一定程度挑战了女性教育收益率优势的传统观点,对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异质性研究以及性别教育政策推进都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5), 513-523Published Online May 2017 in Hans. /journal/asshttps:///10.12677/ass.2017.65071Gender Gap of Education ReturnsYali Jiang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May 1st, 2017; accepted: May 15th, 2017; published: May 22nd, 2017AbstractAdopting the data of Wuhan general social survey in 2014, while introducing extended Mincer eq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gender difference of education returns from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work experience and unit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level, family background. Results show that work experience could enlarge gender earning gap, while unit characteristic decreases this dis-tance. Women’s education return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education year, but meanwhile gender gap also becomes larger. Education returns of people who come from advanced family ar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inferior family, but superior family background does not decrease increa-singly enlarged gender difference. Even so, more education is still the most effective way for fe-male to improve gender disadvantage.KeywordsEducation Returns, Gender Gap, Work, Education, Family Background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蒋亚丽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收稿日期: 2017年5月1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15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22日摘要采用2014年武汉市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在对明瑟方程加以扩展的基础上,本文从工作经验和单位性质、教育层次、家庭背景三个层面对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

结果显示工作经验扩大了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而职业和单位性质因素又从另一层面缩小了性别差距。

对于女性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教育回报率也越高,但同时与同学历男性的收入差距也越大。

优势阶层家庭子女的教育回报率普文章引用: 蒋亚丽. 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J]. 社会科学前沿,2017, 6(5): 513-523.蒋亚丽等遍高于劣势阶层子女,但家庭背景的优越并没有对逐渐拉大的教育回报率起到减缓作用。

尽管如此,女性要减少性别劣势,接受更多的教育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回报率,性别差异,工作,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研究背景性别平等一直是社会学领域关注的重点话题,两性的收入平等、职业的同工同酬以及受教育平等都和性别歧视以及女性地位的提升密切相关。

国外学术界一直关注女性的职业收入状况和教育回报率的变化,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则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教育的性别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微观层面上——家庭内部在教育资源分配时对儿子和女儿的差别对待。

受中国传统社会父权文化的影响,我国“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才,在家庭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父母会选择牺牲女儿的教育机会来满足儿子的教育需求。

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

人们普遍认为即便女性接受了中高等教育,在职业地位和收入水平上仍低于同等学历的男性,成为职场上的劣势群体。

这就进一步导致父母对女性教育投资意愿的降低。

近年来首次出现了高等教育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的情况,这或许是由于女性感受到收入上的性别歧视,因此选择接受更多的教育对这一劣势进行弥补的结果[1]。

从纵向层面看,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无疑能够促使自身收入水平和职业地位的提升。

但如果从横向层面考虑,较高的学历是否能够提高教育回报率,减小两性之间的差距还有待商榷。

本文意欲探究武汉地区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

武汉市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

同时,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省会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经济枢纽,市场化程度较高,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教育回报率的两性差异。

2. 文献综述: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关于教育和收入的关系,马克·布劳格[2]有着经典的解读。

他认为较多的教育能够带来较高的收入,原因有三种:一是经济(economic)因素——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容易得到那些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种工作往往由于人才短缺而薪资较高。

二是社会(sociological)因素——能够长时间呆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大都是家庭背景比较优越的人,抑或是受主流价值观影响较深的人,受的教育越多,越能适应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

三是心理(psychological)因素——在学习上较为突出能够获得较高学历的人或许本身能力就较强,而能力强的人自然能够获得比能力弱的人更高的收入。

虽然后来布劳格的解读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质疑,但丝毫不影响其在解释教育与收入关系上的经典地位。

国内学者对我国的教育回报率也做了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的教育回报率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现象,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的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教育程度低者。

相比较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上过大学的人的教育回报率有显著提高。

此外,教育回报率与收入存在着极强的“马太效应”,收入高的人每增加一年教育所带来的收入增加呈指数增长[3]。

蒋亚丽等虽然高学历更容易获得高收入,但是人们也发现,即便女性获得了高学历,也比同等学历的男性收入低,这大多被归结为两性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和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其他学者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对两性收入差别的解释并不仅仅是性别歧视那么简单。

总的来说,造成女性教育收入低于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4]:一种是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去衡量,认为女性在受教育程度、经验等方面投入比男性少,因而相应的收入比男性低;另一种从结构型因素出发,着眼于职业的性别隔离,认为之所以两性之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是因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一种隐性的性别歧视。

这种性别歧视是职业间收入差距拉大的结果,也是造成两性教育回报率不同的重要原因。

国内学者对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也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但由于测算教育回报率的指标对数据和模型的要求都比较高,采用不同数据的学者往往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即便学者采用了相同的数据,也可能因为在样本规模、核心变量的确定以及方法模型使用方面的差别而造成研究结果的巨大差异[4]。

在此基础上,本文仅梳理已得到普遍共识的研究结果。

教育回报率的两性差异研究基本都得出了女性的回报率小于男性这样一个结论,其中隐含的假设前提是——女性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教育水平。

关于这一研究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采用某一年的调查数据所做的截面数据的差异研究,另一种则是采用前后两个不同年份纵贯数据所做的教育回报率性别差异的趋势分析。

根据某一截面数据所做的教育回报率差别研究显示,单从行业来看,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

对于这个结论又出现了两个分歧,一种认为无论哪个年龄段、哪个学历层次的女性教育回报率均高于男性[5],另一种研究则发现在低收入群体中,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在高收入群体中,则完全相反,男性在收入上更占优势[6]。

张兴祥、林迪珊[7]以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教育回报率做了分析后也印证了女性的教育回报率低于男性的结论,虽然两性教育回报率的差异并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

高收入群体中女性的教育回报率与男性教育回报率的显著差异更多地归结于性别歧视,即随着学历的增高,女性的教育回报率无论是相比自己以前还是相比同学历的男性都在增加,但同时在工作中遭受性别歧视的机会也在相应增加,而且性别歧视的增长幅度大于教育回报率的增长幅度[1]。

汤瑶和龙文锦[8]采用2002年和2007年两个年份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项目(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CHIP)截面数据所做的对比分析发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2007年的总体教育回报率相比2002年有所降低,其中男性的教育回报率变化不大,女性的教育回报率有了大幅度下降。

对于高收入群体,女性教育回报率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

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本身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宏观层面上,不仅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能够导致回报率的性别差异,所处的东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地域也能引起教育回报率的性别不同。

微观层面的家庭背景、单位性质以及职业选择更是教育回报率性别差异的直接原因。

先前的研究大都考察影响教育回报率的单个因素,极少有纳入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本文立足于武汉地区,地域特征较为明显,因此只从微观层面对教育回报率的两性差异进行研究。

3. 研究假设:人力资本、家庭背景和性别歧视对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影响教育回报率是指在排除年龄、性别、工作年限、职业、行业、单位等因素的影响后,就业者多受1年教育所带来的收入增长率[9]。

影响教育回报率的因素有很多。

研究收入的经典模型明瑟(Mincer)方程经过多次实证研究证实除了教育,工作年限的长短(或是工作经验的多少)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收入。

明瑟方程中的教育和工作经验因素一般被视为影响收入的人力资本因素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