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时间数列习题和答案解析
时间数列习题及答案
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2.某地区1989~2008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时间数列是A.绝对数时期数列B. 绝对数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3.某地区1999~2008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粮食产量的时间数列是A.绝对数时间数列B.绝对数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4.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年11月某企业在册工作人员发生了如下的变化:11月1日在册919人,11月6日离开29人,11月21日录用15人,,则该企业11月份日平均在册工作人员数A.900 B.905 C.912 D.9196.某企业4 月、5 月、6 月、7 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 人、295 人、293 人和301 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A.290+295+293+301/4B.290+295+293/3C.290/2+295+293+301/2/4-1D.290/2+295 十293+301/2/47.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9.2%×%×%×%B.%×%×%×%-100%%×%×%×%-100%8.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9.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D.以上都不对10.广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08年比2002年增加了%,则广东省这几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11.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下跌了2%,周四上涨了5%,这三天累计涨幅为A.13%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13.今年某月发展水平除以去年同期发展水平的指标是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C. 平均发展速度D.年距发展速度14.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15.若无季节变动,则各季的季节指数为A.0 % C.小于100% D.大于100%二、多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直接相加没有实际意义的有A.时点数列 B.时期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 E.绝对数时间数列2.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指标名称 B.指标数值C.指标单位 D.现象所属的时间3.时点数列的特点有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 D.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的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A.我国近几年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的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5.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时间数列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时间数列D.某单位人员构成时间数列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时间数列6.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历年旅客周转量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C.历年商品销售量D.某高校历年毕业生人数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7.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称为A.序时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 E.平均发展速度8.某水产公司2001年产值为2000万元,2008年产值为2001年的300%,则该公司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量及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年平均增长量为万元B.年平均增长量为万元C.年平均增长速度为%D.年平均增长速度为%E.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有A.季节比率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时距扩大法三、计算题1.某企业2008年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计算该企业2008年全年平均职工人数;2.某企业2008年各季度实际完成利润和利润计划完成程度的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年度利润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3.某企业集团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职工人数及产值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第三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2计算第三季度的劳动生产率4.某企业2003-2008年间某产品产量资料如下:要求:1将表中空格数据填齐;2计算200-2008年间该企业的年平均产量、年平均增长量和年平均增长速度;5.2008年末我国人口为亿人,为争取2020年末我国人口控制在15亿人之内,要求:1计算年人口平均增长率;2若从2009年起今后年人口平均增长率控制在1%之内,试计算2020年末我国人口数;6.某市制定城市社会发展十年规划,该市10年后人均绿化面积要在2000年的人均4平方米的基础上翻一番,试问:1若在2010年达到翻一番的目标,每年的平均发展速度是多少2如果希望提前两年达到翻一番的目标,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多少3若2001年和2002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10%,那么后8年应该以怎样的平均增长速度才能实现这一目标7.2004~2008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试计算广东省这几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若按照此速度发展,广东省需要多少时间可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8.某企业连续6年的销售额资料如下:要求:1.试用最小平方法建立恰当的趋势方程;2.试预测该企业2009年和2010年的销售额;四.分析题:某市2006~2008年水产品销售量情况如下表资料;单位:千吨要求:1试判断用“按月季平均法”还是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求季节指数为什么用你选择的方法计算季节指数;2若2009年预计该市水产品的销售量可达到40千吨,试预测2009年各月的水产品销售量;3若2009年1~4月份该市水产品的实际销售量为千吨,试预测2009年5~12月的水产品销售量;答案一、1.D 2.B 3.C 4.C 5.A 6.B 7.D 8.C 9.B 10.D 11.B 12.A 13.D 14.A 15.B二、1.A,C,D 2.B,D 3.B,C,E 4.B,C 5.B,C,E 6.B,E 7.A,D 8.A,C 10.B,C,D 三、 1.2.(860887875898)/4131.78%860887875898()/4130%135%138%125%+++==+++年度利润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3.1(800084009000)/31.8195(/)46404600(46604680)/(41)22++==+++-第三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第三季度劳动生产率=×12=万元/人 4.12年平均产量为万件,年平均增长量为47万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110.010210.2===年平均人口增长率‰ 212202013.28(11%)14.96()=⨯+=年末我国人口数亿人6.11.0718107.18%G X ====2119.05%==平均增长速度3106.48%G X ==,所以平均增长速度为% 7.114.1%==平均增长速度G X == 1ln ln 4G X n = ln 4ln 411ln ln1.141G n X ==≈年 8.10t =∑令,98.85 2.66c y a bt t =+=+ 2(2009)98.85 2.667117.47c y =+⨯=万元,(2010)98.85 2.669122.79c y =+⨯=万元四.1从资料可以看出,水产品销售量不仅有季节性变动,而且有较明显的长期增长的趋势,所以需要用移动平均趋势剔法来计算季节指数;采用十二期移动平均趋势剔除,计算出经调整后的1~12月的季节指数分别为%,%,%,%,%,%,%,%,%,%,%,%; 22009年1月的销售量40117.35% 3.9112=⨯=千吨 2009年2月的销售量4097.63% 3.2512=⨯=千吨其余各月依此类推; 32009年5月的销售量59.80%9.5 1.54117.35%97.63%83.53%69.33%=⨯=+++千吨2009年6月的销售量70.04%9.5 1.91117.35%97.63%83.53%69.33%=⨯=+++千吨其余各月依此类推;。
应用统计学时间序列习题及答案
计算题:34323*22562584*22582603*22602502*2250254++++++++++=a = (人计算(1)第一季度该店平均每月商品销售额(2)第一季度平均销售员人数(3)第一季度平均每个销售员的销售额 (4)第一季度平均每月每个销售员的销售额 解:(1)商品销售额为时期总量指标时间序列,4月不属一季度,该数据无用3280350300++=a = (万元)(2) 销售员人数是时点总量指标时间序列,间断间隔相等,用首尾折半法,4月初人数相当于3月末人数,这个数据有用32424045240+++=b = (人) (3)32424045240280350300+++++==平均人数一季度销售额c = (万元/人) (4)3324240452403028350300c d =+++++==平均人数一季度月平均销售额 = (万元/人)要求:(1)根据表中资料 ,计算并填制表中空白栏指标(2)计算该地财政收入的这几年的年平均发展水平、年平均增长水平(水平法)和平均增长速度(几何平均法)(3)超过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有哪些年?解:注意平均时项数的确定,写计量单位,我以下省略了单位1430%02.193*430116430%02.193*4307%02.193*4304554301)26n 0010-=-=-='-=-=∆+++=+++=a a V V n a a n a a a a n n n ((3)填全表中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和年平均增长速度进行比较即可4. 某地1980~1990年间(以1979年为基期:a0),地区生产总值以平均 每年25%的速度增长(平均增长速度),而1991~200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增长(平均增长速度),2001~2012年间地区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18%的速度增长,则1980~2012年间,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多少?(重点:正确确定时间段长短)解:注意是以1979年为基期,经过33年发展到2012年,求这段时间的平均增长速度1%118*%130*%125133121011-=-='V V5. 某地1980年的人口是120万人,1981~2000年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2%,之后下降到1%,按此增长率到2008年人口会达到多少?如果要求到2012年人口控制在170万以内,则2008年以后人口的增长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解:1)2(%101*%2.101*)140812*******-='==V V V a a a a ((1)分别用最小平方法的普通法和简捷法配合直线方程,并预测2010年该企业产值 (2)比较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有无异同。
人大版统计学 习题加答案第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填空1、下表为两个地区的财政收入数据:则A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是,B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是,A 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1%的绝对值为,B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1%的绝对值为。
2、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7.1%、3.4%、3.6%、5.3%,则定基增长速度是。
3、年劳动生产率r(千元和职工工资y (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110x=,这意味着120y+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职工工资平均。
4、拉氏价格或销售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都是选期,而派许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则选期。
5、动态数列的变动一般可以分解为四部分,即趋势变动、变动、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二、选择题1.反映了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它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表现为一种近似直线的持续向上或持续向下或平稳的趋势。
A长期趋势因素B季节变动因素C周期变动因素D不规则变动因素2.是经济现象受季节变动影响所形成的一种长度和幅度固定的周期波动。
A长期趋势因素B季节变动因素C周期变动因素D不规则变动因素3、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A、趋势B、季节性C、周期性D、随机性4、在使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时,如果时间序列比较平稳,则平滑系数α的取值(A、应该小些B、应该大些C、等于0D、等于15、某银行投资额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10%,2005年比2003年增长了15%,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A、15%÷10%B、115%÷110%C、(110%×115%+1D、(115%÷110%-1三、判断1、若1998年的产值比1997年上涨10%,1999年比1998年下降10%,则1999年的产值比1997年的产值低。
(2、若三期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9%、8%、10%,则三期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 (。
3、去年物价下降10%,今年物价上涨10%,今年的1元钱比前年更值钱。
(。
4、若平均发展速度大于100%,则环比发展速度也大于100%。
统计学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课后答案
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1、时间序列指标数值3、简单a -n- 间断 连续 间隔相等间隔不等 4、逐期累计报告期水平崔期水平逐期累计5、环比 定基报告期水平 - 环比 定基 环比基期水平6、水平法 累计法水平X “丨【X 或 X =n佟累计.a 。
23n 一aX X X Xa 。
7、 26 268、72、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平均指标时间数列9、y (y — ?) = 0(y — ?)2 为最小五、简答题(略) 六、计算题第一季度平均人数258 24 264 10 275 30 270 17 272 9,=268.1 (人)24 10 30 17 9第一季度平均库存额同理,第二季度平均库存额4-1上半年平均库存额a 2 +a 3 • 2 3f2 ■■2f1 + f2 + …+ fn4326 330330 335412 408 ,1 2 12 2 2 1::;,2 亠-亠 14620”、==385 (箱)1210、季节比率1200%400%1、 4月份平均库存320 5 250 12 370 8 300 5= 302 (辆)302、 3、 a 1-a2 ■■■ 2 a 二 n —1型 408 405 43424-12= 410 (万元)434426 438 聖82乙=430(万元)400 2408 405 434 426 438 418—=420 (万元)4、年平均增加的人数55、某酿酒厂成品库1998年的平均库存量7 -1410 430 “一、=420 (万兀)21656 1793 1726 1678 1629 十.= =1696.4 (万a 1 a 2a=^- a n J an2该柴油机厂全年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为25602496 2356 2= 77.2% 32003200 3100 - 2②第一季度平均职工人数 =265 265 275 = 268. 33 (人)3③ 第一季度工业总产值 =27.825 + 26.500 + 29.150 = 83.475 (万元) 第一季度平均每月工业总产值 =83.475 =27.825 (万元)3④第一季度劳动生产率 =834750 =3110.91 (元/人)268.333110 91第一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 -------- =1036.97 (元/人)268.33 或=278250 =1036.97 (元 /人)268.3347747.4 34600.0=138.0%2250 2 3000 2(%) 定基 一 0.32 7.42 15.32 27.26 40.65第①、②与③的要求,计算结果直接在表中;2 52④平均增长量=竺 =0.504 (万吨)5⑤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 =5 8.72 =5 1.4065 = 107.06%\6.20平均增长速度=107.06% -100%=7.06%10、以1991年为基期的总平均发展速度为63 2V 1.03 X1.05 X1.06= 104.16%11、每年应递增:5 2.35 =118.64%平均增长量为:- (万台)平均发展速度为:6 3.6556= 124.12% 平均增长速度为:124.12%-1= 24.12%按8 %的速度递增,约经过 11.9年该市的国民收入额可达到 200亿元。
《统计学》_第五章_时间数列[补充例题]
第五章 动态数列例1、“九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单位:亿元试计算“九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中各产业的平均发展水平。
解:【分析】这是时期数列资料,可按简单算术平均数(na ∑)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计算结果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发展水平78432.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平均发展水平14258.3亿元;第二产业平均发展水平39100.1亿元;第三产业平均发展水平25074.2亿元。
例2、我国人口自然增长情况见下表:单位:万人试计算我国在“七五”时期年平均增加人口数量。
解:【分析】新增长人口是时期指标,故平均增加人口数量仍用na a ∑=计算。
年平均增加4.1696516291678172617931656=++++==∑na a (万人)例3、某商店2010年商品库存资料如下:单位:万元试计算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库存额。
解:这是一个等间隔时点数列,用“首末折半法”计算:12121121-++++=-n a a a a a nn (万元)第一季度平均库存额8.5632485560263=+++= (万元)第二季度平均库存额4432504043248=+++=(万元)第三季度平均库存额8.4632454548250=+++=(万元)第四季度平均库存额8.5732686057245=+++= (万元)上半年平均库存额4.502448.56=+=(万元)下半年平均库存额3.5228.578.46=+=(万元)全年平均库存额35.5148.578.46448.56=+++=例4、某企业2002年各月份记录在册的工人数如下:试计算2002年该企业平均工人数。
解:【分析】这是不等间隔时点数列,用间隔月数进行加权的公式计算平均工人数:12111232121)(21)(21)(21---+++++++++=n n n n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133221124124123241241432414408224083352233533012330326+++++⨯++⨯++⨯++⨯++⨯++⨯+==385(人)例5、某企业2002年各季度计划利润和利润计划完成程度的资料如下:解:【分析】应该按两个时期数列对比组成的相对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算式计算:∑∑∑∑=÷=ba nb n a a该企业利润年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132898875887860%125898%138875%135887%130860=+++⨯+⨯+⨯+⨯=解:【分析】这是由两个时点数列对比所组成的相对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问题。
统计学第八章 时间数列分析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二) 单项选择题1、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 )。
A、时间和指标数值B、变量和次数(频数)C、主词和宾词D、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2、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C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形成的数列C、企业总产值按时间顺序形成的数列D、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形成的分组数列3、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C )。
A、某工厂各年工业总产值;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C、某厂历年年初固定资产额D、某厂历年新增职工人数。
3、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
A、时期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5、工人劳动生产率时间数列,属于( C )。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点数列6、在时点数列中,称为“间隔”的是( C )。
A、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B、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C、两个相邻指标在时间上的距离;D、两个相邻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
7、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基础指标是( A )。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
8、计算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资料来源是( D)A、前者为时点数列,后者为时期数列B、前者为时期数列,后者为时点数列C、前者为变量数列,后者为时间数列D、前者为时间数列,后者为变量数列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B )A、首尾折半法B、简单算术平均法C、加权算术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10、某企业某年1-4月初的商品库存额如下表:(单位:万元)月份 1 2 3 4月初库存额 20 24 18 22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库存额为( C )A、(20+24+18+22)/4B、(20+24+18)/3C、(10+24+18+11)/3D、(10+24+9)/311、上题中如果把月初库存额指标换成企业利润额,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利润额为( B )A、(20+24+18+22)/4B、(20+24+18)/3C、(10+24+18+11)/3D、(10+24+9)/312、某企业某年一季度的利润额为150万元,职工人数120人,则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利润额和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分别为:( B )A、50万元,40人B、 50万元,120人C、150万元,120人D、以上全错13、定基增长量和环比增长量的关系是( B )。
最新《统计学》_第五章_时间数列
《统计学》_第五章_时间数列第五章时间数列(一)填空题1、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
两者的关系是累积增长量是相应的逐期增长量之和。
2、时间数列按其排列的指标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绝对数时序)、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数时序)、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平均数时序)三种,其中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是基本数列。
3、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叫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序时平均数。
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水平法和累计法。
且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般是不相同的。
必须按照动态数列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来决定采用哪种方法。
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达到的水平,采用水平法为好;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宜采用累计法。
5、进行长期性趋势测定的方法有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趋势线配合法、曲线趋势的测定与分析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某企业2000年利润为2000万元,2003年利润增加到2480万元,则2480万元是( A )A. 发展水平B. 逐期增长量C. 累积增长量D. 平均增长量2、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是(A)A 、发展水平B 、发展速度C 、平均发展水平D 、增长速度3、已知某企业连续三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6%,7%,8%,则该企业这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 D ) A. B.4、序时平均数又称作( B )A 、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发展水平C 、平均增长速度D 、静态平均数5、假定某产品产量2002年比1998年增加50%,那么1998-2002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D )6、现有5年各个季度的资料,用四项移动平均对其进行修匀,则修匀后的时间数列项数为( B )A 、12项B 、16项C 、17项D 、18项7、累积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 A )A. 累积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B. 累积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C. 累积增长率与其相应增长量之差D. 两者不存在任何关系8、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A )A 、绝对数时间数列B 、相对数时间数列%8%7%6⨯⨯%8%7%6++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9、由时期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是( A )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序时平均数10、历年的物资库存额时间数列是( B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动态数列D、相对数动态数列11、由时间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按( A )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序时平均数12、由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以(C)为权数A、时期长度B、时点长度C、间隔长度D、指标值项数13、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D)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发展水平14、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在确定平均的项数时(A)A、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B、不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C、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周期性变动D、平均的项数必须是奇数15、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 B )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16、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共同点是(A)A、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B、都可消除现象在时间上波动的影响C、都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1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7.1%、3.4%、3.6%、5.3%,则定基增长速度是( D)A、7.1%*3.4%*3.6%*5.3%B、(7.1%*3.4%*3.6%*5.3%)-1C、107.1%*103.4%*103.6%*105.3%D、(107.1%*103.4%*103.6%*105.3%)-118、平均增长速度是( D )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19、时间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D)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20、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 A)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量21、半数平均法适用于( A)A、呈直线趋势的现象B、呈二次曲线趋势的现象C、呈指数曲线趋势的现象D、三次曲线趋势的现象2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中b为正值,则这条直线呈( B)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23、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中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呈( A )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24、如果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致相等,则适宜配合( A )A、直线模型B、抛物线模型C、曲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25、累计增长量等于(C)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D、逐期增长量之差26、增长1%的绝对值是( D)A、增长量与增长速度之比B、逐期增长量与定基增长速度之比C、增长量与发展速度之比D、前期水平除以100(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1、历年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其最后一年的( ACD )A. 总发展速度B. 总增长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发展总速度2、各项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有(BCD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E、变量数列3、时期数列的特点有( ABDE )A.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之间具有可比性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之间具有可加性C.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包括的时期长短无关D.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包括的时期长短有关E.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4、时期数列的特点是(ACE )A、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B、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C、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加总取得D、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量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5、下列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ACE )A、历年银行年末储蓄存款余额B、历年产值C、各月末职工人数D、各月商品销量E、历年粮食库存量6、下面等式中,正确的有( ABC )A.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B. 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C. 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1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7、历年国民生产总值数列是(AD)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期数列E、时点数列8、某企业2000年总产值为50万元,2003年为100万元,则2003年的总产值比2000年(ABD)A、增长了50万元B、增长了100%C、增长了50%D、翻了一番E、翻了两番9、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AC)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量E、累计增长量10、平均发展速度是(ACDE )A、环比发展速度的动态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代表值E、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的N次方根11、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A、时间长短应该一致B、总体范围应该一致C、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一致D、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应该一致E、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应该一致12、时间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CDE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绝对数时间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E、平均数时间数列1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AB)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一致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E、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差14、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BE)A、某商店各月商品库存额B、某商店各月商品销售额C、某企业历年内部职工调动工种人次数D、某供销社某年各月末人数E、某企业历年产品产量15、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具体包括( ABD)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增长量E、增长速度16、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具体包括( ABCE)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增长量E、平均增长速度17、影响时间数列变化的因素有( ABDE )A、基本因素B、偶然因素C、主观因素D、循环变动因素E、季节因素18、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BCD)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分段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E、趋势剔除法19、在直线趋势方程y=a+bt中的参数b表示(CD)A、趋势值B、趋势线的截距C、趋势线的斜率D、当t变动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减的数值E、当t=0时,y的数值(四)是非题1、将总体系列不同的综合指标排列起来就构成时间数列。
统计学习题答案 第9章 时间序列分析
第9章 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1. 某汽车制造厂2003年产量为30万辆。
(1)若规定2004—2006年年递增率不低于6%,其后年递增率不低于5%,2008年该厂汽车产量将达到多少?(2)若规定2013年汽车产量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而2004年的增长速度可望达到7.8%,问以后9年应以怎样的速度增长才能达到预定目标?(3)若规定2013年汽车产量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并要求每年保持7.4%的增长速度,问能提前多少时间达到预定目标?解:设i 年的环比发展水平为x i ,则由已知得:x 2003=30, (1)又知:320042005200620032004200516%x x x x x x ≥+(),2200720082006200715%x x x x ≥+(),求x 2008由上得32200820072008200320032007(16%)(15%)x x x x x x =≥++ 即为3220081.061.0530x ≥,从而2008年该厂汽车产量将达到 得 x 2008≥30× 31.06×21.05= 30×1.3131 = 39.393(万辆) 从而按假定计算,2008年该厂汽车产量将达到39.393万辆以上。
(2)规定201320032x x =,20042003x x =1+7.8%由上得=107.11%==可知,2004年以后9年应以7.11%的速度增长,才能达到2013年汽车产量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
(3)设:按每年7.4%的增长速度n 年可翻一番, 则有 201320031.0742na a == 所以 1.074log 20.30103log 29.70939log1.0740.031004n ====(年)可知,按每年保持7.4%的增长速度,约9.71年汽车产量可达到在2003年基础上翻一番的预定目标。
原规定翻一番的时间从2003年到2013年为10年,故按每年保持7.4%的增长速度,能提前0.29年即3个月另14天达到翻一番的预定目标。
统计基础知识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习题及答案
D.平均数数列二、多项选择题1.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A. 序时平均数2.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BD A 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一、单项选择题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1.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主词和宾词 )(20XX 年 1 月) B. 变量和次数 C.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统计指标数值 D.时间和次数2.某地区历年出生人口数是一个 ( A 时期数列 B ) (20XX 年 10月)B.时点数列C.分配数列 3. 某商场销售洗衣机, 共销售 6000 台, 年 10) 年底库存 50 台,这两个指标是 ( C ) 20XXA. 时期指标B. 时点指标C.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4.累计增长量(A ) (20XX 年 10)A. 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 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B. 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 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 .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5. 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 4 月初为 80 万元, 160 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5 月初为 150 万元, 6 月初为 210 万元, 7 月初为10)A.140 万元B.150 万元6.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A ) C.160 万元 D.170 万元A. 商品库存量 (10)B .商品销售C. 平均每人销售额D .商品销售额 7. 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 时期数列10)( A )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8. 时期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 A A. 可以相加 1月)B. 不可以相C.绝大部分可以相加D. 绝大部分不可以相加10. 某校学生人数 比 增长了 8%,增长了( D )( 10 月)比 增长了 15%, 比 增长了 18%,则 2004- 学生人数共A.8%+15%+18%B. 8 %X 15%X 18%C. (108%+115%+118%) -1D.108 %X 115%X 118% -1( ABD B.动态平均数)(20XX 年 1 月) C.静态平均数 D.平均发展水平 E. 般平均数 )(20XX 年 10 月)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 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D. 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E.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 )(20XX 年 1)B. 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E. 环比增长量除以100再除以环比发展速度7. 增长速度( ADE )( 1 月)A.等于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6.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方法有( A.几何平均法(水平法)C.方程式法(累计法)E.加权算术平均法 AC)(10)B.调和平均法 D.简单算术平均法C.累计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D. 等于发展速度 -1E.包括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 8. 序时平均数是( CE )( 10 月)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 根据同一时期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计算C. 说明某一现象的数值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D.由变量数列计算E. 由动态数列计算三、判断题 1 .职工人数、产量、产值、商品库存额、工资总额指标都属于时点指标。
统计学时间数列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十章时间数列分析和预测一、填空题1.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相继____________排列而成的序列称为_______________。
2.时间序列在__________重复出现的____________称为季节波动。
3.时间序列在___________呈现出来的某种持续_______________称长期趋势。
4.增长率是时间序列中_________观察值与基期观察值______减1 后的结果。
5.由于比较的基期不同,增长率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复合型序列是指含有___________季节性和___________的序列。
7.某企业2005年的利润额比2000年增长45%,2004年2000年增长30%,则2005年比2004年增长_______;2004年至2000年平均增长率__________。
8.指数平滑法是对过去的观察值__________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
9.如果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减量大致相等,则趋势近似于_____________;各期环比值大体相等,则趋势近似于___________。
10.测定季节波动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用图形描述时间序列,其时间一般绘制在()A. 纵轴上B. 横轴上C. 左端D. 右端2.求解()趋势参数方法是先做对数变换,将其化为直线模型,然后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模型参数A. 三次曲线B. 指数曲线C. 一次直线D. 二次曲线3.对运用几个模型分别对时间序列进行拟合后,()最小的模型即位最好的拟合曲线模型A. 判定系数B. 相关系数C. 标准误差D.D—W值4.当数据的随机波动较大时,选用的移动间隔长度K应该()A. 较大B. 较小C. 随机D. 等于n5.在进行预测时,最新观察值包含更多信息,可考虑权重应()A. 更大B. 更小C. 无所谓D. 任意6. 按季度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S的取值范围是()A. 0≤ S ≤4B. 0 ≤S≤ 1C. 1 ≤S ≤4D. 1≤ S≤ 2三、多项选择题1. 时间序列可以分解为下列因素的影响 ( )A. 长期趋势B. 季节变动C. 周期波动D. 不规则变动E. 随机误差因素2. 某地区国民收入2000年为140亿元,2005年比2000年增长45%,则()A. 国民收入2005年比2000年增加了63亿元B. 2000年每增长1%的绝对值为1.4亿元C. 五年间平均增长率是9%D. 国民收入2005年达到210亿元E. 国民收入2005年达到203亿元3.测定季节变动A. 可以依据年度资料B. 可以依据月度资料C. 可以依据季度资料D. 需要三年以上资料E. 可以依据任何资料4. 时间序列分解较常用的模型有()A. 加法模型B. 乘法模型C. 直线模型D. 指数模型E. 多项式模型5.一次指数平滑法的初值的确定可以()A. 取第一期的实际值B. 取最初三期的加权平均值C. 取最初几期的平均值D. 取初值=1E. 取任意值四、简答题1. 简述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2. 利用增长率分析时间序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 简述用平均趋势剔除法求季节指数的步骤4. 简述用剩余法求循环波动的基本步骤5. 试比较移动平均法与一次指数平滑法五、计算题1.某企业利润额资料如下:要求:(1) 求出直线趋势方程(2)预测2006年的利润额2.已知某煤矿(1)求五期移动平均;(2)取α= 0.9,求一次指数平滑3.某地财政收入资料如下试用指数曲线拟合变动趋势4.某商场销售资料如下:(单位:百万元)试就其进行季节变动分析5.某企业职工人数逐年增加,有1992—2004年的资料,求得∑t = 0,∑ty=9100,∑y = 15600;试求出直线趋势方程,并估计2006年职工人数。
统计学时间序列_计算题及答案经典
统计学时间序列_计算题及答案经典介绍统计学时间序列是指在统计学研究中,对于某一现象或变量在时间上的观察和记录。
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常常涉及计算题,通过解答计算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经典的统计学时间序列计算题,并给出详细的解答,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1. 简单移动平均(Simple Moving Average)简单移动平均是一种常见的时间序列平滑方法,通过计算一组连续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来减小数据的随机波动。
假设有一组时间序列数据如下:Time Value110215312418520计算前三期的简单移动平均。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前三期的算术平均值。
(10 + 15 + 12) / 3 = 12.33因此,前三期的简单移动平均为12.33。
2. 加权移动平均(Weighted Moving Average)加权移动平均是一种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赋予不同的权重来进行平滑的方法。
假设有一组时间序列数据如下:Time Value110215312418520计算前三期的加权移动平均,其中权重分别为0.2、0.3和0.5。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将权重乘以对应期数的数值,并求和。
(10 * 0.2) + (15 * 0.3) + (12 * 0.5) = 12.2因此,前三期的加权移动平均为12.2。
3. 自回归过程(Autoregressive Process)自回归过程是一种常见的时间序列模型,也被称为AR过程。
AR(p)模型表示当前时刻的值与前p个时刻的值有关,其中p是滞后阶数。
假设有一个AR(2)模型如下:X(t) = 0.8 * X(t-1) + 0.5 * X(t-2) + e(t)其中,e(t)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白噪声。
计算当t为5时的X值。
解答根据AR(2)模型,我们需要计算X(5)。
X(5) = 0.8 * X(4) + 0.5 * X(3) + e(5)假设X(4) = 10,X(3) = 15,e(5) = 1。
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根据季度数据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节比率之和为()。
A.100%B.0C.400%D.1200%正确答案:C2、增长1%水平值的表达式是()。
A.报告期增长量/增长速度B.报告期发展水平/100C.基期发展水平/100D.基期发展水平/1%正确答案:C3、若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8倍,则我们称之为()。
A.翻了 3番B.翻了 8番C.发展速度为700%D.增长速度为800%正确答案:A4、若时间数列呈现出长时间围绕水平线的周期变化,这种现象属于()。
A.无长期趋势、有循环变动B.有长期趋势、有循环变动C.无长期趋势、无循环变动D.有长期趋势、无循环变动正确答案:B5、银行年末存款余额时间数列属于()。
A.平均指标数列B.时点数列C.时期数列D.相对指标数列正确答案:B6、某一时间数列,当时间变量t=1,2,3,...,n时,得到趋势方程为y=38+72t,那么,取t=0,2,4,6,8,...时,方程中的b将为()。
A.36B.34C.110D.144正确答案:A7、某企业2018年的产值比2014年增长了 20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50%B.13.89%C.29.73%D.31.61%正确答案:D8、2010年某市年末人口为120万人,2020年年末达到153万人,则年平均增长量为()万人。
A. 3B.33C. 3.3D.30正确答案:C9、在测定长期趋势时,如果时间数列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宜拟合()。
A.抛物线模型B.直线模型C.曲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正确答案:B10、在测定长期趋势时,当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速度基本不变时,宜拟合()。
A.逻辑曲线模型B.二次曲线模型C.直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
A.经济内容的一致性B.计算方法的一致性C.时间的一致性D.总体范围的一致性正确答案:A、B、C、D2、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2015年《统计学》第十章 时间序列分析习题及满分答案
2015年《统计学》第十章时间序列分析习题及满分答案一、单项选择:1.时间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B )A.绝对数时间数列 B. 时期数列C. 时点数列D.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2. 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D)A. 某厂各年工业产值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C.某厂各年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D.某厂各年年初职工人数3.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B )A. 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B. 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C. 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4.年距增长速度是(C) A. 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B. (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 C. 年距增长量/去年同期发展水平 D. 环比增长量/前一时期水平5.几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数值的大小(C)A. 不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B. 只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C. 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不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D. 既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也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6.某厂第一季度三个月某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分别为500件、612件、832件、分别超计划0%、2%和4%,则该厂第一季度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百分数为( C ) A. 102% B. 2% C. 2.3% D. 102.3%7.时期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是(B)。
A、每隔一定时间统计一次 B、连续不断统计而取得C、间隔一月统计一次D、定期统计一次8.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共同之处是(A)。
A、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B、都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C、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D、都可以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9.某企业1997年产值比1990年增长了1倍,比1995年增长了0.5倍,则1995年比1990年增长了( A )。
A、0.33 B、0.5 C、0.75 D、110.假设有如下资料:则该企业一季度平均完成计划为(B)。
时间数列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时间数列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jpg />11.此数列属于( )。
A.时间数列B.分布数列C.动态数列D.品质数列正确答案:A,C解析:时间数列(动态数列)是一种统计数列,它是指将反映某一现象的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
知识模块:时间数列12.2000~2009年该地区粮食产量的平均发展水平是( )万吨。
A.12.02B.11.20C.10.99D.10.96正确答案:A解析:该地区2000~2009年粮食产量数据时间数列是时期数列,其平均发展水平为:知识模块:时间数列13.关于计算2000~2009年该地区粮食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只能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B.只能采用高次方程法计算C.既可采用几何平均法,也可采用高次方程法” value1=“D”>D.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正确答案:C,D解析:高次方程法适用于时期序列;几何平均法既适用于时期序列也适用于时点序列。
因为原煤产量时间数列是时期数列,所以既可采用几何平均法,也可采用高次方程法;几何平均数计算发展速度,其中n表示环比发展的个数或者yn与y0间隔期数,所以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知识模块:时间数列14.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假设移动项数k=4,则2002年产量的移动平均数是( )。
A.11.38B.11.48C.11.83D.12.17正确答案:C解析:A为偶数时,要移动两次,完成中心化处理,也可直接使用公式:知识模块:时间数列15.要预测2010年该地区粮食产量时,适宜采用的数学模型是( ) A.直线趋势方程B.Gompertz曲线方程C.指数趋势方程D.二次曲线方程正确答案:D解析:若时间数列的指标数值,在经过一段时期的逐渐下降后,又逐渐上升;或者反过来,经过一段时期的逐上升后,又逐渐下降,那么适合采用二次曲线数学模型。
题中该地区粮食产量先上升,后下降,故适合采用二次曲线数学模型。
统计学习题 第八章时间数列习题答案1
第五章时间数列(动态)分析一、填空题1、 动态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现象某一指标在 不同时间 的不同取值,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所平均的则是总体各单位在 某一标志上 的不同取值。
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几何法 和 累计法 两种。
3、如果时间数列的每期增减量大体相等,则这种现象的发展是呈 直线 发展趋势,可以配合相应的 直线 方程来预测。
4、已知某产品1991年比1990年增长了6%,1992年比1990年增长了9%,则1992年比1991年增长了 2.83% 。
5、某产品成本从1990年到1995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98.3%,则说明该产品成本每年递减 1.7% 。
二、选择题单选题: 1、假设某产品产量1990年是1985年的135%,那么1986年—1990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2) )(1)5%35 (2)5%135 (3)6%35 (4)6%135 2、某时期历年出生的人口数是一个( (1) )(1)时期数列 (2)时点数列(3)连续性的时点数列 (4)间断性的时点数列 3、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动态分析中,把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能够结合起来的分析指标是( (4) )(1)平均发展速度 (2)平均发展水平 (3)年距增长量 (4)增长1%的绝对值4、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1990年比1989年增长了8%,1991年比1989年增长12% 则1991年比1990年增长了( (3) )(1) 12%÷8%-100% (2) 108%÷112%-100%(3)112%÷108%-100% (4)108%×112%-100% 5、设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趋势直线方程为Yt=75-1.85t ,b=-1.85表示( (3) ) (1)时间每增长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85个单位 (2)时间每增长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增加总额为1.85个单位 (3)时间每增长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85个单位 (4)产品成本每变动t 各单位,平均需要1.85年的时间 6、若时间数列为指数曲线,其资料的变动特点为( (2) )(1)定基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2) 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3) 逐级增长量大致相等 (4)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多选题:1、下列时间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2)(4) ) (1)各年末人口数 (2)各年新增人口数 (3)各月商品库存数 (4)各月商品销售额 (5)各月储蓄存款余额2、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1)(4) )(1)累计增长绝对量除以基期发展水平 (2)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3)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减去100% (4)定基发展速度减去100% (5)逐期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3、统计常用的动态平均数有( (1)(2)(5) ) (1)平均发展水平 (2)平均增长量 (3)增长1%的绝对值 (4)环比发展速度 (5)平均发展速度4、以下可直接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模型参数的有( (1)(2)(4) ) (1)直线趋势模型 (2)二次曲线模型 (3)指数趋势模型 (4)回归线性模型5、时间数列的构成因素有( (1)(2)(3)(4) )(1)长期趋势 (2)季节变动 (3)循环变动 (4)不规则变动三、简答题1、 什么是总速度?如何计算?答:总速度用于反映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发展变化的相对程度,也即定基发展速度。
(完整版)时间序列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与变量数列( )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 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2.时间数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A平均数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时点数列 D相对数时间数列 3.发展速度属于( )A比例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动态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报告期水平 B基期水平 C实际水平 D计划水平5.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A 296人B 292人C 295 人D 300人6.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 )A150万人 B150.2万人 C150.1万人 D无法确定7.由一个9项的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 )A有8个 B有9个 C有10个 D有7个8.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9.某企业的产值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2001—2005年间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 5%6.58B 5%6.158C 6%6.58D 6%6.15810.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A 简单平均法B 几何平均法C 加权序时平均法D 首末折半法 11、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 )A 、长期趋势B 、季节变动C 、循环变动D 、随机变动1.C 2.B 3.C 4.B 5.C 6.C 7.A 8.A 9.B 10.D 11、B二、多项选择题1.对于时间数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数列是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的B 数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C 数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D 数列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E 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比性 2.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A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有关B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C 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D 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E 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平均增长速度大于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增长速度小于平均发展速度C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E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4.下列计算增长速度的公式正确的有( )A%100⨯=基期水平增长量增长速度 B %100⨯=报告期水平增长量增长速度C 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100%D%100⨯-=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增长速度E%100⨯=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增长速度5.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 )A1231201-⨯⨯⨯⨯=n n a a a a a a a a n x K Ba a nx n =C1a a n x n = D nR x = En xx ∑=6.某公司连续五年的销售额资料如下: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下列数据正确的有( )A第二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0%B第三年的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200万元C第四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35%D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4万元E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3.5万元7.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D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E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8.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 )A时距扩大法 B方程法 C最小平方法 D移动平均法 E几何平均法9.关于季节变动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的在于掌握事物变动的季节周期性B常用的方法是按月(季)平均法C需要计算季节比率D按月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400%E季节比率越大,说明事物的变动越处于淡季10.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主要指( )A时间长度要一致 B经济内容要一致 C计算方法要一致 D总体范围要一致E计算价格和单位要一致答案1.BDE 2.BD 3.BC 4.ACD 5.ABD 6.ACE 7.AE8.ACD 9.ABC 10.ABCDE三、判断题1.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都是统计绝对数。
时间数列同步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时间数列同步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无分。
1.时间数列预测分析的重点是()A.长期趋势分析B.季节变动分析C.循环变动分析D.不规则变动分析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时间数列2.删定时问数列长期趋势的一种简单、原始的方法是()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分段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时间数列3.测定时间数列长期趋势比较常用的方法是()A.分段平均法B.时距扩大法C.最小平方法D.移动平均法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时间数列4.若需要显示时间数列首末两端的趋势特点,不宜采用()A.分段平均法B.最小平方法C.移动平均法D.时距扩大法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时间数列5.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方程的原理是()A.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B.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平方和为零C.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之和为零D.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之和为最小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时间数列6.测定和分析季节变动的常用方法是()A.按日平均法B.按年平均法C.按月(季)平均法D.分段平均法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时间数列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无分。
7.循环变动与季节变动的区别有()A.波动的周期不同B.变动的条件不同C.变动的速度不同D.变动的明显程度不同E.对统计资料的要求不同正确答案:A,D,E 涉及知识点:时间数列8.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E.分段平均法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时间数列9.利用移动平均法求时间数列长期趋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A.时间间隔的选取B.现象受到决定性因素的影响C.时间数列的完整性问题D.移动平均法是采用算术平均法,属于等差平均E.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时间数列10.在趋势直线方程y=a+bt中,b表示()A.趋势线在y轴上的截距B.当t=0时的趋势值C.趋势线的斜率D.时间f变动一个单位时,趋势值y,的平均变动数量E.观察值变动一个单位时t的平均变动数量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时间数列11.时间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A.总量指标时间数列B.标准指标时间数列C.相对指标时间数列D.调和指标时间数列E.平均指标时间数列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时间数列12.总量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的方法有()A.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B.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C.相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D.序时数列平均发展水平E.质量数列平均发展水平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时间数列13.增长量因对比的基期不同,分为()A.平均增长量B.逐期增长量C.年增长量D.累计增长量E.月增长量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时间数列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14.时间数列正确答案: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是指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
统计学时间序列习题
第四章 时间数列习题一、选择:1、作为动态数列水平的指标可以是:(甲〉总量指标;(乙〉相对指标;(丙〉平均指标。
( ) ①甲 ②乙丙 ③甲乙丙 ④甲丙2、我国"九五"时期每年钢产量是:(甲)时期数列;(乙〉时点数列。
计算这个数列的平均水平要运用的算术平均数是:〈丙〉简单算术平均数;(丁)加权算术平均数。
( ) ①甲丁 ②乙丙 ③甲丙 ④乙丁3、最近几年每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是:(甲)时期数列;(乙)时点数列。
计算这个数列的平均水平要运用的平均数是:(丙)简单算术平均数;(丁)“首末折半”序时平均数。
( ) ①甲丙 ②甲丁 ③乙丙 ④乙丁4、某企业工业生产固定资产原值变动资料(单位:千元〉:1998年1月1日8000当年新增2400,当年减少400试确定工业生产固定资产原值平均价值( ) ① 10000 ②9000 ③5000 ④15005、某车间月初工作人员数资料如下:(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280 284 280 300 302 304 320 计算该车间上半年月平均工人数计算式是:①iii f f α∑∑②iiif f α∑∑③inα∑ ④12311122...1n a a a a n -++++-6、2003年上半年某商店各月初棉布商品库存〈千元〉为:( )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42 34 36 32 36 33 38 试确定上半年棉布平均商品库存。
①35 ②30 ③35.7 ④407、某银行农业贷款余额(千元)如下: 2002年 1月1日 84 2002年 4月1日 81 2002年 7月1日 104 2002年10月1日 106 1999年 1月1日 94 试确定农业贷款平均余额( )①93.8 ②76 ③95 ④117.258、2003年11月某企业在册工作人员发生了如下的变化(人):2003年11月1日在册 919 2003年11月6日离开 29 2003年11月21日录用 15试确定该企业11月份日平均在册工作人员数( ) ①900 ②905 ③912 ④9199、某采购点12月1日有牛300头,12月5日卖出230头,12月19日购进130头。
时间序列习题及答案
时间数列一、填空题1、动态数列分为、和动态数列三种。
2、动态数列由和两要素构成。
3、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求平均数,统计上又叫。
4、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
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公式、表示。
5、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6、平均发展速度是的平均数。
7、测定季节变动的最重要指标是。
二、单项选择题1、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相对数数列D. 平均数数列2、序时平均数计算中的“首末折半法”适合于计算()。
A. 时期数列B. 连续时点数列C. 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D. 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3、已知某地区2000年的粮食产量比1900年增长了1倍,比1995年增长了0.5倍,那么1995年粮食产量比1990年增长了()。
A. 0.33倍B. 0.50倍C. 0.75倍D. 2倍4、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5%、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A. 3%×5%×8%B. 103%×105%×108%C. (3%×5%×8%)+1 D(103%×105%×108%)-15、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8%,2003年比2001年增长了12%,则2003年比20年增长了()。
A. 3.7%B. 50%C. 4%D. 5%6、某企业2000年的利润为100万元,以后三年每年比上年增加10万元,则利润的环比增长速度()。
A年年增长 B. 年年下降 C. 年年保持不变 D. 无法做结论7、1980年为基期,2003年为报告期,计算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需要()A. 开24次方B. 开23次方C. 开22次方D. 开21次方8、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应()。
A. 为0B. 为1C. 大于1D. 小于1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动态数列中,哪些属于时点数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时间数列分析和预测
一、填空题
1.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相继____________排列而成的序列称为_______________。
2.时间序列在__________重复出现的____________称为季节波动。
3.时间序列在___________呈现出来的某种持续_______________称长期趋势。
4.增长率是时间序列中_________观察值与基期观察值______减1 后的结果。
5.由于比较的基期不同,增长率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复合型序列是指含有___________季节性和___________的序列。
7.某企业2005年的利润额比2000年增长45%,2004年2000年增长30%,则2005年比2004年增长_______;2004年至2000年平均增长率__________。
8.指数平滑法是对过去的观察值__________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
9.如果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减量大致相等,则趋势近似于_____________;各期环比值大体相等,则趋势近似于___________。
10.测定季节波动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用图形描述时间序列,其时间一般绘制在()
A. 纵轴上
B. 横轴上
C. 左端
D. 右端
2.求解()趋势参数方法是先做对数变换,将其化为直线模型,然后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模型参数
A. 三次曲线
B. 指数曲线
C. 一次直线
D. 二次曲线
3.对运用几个模型分别对时间序列进行拟合后,()最小的模型即位最好的拟合曲线模型
A. 判定系数
B. 相关系数
C. 标准误差
D.D—W值
4.当数据的随机波动较大时,选用的移动间隔长度K应该()
A. 较大
B. 较小
C. 随机
D. 等于n
5.在进行预测时,最新观察值包含更多信息,可考虑权重应()
A. 更大
B. 更小
C. 无所谓
D. 任意
6. 按季度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S的取值范围是()
A. 0≤ S ≤4
B. 0 ≤S≤ 1
C. 1 ≤S ≤4
D. 1≤ S≤ 2
三、多项选择题
1. 时间序列可以分解为下列因素的影响 ( )
A. 长期趋势
B. 季节变动
C. 周期波动
D. 不规则变动
E. 随机误差因素
2. 某地区国民收入2000年为140亿元,2005年比2000年增长45%,则()
A. 国民收入2005年比2000年增加了63亿元
B. 2000年每增长1%的绝对值为1.4亿元
C. 五年间平均增长率是9%
D. 国民收入2005年达到210亿元
E. 国民收入2005年达到203亿元
3.测定季节变动
A. 可以依据年度资料
B. 可以依据月度资料
C. 可以依据季度资料
D. 需要三年以上资料
E. 可以依据任何资料
4. 时间序列分解较常用的模型有()
A. 加法模型
B. 乘法模型
C. 直线模型
D. 指数模型
E. 多项式模型
5.一次指数平滑法的初值的确定可以()
A. 取第一期的实际值
B. 取最初三期的加权平均值
C. 取最初几期的平均值
D. 取初值=1
E. 取任意值
四、简答题
1. 简述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
2. 利用增长率分析时间序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 简述用平均趋势剔除法求季节指数的步骤
4. 简述用剩余法求循环波动的基本步骤
5. 试比较移动平均法与一次指数平滑法
五、计算题
1.某企业利润额资料如下:
要求:(1) 求出直线趋势方程(2)预测2006年的利润额
2.已知某煤矿
(1)求五期移动平均;(2)取α= 0.9,求一次指数平滑
3.某地财政收入资料如下
试用指数曲线拟合变动趋势
4.某商场销售资料如下:(单位:百万元)
试就其进行季节变动分析
5.某企业职工人数逐年增加,有1992—2004年的资料,求得∑t = 0,∑ty=9100,∑y = 15600;试求出直线趋势方程,并估计2006年职工人数。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观察值,时间序列
2.一年内,周期性变动
3.较长时期,向上或向下的倾向
4.报告期,之比
5.环比增长率,定基增长率
6.11.54%, 6.78%
7.直线,指数曲线
8.加权平均
9.趋势性,周期性
10.趋势剔除法,按月(季)平均法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A
5.A
6.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E
3.BCD
4.AB
5.AC
四、简答题
1. 时间序列可以分为平稳序列与非平稳序列,非平稳序列包含有趋势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因此可将时间
序列变化分解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周期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四个因素。
长期趋势反映了现象在较长时间
内的发展方向,持续向上或向下的态势;季节变动表现为以一年为周期的规则变动;周期变动是围绕长期
趋势的一种起伏波动;不规则变动则是随机性,偶然性变动
2. 首先,注意分子分母的可比性,观察值不能为0或负值;其次,要观察比较的两个绝对量,计算增长1%绝对值
3. 求季节指数的基本步骤:①计算移动平均值,对季节数据采用4期移动平均,月份数据则采用12期移动平均,并进行中心化处理;②计算移动平均的比值,即各观察值除以中心化移动平均值,再计算各季
(月)的平均值;③季节指数调整,季节比率的平均值除以它们的总平均值。
4. (1)先消除季节性因素,即将时间序列除季节指数,求得无季节性资料;(2)将结果除以由分离季节性因素后的数据计算得到的趋势值,求得包含周期性及随机波动的序列;(3) 将上述结果进行移动平均,以消
除不规则波动,所得结果即为周期性波动
5. 二者均是用过去的平均值作预测值,一次指数平滑更强调不同的权数,其结果受平滑系数的影响,应选择合适α值;移动平均修匀的程度受间隔长度的影响,应选择合适的K值
五、计算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