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与宋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学与宋学

中国经学发展的历史,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或派别。但是,既然经学是一种学术思想,那么,按照学术思想“风格”的不同来进行划分,应该是最合适的了。

清代人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但“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他们把整个中国经学的历程看作汉学与宋学两家互相争胜负的过程,就是以学术思想“风格”的差异,来对中国经学史进行的分期和分派。因为汉学与宋学是传统中国学术中两种具有很大差异的经学研究方法。

一、汉学与宋学的差异

二者作为学术思想主流思潮的时期:

西汉-唐

汉学宋学——宋、元、明

如果以现代学术概念来概括汉学与宋学,则二者大致具有以下的主要区别:

1、学术范围不同:汉学研究的是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很少学者达到哲学理论的高度,甚至很少学者

有理论上的兴趣;宋学是道德学、伦理学,即“修、齐、治、平”之道,研讨心、性、理、气等概念,近似于今天所谓的哲学。二者之间互相争正统、争道统,声称是孔子的嫡传。

2、研究方法不同:汉学家多采用归纳法,认为史料本身可以真实的历史,所以他们反对孤证,重视搜集许多资料,强调根据大量资料才能得出结论;宋学家多采用演绎法,从一个思想推演出各种说法,甚至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他们更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因而他们得出的结论其实往往是他们自己的思想。汉学家常常斥责宋学家“空疏”,宋学家常常斥责汉学家“琐碎”。

3、学术重点不同:汉学的重点是“五经”,后来演化成“九经”、“十三经”等;宋学的重点是“四书”,“四书”的成立及其发展是宋学的最大特点。

从根本上说,所谓经学史上汉学与宋学的区别,实际上就是人类两种最主要的思想方式的区别。因而这种区别并不是汉代以降“经学”正式形成之后才产生,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类似的现象。先秦孔门内部,已经有“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两种不同的风格。此事徐复观先生有言及之,可谓明了:

由孟子以下的人物(今按,指荀子、陆贾等人),

都是属于思想家型的。他们受了经学典籍的基本教育,但经学典籍只在他们思想中发生各种程度不同的作用,他们并非以传经为业的经学家型的人物。实则由《礼》之大、小戴《记》,《易》之十翼,《春秋》之三传,可以推知另有一批经学家,以某一经为中心,作了许多解释和创发的工作。他们的思想与思想家型的不同之点,在于他们是顺着他们所治的经以形成他们的思想,有广狭之不同。(《中国经学史的基础》)

同时,这种区别也不仅仅在中国思想史中存在,西方思想史上同样存在。有一句古希腊的残诗说:“狐狸知道很多的事,但是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英国学者柏林曾借用这句话来分别思想史上的人物,下面转引余英時先生《论戴震与章学诚》里的一段文字:

柏林则借用这句话来分别一切思想界与作家为两大型。一是刺猬型,这一型的人喜欢把所有的东西都贯穿在一个单一的中心见解之内,他们的所知、

所思、所感最后全都归结到一个一贯而明确的系统。……另一方面则是狐狸型的人物。这种人与前一型相反,从事于多方面的追逐,而不必有一个一贯的中心系统。……他们对于各式各样的经验和外在对象,仅采取一种严肃的就事论事的认知态度,而并不企图把它们纳入一个无所不包的统一的论点之中。

所谓“刺猬型”的人,其实就类似于中国的宋学家,而“狐狸型”则类似于汉学家。

二、汉学与宋学的主要派别

1、汉学。

最粗略地看,汉学可以分为两期。一是从西汉到唐代,唐代经学基本是汉代经学的总结。其中,西汉是“今文经学”盛,东汉以后是“古文经学”盛。郑玄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他遍注群经,把今、古文经学对经书的不同解释融合到了一起,号称通学。但从此以后,所谓今、古文经学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就再也弄不很清楚了。南北朝时,北方中国主要仍奉行

郑玄的汉代经学传统,而南方中国则继承了魏晋玄学的影响,对经典的解释与汉代经学已多有区别,往往更尚义解。《北史·儒林传》说:“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唐代统一后,对经典的解释也做了统一的工作,太宗时由孔颖达主编成《五经正义》。

汉学的第二期是清代。清代汉学家以“汉学”自名其学,自认为他们是越过宋明、乃至六朝和唐代,直接继承发扬了汉代经学的传统。实际上,他们的“汉学”与汉代的经学并不一样。在经书的文字训诂上,他们的确较多地遵循了汉代经师的意见,但是,清代汉学家已经渐渐地发展成了“为学术而学术”的人,近似于现代意义上的“学者”而不再是传统的“儒者”了。他们专注于经书的解释,至于怎样将经书里所蕴藏的“道”推行于天下,则往往是他们没兴趣考虑的问题了。晚清汉学家陈澧在他的名著《东塾读书记·自序》开篇就说:“澧性好读书,于天下事惟知此而已。”这是清代汉学家的典型心态,而这样的心态,与顾炎武倡导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相距何止千里!传统的“儒者”为何会渐渐向近代的“学者”转变?其意义何在?这是当代思想史研究里的一个焦点性课题。清代汉学的鼎盛时代是乾隆和嘉庆两朝,因而清代汉学家又被称为“乾嘉学派”。

2、宋学。

最粗略地看,宋学可以分为宋元和明代两期。前者又称为理学,后者又称为心学。宋学的出现主要是儒学为了应对佛教的挑战。因为传统儒学主要重视实际的东西,不喜欢形而上的理论思考,这一点上与佛教相形见拙,因而渐渐无法吸引读书人,出现了“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的局面。

理学的理论奠基人一般认为是所谓的“北宋五子”,即周敦颐、邵雍、张载和程颢、程颐兄弟。南宋的朱熹继承了五子的学说,集其大成,并撰成《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理学的经典文献。程朱理学固然提倡由经书以见道,而不要陷入文字训诂的繁琐工作中去,但他们仍然强调“读书”,以“读书”为见道的必经阶段。而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则比朱熹更主观,他强调学者要“先立其大”,先要有了自己的一番见地,然后“读书”也不迟。“读书”也不是见道的必要条件,即使不识字的人,也未尝不可以见道。陆九渊曾说:“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的做个人。”这就是他的精神。他的学说又被称为心学。到了明代中期,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见解,集心学的大成,称为陆王心学。相信自己,把经书仅作为自己思想的印证,这大体上就是宋学的精神,只是在这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