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ppt
呼吸作用ppt课件
![呼吸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d301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8.png)
三羧酸循环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底物浓度、产物抑制、酶活性调节等。
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
1 电子传递链的定义和重要性
电子传递链是生物体内氧化呼吸链的主要组成部分,通 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NADH和FADH2中的电子传递给 氧,同时产生大量ATP。
2 电子传递链的组成
电子传递链包括NADH脱氢酶、辅酶Q、细胞色素还原 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组成部分。
3 氧化磷酸化的定义和重要性
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ATP生成的主要途径,通过电子 传递链将电子传递给氧的过程中,驱动ADP磷酸化生成 ATP。
4 氧化磷酸化的调控
氧化磷酸化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底物浓度、产物抑 制、酶活性调节等。
04
无氧呼吸过程简介
无氧呼吸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无氧呼吸是一种在缺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 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ppt课件
目录
• 呼吸作用概述 • 细胞呼吸的分子基础 • 有氧呼吸过程详解 • 无氧呼吸过程简介 • 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 实验:测定细胞呼吸速率及影响因素
01
呼吸作用概述
化有机物,释放能 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意义
为生物体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 动。
03
能量释放
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较少,且以 热能形式散失;有氧呼吸释放的 能量较多,部分储存在ATP中。
04
无氧呼吸的生理意义
在缺氧条件下维持生命活动
当生物体处于缺氧环境时,无氧呼吸 能够为其提供必要的能量,维持生命 活动的进行。
酒精发酵
在酿酒过程中,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 吸作用,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 碳,从而得到酒精饮料。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PPT课件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7650e55f0e7cd18525365c.png)
甲 25 mL 乙 25 mL 丙 25 mL 丁 25 mL
75 mL 75 mL 75 mL 75 mL
无氧 通氧 无氧 通氧
第30页/共58页
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实验 材料 取样
④产生CO2不是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充要条件,因为 酒精发酵也会产生CO2。 ⑤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 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第11页/共58页
1.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
(1)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 名称。 1. 丙酮酸 ,2. 水 , 3. 二氧化碳。
第12页/共58页
第40页/共58页
(2009·福建高考)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 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 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 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 mL)、温度计、 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 g/mL的葡萄糖溶 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 吸作用放出的热量更多。
处理
分组
供氧 培养液 情况
适宜 浓度 酵母 菌液
破碎细 50 mL 胞(细胞
器完整)
50 mL 未处理
甲 25 mL 乙 25 mL 丙 25 mL 丁 25 mL
75 mL 75 mL 75 mL 75 mL
无氧 通氧 无氧 通氧
第31页/共58页
[解析] 据题可知,对酵母菌的处理是破碎细胞保持细 胞器完整。它与未处理细胞的差别是细胞质浓度不同,细胞 质中酶的浓度不同。破碎细胞的细胞质中酶的浓度较低,所 以反应速率较慢,生成的丙酮酸较未破碎细胞少,所以丁组 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5-3-2细胞呼吸之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 PPT课件
![5-3-2细胞呼吸之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1395e5cc22bcd127ff0c66.png)
释能
是否 耗氧
丙酮酸 [H] 少量 否
第二阶段 线粒体 丙酮酸 CO2、[H] 少量 否
第三阶段 线粒体 [H]、O2
H2O 大量 是
有氧呼吸小结
①主要场所:线粒体
②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1709kJ/mol,约60%)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1161kJ/mol,约40%)
③总反应式:
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判 断哪种呼吸方式占优势,可如下分析:
课堂练习
1.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
2.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可 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此时葡萄糖被分解为—— —乳—酸—— 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与——氢—结—
3.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细胞呼吸要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积累减少。 因此,对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来说,又要设法降 低细胞的呼吸强度,尽可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等。
粮食储藏
果蔬保鲜
粮食储藏
粮食储藏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保持 干燥,抑制细胞呼吸,延长保存期限。
例:稻谷等种子含水量超过14.5%时, 呼吸速率就会骤然增加 ,释放出的热量和 水分,会导致粮食霉变。
生产啤酒、果酒和白酒等 生产乳酸类、柠檬酸类饮料 生产味精、酱油和醋 生产单细胞蛋白 应用于垃圾、废水的处理 利用发酵产生沼气
2.农业生产
细胞呼吸为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细胞的分、 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提供能量和各种原料,因此, 在农业生产上,要设法适当增强细胞呼吸,以促 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例:水稻生产中的适时露田和晒田等措施的 实质就是为了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以增强根系的细 胞呼吸。
发酵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课件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2ff4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5.png)
实验操作
将植物放入玻璃缸内, 在密封条件下给予适宜 的光照和温度,记录下 初始状态下的温度和湿
度。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每隔一 段时间记录下温度和湿 度的变化,观察植物的
生长状况。
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可以得出植物无氧呼吸 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变 化趋势,进而推断出无 氧呼吸的代谢产物和能
量释放情况。
化学反应
丙酮酸 → 乳酸 或 丙酮酸 → 酒精 + 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及其意义
01
总结词
细胞获得能量的过程
02 03
详细描述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糖 + 酶 → 乳酸 或 糖 + 酶 → 酒精 + 少量能量。这个过程虽然不产生大量能量,但可以满足细胞基 本生理活动的需要。
化学反应
详细描述
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通过柠檬酸循环 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少量能量。这一阶段需 要氧气参与,为后续的三个阶段提供能量来源。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总结词
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乙酰辅酶A,产生大量能量。
详细描述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通过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将乙酰 辅酶A彻底氧化,同时产生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气参与,为细胞提供大量 的能量。
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促进新陈代谢
有氧呼吸可以促进有机物的氧化 分解,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
无氧呼吸的生物学意义及作用
适应环 境
无氧呼吸是细胞在氧气不足环境中的一种适应机制,能够利用有限 的氧气进行氧化磷酸化,为细胞提供能量。
维持生命活 动
在某些情况下,如肌肉收缩、红细胞运输氧气等,细胞需要短时间 内提供大量的能量,无氧呼吸可以迅速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生命活 动。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课件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f673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1.png)
在细胞内,葡萄糖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与氧气结合,释放能量。
能量来源
植物的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光合 作用、生长和发育等生理活动。
酵母的无氧呼吸
01
02
03
过程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通过 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 乙醇和二氧化碳。
特点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 主要用于酵母的生长和繁 殖。
应用
在酿酒和面包制作中,人 们利用酵母的无氧呼吸来 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制 作出美味的食品。
无氧呼吸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进行的一种呼吸方式,通常产生的能 量较少,约为有氧呼吸的19%。
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一种形式,通常在缺氧或者无氧环境中进行。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 较
过程不同
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参与,将糖类 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无氧呼 吸则是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 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
有氧呼吸的生物意 义
提供能量
有氧呼吸是细胞产生能量 的主要方式,通过氧化磷 酸化过程释放大量能量, 供给细胞代谢和维持生命
活动。
合成ATP
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 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 水和二氧化碳,同时合成 ATP,为细胞提供直接能
源物质。
合成其他物质
有氧呼吸过程中,某些中 间产物可以用于合成其他 物质,如脂肪、蛋白质和
核酸等。
无氧呼吸的生物意 义
快速能量供应
无氧呼吸是快速提供能量的方式, 当氧气不足时,细胞可通过无氧
呼吸迅速产生能量,满足代谢需求。
适应环境
无氧呼吸使生物能够在氧气不足的 环境中生存,如缺氧的深海、土壤 等。
合成其他物质
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某些中间产 物可用于合成其他物质,如乳酸、 乙醇等。
22人教版新教材生物必修一课件--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22人教版新教材生物必修一课件--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73dae9427d3240c8547ef3f.png)
(2) O2 浓度在 2.5% ∼ 10% 时(不包括10%)和在10%以上时,该器官 的细胞呼吸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 O2 浓度在 2.5% ∼ 10% 时(不包括10%),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 时进行; O2 浓度在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3) O2 浓度为5%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 CO2 量相等,二者消 耗的葡萄糖是不是也一样多? [答案] 不是。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可以看出:有氧呼吸时, 1 C6H12O6 → 6 CO2 ;无氧呼吸时, 1 C6H12O6 → 2 CO2 ,所以当有氧呼吸 和无氧呼吸释放的 CO2 量相等时,二者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
主题学习一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无氧呼吸也是一种重要的呼吸方式,与有氧呼吸相比,两者在反应产物, 能量释放方面有众多不同。请根据教材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在通风条件不好的环境中储藏的苹果会有酒味散发,而马铃薯储藏久了 却不会有酒味产生,请分析其中的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 提示:苹果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 CO2 ,马铃薯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因 为不同生物细胞所具有的酶不同,导致反应途径不同,产物也不同。
储藏作物种子 时,将种子晒 干,减少自由水 的含量,以减弱 细胞呼吸,减少 有机物的消耗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79c74bb5fd0a79563c1e7216.png)
无氧呼吸无氧呼吸: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生物在无氧条件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基质。
3.过程(1)第一阶段:C6H12O6丙酮酸+[H]。
(2)第二阶段:①生成酒精:对于高等植物和酵母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
丙酮酸+[H]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②生成乳酸:对于高等动物、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细胞、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乳酸。
丙酮酸+[H]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③总反应式: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4.能量的产生:每摩尔葡萄糖生成酒精释放的能量为225.94kJ,生成乳酸释放的能量为196.65kJ,其中都有61.08kJ的能量转移到ATP中(生成2mol ATP),其余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发酵:对于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习惯上称为发酵。
∙∙易错点拨:1、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2、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
3、由于酶的不同决定了丙酮酸被还原的产物也不同:大多数植物、酵母菌、水果果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CO2;有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如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而高等动物、人及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1.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1)形状:粒状、棒状。
(2)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结构: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大大增加了内膜表面积,嵴周围充满液态的基质,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有氧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O2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C02和H2O,并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有氧呼吸(需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厌氧呼吸)比较
![有氧呼吸(需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厌氧呼吸)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837e3353968011ca300910b.png)
实质 相 同 点 意义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需要 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联系
有氧呼吸(需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厌氧呼吸)比较
项目比较 有氧Leabharlann 吸 无氧呼吸过程模型有 氧 呼 吸
细 胞 质 基 质
[H]
葡萄糖 酶 少量能量 丙酮酸
+H2O
酶
C2H5OH+CO2+能量 C3H6O3+能量
无 氧 呼 吸
线 粒 体
大 量 能 量
O2 酶 H2O
[H] 酶
少量能量 注: 表示有氧呼吸
CO2
表示无氧呼吸
反应 条件 呼吸 场所 不 同 分解 点 产物
需要O2、酶和适合的温度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CO2和H2O
不需要O2、需要酶和适合的温度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 CO2、酒精或乳酸
释放 能量
特点
1 mol 葡萄糖释放能量196.65 kJ 1 mol 葡萄糖释放能量2 870 kJ, (生成乳酸)或225 kJ(生成酒精), 其中1 161 kJ左右转移至ATP中 其中均有61.08 kJ转移至ATP中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完 全释放
光合作用(共70张PPT)
![光合作用(共7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6f03761711cc7931b7168d.png)
观察与记录
烧 光照 距离 杯 (日光灯) 光照 强度 叶子圆片上浮所需时间
第一片 第二片 第三片 第四片
1 2 3
40W 40W 40W 结论:
5CM
强 中 弱
√
√
√ √
√ √ √
30CM
50CM
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条件 光照下才可发生
硝 化 细 菌
化能合成作用
• 2NH3+3O2 2HNO2+O2 2HNO2+2H2O+能量 2HNO3+能量
能量
6CO2+6H2O
(CH2O)+6O2
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 细菌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 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 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化能合成 作用。 • 除了硝化细菌外,自然界还有铁 细菌、硫细菌属于进行化能合成 作用的自养生物。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温度
光合作用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温度直 接影响酶的活性。一般植物在10℃~35℃ 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应用: 增加昼夜温差
温度
CO2 吸 收 或 释 放 量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t
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矿质营养
N:光合酶及NADP+和ATP的重要组分
有机物
化学能
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光合作用 原料 CO2、H2O 产物 O2、葡萄糖等有机物 呼吸作用 O2、葡萄糖等有机物 CO2、H2O等
贮藏能量的过程 释放能量的过程 能量 转换 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 稳定的化学能→活跃 定的化学能 的化学能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725c124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8.png)
小结
细胞 呼吸
有氧 条件
产生
大量的CO2和水
无氧 产生 条件
少量的CO2和酒精
有氧 呼吸
无氧 呼吸
有氧呼吸
与生活的联系
如何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
具体做法:让司机呼出的气 体直接接触到用硫酸处理过 的重铬酸钾,如果呼出的气 体中含有酒精,重铬酸钾会 变成灰绿色的硫酸铬.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提供细胞生命
结合下图思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无氧与有氧对比
场所
不
同
条件
点
产物
能量
相
联系
同
实质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氧气、酶等 CO2和H2O 释放大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 酶等
酒精和CO2或乳酸 释放少量能量
第一阶段反应场所和过程完全相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细胞呼吸意义
➢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丙酮酸 (C3H4O3) 酶 2乳酸(C3H6O3)
无氧呼吸过程——乳酸发酵 乳酸菌
酶
酶
无氧呼吸过程
葡萄糖 少量能量
[H]
丙酮酸
乳酸
酒精+CO2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物质变化:C6H12O6
酶 2C3H4O3(丙酮酸)+4[H]
产能情况: 少量能量
场所:细胞质基质 酶
物质变化:2C3H4O3 +4[H] 2C3H6O3(乳酸)
主要场所:线粒体 活动所需能量,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线粒体简笔图
嵴
增大膜面积分 布有氧呼吸的 酶
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 条件
呼吸
不
场所
同
点
分解
产物
释放 能量
特点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
需要O2、酶和适宜的温度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CO2和H2O
1 moL葡萄糖释放2 870 kJ的能量, 其中1 161 kJ左右转移至ATP中
有机物彻底分解, 能量完全释放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1 moL葡萄糖释放196.65 kJ(生 成乳酸)或225 kJ(生成酒精) 的能量,其中均有61.08 kJ转移
至ATP中
特点
有机物彻底分解, 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没有彻底分解, 能量未完全释放
项目比较
实质
相 同 意义 点
联系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需要
① ②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项目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反应 条件 需要O2、酶和适宜的温度
不需要O2 ,需要酶和适宜 的温度
呼吸 场所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
不 分解 同 产物
CO2和H2O
CO2、酒精糖释放2 870 kJ 的能量,其中1 161 kJ左右 转移至ATP中
第一阶段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