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的文献评价
流行病学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流行病学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是两个重要的方法,用于整合、评估和总结相关研究的结果。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流行病学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概念和目的系统评价是根据既定的研究问题,结合科学方法,对所有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检索、筛选、评估和总结的过程。
其目的是评估某一特定健康问题的证据,以支持决策制定或制定治疗方案。
系统评价的目标是提供可靠的证据,以便做出可信的健康推荐。
荟萃分析是系统评价的一个重要步骤,它通过统计方法将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合并和汇总,从而得到更稳定、可靠的结果。
荟萃分析可以定量评估特定研究问题的各项指标,并提供统计学上的判断。
二、方法和步骤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明确需要评估的健康问题,并设定明确的研究目标。
2. 制定筛选标准:明确纳入和排除各类研究的标准,例如研究设计、样本量、质量评估等。
3. 检索文献:采用系统性的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包括各类数据库、期刊、会议论文等。
4. 筛选文章: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章。
5. 评估质量: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工具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工具等。
6. 提取数据:从纳入研究中提取相关数据,包括人口学特征、干预措施、结果等。
7. 分析数据:将提取的数据进行合并和分析,计算总效应和相应的统计学指标。
8. 进行荟萃分析:根据数据的多样性、同质性等,决定是否进行荟萃分析,采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9. 解释结果:对荟萃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包括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影响因素等。
10. 制作报告:将整个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结果进行报告,包括方法、结果和结论。
三、应用与局限性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评估和总结特定健康问题的证据,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尤其在医学领域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和系统评价
选择文献的依据:需要明确四个要素(研究对象的 类型、研究的干预措施或暴露因素、研究的设计方案、 主要研究指标)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收集文献
系统、全面地收集所有相关的文献资料是系统评价 区别于叙述性文献综述的重要特点。
要按照计划书中的检索策略,采用多渠道检索。除 发表的文献外,还应收集其他尚未发表的内部资料以 及多语种的相关资料。
Cochrane collaboration
Archie Cochrane (1909-1988)
/
Meta-分析已成为循证医学对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综述
的基本统计方法,可定义为数量化的严格综述。
其最大的优点是通过综合各原始文献的研究结果,增 大了研究的样本量,从而增加了研究结果的把握度, 并可解决各单项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问题。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分类
定性系统评价 原始文献的研究结果被总结但未经统计学合并。
定量系统评价(使用Meta分析)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各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统 计合并的过程。
叙述性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区别
特征
叙述性文献综述
系统评价
研究的问题
涉及的范畴常较广泛 常集中于某一临床问题
原始文献来源 常未说明、不全面 明确,常为多渠道
传承发展 与时俱进——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规划教材建设40年回顾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1年1丨]第25畚第1期Chin J L)is CoiUml Prev 2021 Jan; 25( 1)•流行病学教学研究•传承发展与时俱进—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规划教材建设40年回顾詹思延100191北京,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通信作者:詹思延,E-mail:siyan-zhan@D O!:10.16462/ki.zhjbkz.2021.01.002【摘要】预防医学类专业本科生《流行病学》规划教材从1980年面世至今,走过了40年的历程,在几代流行病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更新到第8版,成为流行病学立体化教材体系的核心,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回顾了此套教材的编撰过程,对比分析了各版教材的内容,为不断完善本科生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流行病学;本科生;预防医学;教材【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4-3679(2021)01-0008-04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keep the pace with times------Review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pidemiology textbooks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undergraduates in the past 40 years in ChinaZH AN Si-yanDepartment o 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School o f Public H ealth,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19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 AN S i-ya n, E-m a il:siyan-zhan@【A bstract】It has been 40 years since the publication (>f Epidemiology Textbook ( Edition 1 ) forundergraduates in preventive medicine in 1980 in China. By way of the joint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of epidem iologists, the textbook has been updated to the Eighth Edition in 2017. It has become the core ofthe three-dim ensional textbook system of epidemiology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This article aimed to review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of this set of textbooks, and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ontents of each edition of the textbook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for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textbook.【K eyw ords】Epidemiology; Undergraduates ;Preventive medicMne;TextbookFund program: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Education Committe, Research project in medical education(Chin J Dis Control Prev2021 ,25( 1) :8-l 1)2020年C O V I D-19的全球大流行再次把流行病 学这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推到世人的面前,无论是像 福尔摩斯探案一样的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还是基于各种监测报告数据的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各 种数学模型的疫情预测,以及对各种防控措施的科学 评价,都充分彰显了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骨干学科 和现代医学基础学科的重要地位。
Cochrane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
Cochrane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Basic Methods for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附一院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李静秦莉刘鸣Chines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Department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The First University Hospital, West China Health Sciences Center, Sichuan UniversityJing Li, Li Qin, Ming Liu(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成都610041)摘要:Cochrane系统评价是通过收集、评价和合成日益增长的原始临床研究结果,得出有关干预措施的综合效果,为卫生决策和临床实践提供真实、可靠的证据。
它采用了科学、明确、可重复的研究方法以减少偏倚因素的影响,因此与传统综述不同。
Cochrane系统评价特别适用于某一干预措施的利弊根据单个临床研究结果难以确定,或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时。
而质量差的系统评价可能误导决策者和临床医师。
本文将介绍Cochrane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期望对愿意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Abstract: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s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by identifying, appraising, and summarizing the results of otherwise unmanageable quantities of primary research in an effort to provide valid, reliable evidence for health decision-mak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They differ from traditional reviews produced by "content experts" in that they use a replicable, scientific and transparent approach that seeks to minimize bias. They are particularly useful when there is uncertainty regarding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r harm of an intervention and when there are variations in practice. Poor quality systematic reviews may misleadpolicy-makers and clinicians.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basic methods of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s in order to help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conducting systematic review.Key words: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method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是根据某一具体的临床问题,采用系统、明确的方法收集、选择和评估相关的临床原始研究,筛选出合格者并从中提取和分析数据,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循证医学》第六章系统评价(新)
外部的真实性
是否有推广价值,能否应用于临床病人?
长 治 医
内部的真实性
学 院 预 防 医 学 教 研 室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临床试验中的误差:随机误差、 临床试验中的误差: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即是偏倚
选择偏倚 测量偏倚 混杂偏倚 随访偏倚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ase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ased
第六章 系统评价
长 治 医 学 院 预 防 医 学 教 研 室
系统评价( (systematic review,SR)
SR的出现是临床医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Sachett教授的调查: 一周内读文献时间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ased
“在中度哮喘的成年病人中 , 与中等剂量的类固醇喷雾治 在中度哮喘的成年病人中, 在中度哮喘的成年病人中 疗比较,salmeterol喷雾治疗对控制症状和预防远期肺损 疗比较, salmeterol喷雾治疗对控制症状和预防远期肺损 害的效果如何?" 害的效果如何?"
长 治 医
步骤2: 制定研究计划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ased
问题的构成要素:简明、准确、 问题的构成要素:简明、准确、具体 研究对象(P) 干预类型(I) 对照措施(C) 评价的结局(O)
长 治 医 学 院 预 防 医 学
步骤1、提出“焦点” 步骤 、提出“焦点” 问题
问题 1.病人特征
教 研 室
例子 “在中度哮喘的成年病人中 在中度哮喘的成年病人中…… 在中度哮喘的成年病人中
所要评价的干预措施? Salmeterol喷雾治疗 2a. 所要评价的干预措施 ? Salmeterol喷雾治疗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ased 所考虑的对照治疗? 2b. 所考虑的对照治疗? 3. 最重要的疗效结果是什 么? …与中等剂量的类固醇喷雾治疗相 与中等剂量的类固醇喷雾治疗相 比较…… 比较 …..控制症状和预防长期的肺损害? ..控制症状和预防长期的肺损害 ..控制症状和预防长期的肺损害? "
流行病学循证医学问答题
流行病学循证医学问答题1、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主要观点、基本原则?核心思想:医务人员应该认真地、明智地、深思熟虑地运用在临床研究中得到的最新、最有力的科学研究信息来诊治病人。
EBM是最佳研究证据与医师的临床实践和病人价值观三者之间的结合主要观点:1)过去的医学实践也是基于证据的,但这个证据不是循证医学所特指的“现有最佳证据”。
2)经验也是证据,但他们是不可靠的、低质量的证据。
3)循证医学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行为。
4)在应用证据时,要考虑病人的特殊性,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5)当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不存在时,前人或个人的实践经验是最好的证据。
基本原则:1)系统、全面查寻研究证据并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评价文献的质量;2)应用最佳证据进行医疗决策。
2、循证医学实践“五部曲”:1)确定拟解决的具体临床问题;2)系统、全面地检索现有临床研究证据;3)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临床重要性;4)应用最佳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专业知识、病人的选择解决临床问题,指导医疗决策;5)评价实践后的效果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3、临床流行病学的特点、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临床流行病学特点:1.临床特点:研究主体:临床医生;研究基地:临床各学科;研究对象:病人及其群体,研究整体的人,而不是人的某一部分(细胞、组织、器官等);研究内容: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及评价。
2.流行病学特点:群体的观点;对比的观点;概率论的观点。
3.多学科相结合的特点: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和医学社会学等研究内容: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是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和评价。
设计:临床研究方案和观察方法的设计;测量:应用客观的方法衡量和比较各种临床现象和结局。
;评价: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标准,全面、客观地评价临床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学科性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是临床医学,是在临床医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方法学,构成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
中国大陆13年宫颈癌临床流行病学大数据评价
中国大陆13年宫颈癌临床流行病学大数据评价一、本文概述宫颈癌,作为一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为了深入理解我国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究其发展趋势,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中国大陆近13年的宫颈癌临床流行病学大数据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价和分析。
通过收集全国范围内的宫颈癌临床流行病学数据,我们深入剖析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年龄分布、地域差异、病理类型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信息。
本研究不仅反映了我国宫颈癌流行趋势的变化,也为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决策者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本文也揭示了我国宫颈癌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筛查普及率不足、早期诊断困难、治疗资源不均等。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引起社会各界对宫颈癌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共同推动宫颈癌防控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宫颈癌流行病学数据的来源、处理方法,以及具体的分析结果。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策略,为推动我国宫颈癌防治工作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大陆13年间宫颈癌临床流行病学的大数据进行评价,以揭示宫颈癌的流行趋势、影响因素以及防控策略的有效性。
研究材料主要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各大医院的宫颈癌登记系统,涵盖了宫颈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年龄分布、地区分布、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治疗方法等关键信息。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回归分析等,以揭示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采用了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设计,通过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探讨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我们还结合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对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防控策略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系统评价
由作者根据特定的目的和需要或兴趣,围绕某 一题目收集相关的医学文献,采用定性分析的 方法,对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自己的观点和 临床经验进行阐述和评论,总结成文,可为某 一领域或专业提供大量的新知识和新信息,以 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某一专题的研究概况 和发展方向,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作为临床实践和研究的决策依据。
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Cochrane系统评价
Cochrane系统评价是指Cochrane协作网内的系统评价
员按照统一工作手册(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在
相应Cochrane评价组编辑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并发表在 Cochrane图书馆的系统评价。
资料提取
数据提取表的设计尚无统一标准,设计时通常包 括以下信息:
①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
②研究方法和可能存在的偏倚
③研究对象的特征 ④干预措施的特征
⑤结局指标
⑥研究结果 ⑦其他信息
数据分析和结果描述
定性分析 数据的分析
定量分析
结果的描述:纳入研究及其基本特征、纳入研究的偏倚风 险评价(质量评价)、各原始研究的结果及Meta-分析的结
制定系统评价计划书
Cochrane 协作网要求所有的评审合格的系统 评价计划书都要公开发表在 Cochrane 图书馆,接 受来自同行或有兴趣者等各方人员的评价,提出 意见或建议,确保系统评价实施方法完善可靠。
同时,公开发表的计划书还有助于提醒他人该题
目已经在研,避免重复研究。
检索文献
系统评价与传统文献综述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制 定检索策略,进行系统、全面地检索。 除利用文献检索的期刊工具及电子光盘检索工具 ( MEDLINE 、 Embase 、 Scisearch 、 Registers of
流行病学的文献评价
2012级临床流行病学治疗性研究文献评价姓名:孙博学号: S12146专业:泌尿外导师:董隽一、研究目的与选题1.研究目的:该试验目的明确,探索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
2.文献依据:该试验选题依据有相关文献支持,包括:《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哈乐治疗10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对照研究》、《长时间应用非那雄胺对老年大鼠前列腺组织的影响》等。
3.创新性:该实验创新性欠佳,理由:盐酸坦索罗辛属于α受体阻滞剂,非那雄胺属于5-α还原酶抑制剂,这两类药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在单独应用及联合用药方面均在多年前已经获得《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6年出版)的确认。
4.临床意义:该实验临床意义有限,理由:两种药物在临床已使用多年,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安斯泰来产约2000年在我国上市),非那雄胺(默沙东产约1994年在我国),作为两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见药物,多年来国内外关于其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发表很多,而该文献在2011年发表,故临床意义有限。
二、设计方案该试验属于治疗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案,但设计缺陷较多,具体如下:1.随机化:该文仅提到“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但未提及具体随机化方法,这样难以判断其随机化分组是否正确、充分。
2.对照:该文设立了安慰剂对照组,含患者47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例均为该医院2007年4月一2009年3月的9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门诊患者。
对照组有一定可比性,但文中仅提及“2组患者年龄、症状、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等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未提及均衡性检验的具体方法及数据,组间差别不确定。
3.盲法:本研究未采用盲法,无法有效避免受试者或研究者的主观偏见和测量性偏倚。
三、研究对象1.诊断标准:该文仅提及“所有病例诊断符合标准1”,未详细阐述诊断标准。
经查阅文中参考文献1《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标准为: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就诊的50岁以上男性患者,首先应该考虑BPH的可能,至少应行下列检查:①病史及I-PSS、QOL评分;②体格检查(直肠指诊);③尿常规;④血清PSA;⑤超声检查(包括残余尿量测定);⑥尿流率。
如何阅读与评价医学研究文献
(2)二次研究证据(Secondary studies), 二次研究证据: 对原始文献的系统阅读、综合分析、提练和概 括论述,包括Meta-分析、系统评价、综述、临床 实践指南、决策分析、经济学分析试验性研究证据。
阅读和评价医学文献的重要性
1 为了解决临床医疗实践中有关疾病病因、 诊断、治疗、预后的问题,掌握新近的诊断 技术和治疗措施,跟上医学发展前沿;
3.临床研究证据必须结合病人具体情况 我们主管的病人与临床研究证据中的研究 对象存在性别、年龄、并存症、疾病严重程 度、病程、依从性、社会因素、文化背景、 生物学及临床特征的差别,即使是真实、可 靠且具有临床价值的研究证据,也不一定能 直接应用于每一个病人, 必须根据自己的临床专业知识、分析评价 相关临床研究证据,综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和 选择,并作相应调整。切忌生搬硬套,以防 误导。
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是:
如何应用真实、最新的医学信息为患者治病,尽可 能保存功能、减少痛苦和症状以延长患者的寿命,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这不仅要求医务人员有高度的热情,还要掌握基 本技能,包括掌握严格评价医学文献的技巧,全面 而又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临床医学研究文献, 掌握快速阅读和正确评价临床医学文献的基本原则 和方法,筛选出真实、有临床意义的研究证据应用 于临床实践,为患者做出最佳的医疗决策。
2.证据质量良莠不齐 虽然全世界每年有200多万篇有关医学文章发表在 2万余种医学杂志,但真正有用的不足15%,多数文 献未经同行严格评价,或带有商业目的。即使发表 在最著名的医学杂志上的文章也不一定完美无缺。 经分析发表的文章,从设计、实施、结果分析和文 章撰写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缺陷。结果是,许多诊断 试验和治疗方法未经严格评估就进入临床常规应用, 给患者造成严重危害。
循证医学-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6 2267 246 10.85
7 8587 1570 18.28
安慰剂组 观察 死亡 死亡率 人数 人数 PC(%)
624 67 10.74 771 64 8.30 850 126 14.82 309 38 12.30 406 52 12.81 2257 219 9.70 8600 1720 20.00
可信区间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el,CI)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a,常取95%或99%)去估计未知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 可信区间的计算主要与标准误有关,标准误愈小,抽样误 差愈小,可信区间的范围就窄,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参数的 可靠性就愈好;
➢可信区间主要用于估计总体参数,从获取的样本数据 估计某个指标的总体值,如均数的可信区间可用来估计 总体均数,率的可信区间可用来估计总体率。还可以用 于假设检验。尤其是试验组与对照组某指标的差值或比 值的可信区间,在循证医学中更为常用。
分类资料的指标
2. 率差(RD)及可信区间
前述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 CER=25%,EER=12% SE (p1- p2) =0.049 (p1- p2) ±uaSE=(-0.23,-0.03)
该例两率差的可信区间为(-0.23,-0.03),上下限均 小于0 (不包含0),两率有差别。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 的病死率EER=12%,对照组的病死率CER=25%。
两率差的可信区间由下式计算: 两率差的可信区间:(p1- p2) ±uaSE 两率差的标准误:SE (p1- p2)
=√ p1(1- p1) /n1+ p2(1- p2) /n2
分类资料的指标
2. 率差(RD)及可信区间 ➢两率差为0时,两组的某事件发生率没有差别,而两个率差 的可信区间不包含0(上下限均大于0或上下限均小于0 ), 则两个率有差别。 ➢反之,两个率差的可信区间包含0,则无统计学意义。
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系统评价和叙述性综述的区别
系统评价 叙述性综述
研究问题:常集中于某一问题 涉及范围较广
文献来源:明确,常为多渠道 不全面
检索方法:有明确检索策略 常未说明
文献选择:有明确选择标准 有潜在偏倚
文献评价:有严格评价方法 方法不统一
Medline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维普
Pubmed
EMbase
中国学术期刊网
万方数据库
Cochrane library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
文献检索技术
布尔逻辑算符:and、or、not 截词算符:*、? 位置算符: (W) 、(N) 、 NEAR、PRE…
没有对照的研究。
系统综述的一般流程
题目
提出问题 摘要
检索文献
纳排 标准
得出结论
排除 文献
阅读 全文
初筛文献
Meta分析 定性综述
更新
纳入文献
质量评价 提取数据
Meta分析的定义
采用统计学方法,将多个独立的、针对同 一个临床问题,可以合成的临床研究综合 起来进行定量分析。
中文译名:荟萃分析,汇总分析、集成分 析、二次分析、衍生分析等
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系统评价(综述)是一种全新的文献评价方法 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如疾病的病因、诊断
、治疗、预后),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 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 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评价文献,并筛选出符 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 meta-analysis,荟萃分析或汇总分析),从 而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医学文献评价(临床流行病学and偱证医学
医学⽂献评价(临床流⾏病学and偱证医学医学⽂献总体评价1.⾸先注意⽂献的标题及研究⽬的,通篇浏览,明确⽂献采⽤的是流⾏病学的那⼀种研究⽅法。
考虑以下三个问题:a.有⽆对照组;b.有⽆采取⼲预措施;c.是前瞻性Or回顾性的2.病例来源是否明确(医院的性质、等级,来源如果仅在⼀家医院,仅对同类医院有代表性,代表性有所⽋缺,最好可以与其他同类医院参与研究⼯作,增强病例代表性,减少选择偏倚,多中⼼临床试验),时间跨度,有⽆对照?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作者是否对其性别构成、年龄范围及病程、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分组?)等进⾏了描述。
(⼈⼝学特征:年龄、性别、社会因素、营养状况等,临床特征:病情轻、中、重;早、中、晚期;典型的、⾮典型的;有⽆合并症、基础病等;治疗过、为治疗过;⾝体营养状况、免疫⼒怎么样,进⼊研究前有⽆经过其他什么处理等影响本次研究的)3.有⽆明确诊断标准、纳⼊标准、排除标准4.病例组和对照组可⽐性如何?(有⽆配对,单纯描述“具有可⽐性”不合适)5.样本量是否太少,样本是如何分组的,随机否?并指明随机的⽅法(随机抽样、随机分组),有⽆分层(⼊选的病例年龄跨度太⼤的话,需要分层、分⽔平,有些研究因素同样需要)6.资料来源是否明确?在调查摘录病历资料过程中是否由专门培训的调查员摘录同⼀对病例与对照的资料,并有专⼈核对,以保证资料完整正确,对结局的判断,是否采⽤盲法等,以减少信息偏倚7.有使⽤任何试剂、药物等,需要说明⽣产⼚家、规格、批号,以及具体使⽤⽅法(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
如果是诊断性试验的话,还要说明试验条件,是否由同⼀⼈于同⼀时间段同⼀地点采样,在相同条件下盲法测定。
以及注意事项,病例组、对照组是否都有测量?8.随访?应答率失访、退出情况如何,失访率,交代失访原因,失访者与未失访者的重要⼈⼝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是否进⾏了⽐较,对结果的真实性影响如何9.材料⽅法中要交代以下问题:有⽆随机?盲法?临床试验最好还要说明医学伦理学论证,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要对病⼈的安全性负责10.研究中涉及的各个因素(变量)定义是否明确,因果时间顺序是否肯定,考虑是否全⾯,有⽆其他重要影响的因素未想到11.采⽤的判断指标是否客观(是计量指标,还是主观指标)12.采⽤的统计学⽅法是否合适,具体说明采⽤何种统计学⽅法,给出具体统计量(若仅仅给出P值不合适,)13.质量控制措施,均衡性检验,增加可⽐性14.所下的结论是否有⼀定的合理性或指导意义,能否应⽤推⼴,避免绝对化的观点或者⽆证据⽀持的观点(是否包含所有对象、所有结果)15.对可靠性、适⽤性是否进⾏了分析具体评价(病因学研究)真实性1.何种设计类型?证据强度:RCT>队列>病例对照>横断⾯>⽣态学研究2.因素与疾病关联的时间顺序?3.⼊院率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回忆偏倚?集合偏倚(医院的性质不同,收的病⼈)4.在病因推论时有⽆考虑到“⽣物学效应梯度关系”在病因探索上的作⽤,如“住院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多,”5.研究的因素是否全⾯,在未很好地控制其他主要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存在较⼤混杂偏倚6.随访时间是否⾜够以⾄于结局得以出现,应答率⾼低。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文献综述
三级预防策略
并发症预防
积极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症,如肺部感 染、深静脉血栓等。
重症监护
对严重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重症监护,降低病 死率和致残率。
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06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 查相关文献综述
汇报人:XX
20XX-01-30
目录
• 引言 •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概述 •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脑血管病预防和控制策略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调查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 特征,包括发病率、死亡 率、危险因素等
为制定有效的脑血管病防 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部分研究样本量较小 ,可能存在偏倚,需 要更大规模、更严谨 的研究来验证结论。
对于脑血管病的发病 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以便更好地制定防治
策略。
未来可以利用大数据 和人工智能技术,对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进 行更深入的分析和预
测。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加强农村和偏远地区 的脑血管病流行病学 调查,提高这些地区 的防治水平。
人群分布
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人群中,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老年人、男性和有家族史的 人群更容易患病。此外,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由于生活条件较差和医疗保健水平较低,也更容易受到脑血管 病的影响。
05 脑血管病预防和控制策略
一级预防策略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
倡导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 衡。
将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整 理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 准确性。
循证医学RevMan(Review
循证医学RevMan(Review篇一:循证医学系统评价一、概念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方法,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如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评价文献,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是被公认为客观地评价和综合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研究证据的最佳手段。
独特的优点:良好的重复性二、Cochrane系统评价定义:Cochrane协作网成员在Cochrane协作网统一工作手册指导下,在相应Cochrane评价组编辑部指导和帮助下所完成的系统评价。
循证医学实践中最高质量的证据。
Cochrane系统评价目前主要限于RCT。
回答各类临床问题的证据“金字塔”。
Cochrane协作网:提供最佳证据的国家协作组织,旨在通过制作、保存、传播和不断更新医疗卫生各领域治疗措施的系统评价提高医疗保健干预措施的效率,帮助人们制定遵循证据的医疗决策。
三、系统评价的分类根据研究的临床问题:病因、治疗、诊断、预后等方面的系统评价根据纳入的原始研究类型不同:临床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系统评价根据纳入原始研究的方式:前瞻性、回顾性和累积性系统评价根据分析时是否采用统计学方法(Meta分析):定性和定量的系统评价四、为什么要进行系统评价:1. 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海量信息需要整合2. 及时转化和应用研究成果、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3. 提高统计效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4. 克服传统文献综述的缺陷五、叙述性文献综述(Narrative Review,NR):由作者根据特定的目的和需要或兴趣,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论文中阐述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用自己的判断和观点,整理综合而成文。
六、系统评价与叙述性文献综述的区别与联系确定一篇综述为叙述性文献综述还是系统评价,主要取决于是否采用科学的方法以减少偏倚和混杂因素的影响。
循证医学试卷
循证医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循征医学EBM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2.系统评价SR是一种综合文献的研究方法,即按照特定的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已有的相关和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并进行科学的定性或定量合并,最终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3.Meta分析对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即Meta分析不仅需要搜集目前尽可能多的研究结果和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价,而且还需要对符合选择条件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定量的合并;4.发表偏倚指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如果Meta分析只是基于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因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占多数,从而夸大效应量或危险因素的关联强度而致偏倚发生;5.失效安全数通过计算假定能使结论逆转而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即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发表偏倚的大小;失效安全数越大,表明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6.敏感性分析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方法对相同类型的研究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含Meta分析,比较这两个或多个结果是否相同的过程,称为敏感性分析;其目的是了解系统评价结果是否稳定和可靠;二、单选题1.循证医学就是 EA.系统评价 B.Meta分析 C.临床流行病学D.查找证据的医学 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2.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B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3.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D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E.专家意见4.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BA.相关性检验 B.异质性检验 C.回归分析 D.图示研究 E.标准化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B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可合并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 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6.发表偏倚是指 AA.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B.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库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例很小C.研究者往往根据需要自定一个纳入标准来决定某些研究的纳入与否D.研究结果的筛选过程中筛选者主观意愿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E.只检索了某种语言的文献资料7.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 BA.文献库偏倚 B.发表偏倚 C.纳入标准偏倚 D.筛选者偏倚 E.英语偏倚8.失效安全数越大,说明 CA.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C.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D.Meta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E.Meta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越差9.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说明 D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10.Meta分析过程中,主要的统计内容包括 AA.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模型加权合各研究的统计量B.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计算失效安全数C.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后按Mental-Haenszel法进行合并分析D.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和合并后的综合效应E.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Mental-Haenszel分层分析11.Meta分析中敏感性分析主要用于 BA.控制偏倚 B.检查偏倚 C.评价偏倚的大小 D.计算偏倚的大小 E.校正偏倚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最佳证据在用于具体病人的时候具有特殊性,必须因人而异B.循证医学实践将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惟一强调的是证据C.循证医学不等于Meta分析 D.循证医学实践不一定会降低医疗费用E.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证据并非一成不变三、多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EA.循证医学实践的第一步是全面收集证据 B.循证医学的核心是医师的良好技能C.循证医学强调的是科学证据及其质量,因此医师的经验可以忽略D.循证医学注重后效评价,止于至善 E.循证医学不能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CA.循证医学不否定医师个人经验,但绝不盲从经验B.循证医学实践可以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C.只要掌握了系统评价过程,也就掌握了循证医学实践的全部D.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医生要结合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意见E.当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不存在时,前人或个人的实践经验可能是目前最好的证据3.循证医学发展的背景包括 ABCDEA.按传统方法解决临床问题有一定局限B.繁忙的临床工作与知识的快速更新和扩容形成的尖锐矛盾C.日益尖锐的卫生经济学问题对平衡价格/效益的依据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D.临床治疗由单纯的症状控制转向对治疗转归与质量的重视E.市场经济的冲击,使一些医生因追求商业利益而热衷于可能没有验证也没有结果的治疗4.Meta分析的目的是 ABCDA.增加检验效能 B.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 C.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D.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 E.估计偏倚大小5.进行Meta分析时,如果纳入和排除标准制定过严,那么 ACA.各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很好 B.符合要求的文献很多C.可能会失去增加统计学功效、定量估计研究效应平均水平的意义D.降低了Meta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E.没有影响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EA.Meta分析是一种观察性研究 B.Meta分析能排除原始研究中的偏倚C.Meta分析的目的是比较和综合多个同类研究的结果D.针对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Meta分析结论更为可靠E.Meta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与各个独立研究的质量没有关系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EA.Meta分析是一种观察性研究B.Meta分析一般不对各独立研究中的每个观察对象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C.报告Meta分析结果时,可不考虑研究背景和实际意义D.Meta分析的结论推广时应注意分析干预对象特征、干预场所、干预措施以及依从性等方面的差异E.Meta分析可能得不出明确的结论四、简答题1.循证医学的基础是什么答:①素质良好的医生;②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③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④患者的参与及合作;⑤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2.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是什么答:①弄清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②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③帮助医生为患者选择当前最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④分析和应用促进患者康复的有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其生存质量;⑤提供可用于卫生管理的最佳研究证据,促进管理决策科学化;3.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答:①提出明确的问题;②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证据;③严格评价证据;④应用证据指导决策;⑤后效评价,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4.证据的质量如何分级答:①第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多个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作的系统评价;②第二级;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③第三级: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如设计很好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无对照;④第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⑤第五级:专家意见;5.循证医学如何评价证据是否最佳答:①首先是分析评价证据的真实性;②其次是评价其对于临床医疗实践是否具有重要价值;③最后是分析是否能适用于面临的临床问题;6.Meta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答:①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②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③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④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7.进行Meta分析的指征是什么答:目前认为Meta分析主要适用于随机化对照试验RCT结果的综合,存在以下指征:①需要做出一项紧急决定,而又缺乏时间进行一项新的试验;②目前没有能力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③有关药物和其他治疗,特别是副作用评价方法的研究;④研究结果矛盾时;8.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答:①提出问题,制定研究计划;②检索资料;③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④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⑤提取纳入文献的数据信息;⑥资料的统计学处理;⑦敏感性分析;⑧形成结果报告;9.研究证据的来源有哪些答:1原始资料来源包括专着、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论着、电子出版物等;如:医学索引在线Medline、Embase数据库Embase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CEBM/CCD和国立研究注册NRR等;2经系统评价的二次研究资料,包括循证医学教科书、与证据有关的数据库、网站等;如:Cochrane图书馆CL、循证医学评价EBMR、循证医学杂志EBM、国立指南库NGC、指南Guidelines等;五、论述题1.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试说明循证医学的局限性;答:1虽然循证医学将会大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问题,如社会、自然或环境问题;2建立有效的产生、总结、传播和利用医疗证据的体系,需要花费一定的资源,虽然从长远看,循证医学会降低医疗费用,但其不能确保在每一个具体的阶段性治疗措施中一定更廉价;3原始文献研究背景和研究质量不一,即使经过严格的证据评价,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结论仍有可能存在各种偏倚;4应用循证医学实践得出的结论指导医疗卫生决策,为病人提供服务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如地理上的、组织方面的、传统习惯性的、法律和行为方面的因素等,致使一项有效的防治措施可能根本无法推行,或根本不被病人接受;即使现在可以推行的措施,由于受诊断方法和水平,医生的水平和积极性,病人的依从性等因素的影响,可能还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5医疗卫生决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在资源有限的状况下,它又是一个经济和伦理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将他拥有的所有财产都用于医治疾病和提高健康,还必须考虑生活的其他需要;如何分配资源是一个个人价值取向的问题;同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也是有限的,一个病人使用了一项昂贵的检查或治疗,意味着很多其他病人可能失去了诊治的机会;决策者必须兼顾个人和社会利益,在经济和伦理原则面前,往往科学证据也不得不做一定的让步;2.试论述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和系统评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答:1联系:一方面,循证医学是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临床流行病学是循证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另一方面,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需要吸收和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在循证医学的思想指导下流行病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将更为科学和系统;系统评价是在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指导下对文献进行的二次评价,是具体的实践过程,如果没有循证医学作为指导,对文献的利用只会是自发、零乱、单一、孤立的,其结果相对不可靠,而质量高的系统评价是循证医学的要求和基础;(2)区别:循证医学的核心是强调要建立自觉去寻找、研究和运用最佳的证据,并与自身的经验和患者的意愿相结合来指导实践的思想,其目的是解决临床医疗实践中的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循证医学首先是指导实践的一种思想,是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临床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的思想和方法,通过严谨的设计、测量和评价,研究患病群体病人,其主要特征是一门指导临床科研的方法学;而系统评价是对文献的严格评价和系统综合的一种方法,其应用的领域不仅限于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所包含的内容也远远超过系统评价;3.试阐述循证医学与传统临床医学的区别;答:循证医学和传统临床医学的主要目的都是要解决临床问题,但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区别;1传统临床医学检索文献不够系统和完全;而循证医学检索文献系统、完全,为循证医学实践获取最佳证据奠定坚实的基础;2传统的临床医学缺乏评价标准,评价证据不严格,偏倚多;而循证医学需要对一个研究证据的质量做科学的鉴别,分析它的真实性程度,进一步评价运用于临床医疗是否有重要价值,最后看这种证据是否能适用于具体的临床实践,使得经过严格评价的证据真实、可靠、适用; 3传统的临床医学认为掌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原理,加上来自非系统观察的临床经验就可以判断患者预后、疗效及评价诊疗方法;这样指导临床决策的科学性有一定限制,实用性也不肯定;而循证医学认为这些不是指导临床实践的全部依据,强调来自经系统研究得到的最佳证据,这样指导临床决策的科学性强;4传统的临床医学仅通过传统的医学培训方法评价新的诊治方法,常常使得一些有效的疗法长期得不到推广,而一些无效或有害的疗法却广泛使用,高额费用购买的医疗服务却没有效果,提高医疗水平的能力不肯定;而循证医学是基于研究证据的临床实践,可以缩小不同地区临床实践的差异;新药研制采取更科学的临床试验方法,更易获得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新药;通过对医疗措施进行评价和规范,根据科学证据制定医疗费用补偿政策,合理而高效地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以证据为基础选择治疗措施,满足病人得到既有效又经济的医疗服务的要求;治病过程从以医生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对治疗效果重新定义,从而不断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周虹;安文洪;周艳【期刊名称】《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年(卷),期】2002(12)2【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对 1992~ 1998年7810 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 4330例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医院感染率为 5 .5 5 %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8.40 % ;1992~ 1994年医院感染率(7.47% )高于 1995~ 1998年 (4 .38% ) ,差异有显著意义 (u=18.32 ,P<0 .0 1) ;老年病科医院感染率最高 (2 7.5 3% ) ,妇产科第 2 (12 .5 4% ) ,眼科最低 (1.5 3% )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 (6 4.2 0 % ) ;病原菌 G-杆菌(5 4.44 % )多于 G+球菌 (4 0 .38% )。
结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 ,病原菌以 G-杆菌多见 ;强化控制医院感染预防监测措施 ,加强对住院患者及病房的系统管理。
【总页数】2页(P102-103)【关键词】医院内感染;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作者】周虹;安文洪;周艳【作者单位】遵义地区医院;遵义市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34【相关文献】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预防措施分析 [J], 田睿;谢青全2.包头地区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刘迎春; 武海霞; 陈蓉; 徐荣; 王晓霞3.湖南省某三甲医院NlCU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J], 吴莎莉;严谨;张爱民;胡又专;易珊;朱莎;林路4.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J], 阚唯一;王创业;周妍希;朱可可;张晨敏;顾兵;康海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级临床流行病学
治疗性研究文献评价
姓名:孙博
学号: S12146
专业:泌尿外
导师:董隽
一、研究目的与选题
1.研究目的:该试验目的明确,探索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
2.文献依据:该试验选题依据有相关文献支持,包括:《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哈乐治疗10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对照研究》、《长时间应用非那雄胺对老年大鼠前列腺组织的影响》等。
3.创新性:该实验创新性欠佳,理由:盐酸坦索罗辛属于α受体阻滞剂,非那雄胺属于5-α还原酶抑制剂,这两类药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在单独应用及联合用药方面均在多年前已经获
得《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6年出版)的确认。
4.临床意义:该实验临床意义有限,理由:两种药物在临床已使用多年,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安斯泰来产约2000年在我国上市),非那雄胺(默沙东产约1994年在我国),作为两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见药物,多年来国内外关于其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发表很多,而该文献在2011年发表,故临床意义有限。
二、设计方案
该试验属于治疗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案,但设计缺陷较多,具体如下:
1.随机化:该文仅提到“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但未提及具体随机化方法,这样难以判断其随机化分组是否正确、充分。
2.对照:该文设立了安慰剂对照组,含患者47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例均为该医院2007年4月一2009年3月的94例良性前列
腺增生门诊患者。
对照组有一定可比性,但文中仅提及“2组患者年龄、症状、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等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未提及均衡性检验的具体方法及数据,组间差别不确定。
3.盲法:本研究未采用盲法,无法有效避免受试者或研究者的主观偏见和测量性偏倚。
三、研究对象
1.诊断标准:该文仅提及“所有病例诊断符合标准1”,未详细阐述诊断标准。
经查阅文中参考文献1《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标准为: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就诊的50岁以上男性患者,首先应该考虑BPH的可能,至少应行下列检查:①病史及I-PSS、QOL评分;②体格检查(直肠指诊);③尿常规;④血清PSA;⑤超声检查(包括残余尿量测定);⑥尿流率。
2.纳入标准:该文仅提及“所有病例入组前均查尿常规、血肝肾功能、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测定和直肠指诊。
”结合诊断标准,该文中患者入组前未提及病史、I-PSS评分、QOL评分、尿流率、超声检查,同时考虑到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症状性疾病,诊断的主观性较大,该文的纳入标准不够明确。
3.排除标准:该文提及“剔除标准:(1)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由感染、前列腺癌、尿道狭窄、膀胱低张力、神经源性紊乱等所致下尿路梗阻者;(3)治疗前2周内使用其他治疗前列腺增生药。
”并没有考虑到年龄因素、精神症状(主观精神因素对该病症
状影响较大)、前列腺体积的影响而作出排除标准。
4.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按照前列腺体积可以分为Ⅰ°Ⅱ°Ⅲ°,按照IPSS 评分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该文中的入组对象均为该院门诊患者,未明确提及患者具体分型,对于评价两种药物的疗效有一定影响。
四、干预方案及实施
1.干预方案:
1)文中仅提及“治疗组每日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 联合非那雄胺5 mg,连续服药”。
2)文中未明确说明实用药物的厂家、剂型、规格,未提及服药时间(原则上非那雄胺应早上服用,坦索罗辛应睡前服用)。
无明确统一化标准。
2.干预的依从性:该文中未提及患者依从性。
3.沾染与混杂:该文未提及沾染与混杂相关因素。
五、观察与测量
1.测量指标:文中选取的测量指标包括: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尿潴留和血尿的发生率、残余尿量。
下面就测量指标的客观性、测量方法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阐述:
1)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的测量均采用国际通用的超声测量及通用公式,但是未考虑到超声检查的主观性,也未提及是否使用相同超声机器检查。
2)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主要考察的主观症状评分。
3)最大尿流率Qmax的测定未提及使用的尿动力检查仪器的品牌,文中仅提及“要求患者饮水1 000 mL,待膀胱充盈,并有急迫尿意感时,嘱患者自然排尿”,这样并不能确定患者排尿时的膀胱容量,而排尿时的膀胱容量对“最大尿流率Qmax”的影响极大。
4)尿潴留和血尿的发生率,文中提及“对照组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生尿潴留3例,前列腺源性出血1例,观察12个月反复泌尿系感染8例”。
并未对终点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措施进行阐述。
2.盲法、失访:文中未提及盲法及失访,对终点事件的描述也不明确。
3.测量的质量控制:文中未提及相关质量控制措施。
六、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
1.统计学方法:该文献使用统计学SPSS软件,用2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P<0.01为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但为提及SPSS软件的版本。
2.前列腺体积数据分析:该文数据显示:治疗组服药3个月后前列腺体积缩小10.5% (P<0.01),12个月观察前列腺体积缩小15.05%(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治疗组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后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
3.最大尿流率变化数据分析:该文数据显示:治疗组服药前3个月最大尿流率增加明显,12个月最大尿流率增加4.35 ml/s
(P<0.O1),具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治疗组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后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
4.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变化数据分析:该文数据显示:治疗前25.38 4-2.71,治疗12个月后13.96 4-2.49,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下降9.21分(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治疗组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明显下降。
5.残余尿量变化数据分析:该文数据显示:治疗前残余尿量36.31 4-18.69,治疗12个月后8.99±10.76,(P<0.01),残余尿量下降36 mL,具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治疗组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后残余尿量明显减少。
6.组间差异:该文仅阐述了治疗组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
对照组的数据未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数据未做对比。
7.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该文仅提及治疗组未发生终点事件(尿潴留、血尿、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及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对照组出现12例。
文中对不良反应的描述模糊:“治疗组在用药3~4 d 后1例出现头晕、乏力,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可能与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症状轻,一般2~3 d自行消失。
对照组在用药2~4 d后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一般1~2 d白行消失”,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
8.是否报告全部纳入病例:
本研究94名患者按治疗方案接受治疗,随访12个月,文中并未提及失访情况。
9.结论: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迅速产生作用,显著缓解症状,防止或延缓前列腺增生的进展;联合用药,既可缩少前列腺体积,又能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可以阻止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进展,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七、
八、总结
该研究试验目的明确,有相关文献支持,但是缺乏创新性,临床意义有限。
在试验设计上,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案,但未提及具体随机方法;对照组有一定可比性,但未提及均衡性检验的具体方法及数据,组间差别不确定;未采用盲法。
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缺乏“金标准”或可量化的客观指标,纳入标准不够明确,排除标准考虑不全面。
在干预方案的实施中,无统一化标准,未提及依从性、混杂、沾染等因素。
数据测量方面,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的测量未考虑到超声检查的主观性,也未提及是否使用相同超声机器检查;未考虑到IPSS评分的主观性;最大尿流率Qmax的测定中未考虑到排尿前的膀胱容量对结果的影响。
未提及失访,对不良反应和终点事件的描述模糊。
结果分析方面,仅对治疗组用药前后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对照组的数据未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数据未做对比。
综上所述,该文献结论的推广还需要更大样本量、更多中心、更严格设计的RCT实验来进一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