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毕业论文
有关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给排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耗费巨大的投资,为了节约社会资源,必须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技术经济分析。
给排水工程的分阶段投资建设是一个多阶段决策过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一:给排水管道工程中顶管施工技术的探讨摘要:某给排水施工项目位于开发区内,顶管工程全长215.5m,工作井处左侧为某建筑工地,右侧为居民楼,接收井处左侧为医院,右侧为空地,地下有污水、雨水、电话、上水四道管线。
关键词:排水管,顶管技术,施工某给排水施工项目位于开发区内,顶管工程全长215.5m,工作井处左侧为某建筑工地,右侧为居民楼,接收井处左侧为医院,右侧为空地,地下有污水、雨水、电话、上水四道管线。
1.施工准备1.1顶管机头选择根据土质和施工环境条件,同时考虑到顶管距离、顶管施工排土、施工时地面沉降控制难易程度等,顶管机头选型为:Ф1000管和Ф1350管,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Ф1650管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机。
1.2顶管总推力计算掘进机头迎面阻力F0经计算机头切削面泥水压上限值和下限值分别为:机头土舱实际控制值应介于理论计算值的上下限之间。
如设定值为:Ф1000管机头:110KPa 上限值130KPaФ1350管机头:115KPa 上限值135KPaФ1650管机头:125KPa 上限值145KPa此时机头迎面阻力按式F0=1/4πD2Pmax计算,则有:F0(Ф1000管机头,外经1.24m)=157KNF0(Ф1350管机头,外经1.65m)=289KNF0(Ф1650管机头,外经2.07m)=488KN管道的综合阻力F1F1=μπDL考虑施工时实测管壁外周摩阻力值,在管壁外侧同步注入触变泥浆情况下,平均值均为4KN/m2,故μ取此值。
1.3洞口地基加固在洞口围护桩外圈增加一排水泥土搅拌桩,与围护结构同时施工,该排桩宽度比洞口宽度大3m,深度比洞口下沿深4m,施工方法与洞口水泥土搅拌桩类同。
2024年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论文

2024年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论文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作为其中的支柱产业,不断追求技术与设计的创新。
给排水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合理的给排水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建筑内部的用水需求,还可以有效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要点和挑战,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基本概念给排水设计是指为满足建筑内部各种用水需求而进行的管道、设备、附件等的设计。
其涉及的内容包括给水系统的设计、排水系统的设计、热水系统的设计以及雨水排放系统等。
一个合理的给排水设计应该考虑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供水水压、水质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二、建筑给水设计要点水源选择: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水源条件,选择合适的供水方式,如自来水、井水、雨水收集等。
同时,需要考虑水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水质保障:设计过程中应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考虑设置适当的水质处理设备,如过滤器、消毒设备等。
水压平衡:针对高层建筑,需要合理设置给水系统的分区,以保证各区域的供水水压稳定。
节能设计:通过选用节水型器具、合理设置管道直径、优化水力计算等措施,实现给水系统的节能减排。
三、建筑排水设计要点排水体制: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排水量,选择合适的排水体制,如分流制、合流制等。
污水处理:对于生活污水,应设置适当的污水处理设备,以满足环保要求。
管道布局:排水管道的布局应合理,避免堵塞和倒坡现象的发生。
同时,应考虑维护的便利性。
噪音控制:排水管道的设计应考虑噪音控制,避免对居住者造成干扰。
四、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创新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给排水设计也呈现出许多新的趋势和特点。
智能化管理:通过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给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调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绿色建材的应用:采用环保、节能的管材和附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雨水回收利用: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水的回收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15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15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摘要:建筑给排水工程对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这项工程的高质量。
但在实际施工期间,管道常常会产生很多质量问题,这不仅会缩减管道的使用年限,甚至还会污染室内环境。
不断改进给排水工程的性能、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诉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论文建筑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
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关键字: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一、问题的由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
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
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给排水毕业论文

给排水毕业论文一、引言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部分,它涉及到供水、排水、雨水收集以及废水处理等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水资源紧张的形势,给排水系统设计和管理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技术应用以及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性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保证其安全可靠性。
这意味着系统设计要考虑到特定环境下的各种可能情况,如地质条件、气候特点、自然灾害等。
设计中需要合理预估使用寿命、承载能力和容错能力,确保系统在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2. 高效节能性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追求高效节能性。
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系统的整体能耗,以及供水和排水之间的能量回收利用。
3. 灵活适应性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具备灵活适应性。
在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变化下,给排水系统需要能够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设计中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以便于随时进行改造和升级。
三、给排水系统的技术应用1. 给水系统给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供水水源、水质净化、水压调节、供水管网以及用户端的用水设备等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运用管道流体力学原理和水力计算方法,确保供水合理、稳定和节水。
2.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内排水系统和外排水系统。
内排水系统考虑到室内用水的排出,如厨房、卫生间和洗衣房等。
外排水系统则涉及到雨水的排出和废水的处理。
设计中需要注意排水的流速、管径和坡度,以及排污口的设置和排放标准。
3. 雨水收集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雨水排放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
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城市洪涝和水资源浪费,同时可以利用收集的雨水用于灌溉和景观水体的补充。
4. 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到废水的性质和排放要求。
根据不同的废水类型,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不同的处理工艺。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5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5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5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1)初创阶段,自1949年至1964年《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头试行时为止。
其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头设置给水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
第一代通过专业培育的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头形成自己的专业队伍。
(2)反思阶段。
随着一批批建筑工程的建成并间续投入使用,给水排水行业消失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工程事故,并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
这促使广阔设计人员开头对“一边倒”的向前苏联学习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完成了诸如生活用水量观测与定额制定规范等技术成果。
在此基础上,1964年6月1日制订并颁布了我国自己的《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GBJ15-64),与之配套的高等院校教材《房屋卫生技术设备》、《给水排水设计手册》间续出版发行。
填补了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工程设计无规范、无教材的空白,为确立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体系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3)修订阶段。
1966年—1970年,尽管我国基本建设比较缓慢,工程设计项目不多,但意气风发的工程设计人员,乐观讨论和汲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理论,将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胜利地应用到了建筑工程中。
为了适应民用建筑不断进展的需要,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力气以“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都能兼顾”的方针对《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规范》GBJ15-64进行了较全面的修订。
其次版《室内给水排水及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于1974年6月1日正式施行。
此后高等工科院校以民用建筑为重点的教科书“室内给水排水工程”作为试用教材出版发行。
(4)进展阶段,自1986年至今。
1986年以来随着建筑业的进展,建筑给排水专业快速进展,成为给排水中不行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在此阶段,专业队伍已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人员;技术上积累了肯定的实践阅历,并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和进展,组织上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
建筑给排水论文

建筑给排水论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是其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系统的质量好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建筑给排水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建筑给排水论文篇1浅谈建筑给排水中噪声响防治噪声是一种令人烦恼、讨厌,对人类有害的声音,是环境公害之一。
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的噪声是建筑噪声最主要的来源之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有碍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应该高度重视给排水系统噪声的防治问题,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1 噪声的来源1.1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主要包括水泵机组、空气压缩机、洗衣机等在运动中由于机械振动而产生的噪声。
这些噪声通过基础、管道和空气传播到各处。
其中水泵机组的噪声最为严重。
另外,水泵的气蚀现象及停泵水锤也能够产生噪声,虽然这些噪声发生并不频繁,但也不能忽视。
1.2给水管道产生的噪声给水管道的噪声主要是由于管道中流速和压力过大产生的。
主要有流水噪声、气蚀噪声和压力冲击噪声。
流水噪声中,一类是水流与管壁摩擦而产生的噪声;一类是因水流断面大小改变或水流方向变化面产生的噪声,如水流通过三通、四通等连接配件时产生的管道振动,或水龙头开启时的啸叫声。
流水噪声与流速、配件的局部阻力以及管道材料有关。
流速和局部阻力越大,产生的噪声越大;管道材料比重越小,噪声越大。
气蚀噪声是指管道内产生气蚀现象时而产生的爆破声音。
管道内压力越高,气蚀噪声就越大。
压力冲击噪声是因水击使管道产生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当水流速度过大或阀门等控制附件启闭速度过快时,就会产生这种噪声。
1.3零件设备产生的噪声零件设备噪声是由于零件设备安装不当,水龙头、闸门配件松动等原因发生振动而产生的噪声。
常见的有振动噪声和冲击噪声。
振动噪声是自闭冲洗阀关闭时,水击引起阀体振动产生的噪声。
冲击噪声是流速过大的水流通过松动的配件时,由于绕流旋涡和紊流的作用使配件振动产生的噪声。
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给排水工程毕业论文范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蓬勃发展,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部分,它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给排水工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给排水工程论文篇一:《中国给排水现况—农村给排水研究》【摘要】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发展,农村的发展也不能小觑。
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增加了农村水资源的供需缺口。
不仅体现在用水量上,而且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针对农村给水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村给排水安全前言中国的13亿人口中,有八亿是农民,占到总人口的80%,农民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中民生更是重中之重,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是关键问题。
近年来,我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饮水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所以,研究农村给水现状及相关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农村给水建设的需要据建设部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村镇自来水受益人口比例从1986年的14.7%提高到2005年的52.2%,其中拥有自来水的村庄比例由9.3%提高到了24.8%。
05年村庄自来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45.1%。
而且农村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不断提高。
部分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区域供水和污水处理,不但促进了供排水设施运营效率的提高,而且保障了农村饮用水安全。
各地在推进农村污水处理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由于我国城乡长期“二元化”的发展结构,农村供水安全保障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部分地区农村供水安全存在隐患。
据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全国有3.2亿人用水不安全。
不少地区的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成水,北方部分地区水源性缺水和东部部分发达地区水质性缺水现象共存。
农村污水普遍缺乏有效治理。
2005年,建设部组织对全部分村庄调查显示.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9%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无人负责垃圾的收集与处理。
某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本次设计的内容是大同市LMC小区5#楼建筑给排水工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室内给水设计、建筑消防给水设计、室内排设计和雨水排水设计等几个部分。
生活给水设计分为三个区供水,一、二层划分为低区,三到十一层划分为中区,十三到二十一层划分为高区。
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中、高区由水泵从地下贮水池加压供水,采用环状供水。
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分流制,坐便器出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一、二层采用单独排水系统。
消防系统主要采用室内消火栓系统,。
雨水系统采用大沟外排水。
UPVC管运用于给水管、排水管以及雨水管,镀锌钢管运用于消防管。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高层建筑;给排水管材ABSTRACTThis design is Datong LMC#5storey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rring design,including design of several parts indoor water supply,building fire water supply design,interior design and discharge stormwater drainage design.Living water supply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first and second floor is divided into the lower zone three to ten layer is divided into the area,13to21st Floor area classified as high.Low water directly from the municipal area network,the high area by the water pump pressurized water from underground stoorage tanks,the use of cyclic ing sewage drainage system,waste water diversion system,septic tank toilet water after treatment can be discharged into municipal sewage pipe network,asecond floor with a separate drainage system.Fire hydrant system mainly uses the system.The system uses rainwater drainage gutter outside.UP V C pipe used in water supply,drainage and rainwater pipe,galvanized steel pipe used in control.Key words: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high-rise buildings;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s1设计任务1.1总体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在,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所要求的内容,并熟知相关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设计)2016届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题目:住宅的给排水设置学号:2014FBH95114学生:xxx指导教师:XXX评阅教师:XXX2016年 4 月 10 日摘要建筑华美的外部装饰就像是人体华丽的衣服,他决定着建筑的外观美丽与否;建筑的结构就像是人体的骨骼,决定着建筑坚固与否;建筑中的给排水管网就像是人体的血管,决定着建筑将来的运行好坏与否,决定着将来建筑是否可以很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
所以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管网不仅仅要满足供水的水压、水量问题还要合理的设置管道,从而达到节能、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目的。
关键词:住宅;管道;形式;设置目录摘要 (I)绪言 (1)1、给水系统 (1)1.1给水形式 (1)1.1.1直接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单设水箱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气压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变频调速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叠压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7分区给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管道设置 (3)1.2.1满足最佳水力条件的要求给水管道的布置应力求短而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力求美观与合理维护检修管道应尽量沿墙、梁、柱呈直线敷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应保证生产及使用安全给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应有利于避免损坏与污染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承受重物压坏处。
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住宅水表设置 (4)1.3.1水表的设置 (5)1.3.2 水表的分层设置 (5)1.3.3 水表集中设置在首层 (5)1.3.4 水表分别集中设在 (6)1.3.5 分户远传水表的设置 (6)2、排水系统 (6)2.1排水形式 (6)2.1.1异层板下排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同层沉箱排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同层后排水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管道设置 (8)2.2.1管线最短、水力条件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便于安装、维修和清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束语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绪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高质量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建设的核心已从单纯满足人们的饱型居住条件转变为提供全方位以人为本,对环境、房型、实用、美观、安全等全方位求得精益求精。
本文结合近年来住宅建筑设计和施工特点,谈谈住宅多种形式的给排水管道的设置。
让设计施工更优化,更节能,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1、给水系统1.1给水形式建筑物内部只设有给水管道系统,不设增压及贮水设备,室内给水管道系统与室外供水管网直接相连,利用室外管网压力直接向室内给水系统供水。
这是最为简单、经济的给水方式。
直接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管网水量和水压充足,能够全天保证室内用户用水要求的地区。
它的优点是给水系统简单,投资少,安装维修方便,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供水较为安全可靠。
缺点是系统内部无贮备水量,当室外管网停水时,室内系统立即断水。
建筑物内部设有管道系统和屋顶水箱(亦称高位水箱),且室内给水系统与室外给水管网直接连接。
当室外管网压力能够满足室内用水需要时,则由室外管网直接向室内管网供水,并向水箱充水,以贮备一定水量。
当高峰用水时,室外管网压力不足,由水箱向室内系统补充供水。
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回流至室外管网,在引入管上要设置止回阀。
这种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及室内用水要求水压稳定,并且允许设置水箱的建筑物。
它的优点是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省;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压力供水,节省电耗;系统具有一定的贮备水量,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较好。
缺点是系统设置了高位水箱,增加了建筑物的结构荷载,并给建筑物的立面处理带来一定困难。
当水压较长时间持续不足时,需增大水箱容积,并有可能出现断水情况。
当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经常不足、室内用水不均匀、室外管网不允许水泵直接吸水而建筑物允许设置水箱时可采用这种给水方式。
水泵从贮水池吸水,经加压后送入水箱。
因水泵供水量大于系统用水量,水箱水位上升,至最高水位时停泵,此后由水箱向系统供水,水箱水位下降,至最低水位时水泵重新启动。
这种给水方式由水泵和水箱联合工作,水泵及时向水箱充水,可以减小水箱容积。
同时,在水箱的调节下,水泵能稳定在高效点工作,节省电耗。
贮水池和水箱能够贮备一定水量,增强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利用密闭压力水罐取代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中的高位水箱,形成气压给水方式。
水泵从贮水池吸水,水送至给水管网的同时,多余的水进入气压水罐,将罐内的气体压缩,罐内压力上升,至最大工作压力时,水泵停止工作。
此后,利用罐内气体的压力将水送至给水管网,罐内压力随之下降,至最小工作压力时,水泵重新启动,如此周而复始实现连续供水。
这种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管网水压经常不足,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
它的优点是设备可设在建筑物的任何高度上,便于隐蔽,安装方便,水质不易受污染,投资省,建设周期短,便于实现自动化等。
但是,给水压力波动较大,能量浪费严重。
离心式水泵扬程随流量减少而增大,管路水头损失随流量减少而减少,当用水量下降时,水泵扬程在恒速条件下得不到充分利用,为达到节能目的,可采用变频调速给水方式。
变频调速水泵工作原理为:当给水系统中流量发生变化时,扬程也随之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不断向微机控制器输入水泵出水管压力的信号,如果测得的压力值大于设计给水量对应的压力值时,则微机控制器向变频调速器发出降低电流频率的信号,从而使水泵转速降低,水泵出水量减少,水泵出水管压力下降,反之亦然。
传统的二次给水方式都设有贮水池,不仅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还由于市政管网剩余水压得不到利用导致能量浪费,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可采用图1-7所示叠压给水方式。
叠压给水系统由调速水泵、稳流罐和变频数控柜组成,取消了贮水池,水泵通过稳流罐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水厂至用户水嘴形成密闭系统,完全避免了来自外界的二次污染,并使得市政管网剩余压力得到利用。
在多层建筑物中,当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只能满足建筑物下面几层供水要求时,为了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可将建筑物供水系统划分为上、下两区。
下区由外网直接供水,上区由升压、贮水设备供水。
可将两区的1根或几根立管相互连通,在连接处装设阀门,以备下区进水管发生故障或外网水压不足时,打开阀门由高区水箱向低区供水。
1.2管道设置引入管从配水平衡或供水可靠考虑,宜布置在用水水量最大处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
当建筑物用水点分布比较均匀时,应在建筑物中央部分接入,以缩短管道向不利配水点的输水长度,减少管道的水压损失。
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单向供水;对于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侧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
对于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物,给水管道可在管槽、管井、管沟及吊顶内暗设。
为便于检修,管井应每层设检修门。
暗设地顶棚或管槽内的管道,在阀门、仪表附件等处应留有检修门。
管道井当需要进入检修时,其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6m.室内管道安装位置应有足够的空间以利拆换附件。
给水横管宜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给水引入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或坡向阀门井、水表井,以便检修时排放存水。
给水立管应布置在用水量最大的卫生器具附近,并靠墙角布置,少占建筑空间。
走廓顶的管道不宜单层满布,宜分层布于两侧,以便维修。
不得布置在遇水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和产品的上面,并应尽量避免在生产设备上面通过。
不宜穿过商店的橱窗、民用建筑的壁橱及木装修等,更不得穿过配电间。
对不允许断水的建筑物,给水引入管应设置两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通枝状以双向供水。
每条引入管上均应设置水表和逆止阀;对设置两根引入管的建筑物,应从室外环网的不同侧引入,如不能满足,且又不允许间断供水时,应采取下列保证安全供水措施之一。
⑴设贮水池、贮水箱或增设第二水源。
⑵有条件时,利用循环给水系统。
⑶由环网的同侧引入,但两根引入管应保持一定距离。
每根引入管上应设水表和逆止阀,并在接点间的室外给水管道上设置闸阀。
给水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建筑物外墙处时,应采取防水措施。
给水管道外表面如可能结露,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使用要求,采取防结露措施。
管道布线时应尽量避免减少穿越结构剪力墙。
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排水沟、烟道和风道内,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否则应当采取建筑隔断措施。
建筑物内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埋设或交叉埋设时,管外壁的最小允许距离应分别为0.5m和0.15m,且在交叉埋设时,给水管宜布置在排水管上面。
给水管道穿楼板、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孔洞。
管道通过楼板时,应设套管,套管顶端宜高出地面且小于50㎜.给水管道穿过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孔洞,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0.1m.给水管不宜敷设在可能结冰的房间内,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
通过铁路或地下构筑物下面的给水管,宜敷设在套管内。
给水管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如:⑴螺纹弯头法:丝扣弯头法,建筑物的沉降由螺纹弯头的旋转补偿,适用于小管径的管道。
⑵软性接头法:用橡胶软管或金属波纹连接沉降缝、伸缩缝两边的管道。
⑶活动支架法:沉降缝两侧的支架使用管道能垂直位移而不能水平位移,以适应沉降伸缩的变化。
给水管道宜敷设在排水管、冷冻管的上面,热水管、蒸气管的下面,给水管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管道同沟敷设。
1.3住宅水表设置1.3.1水表的设置设置水表的目的在于计算水量、节约用水,同时在生产上有核算成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