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及防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9eeedf0740be1e640e9a78.png)
地质构造
房屋选址应尽可能避开顺层滑坡
斜坡发育有断层、节理裂隙等不连续面时,将岩体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分
离体,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因此,在村镇选址中,应注意观察构造面的
组合和分离体的分布特征。当这种不连续面顺斜坡分布时,边坡岩体稳定
性差,最易发生滑坡和崩塌等灾最害新。编辑ppt
42
斜坡岩层中裂缝发育,易形成滑坡、崩塌
地表水的冲刷、淘蚀、溶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地表水下渗, 使土体达塑性,当水渗入不透水层上时,接触面湿润,减少其摩擦 力和粘聚力,促使崩塌滑坡产生.
水库、河道水流冲刷、潜蚀、淘蚀坡脚,削弱斜坡的支撑部分, 河水涨落引起地下水位的深降,均能引起崩塌滑坡的失稳破坏。
地震的影响。地震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由于地 震产生裂缝和断崖,助长了以后降雨的渗透,因此地震后常因 降雨而发生滑坡或山崩。
最新编辑ppt
45
不合理开挖坡脚易导致 斜坡失稳、发生滑坡
在滑坡体上修房、筑路、场地整平、挖砂采石和取土等活动中,不能随意开挖滑坡体
坡脚。如果必须开挖且挖方规模较大时,应事先由相关专业部门制定开挖施工方案,并
经过专业技术论证和主管部门批准,方能开挖。坡脚开挖后,应根据施工方案和开挖后
的实际情况对边坡进行及时支挡。 最新编辑ppt
最新编辑ppt
20
2004年12 月11日22 时20分甬 台温高速
公路乐清
段发生山
体崩塌,
导致高速
公路交通 中断。
甬台温高速公路乐清段山体崩塌
最新编辑ppt
21
2006年8月11 日凌晨,受8号 超强台风带来的 强降雨影响,石 磨下村附近山体 多处发生浅表层 土质滑坡,并由 这些滑坡作为起 动条件形成了泥 石流,共造成2 0人死亡,经济 损失达158万元。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简介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5386a759eef8c75fbfb3e9.png)
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
✓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 良耕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 生物措施
2.2 地质灾害类型—崩塌
灾害 类型
人为诱发因素
灾害发生时的前兆
应对措施
✓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 等有关政府或单位
✓拟定并实施应对措施,迅速
转移危险区的居民、密切注视
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 灾情的变化趋势
值班 电话
值班 电话
持卡单位或个人:
联系电话:
日
期:
日
期:
(此卡发至地质灾害防灾负责单位和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印制
表8
户主 姓名 家庭 住址
姓名
家庭 成员 情况
家庭 人数
性别 年龄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房屋 类别
灾害基本情况
灾害类型
灾害规模
姓名
性别 年龄
灾害体与本住
2.3 地质灾害类型—泥石流
灾害 类型
人为诱发因素
泥 石 不合理开挖,不合理的弃土、弃 流 渣、采石、滥伐乱垦
应对措施
✓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 ✓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当地群众抢险 救灾 ✓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迅速转移危 险区的居民 ✓密切注意泥石流可能对水库、公路、 铁路、发电厂等重要工程设施造成 的破坏 ✓建立观测站(网)进行长期动态监 测,掌握灾情的变化趋势,并作出 决策 ✓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良耕 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生物措 施
害
类型及
基
其规模
本
诱发
情
因素
况
威胁
对象
监测
负责人
监
测
监测的
预
✓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 良耕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 生物措施
2.2 地质灾害类型—崩塌
灾害 类型
人为诱发因素
灾害发生时的前兆
应对措施
✓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 等有关政府或单位
✓拟定并实施应对措施,迅速
转移危险区的居民、密切注视
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 灾情的变化趋势
值班 电话
值班 电话
持卡单位或个人:
联系电话:
日
期:
日
期:
(此卡发至地质灾害防灾负责单位和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印制
表8
户主 姓名 家庭 住址
姓名
家庭 成员 情况
家庭 人数
性别 年龄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房屋 类别
灾害基本情况
灾害类型
灾害规模
姓名
性别 年龄
灾害体与本住
2.3 地质灾害类型—泥石流
灾害 类型
人为诱发因素
泥 石 不合理开挖,不合理的弃土、弃 流 渣、采石、滥伐乱垦
应对措施
✓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 ✓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当地群众抢险 救灾 ✓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迅速转移危 险区的居民 ✓密切注意泥石流可能对水库、公路、 铁路、发电厂等重要工程设施造成 的破坏 ✓建立观测站(网)进行长期动态监 测,掌握灾情的变化趋势,并作出 决策 ✓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良耕 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生物措 施
害
类型及
基
其规模
本
诱发
情
因素
况
威胁
对象
监测
负责人
监
测
监测的
预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PPT43页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PPT43页](https://img.taocdn.com/s3/m/d0bd778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d.png)
或有明显位移迹象,裂缝发育,后缘壁 和明显位移迹象,
后缘有裂缝发育。 上有不明显变形迹 原有的裂缝已被充
象。
填。
10
(2)崩塌 ①崩塌概念
指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 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 、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 现象。根据运动形式,崩塌包括 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根据 岩土体成分,可分为岩崩和土崩 两大类。
2021/9/27
龙源村石新建组店门口 汪斌等不稳定斜坡
14
潜在滑坡: 可能发生的滑坡,指已有微量的变
形,但尚未发生明显整体位移的斜坡, 属不稳定斜坡中的一类。
滑坡: 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指斜坡上岩
土体沿着一个或数个贯通的软弱面(带) 发生顺坡剪切滑移的现象,他可能已经 处于稳定状态,形成稳定斜坡,也有可 能在外力作用下继续滑动,形成不稳定 斜坡(潜在滑坡)类型中的滑坡。
2021/9/27
竹棵村切坡建房崩塌
猴坑山顶茶园
13
潜在滑坡、滑坡与不稳定斜坡的区别:
学术界对潜在不稳定斜坡还没有权威定义。可以理解为处于临界 状态即将失稳的斜坡。不稳定斜坡与滑坡最大的区别在于:滑坡有明显 的滑动面,不稳定斜坡则不一定有。 不稳定斜坡:
是指经过对斜坡形态及地质结构分析评价划为稳定性等级较差(欠 稳定)但尚无变形迹象的斜坡。不能确定其可能失稳的方式,在地震、 暴雨、坡脚卸载等外力作用下,可能发生滑坡、错落、表层溜坍、崩塌 或者坡面泥石流等现象的斜坡。
易发生泥石流的沟谷大多具有以下地形特征:沟谷上游三面环山、山 坡陡峻、平面形态呈漏斗状、勺状、树叶状;沟谷中游山谷狭窄,沟谷纵 坡降较大,束流特征明显;下游沟口地势开阔,有利于固体物质停积。
c、沟内能迅速汇集大量水源 流水是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局地暴雨多发区的沟谷、有溃坝危险 的水库或塘坝的下游沟谷、季节性冰雪大量消融区的沟谷,可以在短时间 内产生大量流水,在沟道中汇集成湍急水流,易诱发泥石流。
最新崩塌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ppt课件
![最新崩塌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3737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b.png)
03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崩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监测与预警 多源数据融合 智能化技术
建立和完善崩塌地质灾害的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地质变 化,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提前发出崩塌预警,减 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整合地质、气象、水文等多源数据,综合分析崩塌地质 灾害的成因和演化趋势,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建立奖惩机制
建立防灾减灾行为的奖惩机制,激励公众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05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新技术在崩塌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01 02
遥感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崩塌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及时 获取灾害发生前后的地形、地貌变化信息,为崩塌地质灾害预警和防治 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添加有机质、石灰等,改善土壤 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增强坡 体稳定性。
04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策略与管理
制定全面的崩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综合评估风险
全面分析崩塌地质灾害的潜在风 险,包括地质、气象、水文等多 方面因素,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
科学依据。
设定防治目标
明确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的短期和 长期目标,确保规划的实施具有
日期:
最新崩塌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ppt 课件
汇报人:
目 录
• 崩塌地质灾害概述 • 最新崩塌地质灾害案例分析 •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策略与管理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崩塌地质灾害概述
崩塌地质灾害定义和类型
定义
崩塌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的改变,导致地表或地下岩石、土壤等物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现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dccf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3.png)
预警发布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发布 预警信息,通知相关部门 和人员采取应对措施。
预警发布与响应
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 度,将预警划分为不同级别,如 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
预警发布途径
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信 公众号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确保 相关部门和民众能够及时获取信息。
成功案例介绍
介绍国内外成功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案例,包括工 程设计、施工过程、效果评估等方面。
地面塌陷防治工程案例
地面塌陷灾害概述
01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
落而形成的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防治工程措施
02
针对地面塌陷灾害,采取的防治工程措施包括灌浆、注浆、地
下水控制等,以防止地面塌陷的发生。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地质灾害概述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 •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地质灾害概述
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
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地 质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命财产、 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现象。
特点
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影响 范围广,破坏力强,防治难度大 。
地质灾害类型
滑坡
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 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
象。
崩塌
陡峭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和其 他外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 、滚动、堆积在坡脚的现象。
泥石流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 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
应急响应措施
在接到预警信息后,相关部门应迅 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抢险救援等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培训资料PPT课件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培训资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d8c9264028915f814dc2c2.png)
第10页/共44页
地质灾害的类型
• 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进程划分为两大类。 • (1)突发性地质灾害
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 • (2)缓变性地质灾害
地面沉降,地裂缝。 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突然,可预见性差,其防治工作常是被动 式的应急进行。其成灾后果严重,既有经济损失,也常有人员 伤亡。
第7页/共44页
• 2、地质灾害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灾害。由于社会发展和 经济建设的需要,人类对自然无度的索取、各种不合理的工程建设、不规范的采 矿活动等人为活动,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发生的 严重地质灾害中,有半数以上与人为因素有关,并且还有加剧的趋势。因此,除 了自然因素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地质灾害外,因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也是本 条例的调整重点。
•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该 隐患点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崩塌, 确定为地质灾害隐患点。
第28页/共44页
漆桥镇联合建材厂取土场滑坡隐患点
• 该隐患点为原取土活动形成的土 坡平台,坡体岩性为棕黄色、棕 红色粘土、亚粘土;坡高5m,坡 度65°;坡顶混凝土道路发生开 裂和沉降,裂缝张开1~3cm不 等,裂缝长度最长达12m;局部 坡体有沉降现象,最大沉降达 5cm;在雨水作用下,水体沿裂 缝下渗,加重滑体自重,导致土 体间粘聚力下降,易发生滑坡灾 害。
第8页/共44页
• 3、地质灾害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灾害。发生在人迹 罕至或者人烟稀少地区、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没有或者不会造成危害和潜在威 胁的灾害,不属于本条例的调整范围。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事实求实 的精神。
第9页/共44页
• 4、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是山体崩塌、滑坡、 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根据我国地质灾害已有案例和地质灾害的物质 组成、动力作用、破坏形式和破坏速率,地质 灾害大致可划分10大类38亚类,考虑到关于地 震灾害的防御和减轻目前已有《防震减灾法》 及其配套法规予以调整,而且全国各地地质灾 害的种类均不相同,各地可以按照立法权限和 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界定,因此,《地质灾 害防治条例》仅列举了山体崩塌、滑坡、泥石 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这些常见 多发、危害较大的灾害类型,并明确地震灾害 的防御和减轻依照防震减灾法律、行政法规执 行。
地质灾害的类型
• 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进程划分为两大类。 • (1)突发性地质灾害
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 • (2)缓变性地质灾害
地面沉降,地裂缝。 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突然,可预见性差,其防治工作常是被动 式的应急进行。其成灾后果严重,既有经济损失,也常有人员 伤亡。
第7页/共44页
• 2、地质灾害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灾害。由于社会发展和 经济建设的需要,人类对自然无度的索取、各种不合理的工程建设、不规范的采 矿活动等人为活动,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发生的 严重地质灾害中,有半数以上与人为因素有关,并且还有加剧的趋势。因此,除 了自然因素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地质灾害外,因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也是本 条例的调整重点。
•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该 隐患点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崩塌, 确定为地质灾害隐患点。
第28页/共44页
漆桥镇联合建材厂取土场滑坡隐患点
• 该隐患点为原取土活动形成的土 坡平台,坡体岩性为棕黄色、棕 红色粘土、亚粘土;坡高5m,坡 度65°;坡顶混凝土道路发生开 裂和沉降,裂缝张开1~3cm不 等,裂缝长度最长达12m;局部 坡体有沉降现象,最大沉降达 5cm;在雨水作用下,水体沿裂 缝下渗,加重滑体自重,导致土 体间粘聚力下降,易发生滑坡灾 害。
第8页/共44页
• 3、地质灾害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灾害。发生在人迹 罕至或者人烟稀少地区、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没有或者不会造成危害和潜在威 胁的灾害,不属于本条例的调整范围。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事实求实 的精神。
第9页/共44页
• 4、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是山体崩塌、滑坡、 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根据我国地质灾害已有案例和地质灾害的物质 组成、动力作用、破坏形式和破坏速率,地质 灾害大致可划分10大类38亚类,考虑到关于地 震灾害的防御和减轻目前已有《防震减灾法》 及其配套法规予以调整,而且全国各地地质灾 害的种类均不相同,各地可以按照立法权限和 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界定,因此,《地质灾 害防治条例》仅列举了山体崩塌、滑坡、泥石 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这些常见 多发、危害较大的灾害类型,并明确地震灾害 的防御和减轻依照防震减灾法律、行政法规执 行。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53b8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0.png)
非工程措施
监测预警
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 络,实时监测地质变化,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 公众采取防范措施。
应急救援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制定 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地质 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减 少灾害损失。
宣传教育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 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宣传教育
失。
环境破坏
地质灾害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影响生态平衡和土地资源可
持续利用。
社会影响
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引发社会 恐慌和不稳定,影响社会正常
秩序。
02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滑坡
定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 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 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
分类
根据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和滑动 特征,可分为黄土滑坡、粘性 土滑坡、堆积层滑坡等。
滑坡概述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发生在山区、河谷等地区。由于地形、地质 、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动,造成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滑坡发生原因
滑坡的发生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某地区 ,由于地形陡峭、降雨量大、植被破坏等原因,滑坡事件频繁发生。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地质灾害防治 知识,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
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演练
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和演练 活动,提高公众应对地质灾害的能 力和自救互救技能。
建立信息平台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提供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查询、预警信息 发布等服务,方便公众获取相关信 息。
05 案例分析
某地区滑坡事件分析
某地区崩塌事件分析
地质灾害防治讲稿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讲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f7736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5.png)
照片14崩塌体节理发育情况 照片16崩塌易发区
照片15崩塌体正面 照片17 崩落块石
照片18 绵竹三星岩崩塌
该崩塌的形成主要系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气候条件等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危岩区地形坡度达70~80°、构造裂隙及卸荷 裂隙发育、裂隙面结合构成不利于斜坡稳定的组合等地质构造因素是崩 塌形成的内在因素及主导因素,区内降水丰富、季节温差变化大等气象 因素及地处强烈地震影响区(基本烈度Ⅶ度)等则是崩塌发生的主要诱 发因素。
1、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 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2、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 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 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3、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 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造成的地面塌陷称为岩溶塌陷;由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称为开采塌陷。 6 .地面沉降:区域性的地面下沉现象。 7. 地裂缝:区域性的地面开裂现象。
典型滑坡素描
滑坡洼地
坡壁
滑坡周界
滑 滑坡台阶
基岩
滑
坡
体
滑动面
滑坡裂隙
滑坡鼓丘 滑舌
2010年7月25日,仁寿县遭受特大暴雨,全县多 处发生地质灾害险情,其中一处位于S106线仁寿 县—眉山段,黑龙滩社区辖区范围内,具体情况如 下:
1000-100
100-10
<10
崩塌
体积(104m3)
>100
100-10
10-1
<1
最新崩塌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ppt课件
![最新崩塌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ccd85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e.png)
地震
地震产生的震动可能导致 岩体松动,进而发生崩塌 。
人为因素导致的崩塌
工程活动
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如采矿 、道路建设等,可能破坏 岩体的稳定性,引发崩塌 。
植被破坏
过度开发和破坏植被,减 少了土壤的锚固作用,增 加了崩塌的风险。
水库蓄水
水库蓄水增加了库岸的静 水压力,可能导致库岸崩 塌。
综合因素导致的崩塌
建立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 短信等方式及时向受灾区域居民发布预警信息,指导他 们采取避险措施。
建立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多方参与的应急响 应联动机制,确保在崩塌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 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监测与预警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01
数据处理流程
02
建立规范的数据处理流程,对监测与预警数据进行清洗、去噪、融合 等处理,提取有用信息,为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崩塌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
自动化与智能化
采用传感器、无线传输等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传输和处理,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提高监测预 警的智能化水平。
崩塌地质灾害的预警系统
预警阈值设定 预警信息发布 应急响应联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设定崩塌地质灾害的预警阈值, 如地表位移量、应变速率等关键指标达到或超过阈值时 ,触发预警。
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
许多崩塌事件是由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引发的。例如,地 震和降雨可能同时导致山体崩塌。
长期与短期因素的叠加
长期的地质构造运动和短期的气象变化可能同时影响崩塌的发生。
地质灾害链反应
一个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触发其他地质灾害,如山体崩塌后可能引 发泥石流。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ff1ec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6.png)
总结词
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预防和治 理泥石流灾害。
02
排导工程
在泥石流沟谷下游设置排导沟、挡水 坝等设施,引导泥石流顺畅流出。
01
03
拦挡工程
在泥石流沟谷上游设置拦挡坝、拦挡 墙等设施,阻挡泥石流的源头物质。
预警系统
建立泥石流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预 警泥石流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
05
04
拦挡措施是通过在泥石 流沟口设置拦挡结构, 如拦渣坝、拦石坝等, 以阻挡泥石流的流动。
排导措施是通过在泥石 流下游设置排导槽或排 导沟,将泥石流引向指 定的排泄地点。
生物措施是通过植树造 林、种草等手段,增加 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水 土流失,从而减少泥石 流的发生。
崩塌防治工程原理
01
02
03
04
05
削坡减载
通过削减滑坡的下滑 力,降低其下滑速度, 是治理滑坡最基本的 方法。
设置抗滑桩
在滑坡的滑动带或滑 动体上设置抗滑桩, 提高滑体的稳定性。
排水措施
通过设置排水沟、排 水井等设施,降低地 下水位,减少水对滑 坡稳定性的影响。
支挡工程
通过设置挡土墙、抗 滑挡墙等支挡结构, 阻挡滑体的运动。
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
设置支撑结构
在崩塌体的关键部位设置支撑结构,提高 其稳定性。
地面沉降防治工程措施
回灌地下水
控制地下水开采
合理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避免 过度开采导致地面沉降。
通过回灌地下水的方式,增加地 下水的补给量,提高地层的稳定 性。
土地治理
通过平整土地、植树造林等措施, 改善地面的地形条件。
总结词
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预防 和治理地面沉降灾害。
地质灾害的应急防范模板课件
![地质灾害的应急防范模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dfe7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4.png)
01
02
03
04
人员伤亡
地质灾害常常造成大量人员伤 亡。
财产损失
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 遭受严重破坏。
环境破坏
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 环境。
社会影响
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PART 02
地质灾害应急防范措施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的应急预 案,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预案应包括灾害发生前的预防措 施、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程序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与处置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01
02
03
建立专业救援队伍
组建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 的救援队伍,包括搜救、 医疗、通讯、后勤保障等 小组。
培训与演练
定期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救 援培训和演练,提高救援 队伍的响应速度和救援能 力。
人员配备与装备
确保救援队伍配备先进的 救援装备和技术,保障救 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应急培训,提高 公众和相关人员的应 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 力。
演练应涵盖不同场景 和情况,包括人员疏 散、抢险救援、医疗 救治等。
应急物资储备
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包括生命探测仪、挖掘机械、临时安置帐篷等。 建立应急物资调配机制,确保物资能够及时送达灾区。
加强物资储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其质量和可用性。
准确性和时效性。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过多种渠 道通知受影响区域的居民和企事
业单位,做好防范措施。
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普及地质灾 害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范意 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加强社区 自救互救能力建设,提高灾害应对效 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要素图
滑坡要素示意图 a)剖面示意图 b)平面示意图 1滑坡体2滑动面3滑坡床4滑坡周界5滑坡后壁6滑坡台阶7滑坡舌8拉张 裂隙9滑坡封闭洼地10剪切裂隙11鼓张裂隙12扇形裂隙
滑坡要素
1.滑坡体:沿滑动面向下滑动的那部分岩土体。
2.滑动面:滑坡体沿其下滑的面。
3.滑坡床;滑动面下稳定不动的岩土体。
(1)比较甲、乙、丙三幅图,简述易贡湖在滑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原因是什么?
答案:湖水逐渐增多,滑坡堆积体阻塞了湖泊的下泄出口,而周围的冰雪 融水和上游来水在不断增加。
(2)对比甲乙两图,易贡地区的雪线有什么变化?简述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2000年的雪线较1998年的雪线高度明显降低。 原因是1998年为秋季时的照片,经过夏季的融化冰川量减少,2000年为 春季时的照片,经过秋冬春季的积蓄,冰川量大。
滑坡的分类
按规模大小划分
① 小型滑坡:滑坡体小于10万立方米 ② 中型滑坡:10-100万立方米 ③ 大型滑坡:100-1000万立方米 ④ 特大型滑坡: 1000-10 000万立方米 ⑤ 巨型滑坡:大于10 000万立方米 按滑坡力学性质划分
① 牵引式滑坡 :主要是由于坡脚被切割(人为开挖或河流冲 刷等)使斜坡下部先变形滑动,因而使斜坡的上部失去支 撑,引起斜坡上部相继向下滑动 ,一般滑动速度慢。
第七章 地质灾害及防治
第一节滑坡
第一节 滑坡 Landslide
滑坡的定义:
地质体沿地质弱面向下滑动的重力破坏。有双 重含义:可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过程,也可 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结果。
滑坡的形成条件:
斜坡岩体平衡条件遭到破坏的结果。即:下滑 力(力矩)大于抗滑力(力矩)。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陡峭的坡度和凌空面) 软弱面的存在(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
④ 残坡积层滑坡:由基岩风化壳、残坡积土等构成,通常为浅表层滑 动
⑤ 人工填土滑坡:由人工开挖堆填弃渣构成,次生滑坡
⑥ 2、岩质滑坡:
⑦ 发生在各种基岩岩层中的滑坡,属岩层滑坡,它多沿岩层层面或其 它构造软弱面滑动。分近水平层状滑坡、顺层、切层和逆层滑坡及 楔体滑坡。
⑧ 3、变形体:受重力作用,未形成清晰滑移或崩塌的地质分离体, 在开挖等人工扰动下,极易转化为滑坡或崩塌。
② 推移式滑坡:主要是由于斜坡上部不恰当地加荷(如建筑、 填堤、弃渣等)或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斜坡的上部先 变形滑动,并挤压推动下部斜坡向下滑动,一般滑动速度 较快。
滑坡发育阶段
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
(研究性学习案例) 2000年4月9日晚8时左右,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易贡 藏布河扎木弄沟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历时约10分钟, 滑程约8km,高差约3330m,截断了易贡藏布河(河 床高程2190m),形成长约2500m、宽约2500m的滑 坡堆积体,其面积约5km2,最厚达100m,平均厚 60m,体积约2.8~3.0×108m3。
产生的先决条件。当斜坡越陡、高度越大,斜坡中、上 部突出,下部凹进,且坡脚处无抗滑地形时,越容易产 生滑坡。 2、岩性条件 易遇水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岩中发生滑坡,如: (1)第四系的各类堆积物、沉积物。 (2)砂岩、页岩和泥岩互层,煤系地层。 (3)石灰岩、白云岩与页岩、泥岩互层。 (4)泥质岩的变质岩系,如千枚岩、板岩、云母片岩、 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 (5)软质或易风化的凝灰岩。
滑坡形成条件
3、构造条件 (1)边坡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土石层的产状及其相互组合
情况,岩石中断层、节理的产状和特征及其与边坡产状的相互 关系,与滑坡发生的难易程度有密切关系。 (2)在大的断裂构造带附近,岩体破碎,构成破碎岩层滑坡 的滑体。 (3)各种构造结构面,控制了滑动面的空间范围、位置及滑 坡周界。 (4)地质构造决定了滑坡区地下水的类型、分布、状态和运 动规律,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滑坡的产生和发展。 4、水文地质 水进入岩土体,饱和度增加,岩土体重度增加,下滑力增加; 水的作用可使岩土软化,加速风化,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 静水压力,对岩土体产生向上浮力,减少了滑动面正压力; 向坡体外的动水压力,对坡体产生水平力,增加了下滑力; 地下水对滑动面起到浸润作用,减少了滑动面的摩阻力。
滑坡形成条件
5、地震因素 地震使岩土体结构破坏,同时使岩土体承受地震水平惯性力、增
加下滑力,从而诱发滑坡。 6、人为因素 (1)人工开挖边坡、坡体上部加载、下部减载、改变其形态。 (2 )破坏斜坡植被,促使其风化。 (3)人工爆破,产生振动,使岩石破碎松散,强度降低。 (4)筑坝拦水、水库和水渠渗漏、农田灌溉、工业废水、城镇生活
8.滑坡鼓丘:如滑坡体前缘受阻,被挤压鼓起成丘状者。
9.滑坡裂隙:滑坡体内出现的裂隙。有的呈环形,有的呈放 射状,有的呈羽毛状。分为拉张裂隙、鼓张裂隙、剪切裂隙、 扇形张裂隙。
10、滑坡主轴:滑坡滑动时,滑坡体滑动速度最快的纵向线。
滑坡
滑坡形成条件
1、斜坡外形 斜坡的存在,使滑动面能在坡前缘临空出露,这是滑坡
用水等,也常常诱发滑坡。
滑坡的分类
按滑坡体物质和结构因素划分
1、堆积层(土质)滑坡
① 滑坡、崩塌和崩滑堆积体滑坡:由前期滑坡、崩塌和崩滑等形成的 块中的滑坡 ,
③ 粘土滑坡:发生在均质或非均质粘土层中的滑坡,多发生在久雨或 受水作用之后,多属中、浅层滑坡。
材料一:易贡滑坡发生位置
材料二:滑坡发生前后卫星图
甲图
乙图
丙图
丁图
(1998年11月28日)(2000年4月19日) (2000年5月4日) (2000年5月9日)
材料二:滑坡发生前后卫星图
甲图
乙图
丙图
丁图
(1998年11月28日)(2000年4月19日) (2000年5月4日) (2000年5月9日)
4.滑坡周界:平面上,滑坡体与周围稳定不动的岩土体的分界 线称滑坡周界。
5.滑坡壁:滑体后缘与母体脱开的分界面。平面上多呈围椅 状。
6.滑坡台阶:滑坡体上、下各段运动速度的差异,滑坡体断 开或沿不同滑面多次滑动,在滑坡上构成多级台阶。每一台阶 由滑坡平台及陡壁组成。
7.滑坡舌:滑坡体前缘形如舌状伸入沟堑或河道中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