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知识题库
金属材料试题库
![金属材料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bb757415580216fc710afd21.png)
1.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都不能恢复。
()2.所有金属在拉伸试验过程中都会产生“屈服”现象和“颈缩”现象。
()3.一般低碳钢的塑性优于高碳钢,而硬度低于高碳钢。
()4.低碳钢、变形铝合金等塑性良好的金属适合于各种塑性加工。
()5.布氏硬度试验法适合于成品的硬度测量。
()6.硬度试验测量简便,属非破坏性试验,且能反映其他力学性能,因此是生产中最常用的力学性能测量法。
()7.材料韧性的主要判据是冲击吸收功。
()8.一般金属材料在低温时比高温时的脆性大。
()9.机械零件所受的应力小于屈服点时,是不可能发生断裂的。
()10.1kg铜和1kg铝的体积是相同的。
()11.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适宜制造飞机机身、航天飞机机身等结构件。
()12.钨、钼等高熔点金属可用于制作耐高温元件,铅、锡、铋等低熔点金属可制作熔断丝和焊接钎料等。
()13.电阻率ρ高的材料导电性能良好。
()14.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可以制作散热器。
()15.一般金属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16.金属都具有铁磁性,都能被磁铁所吸引。
()17.金属的工艺性能好,表明加工容易,加工质量容易保证,加工成本也较低。
18.低碳钢的焊接性能优于高碳钢。
()19.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的锻造性能差,而中、高碳钢和高合金钢的锻造性能好。
20.晶体中的原子在空间是有序排列的。
()21.一般金属在固态下是晶体。
()22.金属在固态下都有同素异构转变。
()23.凡由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都叫结晶。
()24.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大,结晶晶粒越细。
()25.一般金属件结晶后,表面晶粒比心部晶粒细小。
()26.固溶体的强度一般比构成它的纯金属高。
()27.金属都能用热处理的方法来强化。
()28.纯金属是导电的,而合金则是不能导电的。
()29.纯金属和合金的结晶都是在恒温下完成的。
()30.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力学性能越好。
()31.组成合金的组元必须是金属元素。
()32.纯铁在912℃将发生α-Fe和γ-Fe的同素异构转变。
金属材料试题库
![金属材料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1da6380d4d8d15abe234edc.png)
金属材料部分试题库一、判断题1、所有金属拉伸试验都会产生“颈服”现象和“颈缩”现象。
2、金属材料就是指金属。
3、低碳钢适合各种塑料加工。
4、布氏硬度试验法适合成品的硬度测量。
5、硬度试验属破坏性试验。
6、一般金属材料在低温时比高温的脆性大。
7、一般低碳钢硬度好,塑型低。
8、低碳钢的焊接性能优于高碳钢。
9、晶体中的原子在空间是有序排列的。
10、金属在固态下都是同素异构转变。
11、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大,结晶晶粒越细。
12、固溶体的强度一般比构成它的纯金属高。
13、金属都能用热处理的方法来强化。
14、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力学性能越好。
15、组成合金的组元必须是金属元素。
16、Fe3C是一种金属化合物。
17、奥氏体和铁素体都是碳溶于铁的固溶体。
18、共析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77%。
19、碳的质量分数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20、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强度越高,韧性越好。
21、加热能改善钢的锻造性能,所以锻造加热温度越高越好。
22、钢的锻造加热温度一般应选择在单相奥氏体区间。
23、等温转变可以获得马氏体,连续冷却可获得贝氏体。
24、去应力退火时,不发生组织转变。
25、一般情况下,进行退火可软化钢材,进行淬火可硬化钢材。
26、钢的淬火加热温度都应在单相奥氏体区。
27、钢的淬火的冷却速度越快越好。
28、淬火后的钢一般需及时进行回火。
29、渗碳零件一般应选择低碳成分的钢。
30、钢的回火温度越高,得到的硬度越高,韧性越差。
31、一般情况下,钢中的杂质Mn与Si是有益元素,P和S是有害元素。
32、一般来说,碳素结构钢主要用于制作机械零件。
33、优质碳素结构钢主要用于制作机械零件。
34、碳素工具钢一般具有较高的含碳量。
35、Q235和Q345同属于碳素结构钢。
36、因为40Cr是合金钢,所以淬火后马氏体的硬度比40钢高的多。
37、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刀具钢之所以常用于手工刀具,是由于它们的热硬性较差。
38、对于大截面中碳成份的碳素调质钢,往往用正火代替调质处理。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e79cf7168884868662d688.png)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1.人们常把金、银、铜、铁、锡等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B.金属银可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要低【答案】B【解析】【详解】A、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所以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煮熟食物,故A正确;B、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可知,银的活泼性比铜弱,所以金属银不可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B错误;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排在最后面,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故,C正确;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所以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要通过化学变化且出明显现象才能表现出来,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因为金属铜能置换出金属银;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二者多无明显现象,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答案选择B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A.滤渣是Ag、Cu、Zn B.滤渣是Ag、Cu、MgC.滤液中含有Zn2+、Mg2+、NO3﹣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答案】B【解析】【详解】A、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说明锌过量,滤渣中含有锌,同时含有锌和硝酸铜、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铜和银,该选项说法正确;B、镁比锌活泼,因此锌不能和硝酸镁反应,滤渣中不含有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滤液中含有反应生成的锌离子和没有反应的镁离子,同时含有硝酸根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4.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金属材料练习题一
![金属材料练习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cb3e81e66f1aff00bed51e6f.png)
金属材料练习题一1.合金的主要性质类似于()A.陶瓷B.玻璃C.金属D聚合物D.聚合物2.不锈钢是一种合金钢,有耐腐蚀的重要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反应釜、炊具、装饰材料等。
不锈钢中添加的主要合金元素是()A.硅B.锰C.铬和镍D钨D.钨3.下列制品中可用铝及铝合金制造的是①炒菜用锅②电线、电缆③枪弹、炮弹④汽车、飞机⑤建筑门窗A.只有①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⑤4.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的纯金属不同B.合金没有金属光泽C.合金不能导热导电D.合金没有延展性5.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
其主要原因是()A.价格便宜B.铁中含有人体中必需的碳元素C.升热慢退热也慢,保温效果好D.烹饪的食物中含有铁元素6.制取合金常见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
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A.Fe-Cu合金B.Mg-Fe合金C.Na-Al合金D.Na-Cu合金7.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的是()A.生铁、钱币B.黄铜片、焊锡C.不锈钢、硬铝D.水银、24K金8.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氧化铜B.硅C.青铜D.铜9.日常生活中,用于保护钢铁制品(如自来水管)所使用的“银粉”实际上是金属“铝”的粉末;家用热水瓶内胆壁上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温度计内填充的金属是__________;玻璃刀刃头是用______________制成的。
10.光明中学科技活动小组去一家金属回收公司辨别生铁和废钢。
请你运用所学生铁和钢的性能和用途等知识,给他们提供一些合理化的辨别方法。
(至少三条)11.根据你的观察,列出你所了解的铝合金的物品及性质。
想一想,为什么这些物品要用铝来制作?你认为其中的哪些物品还可用其他金属或合金来制作?说明理由。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题库(171道)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题库(171道)](https://img.taocdn.com/s3/m/71df1890f242336c1fb95edf.png)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1、从南极到北极,1、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能承是的最大标称应力称为材料的()。
——[单选题]A 屈服强度B 抗拉强度C 弹性极限正确答案:B2、测定淬火钢的硬度,般常选用()来测试。
——[单选题]A 布氏硬度计B 洛氏硬度计C 维氏硬度计正确答案:B3、做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单选题]A 静载荷B 冲击载荷C 循环载荷正确答案:C4、金属材料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 )、——[单选题]A 硬度B 塑性C 强度正确答案:C5、金属材料的()越好,则其压力加工性能越好。
——[单选题]A 强度B 塑性C 硬度正确答案:B6、有一金属紧固螺钉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这是因为紧固螺钉制作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值较低。
——[单选题]A 屈服强度B 韧性C 塑性正确答案:A7、力学性能( )是大多数机械零件选材和设计的依据。
——[单选题]A 屈服强度B 韧性C 塑性正确答案:A8、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 )。
——[单选题]A 硬度B 强度C 疲劳强度正确答案:B9、 08F牌号中,08表示其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 )。
——[单选题]A 0.08%B 0.8%C 8%正确答案:A10、普通、优质和特殊质量非合金钢是按( )进行区分的。
——[单选题]A 主要质量等级B 主要性能C 使用性能D 前三者综合考虑正确答案:A11、合金渗碳钢经过渗碳处理、( )后,可满足使用要求。
——[单选题]A 淬火加低温回火B 淬火加中温回火微C 淬火加高温回火正确答案:A12、冷成形弹簧冷卷成形后,需要在250~ 300C范围内进行去应力退火,以消除应力()。
——[单选题]A 稳定尺寸B 提高塑性C 提高硬度正确答案:A13、调质处理就是( C )的热处理。
——[单选题]A 淬火十低温回火B 淬火十中温回火语C 淬火十高温回火正确答案:C14、化学热处理与其他热处理方法的基本区别是( )。
金属材料考试题库附答案
![金属材料考试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e24ef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d.png)
1[判断题]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背吃刀量。
A. 对B. 错[答案]A [分数]1 [分类]金属AB卷 [标签][解析]2[判断题]切削用量中对刀具寿命影响程度由低到高是v、f、ap。
A. 对B. 错[答案]B [分数]1 [分类]金属AB卷 [标签][解析]3[判断题]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A. 对B. 错[答案]B [分数]1 [分类]金属AB卷 [标签][解析]4[单选题]选择背吃刀量ap时应考虑到限制的因素有( )A. 机床的功率B. 加工余量C. 零件加工的尺寸精度D. 零件加工的表面粗糙度[答案]A [分数]1 [分类]金属AB卷 [标签][解析]5[单选题]ap、f选定后,切削速度确定的方法是( )。
A. 按刀具寿命计算允许的切削速度B. 按刀具材料允许的最高切削速度确定C. 按加工精度确定D. 按机床现有的主轴转速计算决定[答案]D [分数]1 [分类]金属AB卷 [标签][解析]6[单选题]车削细长轴时,切削力中三个分力以( )对工件的弯曲变形影响最大。
A. 主切削力B. 进给抗力C. 背向力D. 摩擦力[答案]C [分数]1 [分类]金属AB卷 [标签][解析]7[单选题]机床动力足够时切削用量选择的次序是()A. ap→f→VcB. f→ap→VcC. Vc→f→apD. Vc→ap→f[答案]A [分数]1 [分类]金属AB卷 [标签][解析]8[单选题]下列加工方法中,能用于加工内齿轮的是A. 滚齿B. 磨齿C. 铁齿D. 插齿[答案]D [分数]1 [分类]金属AB卷 [标签][解析]9[判断题]大批量加工齿轮内孔键槽时,宜采用插削加工键槽。
A. 对B. 错[答案]B [分数]1 [分类]金属AB卷 [标签][解析]10[判断题]拉削只有主运动,没有进给运动。
A. 对B. 错[答案]A [分数]1 [分类]金属AB卷 [标签][解析]11[判断题]牛头刨床上所使用的创刀,做成直头的比做成弯头的好。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测试题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0d373deefdc8d376ee3235.png)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测试题一、基本考点(选择题,简答题)考点1 金属材料及其物理性质1. 常见的金属材料:纯金属(铁、铝、铜、银)和合金(铁合金,例如钢和生铁、铜合金,例如青铜、黄铜,铝合金,钛合金等)。
【拓展】合金的注意点(1)合金可以由多种金属熔合而成,也可以由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2)合金比纯金属有性质更优越,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它们的纯金属大,抗腐蚀性能强,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它们所含纯金属的熔点。
(3)生铁和钢的区别:生铁含碳量高欲钢的含碳量。
(4)新材料:钛和钛合金,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抗腐蚀性能好,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2.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的物理共性:常温下除汞(液体)外都是固体,大多数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硬度和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2)金属的物理特性:密度大,硬度大、熔沸点高,这是一些不同金属各自的特性。
【拓展】金属的颜色:块状铁、镁、铝等大多数是银白色;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细的铁粉、银粉是黑色。
考点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规律】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反应越剧烈。
(1)镁、铝与氧气的反应①在常温下,镁条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但在点燃条件下,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钵。
②在常温下,铝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在点燃的条件下,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铝(Al2O3)。
(2)铁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与氧气反应;②常温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③在点燃的条件下,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四氧化三铁。
(3)铜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②铜在空气中加热时,表面会逐渐生成黑色物质——氧化铜;③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形成铜绿(碱式碳酸铜)。
金属材料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e4e1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4.png)
金属材料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金属的特性包括哪些方面?简要描述三个方面。
答案:金属具有以下特性:首先,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可以在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移动,从而使金属成为优良的导电材料。
这一特性使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路以及电力传输领域。
其次,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由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存在,它们可以在金属内部快速地传递热量。
因此,金属被广泛应用于散热器、锅具等需要导热的场合。
最后,金属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可塑性。
金属材料可以经过热处理、锻造、拉伸等工艺,改变其形状和尺寸,使其适应各种需求。
这种特性使金属成为制造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试题二:2. 请列出五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答案: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1) 铁: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塑性。
铁还具有较高的磁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等领域。
(2) 铜: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且耐腐蚀性能较强。
铜常被用于电线、电缆、电子器件等领域。
(3) 铝:铝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等领域。
铝也是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4) 锌:锌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常被用作防腐材料和电池制造原料。
(5) 镍:镍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延展性,常被应用于化工、电子等领域。
试题三:3. 金属的晶体结构有哪些类型?简要描述三种晶体结构。
答案:金属的晶体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 面心立方结构:在面心立方结构中,每个原子的8个角上以及每个面的中心都有一个原子。
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密堆积率,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导电性。
(2) 体心立方结构:在体心立方结构中,每个原子的每个角上有一个原子,同时,在晶胞的中心位置也有一个原子。
体心立方结构具有较低的密堆积率,使金属的硬度相对较高。
(3) 紧密堆积结构:紧密堆积结构是由最密堆积原理推导得到的一种结构类型。
它以每个六角旁边存在的三个原子为基础,逐层堆积形成。
金属材料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学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12f9d2ee06eff9aff807bc.png)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金属材料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综合测试一、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导热性好的金属散热也好,可用来制造散热器等零件。
()2、一般,金属材料导热性比非金属材料差。
()3、精密测量工具要选用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来制造。
()4、易熔金属广泛用于火箭、导弹、飞机等。
()5、铁磁性材料可用于变压器、测量仪表等。
()6、δ、ψ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7、维氏硬度测试手续较繁,不宜用于成批生产的常规检验。
()8、布氏硬度不能测试很硬的工件。
()9、布氏硬度与洛氏硬度实验条件不同,两种硬度没有换算关系。
()10、布氏硬度试验常用于成品件和较薄工件的硬度。
11、在F、D一定时,布氏硬度值仅与压痕直径的大小有关,直径愈小,硬度值愈大。
()12、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也越强。
()13、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14、20钢比T12钢的含碳量高。
()15、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有铸造性、锻压性,焊接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硬度、强度等。
()16、金属材料愈硬愈好切削加工。
()17、含碳量大于0.60%的钢为高碳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的钢为高合金钢。
()18、T10钢的平均含碳量比60Si2Mn的高。
()19、一般来说低碳钢的锻压性最好,中碳钢次之,高碳钢最差。
()20、布氏硬度的代号为HV,而洛氏硬度的代号为HR。
()21、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22、某工人加工时,测量金属工件合格,交检验员后发现尺寸变动,其原因可能是金属材料有弹性变形。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经典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035d5964551810a6f52486e4.png)
14.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金属的硬度B.金属的导热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金属的硬度、金属的耐腐蚀性、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至于金属是否导热不需要考虑.
铝位于氢前,铜位于氢后;铜可以置换出银,因此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⑤说法正确;
因此正确的是②③⑤;
故选:B。
2.关于银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银是银白色的B.银不易与氧气反应
C.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答案】B
【解析】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银是银白色的,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 B.银不易与氧气反应,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是化学性质;C.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故选B。
D、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不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水的电解
B. 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金相知识题库
![金相知识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e437a0f0722192e4536f678.png)
金属材料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金属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力作用下所显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
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及疲劳强度等。
2.强度——是指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3.屈服点——拉伸力不增加,变形量继续的现象称为屈服,对应的S点即为屈服点。
4、抗拉强度——试样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力(N 牛顿)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的比值,用σb表5.塑性——是指金属在断裂前材料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6.断后伸长率δ——是指试样拉断后的标距伸长量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7.断面收缩率ψ——是指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8.硬度——指金属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
9.疲劳强度——在循环应力作用下能经受无限次循环而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金属的疲劳强度。
用σ -1表示10.韧性——指金属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
11.金属的物理性能——指金属固有的属性,包括密度、熔点、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等12.金属的化学性能——指金属在室温或高温时抵抗各种化学介质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化学稳定性等13.晶体——指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固态物质。
如金刚石、石墨及一切固态金属及其合金都是晶体。
14.非晶体——指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固态物质。
如玻璃、沥青、松香15.晶格——这种抽象的用于描述原子在晶格中规则排列方式的空间几何图形称为结晶格子,简称晶格16.晶胞——组成晶格的最小几何单元称为晶胞17.单晶体——晶格位相(原子排列方向)完全单一致的晶体称为单晶体。
18.多晶体——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
19.晶界——晶粒与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界。
20.结晶——纯金属或合金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结晶。
21.过冷度——金属液的实际结晶温度T1与理论结晶温度T0的之差称为过冷度。
22.变质处理——即在浇注前在金属液中加入少量其他难容的固体微粒(变质剂:钛、锆、铝)充当人工晶核,增加了形核率,使晶粒细化,这种使晶粒细化的方法称为变质处理23.同素异构转变——铁、锰、钛等少数金属在结晶后还会继续发生晶格类型的转变,即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金属材料焊接题库
![金属材料焊接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f4b5663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9.png)
金属材料焊接题库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严禁在带有压力的设备和油漆未干的金属容器上进行焊接作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熔深大是熔化极氩弧焊的优点之一。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螺柱焊分拉弧式螺柱焊和短周期拉弧螺柱焊两大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钨极氩弧焊时,钨极不熔化,所以钨极除在初次使用时需要磨好以外,以后使用过程中不用修磨。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空载电压越高,引弧越容易,焊接时电弧越稳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射线探伤的Ι级片中,不允许存在任何焊接缺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焊前预热是避免堆焊层裂纹或剥离的有效工艺措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焊缝金属中的氢气、氧气和氮气是对焊缝质量影响最大的有害气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用熔化极脉冲氩弧焊进行全位置焊接时,在控制焊缝成形方面不如普通熔化极氩弧焊。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特种设备分为承压类特种设备和机电类特种设备两大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焊绩记录表>>应逐台逐日记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金属材料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CO2气体保护焊时,产生气孔主要是由于保护气层被破坏,使空气侵入而形成氮气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等离子弧焊接设备的供气系统主要由离子气路、(正反面 )保护气路组成。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铝和铝合金采用机械清理时,一般都用砂轮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铬、钼、铜、钨、硅等合金元素加入铁或镍中都能提高金属的耐蚀性。
金属材料试题库
![金属材料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e6226a7a2af90242a895e581.png)
———————————————————————————————— 作者:
———————————————————————————————— 日期:
ﻩ
1.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都不能恢复。()
2.所有金属在拉伸试验过程中都会产生“屈服”现象和“颈缩”现象。()
3.一般低碳钢的塑性优于高碳钢,而硬度低于高碳钢。()
35.珠光体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36.共析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77%。()
37.碳的质量分数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38.由于白口铸铁中存在过多的Fe3C,其脆性大,所以较少直接使用。()
39.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好。()
40.绑扎物件一般用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用的钢丝绳应采用中、高碳成分的钢丝制造。()
76.在任何条件下,高锰钢都是耐磨的。( )
77.GCr15钢中铬的质量分数w(Cr)为15%。()
78.Cr12MoV是不锈钢。()
79.高速工具钢除具备一般工具钢的高硬度、高耐磨性能以外,其特点是热硬性高。
80.由于灰铸铁中碳和杂质元素含量高,所以力学性能特点是硬而脆。()
81.石墨在铸铁中是有害无益的。()
41.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一般铸造性能较好。()
42.加热能改善钢的锻造性能,所以锻造加热温度越高越好。()
43.钢的锻造加热温度一般应选择在单相奥氏体区间。()
44.随着过冷度的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珠光体型转变产物越来越细,其强度越来越高。
45.粒状珠光体和片状珠光体一样,都只能由过冷奥氏体经共析转变获得。()
88.变质处理可有效提高铸造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金属和金属材料试题和答案(word)
![金属和金属材料试题和答案(word)](https://img.taocdn.com/s3/m/396fd0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8.png)
金属和金属材料试题和答案(word)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1.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答案】A【解析】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了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元素,错误;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其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高,钢的含碳量低,正确;C.与纯金属比,合金的硬度通常较大,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正确;D.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的低,焊锡是锡的合金,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正确。
故选A。
2.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丫与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丫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正确的是A.XYZB.XZYC.ZYXD.YZX【答案】B【解析】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
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丫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Y。
故选B。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Al>Fe>Cu>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Cu+FeSO4—Fe+CuSO4可以发生,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Cu+2AgNO3—2Ag+Cu(NO3)2可以发生,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D.反应2Al+3CuSO4—3Cu+Al2(SO4)3可以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答案】A【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且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
金属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0cabda76a20029bd642d90.png)
1、纯金属结晶时,其冷却曲线为何有一段水平线?
答案:冷却曲线上有一段水平线,是说明在这一时间段中温度是恒定的。
结晶实际上是原子由一个高能量级向一个较低的能量级转化的过程,所以在结晶时会放出一定的结晶潜热,结晶潜热使正在结晶的金属处于一种动态的热平衡,所以纯金属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2、试分析自行车的中轴和链盒所用材料,哪种需要较高的硬度和
强度?哪种需要较好的塑性和韧性?为什么?
答:自行车的中轴在工作时主要受扭转载荷和交变载荷,故所用材料需要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而自行车的链盒需要通过冲压成形故所用材料需要较好的塑性和韧性。
3、齿轮和车床导轨比较,哪个容易发生疲劳损坏?为什么?答:由于齿轮在工作时受交变载荷,而车床导轨所受为静载荷。
故齿轮容易发生疲劳破坏。
4、试一试,将一节铁丝反复折弯,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反复弯折处逐渐变硬,弯折越来越困难直至断裂。
原因是反复弯折使铁丝局部塑性变形量增大,产生了变形强化的现象。
5、在表格中填写下列材料常用的硬度测量法及硬度值符号。
金属材料测试题及答案高中
![金属材料测试题及答案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b16a01c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f.png)
金属材料测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材料的硬度通常用哪种方法测试?A. 拉伸试验B. 冲击试验C. 硬度试验D. 疲劳试验2.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可以通过哪种性能指标来衡量?A. 屈服强度B. 抗拉强度C. 延伸率D. 硬度3. 金属材料的韧性通常通过哪种测试来确定?A. 拉伸试验B. 冲击试验C. 硬度试验D. 压缩试验4.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中,淬火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硬度B. 提高韧性C. 提高塑性D. 减小内应力5. 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大?A. 材料的化学成分B. 材料的微观结构C. 材料的表面粗糙度D. 材料的工作温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金属材料的______和______是衡量其力学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
7. 金属材料的腐蚀可以分为化学腐蚀和______。
8.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包括______、正火、退火和回火。
9. 金属材料的疲劳是指在______作用下,材料发生断裂的现象。
10.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可以通过______来衡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什么,并说明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12. 解释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屈服现象,并说明其对材料使用的影响。
13. 描述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并简述防止腐蚀的措施。
14. 阐述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某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为500 MPa,试计算在10 mm直径的圆棒上,需要施加多大的力才能使其达到屈服点。
16. 假设某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00 GPa,若将其拉伸至原长的1.05倍,计算其应力。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7. 论述金属材料的疲劳破坏机理,并说明如何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
18. 论述金属材料的焊接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提出焊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束语:本测试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测试方法、力学性能指标、腐蚀与防护、热处理工艺以及焊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电厂常见金属材料知识题库一、判断题1)在普通钢的基础上,为了改善钢的性能,在冶炼时有目的加入一些合金元素的钢,称为合金钢。
(√)2)低碳钢的平均含碳量小于0.25%。
(√)3)珠光体是由铁素体和奥氏体组成的机械混和物。
(×)4)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大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铁。
(√)5)各种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10%的钢称为低合金钢。
(×)6)钢中硫和磷含量越高,钢的焊接性越差。
(√)7)珠光体不属于金属化合物。
(√)8)珠光体是双相组织。
(√)9)组成合金的两元素不仅在液态时能互相溶解,而且在固态时仍能相互溶解,所形成的单相晶体结构称为固溶体。
(√)10)实际晶粒度是指钢件在最后一次热处理过程中,加热奥氏体化并保温后所实际得到的晶粒度。
(√)11)铁—碳合金状态图,表示铁碳合金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12)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13)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化合物。
(√)14)随着钢中含碳量的提高,钢材的综合机械性能逐渐变好。
(×)15)铬可以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16)钢中的镍含量愈高,愈易形成奥氏体组织,钢的耐腐蚀性愈好。
(√)17)魏氏组织主要是粗大的铁素体,虽然其韧性很差,但塑性较好。
(×)18)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塑性和韧性越大。
(×)19)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20)再结晶是形核—长大过程,所以也是一个相变过程。
(×)21)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置换固溶体。
(×)22)铸造是将金属液浇入型腔,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锻造成型方法。
(×)23)合金元素含量较高,在空气中冷却可得到马氏体组织的钢叫马氏体钢。
(√)24)晶界是一种线缺陷。
(×)25)珠光体是一种相。
(×)26)珠光体不属于金属化合物。
(√)27)金属材料的晶粒度越细,该材料的室温强度越高。
(√)28)国标规定了某材料的延伸率δ5≥27%,而国外提供的该材料的δ4=27%,该材料延伸率合格。
(√)29)布氏硬度是锅炉用钢最常用的一种硬度试验方法。
(√)30)含铬量越高,钢的焊接性越好。
(×)二、选择题1)含碳量(a)的钢称为共析钢。
a. 等于0.77%;b. 小于0.77%;c. 大于0.77%。
2)常温下珠光体是铁素体和(b)的机械混合物。
a. 贝氏体;b. 渗碳体;c. 奥氏体。
3)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c)固溶体。
a. 饱和;b. 不饱和;c. 过饱和。
4)合金钢按合金元素的总量不同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钢和高合金钢三种。
其中合金元素含量(c)的钢称为高合金钢。
a. >5%;b. <10%;c. 17%5)优质碳素结构钢中,硫、磷含量分别为(a)。
a. S≤0.035% P≤0.035%;b. S≤0.05% P≤0.035%;c. S≤0.06% P≤0.06%。
6)珠光体耐热钢是以(c)为基本合金元素的低合金钢。
a. Si.Mn;b. Cr.Ni;c. Cr.Mo。
7)耐热钢中,钼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钢的(a)。
a. 热强性;b. 抗氧化;c. 焊接性能。
8)α铁的晶体结构为(a)晶格。
a. 体心立方;b. 面心立方;c. 密排立方。
9)合金钢中铬元素,主要作用提高钢的(b)。
a. 热强性;b. 抗氧化能力;c. 硬度;d. 韧性。
10)一般材料的许用应力是(c)。
a. 材料弹性模数除以安全系数;b. 材料屈服极限除以安全系数;c. 材料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d. 材料刚度除以安全系数。
11)确定碳钢淬火加热温度的主要依据是(a)。
a. C曲线;b. 铁碳相图;c. 钢的Ms线。
12)淬火介质的冷却速度必须(a)临界冷却速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
13)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钢的(b)。
a. 含硫量;b. 临界冷却速度;c. 含碳量。
d. 含硅量。
14)钢的热硬性是指钢在高温下保持(c)的能力。
a. 高抗氧化性;b. 高强度;c. 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15)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钢的(c)。
a. 含硫量;b. 含锰量;c. 含碳量;d. 含硅量。
16)一般来说,碳素钢淬火应选择(c)作为冷却介质。
a. 矿物油;b. 20℃自来水;c. 20℃的10%食盐水溶液。
17)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后,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称为(a).a. 淬硬性;b. 淬透性;c. 耐磨性。
18)钢的回火处理在(c)后进行。
a. 渗碳;b. 退火;c. 淬火;d. 渗氮19)碳钢的淬火工艺是将其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d)的冷却方式。
a. 随炉冷却;b. 在风中冷却;c. 在空气中冷却;d. 在水中冷却。
20)珠光体是一种(c)。
a. 固溶体;b. 金属化合物;c. 机械混合物;d. 单相组织金属。
21)钢在淬火后所得的组织是(a)a. 淬火马氏体;b.回火索氏体;c. 回火屈氏体;d.索氏体。
22)低碳钢的碳含量范围(a)a. ≤0.25%;b. ≤0.35%;c. >0.25%;d. 0.25%~0.60%。
23)低合金钢的合金元素含量范围为(a)a. <5%;b. 5~10%;c. 10~15%;d. 15~20%。
24)金属晶体的缺陷包括(a、c、d)a. 位错;b. 夹杂物;c. 空位;d. 晶界。
25)珠光体是金属的一种(b)a. 相;b. 组织;c. 碳化物;d. 金属间化合物。
26)合金元素在钢中有以下存在方式(a、b)a. 形成固溶体;b. 形成组织金属间化合物;c. 混合物。
27)钢的主要的强化途径(a、b、c、d)a. 固溶强化;b. 沉淀强化;c. 晶界强化;d. 冶金强化。
28)钢铁材料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a、b、c)。
a. 退火;b. 正火;c. 回火;d. 淬火。
29)钢淬火的目的是获得(c)a. 珠光体;b. 铁素体;c. 马氏体30)金属在一定温度和应力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增长慢慢发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称为(c)。
a. 疲劳;b. 热脆性;c. 蠕变。
31)低合金耐热钢在高温长期运行后的主要的微观组织的老化特征为(a、b)a. 石墨化;b. 珠光体球化;c. 位错密度下降;d. 产生裂纹。
32)奥氏体不锈钢高温长期运行后微观组织的主要老化特征是(b)a. 析出Laves相;b. 析出σ相;c. 晶粒的长大。
三、问答题1)何为马氏体钢、贝氏体钢和奥氏体钢?答:马氏体钢: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较高,在空气中冷却,可得到马氏体。
贝氏体钢: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较低,在空气中冷却,可得到贝氏体。
奥氏体钢:钢中合金元素含量很高,在空气中冷却,奥氏体到室温仍不转变。
2)金属材料“相”与“组织”的定义及区别?答:相是具有相同成分、相同的聚集状态,物理、化学性质宏观均匀的组成部分。
一个相与另一个相之间有明确的界面分开,由一个相通过相界面抵达另一个相时,其成分、组织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在金属材料中,相指材料中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能相同的组分。
例如固溶体(铁素体、奥氏体等)、金属化合物(不锈钢中的σ相、P91中的laves相等)及纯物质(如石墨)。
在显微镜下作金相检验时,具有共同的特征、相同的组成部分叫“组织”或组织组成体。
例如: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等。
一种组织可是单相组成,如奥氏体、铁素体,也可是多相组成,如珠光体。
3)写出以下金相组织名词的定义及组织特征?答:铁素体——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
珠光体——铁素体和滲碳体片层交替构成一个组织组成体,为两相(铁素体+渗碳体)混合组织。
马氏体——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4)钢材中的夹杂物主要有那几种?答: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①氧化物(如FeO、MnO 、Al2O3,在合金钢中还可能有Cr2O3等);②硫化物(MnS、FeS等);③硅酸盐(如SiO2等)。
在合金钢中还可能有氮化物、稀土夹杂及这些夹杂物的复合产物。
5)合金元素加入钢中之后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有几种方式?答:合金元素在钢中以五种状态存在:①与铁形成固溶体,例如铁素体、奥氏体等。
②形成碳化物、氮化物和硼化物,如Fe3C、TiC、VC、Cr23C6等。
③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如Fe2W、Fe2Mo、Fe2Nb、FeCr等。
④形成非金属夹杂,如MnS、FeS、Al2O3、SiO2、FeO等氧化物、硫化物。
6)简述C、Cr、Ni、V、W、Nb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答:C在钢中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增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提高钢的淬透性。
Cr在耐热合金中主要在于提高钢的抗氧化能力和耐蚀性。
因为优先与氧结合在钢的表面形成Cr2O3薄膜,有效地阻碍氧向钢中进一步扩散,而且Cr2O3的密度接近于氧化铁的密度,因此,Cr2O3克牢固地附着于钢的表面,起着保护膜的作用。
当钢中鉻含量超过13%后,可大大提高铁的电极电位,从而提高钢的抗电化学腐蚀能力。
Ni是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不形成碳化物。
奥氏体不锈钢中必须有充分的镍含量(≥9%)以保证获得纯奥氏体组织。
V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也可少量溶于钢的基体中。
钒在钢中形成稳定的V4C3或VC,并在基体上呈细小弥散分布,起到沉淀强化的作用。
W在钢中既可固溶于铁素体中,也可形成钨的碳化物,两者的倾向相当。
W加入钢中可明显提高钢的热强性。
Nb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也可少量溶于钢的基体中。
铌在钢中形成稳定的NbC或Nb4C3,并在基体上呈细小弥散分布,起到沉淀强化的作用。
铌可防止钢的过热,减小钢的时效敏感性,改善钢的焊接性能。
7)钢的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和马氏体强化机理是什么?答:固溶强化——向钢或合金中加入合金元素使之溶入作为基体的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从而使钢或合金得以强化。
固溶体的强化主要是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增大基体晶格的畸变来使钢的强度得以提高。
沉淀强化——在耐热钢中加入能形成稳定碳化物的合金元素,在一定的条件下,使之从固溶体中析出细小的第二相,弥散地分布在基体上。
这些细小而弥散的颗粒(质点)提高了钢的强度。
另一方面,细小而弥散的第二相可细化晶粒,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钢的韧性。
马氏体强化——钢经淬火而得到马氏体或经正火得到马氏体,然后通过回火得到组织稳定性高的回火马氏体,从而使钢的强度得以提高。
8)钢的正火、淬火和回火的目的?答:正火:主要目的是改善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细化晶粒,消除锻、轧和焊接件的组织缺陷(如带状组织、枝晶偏析、晶粒粗大等),消除工件中的内应力和冷加工产生的加工硬化。
淬火:使钢强化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