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篇: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的学科,涵盖广泛,其中包括了地理形态、自然资源、气候、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方面。

下面是高二地理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形态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层次,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由铁-nickel合金和轻元素构成。

地壳分为大洲地壳和海洋地壳两部分,两者的主要元素成分差别很大。

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层次,包括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和过渡带三个部分,是构成地球质量的最大部分。

2. 洲际板块运动洲际板块是地球表面上被厚厚的地壳覆盖的大片状岩石,板块分为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各板块内部岩石构成不同,相互之间也分布、速度和方向各异。

板块内的活动会引发地震和火山爆发等现象,也是造山运动的主要原因。

3. 大气圈和气候大气圈是指在地球上的大气层,主要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其中氧气最多。

大气圈可以保护地球不受太阳辐射、小行星和彗星的侵袭,同时也是地球上各种气象现象的发生的基础。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统计的大气环境因素,包括温度、降水、风、湿度等。

气候的形成受到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海洋和大气运动等多个方面因素影响。

4. 水资源和水循环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其储量和分布不均等特点导致了全球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水循环是指大气、地表、地下和河流等水体在自然界中的相互影响和循环过程,不断地推动每一种水体不停地变化和再生,保证地球上生物各方面需要足够的水分支撑。

5.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雪灾、泥石流等,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是由于人类活动和生产所造成的一类问题,对地球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这些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必须要了解,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重视这些知识点,并在实践中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增强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地球表面形态、人类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教版高二地理课程内容丰富,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的大全,以便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门学科。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是地理学的基础,地图则是地理研究的基本工具。

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地图的投影方法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运动对于理解地理现象非常重要。

2. 大气与水圈大气和水圈是地球上主要的两个圈层,它们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和人类活动都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水圈的分布和循环对于理解气候、气象和水资源等问题至关重要。

3. 地球与地貌地貌是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总和,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等不同类型。

了解地球的各种地貌类型、地貌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对于理解地球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环境至关重要。

4. 生物圈与生物环境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是地球上最为脆弱和重要的圈层之一。

了解生物圈的组成和结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理解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章人文地理环境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资源,人口数量和结构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人口增长与减少的原因、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过程和影响对于理解人口问题和城市发展非常重要。

2. 农业与农村农业是人类最主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农村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单元。

了解农业的类型和特点、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理解农村问题和农村现代化非常重要。

3. 工业与工业区工业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工业区是工业集聚的地区。

了解工业的类型和特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和工业区的空间布局对于理解工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4. 交通与通信交通和通信是国家和地区连接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地理重点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地理重点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地理重点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的自然与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地理课程中,有一些重点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球形状和地球定位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它有南北两极和赤道。

地球上的各个地域位置可以通过经纬度来确定。

经度表示东西方向上的位置,纬度表示南北方向上的位置。

二、地球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约24小时完成一次。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约365.25天完成一次。

地球自转和公转会带来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三、地球的大气圈地球的大气圈由不同气体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大气圈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保护地球不受太阳辐射、调节气温、提供氧气等。

四、地球的水圈地球的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蒸气等。

水圈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过程,保证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地球的地壳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岩石壳层,包括岩石和土壤。

地壳受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了地球上的山脉、高原、平原等地貌。

六、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地壳由多个大板块和小板块组成,它们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壳的形成和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原因。

七、地球的人口与城市化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数量多的地区多位于亚洲、非洲等地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八、地球的经济与发展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一些发达国家具有先进的工业和技术,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贫困和发展困境。

经济全球化使得地球上的国家和地区相互联系,资源、资金、人力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九、地球的环境问题地球面临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这些问题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总结: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地理课程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地球形状和定位、地球运动、地球的大气圈和水圈、地球的地壳和板块构造、地球的人口与城市化、地球的经济与发展以及地球的环境问题等。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高二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地理学科学习的重要部分,它不仅包含了自然地理的深入探讨,还涵盖了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高二地理教材以其系统性和实用性,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以下是高二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首先,自然地理部分,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运动和大气环境。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基础内容。

大气环境则包括了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以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散射作用。

此外,大气环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也是重要的学习点。

其次,水文和海洋地理也是高二地理的重要内容。

水循环的过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以及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特征都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海洋地理则涉及到海洋的构造、海水的性质和运动,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接着,地貌学是高二地理的另一个重点。

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的地貌类型如山地、平原、高原等,以及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是需要深入理解的知识点。

在人文地理部分,我们首先学习了人口与城市。

人口的分布、迁移、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都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内容。

其次,经济地理也是高二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以及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需要掌握的重点。

最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高二地理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高二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地理学科不仅涉及到自然现象的解释,还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紧密相关。

因此,学好高二地理,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培养我们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感。

高二地理归纳总结人教版

高二地理归纳总结人教版

高二地理归纳总结人教版在高二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与地球有关的知识,对于地理这门学科的理解也日益加深。

在人教版地理教材的指导下,我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运用,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下面将对高二地理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加深我们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和记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了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而地图则是我们了解地球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并且了解了地球的各种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如何使用地图,如何读懂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标记。

2. 地球的水资源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地球的水资源又是有限的。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的水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蓄水等。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如湖泊、河流、海洋等,并学习了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 生物地理生物地理是研究生物在地球上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分布情况,包括植物的分布和动物的分布。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生物地理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生物圈、生物群落等。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社会的基础,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地方。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人口的分布情况,包括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结构。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城市的发展过程和城市化的特点,了解了城市与农村的差异。

2. 农业与工业农业和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农业的类型和农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了解了工业的类型和工业的地域分布。

通过比较农业与工业的联系,我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并学习了一些实践案例,如中国西部大开发、扶贫攻坚等。

人教版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一】(一)某一時刻的太陽高度:(1)晝半球上的太陽高度大於零,值出現在正午,即地方時12點時。

(2)夜半球上的太陽高度小於零,最小值出現在子夜,即地方時0點時。

(3)晨昏線(圈)上太陽高度等於零。

(二)正午太陽高度:(1)太陽直射那一條緯線正午太陽高度等於90°。

(2)同一天正午太陽高度相同的緯線有兩條,這兩條緯線分佈在直射緯線的兩側,與直射緯線的緯差相等。

(3)某一條緯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等於90°減去該緯線與直射緯線的緯差。

(三)二分二至太陽高度分佈規律:(1)春分時,太陽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為90°,正午太陽高度從赤道向兩極逐漸減小。

(2)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上太陽高度為90°,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全年的值,南半球達到最小值。

(3)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為90°,正午太陽高度從赤道向兩極逐漸減小。

(4)冬至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回歸線上太陽高度為90°,南回歸線南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全年的值,北半球達到最小值。

【篇二】河流搬運能力降低,促使沉積發生,形成堆積地貌。

常見的河流堆積地貌主要有以下幾種:(1)沖積扇平原沖積扇是河流出山口處的扇形堆積體。

河流出山口後,比降顯著減小,水流又分成許多交漢,成扇狀向外流動,河流能量顯著降低,大量物質堆積下來,又有利於河流改道。

隨著各支汊的不斷堆積和變遷,就形成沖積扇。

沖積扇的物質結構,一般是頂部物質較粗,主要為沙、礫,隨著水流搬運能力向邊緣減弱,堆積的物質逐漸變細,邊緣一般多為沙、粉沙及亞粘土,分選性較好,所以沖積扇是較好的含水層,邊緣常有泉水出露,可發展自流灌溉。

若山地河谷隨山地間歇抬升,也可形成疊置沖積扇。

(2)河漫灘平原河漫灘平原發源於河流中下游。

在河流中下游地區,河流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河流往往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

2021年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与2021年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二)汇编

2021年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与2021年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二)汇编

2021年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与2021年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二)汇编2021年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

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

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

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高二地理新教材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地理新教材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地理新教材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二地理学科是一门以研究地球与人类生活相互关系为主线的学科,新教材对于高中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更为系统和全面。

本文将对高二地理新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应用这些知识。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特征,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地壳结构、地球的内部热条件和地球的表面热条件等。

1.2. 地理格局演变地球的动力学过程,板块构造和地震、火山活动,地理格局的演变和构造地貌,地球长期变动的趋势与周期性等。

1.3. 气候与气象气候和气象的概念,气候的要素、类型和分布规律,气象灾害与防御,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等。

1.4. 水文与水资源水文循环与水资源利用,河流系统的特点和河流的应用,湖泊与水库的形成与利用,地下水的形成与利用,水资源调度与保护等。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与发展规律,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城市规模与结构的变化,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等。

2.2. 农业与农村农业生产方式与发展趋势,农田利用与农业生产布局,农产品流通与市场结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农村发展保护等。

2.3. 工业与工业地理工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因素的选择与布局,工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工业园区的发展与规划,工业与环境的关系等。

2.4. 交通与通信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发展趋势,交通网络与交通设施的建设与规划,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社会与全球化的关系等。

3. 地理学科的方法与技能3.1. 地理研究方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观察与实践,地理调查与统计,地理模型与模拟,地理思维方式和地理实证研究等。

3.2. 地理实践技能地理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应用,地图阅读与制作,地理实验与实物实验,地理解释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等。

3.3.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与导航技术,地理模拟与数学模型等。

地理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1

地理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1

地理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高二改变的大背景, 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

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 学生们须要对自己将来的开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地理高二上册学问点总结, 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地理高二上册学问点1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背景我国的根本国情:我国山区面积广阔, 大约占国土面积的2/3。

随着我国山区人口的增长, 对山区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无节制的开发, 使很多山区的生态遭到破坏, 不仅影响山区社会经济的开展, 而且使平原和城市遭受自然灾难的危急性也越来越大。

我国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 东临海洋的广阔地区, 低山丘陵连片集中分布, 被称为“南方丘陵山区”。

南方丘陵山区的整治开发是我国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

2.南方丘陵山区的自然特征分析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主要是和同纬度的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拟, 找到我国这个区域的特别性。

从全球看, 南北回来线旁边的广阔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或干旱草原, 被称为“回来沙漠带”。

同纬度的我国南方丘陵, 由于受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东亚季风的影响, 形成了暖和潮湿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 气候潮湿, 自然植被多为亚热带、热带常绿林, 成为回来沙漠带的“绿洲”。

受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 山区的温度、降水、土壤、植被等随海拔高度的改变而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特征。

山区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 具有多种经营之利。

3.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分析南方丘陵山区的农业资源时要抓住主要影响因素:湿热的季风气候和坎坷的丘陵、山地地形。

①优势:光、热、水资源丰富, 而且大局部地区协作较好(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由气候带来的农业生产潜力较大;生物品种丰富多样, 植物生长速度快, 更新周期短, 优势品种多;土地类型多样, 自然环境多样, 具有多种经营之利;河流众多, 水资源丰富, 有利于开展水电和农业浇灌。

高二人教版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二人教版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二人教版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包含了广泛的知识点。

以下是高二人教版地理的知识点大全,帮助你系统学习和了解地理。

第一章地理学科和地理位置1. 地理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现象。

2. 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经济等。

3. 地理学科的分类地理学科根据研究内容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类。

第二章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尺度和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它的尺度可以用经纬度来表示。

地球由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等构成。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用来表达地球表面特征的平面图。

地图上常用的投影方法有等经纬度投影、等角投影等。

3.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制作地图的步骤包括选择投影方法、选择地图比例尺、绘制地图要素等。

使用地图时需要注意理解地图符号、比例尺、方位等要素。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1. 气候与气候区划气候是地球大气层长期统计的天气状况。

气候区划是根据气候特征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常见的气候区划有科佩恩气候分类系统、柯本气候分类系统等。

2. 水文与水资源水文研究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的物理、化学特性。

水资源是指人类可利用的水的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3. 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的种植、建设、开发和利用等活动。

土地保护是指保护土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

第四章人口与城市1. 人口变化与人口分布人口变化是指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包括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2. 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是指城市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的变化。

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

3.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功能增强的过程。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与规律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地理学的学习进一步深入,学生需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下面是高二地理知识点的归纳(人教版):一、气候与气象1. 气候变化与气象要素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候的变化趋势,气象要素包括气温、降水、气压、风向和风速等。

高二地理要求对气 climate)理论有初步了解。

2. 气候区划与气候类型地球上的气候存在区域差异,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因素划分气候区域,并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3. 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大气环流是地球大气中空气的长期运动规律,季风气候是大陆上昼夜温差较大、季节性风向变化明显的气候类型。

4. 气候变暖与全球变化气候变暖是近代气候变化的重要现象,全球变化是指地球环境中发生的各种变化,包括气候变化、海洋变化等。

二、地球与地理1. 地球的形状与地理坐标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而地理坐标是用经度和纬度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一点的位置。

2. 地壳运动与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是地球地壳中的岩石层在地力的作用下发生的相互位移与相对运动,地震和火山是地壳运动的常见表现形式。

3. 内外因素与地貌发育地貌是地壳运动和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征,内因素包括地壳构造和物质运移,外因素包括风、水、冰等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4. 水的分布与运动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学生需要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状况、水循环过程以及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三、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1.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层的土地及其上所包含的各种物质与能量的总和,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农业用地、居民用地、工业用地等。

2.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进行系统的总体布局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规划,城市发展涉及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功能演变等方面。

3. 城市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城市问题包括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可持续发展提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平衡。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构造、气候、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二阶段,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各种地理知识点。

以下是高二地理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人教版教材内容。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与地理坐标:地球是近乎球体的,由赤道、南北极以及各个纬度和经度线组成。

地理坐标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并利用经纬度来表示地理位置。

地球的运动:地球存在两大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得地球呈现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化,进而造成季节的变化。

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地图是将地球的形貌等比例缩小或放大绘制在平面上的工具,可以根据地图上的标志、符号和比例尺来了解地理信息。

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存在差异,可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

二、宇宙中的地球太阳系与地球: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等天体组成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引力决定了地球的运动、季节和昼夜变化。

三、地球的地理环境地球的尺度与地理格局:地球的尺度是指地球上某个区域的大小和比例关系。

地球的地理格局包括大洲、国家、河流、湖泊等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关系。

地球的水资源与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淡水和盐水。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涵盖了蒸发、降水、地表流、地下水等环节。

地球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这些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如工业污染、森林砍伐等。

四、人口与城市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上的居民总数。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等方面的情况,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都产生影响。

城市与工业化:城市是人口聚居、经济发展集中的区域,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过程。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带动了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

五、农业与农村农业资源与农田利用: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和人力资源等。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球的形态、地貌、气候、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地理知识在高中阶段非常重要,不仅是学科考试的必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人教版高二地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赤道周长最长,南北两极最短;地球的直径是12756km,赤道半径是6378km。

2. 地球的运动:地球主要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周,周期为24小时;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一周,周期为365.25天。

3. 地理经度和纬度:地理经度是指地球表面某点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以东经和西经表示;地理纬度是指地球表面某点与赤道的夹角,以北纬和南纬表示。

4. 地球的地理分区:地球可以划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还可以划分为五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5. 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绘制在纸面上的工具。

地图的制作过程包括测量、绘制和填图三个步骤。

使用地图时要注意方位、比例尺和图例的理解。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1.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由固体地壳、流动地幔、外部包围固体的地核组成。

2. 土壤与土地利用:土壤是地球表层的一种自然资源,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质。

土地利用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管理。

3. 气候与天气:气候是指在长期内某一地区的天气状况;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地区的气候状况。

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海洋暖流、高山和地形等。

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是地球长期气候状况的变化,人类活动如工业化、森林砍伐、温室气体排放等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5. 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干旱等,对人类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防治自然灾害包括减灾和抗灾两个方面。

第三章经济地理1.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资源,但也面临着人口增长、老龄化等问题。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紧密相关的学科,对于高中生而言,地理也是必考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下面将对人教版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技能。

一、自然地理1.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大气气体的热量和质量的动力分布情况。

它是地球上各种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了解大气环流的方式,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大气的垂直结构、纬度带与地面风系和赤道地区设陷气流与高原地区逆温气流。

2. 气候类型与气候带气候类型是指在某一地区长期以来具有相对稳定的天气现象和长期气候变化。

根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将气候分为高温多雨气候、寒温带季风气候、干旱半干旱气候、高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多种类型。

3. 土地利用和人口问题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在土地上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居住、交通等。

而人口问题则是指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和人口特征等方面的问题。

了解土地利用和人口问题的重要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合理控制人口增长。

二、人文地理1.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化是指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和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的过程,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城市的发展包括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功能划分和城市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2. 交通与通信交通运输和通信是连接城市和乡村、区域与区域之间的重要纽带。

交通运输包括陆路交通、水路交通和空中交通,通信则包括电报、电话和互联网等多种方式。

了解交通与通信的发展状况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城市和地区之间的联系。

3. 区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是指对一个地理区域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和保证未来世代的需求。

了解区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对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主要学习内容涵盖了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技术、人口与城市、经济地理、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人教版高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及其上的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学科。

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理空间结构、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关系、地理现象与其发展规律等。

2.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应用地理学原理和方法,以数字化地图为载体,利用计算机进行地理信息处理和地理空间分析的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地理数据管理、地理信息查询、地理空间分析等方面。

3.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球上人口密度分布不均,人口集中在部分地区,形成城市。

城市是人口聚集、产业集聚、社会活动中心的集中体现。

4. 城市化过程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城市化过程涉及人口迁移、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5.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空间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包括各地区的资源分布、产业分布、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等内容。

6.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规律,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地理格局、地球内部构造、水文地理、气候与气象、地表形态等方面的知识。

7.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地幔是地球内部最厚的一层,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8. 地理格局地理格局指的是地理现象在地球上的分布特点和空间结构。

地理格局研究的是地理现象的空间组织形态、分布规律、关联特点等。

9.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研究水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水文地貌、地下水、河流、湖泊、冰川和海洋等方面的内容。

10.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地球大气系统长时间的平均状态,气候的变化周期较长。

气象是短时间内大气状态的瞬间展示,气象的变化周期较短。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我们所处的环境。

下面是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的总结。

一、自然地理知识1.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固态地壳、流态的地幔和核心构成。

地壳包括陆壳和海壳,海壳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1%。

2.地理环境特征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土壤等因素,而人文环境则包括人类活动、文化等因素。

3.大气层大气层是地球的外部气团,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气体组成。

大气层的分层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等。

4.气候与气温气候是指地理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而气温是大气中的热量含量。

气候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5.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水和淡水。

淡水主要储存在地下水、湖泊、河流和冰川等地方,而海洋水则占据了地球水资源的绝大部分。

二、人文地理知识1.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指某一地区、国家或者世界范围内居住的人的总数。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加过程。

城市规划是为了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提供市民良好的生活环境而进行的城市发展规划。

3.经济与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是指人类在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利用资源和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

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的经济和社会需求。

4.区域发展与城乡差距区域发展是指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城乡差距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在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异。

5.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国际关系是指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地缘政治是指国家在地理位置、资源等方面的优劣势对其政治影响力的影响。

总结:通过学习以上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理解气候、水资源、人口迁移、经济发展等与地理相关的知识。

人教版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考点清单2021

人教版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考点清单2021

人教版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考点清单2021。

不要企图活在别人的激励中,自励才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

没有人能真正改变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变自己。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高考考生必看的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各位考生能够喜欢。

人教版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11、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根据等压线决定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3、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4、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大气环流的好处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构成的重要因素。

6、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7、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

每1个纬度为11千米;8、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

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9、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10、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11、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12、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3、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14、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5、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16、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

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17、昼夜长短的决定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18、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1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20、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21、太阳直射点的决定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22、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3、地球自转的地理好处昼夜更替不一样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24、本初子午线0°经线,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2021年人教版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
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

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

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能获得经济利
第2页共9页
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

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13、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___原。

14、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5、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范本)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扬州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6、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百分数反映,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
第3页共9页
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17、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1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国家的(范本)大城市。

19、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

20、注意区别城市地域形态与城市基本形态: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态,也包括内部形态——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21、注意区别城市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22、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

23、根据市场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

如___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2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时间、运量或者运价,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关的运输条件——河流、铁路、公路等。

第4页共9页
25、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与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船舶和管道)的区别,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运输线路,又是运输工具。

26、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虽然河运的地位在不断下降,但海运的地位依然非常稳定。

因此不能笼统地讲水运地位在逐渐下降。

27、在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时。

科学技术往往作为一个独立于社会经济条件之外的区位因素。

2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呈“之”字形弯曲的山区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高坡陡的地区。

一般的山区多通过开凿隧道的方式修筑公路。

29、城市道路网的判断一般根据该城市所在国家进行;欧洲的城市一般为环形放射式,我国的城市多为方格——环形——放射式。

30、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并非全部是工业产品,还包括小麦、羊毛、牛肉等少数农畜产品。

此外,发达国家还常出口资本和技术。

31、注意区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两种环境问题的表现,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属于生态破坏。

32、环境问题因人类活动而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产生环境问题。

只有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时才会产生环境问题。

33、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并非存在必然联系。

如果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时,注重环境保护,则一般不会
第5页共9页
产生环境问题。

34、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环境问题,但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

因为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

35、注意区分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两个概念:前者是因人类活动产生的,如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暖;后者是自然现象,如台风、地震、海啸等,但人类活动可以加剧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

36、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37、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这个整体。

38、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而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直至达到“零”排放。

39、生态农业是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只注重其中某一项利益的农业不是生态农业。

40、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为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41、一个地区人口总数的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零的时期,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的减少。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人口增长数仍然很大。

第6页共9页
42、注意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联系与区别:生育率是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___岁~___岁)人数之比。

生育率是出生率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生育率水平高,出生率水平也高。

43、对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判断应该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但并没有具体的数值标准。

44、除人口自然增长外,人口的数量变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入和迁出)。

45、注意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前者是指一个地区在相对稳定条件下资源环境所承载或容纳的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强调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后者强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人口合理容量低于环境人口容量。

46、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迁移不仅强调空间迁移,而且强调时间限制,而人口流动主要强调人口的空间运移动。

人口迁移无论对迁出地还是迁入地都会产生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47、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重要标准:跨越行政区域界线的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一般指一年以上)。

48、在对人口统计图判读时,要注意纵横坐标上的数值,不要采取粗略计算的方法。

特别是等边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会得出完全错误的判读数据。

49、人口老龄化是指___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___%或者___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___%。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我
第7页共9页
国目前及将来面临的重大人口问题。

第8页共9页
感谢浏览
范文仅供参考第9页共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