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0普通地质学基础真题及问题详解---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10普通地质学基础真题及答案---简答题
三简答题
1、地震震中分布集中的地带称为地震带,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可以划分为哪四个地震带?
答:(1)、环太平洋地震带:全世界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世界能量的80%,但其面积仅占世界地震总面积的一半。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并包括非洲北部,大致呈东西方向的地震带,总长约15000km,宽度各地不一,在大陆部分常有较大的宽度,并有分支现象。太平洋地震带外几乎其余的较大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释放能量占全世界地震释放总能量的15%。
(3)、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
①大西洋中脊(海岭)地震带自斯匹次卑尔根岛经冰岛向南沿亚速尔群岛、圣保罗岛等至南桑德韦奇群岛、色维尔岛,沿大西洋中脊分布,向东与印度洋南部分叉的海岭地震带相连。
②印度洋海岭地震带由亚丁湾开始,沿阿拉伯-印度海岭,南延至中印度洋海岭;向北在地中海与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相连;向南到南印度洋分为两支,东支向东南经澳大利亚南部,在新西兰与环太平洋带相接;西支向西南绕过非洲南部与大西洋中脊地震带相接。
③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从中美加拉帕戈斯群岛起向南至复活节岛一带,分为东西二支,东支向东南在智利南部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西支向西南在新西兰以南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印度洋海岭地震带相连。以上三带皆以浅源地震为主。
④大陆断裂谷地震带分布于一些区域性断裂带或地堑构造带,主要有东非大断裂带,红海地堑,亚丁湾及死海,贝加尔湖以及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等。此带主要为浅源地震。
2、年代地层单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它分为哪五级?
答:1、划分的依据
(1)、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对于一个地区的地层进行划分时,一般是先建立一个标准剖面。
(2)、岩层接触关系:岩层之间的不整合面是划分地层的重要标志。
(3)、古生物(化石):上述方法只能确定各组地层间的界限和相对新老关系。若确定各地层时代则必须根据地层中所含的生物化石。
2、年代地层单位划分为宇、界、系、统、阶五级。
3、走向、倾向和倾角是岩层产状的三要素,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1.走向:岩层层面与任一假想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称岩层的走向。岩层的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
2.倾向: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线,它表示岩层的最大坡度;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示的方向称岩层的倾向,又叫真倾向,真倾向只有一个,倾向表示岩层向哪个方向倾斜。
3.倾角:层面上的倾斜线和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称倾角,又称真倾角;倾角的大小表示岩层的倾斜程度。视倾斜线和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称视倾角。
4、风化一般分为哪三类,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1)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和靠近地表岩石因温度变化等在原地发生机械破
坏而不改变化学成分、不形成新矿物的作用。这种作用又称机械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的方式主要有温差风化、冰冻风化、层裂等。
(2)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和接近地表的岩石因与水溶液、气体等发生化学反应而在原地不仅改变其物理状态,而且也可改变其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分解,并可形成新矿物的作用。水是引起化学风化作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水中溶有CO2、O2等气体成分,其作用便更加显著。主要方式包括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碳酸化作用和氧化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由于生物作用使岩石在原地发生破坏,叫生物风化作用。因为在地壳表层、大气圈和水圈中都有生物存在,在其成长、新陈代谢和死亡过程中,都可引起岩石的破碎和分解,所以生物风化作用是很普遍的,也是在已知各星体中只有地球才有的一种独特的地质作用。生物风化作用的方式可分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和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
5、地层的接触关系包括哪几类,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答:包括两类,分别为:
1.整合接触: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或虽有上升,但未升出海面)情况下,形成连续沉积的岩层,老岩层沉积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这种关系称整合接触。其特点是:岩层是互相平行的,时代是连续的,岩性和古生物特征是递变的。整合岩层说明在一定时间内沉积地区的构造运动的方向没有显著的改变,古地理环境也没有突出的变化。
2.不整合接触:由于构造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不整合接触。两套岩层中间的不连续面,称不整合面。按照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之间的产状及其所反映的构造运动过程,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斜交不整合)。
6、简述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及研究方法。
答:1、研究对象: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在当前阶段,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质学的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从地球表层向深部发展,出现了深部地质学;从大陆向海洋发展,出现了海洋地质学;从地球向外层空间发展,出现了月球地质学、行星地质学、宇宙地质学。
2、特点:
(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2)地质学具有多因素互相制约的复杂性。
(3)地质学是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
3、研究方法:
地质学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推理的基本方法是演绎和归纳。演绎是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归纳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包括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以及历史比较法。在地质学研究中,这两种推理方法都能用到,但归纳法则是更基本的方法。
7、解释地球的圈层结构。
答:地球是一个由不同状态与不同物质的同心圈层所组成的球体。这些圈层可以分成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即内三圈与外三圈。其中外三圈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