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修双学位常见问题
双学历和双专业区别_双学位辅修专业知识问答
![双学历和双专业区别_双学位辅修专业知识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dd571fe759eef8c75ebfb32a.png)
双学位、辅修专业知识问答1、开展双学位、辅修专业教育有何意义?答: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加速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复合型人才,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更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的教育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我院从2008年起开设了双学位、辅修专业教育,鼓励本科学生攻读双学位、辅修专业。
目前,双学位、辅修专业教育已成为我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首选。
双学位、辅修专业使学生获益良多。
双学位、辅修专业教育造就的是“知识复合型人才”。
学生在主修专业之外,攻读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自身的知识构成会得到丰富,知识体系会更为完备。
但这并不是双学位、辅修专业给学生带来的最大益处,更重要的是,多学科的学术训练,就使学生接触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学生在学习、领悟和运用中,会从不同学科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比较与实践中开阔视角,更全面的看待问题,提高自身学术能力。
双学位、辅修专业为学生提供的学术训练有益于他们的继续深造和工作。
一些在入学时候对本专业并不满意的同学,由于选修了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一方面提升了大学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跨学科专业深造(考研、出国、考公务员等)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不少同学通过双学位、辅修专业真正了解了自己向往的专业,并在研究生深造阶段顺利进入了自己喜爱的专业。
同样在就业时,由于具有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学术背景,同学们的择业面更大。
据了解,在学生就业过程中,有的是以第二专业就业,有的是因双学位、辅修专业教育背景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垂青,有的单位在待遇上因此还有所提高。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双学位、辅修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受青睐,主要是考虑这些学生的多学科的专业背景、综合素质、创新潜力以及学习能力,这些都是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下所必须的,也是公司长远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并表示在以后的招聘中还会优先考虑此类人才。
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a9de6da417866fb84a8e98.png)
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任凌云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13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向复合型转变,双学位教育就是一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各高校也在积极的探索双学位教育,在此过程中存在制度不健全、专业设置盲目、师资队伍紧缺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双学位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问题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渗透的加深,单一的专业型人才已经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企业从用人成本及人才的可持续培养考虑也更愿意接受跨学科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而双学位教育就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双学位是指同一学生修读主修专业并获得相应学位的同时或修读主修专业获得相应学位之后,修读辅修专业所获得的学位[1] 。
我国最早提及双学位的两部法规文件是198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到:“要针对现存的弊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各种试验,例如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等”和1998年颁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提到:“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
在此背景下,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建立双学位制。
武汉大学1983年正式出台了辅修制与双学位制度。
此后,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相继在本科生中开展了双学位教育。
武汉地区教育部直属七所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办学理念,从1999年开始联合办学,学生可以跨校辅修第二学位[2]。
进入20世纪,双学位教育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山东、河南、四川等省级教育管理部门纷纷出台双学位管理规定,双学位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正在被高校所普及。
但双学位教育在各高校的发展水平不一,没有成熟的经验借鉴,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在深入研究后,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本科生申报辅修双学位常见问题解答
![本科生申报辅修双学位常见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371fcf3ba76e58fafbb00309.png)
本科生申报辅修双学位常见问题解答Q: 辅修双学位是什么?A: 辅修专业指主修专业之外附加选修的专业。
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必须按照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修读有关课程。
辅修专业学分不低于25学分。
双学位指修读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等不同学科门类中的两个专业并取得毕业资格,且符合两个专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和要求者,可取得双学士学位资格。
双学位的学分不低于75学分。
Q: 学校以后还开设双专业吗?A:双专业指兼修本专业以外的任何一个专业,修满两个专业要求的学分数,可取得两个专业的毕业资格。
双专业学分不低于50学分。
(摘自原《中山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中大教务〔2008〕45号))。
但因双专业无法在教育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认证,按照教育部2017年2月颁布的第4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17年9月1日起我校不再新招收修读双专业的学生,在该时间节点之前学校批准修读双专业的学生,仍然可以继续修读并完成学业。
Q: 哪个年级的学生可以申请修读辅修?哪个年级可以申请双学位?A: 报读辅修读要求第一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 2.0及以上,因此在辅修专业开设计划公布当年为大二或以上年级有第一学年学业成绩的同学方能申请(当前为大一的同学因暂无第一学年成绩,因此在大一时暂无申报资格;若为转专业降级学生,如有第一学年成绩,符合条件则仍有资格申报)。
报读双学位要求第一、二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3.0及以上,因此在双学位开设计划公布当年为大三或以上年级有第一、二学年学业成绩的同学方能申请(当前为大一、大二的同学因暂无第二学年成绩,因此在大一、大二时暂无申报资格;若为转专业降级学生,如有第一、二学年成绩,符合条件则仍有资格申报)。
Q: 是否允许大三的学生申报辅修?是否赶得及在毕业前修完课程并拿证?A:辅修除了在大二的时候申请,也允许在大三的时候申请,绩点等申报条件按照辅修开设院系要求执行。
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4195e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a.png)
摘要:南湖片区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已经运行8年,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如学生选择专业盲目、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教学保障力度不够、教学质量监控不足。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在辅修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指导、使用多元教学方法、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校重视程度、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及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关键词: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 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9-0057-03收稿日期:2017-11-15作者简介:冉阳(1986—),男,湖北武汉人,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十校联合办学校际学分互认探索与实践”(J Y X 2015040)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高校要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1]。
基于此,从2010年开始,南湖片区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等高校进行联合办学合作育人,简称十校联合办学,通过跨校跨专业辅修双学位的形式联合培养普通本科学生。
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已经运行了8年,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
一、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存在的问题(一)学生选择专业盲目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辅修一个跨学科门类的专业,不失为拓宽知识范围、延伸专业兴趣、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好选择,但学生在报名辅修的时候,对专业的选择比较盲目,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选择,但是大部分的学生是根据家长的意见进行选择,另外一部分学生是跟随“大流”。
辅修、双学位常见问题问答
![辅修、双学位常见问题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4e8fe92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d.png)
辅修、双学位常见问题问答第一篇:辅修、双学位常见问题问答辅修、双学位常见问题简要辅修、双学士学位常见问题解答1、辅修、双学士学位的开课形式是什么?辅修、双学士学位的开课形式需根据每学期具体课程的选课人数确定,人数达35人的课程,单独开班上课,时间安排在晚上及周末,不足35人的课程采取随班听课和自修辅导的形式组织教学。
2、双学士学位是否为第二学士学位?辅修双学士学位指本科学生参加辅修专业学习,主、辅修专业分属不同的学科门类,按照双学士学位要求完成规定的全部课程并通过双学士学位论文答辩,同时获得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两个学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是指已修完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课程,已准予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再攻读另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可获得第二学士学位。
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对象主要是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及少量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3、主、辅修专业课程相同时如何处理?主、辅修专业课程相同时,由修读专业指定其他课程顶替该课程,以满足专业学分要求。
4、辅修双学士学位可以领取何种证书?按照双学士学位要求完成规定的全部课程并通过双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满足学位授予条件,可获得本专业毕业证、学位证及辅修证、辅修专业的学位证,共4本证书,其中本专业毕业证、学位证为网上注册可查的两本证书,辅修证、辅修专业的学位证为学校归档可查的两本证书。
5、辅修专业课程考试不合格及中途想终止学习,对主修专业有影响吗?辅修课程考试不合格不作为升、留级及主修专业能否毕业的依据,对主修专业无影响。
中途因某原因也可终止辅修专业学习,不影响主修专业继续学习,但所缴辅修费用不退。
6、主修专业不能毕业或不能取得学位证,辅修专业已达到毕业和取得学位条件,是否可以取得辅修证及辅修专业的学士学位?主修专业不能毕业或不能取得学位证,辅修专业已达到毕业和取得学位条件,可以获得辅修证,不能取得辅修专业的学士学位,取得辅修专业的双学士学位的前提条件是主修专业能够取得学位证。
中国学位认证 法学双学位(辅修)
![中国学位认证 法学双学位(辅修)](https://img.taocdn.com/s3/m/02e9599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7.png)
我国学位认证法规定,对于国内外申请学士学位认证的学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 学位等级要求:申请学位认证的学生必须持有国家承认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发放的学位证书。
对于辅修学位,学位等级要求同样适用,但需提供辅修学位证书。
2. 专业要求:申请学位认证的学生的学位专业需符合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
辅修学位的专业也需符合相关规定。
3. 学位证书要求:学生申请学位认证时需提供学位证书的原件或公证件,包括学位证书、学位等级证书及学位证明。
4. 外国学位等级认证:对于来自国外高等院校的学生,需要提供学位等级学位认证报告,需提供由国外高等教育机构认可的翻译机构出具的中文翻译件。
5. 材料提交:学生需按照教育部门相关规定准备相关申请材料,并按要求提交到指定部门。
6. 申请流程:申请学位认证的学生需登入国家教育部门指定的学位等级认证全球信息站,按照相关流程完成申请,包括上线预约、提交申请材料、缴纳相关费用等。
在进行学位认证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规定准备相关材料,并严格遵守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
只有符合以上条件的学生,才能顺利进行学位认证程序。
希望学生在申请学位认证时,能够认真对待,确保材料的齐全性和真实性,以免因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规定而导致认证失败。
我国学位认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程序,对于申请者来说,如何顺利通过学位认证,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而对于法学双学位(辅修)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额外注意一些细节和特殊要求。
以下将详细介绍法学双学位(辅修)学生在申请学位认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了解学位认证的基本要求法学双学位(辅修)学生在申请学位认证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学位认证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位等级要求、专业要求、学位证书要求、外国学位等级认证要求、材料提交要求以及申请流程等。
只有明确了这些要求,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准备申请材料,避免因遗漏或不符合规定而导致认证失败。
2. 根据要求准备申请材料根据学位认证的要求,法学双学位(辅修)学生需要准备齐全的申请材料。
辅修专业、双学位知识问答
![辅修专业、双学位知识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d293967f2f60ddccdb38a01a.png)
辅修专业、双学位知识问答1、开展辅修专业、双学位教育有何意义?答:①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②是拓宽我院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强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
2、什么是辅修专业、双学位?学分是如何要求的?答:(1)辅修专业:是指本科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另外一个专业(称为辅修专业)。
辅修专业总学分不低于45学分;(2)双学位:是指本科学生在攻读主修专业及其学士学位的同时,修读另一学科门类的某个专业及其学士学位(简称双学位)。
双学位总学分不低于55学分。
3、辅修专业、双学位如何发证?答:修读辅修专业,学生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了辅修专业教育所规定的学分要求,由学校颁发辅修专业证书,辅修专业数据在学校备案,辅修专业证书不进行电子注册。
修读双学位,学生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了双学位教育所规定的学分要求,通过双学位论文答辩,学校颁发辅修专业学位证书。
辅修专业学位证不进行电子注册,但辅修专业学位数据上报教育部备案。
修读双学位,未达到双学位教育所规定的学分要求,但达到了辅修专业学分要求的学生,学校颁发辅修专业证书。
学生主修专业达不到毕业要求,无论辅修专业或双学位学分是否完成,均不颁发辅修专业证书或双学位证书。
学生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位,未达到所规定的总学分要求,未取得辅修专业证书或学位,其已修读的合格课程按选修课程记入主修专业学籍。
4、就业及待遇答: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是按主修专业进行就业,毕业待遇为本科。
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可作为就业的辅助材料供用人单位参考。
5、为了配合辅修专业、双学位教学,我校已经出台哪些制度和相关政策?答:为了配合辅修专业、双学位教学,学院特出台了《惠州学院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管理办法》(惠院教发[2010]14号)(见教务处网页)。
6、今年我院开设有哪些辅修、双学位专业?答:我院共开设以下24个辅修、双学位专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师范)、园林、法学、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服装设计与工程、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应用化学、工程管理、艺术设计专业(数字艺术设计方向)、英语、广播电视新闻学、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高校“双学位”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校“双学位”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8c9c91b0508763230121256.png)
高校“双学位”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双学位教育对拓宽人才培养口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双学位”教育在取得一定教学成效的同时,也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
有鉴于此,通过对“双学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几点建议与对策,为进一步推动双学位教育具抛砖引玉。
标签:“双学位”;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科学定位探索高校人才科学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及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
双学位教育对拓宽人才培养口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一些高校在开展双学位教育过程中暴露出很多弊端,影响了双学位教育的质量。
1 “双学位”教育内涵“双学位”教育,是指主修本专业学位的同时兼修另一门类学位专业,并取得规定的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分。
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发挥我校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专业优势,将财政学主修专业与资产评估第二专业学位相融合,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培养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扎实、专业面宽、综合能力强,具有创新潜能的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 当前高校“双学位”教育存在问题“双学位”教育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我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具有创新潜能,掌握两门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但在“双学位”教育开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出以下问题。
2.1 双学位人才培养定位不准高校开设“双学位”的初衷应该是响应国家政策目标,以增强学生知识面,提升其创新意识,使其成为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但很多高校在把“双学位”的开设定位为一种学校、学院创收的手段,为了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选修“双学位”,在政策、资金支持及教师配备上倾向于就业热门的学科与专业。
违背了“双学位”开设的初衷,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导致人才过剩。
2.2 质量监督机制不健全当前高校针对“双学位”教育虽然制定了“双学位管理办法”等规定,但这些规定、条例、办法等一般是原则性规定。
有关施行副修专业学士学位问答解答
![有关施行副修专业学士学位问答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886df5179ec3d5bbfc0a743c.png)
华东师范大学施行辅修专业教育问题解答一、何谓辅修专业?它与第二学士学位、双学位有何区别?答:辅修专业是2006年经过上海市教委学位办公室批准,在上海市西南片14所高校中施行的一种教育模式。
它和本科专业的关系是主辅制,根据学生的修读情况不同,它发放3个层次的证书:1、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2、辅修专业证书;3、辅修专业成绩证明。
注意:这3个层次的证书不能作为学历证书来用。
第二学士学位(即双学位)是本科后教育,学生在本科毕业已经取得一个学士学位之后,通过参加招生考试被高校录取,经2-3年的学习,可以取得第二学士学位的学历和学位。
辅修学位不是双学位。
二、我校为什么要施行辅修专业教育?答:我校是一所多科性的综合性大学,是“985工程”院校之一。
学校施行辅修专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成才发展。
本届辅修专业招生主体为2012级本科学生,要求申请的学生主修专业成绩优良,学有余力。
三、申请辅修专业时应注意的问题答:1、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分别所属的学科门类。
相同学科门类的学生只能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2、自己是否有精力完成辅修专业学习,中途终止辅修专业学习,已获学分不能用于抵冲主修专业学分。
3、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应是不同专业,重复课程不能过多。
四、辅修专业证书发放1、获取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必须满足以下全部条件:a.学生的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b.学生取得辅修专业规定的全部学分;c.学生顺利完成主修专业学习,并获取了主修专业的学士学位。
注意:我校外语类法语、德语、日语专业需在第四学期结束时通过综合能力测试后,方可进入论文写作,修满规定学分获得辅修专业学士学位。
2、获取辅修专业证书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a.未取得辅修专业规定的全部学分,但所取得学分占总学分的2/3及以上者;b. 取得辅修专业规定的全部学分,但未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者;c. 取得辅修专业规定的全部学分,但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属于同一学科门类者。
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5bd617bed630b1c59eeb5a8.png)
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作者:童莉娇李奎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8期摘要:双学位教育是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新途径。
大学生在攻读双学位的过程中存在着缺乏指导、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
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双学位教育;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283-02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复合型、跨学科高级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企业对全面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大于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也开始重视对综合性人才的引入,复合型人才逐渐走俏人才市场。
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1]。
另一方面,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应届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2012年增加到680万,2013年更高达699万,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因此,知识的宽度也可能决定着未来的出路,多学习一门专业也就多一个筹码。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校开设了双学位教育。
一、双学位教育的现况双学位是指在校本科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第一专业,即指学生入学时所选专业)获取学士学位的同时,又修读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第二专业,即指学生入学后兼修的专业)而获取的学位。
主修专业与兼修的第二专业分别为不同的学科门类[2]。
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在修满双学位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含毕业设计或学位论文),并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的前提下,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双学士学位证书。
双学位教育是高等教育分流的一种形式,陶能祥在其博士论文《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中指出:以各类学科专业流向为基础,分设多种流动渠道,引导学生选择多种流向。
目前最主要的是三种流动渠道:双学位式分岔,即学生主流专业之外选修另一个专业学位;双专业式分岔,即学生主流专业之外选修另一个专业,但不获学位;主辅修式分岔,即学生主流专业之外选修一些感兴趣的课程[3]。
关于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问答NEW
![关于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问答NEW](https://img.taocdn.com/s3/m/ca3952dc84254b35eefd3441.png)
关于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问题解答同学们在决定报名之前应当考虑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本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有一个初步的定位。
二是要对所选的专业及所开设的课程有一定的了解。
三是要量力而行,确定本人确属学有余力。
四是家庭经济条件许可。
一、问:开展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有何意义?答:可拓宽专业教育途径和知识面,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就业、择业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二、问:什么是双学士学位教育?双学士学位教育与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有什么不同?答:双学位教育属于本科教育层次,获得双学位的毕业生,学历仍然是本科。
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是本科后教育,属于独立的教育阶段。
学生在本科毕业、已经取得一个学士学位后,通过考核被高校录取,经2-3年学习,可以取得第二个学士学位的学历和学位。
三、问:我校双学士学位教育和辅修专业有什么不同?答:第一、修读双学士学位专业必须跨一级学科,不能与主修专业授予同一学位。
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可跨学科门类修读法学专业。
修读辅修专业只需跨二级学科,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修读同是文学门类的英语专业。
第二、双学位教育和辅修专业执行同一个教学计划,但要求不同。
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只需按要求完成教学计划中30-40学分以上的课程,就可获得学校颁发的《辅修本科专业证书》。
获得双学士学位必须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包括毕业论文和实践教学,修满规定的所有学分。
四、问:什么人可以申请修读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答:我校学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且已修读完第一学年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并获学分,未受到校纪警告以上处分,身体健康并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根据自愿原则,报名缴费后可以从大二开始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
五、问: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的教学如何安排?答: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实行专门的教学计划,学习4-5个学期,一般单独开班、上课。
课程一般安排在晚上、周末或暑假小学期。
高校实施辅修、双学位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高校实施辅修、双学位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020cdfdba0d4a7302763adc.png)
育符合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的需要 , 在一定程度上突 出了素 质教育 的要求 。 3 .实行辅 修 、 学位 制 能充 分 利 用 教 学 资 源 , 双
有待 改善 , 科类 学 生 思维 活 跃 、 角 力 丰 富 , 数 文 想 但 理推 理能力 、 密分 析 能 力相 对 培 养 不 足 。实施 辅 慎
分析 , 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强辅修 、 双学位教育提出了
相 应 的针对 性 的对 策 , 期 促 进 辅 修 、 学 位 的教 以 双
育, 提高 辅修教 学质 量 。
高校实施辅修 、 双学位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朱 再春
( 长江 大学 教务 处 , 北 荆 州 4 4 2 ) 湖 303
摘要: 本文 阐述 了高校 实施 辅修 、 双学位制的意义, 分析 了辅修 、 学位 实践 中存在 的一 些主要 问题 , 双 并提 出了相应 的针
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 : 高校 ; 辅修 ; 双学位 ; 问题 ; 策 对 中图分类号 :6 2 0 G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18 (0 0 1.0 4 _ 0 17— 5 0 2 1 )O _ o 5 _3
辅修 、 学位制 度 作 为一 种 复合 型人 才 培养 模 双 式 的探索 和实践 , 我 国一 部分高校 之 中得到实施 , 在 并且 已经 取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 得 推广 与借 鉴 。但 值
在辅修 、 学位教 育 的具 体 实 践 过程 中仍然 存 在一 双 些值得 注意 的 问题 。本 文结合 教学 实践对高 校在辅 修 、 学位 实践过 程 中存 在 的一些 主要 问题 进行 了 双
辅修双学位常见问题及解答
![辅修双学位常见问题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b71ada1ef12d2af90242e6f0.png)
辅修双学位常见问题及解答一、辅修专业与双学位 (1)二、申请 (1)三、教学安排、学籍管理 (2)四、学习年限与证书 (2)五、收费 (2)一、辅修专业与双学位1.辅修专业与双学位的区别?答:辅修专业是指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跨专业类修读学校提供的可以辅修的另一专业,修满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可以在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后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
双学位是指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修读学校提供的可以学习的另一专业(如主修工学门类中的某一专业,修读管理学门类中某一专业),修满双学位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符合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以在取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后取得第二个学士学位证书。
二、申请2.每次只能辅修(或双学位)一个专业么?答:是的,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每次只能辅修(或双学位)一个专业。
3.可不可以不选辅修课,直接选修第二学位?答:可以的,辅修和双学位是单独的,可以单独申请,但只能选择一个专业进行申请,4.各专业招生有无名额限制?具体报名要求是什么?遴选要求是什么?答:本次开设的辅修、双学位专业报名没有名额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专业。
辅修、双学位的基本报名要求是目前主修专业所修课程全部合格(即期末成绩为及格及以上),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
具体各个专业的遴选要求需要去开课学院教务科咨询。
5.哪些专业会开设辅修或双学位?答:具体开设辅修和双学位的专业请具体参见报名通知。
三、教学安排、学籍管理6.单独开班的辅修、双学位课程是周六上一整天么?周六的晚上会安排上课么?答:单独开班的理论课一般安排在周末或平时的晚上进行,周末包括周六、周日,周末课程一般安排在白天。
7.辅修、双学位期末考试与主修专业考试撞车怎么办?答:期末考试由教务处统排,原则上不会出现撞车情况。
8.学业导师指什么?需要自己找还是学院安排?答:对于跟班进行辅修或双学位学习的学生,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学校将聘请开课学院有经验的老师最为学生的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选择。
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e468424bd64783e09122bf4.png)
专业 提供 了机会 , 有利 于淡 化专业界限 , 消 除专 业壁垒 , 加 强
学科 间的合作 。目前各高校的双学位教育大都要 求学生主修 专业 与兼 修的第二专业分别为不 同的学科 门类 , 如文学学 士 学位 +管 理学学士学位 、 文学 学士学位 +法学 学士学 位 、 理
学学士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 理 学学 士学位 +文学学 士学 位
近年来 , 随着社 会对复合 型 、 跨 学科高级 人才 的需要 不 断增加 , 企业 对全 面人 才的需求 也逐 渐大于对高精 尖人才的 需求 , 国家行政机 关 、 事业单位也 开始重视对 综合性人 才的 引入 , 复合 型人才逐渐走俏 人才市场 。中国《 国家 中长期教育
改革 和发 展规划纲要 ( 2 1 ) 0 ( O2 0 2 0年 ) 》 中也明确指 出 : 学生
增加 , 2 0 1 1 年普 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6 6 0万 , 2 0 1 2年增加 到 6 8 0万 , 2 0 1 3 年更高达 6 9 9 万, 大学生就业形势 日益严峻。因 此, 知识的宽度也 可能决定着 未来 的出路 , 多 学习一 门专业 也就多一个筹码。 在这种 隋况下 , 许多高校开设了双学位教育。
流专业之外选修另 一个专业 学位 ; 双专业式 分岔 , 即学生主 流专业之外选修另一个专业 , 但不获学位 ; 主辅修式分岔 , 即
学生 主流专业之外选修一些感兴趣 的课程 。双学位培养模
办双 学位教育 的二本 院校进行 了调查 , 调查对 象为 2 0 1 0年 入学修读第一学位 , 2 0 1 2年开始修读第二学位的普通本科三 年级学生 , 调查方式为 问卷调查和抽样访 谈 , 共发放 问卷 2 0 0 份, 回收有 效问卷 1 8 9份 , 调查 内容包 括大学 生对双学 位教 育 的看法 及了解程 度 、 学 习双学位 教育 的收获 、 攻读 双学位
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11e3a8f172ded630a1cb63b.png)
S电lIa
(申命民lU'.啡,激J~ ~llt.{翼地74)
.. 襄3南南片区+雄'血奋,争苦11响'凰菲位已.埠ft8 年,就得1t章'曲批骨声4昏,在'民将.11.*也恰JIl错,也将在
矗m趣,如非生远非'非.lt曹帽、. .晕章法传优草叶、.....'在节tIt..t.、就拿.IML革够、. .牵躏量且掠革且崎
.赋·大量E飞如我 1 跻示.四父每意见和做鲍吩穗'海 拇辅修专业的骂t!E比例占线.11唱队
"'1 法3 年报阜拢'学生"U~4 离桃叶4
‘a 制i&Al民
JOIJ 10:>>
}014 , u
'" lOU
命.t l1l>
比附
1 11)嗨
工作霄.
Il
""
U'
,.,怆
"蜗筒" 120
" "蜘
1) 酬‘
57
+锁'民合办...晨ft佛在份同.与对黛1t街-毒草"'*11\.次粮为"
对于销曲障人才将功扮效果有鑫籍羡慕.瓢.辜负示,中 商民族大掌务事自修4毕业人才章IU警方案中的实践辉暂均 为麟业论文.学分数为 6 骂声分..修专业总学分数'哥求 为 50 学分.摸底环节所o!ílti幅为 12.91..雨中*民族大拳 垄修专业绩#方寨的就骂声分fclf均为 160 学生k寇右,而 实就被攀环节擎分簸'纯为 40 挚分iE右,所占比例为 :t5'J串,因此被修专业绩静方案中的爱戴银象环节设置与
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政策解答
![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政策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fe4f6541852458fb770b56ae.png)
辅修、双学位、双专业政策解答1.什么是辅修、双学位、双专业。
辅修: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另外一个专业的课程,称为辅修。
双专业:主修和辅修符合毕业资格,则同一张毕业证体现两个专业名。
双学位:主修和辅修不属同一学科门类,且达到两个专业的学位授予条件,可以获得两个学位。
比如数学专业辅修中文,可获得理学和文学两个学位。
当主修和辅修属于同一学科门类时,没有第二学位。
(是否属于同一学科门类,可到教务处网站左侧“培养方案”,查看2013级各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2.辅修几年毕业弹性学制下,毕业的条件是修完所有课程。
即主修和辅修的所有课程修完,就可以毕业,弹性范围为3-8年。
“修完”的概念是指达到培养方案的学分要求和课程结构要求。
仅学分总数够是不行的,例如某专业要求总学分100,如果你修了105,但缺1个学分的必修课,也不能毕业。
3.双专业毕业证书获得双专业毕业资格的,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为“主修(二专业:辅修)”,学信网学历注册时也按这个专业名注册。
但两个专业必须同时获得毕业资格。
比如2015年修完了主修,2016年修完辅修,则2016年毕业。
4.双学位证书获得双专业毕业证书,且获得主修学位证书,且主修辅修不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且辅修专业达到授予学位要求,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时,可获得第二张学位证书。
两个学位证书均向教育部备案。
5.申请了辅修培养方案以后,按什么标准审批教务处会计算申请学生的已修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的予以批准。
目的是如果你主修成绩太差,就好好学好一个专业吧。
6.辅修怎么上课。
多数专业是要跟主修班上课,即选课时可以跨年级选择辅修专业当学期开出的课,但存在课程时间冲突时不可选。
即你的课表上不能在同一时间出现两门课。
7.辅修学费怎么交,怎么算。
辅修学费是在每学期选课结束以后,根据你选的学分数,由财务处在你学费卡里扣。
学费标准举例:你辅修13级法学,法学专业13级学费标准为3740(该标准可到财务处网站“服务指南”查询),则你的辅修学费为每学分80*3740/3400=88元。
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政策解答
![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政策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4d03873e43323968001c9201.png)
辅修、双学位、双专业政策解答1.什么是辅修、双学位、双专业。
辅修: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另外一个专业的课程,称为辅修。
双专业:主修和辅修符合毕业资格,则同一张毕业证体现两个专业名。
双学位:主修和辅修不属同一学科门类,且达到两个专业的学位授予条件,可以获得两个学位。
比如数学专业辅修中文,可获得理学和文学两个学位。
当主修和辅修属于同一学科门类时,没有第二学位。
(是否属于同一学科门类,可到教务处网站左侧“培养方案”,查看2013级各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2.辅修几年毕业弹性学制下,毕业的条件是修完所有课程。
即主修和辅修的所有课程修完,就可以毕业,弹性范围为3-8年。
“修完”的概念是指达到培养方案的学分要求和课程结构要求。
仅学分总数够是不行的,例如某专业要求总学分100,如果你修了105,但缺1个学分的必修课,也不能毕业。
3.双专业毕业证书获得双专业毕业资格的,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为“主修(二专业:辅修)”,学信网学历注册时也按这个专业名注册。
但两个专业必须同时获得毕业资格。
比如2015年修完了主修,2016年修完辅修,则2016年毕业。
4.双学位证书获得双专业毕业证书,且获得主修学位证书,且主修辅修不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且辅修专业达到授予学位要求,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时,可获得第二张学位证书。
两个学位证书均向教育部备案。
5.申请了辅修培养方案以后,按什么标准审批教务处会计算申请学生的已修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的予以批准。
目的是如果你主修成绩太差,就好好学好一个专业吧。
6.辅修怎么上课。
多数专业是要跟主修班上课,即选课时可以跨年级选择辅修专业当学期开出的课,但存在课程时间冲突时不可选。
即你的课表上不能在同一时间出现两门课。
7.辅修学费怎么交,怎么算。
辅修学费是在每学期选课结束以后,根据你选的学分数,由财务处在你学费卡里扣。
学费标准举例:你辅修13级法学,法学专业13级学费标准为3740(该标准可到财务处网站“服务指南”查询),则你的辅修学费为每学分80*3740/3400=88元。
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cf1767cd4d8d15abf234eea.png)
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作者:冉阳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8年第9期摘要:南湖片区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已经运行8年,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如学生选择专业盲目、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教学保障力度不够、教学质量监控不足。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在辅修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指导、使用多元教学方法、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校重视程度、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及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关键词: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9-0057-03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高校要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1]。
基于此,从2010年开始,南湖片区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等高校进行联合办学合作育人,简称十校联合办学,通过跨校跨专业辅修双学位的形式联合培养普通本科学生。
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已经运行了8年,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
一、十校联合办学辅修存在的问题(一)学生选择专业盲目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辅修一个跨学科门类的专业,不失为拓宽知识范围、延伸专业兴趣、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好选择,但学生在报名辅修的时候,对专业的选择比较盲目,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选择,但是大部分的学生是根据家长的意见进行选择,另外一部分学生是跟随“大流”。
如表1所示,因父母意见和跟随“大流”选择辅修专业的学生比例占58.81%。
大二时辅修第二学位问题
![大二时辅修第二学位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1ee522167ec102de2bd89c3.png)
延边大学辅修制及双学位制的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学校试行主辅修双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加强主辅修及双学位管理,提高辅修及双学位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辅修专业是指某一学科专业的学生,以本专业为主修专业,在修业年限内,第根据个人志趣和条件,修读另一专业的学习方式。
第三条辅修双学位是指某一学科(专业)的学生,在主修某一学位的基础上,同时辅修第二专业学位的学习方式。
具备授予学位条件的,可以同时授予第二专业学位。
(以下简称双学位)第二章修读辅修专业的学制、课程、学分第四条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完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完成规定学分,由学校发给辅修证书,并附辅修专业成绩单。
第五条辅修专业的教学计划,根据培养目标一般设置10门课程,规定总学分为30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应占总学分的70%左右,专业选修课占30%左右。
其比例关系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第六条修读辅修专业试行单独开课,开课时间安排在短学期或晚上、双休日等时间,学生凭《延边大学修读辅修专业听课证》听课。
修读课程的教学要求与所选专业学生的主修课程的教学要求相同,但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为48学时,每门课程的学分为3学分,合格者取得学分。
第三章申请修读的条件第七条申请辅修专业的学生,限在校的二年级本科生,前三学期主修专业的所得学分平均绩点必须在2.0以上(含2.0),方可申请。
第八条修读辅修专业实行交费方法。
其收费标准随学分计算,每学期开设两门课程,总学分为6学分,每学期交纳一次,中间退学不退款。
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教师的讲课酬金、实验补助费和管理费。
第四章申请辅修专业的手续及程序第九条凡符合条件的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均可在第四学期初向辅修专业提出申请,填写《延边大学修读辅修专业申请表》,报校教务处审核。
第十条教务处会同修读专业的院办对申请者进行审核,确定取舍。
辅修第二专业学习问答
![辅修第二专业学习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fac9c3c108a1284ac8504321.png)
辅修第二专业学习问答1、辅修报名条件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报名?答:学校鼓励学生选择主辅修和攻读辅修双学位,凡我校在册的普通全日制本科,前3学期学生凡修满本专业60学分且平均学分绩点在2.5及以上,均可以在第4学期申请辅修第二专业。
辅修报名一般为第4学期开学前1周进行,也就是每年的寒假即将结束的时候进行,只面向大二的学生报名。
2、我校开设了哪些辅修专业呢?答:我校目前主要开设英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软件工程等专业,因每年各学院会调整开设计划,每年开设的专业可能会有所不同。
3、辅修是怎样收费的?答:我校辅修目前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按学年收费,第一年收取1500、第二年收取1000,总计2500元,通过银行卡划账收取,请核实在财务处绑定的农行校园卡账户是否正确。
因辅修专业管理的特殊性,辅修专业所收费用用于辅修教学及管理环节,收取后不予退还,请慎重报名。
4、辅修需要选课吗?答:辅修报名通过审核后,首次上课课表由系统直接导入,以后由学生自主选课。
选课时间为每学期开学前1周至开学第一周结束。
可以通过教务系统或者手机网进行辅修选课。
跨年级辅修选课目前只能通过手机选课。
5、如何查询辅修教学计划和辅修推荐课表?答:可以登录教务系统,在【信息查询】菜单内查询。
6、辅修一般设置多少学分?修完辅修学分后有何待遇?答:辅修第二专业一般设置50学分,其中包含辅修论文6学分。
学生修满本专业课程学分,辅修修满第二专业课程25学分及以上者,颁发辅修证;修满第二专业课程50学分及以上(含毕业论文学分)者,可申请第二专业学士学位。
7、辅修课程考试不及格需要重修吗?答:修辅修课程考试不及格的,须参加由辅修开设学院组织的补考,补考一般在下一学期或毕业前进行,不具备安排补考条件的,可跟下一年级开设的课程考试进行补考,补考通过的,成绩按“及格”等级,计入辅修成绩表。
8、可以通过跨专业选课来进行辅修学习吗?答:可以,如所辅修专业的主修专业开设和辅修专业课程一样的课程,可以通过跨专业去跟班辅修,其成绩可以作为跨专业学分和辅修学分双重承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修双学位常见问题及解答
一、辅修专业与双学位 (1)
二、申请 (1)
三、教学安排、学籍管理 (2)
四、学习年限与证书 (2)
五、收费 (2)
一、辅修专业与双学位
1.辅修专业与双学位的区别?
答:辅修专业是指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跨专业类修读学校提供的可以辅修的另一专业,修满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可以在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后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
双学位是指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修读学校提供的可以学习的另一专业(如主修工学门类中的某一专业,修读管理学门类中某一专业),修满双学位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符合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以在取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后取得第二个学士学位证书。
二、申请
2.每次只能辅修(或双学位)一个专业么?
答:是的,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每次只能辅修(或双学位)一个专业。
3.可不可以不选辅修课,直接选修第二学位?
答:可以的,辅修和双学位是单独的,可以单独申请,但只能选择一个专业进行申请,
4.各专业招生有无名额限制?具体报名要求是什么?遴选要求是什么?
答:本次开设的辅修、双学位专业报名没有名额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专业。
辅修、双学位的基本报名要求是目前主修专业所修课程全部合格(即期末成绩为及格及以上),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
具体各个专业的遴选要求需要去开课学院教务科咨询。
5.哪些专业会开设辅修或双学位?
答:具体开设辅修和双学位的专业请具体参见报名通知。
三、教学安排、学籍管理
6.单独开班的辅修、双学位课程是周六上一整天么?周六的晚上会安排上课
么?
答:单独开班的理论课一般安排在周末或平时的晚上进行,周末包括周六、周日,周末课程一般安排在白天。
7.辅修、双学位期末考试与主修专业考试撞车怎么办?
答:期末考试由教务处统排,原则上不会出现撞车情况。
8.学业导师指什么?需要自己找还是学院安排?
答:对于跟班进行辅修或双学位学习的学生,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学校将聘请开课学院有经验的老师最为学生的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选择。
四、学习年限与证书
9.辅修、双学位的修业年限有无要求?如果大学期间出国,回来后可以继续修
读么?工作后可以修读未修完的课程么?
答:《北京工业大学本科辅修专业、双学位实施办法》规定,学生可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业年限(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7年,其他专业6年)内完成辅修专业、双学位的学习。
学生出国回国后,只要在此期限内可以继续修读。
若毕业时尚未完成辅修专业、双学位的学习,可申请在毕业离校至最长修业年限内以旁听形式修读所缺学分。
10.双学位获得的学位证书与主修专业获得的学位证书相同么?如果不同有什
么不同?
答:学位证书相同,但会注明是第二学位。
11.校本部学院与实验学院所开辅修、双学位专业在结业证书、等级上有区别
么?
答:没有区别。
五、收费
12.选择辅修或双学位后中途可以放弃么?若放弃是否会退相应学费?
答:参加辅修专业或双学位学习的学生因个人原因中途退出,或未能取得所修学分,其已交费用不予退还,同时不再产生新费用。
13.若辅修学习完成后想继续进行双学位的学习,请问费用怎么计算?答: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均按照学生所选课程学分进行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