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写作法的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关于过程写作法的研究概述
一、引言
长期以来,写作一直是国内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始终是困扰着教师们的一个难题。在我国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结果写作法(product approach),注重的是学生写作的最终“成品”。尽管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成品”进行了评阅和批改(包括格式、拼写和语法结构等表层错误),但根据研究证明:这种仅仅改正作文中语言错误的评语式评阅方法无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1。20世纪70年代末,基于交际理论而产生的过程写作法(process approach)备受研究者青睐,成为流行于西方教育系统(从中小学母语写作到高等院校第二语言)写作课程的一种教学法。近年来国内对过程写作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也日益增加,但这些研究的重复性很大,在教学应用中把“过程写作”僵化为一套固定的步骤。这些问题与过程写作法自身的局限有关,也是我们对过程写作法的整体研究缺乏系统把握的结果,因此笔者决定对西方关于程写作法在的研究做一个系统梳理,也帮助日后更加深入理解和运用过程写作法教学。
二、过程写作法的缘起
(一)传统写作法的弊端渐显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语言学家针对传统的成果写作教学法(product approach)的弊端提出过程写作法(process approach),他们将写作过程视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和语言交际过程。过程写作法的首创者、美国西北大学教授Wallace Douglas旗帜鲜明地指出:“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课应该教授的是构成写作过程的一步步的操作方法”。将过程写作法应用于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实践的两位倡导者为美国的瑞密斯(Raimes, A.)2和扎迈勒(Zamel, V.)3,她们对英语作为非母语的写作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1左年念. 外语作文评阅与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2Raimes, A. Problem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in ESL Composition [M]. Arlington, V A;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1979.
3Zamel, V. Teaching composition in the ESL classroom: What we can learn from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J].TOSOL Quarterly, 1976,(10):67-76.
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间,海耶斯(Flower, L. & Hayes, J. R. )4,柏林(Berlin, J.A. )5,汉普(Hamp & Lyons)6等相继论证了过程写作法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1996年,国际阅读协会和全美英语教师联合会携手出版了美国《英语语言艺术标准》,该标准的第5条写道:“最近几年许多学生从写作教学著名的‘过程写作法’中获利。该法关注不同写作活动都涉及的过程步骤,如为真实的读者写计划、拟草稿、编辑和发表。”随后,有关过程写作法的研究有了深入的发展,过程写作(Writing Processes)在美国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育中开始盛行7。
(二)美国中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亟待提高
根据2007年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简称NAEP)的调查发现8,只有33%的8年级学生和24%的12年级的学生的写作表现达到或高于熟练水平。这次和以往的NAEP调查结果9,10一样令人失望,加之为学生以后进入大学和工作的写作能力的担忧11,对提高美国学校的写作教学的呼吁高涨12。过程写作法(有时也称为writers’ workshop)成为美国写作教学改革中大力倡导的方法。
三、过程写作法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过程写作法,目前学者们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定义。很多研究者在定义过程写作法的时候更多从描述其特点出发。如:
Lewis认为:“一篇短文并不是一挥而就的产物,它要经过由计划(planning),修改(revision),组织(organization),重组(reorganization)以及其他步骤所构成的过程(process)来实现”。因此,“过程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它与具有静态性质的结果形成鲜明对比”。
4Hayes, J. R. and Flower L. Uncovering cognitive processes in writing: An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 analysis [A]. In P. Mosenthal, L. Tamar and S. A. Walmsley(eds.). Research in writing [C]. New York: Longman, 1983.
5Berlin, J. A. Contemporary composition: The major pedagogical theories [J]. College English, 1982.
6Hamp&Lyons. No new lamps for old yet, please [J]. TESOL Quarterly,1986,(20):790-796
7董蓓菲. 过程写作法·作文清单·协作工作坊[J].语文教学研究,2012,(1):62-64
8Salahu-Din, D., Persky, H., & Miller, J. The Nation’s Report Card: Writing 2007 (NCES 2008–468).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08. 9Greenwald, E., Persky, H., Ambell, J., & Mazzeo, J.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1998 report card for the nation and the states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9.
10Persky, H. R., Daane, M. C., & J in, Y. The nation’s report card: Writing 2002(NCES 2003–529)[M].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3.
11Bates, L., Breslow, N., & Hupert, N. Five states’ efforts to improve adolescent literacy[M].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2009.
12National Commission on Writing. The neglected R: The need for a writing revolution [M]. New York, N Y: College Board,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