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浅析艺术审美的心理距离
浅析艺术审美的心理距离作者:刘雪丽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7期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心理学家布洛的“心理距离”理论,结合艺术特征和自身体验,解释艺术的距离感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对这种距离的观看方式和影响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心理距离”形成的原因及特征进行分析,确立“心理距离”的概念。
二是阐述适当的“心理距离”的观审方式和影响。
三是“心理距离”在艺术传播下的成熟发展。
本文试图通过以上章节说明艺术的距离感是观赏者与被观者发生审美关系的最为根本的要素,“心理距离”效用的产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欣赏过程、艺术创作过程的审美连接,普遍存在于艺术表现形式和作品的精神内涵中。
关键词:心理距离;布洛;审美心理学;艺术观审;艺术创作;艺术传播l 构成艺术审美体验的基本条件在艺术观审中距离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时间的距离、空间的距离和心理的距离等。
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与作品精神情感之间所具有的心理上的差异。
“心理距离”这一著名的审美心理学概念由瑞上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布洛在《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中首先提出。
布洛否认了美的客观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美的牛成。
他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在茫茫的大海上迷雾重重,此时在海上漂泊的人们,会产牛一种未知命运如何的恐惧感,对丁自己的牛命安全产牛忧虑,但是,这时如果人们抛开了现实,把对牛命的担忧与迷雾的现实隔裂开,把注意力集中在轻纱一样弥漫的雾霭中,就会发现雾的美,就会发现朦胧的美。
这充分说明了,只有当审美的主体与现实的利害关系被割裂而产牛“距离”的时候,主体才能够以审美的方式看待对象,审美才能够牛成。
这种“距离”布洛称之为“心理距离”。
布洛重点强调“心理距离”的无功利性,他认为“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和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表象的方式做评判的能力”。
审美的牛成主要取决丁审美主体的观看态度,用一种非功利的态度审视客体才具美感,这种态度是取得美感的唯一方式。
【浅析“心理距离”的审美经验】审美心理距离
【浅析“心理距离”的审美经验】审美心理距离摘要:美感经验包含不同层次,诸如形象的直觉、心理的距离、物我同一以及美感与生理之间的关系等都可纳入人们审美经验的范畴予以讨论。
本文择其一隅——“心理的距离”进行简要的分析,厘清这一经验在我们进行审美活动时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我们又该如何运用这一理论进行审美实践。
关键词:审美经验;心理距离;分享者;旁观者近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在审美活动中,我们的活动是怎样的状态?毫无疑问,这显然不是一个纯文学角度的问题,它涉及到人们的心理活动,无论是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人们在欣赏过程中总伴随着当时的心理状态。
风和日丽或许让人心旷神怡,阴云密布又可能使人烦躁焦虑,因此,从“心理距离”入手厘清审美经验将有助于对审美活动的多元解读。
一心理的距离是一种心理状态,运用到文学艺术上也即是审美(美感)经验的一种。
意大利美学家 __认为,美感即形象的直觉或曰“艺术即直觉”,应该说这一观点大致是不错的。
至于 __美学确实存在把美完全视同为形式的机械论观点,我们可以另作探讨,然而克氏认为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不带实用目的应是值得采纳的。
按照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推出一个重要的学说,即“心理的距离”(psychical distance)。
英国心理学家布洛(Bullough)在《作为艺术中的因素和一种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中推演出了这一原则。
它不仅把从前关于美感经验的学说都包括无余,而且对于文艺批评也寻出了一个很适用的标准。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经典著作《文艺心理学》中对“心理距离”这一原理予以了生动易懂的说明。
他举海上的雾为例:乘船的人们遇见海雾,水手们手慌脚乱,乘客喧嚷紧张,所有的人都心焦气闷,预感大难临头,一切任由不可知的命运摆布,在此情况下,任何人都无法保持镇定,更遑论对海雾进行审美了。
然而在另一种情形下,如果你不去想到它实际上的不舒畅和危险,而是聚精会神地看它那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平谧如镜的海水,远山和飞鸟被海雾盖上一层网,如梦境似仙境,四周广阔沉寂,秘奥、雄伟,弄不清是人间还是天上,这不是一种极愉快的经验么?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因为和海雾的关系过于密切,距离太近了,当然不能处之泰然;而在后者中,海雾已经不属于实用世界了,它已经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拉开了距离,赶走了任何忧患休戚的念头,这就是由心理距离带来的美感(审美)经验。
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摘要文艺欣赏作为一种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欣赏者在这种审美活动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这里主要从欣赏者的角度去解释和阐述对心理距离学说的认识,去探究文艺欣赏中的这种独特的艺术模仿形式,从而得出对第二美感的认识,以此来诠释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特殊贡献。
关键词心理距离; 第二美感; 欣赏者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第二美感李沣霖美,无时无刻都在对人们说着谎言,尤其是在文艺欣赏的过程中,然而正是这样的谎言才会给人最真挚、最纯粹的美的感受,也因此,作为审美者就会不可避免的在审美过程中产生自己对文艺作品的新的感受,尤其是第二美感。
而这种感受又因审美者本身的社会生活阅历的不同而不同,因为这样的不同变化在文艺欣赏中便产生了心理距离。
一、心理距离的传统内涵心理距离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它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
它起源于20世纪初对美学的研究。
1912年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在他的文章《作为艺术因素和美学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首次提出了心理距离说,正因此他被称为“心理距离说之父”。
国内学者对这一学说的熟悉,源自于朱光潜先生的推重,我们可以从其作品《悲剧心理学》中看到距离说的影子。
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美学从审美趣味说逐渐向审美态度说的角度过度。
康德、席勒和叔本华的美学,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审美态度说产生并取得主导地位的变化历程。
而布洛主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美,他认为美是不存在纯粹客观性的,因此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美,就会让我们失去许多美感的事实,美感是人们对艺术品进行观赏时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这个效应来自于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并不是指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而是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
用布洛自己的话说,“心理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离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
①为了更好的解释清楚这一抽象的概念,布洛用“雾海行船”的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当船在海上遭遇大雾天气的时候,多数人都会因呼吸不畅和怕影响行程的心理而感到焦虑而恐惧。
大学美育十讲(选修自己整理的)
大学美育十讲第一讲绪论一.美育与美学的关系1.美学是研究美与人的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学科。
2.美学包含多门学科的边缘学科:1哲学的一个分支 2伦理学3心理学4艺术学产生的标志:1750年《美学》二.为什么进行美育教育?1加强美育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的需要2是大学生优化素质结构,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3是优化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其能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和从事工作的需要4是提升大学生气质和形象,提升面向人才市场、竞业、创业竞争力的需要三.美育的任务培养审美感受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四.学习美育的意义1.从求知的角度:(1)审美和艺术的知识(2)开拓视野,磨砺意志从做人的角度:(1)思考伦理规范的基础,遵守规范,陶冶情操(2)根据自己的性质和气质来塑造自己的人生从致用的角度:(1)有助于生活中的艺术创作、批评等具体艺术的实践(2)有助于在日常生活中的竞争中确立自己的优势2.强化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生活美,提高生活质量:穿衣、饮食、外出旅游、家庭布置;熟悉艺术美,提高艺术创作五.如何学好美学?1.人生何为:敬畏生命、美在过程、追问人生。
2.懂得并接受十全九美:十全十美是一种理想;缺憾也是一种美;追求的空间。
3.欣赏美的过程:美在过程、美无终结、真的追求、善的真谛(缔造)。
4.驾驭心灵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2)树立良好“史”的意识(3)博览众长,批判意识(4)具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第二讲什么是美一.美的起源二.美的本质1.美的本质的难解性2.马克思;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象的显现;人的自由自在的本质力量(是人区别动物的本质特征)三.美的特征美是人类符号实践中显现的具有无功利性和感染力的活的形象,可见美的4个基本特征: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功利性(1)形象性:通过符号形式而创造具体可感画面的特性,美呈现为形象(2)感染性:美具有一种使人感动的特性(3)社会性:美属于一种社会存在物/现象,不能离开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印证“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4)功利性:美对人有一定价值,有于人有益、有用的特性。
《文艺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文艺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名称:课程类别:学时:学分:适用对象:考核方式:先修课程: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文艺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和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来研究古今中外的文艺活动和文艺现象的重要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各种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中的心理机制。
它主要关注文艺家在文学创作中的心理运演过程;文艺作品中的心理蕴涵;文艺接受中的心理规律;以及文艺心理与社会心理的关系等一系列课题。
英文简介Psychology of Literature and Art is an important discipline that appli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method of Psychology and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to study the ancient and modern art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as well as literary arts phenomena at home and abroad. Its research objects are the mental activities of aesthetic subjects in various kind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lso the emotional mechanism in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s well as literature and art acceptance.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emotional operation process of litterateur and artist in literary creation; the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 of literary works; the psychological rul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acceptance; the rel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art psycholog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s well as other series of task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通过文艺心理学的学习,学生应当初步并系统地了解与掌握文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基础知识以及主要命题,概念、范畴等。
论述百练: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
论述百练: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材料一:“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
“心理距离”中的“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
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理解的是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
他所说的“心理距离”,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
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实现的,所以叫做“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的缘故。
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面对竹子,却以另一种眼光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动人、美丽、清新的世界。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这些诗人已彻底改变了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所以在他们眼中,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好的性格。
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
一方面,艺术作品能否感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我们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
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愈是吻合,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领会就愈是深切入微,艺术作品就愈是能打动我们。
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混为一谈,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的现实世界。
如此一来,愉快的审美鉴赏就可能变成痛苦的自伤身世了。
上述两条规律似乎是不相容的,第一条规律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小,第二条规律则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大,所以称为“距离的内在矛盾”。
那么如何来解决审美体验中的“距离的内在矛盾”呢?美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的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
文艺学美学选题参考
文艺学、美学选题参考1.论真实2.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4.论艺术直觉5.论艺术虚构6.论典型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9.新时期文学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11.论当代的大众文化12.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13.论审美变形14.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15.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16.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性主题17.论新诗的审美特征18.郭沫若的诗歌美学思想研究/闻一多诗歌美学思想研究/粱宗岱的诗歌美学思想研究/何其芳诗歌美学思想研究/xxx诗歌美学思想研究19.新月派诗歌美学思想研究/九叶派诗歌美学思想研究/xx派诗歌美学思想研究20.孔子与柏拉图诗歌观念比较/xxx与xxx诗歌观念比较21.试论柏拉图的文艺观22.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述评/黑格尔的悲剧观/叔本华的悲剧理论/尼采的悲剧观23.鲍姆加登美学思想研究24.博克的崇高理论/康德的崇高理论25.席勒美育思想研究26.尼采美学思想述评27.海德格尔的艺术观28.英加登的现象学美学思想29.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30.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31.论朴素美32.蔡仪美学思想述评33.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34.宗白华的生命美学35.评李泽厚美学思想36.周来祥和谐论美学37.曾繁仁的生态美学思想38.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9.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40.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41.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42.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43.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44.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45.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46.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47.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48.审美与文化的关系49.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与现状50.论审美现代性51.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52.论诗歌语言53.畅神说审美内涵/“气韵生动”的审美内涵/xxx的审美内涵54.比德观的审美意义55.中国画论比德观56.比德与畅神比较论57.中国山水画论中的自然观/《林泉高致》中的自然观/xxx的自然观28、“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内涵58.中国绘画艺术生命观/xxx的生命观59.论先秦的中和之美60.中国绘画对中和之美的追求61.中国绘画创作的“技”与“道”62.宗炳《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王微《叙画》的美学思想/郭熙《林泉高致》的美学思想/xxx的《xxx》的美学思想63.中国画论中的生态智慧/中国山水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中国山水画构图中的生态审美智慧/《林泉高致》中的生态智慧/xxx中的生态智慧64.中国山水画论中的环境美学思想/xxx的环境美学思想65.“可居可游”山水图式的生态存在内涵66.中西绘画自然观67.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自然观比较68.中国先秦中和美与古希腊和谐美比较69.中国绘画“逸品”范畴研究70.中国画学形神观71.中国绘画的空间意识/中西绘画空间观72.论“意在笔先”73.“外师造化”与摹仿自然:中西绘画创作比较论74.比德与移情比较论75.论道家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影响76.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影响77.论禅宗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影响78.论石涛的“一画”说/论xxx 的xxx79.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诗经•七月》新解/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边城》/xxx的生态美学解读80.《诗经•生民》的文化人类学解读/xxx的文化人类学解读81.《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诗学思想/xxx的诗学思想82.论《汉书•艺文志》的文论思想83.论王逸《楚辞章句序》文论思想84.中国古今文艺批评观的对接——以刘勰“六观法”解读《受戒》85.歌妓文化与宋词的传播——以柳永为中心86.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影像叙事——以《非诚勿扰》为例87.“愚乐”、媚俗抑或“经典”:赵本山艺术论88.论中国元素在美国电影中的转换与呈现——以《功夫熊猫》为例89.雅克·贝汉的生态之思——以“天·地·人”三部曲为例90.后现代语境中的电影叙事——以《夜宴》为例91.豫剧《花木兰》的审美特征92.钧瓷艺术的审美内涵。
《最爱》中“心理距离”的作用
浅析《最爱》中“心理距离”的作用心理距离是一种用来解释美感的概念,意指美感来自于观赏者的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上的不一致性。
这一概念初见于英国心理学家布洛《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
布洛对传统的“距离”概念加以否定,认为传统的“距离”在艺术上通常指空间距离——观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实际的可以用数据表示空间距离,而美学距离则是一种“心理距离”。
观赏者对于作品中所展示的事物,由于在情感或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消除了对作品的实用性的追求,使自己对作品的观赏更有利于快感的产生,从而对眼前的作品所展现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
布洛认为,这是艺术气质的特质和审美过程中审美意识的主要特征。
他认为,这种心理距离自身包含着一种内在的矛盾,即既切身又具有一定距离的“距离矛盾”。
这种内在矛盾表现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客体既渗透主体情感,主体又和客体保持一定距离。
欣赏者或艺术创作者与作品既有切身感(而非冷眼旁观)又要保持一定距离。
“距离”太远,审美对象不能为欣赏者所了解;“距离”太近,则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
所以,“不即不离”才能是保持作品美感的最理想的状态。
心理距离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物质存在形式看,心理距离体现为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从人文社会特征看,心理距离体现为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在大众传播中,心理距离则存在于传播者与受众、传播者与传播对象等多个方面。
心理距离是构建传播关系的基础,因此至关重要。
正确认识和把握心理距离,是形成和谐的传播关系、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条件。
在电影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心理距离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而影片《最爱》就完美的阐释了这一点。
影片《最爱》描述的是身染重病的得意和琴琴在绝境中萌生的近乎看得到尽头的爱情故事。
然而,这部影片述说的不仅仅是剧中人物的爱情故事,更是教育人们在遭遇不公正对待的环境里,面对物欲、互相利用、欺骗、讹诈和歧视等社会丑恶现象,应该如何去爱、去坚持自己的爱,爱自己、爱他人、爱这绝望又无奈的生活。
浅谈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陶松,1101014247
摘要
文艺欣赏作为一种相当复杂而又极为重要的心理活动,欣赏者在这种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文章主要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去解释和阐述“心理距离说”的产生,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作用,“心理距离说”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心理距离说”。
关键词:“心理距离说”;心理距离的作用 ;超脱;距离的矛盾;不即不离
(三)“距离”可以使读者产生共鸣
当文艺作品所描绘的生活与我们自身的特殊生活经验、生活体会和个人经历相吻合时,我们才能对艺术作品的领会深切入微,达到感动我们目的。鲁迅说:“看看工作的人,也很难,是一种不同的经验。既不能心心相印。它往往是很重要的,非常美妙,和读者看不懂,然后经历一个类似的东西,它会放晴。例如,饥饿的丰富的描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懂,如果饿了他几天,他会理解的好处。”[7]这是说欣赏者与文艺作品有了“距离”,才能产生共鸣。作者在作品中描写的生活真实,只有当读者亲身经历或体验过,才能使读者和作者产生共鸣。
朱先生在介绍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时,按照他所论述的顺序、所举的例证看几乎与布洛论文的基本顺序和所举例证相同。他在自己的《悲剧心理学》的每一章中都体现出了“距离”的影子,《诗论》等著作中也有“距离”方面的思想。
二、文艺欣赏中心理距离的作用
在西方美学史上,美学家在论述审美活动中存在的心理距离时,指出它的作用在于使审美不涉利害。所谓审美不涉利害,即美是无功利的。18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美感和快感做了区分。他指出,感觉都涉及到利害关系,渴求满足欲望,例如,饿了要吃,渴了要喝水,累了需休息,在这个时候,主体只关心对象的存在而忽略了其形式;而美感则是无功利的,它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主体只关心对象的形式而不在乎它的存在,所以“美是一种离开任何利害关系的愉悦。”[4]布洛在用“心理距离说”来阐释审美现象时,也指出:主体保持心理距离可以将自己从现实中的不安、焦虑、烦闷、恐怖中带回到美的世界,让审美活动得以发生,让美感真正获得,比如,面对滚滚而逝的江水,画家看见了绘画的素材,工程师想到了可以发电,哲学家想到了时间的流逝,人们的目的是各各不同的,有的是出于实用目的,有的是出于科学目的,但诗人却与画面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不涉及其利害,超脱了其现实的实用功能,站到美的立场上来欣赏它的美。
从《文艺心理学》谈心理距离说
从《文艺心理学》论心理距离说文艺心理学:是文艺学或美学的一个分支,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创作、文学作品、艺术接受中的问题。
其研究的核心对象是审美体验。
我主要针对心理的距离结合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来说说。
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不带实用目的。
由此产生了一个很重要的学说—心理距离说。
距离的本质是---恰到好处的态度,美感态度---不为忧患休戚的念头所忧,一味用客观的态度去欣赏它。
例如海上大雾,当过于迷茫时,你很可能有大难临头似的感觉,心焦气闷。
这时你就将海雾当做实际中的一个片段,和你的知觉、情感、希望以及实际生活固结在一块,成了你的工具或你的障碍。
换句话说,这时,你把海雾当做你身边的一部分,亲密所以不能用客观泰然的角度去欣赏;换一种观点,你暂且不想它的不愉快,而是聚精会神的欣赏这种轻烟薄雾、如镜海水如梦境般的。
布落对心理距离的判断主要看其是否有“插入距离”即“挂空挡”通过与实际的自我“挂空档”,使之不再是我们个人需要和目的的对象,从而能“客观”地观看它,注意它的“客观”的特征。
在这我并没有说哪种观点好或不好,只是纯粹的针对美学来说,第二种更好一些。
所以说关于距离说心理距离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它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
设喻者在情感方面对本体怀有关心、热爱、同情、怜悯、留恋、怀念、钦敬、崇拜等善意情感或怀有厌恶、憎恨、愤慨、冷漠、鄙弃等恶意情感。
心理距离说是由布洛(Bullougll)在他的论文《作为艺术因素和美学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提出来的,他也因此被称为心理距离说之父。
国内学者对这一学说的熟悉,源自朱光潜先生的推重。
心理距离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物质存在形式看,体现为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从人文社会特征看,体现为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
在大众传播中,心理距离存在于传播者与受众、传播者与被反映对象等多个方面,它是构建传受关系的基础。
正确认识和把握心理距离,是形成和谐的传播关系、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条件。
审美中布洛“心理距离说”与康德“想象力”
审美中布洛“心理距离说”与康德“想象力”作者:张红太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1期1912年布洛在英国心理学杂志第五卷第二期发表《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提出“心理距离说”。
他否认美的纯粹客观性,放弃对美的本质,美的客观因素的追究,只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美,从美感效应上研究美。
他认为只有从这种角度去考察美,才不会造成用客观标准、准则和范畴来抹杀掉丰富多彩的美感事实,使人们更加重视美感效应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然后才从这些心理事实出发,考察种族、气候、地理环境、社会教育、宗教等社会方面对心理的影响,这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对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而且对鉴赏力的品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布洛在批判传统美学拘泥于美的客观性的基础上,专注于由对艺术品的观赏而生的心理效应——审美意识或态度,于是他提出了“心理距离说”。
一、“心理距离说”的解释机制布洛的这种关于对审美态度的学说在西方美学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几乎所有的美学导论类的书籍在书的开始辟出一章来论述这一学说,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一直推崇并致力于推广、发展此审美理论,甚至在他1956年发表的《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一文中对自己介绍的所有美学思想进行了批判,但是惟独对“距离说”仍情有独钟,在觉得今是而昨非、仿佛前半生都是白活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抛弃它。
布洛这种学说源自于在大海航行时遇到浓雾、欣赏戏剧时攻击剧中演员等经验实例中总结得出的审美理论,要求审美者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过大就欣赏不到美,心理距离过小也会失去美感。
那么怎么来解决“距离的内在矛盾”呢?布洛的回答是“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之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的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朱光潜先生对布洛提出的“距离极限”作了这样的解释:“创造和欣赏的成功与否,就看能否把‘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
读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第二章,美感经验的分析之心理的距离
读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第二章,美感经验的分析之心理的距离朱光潜在这章所谈及的内容很切近我们的生活,在章节的开篇,朱光潜就用到了一个雾海行船的例子来概述了“距离”这一矛盾的实质。
一艘行船遇到了大雾天气,这时,对于处在船上的游客和水手们来说,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行船和自己的安全问题,很笨无暇顾及美感体验。
而对于岸上的人来说,同样是面对弥天大雾的壮丽奇观,他们会被那具有无限诗意的美景所吸引与打动,陶醉其中。
这便提出了距离的问题,当人们与海雾的关系太过于密切的时候,人们自然想到的是自己的安全问题,无暇顾及欣赏这一层面,而在岸上的人与还无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所以才能以审美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
记得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及高尔基的《勇敢的海燕》一文中就提到过,只有高尔基这种文学家才能写出“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这种话,设想要是一蚕农正在桑树园里采摘这桑叶,而家里的蚕正急需食物,那么蚕农会喊出“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这种话么?究其原因,正是高尔基与现实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他需要用暴风雨来表达自己的意念,而桑树地里的蚕农却与实际生活需要“距离“太过相近,从而丧失了对审美对象的超功利态度,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朱光潜先生提到,“距离”具有消极和积极的两方面的因素,消极方面来讲,它抛弃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就像如果蚕农不顾及家中的蚕而去大喊“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一样,就积极的方面来讲,它着重形象的欣赏,把物和我的关系由使用变为欣赏。
作为普通的欣赏者来说,这种距离的把握是很难的,而艺术家和诗人的长处就是能把事物摆在某种“距离”以外去看待。
朱光潜提到,不管是东方人看待西方人的事物或者是西方人看待东方人的事物,都会感到光怪陆离,别有一面美妙的风味,这就是因为那种光怪陆离还没有变成使用的工具。
这和近两年来的年轻人喜欢过西方的节日一样,只是因为觉得那有些光怪陆离,却没有把握到他们的实质用途,这和旅游也是一个道理,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是会向往远方,而远光也不过是别人呆久了的地方,只是因为把远方放在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去看待而已。
如何全面鉴赏文学作品
There's only one corner of the universe you can be sure of improving, and that's your own self.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如何全面鉴赏文学作品如何全面鉴赏一部文学作品?来看看给你带来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吧。
文学作品鉴赏方法文学理论告诉我们,文学的意义有表层的意义和深层得意义,文学是情与理的有机结合。
在文学欣赏中,欣赏者初读只能感受表层意义,而表层意义往往是共性的、情感性的。
当然这不是欣赏的目的,欣赏的目的在于感悟文学所富有的个性化的深层意义,使文学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而“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不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
一、“入乎其内”《文艺美学》在解析接受美学的观点时指出,阅读是一场作品和读者的对话,阅读中的对话,不是传统认识论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而是你与我的平等关系。
要理解作品,获得应有的欣赏目标,走进作品是前提条件。
1、进入作品,凝视观照中国古代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文艺美学告诉我们,审美依靠的是形象与情感,在艺术欣赏中,形象的获得与情感的产生,只有读者亲自体验才能获得,“门外汉总是难以知道厅堂的精彩。
”因此,在文学作品欣赏中,读者只有亲自接受作品,全身投入进去,将作品中的“此情此景”变成“我情我景”,进入“他我同一”、“无情交融”的艺术境界中,凝视观照,手持虚静,才能缩短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艺术的“陌生化”变为“熟悉化”。
这样,欣赏才可能进行,欣赏的目的才得以实现。
2、注重形象,体验情感进入作品接触作品内容仅仅是缩短读者与作品间的距离,这是进行欣赏的第一步。
《古诗鉴赏理论》指出:“读者鉴赏诗歌,就是对其文本的玩味、想象来领悟其生活底蕴和艺术境界。
”文学是语言艺术,其文学形象具有非直观性。
“玩味文本”就是要首先掌握语言义,再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才能形成相应的形象,从而感受作品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关于距离说
距离距离缘何产生美。
一直以来学界对距离产生美这一命题有不少研究。
但至于原因,探讨不多。
且更多的关注焦点是在保持审美的无功利性。
笔者认为,这种保持其实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审美时在认知上的一定欠缺造成的。
这种认识欠缺拥有无限的空白,让人可以用经验、知识、想象去填充。
在填充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趋向性。
文学欣赏时,需要保持距离文学创造需要保持距离。
距离远近可促成视角不同。
距离有无可以致审美效果的有无。
“距离产生美”这是美学中一个时常被论及的命题。
布洛的审美距离说,王国维的出乎其外,朱光潜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现实生活中,距离远了,难于接触。
距离近了,是非常生,烦恼隐现。
从美学层面,该怎么面对距离,笔者尝试做一个初步的思考。
一、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被称为心理距离说之父,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美学家,他曾在文章《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中提出“距离说”,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阐述。
布洛认为“美感的快感是有距离的快感”。
要求审美要保持超功利的心理距离,此处的距离当然并非指单纯物理上的时间距离或空间距离,虽然布洛将时空距离划分为心理距离的特殊形式,但更多的指意仍然是从心理学层面提出的。
“心理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纳与人的身体分离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
”布洛特别举了一个经典的海上遇雾例子,为我们更深更真实贴切地说明心理距离的含义。
船只在海上航行,难免遭遇不佳的天气状况。
遇上海雾浓浓,则要担心航船的安危,生命有无系于一瞬,一切将会面临生死威胁,谁能有心听海说爱?若有,必是无比旷达之人,置生死于度外又要有超凡脱俗的胸襟和涵量,毕竟属于极为少数之辈,常人自然无心赏雾。
布洛的解释,便是认为因从功利性的自身利害出发,所以审美主体不得审美之醉。
但如果,换做岸边的行人,看到大雾弥漫海面,航船沉浮隐现,天色朦胧又暧昧,内心一无紧张之感,二无性命之忧,便会有心欣赏“雾”色海景,这正是因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保持了距离,时空距离的跨度衍生了心理距离,没有现实功利忧扰。
第20讲 文艺欣赏活动的心理特性
例1 孔子
面对奔腾的
江河,忽然 感慨:“念 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 下”。
例2李
白说: “试登高 而望远, 咸痛骨而 伤心”;
大
荒
,例
海 天 愁 思 正 茫 茫 ” 。
3
柳 宗 元 说 : “ 城 上 高
楼
接
例4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神奇的妙笔 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幽美恬静、惝恍迷离、深邃邈远、 空灵淡雅的艺术境界。“置身”于这神话般的意境, 读者百感交集,意绪飞动,心潮澎湃,读者首先被 眼前如幻似梦的“现实美景所包裹,享受着一种形 神秘俱释般的陶醉(生理愉悦);美景触发对亲人 的思念,勾起淡淡的离愁和别恨(心理愉悦);不 仅如此,读者的思绪还要飞升。读着“江畔何时初 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 年只相似”这样的句子,读者不禁和抒情主人公一 起探索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从眼前的美景, 现在的人生联想起神秘的宇宙,化入到永恒、自在 的大自然之中去,在眼前的生存中体验永恒,把握 永恒,分享永恒。思绪深沉隽永,情调哀而不伤。 这是对生命、对存在的透彻的领悟,是精神上的大 喜悦,令人心醉神迷。(精神愉悦)”
艺术欣赏伴随着形象,饱和着情感。欣赏者对艺 术形象、艺术境界的介入,是一种心理性质的介入, 是全部身心的介入。这是一种整体的心理效应,一 种渗透着个人主观色彩的综合性观照,所以叫“心 理实验”更恰当、更贴切。
在那个无限的世界里我们生过,死过,爱过, 恨过,欢乐过,苦恼过,胜利过,失败过,进取过 也消沉过。在神奇的心理实验中,我们经历过古代 的生活经历过未来的生活,经历过中国的生活,经 历过外国的生活。既上过天,又下过地。我们可能 今天是平民而明天是皇帝。
其次,对作品中所表现的心灵状态的体验。
审美心理距离
在上述例子中,筋肉运动起源于摹仿。筋肉 运动有时为了摹仿,有时为了适应,当外物 没有动作可摹仿时,感官就适应外物,产生 种种生理变化。下面我们以几首中国古典诗 词为例说明之。
汉西音咸乐灞年秦秦箫
家风尘阳游桥年楼娥声
苏轼:“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 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 矣。”
柳公权(778——865),字诚 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筋柳 骨”。字体方圆兼施,平正精确, 挺拔清朗,世称‘柳体“。 作品:《玄秘塔碑》、《神策军 纪圣功德碑》。
《玄秘塔碑》
赵孟頫 ,字子昂,号松雪,别 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 (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赵 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 年十四,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 宋亡后,他作为南宋遗逸而仕元 朝,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 夫,他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 品,史满天下”。死后封魏国公, 谥号文敏。
一、距离说
●距离说的提出 瑞士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布洛
●距离是指事物和人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的分 离。
●距离产生美
家植
诗
物
人
学
商
人
岸上绚丽的风光与水中美丽的倒影
始近十侬 舟
知日二家 还
家忽珠家 长
在
从
帘
住
郭 六
沙
画江夕两芳
图上阳湖
中望红东
。,。,
云烟中苍翠的群山
细雨下葱翠欲滴的嫩叶
薄雾中宁静的村庄
庙巴 台 农 神
●移情作用的定义
用简单的话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 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 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 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 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 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谈文学鉴赏中的心理距离(修改稿)
谈文学鉴赏中的心理距离(修改稿)谈文学鉴赏中的心理距离(修改稿)西方美学家在研究审美经验时,发现了“距离”在审美经验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距离”,在审美经验中,统称为审美距离,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等。
而心理距离是当代心理学美学家布洛提出的著名美学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审美距离之一种,“它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实用功力的距离。
”也就是说,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必须保持恰当的心理距离,才能完全获得审美享受。
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用“心理距离”来描述文学鉴赏所需要的“审美态度”。
其要旨为在文学艺术鉴赏中,“鉴赏者在心理上要对功利的超越,荡涤与对象的利害牵绊。
”这种“超越与涤荡”,就是鉴赏者对自己的心理所作的强行自我调节所造成的与文学作品描写的事物、情节等之间的距离,从而淡化直接的功利。
这样,有了“心理距离”,鉴赏者才能“能空、能静,闲得下身,静得下心”,才能用审美的态度观照文学艺术作品,进入审美境界,获得艺术意蕴,最终感悟到自己的人生真谛。
二、心理距离的作用1、提高读者艺术修养怎样才能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文学理论指出,产生“心理距离”的条件主要有作品本身的优秀和欣赏者自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等。
《艺术美学》指出:“假如一个人不具有能听懂音乐的耳朵,能看懂绘画的眼睛,能读懂文字的心灵,他就不能被称为艺术鉴赏的主体。
”也就是说,在文学艺术鉴赏中,一个人的艺术修养是实现艺术鉴赏的关键因素。
如果一个人缺乏应有的艺术修养,难以产生必要的“心理距离”,这样是很难走进文学艺术中去,更难以感受文学艺术的意蕴,难以获得审美享受的。
正如鲁迅所说:“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因读者不同而有种种,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
”这实际上不是从艺术的角度去读《红楼梦》,而是把自己的道德观、世界观等投射到作品中,“心理距离”消失,带上了直接的功利性。
浅析斯氏话剧欣赏者的审美“心理距离”
浅析斯氏话剧欣赏者的审美“心理距离”【摘要】之所以将观众与舞台上角色塑造之间的状态称之为“心理距离”,主要原因是不同的观戏对象对舞台上角色塑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此所产生的“心理距离”也是不同的。
同时,本篇论文将从演员、角色、观众三者的不同关系上对观众的“心理距离”加以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斯氏话剧;观众;心理距离一、心理距离的概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戏剧是一种意识形态,任何艺术中都存在剧作家所要表达的真实想法和其主观意向。
但是作为艺术呈现在舞台上,就一定经过了剧作家的处理,而不是纯客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因此,舞台上的角色形象所含的目的和功利性已经并不可能直接地作用于观众,只是会存在于剧情中。
这就是观众与舞台有着一定的“心理距离”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观众进剧场之前有着自身的经历和对社会一定的认识,再加上戏剧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一开始就给观众的心理定下了一定的距离。
当然丧失了“心理距离”的情况也是有的,但为数不多。
就像1909年的芝加哥剧场上演《奥赛罗》时,当埃古向奥赛罗挑唆、诽谤他的夫人行为不检点时,激起了奥赛罗杀死自己妻子的冲动,当场有一位观众将扮演奥赛罗的演员巴茨打死在舞台上。
当他清醒过来时,无法接受自己的做法,竟一枪打死了自己。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不止一次发生。
这也说明,观众的“心理距离”是可以变化的。
但是“心理距离”的调节杠杆也取决于戏剧家对作品的表达方式的决定,表演的体系不同,方式不同,也就导致了观众“心理距离”的不同。
二、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距离”进行分析(一)斯氏戏剧,观众的“心理距离”是最近的当观众全神贯注的在看戏剧时,免不了与舞台、角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当然不同的观众在观戏的过程中,由于他们不同的经历、生活习惯、文化素养、知识层面的不同,因此对整部戏的感受也会千差万别,更不用说心理距离的不同了;就算是同一个观众,当他在不同的情况下观看同一部戏时,他的心理距离也会有所差异,因为很可能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所经历的事情对他的观戏的感受有了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文艺欣赏作为一种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欣赏者在这种审美活动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这里主要从欣赏者的角度去解释和阐述对心理距离学说的认识,去探究文艺欣赏中的这种独特的艺术模仿形式,从而得出对第二美感的认识,以此来诠释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特殊贡献。
关键词心理距离; 第二美感; 欣赏者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第二美感李沣霖美,无时无刻都在对人们说着谎言,尤其是在文艺欣赏的过程中,然而正是这样的谎言才会给人最真挚、最纯粹的美的感受,也因此,作为审美者就会不可避免的在审美过程中产生自己对文艺作品的新的感受,尤其是第二美感。
而这种感受又因审美者本身的社会生活阅历的不同而不同,因为这样的不同变化在文艺欣赏中便产生了心理距离。
一、心理距离的传统内涵心理距离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它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
它起源于20世纪初对美学的研究。
1912年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在他的文章《作为艺术因素和美学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首次提出了心理距离说,正因此他被称为“心理距离说之父”。
国内学者对这一学说的熟悉,源自于朱光潜先生的推重,我们可以从其作品《悲剧心理学》中看到距离说的影子。
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美学从审美趣味说逐渐向审美态度说的角度过度。
康德、席勒和叔本华的美学,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审美态度说产生并取得主导地位的变化历程。
而布洛主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美,他认为美是不存在纯粹客观性的,因此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美,就会让我们失去许多美感的事实,美感是人们对艺术品进行观赏时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这个效应来自于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并不是指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而是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
用布洛自己的话说,“心理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离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
①为了更好的解释清楚这一抽象的概念,布洛用“雾海行船”的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当船在海上遭遇大雾天气的时候,多数人都会因呼吸不畅和怕影响行程的心理而感到焦虑而恐惧。
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待这大雾,抛开恐惧下的不愉快,然后全神贯注的去欣赏周围的景色,也会感到一种奇妙的美,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平静的海水,远处的海岛身上仿佛被盖上一层棉网,如梦境般的浮现在眼前,是雾将天和海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周围弥散着广阔和沉寂的气息,一切都让人捉摸不定。
正是因为人们对海雾不再担心、恐惧、紧张,与海雾建立适当的“心理距离”,才体会到海雾的独特美丽。
他继承了康德从心理学角度去看问题的思路,康德从心理学角度将人的心理分为常态和非常态两种。
在常态状况下,“经验总是以同一方面对着我们的,也就是以它具有最强的实用的感染力的那一面;我们平常意识不到事物不直接不实际地触及我们的那些特征;我们也一般地也不能离开受感动的自我而觉察到印象。
”②这就意味着,通常情况下,人对物的理解与判断可以理解为是人的现实性和物的实用性的高度统一。
那么,我们如何摆脱这种情况的束缚呢?这就需要心理距离的介入。
于是,这种距离便横亘在欣赏者自身和其自身感受之间,成为了欣赏者心理中的一种内在矛盾。
“距离的内在矛盾”是布洛心理距离说的核心.“距离的内在矛盾”强调审美距离应保持一种恰到好处的程度,不能失之于“距离太近”或“距离太远”。
因此,我们感觉此时此刻仿佛美在对我们说谎,这谎言指的不是美的本身,而是美感,是人在这种审美的活动过程中对美所产生的新的认识与理解,简单来说,就是人在艺术中对生活的理解和在生活中艺术被人理解的深浅问题。
二、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地位心理距离的传统意义认为美的纯粹客观性不存在的,用客观标准、准则和范畴来界定美的含义,将会失去多种多样的美感事实,因此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美,说明美感是出自于人们对艺术品的观赏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此效应则是来自于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并不指的是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而是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美学名词,接下来将从欣赏者和作者的角度来看待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特殊作用。
(一)心理距离与欣赏者的关系欣赏者在某种意义上讲不单单是指读者,其中还包括作者,因为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已是对作品进行欣赏的了,文字都是在充分的感受和体味后源于作者心灵的体现,它是作者在自己的脑海中,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的细节里去寻找那种和他本人内心所要表达和要表达而无法表达的特殊感觉。
因此,他们是美的翻译人,传递者,可以将情感用文字把文字以外的内容用特殊的美感形式记录下来。
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为作者对自然美感和社会生活的切心体验和把握,以及文字外的独特的精神支持。
正因为作者是这种纯美感觉的表达者,所以我们才把他列为欣赏者之一。
欣赏者更多的被理解为读者,是对作品美的实践者,当然,也是第二美感的发现者。
通过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和精神体验,将逐渐打开艺术家(作者)为我们展现的美感,对美感的研究应该遵循历史与逻辑统一前提下的历史优先性原则,美不是从偶然中来的,是在历史的沉淀中提炼的;美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长河之中的一条重要支流;人是历史中的变体,因其身心和文化的变化与发展都处于历史之中,美感作为人面向艺术、面向美的心理活动同样受到历史的控制与制约,这就使得美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反应,因此在文艺欣赏中便产生了心理距离。
我们在进行文艺欣赏时,为了做到对作品所存在的理由、意义的正确理解,就必须对相关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场景、生存背景都要有所了解,借此把握历史、文化赋予美与美感的独特理解,从客观上来认识因审美所产生的心理距离。
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已形成的审美经验所带来误读的问题,还可以使不同种族、文化场景和时代的美避免被一种定性的眼光所审视,进而摆脱因单一的文化思维对一些作品的扭曲。
美感产生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每一次审美活动的发生与美感体验的获得必定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这种情境是由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但仅立足于此讨论美感问题,无疑忽略了人的历史性与社会性的关键因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距离就会被主观性的改变。
所以便产生了审美活动中的许多先见、审美标准和审美判断等问题。
因为欣赏者在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问题上会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因其自我生活经验和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共同影响,继而会从作品中发现新的蕴涵,得到升华于美感的另一种独特的精神感受。
另外,同是一部作品他的读者是不确定的,在数量上的不确定,在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上的不确定,在个人心态和行事观念上的不确定,在个人生活经验与阅历上的不确定,这就使得第三个、第三批、第三时间的读者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第二美感,而通常状态下对某一事物的第一印象和初步理解可认为是第一美感。
简言之,第二美感就是欣赏者在对作品进行文艺欣赏时,因历史性的社会性的等各种时空因素,在审视作品的活动中与作者和自我本身已进行或完成的审美活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独特精神感受,是心理距离与欣赏者的特殊关系。
比如对“燕瘦环肥”的审美理解就必须在特定的社会中才可以成立,而又在不同的社会时段显示出不同的变化:唐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肥为美,世人公认。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一句“温泉水滑洗凝脂”,就可让人从字里行间中清楚的感觉到杨贵妃的丰腴。
然而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身材却是非常清瘦的。
苏轼的《孙莘老求墨妙言诗》说道:“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瘦谁敢憎。
”③美人的肥瘦与书法怎么说也隔着十万八千里,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也真难为苏老先生了,但这并非是别出心裁,而是不同时代的人对美不同的看法,用什么来解释这种不同,我认为用第二美感尤为恰当。
(二)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在作者完成作品后,第一美感也会随作品而生。
而欣赏者所表达的多为第二美感,因为据欣赏者的自我体验,他们认为这更为可信,而第一美感在获得后的感觉其实是很飘渺的,不是很容易就能把握的。
正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第一美感和第二美感之间出现了审美意识上的差距,这种差距是欣赏者在文艺审美中重要的心理变化,即是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谎言,确切的说这是美的谎言。
心理距离正是运用这样的谎言来解决欣赏者心中的矛盾,即使不能完全根除,也可以有所缓解。
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三点:1. 让作品的意义不断提升欣赏者在读了作品之后,并未仅仅停留在作品本身和作者所要反映的思想的层面上,而是经过自己反复咀嚼、加工、再加工,结合自身阅历、价值观和对作品中某一观点的认同度,来得到对作品意义的新的理解,从而让作品的意义不断地升华,不断地丰富。
当然这不否定其中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性因素,但这正是让作品流芳百世,推动文化多元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熟知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的小说的发展变化历程正说明了这点。
这里以唐诗为例,唐代诗歌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又经历了汉魏六朝的长期发展过程,在继承过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出现了盛世文学的新光辉,对不同题材领域的开拓,各种体裁的不断形成,以及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手法技巧的革新,创作经验的总结,都为中国的诗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遥想当年,文人墨客或团坐于长亭赏月,或沿溪河觥筹交错,或扶雕栏指点江山,挥雄斥方劲遒之时,既是作品的原始创作者也是作品的第一欣赏人,舞文墨尽切磋之际,将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痛快地表现出来,这无疑是感到这种心理距离的同时而表达自我才情和对自身肯定的文学自信。
可喜的是,这恰好默默地为作品意义的丰富做出了特殊贡献。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今天仍然能看到两千年前的优秀作品的原因。
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作者本想用辛辣的讽刺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来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揭露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以此来抨击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和侵略战争和殖民主义的危害。
但奇怪的是这部作品在当时竟被认为是最好的儿童读物,因为书中小人国、大人国和甲壳虫的故事构思奇妙,情节离奇,描写生动有趣,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被这些深深吸引。
在小人国一卷中,格列佛用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
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帝国,但善良的格列佛不想因此就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 这让利立浦特国王很不高兴。
这时恰逢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急中生智,撒了一泡尿扑灭了大火,谁曾想这件事却让皇后十分恼火。
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
格列佛闻讯后立马逃离了利立浦特国,几经周折来到了不来夫斯古帝国,最后才平安回到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