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北医预防医学培养方案
![北医预防医学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6b6ba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9.png)
北医预防医学培养方案北医预防医学的培养方案啊,那可有点东西呢。
一、入学初的基础打底阶段。
刚入学的时候,就像打地基一样,得把基础医学知识学扎实喽。
什么人体解剖学啦,这就好比是认识一座房子的结构,你得知道人体各个器官都长啥样,在啥位置,它们之间是咋连接的。
还有生理学,这就是搞清楚这个“人体房子”里的各种设备是怎么运转的,心脏怎么跳、肺怎么呼吸之类的。
生物化学也不能少,就像研究房子里的各种化学反应一样,细胞里的那些小分子怎么变来变去,这可是理解很多疾病发生机制的关键呢。
这时候的课程安排就像在给你一堆拼图碎片,让你先把人体这个大拼图的基本框架给拼出来。
二、逐步深入的专业核心构建阶段。
等基础打牢了,就开始进入预防医学的核心领域啦。
流行病学可是重头戏,这就像是个侦探学科。
想象一下,疾病就是一个个神秘的小坏蛋,流行病学就是要通过各种线索,比如说谁得了病、在啥地方得的、啥时候得的,然后找出这些小坏蛋的作案规律。
比如说,为啥这个村子里突然好多人都感冒了,是水源的问题呢,还是有啥新的病毒在传播?卫生统计学就像是给侦探配备的精密工具,你得学会用各种数据来分析疾病的分布和关联。
比如说,通过统计数据发现吃某种食物的人群患某种疾病的概率比较高,那这里面可就大有文章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也很有趣,这就是研究吃的学问。
告诉你怎么吃才健康,哪些食物搭配起来能让你活力满满,哪些食物要是吃错了可能就会生病。
比如说,要是老是吃那些油炸的、高糖的垃圾食品,身体就容易发胖,还可能得糖尿病之类的毛病。
三、实践操作与技能提升阶段。
光有理论可不行,还得有实际动手的能力呢。
会安排实习,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啊,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类的地方。
在疾控中心,就像进入了一个疾病防控的大本营。
你可以跟着那些专业的老师,一起去调查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比如说某个地方出现了疑似霍乱的病例,你就得去现场采集样本,然后用学到的检测方法看看是不是真的霍乱,再采取措施去控制它的传播,像给周围的居民宣传卫生知识,告诉他们要注意饮水卫生之类的。
中南大学医学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
![中南大学医学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203c983968011ca30091b9.png)
预防医学类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公共卫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坚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具有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等工作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公共卫生事业。
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严谨,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学习,积极进取。
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健康的体格与心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用能力等。
2.专业知识要求具有雄厚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能较好地掌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熟悉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与卫生政策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
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特殊疾病防治研究所(院)、妇幼保健院(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和相关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3.工作技能要求掌握常见的预防医学实验研究、现场调查研究以及资料处理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熟悉课题设计与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
具有从事调查、分析和处理公共卫生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主干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特色课程: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四、毕业合格标准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课程学习,最低修满270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毕业论文答辩与毕业实习考核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泰山医学院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泰山医学院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2d002843323968011c92f0.png)
2 32 32
16
2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ship
2 32 32
16
3 管理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2 32 32
16
4 经济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
2 32 32
16
5 计算机应用技术 Technology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1.5 32 16 16 16
三、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核心课程: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 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 断学、内科学、外科学总论、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卫生统计学、卫 生化学、卫生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 生与职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毒理学基础、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
医学史、哲学社会学、文献检索、 公共卫生英语、医学学术英语阅读 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时代的科学 技术革命 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社会医 学、SPSS 软件应用、SAS 统计软 件应用等 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系统解剖 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 物学、医学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 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 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总 论、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 学、卫生统计学、卫生化学、卫生 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 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 与职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毒 理学基础、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 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 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 医学微生物、病理生理学、药理 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 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病 科学、眼科学、精神病学、传染病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e4c331e482fb4daa58d4b56.png)
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方向)(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Ⅰ.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从事生物医学,尤其是流行病学领域的信息分析的初级生物统计分析师,这种素质确保其毕业后能在上级统计师的指导下,从事医学研究设计、医学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为疾病与控制、卫生保健、健康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依据,保证他们具有良好的基础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在医学某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
, , , , . , , , , , .二、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态度,为毕业后继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技能:, , ; ., :态度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有极强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公正执法,以保护人民健康、控制疾病、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己任。
.始终将社区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尊重每一个人,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重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探索,具有创新精神以及为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建立做出贡献的意识。
.尊重同仁,树立团队意识。
1., , , .2.; ; ; ’ .3., , ; ’ , , ’ .4. .5., , , .6.’ .7.; .8. .知识要求.基本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用于自己以后的工作实践。
.基本掌握相关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医学的理论知识及其研究方法,指导今后的卫生防病工作实践。
.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及其异常情况下的各种变化特征。
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de4099d4d8d15abe234ef0.png)
妇产科学
儿科学
传染病学
合计
医学细胞生物学
基础化学
专
医用物理学
业
医用高等数学
基 预防医学导论
础
医学伦理学 课
程
医学遗传学
行为医学
急救医学
选 概率论 修 实验室安全与管理学 课
中医学基础理论 程
医学心理学
信息检索
医学影像学
精神病学
眼科学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口腔科学
皮肤性病学
卫生微生物学
合计
学时分配 理实见 论验习 32 24 32
开设 备 课
学期 注 外
16 1
82
16 3
64
32 4
30 15 36 18 36 18 30 15 4 8 8 8 8 4 22 4 22 4 22 4 22
336 154 36 36 36 36 36 36 216 48 24 104
112 56 32 70 32
思想道德与 职业素养要求
知识目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能力目标
●
● ● ● ● ● ● ● ● ● ● ● ● ●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本科教学进程表见附件。
八、学时与学分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课程分类学时、学分统计见表 2。 表 2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课程分类学时、学分统计表
环境卫生学
流行病学
合计
多元统计分析
医院统计学
SAS 软件的运用
临床营养学
微量元素与健康 专
业
生殖健康学
课
公共营养学
程
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bac9c808a1284ac8504379.png)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100401K专业名称:预防医学 (Public Health)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态度,掌握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保健、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具有初步科研能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毕业后能从事卫生行政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传染病控制与职业病、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改进人群工作、居住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与人群合理营养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能力:(一)态度要求:1.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愿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贡献力量;2.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3.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公正执法,以保护人民健康、控制疾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为己任;4.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充分认识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5.具有创新精神,重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探索;6.尊重同仁、树立团队意识。
(二)知识要求:1.基本掌握相关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医学的理论知识及其研究方法,指导今后的卫生防病工作实践;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及其异常情况下的各种变化特征;3.掌握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发病原因、发生机理及诊断和防治原则;4.掌握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及心理行为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理论知识;5.掌握不同环境条件下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特点及影响因素;6.掌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宏观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卫生毒理学方法;7.掌握不同条件下对健康有害因素的识别、监测和评价的知识;8.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知识及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监督执法的基本方法和程序;9.掌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知识和方法。
预防医学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4c467561252d380eb6edf.png)
五年制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具有扎实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监测与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方面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1、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2、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较强的法律意识。
3、具有正确的职业态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4、具有积极创新、勇于批判的科学精神。
5、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勤奋工作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知识目标1、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基础。
2、具有系统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理论知识。
3、熟悉我国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不断追求卓越。
(三)技能目标1、具有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验与检疫、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2、具有初步的现场处置及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分析能力。
3、具有良好的社会交际和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4、掌握英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教学规定的“较高要求”;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计算机二级统考。
5、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质测试标准。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学制5年。
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累计修业时间不低于4年、不超过7年。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社会医学、学校卫生学、卫生学检测技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等。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03e36349649b6649d7473c.png)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预防医学本科生专业培养计划一、总体培养目标及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各项工作的高级公共卫生专门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和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疾病控制中心、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监测、社区医疗等机构从事预防、卫生管理、保健工作及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公共卫生专门人才。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始终以公众、社会的利益为己任,尊重社会公德。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公共卫生工作,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f04b3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4.png)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公共卫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坚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具有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等工作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门人材。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公共卫生事业。
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严谨,勇于开辟创新,善于学习,积极进取。
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健康的体格与心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合用能力等。
(二)专业知识要求具有雄厚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能较好的掌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熟悉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与卫生政策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
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特殊疾病防治研究所 (院)、妇幼保健院(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和相关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三)工作技能要求掌握常见的预防医学实验研究、现场调查研究以及资料处理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熟悉课题设计与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
具有从事调查、分析和处理公共卫生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干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份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临床实习、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社区预防保健实践、专题实习、基地实习等。
特色课程: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等。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资料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9068d2add3383c4bb4cd2ec.png)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学制:五年二、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技术,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在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或食品卫生检测机构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预防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四、人才基本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艰苦求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本专业学生要掌握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的基本训练,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与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基础。
3.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学生体制健康标准》,身心健康。
五、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经过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学、少儿卫生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在实际中应用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外语应用、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六、主干学科: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七、主要课程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学、免疫学、医用生物学等。
九、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见附件1《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实践性环节安排表》)十、主要专业实验医用生物学实验、人体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医用微生物学实验、病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诊断学实验、内科学实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毒理学实验等。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0fc05f4028915f804dc2d6.png)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监督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卫生防疫、疾病监测,制定防治措施,指导人群保健,实施卫生监督和执法等的能力;同时具有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和文化价值。
4、树立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辖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理念。
5、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选择合理的健康维护方案。
6、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手段连续动态的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7、尊重同仁,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观念。
8、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9、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二)知识目标1、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能力。
2、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预防知识;熟悉健康教育工作内容。
3、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三)技能目标1、掌握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检测和监督的基本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213d1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0.png)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00401K专业名称:预防医学专业方向: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疾病防治、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工作,从事公共卫生实践、预防与控制疾病的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人群健康的专业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疾病控制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等方面的技术训练,具有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实施卫生监督监测、改进环境卫生、开展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开展疾病控制的基本能力;2.掌握基础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具有从事群体和个体预防保健及卫生防病工作的能力;4.掌握开展人群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疾病监测、疾病筛查的基本技能;5.了解卫生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我国与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6.具备与公众、媒体及其他人员进行关于健康相关信息的有效沟通的基本技能;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9.了解预防医学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具有一定的学术鉴别力;10.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主干学科: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五、核心课程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学、毒理学基础、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女保健学。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在短学期Ι安排军训(2周)、短学期Ⅲ安排临床实习(4周),短学期Ⅳ安排专业实习A(4周),第九学期安排专业实习B(4周),第十学期安排毕业实习(15周)。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daea65a45177232f60a2fb.png)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一、总体培养目标及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各项工作的高级公共卫生专门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和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疾病控制中心、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监测、社区医疗等机构从事预防、卫生管理、保健工作及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公共卫生专门人才。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始终以公众、社会的利益为己任,尊重社会公德。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公共卫生工作,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9d91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4.png)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预防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专业人才,能够从事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培养目标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1.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预防医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2.掌握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等技能和方法,在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3.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课程:包括预防医学导论、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微生物学等基础课程。
2.专业课程:包括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法规、环境卫生学等专业课程。
3.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实习课、论文等实践性课程。
三、教学模式
本专业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和论文指导等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知识和
技能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四、培养方案评估
为了确保本专业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以及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评估等。
评估结果将用于指导本专业培养方案的改进和发展。
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167fb616fc700abb68fce4.png)
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扎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二)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三)有极强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公正执法,以保护人民健康、控制疾病、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己任。
(四)始终将社区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五)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六)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七)重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探索,具有创新精神以及为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建立做出贡献的意识。
(八)尊重同仁,树立团队意识。
知识目标(一)基本掌握相关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医学的理论知识及其研究方法,指导今后的卫生防病工作实践。
(二)掌握各种常见病、慢性病的发病原因、发生机理及诊断和防治原则。
(三)掌握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及心理行为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理论知识。
(四)掌握不同环境条件下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特点及影响因素。
(五)掌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宏观的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及微观的毒理学方法。
(六)掌握不同条件下对健康有害因素的识别、监测和评价的知识和技能。
(七)掌握有关社会医学的基本知识及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监督执法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预防医学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df9cc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1.png)
预防医学培养方案预防医学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预防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对人群中患病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患病风险和提高健康水平。
因此,开展预防医学教育和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方案设计1. 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化、全面化的教育和实践环节,使学员掌握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2. 培养内容(1)基础知识:包括预防医学基本概念、流行病学原理、卫生统计学等。
(2)常见疾病:包括传染病、非传染性慢性病等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控制。
(3)卫生管理:包括卫生监督、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4)健康教育:包括健康促进、心理健康、营养与饮食等方面的知识。
(5)实践技能:包括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技能、预防医学干预措施等。
3. 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系统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2)实践操作:组织学员参与流行病学调查和干预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网络学习:借助网络平台,提供在线教育资源和交流平台。
4. 培养时间本培养方案为期一年,其中课堂教学时间为180个小时,实践操作时间为120个小时。
5. 培养对象本培养方案主要面向从事公共卫生工作或者有志于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
6. 培养效果评估通过考试、论文撰写以及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估,以达到培养目标。
三、培养方案实施1. 培养机构本培养方案由卫生部门和高等医学院校共同开展,具体实施单位可以包括卫生行政机构、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校等。
2. 培养师资本培养方案的教师应当具备预防医学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授课能力。
3. 培养资源本培养方案需要借助图书馆、实验室等相关资源,并提供相应的教育设施和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公共卫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坚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具有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等工作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公共卫生事业。
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严谨,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学习,积极进取。
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健康的体格与心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用能力等。
(二)专业知识要求
具有雄厚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能较好的掌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熟悉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与卫生政策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
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特殊疾病防治研究所(院)、妇幼保健院(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和相关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三)工作技能要求
掌握常见的预防医学实验研究、现场调查研究以及资料处理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熟悉课题设计与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
具有从事调查、分析和处理公共卫生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
主干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临床实习、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社区预防保健实践、专题实习、基地实习等。
特色课程: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等。
四、毕业合格标准
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课程学习,最低修满270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
毕业论文答辩与毕业实习考核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五、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五年,学习年限5-7年
学位:医学学士
六、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
(一)公共课程
1、必修(共计37.5学分)
2、选修(要求14.5学分)
(二)大类课程
1、普通基础(1)必修课程(共计26学分)
(2)选修课程(要求6学分)
2、生命科学基础
(1)必修(共计9.5学分)
(2)选修(要求3.5学分)
(3)基础医学
①必修(共计28.5学分)
②选修(要求3学分)
(2)预防医学及科研方法①必修(共计8.5学分)
②选修(要求7学分)
(4)临床医学
①必修(共计49学分)
②选修课程(要求4学分)
(三)专业课程
①必修课程(共计71.5学分)
②选修课程(要求9学分)
(四)课外研学
至少修满8个学分,时间分散在全学程。
八、其他说明
1.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学、医学统计软件及其应用、科技论文写作、专业英语翻译技巧与专业学术讲座为专业学习阶段必选课程。
2.为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权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专题实习阶段设置流行病学、健康综合评价、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等专题实习方向,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专题。
3.课外研学学分为学生本人大学阶段的创新课程研究,在学校与部省级立项并通过验收完成了课题研究的给6学分,如公开在CSCD杂志上发表论文或另外按课外研学给分标准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