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拮抗细菌对真菌病原物的作用 - 中国生物防治
土传真菌病害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研究
土传真菌病害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研究一、内容综述土传真菌病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环境的污染、对人畜健康的潜在危害以及抗药性的产生等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环保、高效的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生物防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拮抗菌在土传真菌病害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土传真菌病害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进行研究。
首先本文将对土传真菌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类和鉴定,明确病害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其特点。
然后通过文献调查和实验室实验,筛选出具有抗病作用的植物源或微生物源拮抗菌。
接着对筛选出的拮抗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包括拮抗菌对土传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拮抗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价。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拮抗菌在田间应用的效果,包括拮抗菌的施用方式、用量、施用时间等因素对防治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类型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拮抗菌的筛选规律和生防效果,为土传真菌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A.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传真菌病害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出日益严重的态势。
土传真菌病害不仅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研究和开发有效的拮抗菌以控制土传真菌病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已有多种拮抗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但由于土壤条件、作物种类和病原菌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拮抗菌的防效往往不尽如人意。
因此筛选出具有良好生防效果且适应性强的拮抗菌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治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拮抗菌的抗性或提高其生防效果,将有助于实现对土传真菌病害的有效控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拮抗菌进行筛选,发掘具有良好生防效果的微生物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安全、环保的防治手段。
真菌病害拮抗菌的筛选及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测定
真菌病害拮抗菌的筛选及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测定汪茜;胡春锦;黄思良;柯仿钢;黎起秦【摘要】针对广西境内常见多发的12种植物真菌病害,对柑橘、香蕉、甘蔗、辣椒、药用植物等作物根际土壤进行拮抗菌筛选试验.结果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386株菌株,其中有拮抗作用的34株,平皿拮抗效果较好的16株;再经复筛,得到一株对柑橘炭疽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的拮抗菌Bs55;对峙培养试验表明,Bs55菌株对12种常见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抑菌率最高达87.7%.拮抗菌Bs55具有拮抗作用强、能大量繁殖、抑菌谱广等特点,是具有较好利用前景的生物防治材料.【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0(041)007【总页数】4页(P675-678)【关键词】Bs55菌株;枯草芽孢杆菌;病原真菌;拮抗活性【作者】汪茜;胡春锦;黄思良;柯仿钢;黎起秦【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南宁,530007;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61;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1真菌病害是阻碍植物生长、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病害[1],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
土壤是各种微生物良好的栖息场所,生存着许多具有相互拮抗作用的微生物。
在生防菌株的筛选上,考虑到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人们把重点放在从植物根表面或根际土壤中筛选,这样筛选出的微生物接种后在植物根表面具有很好的定殖能力[2]。
本研究针对广西境内常见多发的12种植物真菌病害,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筛选拮抗菌,为开发广西微生物资源,筛选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微生物农药奠定基础。
供试病原菌有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c.]、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 Suggs]、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schl.)Dreschl.]、茉莉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Sacc.)、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musae(Berk.&Curt)Arx]、冬瓜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Tucker)、龙眼链格孢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er]、香蕉大灰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 (Wakker)Boedijin]、香蕉叶缘枯斑病菌(Alternaria musaeBour.et Bat)、杨桃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 Sacc.]等12种,均由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存、提供。
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作用整理
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作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目录摘要 (3)1植物真菌病害 (3)2生防菌的种类及生防机制 (3)2.1 生防菌的种类 (3)2.2 生防菌的生防机制 (4)2.2.1 竞争作用 (4)2.2.2 拮抗作用 (5)2.2.3 诱导抗性作用 (5)2.2.4 促生作用 (6)3 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7)3.1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 (7)3.2 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 (7)参考文献: (8)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作用摘要:真菌病害是造成作物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作物病害的80%由病原真菌引起,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其进行生物防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可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病原菌弱致病菌等。
生防菌的生防机制各不相同,主要有竞争作用、拮抗作用、诱导作物抗性和促进作物生长,间接提高作物抗性等作用,许多生防微生物还可通过几种不同机制之间的联合来发挥功能。
本文还对生防菌的分离与分类鉴定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生防机制,木霉菌,芽孢杆菌,放线菌1植物真菌病害植物病害一直是农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据估计, 全球主要农作物的平均损失约占总产量的10 %~15 %, 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
在植物病害中,70 %~80 %的病害是病原真菌侵染所引致的。
植物真菌病害不仅直接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与品质降低, 而且部分病原真菌在侵染农作物过程中, 可分泌产生多种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与代谢物, 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构成极大威胁。
此外, 重大农作物真菌病害的控制往往依赖化学防治, 杀菌剂的使用不仅增大生产成本, 而且其反复施用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与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1]。
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开发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控制植物病害的新方法。
其中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生物防治,被公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选择。
2生防菌的种类及生防机制2.1 生防菌的种类生防菌的种类繁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等。
细菌和真菌的相互作用
细菌和真菌促进植物生长,通过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细菌和真菌通过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获取水分和养分 细菌和真菌在植物根部定植,促进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 细菌和真菌产生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 防治中的应用
生防菌种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作用机制:通过分泌抗菌物质、竞争营养、诱导植物抗性等途径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预防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 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以 延缓真菌耐药性的发展。
耐药性的定义:细菌和真菌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导致药物疗效降低甚至无效。
耐药性的产生机制:细菌和真菌通过基因突变或获得外源基因的方式,对药物产生抗性。
耐药性的防控措施:严格控制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的滥用,加强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研发 新型药物。
优势: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保护生态环境
应用前景:随着对生防菌的深入研究,其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在农业、医 药和环保等领域。
挑战:生防菌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许多挑战,如稳定性、安全性、生产成本等问题,需要进一 步研究和解决。
研究方向:针对生防菌的应用前景和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提高生防菌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降低生产成本、探索新的应用领域等。
生物防治应用:利用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研究前景:深入研究生防菌的种类、作用机制和生态学特性,为生物防治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和 方法
培育方法:采用适当的培养基 和培养条件,促进生防菌的生 长繁殖
筛选标准:具有抗真菌或抗 细菌活性
应用范围:防治植物病害, 促进植物生长
在互利共生关系中,细菌和真菌之间相互依赖,共同进化。
互利共生关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精品】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作用
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作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目录摘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植物真菌病害......................................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生防菌的种类及生防机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生防菌的种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生防菌的生防机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2。
1竞争作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2。
2拮抗作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2。
3诱导抗性作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
4促生作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3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1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指定书签。
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作用摘要:真菌病害是造成作物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作物病害的80%由病原真菌引起,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其进行生物防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可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病原菌弱致病菌等。
生防菌的生防机制各不相同,主要有竞争作用、拮抗作用、诱导作物抗性和促进作物生长,间接提高作物抗性等作用,许多生防微生物还可通过几种不同机制之间的联合来发挥功能。
拮抗细菌在生防领域的应用概述
川 邓碧焕编著. 台清青枣优质丰产栽培.南宁: 广西科学 技术出 版社, 1 200 ] 2 [ 张义勇.热带 果树在北方日 光温室栽培的 理论与实 践. 河北果树, 2003 (5) 3一 4 3〕 张 义勇等. 台 湾青枣北方日 光温室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承德民 族职业 技术学院学 200 (2 8 一 报, 4 ) 5 8 7 _ 张义勇编著. 台清青枣、 1 4 火龙果北方日 光温室丰产优质 栽培技术.北京: 中国 农业出 版社, 5 200
多年来由于化学杀菌剂的长期应用,使得病原菌产生 了严重的抗药性, 导致防病效果大大下降。同时大量使用 化学农药也污染环境, 使得农副产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 危 害人类健康。因此大力发展植物真菌病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势在必行, 生防菌的研究和推广,将最终达到高效、安全
收稿日 2007一 期: 03一 15
回
笋 顽彼职业掌映掌报 a。7年如a期 。
lO UR NAL O F C HE NGDE V0 CAT lO NAL CO LLE GE NO .2 .20 07
治,则具有周期短、易于研究、便于生产、无毒无害等优 点。从而为研制新型的、无毒、无公害的生物农药提供了 依据【 。自8 年代末开始, ] 1 0 国内利用有益拮抗微生物的研 究日 趋活跃,形成了生物源农药研制应用的新的热点。其 中, 中国农业大学 (原北京农业大学) 开发的 “ 益微”(增 产菌) 以及 “ 特立克” 克瘟灵, “ 、“ : ’ 消蚀灵” 棉康宁” 、“ , 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 “ 菜丰宁”西南农业大学推广的 “ , 丰 收菌”在全国累计应用面积超过十几亿亩,拓宽了植物病 , 害生物防治技术途径[ 。 ] 2 国内外至今已 有多种Bac u 属细 l i s
蜡质芽胞杆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究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DOI:10.16661/ki.1672-3791.2020.13.074探究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王欣凯 王硕(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摘 要: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由灰葡萄孢菌感染造成的真菌性病害,这种病害不仅能导致番茄果实的腐烂,而且还会对植株的茎、叶、花产生坏影响,对番茄种植地构成极大的威胁。
番茄灰霉病自发现以来,在我国各番茄种植地均有发生,并逐渐成为番茄培育的重要限制性因素。
该文通过分析番茄灰霉病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了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措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并展望了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 生物防治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5(a)-0074-02番茄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植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果实中所富含的大量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在种植过程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番茄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其中灰霉病作为破坏最严重的一种病害,不但影响番茄的健康成长,还会对所种植地造成严重的生产威胁。
灰葡萄孢菌是番茄灰霉病的源头,在温度气候适宜时能够形成真菌性病害,侵染番茄的根、茎、果实,导致番茄减产或绝收。
为减少病害的侵害,提升番茄的生产量,使用生物防治手段对病害进行控制,因该方法有诸多优点所以成为近年来抵抗治疗灰霉病的有效办法,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1 生物学特性1.1 番茄灰霉病病原菌丝萌发条件灰葡萄孢菌是诱发番茄灰霉病的罪魁祸首,当环境不利时以菌丝或者菌核的方式产生休眠体,寄生在病原菌中过冬,并在合适温度与合适气候条件下,萌发病原菌丝,借助生产活动进行病菌的传播。
经研究发展,灰葡萄孢菌在2℃~30℃之间均能萌发与生长,其中19℃~26℃的外部条件生长最快,10℃以下与30℃以上生长减缓。
且灰葡萄孢菌的生长需要光线的照射,以12h交替光照或黑暗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最适应的酸碱值为5。
拮抗生防细菌对土传性病害的抑菌机理及应用现状
拮抗生防细菌对土传性病害的抑菌机理及应用现状植物土传病害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害,引起土传病害的土传病原物种类很多(真菌、细菌、线虫、病毒),它们通常侵染植物根部,引起植物根部乃至全株的病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在防治方面,化学防治和抗病育种目前只对少数土传病害有效,对大多数土传病害防效甚微。
由于这些原因使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成为整个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点。
1 拮抗细菌对土传性病害的抑菌机理1.1拮抗作用自然界中大多数细菌可以产生对自身或其他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物质,这些拮抗物质包括:抗生素、蛋白质类抗菌物质及挥发性抑菌物质、溶菌酶或蛋白酶。
具有抗菌作用的如氨类、有机酸、过氧化氢酶等初始代谢途径中的副产品和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等。
拮抗细菌产生的拮抗物质也是多种多样,不仅同一种细菌可以产生多种拮抗物质,而且一种拮抗物质也可以从多种细菌的代谢产物中检测到。
1.2竞争由于亲缘关系相近的微生物对环境的需要也比较相近,所以竞争较易发生。
在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中,一个好的生防菌株在寄主根围能否占据有利位点而定殖,也是取得理想防效的关键。
生防菌在植物根际定殖的能力,包括在根(内部或表面)和根际土壤中定殖,生防菌定殖多少根,密度为多大,定殖需要的时间等尚无严格标准。
1.3溶菌作用许多B.subfilis类拮抗体产生的次生性代谢物质对病原菌的菌丝或孢子的细胞壁产生溶解作用,致病菌细胞壁穿孔、畸形、菌丝断裂、原生质溶解、外溢而丧失活力,同时造成孢子畸形、孢子萌发具抑制作用。
如果真菌细胞壁溶解或者细胞壁被降解,普遍认为这是拮抗细菌已产生相应的胞壁降解酶(即使也可能同时产生抗生素)。
人们已经进行大量深入的研究,已证实根围中胞壁降解酶的确存在且有活性。
朱茂山(2003)等证实了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B18能够产生具有活性的几丁质酶和B-1,3葡聚糖酶,目前,短芽胞杆菌产生的拮抗物质研究较为活跃的是其几丁质酶和短杆菌肽。
植物病理学与病原微生物控制
植物病理学与病原微生物控制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疾病的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等方面的科学。
而病原微生物控制是通过利用微生物来控制植物病害的一种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应用,以及如何利用病原微生物来控制植物病害。
一、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和分类:通过分离、培养、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2. 病害的病因与发生机理:探讨植物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关的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机制,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3. 病害的传播方式与途径:研究病原微生物在植物之间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土壤传播、昆虫传播等,以及防控相关策略。
4. 病害的诊断与检测方法:发展和应用有效的技术和方法,确诊植物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二、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应用病原微生物是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类病毒颗粒和念珠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通过不同的途径感染植物,引起植物组织的病害症状。
1. 细菌: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广泛存在,如炭疽病、梭菌病等。
细菌可以通过植物的伤口进入,也可通过根系侵入植物。
病原细菌可激发植物免疫反应,引起病变症状。
2. 真菌:真菌是最常见的植物病害病原体,引起许多病害,如白粉病、褐腐病等。
真菌通过孢子侵入植物组织并感染宿主,破坏植物的正常生理过程。
3. 病毒:病毒是最小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虫媒、接种器具等途径传播。
病毒感染可引起植物叶片发黄、变形、死亡等病征。
4. 类病毒颗粒:类病毒颗粒是一类特殊的病原微生物,如体细胞杂交病毒。
它们通过叶蝉等昆虫传播,引起植物病变。
5. 念珠菌:念珠菌是一类由酵母菌引起的病害,如白膜病。
念珠菌可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白色菌膜,引起植物组织病变。
三、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植物病害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植物病害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病害防治方法。
微生物对农业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
微生物对农业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在农业生产中,有害生物往往会对作物造成严重的病害和虫害,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传统的农药使用虽然能够暂时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但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寻求一种环保、高效的农业有害生物控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微生物的生物防治技术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可行途径。
微生物生物防治利用了微生物对有害生物的拮抗作用,有效地控制了有害生物的繁殖和传播。
具体而言,微生物生物防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 抑制作用:微生物可以通过竞争、分泌抑制物质或阻断有害生物的营养供给链等方式来抑制有害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例如,一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分泌抑制物质,抑制植物病原菌或昆虫病原菌的生长。
2. 杀灭作用:一些微生物具有直接杀灭有害生物的能力。
例如,一种称为“绿僵菌”的真菌可以感染蚜虫等害虫,使其死亡,从而控制害虫数量的增长。
3. 诱导植物免疫:微生物也可以通过诱导植物免疫来提高作物对有害生物的抵抗力。
一些细菌和真菌通过激活植物的防御反应,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这样,在遭受病原菌侵染时,作物能够迅速产生抗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4. 生态平衡调节:微生物的生物防治可以通过调节作物生态系统中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以控制有害生物数量过多带来的病害和虫害。
在实际应用中,微生物的生物防治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例如,在水稻田中,一种名为“拮抗细菌”的细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通过喷施“拮抗细菌”制剂,可以显著减少水稻叶黄病的发生。
而在果园中,使用某些真菌制剂可以有效控制蚜虫和螨虫等害虫的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
随着对农业生产环境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微生物的生物防治技术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然而,微生物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微生物生物防治技术的效果受到环境因素和生物种类的影响,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探索微生物的生物特性和生态适应性,以提高其生物防治效果。
生物杀菌剂概念
生物杀菌剂概念生物杀菌剂是指以微生物为主要活性成分,能够抑制或杀死害菌、害虫和病毒的农药产品。
与化学杀菌剂相比,生物杀菌剂具有温和、环保、低毒性以及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势。
本文将重点介绍生物杀菌剂的概念、分类、应用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一、概念及原理生物杀菌剂是一类利用微生物来控制植物病害的农药。
其原理基于微生物本身具有抑制或杀死害菌的能力。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竞争资源、产生抗生物质、产生干扰素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降低病害发生。
生物杀菌剂可以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例如拮抗细菌、真菌寄生菌、噬菌体等。
二、分类生物杀菌剂根据作用机制和来源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类别。
常见的分类包括:1. 拮抗性生物杀菌剂:通过竞争资源或分泌抗生物质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例如,铜绿假单胞菌能够分泌胞外亚抑菌素,抑制果树白粉病菌的生长。
2. 真菌寄生菌:一种真菌通过寄生另一种病原真菌来控制其生长。
例如,双孢蘑菇寄生在根霉菌体上,抑制根霉菌感染水稻。
3. 噬菌体:一种寄生病毒,通过感染细菌并在其内繁殖,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噬菌体可以用于控制腐败性细菌引起的病害,如软腐病。
三、应用领域及优势生物杀菌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涉及农作物保护、果树园艺、蔬菜种植、森林保护等领域。
其主要优势包括:1. 环保和安全:生物杀菌剂通常具有低毒性、低残留和兼容性好的特点,对农作物、环境以及人畜无毒害作用,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 高效可靠:生物杀菌剂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病害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长期的使用表明,生物杀菌剂在抑制病害发生和减少产量损失方面具有可靠的效果。
3. 不易产生抗药性:与化学杀菌剂不同,微生物能够通过基因多样性和复杂的互作关系,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生物杀菌剂的使用可以降低病菌对农药的抵抗能力。
四、生物杀菌剂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生物杀菌剂的广泛应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保护生态环境:生物杀菌剂作为一种环保农药,降低了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风险,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简述植物对病原物的侵染反应
简述植物对病原物的侵染反应植物与病原物之间存在复杂而精密的相互作用。
植物通过一系列的防御机制来应对病原物的侵染,保护自身免受病害的侵害。
本文将深入探讨植物对病原物的侵染反应机制,以及通过生物防治手段提升植物的免疫能力。
一、引言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原物的侵害,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为了保护自身免受病害的侵害,植物演化出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机制。
这些免疫反应不仅帮助植物抵御病原物,还能启动系统性抗性,提高整个植物体系对病害的抵抗力。
二、植物对病原物的侵染反应机制表面防御:植物表面通常覆盖有保护性的外层,如表皮细胞和植物表皮气孔。
这些结构形成了植物的第一道防线,阻挡了病原物的入侵。
化学防御:植物能够产生各种次生代谢产物,如酚类、生物碱等,具有抗菌、抗真菌等作用,用于抵御病原物的入侵。
细胞壁增强:植物细胞壁是抵御病原物侵染的重要屏障。
在感染时,植物会加强细胞壁的合成,增加其硬度和稳定性。
产生抗性蛋白:植物能够合成一些抗性蛋白,如PR蛋白(病原物相关蛋白),这些蛋白在感染时能够迅速积累,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系统性抗性:当植物的一部分受到病原物感染时,植物能够通过信号传递系统,启动整个植物体系的免疫反应,形成系统性抗性,提高对病原物的整体抵抗力。
三、生物防治手段的应用利用抗病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些抗病基因导入植物中,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利用有益微生物:一些有益微生物,如拮抗真菌、拮抗细菌等,可以与病原物竞争资源,减轻植物的病害压力。
使用拮抗植物:一些拮抗植物具有抵抗特定病原物的能力,可以通过在农田中种植这些拮抗植物来减轻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合理轮作:合理的农田轮作制度有助于减少病原物在土壤中的积累,减缓病害的发生。
推行无土栽培: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传播的病原物,降低病害的风险。
四、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植物免疫机制的研究将更为深入,生物防治手段也将更加高效。
未来,有望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生物学防治等手段,培育更为抗病的植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健康水平。
1株植物病原真菌拮抗细菌的鉴定
第35卷 第2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 l.35N o.2 2007年2月Jou rnal of N o rthw est A&F U n iversity(N at.Sci.Ed.)Feb.2007 1株植物病原真菌拮抗细菌的鉴定α何 亮1,宋新华1,王智文2,吴 凡2,刘训理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摘 要] 从泰山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细菌4’531,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及16S rDNA 序列分析,并构建了包括其在内的10株相关种属菌株的系统发育树,最后研究了其对烟赤星病(A lterna riaa lterna te)、黄瓜枯萎病菌(F usa rium oxy sp orum)、棉立枯病菌(R h iz octon ia solan i)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结果表明,4’531菌株属于类芽孢杆菌属(P aen ibacillus),与其亲缘关系较近菌株P aen ibacillus p olym y x a(A J320493)的同源性达98%;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该菌株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 aen ibacillus p olym y x a),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DQ279739;4’531菌株对3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拮抗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拮抗作用[中图分类号] Q939.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29387(2007)022*******Ide ntifica tion of a s tra in of a nta gonis tic ba c te riuminhib iting a ga ins t p la nt pa thoge nsH E L iang1,SON G X in2hua1,W AN G Zh i2w en2,W U Fan2,L I U Xun2li2(1College of A ni m al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N orthw est A&F U niversity,Y ang ling,S haanx i712100,Ch ina;2College of Forestry,S handong A g ricu ltu ral U niversity,T aiπan,S handong271018,Ch ina)Abstract:4’531,a strain of an tagon istic bacterium,w as iso lated from M oun tain T ai so il.T he study w as done by p heno typ ic characteristics,p hysi o logical and b i ochem ical p rop erities and p hylogenetic analysis of 16Sr DNA sequences.Fu rtherm ove,a p hylogenetic tree including itself w as con structed by com p aring w ith the p ub lished16Sr DNA sequences of ten relative bacteria sp ecies finally,its an tagon is m w as investigated tow ard th ree p lan t p athogen s:A lterna ria a tterna te,F usa rium oxy sp orum and R h iz octon ia solan i.T he resu lts show that4’531belonged to P aen ibacillus.In the p hylogenetic tree,4’531w as the clo sest relative to P aen ibacillus p olym y x a(A J320493)w ith m o re than98%sequences si m ilarity.T he16Sr DNA sequences of 4’531have been registered at GenB ank database under the accessi on num ber DQ279739.It also had strong inh ib iti on again st th ree testing p lan t p athogen s.Key words:p lan t p athogen ic fungi;an tagon istic bacteria;P aen ibacillus p olym y x a;an tagon is m 植物病害是世界范围内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每年因植物遭受病害造成的平均减产量为总产量的10%~15%[1]。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给农民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传统的化学农药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生物防治方法以其环境友好、可持续性等特点,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病虫害生物防治方法,帮助农民更好地保护作物。
一、有益微生物有益微生物是一种对作物有益的微生物群体,可以有效地对抗病原微生物和害虫。
常见的有益微生物有枯草杆菌、赤霉素产生菌等。
枯草杆菌可以产生有效的抗真菌物质,对抗作物病害有显著效果。
赤霉素产生菌则可以产生赤霉素,该物质具有生长调节特性,可以抑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农民可以通过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控制病虫害。
有益微生物制剂经过科学研发,可在作物上形成有益微生物群体,增强作物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病菌和害虫的侵害。
有益微生物制剂的使用对环境无害,不会对人畜造成危害,因而备受农民和环保人士的青睐。
二、天敌昆虫天敌昆虫是指对害虫具有捕食作用的昆虫。
它们靠食用害虫来维持生活,可以对农作物产生积极的保护作用。
常见的天敌昆虫有瓢虫、捕蝇草等。
瓢虫是一种常见的天敌昆虫,可以食用多种害虫,如蚜虫、白粉虱等。
捕蝇草是一种独特的植物,它能通过陷阱叶片捕食害虫。
在生产中,农民可以通过培育和引入天敌昆虫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这种生物防治方法无需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友好,并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但是,使用天敌昆虫需要谨慎,要了解各种天敌昆虫的适应性和控制效果,避免因误引或引入过量导致新的生态问题。
三、拮抗细菌拮抗细菌是一种通过竞争或产生抑制物质来对抗病原菌的微生物。
它们可以在作物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病原菌的侵入和生长,从而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常见的拮抗细菌有木霉菌、链格孢等。
木霉菌能够分泌有害真菌的抑制物质,有效地控制作物病害的发生。
链格孢则可以感染害虫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对害虫产生致死作用。
使用拮抗细菌制剂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
农民可以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喷洒拮抗细菌制剂,在不同的病害防治中选择适合的拮抗细菌。
1株香蕉枯萎病菌拮抗菌鉴定及抑菌效果
1 材 料与 方 法
1 . 1 材料
供试菌株 1 一G 一 0 3 , 由笔者所在课题 组 2 0 1 1年 自饼肥
发酵液分离得到 ; 尖胞镰 刀菌古 巴专化型 o x y s p o r u m 1号 和 4号生理小种 , 由笔者所在课题 组从海南省香 蕉枯萎病 发 病蕉 园的病株组织中经分离 、 纯化和鉴定得到 , 均保藏于中国 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其他供试植物病原真 菌有 : 香蕉长形斑病菌 ( C u r v u l a r i a f a t t a  ̄ ) 、 芒果链格孢霉 叶斑 病菌( A h e r n a r i a t e n u i s s i m a ) 、 香蕉炭疽病菌( C o l l e t o t r i c h u m mu — s a e ) 、 香蕉大灰斑病菌( C u r v u l a r i a l u n a t a ) 、 贡蕉 眼 斑病 菌 ( B i o p l a r i s o r y z a e ) 、 香 蕉 果 尖腐 烂 病 菌 ( D e i g h t o n i e l l a t r o u l o — s a ) 、 香 蕉 叶缘 枯 斑 病 菌 ( A l t e r n a r i a m l l  ̄ a e ) 、 荔 枝 炭 疽 病 菌 ( C o l l e t o t r i c h u m g l o e o a p o r i o i d s ) 、 芒 果 炭疽 病 菌 ( C o U e t o t r i c h u m g l o e o a p o r i o i d s ) 、 芒果 叶枯病菌 ( P e s t a l o t i o p s i s , r r o e ) , 均由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 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 。 培养基有 固体 和 液体 L B培 养基 、 马 铃 薯 葡萄 糖 琼 脂 ( P D A) 培养基 ; 主要试剂为细菌通用引物 2 7 F / 1 4 9 2 R, 由北京
植物根际拮抗菌对微生物的杀菌机制研究与应用
植物根际拮抗菌对微生物的杀菌机制研究与应用植物根际拮抗菌是指在植物的根际环境中生长的一类微生物,它们具有抑制、杀灭其他微生物的能力。
根际拮抗菌的研究对于控制植物病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针对根际拮抗菌对微生物的杀菌机制进行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一、根际拮抗菌的杀菌机制研究1. 要素竞争:根际拮抗菌利用物质竞争、空间竞争等方式,争夺微生物所需的资源,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比如,一些拮抗菌能够分泌酸性代谢产物,降低根际土壤的pH值,使得其他微生物不能在酸性环境下生长。
2. 分泌抗菌物质:根际拮抗菌能够分泌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这些物质包括抗生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酶等。
例如,一些根际拮抗菌能够产生抗生素,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
3. 激活植物防御系统:根际拮抗菌能够通过与植物根系互作,激活植物的防御系统,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研究发现,一些根际拮抗菌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抗菌物质,如抗菌酶、抗菌蛋白等,从而加强植物根际的杀菌效果。
二、根际拮抗菌的应用1. 生物防治:根际拮抗菌可以作为一种生物防治剂,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在农田中施用根际拮抗菌,能够有效降低植物病害的发生率,减少农药的使用,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2. 促进植物生长:根际拮抗菌与植物根系之间的互作,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抵抗能力。
根际拮抗菌能够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使植物生长更加健壮。
同时,它们还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增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3. 改良土壤:根际拮抗菌具有氮固定、磷溶解、有机物分解等功能,能够改良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的肥力。
同时,根际拮抗菌能够抑制土传病原菌的生长,减少土壤传播的植物病害。
三、根际拮抗菌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1. 菌株选择:根际拮抗菌的杀菌机制受到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因此选择适合的菌株对目标微生物具有高效的杀菌效果至关重要。
2. 环境适应性:根际拮抗菌往往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杀菌效果,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优化菌株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和杀菌能力。
马铃薯块茎病原真菌拮抗菌株筛选及优良拮抗菌株鉴定
马铃薯块茎病原真菌拮抗菌株筛选及优良拮抗菌株鉴定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块茎病原真菌对马铃薯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拮抗菌株筛选及优良拮抗菌株鉴定对于控制块茎病原真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马铃薯块茎病原真菌拮抗菌株进行筛选,并鉴定优良的拮抗菌株。
一、拮抗菌株筛选方法
1. 样品收集:从不同的土壤样品和马铃薯根际土壤中分离出细菌菌株。
2. 筛选方法:将分离得到的细菌菌株进行拮抗实验,通过对块茎病原真菌的抑制能力来筛选出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
3. 筛选条件:采用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筛选,每个菌株分别与病原真菌接种进行拮抗试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菌株的抑制效果。
4. 优良菌株鉴定:通过对拮抗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其属于何种细菌,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
二、拮抗菌株优良鉴定
1. 菌株鉴定方法:采用生理生化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
2. 生理生化方法:通过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对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利用能力、产酶特性等进行鉴定。
3. 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DNA/DNA杂交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其属于何种细菌。
三、拮抗菌株应用价值
1. 生物防治:将优良的拮抗菌株应用于农田,利用其对块茎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减少对马铃薯的病害危害。
2. 生物肥料:拮抗菌株还可以作为生物肥料的一种,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3. 拮抗机制研究:研究优良的拮抗菌株对病原真菌的拮抗机制,为深入了解拮抗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完整)医学微生物学简答题(详细答案
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3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包裹哪些种类的微生物?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仅只有原始的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的细菌器,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
它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
如真菌属于此类。
3.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结构简单,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存在。
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必须要在活细胞内增殖。
如病毒属于此类。
G+菌与G-菌细胞壁的异同点?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细胞壁强度较坚韧较疏松细胞壁厚度 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多,可达50层少,1~2层脂类含量少,1%~4% 多,11%~22%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细胞壁共同的主要功能(1)维持形态、抵抗低渗作用,保持菌体完整(2)屏障作用(3)物质交换作用(4)抗原性(5)致病作用(6)细胞分裂中的作用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有何功能及意义?1.荚膜功能:①抗吞噬②抗有害物质损伤③抗干燥。
2.鞭毛功能: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3.菌毛功能:①普通菌毛:与细菌粘附有关.②性菌毛:具有传递遗传物质作用.4.芽胞功能:芽胞对理化因素(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具有高强度的抵抗力.此外,当芽胞成为繁殖体后,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细菌的生长繁殖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特点生长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维持时间 1-4h 4-8h 10h活菌数量恒定,增加很少对数增长维持平衡逐步减少生长速率零最大速率速率降低死亡速率增加细胞代谢非常活跃活性高而稳定活性稳定活性降低衰老意义迟缓期:细菌适应新环境,同时为分裂繁殖作物质准备.对数期:观察形态及染色、药物敏感实验、菌种的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10-14 中国生物防治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 ontrol 2006年2月拮抗细菌对土传病原菌的作用机理徐刘平,尹燕妮,李师默,郭坚华3(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南京 210095)Mechanisms of Antagonistic B acteria against Soil2borne P athogenX U Liu2ping,YI N Y an2ni,LI Shi2m o,G UO Jian2hua(Plant Pathology Departmen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提要:本文从抗生、竞争、寄生和诱导抗性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根围拮抗细菌对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的生防机制,及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拮抗细菌;土传病原菌;机制;应用中图分类号:S43214;S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9261(2006)0120010205 种子发芽和根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有机物为根周围活性微生物群体生长提供能量,这就是所谓的根际效应[1]。
目前人们逐渐重视根围生防因子的生态学知识,以期预测不同生态条件下存在的生防因子种类。
事实上,生防菌的开发不仅需要挖掘每个潜在生防因子,更重要是研究每个生防因子与作物、习居的小型生物群和周围环境间的互作。
对于一些生防因子而言,不同的作用机理或联合机理可能抑制不同的植物病害。
收稿日期:2004212230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44041);江苏省教育厅课题(J H022084)作者简介:徐刘平(1982-),女,硕士,Email:xuliuping8256@1631com;3通讯作者,Email:jhguo@。
[15] Beck M,Reineke A,Lorenz H,et al.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J],2001,47:1189-11951[16] Li D,Zhao Z,R oberts H,et al.Heredity[J],2003,90:291-2971[17] Amat I,Bernstein C,Jacques J M,et al.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J],2003,49:1183-11881[18] Schm idt O,Li D M,Beck M,et al.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J],2005,51(2):117-1251[19] Reineke A,Asgari G,M a M,et al.Insect M olecular Biology[J],2002,11:233-2391[20] Schm idt O,Anderss on K,W ill A,et al.Arch Insect Biochem Physiol[J],1990,13:107-1151[21] Rizki T M,Rizki R M.The Annals of the New Y ork Academy of Sciences[J],1994,712:178-1941[22] Russ o J,Brehelin M,Carton Y.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J],2001,47(2):167-1721[23] Beck M,Theopold U,Schm idt O.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J],2000,46:1275-12831[24] Whitfield J B,Asgari S.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J],2003,49:397-4061[25] S tasiak K,Renault S,Federici B A,et al.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J],2005,51:103-1151[26] Asgari S,Schm idt O.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J],1994,40:789-7951[27] Theopold U,K rause E,Schm idt O.Arch Insect Biochem Physiol[J],1994,26:137-1451[28] K inuthia W,Li D,Schm idt O,et al.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 istry[J],1999,271:28017-280231 第1期 徐刘平等:拮抗细菌对土传病原菌的作用机理 1 拮抗细菌对真菌病原物的作用目前拮抗细菌对病原真菌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但绝大多数是有关假单胞菌的研究。
因为假单胞菌特征表现非常快,易于实验室培养和繁殖遗传,且该菌能利用一些简单的新陈代谢有机物,便于检测。
假单胞菌能最大程度地适应根围生活,具有较强的根际生态竞争力,这是其能成功用于生物防治的主要原因。
但由于假单胞菌在高于45℃的情况下很快失活,所以在各国气温偏低的地区使用较多。
在夏季室外常有50℃高温的一些地区,不利于假单胞菌的存活,而芽孢杆菌较耐高温,从而能正常地发挥生防效果(私人通信)。
111 抗生作用细菌于离体培养产生的抗真菌代谢物(铁鳌合物和酶除外)在活的有机体里仍有活性。
这些代谢物包括氨、丁酸内酯、2,42双乙酰间苯三酚、氢氰化物(HC N)、寡霉素A、吩嗪212羧酸(PC A)、藤黄绿脓素(Plt)、吡咯菌素(Pln)、酰胺粘液菌素、黄色细菌素、雌雄霉素A和一些未确定物质[2]。
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PC L1391产生的吩嗪212羧酰胺(PC N),可抑制番茄果腐、根腐病病原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f.sp.radicis2lycopersici)的菌丝生长和分枝[3]。
蜡状芽孢杆菌(B acillus cereus)CS51、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CS121产生的代谢活性物质对水仙叶大褐斑病(Stagonospora curtisii)有拮抗作用[4]。
人们通常利用不产生抗生素或过量产生抗生素的突变体,证实抗生素在生防中的作用;除此之外,人们越来越普遍地利用报告基因或探针测试根际中的各种抗生素。
有些抗生产物相应基因片段的分离和描述工作已完成。
如生防菌株CPF210、2P24的2,42双乙酰间苯三酚合成基因簇已被克隆[5]。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防假单胞菌的引导下,小麦根围能够分离出Pln和PC A,并且最终确定它们是从活的有机体内产生的。
此外小麦根围产生Pln量的多少与根围中细菌群体密度、细菌定殖能力显著相关[6]。
致金色假单胞菌(P.aureof aciens)T x21分泌的PC A甚至可以直接在田间用于控制核盘菌(Sclerotinia homeocarpa)在剪股颖属植物Agrostis palustris上引起的硬币元状斑病(dollar spot)[7]。
细菌特别是假单胞菌的抗生产物调控为双组分体系,包括一个环境传感器(类似一种膜蛋白质)和一个细胞质感应因子。
任一基因的变化对抗生产物均有多效影响。
例如,荧光假单胞菌CH AO的感应基因gac A有缺陷时,会失去产生Pln、Plt、HC N、蛋白酶和磷脂酶C的能力[8]。
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清楚控制双组分体系的环境信号。
此外,双组分信号传输现象也可能涉及到根围假单胞菌的产物吩嗪212羧酸(PC A)。
致金色假单胞菌30284通过产生PC A抑制小麦全蚀病(Triticium aestivum)病原菌生长。
假单胞菌的抗生产物,可能被rpo S或rpo D基因译出的关键因子进一步控制,这说明了调整体系的复杂性[9]。
人们还发现病原真菌和潜在的生防细菌之间也有信号传输。
德巴利腐霉(Pythium de2 baryanum)产生的海藻糖,是其生防菌荧光假单胞菌ATT C17400的正调节因子[10];但甜菜根围中的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对其生防菌株荧光假单胞菌F113的5个基因片段有负调节作用[11]。
这一发现暗示了复杂微生物群落间基因表达是彼此调节的,这对研究细菌和病原真菌的互作有重要意义。
112 竞争作用在缺铁的情况下,拮抗细菌能产生一系列的铁鳌合物或铁载体。
例如荧光假单胞菌 中国生物防治 第22卷CS121在缺铁条件下能产生强力结合三价铁的鳌合物嗜铁素[4]。
研究者们认为这些细菌的铁鳌合物鳌合了根际中有限的可利用铁,使病原菌不能获得生长所需的铁,从而阻碍病原菌的生长。
Duijff等[12]研究表明,植物的铁营养对根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确有影响。
病理学家发现假单胞菌的许多种产生的绿脓菌荧光素铁载体有控制腐霉菌和镰孢菌的作用,并比较了携有人造铁鳌合物的纯绿脓荧光素和其突变体对腐霉菌和镰孢菌的生防效果。
假单胞菌也能产生另外两种铁载体,绿脓菌鳌铁蛋白和铁蛋白的前体水杨酸。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 7NSK2产生的绿脓菌鳌铁蛋白对番茄植株具有保护作用,能使其避开腐霉菌的侵染[13]。
绿脓菌荧光素和水杨酸盐在一些作物中可作为诱导物,诱导系统产生抗性来拮抗病原物[14]。
根围铁元素竞争的动力来源很复杂,有些铁载体只能被产生这些载体的细菌利用。
不同的环境因素对产生铁载体数量也有影响。
113 寄生作用和胞外酶的产生拮抗细菌具有寄生和降解植物病原真菌细胞的能力。
如果由植物病原真菌给拮抗细菌提供营养,病原真菌的生长就会被抑制。
细菌寄生“器官”可以是简单附着胞,也可以是菌丝。
爱德华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终极腐霉互作可完全溶化和降解腐霉菌丝;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细菌和德巴利腐霉也存在相同的互作作用[15]。
如果真菌细胞被溶解或者细胞壁被降解,普遍认为这是拮抗细菌已产生相应的胞壁降解酶(即使也可能同时产生抗生素)。
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想证明胞壁降解酶是由拮抗细菌产生的,目前这方面的直接证据还很少,但已证实根围中胞壁降解酶的确存在且有活性。
例如,利用放线菌分离物β21,32葡聚糖酶、β21,42葡聚糖酶和β21,62葡聚糖酶可控制草莓疫霉(Phytophthora fragariae)引发的悬沟子根腐病[16];蜡状芽孢杆菌和成团肠杆菌产生的几丁质分解酶可用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生防[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