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文化中的俄罗斯痕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最接近俄罗斯的哈尔滨,俄罗斯式的诗歌成为了这个城市所热爱的,俄国人在哈尔滨成立了著名的文学团体———秋拉耶夫卡, 并创办了《边界》《波涛》等22 种文学杂志。俄国文学工作者辛勤的劳动带动和促进了哈尔滨文学活动的发展。战后以及和平建设时期,哈尔滨也曾产生过许多宏大叙事的文学作品,这也许是东北文学始终是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之一。
二、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
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这个城市建筑、教育、文学艺术、饮食服饰、语言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也可以认为,哈尔滨是一个有着鲜明异国血统的文化混血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清楚地辨认岁月与时间,在这座城市的许多角落所留下的俄罗斯文明烙刻的痕迹。
1.建筑
城市建筑作为一种构筑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建筑本身所特有的艺术风格,同时又是地域文化的一面折射镜,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特有的城市风貌。柯布两埃曾经说过“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建筑。”通过解读不同的地域建筑风格,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一座城市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哈尔滨作为一座近代新兴的城市,其建筑风格深受俄罗斯影响,如今,经过了世纪的融合、积淀,铸就了哈尔滨特有的地域文化品格。许多具有拜占庭风格的“洋葱头”和”帐篷顶”的俄罗斯建筑风格群在哈尔滨这座城市中随处可见,也为其增添了不少异国韵味,应该说,这些形式终归是一种整体文化的移植,并非简单形式的移动,其所代表的更是一种俄罗斯文化的传承。其独特的俄罗斯建筑风格文化,演绎了哈尔滨地域建筑的独特魅力,被视为哈尔滨地域文化的表征。
结语: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文化以及整个东北文化的影响都是无法忽视的,可以说处处都存留着俄罗斯文化的痕迹。但俄罗斯文化在历史上对东北以及哈尔滨人的日常生活与文化形态所产生的种种影响虽然巨大而深远,也无论哈尔滨文化中具有怎样浓烈的俄罗斯情结,无论啤酒、烈性酒和面包等表象事物给予我们多少文化的假象,哈尔滨文化依然是中国本土的产物,俄罗斯痕迹更多的体现在日常生活方式上,那是物质的、感性的,从未真正进入过思想与精神领域。乐天知命、安于现状的东北人,几乎与斯拉夫民族的忧郁、感伤、孤独的精神气质和苦难意识毫无共同之处。当年轻而雄心勃勃的彼得大帝,下决心在暴风雪肆虐、寒冷的芬兰湾附近洪水泛滥的沼泽地边上,建立起新的帝国之都,为俄罗斯开拓未来的出海口时,斯拉夫民族已经证明了自己梦想的能力。今天的哈尔滨,更需要继承和融合,去发现那些隐藏在俄罗斯痕迹中,为我们所忽视、所不屑的对于真诚、崇高、神圣、激情的渴求,那是比俄罗斯银狐领大衣、矿产森林和其它物品都更珍贵的精神资源。
旗袍来自于“旗人”即满族的服装,但随着满族入关、300年后清朝皇室最终退位之后,作为旗袍发源地的东北,尤其是哈尔滨,旗袍已逐渐退出日常生活,成为某些社交和吉庆场合女士们的礼服。但是俄罗斯服饰却一直影响着哈尔滨的服饰文化。从20年代起始,哈尔滨人的着装风格与审美趣味,巧妙地吸收了俄式服饰的某些特点。从男士的呢子大衣、船形毛皮帽及高腰靴子、男式小立领的衬衫,到女士夏季五彩缤纷的连衣裙和秋冬的大围脖与大披肩,包括头巾的系法与前额盘卷的发型,在许多细微之处,都能见到俄罗斯服饰文化的悄然渗透。在某个大雪纷飞的冬天,黄昏的街头,从积雪被清扫干净的台阶上,走来一位戴着俄式宽檐礼帽的中年男子,他黑色的呢子大衣上飘落着白色的雪片,鼻子被冻得通红,身上微微散发着酒气,这种俄罗斯小说中的场景在哈尔滨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5.语言
20 世纪10~20 年代, 在中东铁路局辖治下的所谓哈尔滨“自治”区, 俄罗斯人处于绝对优势的统治地位。为了生存, 从中东铁路的华工到中央大街洋行里的杂役几乎都能说几句俄国话, 一些音译俄语说法渗入到哈尔滨人的语言中并沿用至今。例如, 道里友谊路本世纪初叫警察街, 在与中央大街相交的拐角处有道里监狱, 俄语称“巴里斯”, 街也叫巴里斯街。老百姓把它音译为“笆篱子”, 直到现在已经传了百年, 成了哈尔滨人称呼“监狱”的口语。再如, 现在的道里市场, 过去叫“八杂市”。“八杂”是俄语“集市”的译音,“喂德罗”(铁皮桶)、“布拉吉”(连衣裙)、列巴(大面包)等俄语词汇,直到现在,有的老哈尔滨人仍在沿用。而中国本土的事物也有些刻上了俄国话的痕迹,锅包肉,原名“锅爆肉”,出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专用厨师,“滨江膳祖”—郑兴文之手。由于用急火快炒,起名叫“锅爆肉”。可俄罗斯人发“爆”这个音为包,时间一长,“锅爆肉”就变成了“锅包肉”。着也算是俄语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痕迹。
4.服装饮食
食与衣,这是与生活最贴近的,这些细碎之处最能体现文化交融带来的影响。哈尔滨的饮食文化,受白俄的影响甚深。金碧辉煌的华梅西餐厅仍是哈尔滨俄式大餐的招牌餐馆,中央大街上的一些不引人注意的街角,留存着正宗的俄式咖啡屋与冰激凌店,装饰与口味都是别具风情的。哈尔滨人在春夏的星期天,背着啤酒红肠面包酸黄瓜,到太阳岛晒太阳、在树林里跳舞唱歌此类非中国式的休闲娱乐,亦与俄国人喜爱的度假方式关。啤酒红肠面包,如今已成为哈尔滨人的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家庭的餐桌上,有一盘切成薄片的红肠、偶尔还有一碟黄油或是鱼子酱,然后,一边是稀饭与咸菜——它们被混淆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被人津津有味地交替享用。哈尔滨人十分善于将这两类完全不同的食物混合食用,将中餐与西餐巧妙地合二而一。
2. 教育
1898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开办了第一所小学,这是哈尔滨第一所洋学堂。随之又有了俄国人开办的中学和大学。在哈尔滨,有不少教俄语的老教师就是从俄国人开办的学校毕业的。值得提及的是1920 年创建的哈尔滨工业学校,即现在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该校当时曾是中俄工程师的摇篮。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B.H.伊万诺夫等许多科技名人都从这里走出来。此外,还有哈尔滨政法大学、北满工业大学、商业学院、师范学院等等。在中东铁路存在期间,俄国人共开办过69 所中学和若干工、农、商、师、医、药、法、音、艺术等专科学校。毫无疑问,整个哈尔滨亦或是整个黑龙江教育史都无法抛开俄国的痕迹,这些俄国人开办的学校, 无疑为哈尔滨的现代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哈尔滨文化中的俄罗斯痕迹
系别:
姓名:
联系电话:
2012年6月27日
哈尔滨文化中的俄罗斯痕迹
摘要:19 世纪末,沙俄获得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随着中东铁路在哈尔滨的修建,成千上万的俄罗斯工程师、铁路职工、沙皇军队及其家属千里迢迢迁移到哈尔滨,这座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城市。从那时及其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人成为了哈尔滨居民的主体。哈尔滨以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及当时复杂的时代背景,包容了俄国人所引入的俄罗斯文化,在建筑、教育、文学、饮食服饰、语言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哈尔滨历史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无法忽视的作用。
3.文学
无法准确地表述俄罗斯文学对哈尔滨这个城市的影响。因为相比以上所述的那些有形的工业商业与建筑业等物质因素,文学的作用却是无形甚至虚无的。但是无容置疑整个俄罗斯文学影响了整个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等等。中国从三、四十年代开始大量翻译出版俄罗斯以及前苏联的文学作品,大量优秀和经典的电影作品也随之而来。老一辈人都是读着苏俄文学长大的。前苏联以及俄国最优秀的作家与作品,这些作家与作品,滋养了整整两代中国人。从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果戈里、契诃夫一直到肖洛霍夫,他们所提供的思想与艺术养料,曾经那样强烈地唤起过一代人的激情与良知。
参考资料:
[1] 《论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 黑龙江教育科学院学报 2002年5月第21卷第3期
[2]《近代东北史》 黑龙江出版社 王魁喜
[3]Leabharlann Baidu东北文化中的俄罗斯情结》张抗抗
作者简介:
关键词:哈尔滨 俄罗斯 文化 影响
一、近代哈尔滨历史的形成
哈尔滨,原名阿勒锦,清代称为哈拉宾,至今仅有一百多年历史。而它的城市建筑、商业和贸易的兴盛,却与一个多世纪之前直至20世纪上半叶,大量俄籍犹太人、波兰人与白俄贵族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联。1896 年,不平等的《中俄密约》使沙俄获得了东清铁路的修筑权。为了修建中东铁路, 成千上万的俄罗斯工程师、铁路职工、沙皇队员及其家属开始迁移到哈尔滨。到了1912 年, 哈尔滨居民总数为68549 人, 其中俄罗斯人达到了43091 人, 占居民总数的6317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 哈尔滨也由原来的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大城市。20世纪初,俄、英、日和捷克等国,在哈尔滨设立了总领事馆,德、法、意等国设立了领事馆,使得哈尔滨在后来的50年间,迅速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由于多国移民的聚集,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然而,在欧洲、俄罗斯与韩日等多种文明,与东北本地的少数民族、关内的移民以及明清被贬斥流放的内地知识分子所共同创建的边地文化的混合、交融与碰撞中;在一个世纪以后所收获的如此纷繁、杂糅、丰富的东北文化结晶与果实中,俄罗斯文化始终从中呈现出一条清晰而鲜明的脉络,它为中国这个古老的母体,移植并输入了斯拉夫民族强壮的新鲜血液。
十月革命后,由于国内战争, 大批难民前往远东来到哈市。到了1928 年, 俄罗斯人还占居民总数的65 %。也就说,在长达30 年之久的时间里,,俄罗斯人一直是哈尔滨居民的主体。当时,在哈尔滨俄罗斯人居住的地方,修建了东正教堂及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街道的名称和商店的招牌都用俄语书写,还有专门为中东铁路公司职工的孩子建立的学校,俄罗斯风味的食物也是整个城市的主流饮食。俄罗斯人对这个城市的长期居住,为哈尔滨文化的产生与俄罗斯文化的交融都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历经百年风雨,我们仍能欣赏到文艺复兴时期,新艺术运动、浪漫主义、折衷主义风格、巴洛克艺术、古典主义复兴时期的各种代表作品的建筑实体。比如毁于文革的精美绝伦的尼古拉大教堂、圣母守护教堂和圣母安息教堂,具有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秋林公司、艾尔诺贝新艺术风格的莫斯科商场及马迭尔饭店;极具俄罗斯建筑风情的标志性建筑如原苏联领事馆、典型的俄罗斯式木结构建筑群的松花江江上俱乐部,等等。在便是曾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索非亚大教堂,90年代被命名为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里,我们能完整地阅读到哈尔滨城市建设,百年兴盛的历史图片。俄罗斯的建筑艺术文化,在时间的流逝中,将哈尔滨这个城市逐一加以修正,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哈尔滨市民的居住与生活方式,直到80年代,走进哈尔滨市民的家庭,仍能看到被粉刷成各种颜色的墙壁,并在墙壁与天花板的连接处,刷有图案优雅的装饰腰线,这种从二三十年代延续下来的房屋内装饰,在当时完全缺乏房屋装修概念的中国,无论在中原与江南,都是鲜见的,可以说这种中俄混合的建筑是哈尔滨文化最直白的昭示。
二、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
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这个城市建筑、教育、文学艺术、饮食服饰、语言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也可以认为,哈尔滨是一个有着鲜明异国血统的文化混血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清楚地辨认岁月与时间,在这座城市的许多角落所留下的俄罗斯文明烙刻的痕迹。
1.建筑
城市建筑作为一种构筑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建筑本身所特有的艺术风格,同时又是地域文化的一面折射镜,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特有的城市风貌。柯布两埃曾经说过“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建筑。”通过解读不同的地域建筑风格,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一座城市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哈尔滨作为一座近代新兴的城市,其建筑风格深受俄罗斯影响,如今,经过了世纪的融合、积淀,铸就了哈尔滨特有的地域文化品格。许多具有拜占庭风格的“洋葱头”和”帐篷顶”的俄罗斯建筑风格群在哈尔滨这座城市中随处可见,也为其增添了不少异国韵味,应该说,这些形式终归是一种整体文化的移植,并非简单形式的移动,其所代表的更是一种俄罗斯文化的传承。其独特的俄罗斯建筑风格文化,演绎了哈尔滨地域建筑的独特魅力,被视为哈尔滨地域文化的表征。
结语: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文化以及整个东北文化的影响都是无法忽视的,可以说处处都存留着俄罗斯文化的痕迹。但俄罗斯文化在历史上对东北以及哈尔滨人的日常生活与文化形态所产生的种种影响虽然巨大而深远,也无论哈尔滨文化中具有怎样浓烈的俄罗斯情结,无论啤酒、烈性酒和面包等表象事物给予我们多少文化的假象,哈尔滨文化依然是中国本土的产物,俄罗斯痕迹更多的体现在日常生活方式上,那是物质的、感性的,从未真正进入过思想与精神领域。乐天知命、安于现状的东北人,几乎与斯拉夫民族的忧郁、感伤、孤独的精神气质和苦难意识毫无共同之处。当年轻而雄心勃勃的彼得大帝,下决心在暴风雪肆虐、寒冷的芬兰湾附近洪水泛滥的沼泽地边上,建立起新的帝国之都,为俄罗斯开拓未来的出海口时,斯拉夫民族已经证明了自己梦想的能力。今天的哈尔滨,更需要继承和融合,去发现那些隐藏在俄罗斯痕迹中,为我们所忽视、所不屑的对于真诚、崇高、神圣、激情的渴求,那是比俄罗斯银狐领大衣、矿产森林和其它物品都更珍贵的精神资源。
旗袍来自于“旗人”即满族的服装,但随着满族入关、300年后清朝皇室最终退位之后,作为旗袍发源地的东北,尤其是哈尔滨,旗袍已逐渐退出日常生活,成为某些社交和吉庆场合女士们的礼服。但是俄罗斯服饰却一直影响着哈尔滨的服饰文化。从20年代起始,哈尔滨人的着装风格与审美趣味,巧妙地吸收了俄式服饰的某些特点。从男士的呢子大衣、船形毛皮帽及高腰靴子、男式小立领的衬衫,到女士夏季五彩缤纷的连衣裙和秋冬的大围脖与大披肩,包括头巾的系法与前额盘卷的发型,在许多细微之处,都能见到俄罗斯服饰文化的悄然渗透。在某个大雪纷飞的冬天,黄昏的街头,从积雪被清扫干净的台阶上,走来一位戴着俄式宽檐礼帽的中年男子,他黑色的呢子大衣上飘落着白色的雪片,鼻子被冻得通红,身上微微散发着酒气,这种俄罗斯小说中的场景在哈尔滨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5.语言
20 世纪10~20 年代, 在中东铁路局辖治下的所谓哈尔滨“自治”区, 俄罗斯人处于绝对优势的统治地位。为了生存, 从中东铁路的华工到中央大街洋行里的杂役几乎都能说几句俄国话, 一些音译俄语说法渗入到哈尔滨人的语言中并沿用至今。例如, 道里友谊路本世纪初叫警察街, 在与中央大街相交的拐角处有道里监狱, 俄语称“巴里斯”, 街也叫巴里斯街。老百姓把它音译为“笆篱子”, 直到现在已经传了百年, 成了哈尔滨人称呼“监狱”的口语。再如, 现在的道里市场, 过去叫“八杂市”。“八杂”是俄语“集市”的译音,“喂德罗”(铁皮桶)、“布拉吉”(连衣裙)、列巴(大面包)等俄语词汇,直到现在,有的老哈尔滨人仍在沿用。而中国本土的事物也有些刻上了俄国话的痕迹,锅包肉,原名“锅爆肉”,出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专用厨师,“滨江膳祖”—郑兴文之手。由于用急火快炒,起名叫“锅爆肉”。可俄罗斯人发“爆”这个音为包,时间一长,“锅爆肉”就变成了“锅包肉”。着也算是俄语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痕迹。
4.服装饮食
食与衣,这是与生活最贴近的,这些细碎之处最能体现文化交融带来的影响。哈尔滨的饮食文化,受白俄的影响甚深。金碧辉煌的华梅西餐厅仍是哈尔滨俄式大餐的招牌餐馆,中央大街上的一些不引人注意的街角,留存着正宗的俄式咖啡屋与冰激凌店,装饰与口味都是别具风情的。哈尔滨人在春夏的星期天,背着啤酒红肠面包酸黄瓜,到太阳岛晒太阳、在树林里跳舞唱歌此类非中国式的休闲娱乐,亦与俄国人喜爱的度假方式关。啤酒红肠面包,如今已成为哈尔滨人的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家庭的餐桌上,有一盘切成薄片的红肠、偶尔还有一碟黄油或是鱼子酱,然后,一边是稀饭与咸菜——它们被混淆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被人津津有味地交替享用。哈尔滨人十分善于将这两类完全不同的食物混合食用,将中餐与西餐巧妙地合二而一。
2. 教育
1898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开办了第一所小学,这是哈尔滨第一所洋学堂。随之又有了俄国人开办的中学和大学。在哈尔滨,有不少教俄语的老教师就是从俄国人开办的学校毕业的。值得提及的是1920 年创建的哈尔滨工业学校,即现在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该校当时曾是中俄工程师的摇篮。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B.H.伊万诺夫等许多科技名人都从这里走出来。此外,还有哈尔滨政法大学、北满工业大学、商业学院、师范学院等等。在中东铁路存在期间,俄国人共开办过69 所中学和若干工、农、商、师、医、药、法、音、艺术等专科学校。毫无疑问,整个哈尔滨亦或是整个黑龙江教育史都无法抛开俄国的痕迹,这些俄国人开办的学校, 无疑为哈尔滨的现代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哈尔滨文化中的俄罗斯痕迹
系别:
姓名:
联系电话:
2012年6月27日
哈尔滨文化中的俄罗斯痕迹
摘要:19 世纪末,沙俄获得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随着中东铁路在哈尔滨的修建,成千上万的俄罗斯工程师、铁路职工、沙皇军队及其家属千里迢迢迁移到哈尔滨,这座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城市。从那时及其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人成为了哈尔滨居民的主体。哈尔滨以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及当时复杂的时代背景,包容了俄国人所引入的俄罗斯文化,在建筑、教育、文学、饮食服饰、语言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哈尔滨历史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无法忽视的作用。
3.文学
无法准确地表述俄罗斯文学对哈尔滨这个城市的影响。因为相比以上所述的那些有形的工业商业与建筑业等物质因素,文学的作用却是无形甚至虚无的。但是无容置疑整个俄罗斯文学影响了整个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等等。中国从三、四十年代开始大量翻译出版俄罗斯以及前苏联的文学作品,大量优秀和经典的电影作品也随之而来。老一辈人都是读着苏俄文学长大的。前苏联以及俄国最优秀的作家与作品,这些作家与作品,滋养了整整两代中国人。从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果戈里、契诃夫一直到肖洛霍夫,他们所提供的思想与艺术养料,曾经那样强烈地唤起过一代人的激情与良知。
参考资料:
[1] 《论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 黑龙江教育科学院学报 2002年5月第21卷第3期
[2]《近代东北史》 黑龙江出版社 王魁喜
[3]Leabharlann Baidu东北文化中的俄罗斯情结》张抗抗
作者简介:
关键词:哈尔滨 俄罗斯 文化 影响
一、近代哈尔滨历史的形成
哈尔滨,原名阿勒锦,清代称为哈拉宾,至今仅有一百多年历史。而它的城市建筑、商业和贸易的兴盛,却与一个多世纪之前直至20世纪上半叶,大量俄籍犹太人、波兰人与白俄贵族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联。1896 年,不平等的《中俄密约》使沙俄获得了东清铁路的修筑权。为了修建中东铁路, 成千上万的俄罗斯工程师、铁路职工、沙皇队员及其家属开始迁移到哈尔滨。到了1912 年, 哈尔滨居民总数为68549 人, 其中俄罗斯人达到了43091 人, 占居民总数的6317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 哈尔滨也由原来的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大城市。20世纪初,俄、英、日和捷克等国,在哈尔滨设立了总领事馆,德、法、意等国设立了领事馆,使得哈尔滨在后来的50年间,迅速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由于多国移民的聚集,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然而,在欧洲、俄罗斯与韩日等多种文明,与东北本地的少数民族、关内的移民以及明清被贬斥流放的内地知识分子所共同创建的边地文化的混合、交融与碰撞中;在一个世纪以后所收获的如此纷繁、杂糅、丰富的东北文化结晶与果实中,俄罗斯文化始终从中呈现出一条清晰而鲜明的脉络,它为中国这个古老的母体,移植并输入了斯拉夫民族强壮的新鲜血液。
十月革命后,由于国内战争, 大批难民前往远东来到哈市。到了1928 年, 俄罗斯人还占居民总数的65 %。也就说,在长达30 年之久的时间里,,俄罗斯人一直是哈尔滨居民的主体。当时,在哈尔滨俄罗斯人居住的地方,修建了东正教堂及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街道的名称和商店的招牌都用俄语书写,还有专门为中东铁路公司职工的孩子建立的学校,俄罗斯风味的食物也是整个城市的主流饮食。俄罗斯人对这个城市的长期居住,为哈尔滨文化的产生与俄罗斯文化的交融都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历经百年风雨,我们仍能欣赏到文艺复兴时期,新艺术运动、浪漫主义、折衷主义风格、巴洛克艺术、古典主义复兴时期的各种代表作品的建筑实体。比如毁于文革的精美绝伦的尼古拉大教堂、圣母守护教堂和圣母安息教堂,具有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秋林公司、艾尔诺贝新艺术风格的莫斯科商场及马迭尔饭店;极具俄罗斯建筑风情的标志性建筑如原苏联领事馆、典型的俄罗斯式木结构建筑群的松花江江上俱乐部,等等。在便是曾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索非亚大教堂,90年代被命名为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里,我们能完整地阅读到哈尔滨城市建设,百年兴盛的历史图片。俄罗斯的建筑艺术文化,在时间的流逝中,将哈尔滨这个城市逐一加以修正,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哈尔滨市民的居住与生活方式,直到80年代,走进哈尔滨市民的家庭,仍能看到被粉刷成各种颜色的墙壁,并在墙壁与天花板的连接处,刷有图案优雅的装饰腰线,这种从二三十年代延续下来的房屋内装饰,在当时完全缺乏房屋装修概念的中国,无论在中原与江南,都是鲜见的,可以说这种中俄混合的建筑是哈尔滨文化最直白的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