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寻找空气》教案课后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寻找空气》教案课后反思《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找寻空气》教案课后反思》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3、喜爱进展小试验活动探究空气的隐私。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5、对空气有深厚的爱好,酷爱生活乐于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三、教学打算1、白色塑料袋每人一个2、玻璃杯、蜡烛每组一套。
3、装有水的玻璃盆 1 个、小玻璃杯、打火机各1 个,面巾纸、气球、充气用具两个。
四、教学过程1、播放猪猪侠音乐,引起幼儿爱好。
猪猪侠为我们送来了包袱,并设计了 3 个小关卡,小挚友一起闯关。
2、翻开包袱视察包袱里有什么物品,出示透亮玻璃杯,探究玻璃杯里真的有空气吗。
老师做试验,请幼儿细心视察,证明试验用的杯子里有空气。
(1)在玻璃杯里放入面巾纸,将杯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大玻璃盆中,过一会儿再将杯子垂直拿出来,杯中的纸没有湿。
假如杯子在水中倾斜。
就会发觉有很多水泡从杯子中跑出来,杯中的纸也被水浸湿了。
(2)启发幼儿留意视察,谨慎思索,引导幼儿进展猜测和探讨,寻求答案。
3、引导幼儿探究试验,找寻空气在哪里,发觉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1)幼儿闯第一关,请幼儿拿塑料袋在活动室的各处找空气。
(2)视察空气的颜色,闻闻空气的味道,摸一摸,启发幼儿说出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3)幼儿闯其次关,请两名幼儿幼儿为气球充气。
视察一大一小的气球,探讨发觉气球充气越多,气球越大;气球充气越少,气球越小。
(4)幼儿闯第三关,把点燃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住,幼儿视察看看有什么现象,探讨想想这是为什么?探究发觉有什么方法可以不让蜡烛熄灭。
(5)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 (皮球、游泳圈、轮胎等等。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寻找空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知道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教育幼儿保护环境,珍爱空气资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的无形、无色、无味的特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罐、气球、透明塑料袋、吸管、风车、过滤网、盆栽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感受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引导幼儿思考:风是从哪里来的?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空气罐,让幼儿观察并提问:罐子里有什么?为什么罐子里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教师解答:罐子里装的是空气,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气球,让幼儿把气球吹起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2)让幼儿用透明塑料袋装一些空气,观察空气的特点。
(3)让幼儿用吸管吹风车,观察风车的转动,了解空气的力量。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主题:寻找空气2. 内容: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保护空气,珍爱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空气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应注意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学会保护环境,珍爱空气资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中班科学教案活动《寻找空气》含反思

家长可与孩子一起阅读关于空 气的科普读物,引导孩子理解 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
家长可与孩子一起观看与空气 相关的科学视频,拓展孩子的 知识面和视野。
家庭中培养孩子环保意识的方法
家长应树立榜样,自身做到节约用水 、用电,减少浪费,让孩子从小养成 环保习惯。
家长可鼓励孩子参加社区环保活动, 如植树、清理垃圾等,让孩子亲身感 受环保的重要性。
家长可引导孩子进行垃圾分类,让孩 子了解不同垃圾的处理方式,培养孩 子的环保意识。
家长与孩子共同关注空气质量
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关注室内空气 质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
在雾霾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家长 应引导孩子关注室外空气质量,
孩子们通过吹气球、装塑料袋、吸水等实验,感受空气的存在,并观察空气的特点 。
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实验中的发现,如空气无色无味、无处不在、可以被压缩等。
总结环节
老师组织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实验 结果和发现,并引导他们总结空
气的特点和作用。
老师通过讲解和图示,帮助孩子 们深入理解空气的概念和重要性
。
最后,老师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 活中继续观察和思考有关空气的 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
题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
空气的组成及作用
空气的组成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 体(氦、氖、氩、氪、氙、氡) ,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 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
空气的作用
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必要 条件,它提供了呼吸所需的氧气 ,同时也是地球上气候变化的重 要因素。
活动目标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 在和特性,如无色、 无味、无形、无处不 在等。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 奇心和探索欲望,培 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第三节《空气在哪里》。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探索空气的用途,以及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空气的无处不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
2. 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观察并感受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感受到空气的无处不在。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认识空气,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瓶、杯子、水、针、海绵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吹气球,观察气球变大,引导幼儿思考其中的原因。
讲解空气的概念,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塑料瓶、杯子等物品,通过倒水、插针等实验,让幼儿观察空气的存在。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幼儿理解空气的性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用气球、海绵等物品感受空气的存在。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加深对空气性质的理解。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空气,拓展对空气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寻找空气2. 板书内容:空气的概念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形空气的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空气的用途:呼吸、吹气球、浮力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空气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空气,记录下来,可以用画笔、文字等方式表达。
2. 答案示例:呼吸:人和动物需要空气进行呼吸。
风力:风吹动树叶,是空气的流动。
浮力:游泳圈、气球等物体在空气中具有浮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让幼儿认识到了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精品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精品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探索》中第三节《寻找空气》。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空气存在、特性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性展开,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感知空气无处不在,理解空气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存在,解空气基本特性。
2. 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 增强幼儿对自然现象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4.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意识,让他们明白空气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以及空气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感知空气存在,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水、盆、湿毛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到讲台前,用空气泵吹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变化,引发他们对空气兴趣。
(2)提问:“气球为什会变大?是谁让气球变大?”2. 例题讲解(1)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理解空气存在。
(2)以塑料瓶、湿毛巾为例,让幼儿感受空气流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用空气泵吹一个气球,观察气球变化。
(2)让幼儿用画纸、彩笔记录下气球变化过程。
(2)让幼儿举例说明空气在生活中作用,如吸、风、吹气球等。
六、板书设计1. 大寻找空气2. 副(1)空气存在(2)空气特性(3)空气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空气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对空气理解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幼儿对空气概念有初步认识,但在理解空气无形特点上还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风、云、雨等自然现象,进一步感受空气存在。
(2)开展“保护空气,从我做起”主题活动,教育幼儿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1. 提前准备好空气泵和气球,确保实验过程顺利进行。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在哪里”一节。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科学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的,并能用语言描述空气的特性。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沙子、水、纸巾等。
学具:塑料瓶、气球、吸管、纸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演示:用空气泵吹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膨胀的过程,引导幼儿思考:气球为什么能变大?讨论: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幼儿说出“空气”这个词。
2.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用塑料瓶、沙子、水等物品,让幼儿观察空气的存在。
如:将塑料瓶放入水中,沙子沉入瓶底,说明瓶内有空气。
解释:讲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让幼儿用语言描述空气的特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活动:让幼儿分组,用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寻找空气。
如:用气球捕捉空气,用吸管吹动纸巾等。
讨论:邀请幼儿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发现,引导幼儿说出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拓展: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空气的存在。
六、板书设计1. 寻找空气2. 内容: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实践活动:捕捉空气、吹动纸巾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空气现象请幼儿观察家里或户外,找到至少三个空气现象,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示例:空气现象1:风扇吹动头发空气现象2:风吹动树叶空气现象3:吸管吹动水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但在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空气特性方面,还需加强。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幼儿喜欢关于空气的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2.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和生活联想,发展其观察力、探究力、说明性语言讲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幼儿了解空气是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的作用。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幼儿喜欢关于空气的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幼儿了解空气是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的作用。
【活动准备】幼儿已有经验:幼儿仅仅了解空气的存在,但不能全面了解空气的特点,也不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更不能够用规范、准确、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空气的特点。
物体材料准备:幼儿每人提前收集一袋空气、餐巾纸、一盆水、一个大的透明的缸、10个玻璃杯、10个塑料杯、10支蜡烛,课件PPT。
【活动过程】一、交流讨论和实验操作,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同时了解空气的无处不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
”所以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学启蒙的关键,它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
因此,教师利用有趣的科学操作活动,激发幼儿探究空气特点的欲望。
1.教师提问,幼儿交流分享。
师:我们小朋友每人收集了一袋空气,请问大家是从哪里收集的空气?师:除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那空气还会藏在哪里呢?教师出示玻璃杯:杯子里有什么?教师小结:原来空气随处可以收集到。
2.教师操作“杯子倒扣水中”实验,幼儿观察。
教师操作:将干干的餐巾纸塞入杯底,把杯子垂直倒扣着压入水下,一会儿取出来,问“看看餐巾纸有什么现象?”师幼讨论:杯中的餐巾纸依然是干干的?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教师小结:空气不仅存在于我们随处可以收集到的地方,也藏在杯子里。
中班科学活动《寻找空气》课后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寻找空气》课后反思本次中班科学活动《寻找空气》结束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以下是对此次活动的总结与思考。
一、活动亮点1. 成功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以小朋友放风筝的视频导入,引出空气这一主题,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在后续的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各个实验和观察环节中,积极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
2.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良好- 认知方面,幼儿通过多种实验和观察活动,切实感知到了空气的存在,了解了空气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以及空气占据空间和对生命的重要性,较好地完成了认知目标。
- 技能上,幼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学会了使用塑料袋、打气筒等工具进行实验,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在描述实验现象和讨论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
- 情感上,幼儿在实验成功时体验到了喜悦和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在探索空气奥秘的过程中,培养了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并且通过了解空气与生命的关系,初步树立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教学方法运用有效- 直观教学法让幼儿对空气有了初步的感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和视频,为幼儿理解抽象的空气概念提供了直观的支持。
- 实验探究法是本次活动的核心教学方法,多个实验设计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深入探索空气的特性,培养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 问题引导法和讨论法相结合,促使幼儿积极思考,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实验和观察,并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幼儿的团队意识。
二、不足之处1.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环节,幼儿对实验现象充满好奇,讨论时间过长,导致后续空气与生命的讲解部分较为仓促,没有给幼儿足够的时间深入思考和讨论空气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幼儿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2. 个体关注存在欠缺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能够迅速掌握实验方法并顺利完成实验,而个别幼儿在使用实验材料时遇到困难,如塑料袋扎口不紧、倒水时控制不好力度等。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寻找空气》是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的一节探索课。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特性,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感受空气的无处不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的无处不在,以及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性。
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空气的存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水、纸张等。
学具:每组一个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水、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观察教室内的气球,提出问题:“气球为什么会飘起来?”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2. 讲解空气的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并解释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性。
3. 实例讲解(5分钟)教师演示空气泵吹气球、塑料瓶倒水实验,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空气的存在。
4. 随堂练习(5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空气泵吹气球,观察气球飘起来的现象。
6. 板书设计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空气泵吹气球、塑料瓶倒水实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空气,并记录下来。
答案:孩子们可以观察家里的空气流动、温度变化等。
2. 作业题目:用简单的语言向家长介绍空气的概念和作用。
答案: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它对我们生活非常重要,如呼吸、吹气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对空气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讲解空气的概念时,语言可能过于简单,未能充分揭示空气的内涵。
今后教学中,可以增加对空气成分、空气污染等方面的介绍,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空气。
同时,课后可以引导孩子们关注空气质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了解空气的特征,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2.通过实验,探索空气的流动性。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特征,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2.难点:通过实验,让幼儿探索空气的流动性。
三、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气球、塑料袋、纸片、剪刀、胶带。
2.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安全的实验环境。
四、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关注空气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呼吸的是什么吗?幼:空气!师:对,我们每天都要呼吸空气。
那么,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样的吗?2.讨论空气的特征师:请大家来说一说,你们觉得空气是什么样的?幼1:空气是看不见的。
幼2:空气是没有颜色的。
幼3:空气是没有味道的。
师: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
空气确实是看不见的,没有颜色的,也没有味道的。
3.探索空气的流动性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空气能不能流动。
(1)将气球吹满气,然后放开,让幼儿观察气球的运动。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幼:气球飞走了!师:这是因为空气把气球推走了。
空气是有力量的,它可以让气球飞起来。
(2)将塑料袋套在嘴巴上,让幼儿感受空气的流动。
师:请你们把塑料袋套在嘴巴上,然后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
你们有什么感觉?幼1:我觉得塑料袋鼓起来了。
幼2:我感觉到空气从嘴巴里流出来。
师:这是因为我们呼吸的时候,空气会流动。
当我们吸气时,空气会进入我们的身体;当我们呼气时,空气会从我们的身体里流出来。
师: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无色无味的,而且空气可以流动。
我们每天都要呼吸空气,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让空气变得更加清新。
五、活动延伸1.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空气还有哪些特征。
2.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关于空气的资料,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六、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了空气的特征,达到了活动的预期目标。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寻找空气》教案含课后反思

2024/3/26
10
互动式游戏环节
设计与空气相关的互动式游戏,如“空气接力”、“空气宝藏”等,让幼儿在游戏 中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互相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 识。
2024/3/26
18
课后反思与总结
04
2024/3/26
19
回顾本次活动过程及成果展示
活动过程回顾
本次活动通过引导孩子们进行一系列实 验和观察,让他们亲手感受空气的存在 ,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活动过程中 ,孩子们积极参与,兴趣盎然。
VS
成果展示
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心,通过实验和观察,他们成功地感知到 了空气的存在,并初步了解了空气的性质 和作用。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 合作和交流实验结果。
果。
分享经验教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01
经验教训
2024/3/26
02
在科学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孩子们通过亲手实验和观察来探究
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03
,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实验结果。
24
分享经验教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 寻找空气》教案含课后 反思
2024/3/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6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实施 • 课后反思与总结 • 家长参与与延伸活动建议
2
课程介绍与目标
01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寻找空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的无形、无色、无味的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以及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瓶、气球、吸管、盆栽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手持气球,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气球里有什么吗?”(2)让幼儿猜测并回答,教师揭示答案:“气球里充满了空气。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空气瓶,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看到空气吗?空气是什么颜色的?”(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触摸、闻、尝等方式,了解空气的无形、无色、无味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教师分发气球,让幼儿用吸管向气球中吹气,观察气球鼓起的过程。
(2)让幼儿分组讨论: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4. 环保教育(1)教师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空气,如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等。
(2)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寻找保护空气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寻找空气》2. 内容:(1)空气的存在(2)空气的特点:无形、无色、无味(3)空气的作用(4)保护空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空气?2. 答案:(1)多植树造林,提高空气质量。
(2)减少污染,如不乱扔垃圾、少用一次性产品等。
(3)节约能源,如关灯、节约用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空气的存在、特点及作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寻找空气》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空气的存在、特性及作用;让幼儿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其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处不在的,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增强幼儿环保意识,使其养成保护空气、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但确实存在的。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科学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塑料瓶、气球、风扇、花瓶、透明胶带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空塑料瓶、气球、透明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风,让幼儿谈谈风是怎样产生的,从而引导幼儿关注空气。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空塑料瓶,向幼儿解释瓶子里面充满了空气。
(2)通过吹气球、风扇吹花瓶等实例,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用透明胶带把一个空塑料瓶封住,然后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2)让幼儿把气球吹起来,观察气球为什么会变大。
4. 讲解空气的特性教师通过实例和图示,向幼儿讲解空气的无形无色、无处不在等特性。
5. 互动环节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空气的作用,如:空气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空气?六、板书设计1. 《寻找空气》2. 内容:空气的特性:无形无色、无处不在空气的作用:呼吸、吹动风等保护空气:植树造林、减少污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空气污染源,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可能存在的污染源有吸烟、炒菜油烟、尘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空气的存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对空气的特性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捡拾垃圾等,增强环保意识。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在哪里”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并能在生活中找到空气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空气的存在,增强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难点: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空气的存在,并能够用语言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水、盆子、纸巾等。
2. 学具:每组一个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水、盆子、纸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气球里有什么吗?”(3)请幼儿猜测,并引导幼儿说出“空气”这个词。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用空气泵演示如何将空气注入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
(2)讲解空气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无形。
(3)通过实例讲解,让幼儿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3. 随堂练习(5分钟)(1)请幼儿分组,每组用空气泵、气球、塑料瓶等学具进行实验。
(2)让幼儿观察实验过程中空气的存在,并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达。
(2)请幼儿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空气。
六、板书设计1. 《寻找空气》2. 内容:(1)空气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无形(2)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画出你心中的空气。
(2)说一说:向家人介绍空气的基本特性。
2. 答案:(1)略(2)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存在,如气球、塑料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空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中班科学找空气教案反思(精选13篇)

中班科学找空气教案反思〔精选13篇〕篇1:找空气中班教案找空气中班教案一、活动背景空气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世间万物的勃勃活力都是因为有空气的的存在,一天,一个孩子无意当中发现,土放在水里会有气泡,孩子们都围成一团观看,老师抓住这一契机,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去发现问题。
使幼儿变被动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究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培养幼儿发现事物、探究事物的习惯。
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感知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
三、活动准备:1、活动前,让幼儿初步认识空气,让幼儿在自己的身边寻找空气的存在。
2、每组一个装有三分之一水的透明水槽,吸管、泥土人手各一份。
四、活动过程:(一)老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猜谜语,引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好朋友,我们来一起猜猜它是谁?谜语:看不见、摸不着,闻也闻不到,(二)提出问题,幼儿猜测。
1、寻找空气:小朋友们,我们如今一起来找一找,什么地方有空气?2、幼儿讨论后答复,老师作集体记录。
(三)实验操作,探究活动。
1、身体里的空气以小组的形式,请幼儿把吸管插入水槽中,用力吹气,感知身体里空气的存在。
,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2、土里的空气。
以小组的形式,幼儿分别把少量土渐渐的放入水槽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四)幼儿集体讨论。
1、让幼儿自由交流讨论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请各组轮流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五)老师小结: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假如没有空气,我们就会死掉,小动物和小花、小草,还有土也需要空气,可是有的工厂排放出来黑黑的气体,污染了我们的.空气,就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安康,所以我们要一起来保护环境,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很安康。
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六)延伸活动:应该怎样保护空气?活动反思:本活动是让幼儿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产生兴趣,通过在实验中让幼儿操作并在探究的根底上让幼儿获得经历,玻璃杯中没有空气,外面的空气就会进来,把水倒入杯中用卡纸盖住,卡纸就会被吸住,水不会倒出来,添加了用杯子去盖住点燃的蜡烛,一下蜡烛就灭了。
2024年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课程,涉及教材《探索身边的科学》第3章《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详细内容围绕空气的存在、重要性及简单特性,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感受和探索空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的,存在于我们周围,对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科学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增进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的无形特性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并学会简单保护环境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塑料瓶、气球、风扇、花盆、土壤、小石子等。
2. 学具:小铲子、洒水壶、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吹起来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提问:“大家知道气球里面有什么吗?”邀请幼儿上台尝试吹气球,感受空气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空塑料瓶、风扇等教具,展示空气的流动和作用。
讲解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如呼吸、风、降水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找到空气的例子。
分组展示: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课堂实践(10分钟)活动一:种植小花,让幼儿在花盆里装满土壤,用小铲子挖个小洞,放入种子,浇水,观察空气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活动二:感受空气流动,用风扇吹动气球,观察气球的运动。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寻找空气》2. 内容: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我们周围。
空气的作用:呼吸、风、降水等。
生活中如何找到空气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空气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庭、户外等环境中,找到至少三个空气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例一:吹气球时,空气进入气球,使气球鼓起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寻找空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会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寻找空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寻找空气,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吹风机、气球、塑料瓶、水、盆子、小风车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塑料瓶、气球、盆子、小风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吹风机,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吹风机吹起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膨胀的原因。
(2)教师向塑料瓶中倒水,让幼儿观察瓶子变瘪的原因。
3. 随堂练习(5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用塑料瓶、气球、盆子进行实验,让幼儿寻找空气。
(2)幼儿用小风车感受风的存在,进一步理解空气的作用。
4. 讲解空气的重要性(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明白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寻找空气2. 内容:(1)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保护空气,从我做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空气,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1)吹风机吹起头发。
(2)气球在空中飘浮。
(3)风吹动树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现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寻找空气”。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空气的存在,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存在于我们周围。
2. 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和体验空气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的存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运用感官观察和体验空气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瓶、水、纸张、风车、花盆等。
2. 学具:小塑料瓶(每人一个)、气球(每人一个)、纸张(每人一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
(2)让幼儿猜测气球里装的是什么,引导幼儿关注空气。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塑料瓶,装入一定量的水,让幼儿观察瓶子变形。
(2)教师将水倒掉,让幼儿观察瓶子恢复原状,引导幼儿思考瓶子内有什么。
(3)教师解释空气的存在,并让幼儿触摸瓶壁,感受空气。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小塑料瓶装空气,观察瓶子变形。
(2)让幼儿用气球捕捉空气,感受空气的存在。
(2)让幼儿举例说明生活中空气的存在。
六、板书设计1. 大寻找空气2. 副(1)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
(2)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气球捕捉空气,和家长分享你的发现。
(2)观察生活中的空气现象,和家长一起记录下来。
2. 答案:(1)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气体。
(2)生活中的空气现象,如风吹动树叶、水面波纹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空气的存在,培养了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空气现象,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空气的作用。
同时,可以开展相关的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风、水等自然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寻找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具体为《探索身边科学》第四章第三节——《无形空气》。
我们将详细探讨空气存在、特性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并认识到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无形,理解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空间。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感受到空气无形存在。
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到空气普遍存在,以及解空气一些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透明塑料袋、瓶子、水、纸张等。
学具:小剪刀、胶带、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我向孩子们展示一个充满气气球,引发他们好奇心,然后突然放开气球,让孩子们观察气球变形,引导他们思考:气球里气体去哪?(2)我带领孩子们进行“找空气”游戏,让他们用透明塑料袋捕捉空气,观察并感受空气存在。
2. 例题讲解(1)我展示一个瓶子,里面装满水,然后倒置瓶子,让孩子们预测会发生什。
接着,我将瓶子底部戳一个小孔,让孩子们观察水不会全部流出,从而引出空气概念。
(2)通过讲解,让孩子们解空气是无形,它存在于我们周围空间。
3. 随堂练习(1)让孩子们用纸张制造小风车,放在窗口或用嘴吹风,观察风车转动,从而感受空气流动。
(2)分组进行“空气泵吹气球”比赛,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空气力量。
(1)引导孩子们用自己话描述空气特点和作用。
(2)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心中空气,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六、板书设计1. 空气是无形,存在于我们周围空间。
2. 空气特性:无色、无味、无嗅。
3. 空气作用:吸、吹风、浮力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观察家里物品,找出一个可以利用空气例子,并描述它是如何利用空气。
答案示例:气球利用空气浮力,可以飘在空中。
2. 扩展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简单风筝,感受空气对风筝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含教学反
思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关于空气的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2.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和生活联想,发展其观察力、探究力、说明性语言讲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幼儿了解空气是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的作用。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
幼儿喜欢关于空气的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幼儿了解空气是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的作用。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经验:幼儿仅仅了解空气的存在,但不能全面了解空气的特点,也不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更不能够用规范、准确、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空气的特点。
物体材料准备:幼儿每人提前收集一袋空气、餐巾纸、一盆水、一个大的透明的缸、10个玻璃杯、10个塑料杯、10支蜡烛,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和实验操作,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同时了解空气的无处不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
探究兴趣。
”所以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学启蒙的关键,它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
因此,教师利用有趣的科学操作活动,激发幼儿探究空气特点的欲望。
1.教师提问,幼儿交流分享。
师:我们小朋友每人收集了一袋空气,请问大家是从哪里收集的空气?
师:除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那空气还会藏在哪里呢?
教师出示玻璃杯:杯子里有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空气随处可以收集到。
2.教师操作“杯子倒扣水中”实验,幼儿观察。
教师操作:将干干的餐巾纸塞入杯底,把杯子垂直倒扣着压入水下,一会儿取出来,问“看看餐巾纸有什么现象?”
师幼讨论:杯中的餐巾纸依然是干干的?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教师小结:空气不仅存在于我们随处可以收集到的地方,也藏在杯子里。
3.全体幼儿操作“粉笔放入水中”实验。
师: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杯子里藏着空气,哪里还藏着空气呢?
全体幼儿操作实验。
师幼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粉笔里也藏着空气。
师:大家想一想,空气还会藏在哪里?
师:空气在我们周围,在杯子、粉笔、衣服、鞋子里,还有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