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检查

合集下载

骨髓组织学检查

骨髓组织学检查

骨髓组织学检查骨髓组织学检查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用于确定患者的病情。

根据其诊断及治疗效果,最近骨髓组织学检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骨髓组织学检查是一种包括骨髓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免疫细胞流行病学检查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形式。

这类检查主要用于对白血病、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成多集体病,结构性骨髓疾病(如骨髓纤维化)等病变状况的诊断和治疗管理。

首先,为进行骨髓组织学检查,需要采集患者的骨髓活检标本。

在具体采集过程中,要采用直接穿刺或术中采样,以实现有效采集。

然后,活检标本采集完成后,要进行正确处理、切片、取片,以保证有效存取和有效展示病变部位,再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观察其骨髓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接着,经历了形态组织学检查后,要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此时会利用免疫组织学方法对已准备的骨髓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与相关抗体的结合反应,以确定骨髓样品中出现的抗原。

经过这一检查后,可以鉴定患者某种病变的分子标记,进一步精确检测患者的血液中某些病变性细胞的存在,有助于进行准确的血液检测和临床诊断治疗。

最后,还可进行免疫细胞流行病学检查,将被测标本投入免疫细胞流行病学分析系统中,与正常骨髓标本进行对比,用免疫细胞流行病学方法来检测定量表达的抗原,可以更加精确地诊断患者病情,由此测定出患者实际病变部位所存在的免疫细胞,有助于对患者采用合理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案。

总之,骨髓组织学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更有针对性的诊断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康复。

但其检查费用较高,因此其检查应该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才进行,必要性要慎重确定,以避免浪费资源。

骨髓穿刺送检项目

骨髓穿刺送检项目

骨髓穿刺送检项目
骨髓穿刺主要是用于诊断血液系统疾病,排除风湿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骨髓穿刺主要是用于诊断血液系统疾病,通过骨髓穿刺可以了解骨髓中是否存在血液病原微生物,比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不明原因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异常,可以遵医嘱通过骨髓穿刺进行进一步诊断。

此外,如果患者存在风湿免疫性疾病,通过骨髓穿刺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感染性疾病,通过骨髓穿刺检查也可以了解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并可以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做完骨髓穿刺检查以后,患者需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也要避免沾水,以免引起伤口感染的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伤口疼痛、全身发热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

2.积分法:计数100个成熟中性粒细胞, 记录阳性率,并按阳性程度分级,将其 百分率乘以级数,然后再相加,即为积 分。 NAP主要存在于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中。 (三)参考值 NAP 阳性率<40% 积分<80分 (四)临床意义 1.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 的鉴别。
2.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 急粒NAP明显减低 急淋NAP增高 急单NAP正常或减低 3.再障与PNH的鉴别 再障NAP增高 PNH的NAP减低 4.感染性质的区别 化脓性感染NAP增高 病毒性感染NAP减低
(二)血细胞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 1.细胞大小及形态 大小:由大到小。2个例外:巨核细胞及早幼粒 细胞。 形态:红细胞始终圆形,粒细胞圆形或椭圆形, 单核细胞由圆形、椭圆形变为不规则形,巨核细 胞由圆形变为不规则形。 2.细胞核 大小:由大到小。巨核细胞除外。 核形:各系细胞有不同表现。 核位置:红系核居中,粒、单系核偏位,淋巴 细胞核一侧着边,仅一侧有胞浆。
表5-2-1 骨髓增生程度分级
骨髓增生程度 成熟红/有核细胞 有核细胞数/LP
增生极度活跃 增生明显活跃 增生活跃 增生减低 增生极度减低 1:1 10:1 20:1 50:1 300:1 >600 200~600 20~200 10~20 <10
3.计数巨核细胞:多在片尾,计数。 4.注意有无特殊细胞。尾部及边缘。 (三)油镜观察 1.有核细胞分类:通常计数200个。 2.计数粒:红比值(M:E)判断临床意义。 (1)正常值2~4:1 (2)M:E正常 正常骨髓象; 粒、红系以外的造血系统疾病如ITP; 粒、红系平行增多或减少。
四、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是以形态学为基础,应用 特殊的染色方法,以观察单个细胞内在的生 化特征,有助于了解这些细胞的组成及病理 生理改变,对于血液病特别是白血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过氧化物酶染色 (peroxidase POX) (一)试验原理

骨髓检查报告单

骨髓检查报告单

骨髓检查报告单骨髓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一些疾病的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而骨髓检查报告单则是这项检查的结果,通过它,病人和医生可以了解到病情的具体情况。

骨髓检查是通过取骨髓进行检查而得出的结果,它对病人的身体有一定的创伤。

因此,在进行骨髓检查之前,医生会仔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和身体情况,以确保病人能够承受这项检查。

骨髓检查报告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这是骨髓检查的最基本部分,它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髓中各种不同种类的细胞,这些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这部分的内容通常会列出病人骨髓中这些细胞的数量、比例和形态等,以及相应的参考值。

医生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病人的骨髓是否正常以及有无出现异常情况。

2. 骨髓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部分主要是通过检查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来判断是否存在某些遗传性疾病,例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这部分的报告内容通常会列出病人的染色体组成情况,以及相应的分析和解释,以帮助医生对病情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3. 其他相关指标检查除了上述两部分以外,骨髓检查报告单还会包括其他一些相关指标的检查结果,例如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液凝固功能等。

这些指标的检查结果可以反映出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总之,骨髓检查报告单对于医生和病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以让病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更清晰的认识。

因此,如果你进行了骨髓检查,一定要认真了解相关的报告内容,并向医生咨询任何你不理解的部分。

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
粒系
红系
巨核系
淋巴系 单核系 浆细胞
良性:结核,疟疾,粒缺 恶性:白血病,MDS
增加
临床意义——各系变化意义
粒系
红系
巨核系
淋巴系 单核系 浆细胞
恶性:MM
增加
良性:AA,粒缺,慢性感染 结缔组织病,寄生虫,
二、常用细胞化学染色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eutrophli alkaline phosphatase,NAP)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NSE)+NaF抑制试验及特异 性酯酶染色(specific esterase,SE) 糖原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s reaction,AS) 铁染色 酸性磷酸酶染色(acid phosphatase,ACP)
糖原染色
(Periodic acid-Schiff’s action,PAS) 鉴别红白血病与其他幼红细胞增多的疾病:
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的PAS染色呈强阳性反应, 积分值增高。 巨幼贫、溶贫时幼红细胞多阴性
鉴别良性与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ALL,CLL ,淋巴 瘤白血病),其淋巴细胞的PSA染色积分值增 高; 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良性增生时,淋巴细胞积 分值正常。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Neutrophilalkaline Phosphatase,NAP) 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分 叶及杆状核)其他血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CML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CML时NAP活性明显 减低,类白血病反应NAP活性极度增高。 PNH与AA的鉴别:前者NAP活性减低,后者增高。 急性白血病AL类型的鉴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 NAP活性增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减低。 其他血液病:淋巴瘤、骨髓增值性疾病、慢性淋巴 细胞性白血病等NAP活性中度增高。 其他情况: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亢进、妊娠及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等, NAP积分可增高。

骨髓检查是什么样?为什么骨穿会有失败的?

骨髓检查是什么样?为什么骨穿会有失败的?

骨髓检查是什么样?为什么骨穿会有失败的?骨髓,这个存在于我们体内骨骼中的神秘组织,是我们生命的基石。

它不仅孕育着造血细胞,还承载着无数的免疫细胞。

然而,当我们的骨髓出现问题时,我们如何能够了解它内部的真实情况呢?骨髓检查,这一看似神秘的检查方法,正是帮助我们揭开骨髓面纱的关键工具。

在医学领域,骨髓检查是一种通过抽取骨髓样本,对骨髓细胞进行化验和观察的检查方法。

那么骨髓检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骨穿会有失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骨髓检查的奥秘。

֢֢骨髓检查是什么样的呢?骨髓检查是一种医学诊断方法,主要用于评估骨髓造血功能、发现恶性肿瘤、感染或遗传性疾病。

这种检查通常分为两种类型: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

①准备工作:在进行骨髓检查前,医生会与患者讨论检查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风险。

患者需要提供详细的病史和过敏史,以确保检查过程顺利进行。

此外,患者还需要完成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等检查。

②骨髓穿刺:骨髓穿刺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检查方法,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医生会在患者的髂骨、胸骨或腰椎刺突选择一个合适的部位,然后用穿刺针抽取一小部分骨髓。

这个过程通常持续几分钟,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酸痛感,但很少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对穿刺标本进行涂片,送至检验科检查。

③骨髓活检:骨髓活检也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使用特殊活检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取出1-2公分左右的骨髓组织,这个过程通常也只有几分钟,患者可能轻微不适,再把骨髓组织置于福尔马林固定液中送到病理科检查。

④检查结果:骨髓检查的结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获得,通常需要几天到一周。

实验室会对骨髓样本进行详细的分析,以评估骨髓的造血功能、细胞形态、细胞数量以及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这些结果对于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至关重要。

骨髓活检优于骨髓穿刺,可全面了解骨髓增生程度,有核细胞密度及其布局,避免骨髓稀释,对骨髓纤维化、毛细胞白血病有确诊作用。

白血病骨髓检查流程

白血病骨髓检查流程

白血病骨髓检查流程白血病骨髓检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预约挂号和就诊患者首先需要预约挂号,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病情,包括症状、病史等。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是否为白血病,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骨髓检查。

二、骨髓穿刺前准备如果医生判断患者可能患有白血病,会安排患者进行骨髓穿刺前准备。

这包括排除一些禁忌症,如感染、出血倾向等。

同时,患者需要了解骨髓穿刺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以减轻紧张情绪。

三、骨髓穿刺术骨髓穿刺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可采取坐位或侧卧位。

穿刺部位通常选择在骼骨后上峭或胸骨部位。

医生使用骨髓穿刺针抽取一小滴骨髓血,操作过程相对安全,对患者健康无损害。

四、骨髓涂片制作和细胞学检查骨髓穿刺取得的样本立即送至实验室,实验室工作人员将骨髓血制作成涂片,然后进行细胞学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髓涂片,分析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特征,如大小、核形态、核染色质等,以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和病情程度。

五、骨髓活检在骨髓涂片和细胞学检查的基础上,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是通过手术切除一小段骨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这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六、诊断和治疗根据骨髓检查结果,医生会确诊患者是否患有白血病,并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等)。

随后,医生会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骨髓移植等。

七、治疗监测和复查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定期进行骨髓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治疗缓解后,患者仍需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白血病复发,及时进行治疗。

总之,白血病骨髓检查流程包括预约挂号、就诊、骨髓穿刺前准备、骨髓穿刺术、骨髓涂片制作和细胞学检查、骨髓活检(必要时)、诊断和治疗以及治疗监测和复查。

通过这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医生可以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白血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骨髓检查注意事项

骨髓检查注意事项

骨髓检查注意事项
骨髓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观察骨髓的细胞成分、形态和数量,帮助诊断骨髓异常、恶性肿瘤和其他疾病。

在进行骨髓检查之前,有以下一些注意事项:
1. 通知医生有无药物过敏史:骨髓检查可能需要使用局麻药或苯铅酸潘多拉干涉(Pandora's Fluoride/EDTA),有过敏史的患者需要告知医生。

2. 血液凝固功能检查:由于骨髓检查可能引起出血,对于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症或凝血功能异常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凝血功能检查。

3. 通知医生有无明显感染:如果患者存在明显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等,应该及时告知医生,以免骨髓检查过程中出现并发症。

4. 预防感染:骨髓检查是一项需要穿刺的操作,为了防止感染,医务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无菌操作措施,如消毒操作和穿戴无菌手套等。

5. 骨髓检查前准备:患者在骨髓检查前需要空腹。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例如个别患者合并糖尿病或低血糖症患者时,可能需要适当调整饮食和胰岛素使用。

6. 心理准备:骨髓检查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对患者而言可能带来一定的疼痛或不适感,因此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以免影响检查的进行。

总之,骨髓检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检查方法,在进行之前需要患者和医生充分交流,明确注意事项,并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如果对骨髓检查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临床检验骨髓检查的内容及检测方法

临床检验骨髓检查的内容及检测方法

临床检验骨髓检查的内容及检测方法第一章:引言骨髓检查作为临床医学领域的关键检验方法之一,在诊断和监测各种血液疾病、肿瘤以及其他疾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骨髓检查的内容、检测方法以及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

骨髓检查不仅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重要信息,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康复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章:骨髓的生理和解剖骨髓是一个关键的组织,位于人体骨骼的中心,它在维护血液系统的正常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章将深入探讨骨髓的结构、功能和生理特点。

骨髓的结构:骨髓是一种软性组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红髓和黄髓。

以下是对它们的简要描述:1.红髓(红骨髓):红髓主要位于骨骼的平坦骨骼(如骨盆、骨骼末梢和胸骨)以及长骨(如股骨和胫骨)的骨髓腔中。

它呈现出深红色,因为它充满了血液供应,其中包含大量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的血液细胞。

红髓是造血的主要场所,负责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黄髓(黄骨髓):黄髓主要由脂肪组织组成,位于长骨的骨髓腔内。

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髓逐渐被脂肪所取代,但仍保留了一些造血功能。

黄髓在能量存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释放脂肪以供机体使用。

骨髓的功能:骨髓是一个多功能的组织,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造血功能:红髓是造血的中心,它包含了造血干细胞,这些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这些血液细胞的生成和成熟都发生在骨髓内。

2.免疫功能:骨髓中的造血细胞也包括各种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这些免疫细胞在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身体对抗感染和疾病。

3.储备功能:骨髓还具有储备功能,它可以储存一定数量的血液细胞,以应对身体的需要。

在某些情况下,如出血或感染,骨髓可以迅速释放额外的血液细胞以维持内稳态。

骨髓的生理特点:了解骨髓的生理特点对于理解骨髓检查的意义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骨髓的生理特点:1.细胞丰富:骨髓是一个高度细胞丰富的组织,其中包含多种类型的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等。

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

杆状核粒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
嗜酸性早幼粒细胞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嗜酸性晚幼粒细胞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
嗜碱性早幼粒细胞
嗜碱性中幼粒细胞
嗜碱性晚幼粒细胞
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
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粒细胞胞质中四种颗粒鉴别
中性颗粒 大小 形态 数量 染色 分布 细小、针尖状、 大小均一 细颗粒状 多 淡红色 均匀 嗜酸性颗粒 粗大、均一、小 珠状、似鱼卵 圆形或椭圆形 多 橘黄、橘红色、 暗黄色 均匀 嗜碱性颗粒 粗大、大小不一 形态不一 不一定、常不多 深紫红色或深紫 黑色 分布不一、常覆 盖在核上 嗜苯胺蓝颗粒 粗大、大小不一 形态不一 少量或中等量 紫红色 分布不一、有时 覆盖在核上
4..纤维细胞(fibrocyte)
5.成骨细胞(osteoblast)
胞体较大,直径 20~40μ m,长椭圆形或 不规则形,单个或多个 成簇分布,胞核椭圆或 圆形,常偏于细胞一侧, 核染色质深紫红色,排 列呈粗网状,有1~3个核 仁。胞质丰富,染深蓝 或灰蓝色,可见核旁淡 染区,胞质边缘多呈模 糊的云雾状。
核仁 胞质颗粒
7.脂肪细胞(fatty cell)
直径30~50μ m,圆或椭圆形, 胞膜极易破裂。胞核较小, 形状不规则,常被挤在一边, 核染色质致密,呈网状,无 核仁。胞质内充满大量脂肪 小球,大小不等呈薄膜状或 空泡样,染淡粉红色或浅紫 色,有时呈一个大脂肪空泡, 中间有网状细丝,在核旁呈 多色性,胞质边缘常不整齐。
原始细胞 幼稚细胞 成熟细胞 1.细胞大小 大———————→ 小(巨核细胞除外) 2.核质比(N/C) 大——————————→ 小 3.细胞质 (1)量 少———————→多(淋巴细胞除外) (2)着色 深蓝或浅蓝——————→浅红色 淋巴细胞系呈透明天蓝色,单核细胞系呈灰蓝,红系保持不变,浆细胞系则由 浅灰蓝色变为深蓝色。 (3)颗粒 粒细胞、单核细胞、巨核系胞等多从无颗粒到有颗粒,红系细胞胞 质中无颗粒。 4.细胞核 (1)大小 大—————→小(成熟红完全消失) (2)核形 规则——→凹陷——→分叶(红系无核变化) (3)核染色质 疏松——→粗糙——→成块 (4)核膜 不明显———→明显 (5)核仁 有—— —— →消失

骨髓涂片检查方法

骨髓涂片检查方法

骨髓涂片检查方法
骨髓涂片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骨髓疾病。

其操作流程简单,操作便捷,可以快速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准备工作:骨髓涂片检查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所需的检查器材和仪器,消毒好检查区域和检查人员的手部。

2.取样:使用无菌器具,将针头穿刺入骨髓腔内,抽取一定量的骨髓液。

骨髓液应该充分搅拌均匀,然后用吸管将骨髓液抽入试管中。

3.制片:将制片材料放置在平面上,然后将吸管中的骨髓液滴在制片材料上,用另一块制片材料将骨髓液平均涂抹,形成一层薄薄的骨髓涂片。

涂片应该均匀平滑,厚度均匀。

4.染色:将涂片浸入染色液中,待一定时间后取出,用水洗净,晾干。

5.观察和诊断:将制好的骨髓涂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数量、大小、染色情况等。

通过观察和判断,可以得出骨髓疾病的诊断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骨髓涂片检查过程中,应该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感染。

同时,在涂片制备和染色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时间和液体浓度,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 1 -。

骨髓造血功能检查项目

骨髓造血功能检查项目

骨髓造血功能检查项目
骨髓造血功能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几项常见的检查:
1. 骨髓涂片检查:通过骨髓穿刺获取骨髓组织,制作涂片进行划片染色及显微镜观察,以评估骨髓细胞及细胞比例,鉴别异常细胞的存在。

2. 骨髓活检:通过手术切取骨髓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以评估骨髓细胞的形态和细胞学结构。

3. 骨髓细胞分类计数:通过涂片或骨髓液离心制片后染色,对不同类型的骨髓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评估造血功能。

4. 骨髓细胞遗传学检查:通过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骨髓细胞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等。

5. 骨髓免疫组化检查:使用抗体染色技术,检测骨髓细胞表面的免疫标记物,确定细胞类型和免疫表型。

6. 骨髓DNA检测:通过提取骨髓细胞中的DNA,进行特定
基因的突变检测,以帮助诊断和疾病预后判断。

以上检查项目可以辅助医生评估骨髓的造血功能情况,并帮助诊断与治疗相关的疾病。

具体的检查项目还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医生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骨髓活组织检查操作流程

骨髓活组织检查操作流程

骨髓活组织检查操作流程
骨髓活组织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可用于检测骨髓内的细胞组成和结构。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预处理:检查前需确认患者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如收集患者个人信息、测量体温、血压和脉搏等。

2. 体位调整:患者需要采取适当的体位,一般为俯卧位,松弛肌肉,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

3. 局部消毒:将骨髓穿刺部位进行局部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 局麻处理:为了减少患者的疼痛,通常会先进行局部麻醉注射。

5. 穿刺操作:在麻醉处理后,医生将针头插入骨髓腔中,通过抽吸少量骨髓进行检查。

6. 标本处理:将采集到的骨髓标本放置于载玻片上,用尤文涂片法或做细胞学检查。

也可进行骨髓涂片染色,染出骨髓中的各种细胞类型。

7. 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医生可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8. 注意事项:操作前要认真检查患者的过敏史、出血倾向等,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术后要嘱患者卧床休息、多饮水等,并密切观察其身体状况变化。

骨髓细胞学检查(3)

骨髓细胞学检查(3)

M4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4) ①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各阶段粒细胞在 30%~<80%; ②各阶段单核细胞>20%; ③当嗜酸性粒细胞占非红系细胞≥5%时,则叫作M4E0; ④较少见。
成熟 小
大多圆、椭圆、卵 圆形,巨核不规则
核小质多 分叶 消失
粗糙(块状) 粉色、多
㈢、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
1、红细胞系统 erythrocytes
原红(normoblast) 早幼红(basophilic normoblast) 中幼红(polychromatic normoblast) 晚幼红(orthochromatic normoblast)
各型白血病免疫学鉴别
类型
B- 淋 T- 淋 急非淋
CD10 CD19 CD22 TdT HLA-DR CD3 CD7 CD13 CD33 MP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血病常见的染色体和基因特异改变
类型
染色体改变
缺铁性贫血骨髓象
以中晚幼红增生为主,核小而浓染,胞浆嗜碱,呈“浆幼核老” 现象。
铁染色
细胞内铁:储存于幼红细胞内的铁颗粒 铁粒幼红细胞:I 型(1~2) II (3~5) III(6~10) 环形铁粒幼细胞 ( >6, 绕核半圈以上)
细胞外铁:储存于幼红细胞外骨髓基质中的铁
一般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
杆状核>分叶核
骨髓涂片的显微镜检查

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

2. 高倍镜
1)观察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增生程度一般采用五 级分类法即: 有核细胞数/Hp 有核细胞数/Hp 常见病因
增生极度活跃 增生明显活跃 增生活跃 增生减低 增生极度减低 超过100 超过100 50~100 20~50 5~10 各种白血病 各种白血病或增生性贫血 正常骨髓象或增生性贫血 造血功能低下者
Tail
Body
Head
骨髓小粒
1.低倍镜 低倍镜
a. 判断骨髓涂片的质量包 括厚薄、 染色、 括厚薄 、 染色 、 骨髓小粒 等情况。 等情况。 观察巨核系统增生情况并计数。 b.观察巨核系统增生情况并计数。 LP HP
c.全片观察有无体积较大或成堆分布的异常细
胞,尤其注意观察涂片边缘和尾部。 尤其注意观察涂片边缘和尾部。
1.结合临床分析: 结合临床分析: 结合临床分析 一般资料 症状 体征 2.结合血象分析: 结合血象分析: 结合血象分析 三系数量和质量 3.报告书写要求: 报告书写要求: 报告书写要求 简单扼要、 简单扼要、条理 清晰、重点突出。 清晰、重点突出。 一般按照粒、 一般按照粒、红、 巨、淋、单、浆 等系统依次描写。 等系统依次描写。 若遇某系有明显 异常, 异常,应在首位 详细描写。 详细描写。
淋巴细胞系统 占20~25%,均为成熟淋巴细胞, 原淋巴细胞罕见,幼淋巴细胞偶见。 单核细胞系统 <4%,均为成熟单核,原单核细 胞罕见及幼单核细胞偶见。 浆细胞系统 <2%,均为成熟浆细胞,原浆细胞 罕见及幼浆细胞偶见。 巨核细胞系统 在1.5cm×3.0cm的片膜上,可 见巨核细胞7~35个,其中原巨核细胞不见或偶 见,幼巨核细胞占0~5%,颗粒型巨核细胞占 10~27%,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占44%~60%, 裸核占8~30%。血小板较易见,呈堆状存在。

骨髓检验的流程实验报告

骨髓检验的流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髓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2. 掌握骨髓穿刺术和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操作方法;3. 学会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判断骨髓增生情况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

二、实验原理骨髓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诊断血液病的重要手段。

骨髓穿刺术是通过穿刺针从骨髓腔抽取骨髓液,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比例,从而判断骨髓增生情况和诊断血液病。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骨髓穿刺包、玻片、染色液、显微镜、无菌手套、无菌棉球、无菌注射器、无菌生理盐水等;2. 实验仪器:骨髓穿刺针、注射器、玻片夹、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骨髓穿刺术(1)选择穿刺部位:髂前上棘穿刺或髂后上棘穿刺;(2)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消毒穿刺部位;(3)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4)当穿刺针进入骨髓腔时,抽出针芯,见有骨髓液流出;(5)用注射器吸取骨髓液,注入玻片;(6)涂片、固定、染色;(7)显微镜下观察骨髓细胞形态。

2. 骨髓细胞学检查(1)观察骨髓涂片,记录骨髓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比例;(2)观察骨髓增生情况,判断骨髓增生程度;(3)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判断骨髓细胞类型;(4)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血液病。

五、实验结果1. 骨髓穿刺术顺利,成功获得骨髓液;2. 骨髓涂片染色良好,细胞形态清晰;3. 骨髓细胞数量和比例正常,骨髓增生程度活跃;4. 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符合正常骨髓细胞特征。

六、实验分析1. 骨髓穿刺术是获取骨髓液的重要手段,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2. 骨髓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血液病的重要手段,观察骨髓细胞形态、数量和比例,有助于判断骨髓增生情况和诊断血液病;3. 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对血液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应熟练掌握各种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

七、实验结论本次骨髓检验实验顺利完成,成功获取骨髓液,并进行了骨髓细胞学检查。

实验结果表明,骨髓细胞数量和比例正常,骨髓增生程度活跃,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符合正常骨髓细胞特征。

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

正常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跃。 .骨髓增生活跃。 2.粒细胞系占有核细胞的 .粒细胞系占有核细胞的40%~60%,原 ~ , 粒<2%,早幼粒 ,早幼粒<5%,中幼粒 ,中幼粒<15%,晚 , 幼粒<15%,杆状核粒细胞多于分叶料细 幼粒 , 嗜酸粒<5%,嗜碱粒 胞,嗜酸粒 ,嗜碱粒<1%,细胞形态 , 学正常。 学正常。
→至穿刺针进入骨髓腔且固定在骨内 至穿刺针进入骨髓腔且固定在骨内→ 至穿刺针进入骨髓腔且固定在骨内 拔出针芯→用干燥的 用干燥的10-20ml注射器抽 拔出针芯 用干燥的 注射器抽 吸0.1-0.2ml红色骨髓液 滴于载玻片上 红色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 红色骨髓液 →快速涂片数张作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 快速涂片数张作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 色检查→插入针芯 插入针芯→拨出穿刺针盖以无 色检查 插入针芯 拨出穿刺针盖以无 菌纱布→按压 按压1-2‘并用胶布固定。 并用胶布固定。 菌纱布 按压 并用胶布固定
4)红细胞系统:增生程度、占有核细胞 )红细胞系统:增生程度、 的百分比、各阶段细胞比例, 的百分比、各阶段细胞比例,形态有无 异常。成熟红细胞大小、中央淡染区、 异常。成熟红细胞大小、中央淡染区、 形态(有无豪焦氏小体、 形态(有无豪焦氏小体、Cabot环、嗜 环 碱性点彩红细胞、多色性红细胞)。 碱性点彩红细胞、多色性红细胞)。 5)淋巴系统: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有 )淋巴系统: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 无原淋细胞、幼淋细胞、 无原淋细胞、幼淋细胞、异型淋巴细胞 等。
5.单核细胞一般<4%,浆细胞 .单核细胞一般 ,浆细胞<3%,均 , 为成熟型。 为成熟型。 6.巨核细胞易见,多为成熟型,以产血 .巨核细胞易见,多为成熟型, 小板型居多。 小板型居多。

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检查1. 引言骨髓穿刺检查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用于检测和诊断一系列骨髓相关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髓穿刺检查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并发症。

2. 原理骨髓穿刺检查是通过穿刺骨髓腔,抽取骨髓细胞和骨髓液,进行显微镜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验,以评估骨髓造血功能、骨髓细胞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结构。

3. 适应症骨髓穿刺检查适用于以下情况:•不明原因的贫血、血小板减少或白细胞增多•无法解释的发热、出血或淋巴结肿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其他骨髓疾病的诊断和分型•骨髓内肿瘤的检测和分期•监测治疗效果和骨髓移植术后的恢复情况4. 操作步骤4.1 准备工作•为患者做必要的解释和告知,并取得书面同意•寻找适当的穿刺部位(常见的有胸骨体、髂嵴和胫骨峡部)•准备好穿刺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包括穿刺针、局麻剂、消毒液等4.2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感,通常使用2%利多卡因或其他局麻药。

在穿刺部位注射局麻药后,等待几分钟使其充分起效。

4.3 穿刺操作•医生穿戴无菌手套,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消毒•将穿刺针插入穿刺部位,沿骨髓腔方向逐渐推进,直至进入骨髓腔•抽吸骨髓液和骨髓细胞,一般使用10 mL或20 mL注射器•抽吸完成后,缓慢退出穿刺针,并进行止血处理•将抽吸的骨髓液和细胞涂片分别涂布玻璃片上,并固定和染色,以供显微镜检查和细胞学分析4.4 结束操作•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和覆盖,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遗嘱患者多喝水,休息几分钟,可以离开医院5. 注意事项在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由于骨髓穿刺涉及到手术操作,医生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患者应该提前告知医生是否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疾病等相关病史•术前应该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确保安全性•患者需要保持平躺位,并配合医生的操作要求,以减少出血和感染的风险•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和老年患者,需要特别小心和谨慎操作6. 可能的并发症骨髓穿刺检查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但仍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刺针进入骨髓腔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到血管,引起出血,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止血处理或输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1-M7
(3)MIC分型 ALL:T-ALL,non-T-AII ANLL:MI-M7 (4)遗传学分型
1、急性白血病 血象: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中度或重度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白细胞计数不定。 血小板计数减少。 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红细胞系增多
(四)血涂片的观察 1) 白细胞分类计数 2) 注意成熟红细胞的形态有无异常
3) 约略估计血小板数量及注意其形态有无异常
4) 必要时注意有无寄生虫。 (五)填写检查报告单 四、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一) 过氧化物酶染色
(二)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三) 糖原染色 (四) 铁染色
溶血性贫血其他实验室检查
(1)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多和代偿性增生:血浆游 离血红蛋白,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尿含铁血黄 素测定
(2)红细胞病因学检查:红细胞脆性试验,蔗糖 溶血试验,酸溶血试验,Coomb’s试验等
3、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 )
原因
(1)叶酸、B12需要量增加或摄入不足 (2)吸收障碍 (3)药物影响 其他检查:
(一)血细胞的生成
(二)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
细胞大小:大→小
核质比例:大→小
细胞核(nucleus):大→小,染色质 细→粗,核仁 清晰→消失。 (三) 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红细胞系统(erythroid series) 粒细胞系统(granulocytic series) 淋巴细胞系统(lymphcytic series)
血小板减少。
骨髓象: 骨髓增生程度多为增生减低, M:E比值正常 巨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三系细胞均不同程度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有时可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及粒细胞退行性变等现象。
(二)白血病(leukemia )分型:
(1)传统分型:
根据病程分型:急性和慢性白血病 根据白血病细胞分型:急性或慢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 根据WBC数量分型:白血性白血病,非白血性白血病 (2)FAB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粒:红比值(myeloid erythroid ratio):正常值:2-4:1
临床意义:①粒、红比值正常
正常骨髓象 粒、红两系平行增多或减少 粒、红两系细胞基本不变化的造血系统疾病 ②粒、红比值增高
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化脓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单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③粒、红比值减低 粒细胞系减少
骨髓的组成及功能
骨髓组成:网状组织、基质、血管系统、神经和血细胞。
骨髓功能:骨髓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生成的唯一场所。 也是进行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一) 确诊诊断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 (二) 辅助诊断某些造血系统疾病 (三) 作为鉴别诊断的应用 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 二、血细胞的生成、发育规律及正常形态学特征

巨核细胞数大致正常或增多。
(四)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血象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不同程度减少。 •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 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 骨髓象 •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 • 出现典型的骨髓瘤细胞,瘤细胞在数量及形态上相差悬殊。 • 粒系,红系及巨核系细胞的比例随骨髓瘤细胞百分率的高低 而不同,可轻度减少或显著减少。
第三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
cy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bone marrow Introduction
This part introduces blood cells formation, development,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We can know some hematology characteristic of blood diseases.
男性:50-77umol/L 女性:54- 77umol/L clinical significance: 增高: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感染性贫血、肾病综合症等 4、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
参考值(reference range) :
男性 15-200ng/ml 女性12-150ng/ml clinical significance: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增高见于 溶血性贫血、再障,急性感染、肝病及恶性肿瘤等。
2、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 ) 血象:正细胞性贫血(normocytic anemia) l 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两者呈平行下降。 l 红细胞大小不均,可出现异常红细胞。 l 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 l 急性溶血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常增多。
骨髓象:
l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M:E比值明显降低。 l 红细胞系显著增生,可见异形红细胞。 l 粒细胞系相对减少,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 l 巨核细胞系一般正常。
• •
• • •
中性粒细胞比值减少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淋巴细胞系显著增多。 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均减少。 晚期巨核细胞减少。
骨髓象
(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的分类] 1 、难治性贫血。 2 、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 3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l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出现巨幼红细胞。 l粒细胞系相对减少,出现巨幼粒细胞。 l巨核细胞数大致正常或增多。
4、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正细胞性贫血 ①急性型: 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 红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减少,两者平行性下降,属正细胞正 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明显减少。
l l 粒细胞系相对减少,但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及形态 大致正常。 巨核细胞系正常。
[其他检查] 1、血清铁(serum iron,SI): 参考值(reference range): 男性:11-30umol/L 女性:9-27umol/L
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 SI减少: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慢性失血造成 的慢性铁丢失;铁摄入不足或需要量增加。 SI增加:铁的利用障碍或减少时。 2、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
六、 常见血液病的实验诊断 (一)贫血(anemia) : 男性:Hb<120g/L,RBC<4.0*1012/L 女性: Hb<110g/L,RBC<3.5*1012/L 1、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 病因:铁的需要量增加或摄入不足;
铁的丢失过多;
铁的吸收障碍。
•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M:E比值增加。
• 粒细胞系显著增生,常在90%以上,粒红比例明显增高。 • 幼红细胞增生受抑制。 • 巨核细胞早期增多,晚期减少。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 血象 • •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早期减少不明显。 白细胞数增高
白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血小板明显减少。 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减低。M:E比值正常。 粒、红两系细胞极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巨核细胞显著减少。 浆细胞分类比值增高。
②慢性型: 血象:表现为二系或三系细胞不同程度的减少。 红细胞、血红蛋白平行性下降,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减少,部分病例骨髓呈局灶性增生者,则可 有轻度增高。 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血清叶酸测定:
血清B12测定:
血象:大细胞性贫血(macrocytic anemia) l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减少。
l红细胞呈大小不均,可见各种异常结构。
l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 l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出现巨多叶核粒细胞。 l血小板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 骨髓象:
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M:E比值降低
一系或二系原始细胞明显增多。
因白血病细胞类型的不同其他系列血细胞均受抑制而减少。 涂片中分裂型细胞和退化细胞增多。
2 、慢性白血病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
血象
•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早期正常或轻度减少。 • 白细胞显著增高为突出表现。 • 血小板早期增多或正常。 骨髓象
五、正常骨髓象特点(normal bone marrow gram) 1、骨髓增生活跃(bone marrow active proliferation) 2、粒系统约占有核细胞的40-60%,原粒<2%,早幼粒<5%, 中幼粒和晚幼粒各<15%,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 <1%,细胞形态染色正常. 3、幼红细胞约占20%左右,其中原红细胞<1%,早幼红<5%, 中幼红和晚幼红约各占10%,细胞形态染色基本正常. 4、粒、红比值约为2-4:1。 5、淋巴细胞约占20%,均为成熟型。 6、单核细胞<4%,浆细胞<2%,巨核细胞于1.5*3cm骨髓片可 见7-35个,多为成熟型.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基本正常.
[血象]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icrocytic hypochromican anemia) 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减少,以Hb减少明显
轻度贫血时成熟红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异常,中度以上贫 血才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特征,严重贫血时红细胞中心苍 白区明显扩大而呈环状,并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及点彩红 细胞增多。
4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5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
血象:
• • • • 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减少。 红细胞呈大小不均,可见各种异常结构。 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