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音乐论文(仅供参考)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论文
不同的命运与斗争--我所感受的《朱比特》和《命运》摘要:本文从非理论的角度,纯主观感觉对比分析莫扎特最激情昂扬的交响曲《第四十一交响曲》和贝多芬的代表曲《第五交响曲》,看一看同为对生活的激情,却仍会因人而异。
关键词:《朱庇特》《命运》对比赏析莫扎特和贝多芬同为古典派音乐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却是风格迥异。
前者优雅恬美,后者则是奇崛昂扬;前者是不展露自己的丝毫情感,后者则更像是自我情感的无遗宣泄。
二者完全不同的风格使得笔者这样一个完全未进行过理论学习的人也有了一些非理论的感悟,下面就两支曲子的第一乐章进行对比分析。
《朱庇特》是莫扎特的最后一支交响曲,也是他少有的表达自身感情的作品之一;《命运》是贝多芬的九部抗争交响曲的高潮,两部作品都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从一开始的定调就决定了这两支曲子的不同风格。
《朱庇特》是C大调,更加的积极与阳光;而《命运》则选择了C小调,带上了更多的阴沉与严肃。
按我自己的想法,诗庄词媚,《朱庇特》正如词之媚,更加内敛含蓄,温和柔美,更加具有个人感;《命运》则如诗之庄,恢宏大气,毫无保留,宁死不屈。
下面分别谈谈我的想法。
《朱庇特》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刚入世的青年的逐步成长。
作为一个青年,虽然前方荆棘遍布,心中却永远充满着明亮的希望。
但也正是由于是一个青年,便带上了更多的从容与浪漫,这也就意味着他的斗争并不是那么的果断,他更多情况下是选择忍受。
然而当他忍受太多时,当他尝试各种方法都缓解不了时,他终于不在隐藏自己心中的想法,终于将自己的满腔热情一泄而尽。
而由于各种迷茫,各种诱惑,他一开始并非这么洒脱,直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后,他终于敢于面对现实,终于对于目标更加的坚定,而一个青年人也终于成长起来。
最后的三个重音,似乎正是他对这个世界,对于各种不甘的宣战。
相比之下,《命运》则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对自己一生的回顾,革命性与坚定性更强。
作品一开始就交代了主题,那几个强有力的音符似乎意味着人一出身就要开始奋斗不止。
古典音乐赏析论文
古典音乐赏析论文
古典音乐赏析论文
1、引言
- 背景介绍:古典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目的和意义: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古典音乐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对人们的艺术享受和个人修养的影响。
2、古典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 古典音乐的起源:从中世纪宗教音乐演化而来,受到宫廷与教堂音乐的影响。
- 古典音乐的发展阶段: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现代古典音乐。
3、古典音乐的特点及作曲家
- 音乐风格:优美、和谐、复杂,注重音乐结构和对位法。
- 奏鸣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多伦多可夫交响曲》等。
- 管弦乐曲:海顿的《交响曲》系列,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
- 协奏曲: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钢琴协
奏曲》等。
4、古典音乐的表演形式
- 管弦乐团表演:乐队编制、指挥、演奏技巧等。
- 室内乐表演:小型乐团演奏,强调互动和协同。
- 独奏音乐会:包括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大提琴独奏等。
5、古典音乐的影响与价值
- 艺术享受:深入情感体验、启迪思考、提升审美能力。
- 个人修养:培养品味、陶冶情操、提高情商与人际交往能力。
6、附件
- 指定乐曲的乐谱附件
- 著名作曲家的简介附件
7、法律名词及注释
- 版权:指作品的独占性权利,包括复制、发行、表演、演
奏等。
- 知识产权:指智力创造活动产生的权益。
- 著作权:指对作品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 演出许可证:一种法律凭证,允许持有人公开表演特定音乐作品。
浅谈欧洲古典音乐鉴赏相关论文参考(3)
浅谈欧洲古典音乐鉴赏相关论文参考(3)♫♫♫☞☞欧洲古典音乐论文♪♪♪♫♫♫♫☞☞古典音乐论文♪♪♪♪♪♫♫♫☞☞欧洲音乐的论文♪♪♪♪♪♫♫♫☞☞古典音乐论文题目♪♪♪♪♫♫♫☞☞古典音乐论文文献♪♪♪♪欧洲音乐论文篇1浅谈欧洲印象主义音乐一、印象主义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因素从音乐史角度看,印象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属于相互对抗、排斥、分化和反叛的两个派系,但由于艺术构成的美学观念的不同,其间在观念、技术上延续性的“对接”格式也不同。
从表面上看,自然科学“否定之否定”法则使传统秩序有了“质”的转变,但从比较学角度看,由于印象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在时间上的重叠以及音乐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等原因,两者之间所存在着的“亲缘”关系为新的认识视角提供了第一个理论上的依据。
但是,两者之间不能绝对等同。
浪漫主义音乐的标题性内涵往往包含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它直接抒发人的现实感受,具有强有力的感染作用和对人现实情感的触动力量。
而印象主义音乐中的标题只具有象征性意义,其目的是要唤起一种意境和感官印象,即一种朦胧的气氛。
它常常以视觉性、形象化并具有一定情绪的事物作为标题,将音乐表现对象界定在了一定的空间,不像浪漫主义标题音乐那样直接讲述或直接翻译音乐的标题内容,它并不去表达某种固定的情感变化,也不试图去歌颂、怀念或是讲故事,而是故意回避传统,以求得与既定法则的不同。
例如,肖邦的前奏曲,他是把前奏曲纳入钢琴音乐范畴的创始者。
与印象主义音乐相比较,德彪西的两部钢琴《前奏曲》也都有着情调细腻、意境丰富、内容具体的小标题,也含有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形式因素,但是,这些标题多是对作品内容的暗示,没有浪漫主义宣泄个人极端化情感的实质内容。
德彪西的目的在于表现音响色彩对大自然的绘画功能,对意境、气氛、幻象的营造以及作曲家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的某种再现,它的标题原则是力求体现作品本身所蕴涵着的诗情画意;而不是展开情节、渲染矛盾的“具象”注释,以及反映出两个乐派之间一种独特的“对接”现象。
古典音乐鉴赏结业论文
古典音乐鉴赏结业论文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古典音乐鉴赏结业论文姓名:李文婷学号:【摘要】本学期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课让我对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各个时期的风格流派、代表作品和音乐家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但对社会历史背景涉及不深,因此本文将。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将利用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各时期作品风格的产生原因作出分析。
因为,社会的历史文化形态和性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音乐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相应的,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历史文化特性的指向标。
本文将分析古典音乐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西方音乐风格和形式的变化与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性。
【关键词】音乐风格与形式西方社会历史文化古希腊与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正文】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4、5世纪—公元5世纪):宗教哲学内容、乐理初探、走下神坛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音乐是由各种神创造的,它与宗教观念保持密切联系。
主要是单声部的,只有旋律,没有和声或对位。
增强音乐的动力性体现在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对比、对话。
当时的音乐几乎全部都是即兴表演。
(因为当时没有发明准确的记谱法)在表演的时候,更多的是将音乐与歌词、舞蹈结合在一起,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与诗歌的旋律节奏紧密结合。
宗教:神话祭祀古希腊人认为音乐起源于神,人们当时认为音乐是有魔力的,它能治病、净化肉体和灵魂、能在自然界产生奇迹。
(圣经中的旧约中也有提到)音乐和宗教仪式密不可分,宗教当时大部分是歌颂神的,所以音乐依附着宗教一起发展起来。
文化:古希腊悲剧并且公元前4世纪前后,古希腊悲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着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在他们的戏剧中,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
因为他们发现,在戏剧中如果加入音乐,会使戏剧更加的丰满,更能打动观众。
所以,古希腊早期的音乐就此产生。
音乐鉴赏论文-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
以莫扎特为例浅析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广告系1003 陈毅 201007670103本学期学习了音乐鉴赏课,对古今中外的音乐史和各时期的音乐特点略微了解。
我综合这门课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自己上网搜集的一些资料,以莫扎特为例对欧洲音乐史中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进行浅析。
古典主义时期主要是指欧洲音乐史1750年至1827年左右这70多年的历史阶段。
18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场哲学和思想的革命运动,即启蒙运动,对整个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对当时的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采取怀疑或反对的态度,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动的基础,相信实用性实验知识的效用和相信普遍自然感觉的价值,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欧洲的一个音乐文化中心,在这里形成了以莫扎特、海顿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是古典音乐的发祥地,莫扎特和海顿都在这里度过了自己创作的成熟时期,所以以他们为代表的作曲学派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社会文化特质表现为强调人性解放,崇尚英雄主义,追求人权平等。
本文只通过莫扎特这一位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代表来简单阐述古典主义时期主要的音乐风格。
奥地利音乐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1791)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三岁弹琴,四岁识谱,五岁开始作曲,小小年纪就名满京都,轰动全欧。
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被誉为“音乐的上帝”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
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合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他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其钢琴作品在他音乐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20多部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20首,还有回旋曲和幻想曲等。
西方音乐鉴赏相关论文范文
西方音乐鉴赏相关论文范文对西方音乐的鉴赏,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热爱高雅艺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方音乐鉴赏论文,供大家参考。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篇一《关于西方音乐的鉴赏》摘要:巴洛克时期以及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欣赏;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鉴赏;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分析其音乐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历史背景; 西方音乐史; 文艺复兴在这音乐的长河中,一部分的经典之作都来自于西方,西方音乐的起源大致始于巴洛克时期以前,而这一部分又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古希腊时期;②中世纪时期;③文艺复兴时期。
而后又在巴洛克时期出现了伟大的歌剧,歌剧《优丽犹茜》就是流传下来最早的完整的歌剧,其作者是李努基尼和佩里,到了古典主义时期,主要是歌剧及器乐的发展。
如:喜歌剧,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奏鸣曲、协奏曲……“音乐是唯一真正生存的艺术,它的振颤律动,也就是生命的要素,任何有生命的地方也必然有快乐。
”是著名钢琴家帕德莱夫斯基对音乐的认识,他的这一精湛见解揭示了音乐和人生的关系。
的确,当我们陶醉于优美的乐海时,那典雅抒情的小夜曲使你心旷神怡;那流畅轻盈的舞曲使你温文尔雅;那铿锵雄壮的进行曲使你精神振奋;那优美如梦的室内使你充满冥想;那史诗传奇般的交响乐使你情志高远;那刚劲有力的时代曲使你豪情满怀。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作为一种情感艺术,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道德素养,推动人们奋发向上,一般认为音乐的目的有三种:即道德教育,消遣闲瑕和精神方面的享受。
音乐中所含有的情感与理想,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在影响人们情感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意志。
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一曲解围”“四面楚歌”的成语,就是音乐战胜对方的例子。
我们熟知的《马赛曲》,《义勇军进行曲》,《第三英雄交响曲》以及《列宁格勒交响曲》都极大的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引导人们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生活。
西方古典音乐论文(仅供参考)
一次聆听,永远的最爱过去最先接触流行音乐,然后也会听点中国的《高山流水》、老师给听的《梅花三弄》等,一直对西方古典音乐觉得很神秘。
第一次正式地听西方古典音乐是在高中的音乐课,那时,老师给我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开场的那种气势,一瞬间就吸引了我的所有注意力,觉得好像每个细胞都在跳动、每个音符都在面前战斗,从没对一首歌有过这感觉。
一首歌,一部曲子,或者说更像是一系列于在眼前活蹦乱跳的音符,听惯了流行音乐的喧嚣与浮躁,这对我来说不得不说是一次巨大的心灵冲击。
记得以前小学课本好像有一篇文章《月光曲》,通过文章的描述就能感受到贝多芬的《月光曲》的那份静谧,深情。
时隔多年,再次听到贝多芬的音乐,又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
从那以后,我就深深地感觉到古典音乐能够带给我们的东西,不是那些个流行、摇滚所能比的。
所以自己也会去搜索西方古典音乐的信息,但是都只是些碎片。
直到大学公选课才再次有机会去学习之,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西方音乐鉴赏”这门课。
通过学习也简单地了解了西方古典音乐,才知道原来:什么亨德尔、巴赫啊,什么莫扎特、贝多芬啊,什么肖邦、施特劳斯啊,其实是不同时代的,风格也是有差异的。
巴洛克时期维瓦尔第的《四季》由四首三乐章的协奏曲构筑而成,分别描绘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回大地,安静悠闲,欢快舞蹈;夏日沉闷,烦躁不安,雨后舒畅;秋收欢腾,沉醉无声;冬风寒冷,温暖宁静。
亨德尔的《弥赛亚》,听了给人一种伟大,庄严,神秘的感觉。
巴赫《马太受难曲》再现了耶稣被犹大出卖、被捕、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仿佛就在眼前一样真实。
《G弦上的咏叹调》也是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只用G弦就能演奏如此动听的音乐,仿佛在讲一个故事。
这个时期跟后面出现的古典音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严谨,但是同时也很纯真。
可以看出亨德尔主要是在歌剧方面有较多成就,维瓦尔第对小提琴音乐的贡献不容小觑,而巴赫则是西方音乐之父,不仅有许多动人的乐章,更是开启了演奏会的先河。
[整理版]西方音乐鉴赏论文
浅谈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内容摘要:文章浅谈了西方音乐中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中的一些对比以及各时期出现的代表音乐家关键字: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欧洲音乐史中的17世纪初叶至18世纪中叶的这段时期被称为“巴洛克时期”。
更准确的说是始于1600年而结束于巴赫逝世的1750年。
这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中的第一个伟大时期。
“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 一词。
它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规则的珍珠”;二是“荒谬的思想”。
显然,用这一词语来概括1600—1750年这一段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是带有贬义的。
当时人们确实认为“巴洛克”的音乐是“怪异”、“夸张”甚至是“畸形”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一时期音乐的艺术风格,“巴洛克”一词也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贬义,而成为专门指代这一时期音乐风格特点的专有名词了。
巴洛克时期是欧洲音乐迅速发展的时期,许多重要的声乐、器乐以及综合的音乐体裁如歌剧(包括正歌剧、喜歌剧)、大型声乐套曲(包括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协奏曲(包括大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奏鸣曲(包括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及独奏奏鸣曲)等作曲家代表:巴赫、维瓦尔第。
巴赫建立起了经典的音乐根基,把巴洛克音乐发展到了巅峰。
他是音乐中的牛顿。
无论以后音乐如何发展,就算再来一个音乐中的爱因斯坦颠覆了十二平均律,还是没有人能超越他。
听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你会深陷于沉默的悲哀;听贝多芬的“悲怆”,你会激奋而不能自拔;听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你会不自禁地感到甜蜜安详。
但是听巴赫,无论是平均律、布兰登堡协奏曲、哥德堡变奏曲还是无伴奏大、小提琴奏鸣曲,你都不会被强加任何感情,也没有评论敢确切地说出什么旋律应该代表什么样的心情。
这就是浪漫派音乐比巴洛克音乐浅薄的地方!!巴赫的作品中决没有过分的感情流露。
它采用的是宗教对美的认识,摈除了额外的热情,仅剩下理性的思考和庄严的情感。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共5则范文)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共5则范文)第一篇:西方古典音乐鉴赏(共)西方古典音乐鉴赏摘要:音乐是一个宇宙,音乐中有一切。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是使人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
因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重视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气质,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肖邦的音乐风格处处透露着优雅、细腻、精致,色彩性的和声处理的很有独特性,使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浪漫。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霍夫曼曾说过“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义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
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中。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绝大多数人偏爱于流行音乐,它时尚、动感、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
但是提到古典音乐会想起一个现在很少提的概念—严肃。
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会认为是比较刻板、沉重的音乐。
大多数人认为像这类的古典音乐,年代悠久,离我们的时代好遥远。
比起古典音乐,青年人更喜欢听流行音乐。
一直以来我也是抱着这种思想,以前我只关注流行音乐,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交响音乐会,听到古典音乐只是匆匆扫过,只是觉得气势很磅礴,场面很壮观而已。
对古典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
可是这学期,我上了古典音乐赏析的选修课,我开始真正接触到古典音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
抱着欣赏与学习的态度,通过每节课欣赏古典音乐,我渐渐对古典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
我发现古典音乐与我之前感觉的完全不一样,它是完美、优秀、经典的。
要真正听懂古典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西方历史背景知识。
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会更高一个层次。
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当你真正沉浸在音乐中时,你会忘掉世俗中一切繁杂的事,尽情的畅游在音乐中!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步,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很重要的!在古典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感悟音乐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广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适应时代的挑战。
为了使我们的人文修养更上一城楼,学院在这个学期为我们开设了《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这门课,由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梁静梅老师为我们上。
当我上完这门课的第一节的时候,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我感觉我听到了“音乐” ,听到了真正的音乐。
从这以后,我深深的爱上了这门课,并对音乐有了更深的感悟,感谢梁老师。
我是个乐盲,卡拉ok也是野狼嚎,MP3和CD究竟啥区别,这么多年也没搞懂,反正就知道流行歌曲听着顺耳就是好歌,也搞不懂那些天天听音乐的人能听出个啥!反正我的音乐就是mp3的世界足够了。
自从上了《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这门课以后,彻底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老师为我们放的那么音乐当中,有的雄浑高亢,有的低回婉转,有的欢快舒缓,有的酣畅淋漓,有的激情四射,有的情意绵绵,有的悠长深远,虽然我听不懂音乐的内涵,但是这些旋律足以使我不停的大呼:“音乐原来可以这么听!”我从小到大从没听过如此震撼心灵的声音,那声音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轻而易举的改变了我对音乐的认识,似乎发现了一扇窗户,一扇渴望已久的窗!到现在我都无法用言语表达我当时那种兴奋、惊奇、冲动的感觉,脑子里始终回味的就是哪清晰透彻、震撼心灵的音乐!真是太棒了!在学习《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课前,我对音乐的认识更多的是在流行音乐方面。
之所以更关注流行音乐,是因为它的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接受。
而对于其他方面的音乐,我则是一只半解,而这学期的《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课使我开阔了眼界。
在《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课上,我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静听是沟通的开始。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老师的角色像是一个导游,引导着我们直接面对音乐,体验音乐,同时也给我们留有想像的空间,这使我们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在课上,我们都欣赏了民乐,管弦乐,钢琴曲,小夜曲,中国古典音乐梁祝,歌剧等.在课上,老师也为我们介绍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像音乐最基本的要素有节奏和旋律,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巴洛克音乐.还介绍了像贝多芬和肖邦等音乐大师的一些作品.这些音乐知识都很吸引我。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论文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论文浅谈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发展认识正文:在我大一的时候曾经连续花了两天看了为纪念莫扎特诞生250周年而制作的《莫扎特传》和为Beethoven专门制作的《永远的爱人》,又同时喜欢上了日剧《交响情人梦》,再加上从小学习钢琴和声乐的缘故,在高中三年里,我专门对“西方古典音乐和钢琴的完美结合”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认识,在对交响乐的研究上也有了自己初步的想法。
在此,我很乐意和老师分享一下自己的拙见。
首先,大体介绍一下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
在J.S,Bach出生之前,是音乐界著名的巴洛克音乐时期,之后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音乐,大致从Bach到早期的Beethoven,这一时期称为古典音乐时期。
在Beethoven去世后,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开始发展,Chopin和Franz Lizst崭露头角。
下面,我就顺着这条线来阐述一下我对各个音乐家的认识。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J.S.Bach。
20世纪的评论家和作家这样评价Bach:“他是巴洛克音乐的巅峰人物,艺术史上的巨人。
他将自己触及到的一切发展到极致,对作曲技巧的掌握无与伦比”、“他的管风琴音乐将科学与诗歌、技术与情感、精湛技巧和高贵思想融为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对Bach最初的认识是在学习钢琴的时候所学到的一首著名的曲子《G大调小步舞曲》,在学习了他的《C大调前奏曲》和《风笛舞曲》以后,我对他的音乐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和谐”。
为了推广十二平均律定音法,Bach在1722年先后创作了上下两集《平均律钢琴曲集》,每一集二十四首套曲,分别建立在不同的大小调上,每首套曲又各有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Bach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也是他音乐创作的巅峰,彪罗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
我最佩服Bach的一点就是他的十二平均律,学音乐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巴赫在音乐界的地位就如同牛顿在物理界的地位一样。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结课论文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结课论文我眼中的西方古典音乐家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摘要: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可以提高我们的节操,升华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妙的动听的世界,随时随刻的满足我们的精神世界。
让我每时每刻都能体会到音符的美妙。
而西方古典音乐更是音乐的精品,更能让我们的精神和灵魂都能的到放松。
通过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
音乐不仅仅是用来听的,更是需要用心感受的一种艺术,一种发展内心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潜意识。
关键词:古典主义西方音乐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正文: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这堂课所介绍的是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包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名家的作品,这些古典主义音乐的作品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发挥着不可小窥的作用。
音乐,它能够表达出人的喜怒哀乐,能够表达出排山倒海的宏大气势,也能表现出曲径通幽的安静祥和。
它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承载人的思想,描绘人的生活体验,表达人的思想情怀;它也能通过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展现纯粹的声音之美。
西方的古典主义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
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有各种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在课堂上我们欣赏了欣赏了巴赫、贝多芬等著名音乐大师的音乐,这些音乐或轻愉欢快,或深沉浩瀚,从中可以感受到西方古典音乐的那种独特的魅力。
在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中,“音乐天才”莫扎特、“乐圣“贝多芬、巴赫、肖邦等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每一事物的产生都有相关的条件和基础,而这些事物产生的前提也将恰恰成为推动事物发展,18实际中后期的欧洲,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社会的变迁都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壮大的动力。
从经济上讲,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正处于科技发现和发明不断涌现的时期。
西方古典音乐~论文
浅谈西方古典音乐与当代大学生摘要:我们生活在被音乐包围的时代里。
在各种音乐形态里,西方古典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们,并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意境之美,灵魂塑造之美,时空跨越之蔓,成就了西方古典音乐的魅力。
然而,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知态度是:“传统严肃的”、“经典高雅的”、“高深难懂的”,在欣赏时产生了很大的距离感。
众多的因素使大学生排斥古典音乐,更谈不上对古典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最重要的是为他们讲解古典音乐的真正涵义,带领他们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音乐鉴赏力。
关键词:大学生;西方古典音乐;欣赏认识态度;校园文化建设审美。
一、西方古典音乐的魅力在世界音乐的艺术文化长河里,西方音乐作为重要的一支,独具魅力。
现在,西方古典音乐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商场、餐厅等各种场所的背景音乐,甚至突然响起的手机彩铃等,都有可能是西方古典音乐。
一部成功的电影或是电视剧少不了美妙的音乐,而古典音乐在这方面更占有优势,常常作为背景音乐。
如果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被古典音乐包围的世界里。
西方古典音乐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渲染气氛的意境之美不同风格的曲子蕴涵着作曲者所要抒发的不同的情感,它的意境就不相同。
聆听古典音乐的时候,不同的曲子同样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当我们欣赏维瓦尔第的协奏曲《春》的时候,音乐通过独奏小提琴和乐队之间的对比,表现出春天蓬勃的朝气,营造出一个“春天来了,鸟儿欢唱,欣喜若狂,来把春报。
泉水潺潺,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
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转瞬风雨停止,鸟儿重又歌唱”的美妙意境。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会有孤独、忧郁、困惑和伤感的情绪。
这时,忧郁哀伤的曲子很容易触动心弦,如柴可夫斯基的幻想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以莎士比亚的同名悲剧为题材,描写了情侣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两个家族的世仇而不能结合,最后双双身亡的悲剧故事。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则给人完全不同的音乐感受。
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与风格特征论文(共2篇)
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与风格特征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论欧洲古典音乐时期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朦胧色彩风格特征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因而西方音乐史上以印象主义音乐作为对其音乐的概括,德彪西也由此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缔造者。
最初的印象主义是由绘画所衍生出的描绘性术语,源自于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
从此以后,印象主义逐渐开始向音乐、文学等不同艺术领域渗透。
在音乐领域,印象主义主要利用音色与和声来唤醒听众感官和意境印象的一种作曲立场。
印象主义对印象色彩的修饰和感觉较为重视和强调,与印象主义绘画相比,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理念并无二致。
一、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形成克洛德·阿西尔·德彪西生于1862年,卒于1918年,是法国著名作曲家。
自学生时代起,德彪西就表现出离经叛道、独立不羁的自由天性,他对于音响色彩做出大胆探索,例如使用钢筋演奏一部分全音音阶、十一和弦以及增和弦等,对于传统演奏规则不予遵循,德彪西因此而受到音乐教师的批评。
《春天》这部具有很强色彩性的管弦乐作品创作于1887年,其中已经蕴含了印象主义的早期创作迹象;1890年,德彪西开始密切地与一些象征派诗人交往,如路易斯、魏伦以及马拉美等,这些诗人的艺术观点以及思想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彪西的创作理念,与此同时,印象派绘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德彪西有所启发。
1890年到1910年间,德彪西在此期间以其旺盛的精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从《牧神午后》、《夜曲》,到《大海》、《意象三首》,德彪西的个性化的管弦乐色彩与和声、独具魅力的音乐语言攀至高峰。
而印象主义歌剧《佩里雅思与梅里桑德》、钢琴曲《版画集》、《意象》以及《钢琴前奏曲》则意味着德彪西印象主义风格臻于成熟。
西方古典音乐论文
在学习完西方古典音乐以及相关背景知识之后,古典音乐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我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认识不断加深。
我对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史以及相关人物特别感兴趣。
因此,在这里我要提到两点,一个是贝多芬。
另外一个则是西方古典音乐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影响。
其中不得不提被称为“乐圣”的贝多芬了,他在很早的时候就显露了音乐的才华,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他创作了许多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等等。
因此,他曾经写过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的交响曲,打算献给拿破仑,然而拿破仑的称帝的消息使他失望,因此,他想把曲谱撕掉,然而,他的徒弟劝阻了他,劝他不要因此而撕毁曲谱,最后,他把它改名为《英雄交响曲》。
他一生坎坷,没有结婚,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但这并没有使他沉默和消极,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
听不见声音,对于一个常人来说都是一个晴天霹雳。
更何况是以音乐为生的音乐家贝多芬了,因此,这对他是一个很残酷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自己,在隐居期间,他完成了《月光曲》。
接下来,当我们提到西方的古典音乐时,我们就会想到中国的现代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现代音乐表面上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类型,它们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音乐特点与表现形式,还有音乐组织形式,但从本质上来看,中国现代音乐其实是对西方古典音乐的一种创新,从西方古典音乐中借鉴而来的。
如:周杰伦的《夜曲》引用的是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SHE 的《不想长大》引用的是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第一乐章,蔡依林的《离人节》引用的是肖邦的《离别曲》、《E大调练习曲》,五月天的《垃圾车》前奏引用的是波兰女钢琴家、作曲家巴达捷夫斯卡的《少女的祈祷》等。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论文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论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十分重要的地位,很多人都喜欢学习一些西方古典音乐,那么今天小编我就来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些西方古典音乐的论文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论文篇一=在大学的音乐选修课,是我们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大部分,虽然我们都不怎么懂得音乐,但是听音乐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享受.音乐选修课对我们大学生都是很有意义的。
音乐是一门艺术。
艺术的风格、艺术的形式,正如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它们之间是互补互存,百花齐放,而绝不是什么竞争关系。
可以说,一部音乐的历史,就是将音乐与生命割裂的历史,就是将音乐与生活分离的历史,就是将音乐变成音乐家的音乐的历史!这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所建立的历史功绩。
当然,我们现在不可能再回到自然春所生活的自然状态中去,但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启迪,促使我们呼唤:音乐对于人的道德,情操的影响,内修的作用,古今中外已有许多思想家、哲学家、音乐家作过说尽的、精辟的论述,应该说,音乐对于当今人欲、物欲横流的社会比起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需要.。
音乐选修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音乐选修课。
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目的是培养人,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还发展了个性与特长,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
勿庸讳言,音乐选修课作为素质音乐选修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一点上,音乐选修课和素质音乐选修课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西方音乐论文
我所认识的西方音乐摘要西方音乐随着时代地不断发展也不断的演变,其中也不断的涌现了一大批的著名音乐家,给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了很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
无论是古典,还是通俗都有其存在的魅力。
让我们在了解音乐史的过程中于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以得到更完整的美的体验。
关键字:音乐;发展;古典;通俗;多元化从第一课的五线谱到各种乐器的介绍,第二节课介绍构成的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节奏、速度、和声、曲式……,第三课介绍维也纳的古典音乐,介绍了诸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世界著名音乐家,第四节课又邀请了管乐团的成员给我们分别演奏了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长笛,第五节……甄老师的课把我们从一个音乐盲渐渐的带到了在音乐天堂的门口的欣赏者,当然要跨进这扇艺术的大门还需要我们自己的不断摸索,不断体会,正如夏小汤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学着成为一个能真正欣赏高雅艺术的人。
音乐能传达人们的声音,表达人们的情感,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始终流淌不息。
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音乐就如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历史一样,在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风貌,并且在其发展演变中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于是也就有了我们今天所谓的古典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之分。
首先从时间概念上考虑。
古典音乐,就西方古典音乐而言,classical有古希腊罗马传统之意,又有经典之意;我们接触到的古典音乐也就是西方传统下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
因此它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精华,大多数作品是经过历史考验,被人们接受的。
又因为人类的文化和艺术门类大多在思想上是融会贯通的,因此古典音乐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在审美以及其他艺术价值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但是所谓古典,无非是今人眼中的古典,也是在过去时代产生的艺术形式下的古典,狭义的讲也是西方交响乐式的古典。
西方古典音乐在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沃土上诞生。
15至16世纪,文艺复兴使交响乐一词几乎囊括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
巴洛克时期,它又接纳了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声乐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等器乐曲。
论文题目西方古典音乐文化 (自动保存的)
西方音乐文化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学科(专业)所在学院摘要音乐是音符的的华章,但并不是音符的机械组合,而是承载了人们丰富的情感,爱与恨,幻想与恐惧.和喜怒哀乐。
而这些情感的抒发,从音乐家到广泛的听众传递开来,就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文化.我们看西方古典音乐,会发现这些璀璨夺目的瑰宝也并非空洞的音响游戏,而是代表了一种文化.从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巴洛克音乐,到古典音乐和浪漫时期音乐,都无不带上了自己那个时代文化深深的烙印,它们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事实上也推动着整个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从宗教,理性,人文三个方面探讨西方音乐是如何以一种文化展现的。
关键词西方音乐宗教毕达哥拉斯人文西方音乐中的宗教文化以中国古典音乐为代表的东方音乐着力表现悠远深长的意境,注重情与景的交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西方音乐则要严肃许多,尤其是具有浓厚的宗教性。
西方音乐的宗教性质在中世纪时期尤为明显。
中世纪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一个黑暗的时代,在这漫长的一千年里,整个欧洲笼罩在教会的禁锢与压制之下。
“中世纪是从粗野原始状态下发展而来的,它从没落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
罗马天主教会在思想意识上处于统治地位,在教会严密禁锢下,堕落到愚昧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深渊。
圣经被认为是绝对权威的,是判断是非的威严标准,一切权威性的解释都是来自于上帝。
此时的欧洲政治和社会结构土崩瓦解,生活困苦,一派萧条,以后接踵而来的是漫长而迟缓的复苏。
以次为背景,中世纪的音乐很大一部分以宗教音乐,教堂音乐的形式呈现。
在修道院中,人们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从事宗教仪式的歌唱。
而且大多数中世纪音乐作品为声乐作品,教堂在僧侣们的发音,注意力和音色方面要求相当严格。
具有代表性的格里高利圣歌作为罗马天主教教会礼拜仪式的音乐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为祷告着和礼仪活动营造了庄严的气氛,传达着一种平静,超凡脱俗的感觉,它代表着教会的声音,而不是任何人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聆听,永远的最爱
过去最先接触流行音乐,然后也会听点中国的《高山流水》、老师给听的《梅花三弄》等,一直对西方古典音乐觉得很神秘。
第一次正式地听西方古典音乐是在高中的音乐课,那时,老师给我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开场的那种气势,一瞬间就吸引了我的所有注意力,觉得好像每个细胞都在跳动、每个音符都在面前战斗,从没对一首歌有过这感觉。
一首歌,一部曲子,或者说更像是一系列于在眼前活蹦乱跳的音符,听惯了流行音乐的喧嚣与浮躁,这对我来说不得不说是一次巨大的心灵冲击。
记得以前小学课本好像有一篇文章《月光曲》,通过文章的描述就能感受到贝多芬的《月光曲》的那份静谧,深情。
时隔多年,再次听到贝多芬的音乐,又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
从那以后,我就深深地感觉到古典音乐能够带给我们的东西,不是那些个流行、摇滚所能比的。
所以自己也会去搜索西方古典音乐的信息,但是都只是些碎片。
直到大学公选课才再次有机会去学习之,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西方音乐鉴赏”这门课。
通过学习也简单地了解了西方古典音乐,才知道原来:什么亨德尔、巴赫啊,什么莫扎特、贝多芬啊,什么肖邦、施特劳斯啊,其实是不同时代的,风格也是有差异的。
巴洛克时期
维瓦尔第的《四季》由四首三乐章的协奏曲构筑而成,分别描绘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回大地,安静悠闲,欢快舞蹈;夏日沉闷,烦躁不安,雨后舒畅;秋收欢腾,沉醉无声;冬风寒冷,温暖宁静。
亨德尔的《弥赛亚》,听了给人一种伟大,庄严,神秘的感觉。
巴赫《马太受难曲》再现了耶稣被犹大出卖、被捕、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仿佛就在眼前一样真实。
《G弦上的咏叹调》也是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只用G弦就能演奏如此动听的音乐,仿佛在讲一个故事。
这个时期跟后面出现的古典音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严谨,但是同时也很纯真。
可以看出亨德尔主要是在歌剧方面有较多成就,维瓦尔第对小提琴音乐的贡献不容小觑,而巴赫则是西方音乐之父,不仅有许多动人的乐章,更是开启了演奏会的先河。
古典音乐时期
海顿,“交响曲之父”,《告别交响曲》里面包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海顿的睿智。
包括《惊愕交响曲》《时钟交响曲》等,都深刻地反映出海顿纯朴、明朗、幽默和乐观主义音乐风格。
莫扎特自然不用多说,接触过西方音乐的都知道这位“音乐天才”,《魔笛》带着庄严、肃穆的气息,有点政治倾向。
《小夜曲》令人愉悦的旋律,让人能够轻松自在地融入其中,充满激情和活力,让人忍不住地跟着轻轻地摇摆。
时而跌宕起伏,时而轻松愉快,你会感觉:“根本停不下来”。
《朱庇特交响曲》莫扎特最后的一部交响曲,其恢宏的气势和发挥到极致的复调曲式使其成为交响乐领域杰作中的杰作。
此作品甚至带点浪漫主义色彩。
贝多芬,从他的《命运交响曲》开始接触古典音乐,此曲实在乃鼓励人永不言弃之“利器”。
《英雄交响曲》原本是为拿破仑写的,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才改成了《英雄》,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
《月光奏鸣曲》会让你感觉时而浮想联翩,时而静谧舒适。
在贝多芬已经完全失聪时,写下了《田园交响曲》,虽说是“田园”,但感觉更多的是通过对田园生活的回忆表达人的情感。
这个时期的音乐继承了欧洲传统的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成就,确立了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重要的音乐形式。
继承了巴洛克时代的理性,但是却更多的融入了人们的情感,达到一个统一点。
海顿正如它的音乐风格,乐观,真诚,幽默。
莫扎特的音乐充满着华丽感,有种亲切感,总是带给人纯真的心态。
贝多芬经历太多的艰难困苦,所以给人感觉到一种顽强抗争的生活态度。
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的音乐家太多,比较熟悉的只有几位:
舒曼,“诗人音乐家”的称号是有根据的,比如《诗人之恋》就是来自海涅的《抒情的间奏》的六十五首诗。
《蝴蝶》来自舒曼读过的小说,总的来说这部曲子或快或慢,就是很飘逸了。
没去过狂欢节,但是听听《狂欢节》就可以感受到屏幕上的狂欢节的热闹。
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春之圆舞曲》从开场就洋溢着青春活力,强烈而短暂的旋律有如春回大地般生机勃勃,身体会有想跟着舞的冲动。
《皇帝圆舞曲》整首曲子让人觉得场面宏大,气氛舒缓,又不失端庄严肃,娓娓动听。
听到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时,觉得挺有意思的,虽然未完成,但也有两个完整的乐章,于形式上看来是未完成,于音乐本身和影响力来说已经是完美了。
整部曲子听下来,感觉有时激昂舒畅,有时低落忧郁,恰似一个人的内心写照。
《第九交响曲》包含了萦回不尽,波澜层迭的感情,爆发如火山喷薄,铿强有力,每个音符都紧扣心扉。
还有不得不提的“肖邦”,《降A大调英雄波兰舞曲》描述一位波兰民族英雄抵抗外敌入侵的光辉史诗,此曲气势磅礴,波澜壮阔,但结束时却又引人深思。
《降E大调夜曲》只觉得平淡、优雅、饱含诗意。
《革命练习曲》激情澎湃,带
有特殊的感情。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一时灵感而写出的富有浪漫气息的曲子。
这个时期感觉加上了更多的民间元素,不像之前两个时期那样很多宫廷元素,也有更多对自然的描述,更多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不管是器乐独奏,还是即兴曲,叙事曲,谐谑曲等,都各具特色。
学习诚可贵,古典价更高
在人们的固有思维中,西方古典音乐简直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好像跟普通人基本没什么关系,反而是那些现代流行音乐更贴近人的生活。
其实不然,流行音乐只是些商业的产物,是一种堪称“鸡肋”的音乐形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反观,其实听过了古典音乐,才懂得什么是“低调、奢华、有内涵。
”
古典音乐大不相同的是,它能带给我的是在我感到无聊时点燃一份激情、在我不胜烦躁时创造一丝宁静、在我心情低落时给予一次安慰。
处于浮躁的社会,只有在这样的古典音乐中,才能找到那份平静。
我觉得“听西方古典音乐”是“大学生提高素质”的充分必要条件一点都不为过。
因为,当你被复杂的数理题目或其他东西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一曲《命运交响曲》会让你觉得自己碰到的困难好像不过如此,一曲《G弦上的咏叹调》会让你觉得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爱开玩笑,一曲《春之圆舞曲》会让你感觉又能满状态地继续奋斗。
这些古典音乐都好像有魔法似的,总能让人觉得自在,总能创造一个新宇宙。
在不经意间,似乎又是有意的,包容了我的所有感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