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读后感 1《丝绸之路》这篇文章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歇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展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丝绸之路的贸易给东西方带来的巨大影响,让人惊叹。
“丝绸之路”,一条贯通东西方贸易的交流之路,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丝绸之路向来担任着重要角色。
在古代,他让文明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现代,像丝绸之路一样的开放之路也让世界变得更加繁荣。
我国的改革开放就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好处。
在遥远的西方,大量的中国商品涌向国外市场,随处可见:“madeinch ina”。
在中国,文化交流,商品贸易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比如电脑、电影、汽车等各种商品贸易,都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总而言之,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改革开放所获得的成就,都是各国人民沟通、往来、贸易的功劳,可见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开放交流之路都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
通过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国家之间惟独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干互相发展,,吸收丰富的文化长处,让国家强大起来,如果你把自己的长处藏起来,不跟别人交流,那你永远也不会发展。
《丝绸之路》读后感 2《丝绸之路》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歇古国交流的生动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故都长安,往昔向来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所以"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
张骞在公元前 119 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在此,我十分敬佩张骞,他真是一个爱国爱民,顽强不拔,开辟进取的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模范。
"丝绸之路"着走群独傲是历史的浓缩,也是昔日辉煌,繁华的见证。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国家之间惟独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干互相发展,吸收丰富的文化长处,让国家强大起来,如果你把自己的长处藏起来,不跟别人交流,那你永远也不会发展。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历史书,作者彼得·弗兰科潘通过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文明的交汇融合、互通有无的历史。
这条道路始于两千多年前,连接了中国、印度、中亚、伊朗、中东、地中海、欧洲,是一条贯穿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它不仅仅是一条商业通道,更是一条文化交流、宗教传播、政治互动、战争征伐、瘟疫传播的历史舞台。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仅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更深入挖掘了丝绸之路上的各种文明、种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
例如,他讲述了中国丝绸的制造过程、佛教的传播过程、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伊斯兰教的形成、蒙古帝国的征服、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崛起等等。
这些历史故事,让我对各种文明的发展和交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理解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此外,作者还通过讲述丝绸之路上的战争、政治争端和灾难,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阴暗面。
例如,他讲述了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在边境争端中的冲突、蒙古帝国的屠杀、黑死病的传播等等。
这些历史事件,让我看到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血腥和痛苦,也让我意识到了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历史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仅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更深入认识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了和平、合作、互信的重要性,希望人类社会能够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地理线路和文化交流;2. 掌握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影响;3.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如历史、地理、文化等;4.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2. 丝绸之路上的地理线路和交通方式;3.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制定学习目标(5分钟):- 向学生介绍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2. 导入丝绸之路的概念(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或了解丝绸之路的概念,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丝绸之路的认识和猜测。
3. 学习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20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了解丝绸之路对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影响。
4. 探究丝绸之路上的地理线路和交通方式(30分钟):- 分小组让学生自行探究丝绸之路上的地理线路和交通方式;- 学生小组根据研究结果向全班汇报,让其他小组提问,并进行互动交流。
5. 研究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影响(30分钟):- 学生小组自行研究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影响;-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进行陈述和呈现;- 全班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共同总结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和影响的重要性。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和全班呈现时的积极程度;2. 表达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陈述和呈现过程中的表达和理解能力;3.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小组活动的表现来评估他们对丝绸之路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拓展活动:1.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背景和影响;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丝绸之路上的遗址和博物馆来加深学生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地理线路、文化交流和影响。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6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丝绸之路》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勤劳的小编首席帮大家整编的6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丝绸之路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会认9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朴典雅、矗立、栩栩如生、飘忽、戎装、不计其数、浩浩荡荡、高擎节杖、五彩缤纷、助兴、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从古丝绸之路的故事中体会当年东西方商贸、文化的交往和繁荣景象。
4.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情景,感受东西方文化、商贸交流的繁荣。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大家搜集了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现在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报刊杂志等途径来搜集自己学习所需要的资料,另外课文后边的资料袋里也为我们介绍了很多知识,我们在预习课文时要充分利用它。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丝绸之路》课文原文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公元前138年,一个名叫张骞的使者打通了这条陆路交通要道。
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
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赏析《丝绸之路》是一篇描绘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的文章。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文章开篇以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为引子,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场景。
接着,文章通过叙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
这一部分的描写生动具体,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张骞勇敢探索的精神和丝绸之路开辟的艰辛。
在描绘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时,文章通过描绘商旅不绝、驼铃声声的生动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丝绸之路上。
同时,文章也展现了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谊与发展。
整篇文章语言流畅、生动,叙事清晰,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丝绸之路的历史魅力和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读者不仅能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还能够感受到古代中国人民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史》教材第七章第四节《丝绸之路》。
详细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在我国古代对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促进作用。
3. 引导学生认识丝绸之路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培养他们的国家战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其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条路线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2. 讲解:讲解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拟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分组讨论如何进行贸易往来,体会丝绸之路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丝绸之路的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并标注重要城市。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2. 内容:(1)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2)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3)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及其在我国古代对外交流中的地位。
(2)举例说明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谈谈你对丝绸之路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的理解。
2. 答案:(1)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2)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如佛教传入我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传播到西方。
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上《丝绸之路》教案
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上《丝绸之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美丽的丝路》中的《丝绸之路》。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学习歌曲《丝绸之路》的旋律和歌词,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感受丝绸之路的魅力。
2. 学会歌曲《丝绸之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节奏和音高的掌握,以及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背景的了解。
2. 教学重点:歌曲《丝绸之路》的学唱和表演,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播放歌曲《丝绸之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b. 分组讨论歌曲的节奏和音高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c.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d.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随堂练习:a. 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b. 进行节奏和音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扮演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用歌曲《丝绸之路》进行表演。
5.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和音高,并进行示范演唱。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丝绸之路》的歌词。
2. 黑板右侧:歌曲的节奏和音高谱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歌曲《丝绸之路》,并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体现出歌曲的演唱技巧和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对音乐和历史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丝绸之路》的节奏和音高掌握。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丝绸之路》,这条连接东西方的古老贸易通道,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和文明
交流。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让我对这条古老的商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书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冒险家和文化交流者,他们穿
越沙漠、越过高山,将各种商品和文化传播到遥远的地方。
他们的勇气和智慧,让我深感敬佩。
同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让我意识到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是多么重要。
除了商业往来,丝绸之路还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书中提到了许多文化的交
流和融合,如佛教的传播、文字的交流等等。
这些文化的交流不仅丰富了各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意识到了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一
条商业通道,更是连接东西方的文明纽带。
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的文化得以交流和融合,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和平发展。
总的来说,这本《丝绸之路》让我对这条古老的商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对文明交流和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这条古老的商路,继续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发展,共同建设一个和平、繁荣的世界。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0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九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1、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人教版小学语文《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丝绸之路》原文:很久很久以前,我国的汉朝有一位名叫张骞的使者。
他带着一批人,骑着骆驼,翻过高山,越过沙漠,开辟了一条通往西域的路,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在那条路上,商人们载着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一路向西,穿越沙漠,翻过高山,经过草原,到达中亚、西亚,甚至远至欧洲。
而回来的时候,他们又带来了葡萄、石榴、胡萝卜、玻璃器皿等外国的特产。
这条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
通过这条路,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传到了西方,而佛教、伊斯兰教等外来文化也通过这条路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纽带,把东方和西方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赏析:《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其在东西方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课文通过描绘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
同时,这也揭示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艰难过程。
其次,课文详细描述了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
商人们携带的中国商品和带回的外国特产,展示了丝绸之路作为贸易之路的繁荣景象。
而四大发明和外来文化的传播,则体现了丝绸之路作为文化交流之路的重要作用。
最后,课文将丝绸之路比喻为一条闪闪发光的纽带,形象地表达了丝绸之路对于连接东西方、促进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意义。
这一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深刻的哲理。
总的来说,《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历史事实为基础,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让小学生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
同时,课文也寓教于乐,激发了小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丝绸之路》教材课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保障。未来将 继续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沿线国 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
2024/1/24
推动绿色发展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挑战,丝绸之路 经济带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加 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宗教政策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对待宗教的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一些国家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尊重和保护各 种宗教信仰自由;而另一些国家则实行宗教迫害或宗教歧视政策,导致宗教冲突和社会动荡。这些宗 教政策对丝绸之路的宗教格局和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4/1/24
23
05
艺术瑰宝与科技创新
2024/1/24
24
艺术风格流派及代表作品
01
古代艺术风格
02
汉唐风格:以大气磅礴、富丽堂皇为特点,如汉代的玉璧 、唐代的彩绘陶俑。
03
西域风格:受中亚、西亚艺术影响,以精细的雕刻和丰富 的色彩为特点,如新疆地区的石窟壁画。
2024/1/24
04
代表作品
05
敦煌莫高窟:集壁画、雕塑、建筑于一体的艺术宝库,展 现了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交融。
21
宗教信仰传播及影响
01
佛教
通过丝绸之路,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中亚、中国等地。佛教的传播促进了
各地文化、艺术和哲学的交流与发展,丰富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2024/1/24
02 03
伊斯兰教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和扩张,伊斯兰教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南 亚和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的传播对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 了深远影响。
31
THANKS
(完整)《丝绸之路》课文原文
《丝绸之路》课文原文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公元前115年,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
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
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士兵们循着铃声望去,远处出现了一支骆驼队,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来了!来了!安息国士兵欢呼起来.列队欢迎!将军发出了命令。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
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中国使者从骑着的骆驼上下来,右手高擎节杖,满面笑容,大步向前走去。
将军翻身下马,立正高呼:本将军奉命率官兵欢迎大汉国使者!中国使者抱拳,作揖还礼:有劳将军远迎.我是博望侯张骞的副使,谨代表大汉皇帝向安息国国王陛下致敬!将军还礼表示感谢。
中国使者指着身后的骆驼队,说道:这是大汉皇帝敬赠安息国国王陛下的一点薄礼。
只见每峰骆驼的背上都驮着两个大包袱。
打开包袱,各色绫罗绸缎,五彩缤纷。
安息国将军高兴地连连点头,说道:盼望已久的大汉使者终于到了!我谨代表安息国国王陛下,向大汉皇帝的使者赠礼。
他把手一招,四名士兵送上两个大礼盒。
打开一看,里面装着许多特别大的鸟蛋,每个足有斤把重。
这是当时中国没有的鸵鸟蛋。
中国使者正要道谢,将军又把手一招,走上两个人来,原来是魔术师。
打头的一个拔出一把匕首,插入自己嘴里,顿时吞了下去.只见他一拍肚子,匕首又从嘴里吐了出来。
第二个则张开大口,喷出一团又一团火苗。
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都看得惊呆了.将军含笑说道: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特地让他们前来助兴。
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仅仅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东西方交流的生动一幕。
《丝绸之路》教案
《丝绸之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丝绸之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影响、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背景、路线及历史意义。
2. 掌握丝绸之路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及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条路线有什么特殊之处?”2. 讲解丝绸之路的开通(1)讲解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
(2)介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3. 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影响(1)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丝绸之路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4. 实践情景引入(1)设置情景: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商人,准备沿着丝绸之路到西域做生意。
(2)学生分组讨论:在丝绸之路上,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5.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回答。
6.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丝绸之路相关习题。
(2)教师点评,解答疑惑。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开通:汉武帝、张骞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影响:促进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2. 历史意义:加强东西方联系,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 答案: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到西方,西方的金银、宝石、香料等商品传入中国,从而促进了双方的经济繁荣。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4课《丝绸之路》(含答案)-教学文档
丝绸之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古书记载“謇始于开通西域道也”。
史马迁也称张骞开通西域谓之“凿空”。
这真正的含义是()A. 张骞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的交流B. 张骞为开发西域做了贡献C. 张骞是最早发现西域的人D. 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2.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
下列物种中,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A. 核桃B. 小麦C. 石榴D. 葡萄3.2019年5月14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下面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张骞出使西域奠定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基础B.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C. 从长安出发向西到达西亚、欧洲D. 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4.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中国国际商会于2019年9月下旬举办2019年中国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
那么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①河西走廊②新疆境内③欧洲④西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③④②D. ④③①②5.一个自驾游团队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旅游,他们会先后经过()A. 长安→河西走廊→西亚→欧洲B. 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C. 长安→西亚→河西走廊→欧洲D. 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6.2019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
为丝绸之路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 张骞B. 班超C. 卫青D. 霍去病7.“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涌进中国。
”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A.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 推动了西汉进行改革C. 加速了北方民族的融合D. 使中国建立了与欧洲的交往8.张骞第一次出使匈奴的目的是()A.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B. 了解西域情况C. 侦查匈奴情况D. 加强同西域的联系9.“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1. 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影响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与过程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作用2. 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掌握其路线及作用。
2. 使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及路线。
2.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丝绸之路地图、教学PPT。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
3. 分析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作用:利用地图、PPT等教学工具,详细讲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分析其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文化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5. 例题讲解:讲解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典型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布置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2. 内容:丝绸之路形成: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欧洲丝绸之路作用: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
(2)列举丝绸之路上的三种商品交流,并说明其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3)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答案:1. 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2. 三种商品交流:丝绸、瓷器、茶叶。
它们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加深了各国之间的友谊。
3.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对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3篇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丝绸之路》教学反思精选3篇(一)教学反思:《丝绸之路》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课程,对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首先,教材选择。
我在教学中发现,现有的教材内容有点过于繁琐和复杂,让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
因此,我认为应该精简教材,选取关键的内容,突出主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
其次,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然而,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增加一些互动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另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是一个需要改进的方面。
丝绸之路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背景的课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
我认为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进行讲座和讲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评价方法也是一个需要改进的方面。
在教学结束后,我将对学生进行一次考试来评判他们对于丝绸之路的理解和记忆。
但是,我认为评价不应仅限于考试,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
因此,我计划增加一些小组项目和个人作业,以便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的来说,我认为对于《丝绸之路》的教学反思主要是针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利用和评价方法的改进。
通过这些改进,我相信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丝绸之路的理解和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历史知识。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精选3篇(二)教学反思《丢失的骆驼》在教授《丢失的骆驼》这个话题时,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反思:1. 教材选择:在选择教材时,可能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用性。
《丢失的骆驼》这个故事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完全理解和接受的话题。
在下次教学时,我可以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故事或材料,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参与。
《丝绸之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丝绸之路》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丝绸之路》这一内容编写的教学指导案。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意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丝绸之路的概念、起源、发展和影响等基本知识;b. 掌握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和所传播的物品;c. 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经济联系。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意识;b.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c.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辨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b.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c.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本教案将丝绸之路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并分别针对每个部分进行教学。
教学步骤如下:第一部分:概念与起源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先前学过的有关古代贸易的内容,引发对古代贸易的思考,进而引出丝绸之路的概念。
2. 呈现:通过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概念和由来,让学生对丝绸之路有初步了解。
3. 拓展: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丝绸之路的详细信息,并与同学合作完成相关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4. 小结:归纳总结丝绸之路的概念和起源,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
第二部分:发展与影响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并带领学生思考丝绸之路对各个国家、地区的影响。
2. 呈现:利用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和所传播的物品,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
3. 拓展: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海报,展示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对各地文化的影响,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分享。
4. 深入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影响,通过讨论和写作,思考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交流的意义。
第三部分:文化交流与经济联系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经济联系的重要性。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丝绸之路》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认为是难课的理由):《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先以一个小故事点出了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全文涉及的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复杂,在教学时难以把握。
对于语文学习又应该有语文的味道在其中,如何复述课文,如何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是本课的重点。
总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统一,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很难。
设计理念:让学生以一位导游的身份介绍丝绸之路、交流资料等,以此来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积累和文章有关的诗句等。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7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5、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选用诗句的投影;推荐阅读的文章《茶马古道》等。
2、学生搜集和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话说丝绸之路引入新课,交流资料。
1、师板书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生质疑。
2、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
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评价、筛选有用信息;教师补充信息:海上丝绸之路)走近丝绸之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上《丝绸之路》教案
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上《丝绸之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丝绸之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丝绸之路》歌曲,了解其创作背景和意义;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如音色、力度、速度等。
具体章节内容:1. 歌曲《丝绸之路》的演唱与欣赏;2.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3.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丝绸之路》的演唱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2. 培养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感知和分析能力,提高音乐素养;3. 通过学习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和节奏的掌握,以及音乐元素的分析;2.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以及对丝绸之路历史背景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丝绸之路地图;2.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歌曲学习:教授《丝绸之路》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并注意演唱技巧;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演唱歌曲,并进行互评,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4.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音色、力度、速度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歌曲旋律,自行创作一段简单的音乐旋律;六、板书设计1. 歌曲《丝绸之路》的歌词;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分析;3. 丝绸之路地图及相关历史背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段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音乐旋律;2. 答案要求:旋律要求简洁、富有创意,能够体现出丝绸之路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
导读: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挂图、录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
(西游记视频展示)。
刚才的镜头大家都很熟悉,对,是《西游
记》。
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丝绸之路)。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丝绸之路,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领略一番丝路的风光。
在欣赏的同时,想想丝路风光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西域风情,荒漠......)
是啊!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
这么具有西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来开辟的呢?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
1、如此具有西域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汉,张骞)
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幻灯)。
他告别当时的汉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
现在就让驼铃声带领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吧!(录像)正是有张骞这样的先行者,才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线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请看地图。
(二)丝绸之路的线路
(出示)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请找到丝路的起点。
1、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什么地方?(长安)
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当时汉朝的都城,就像今天我们的首都北京。
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组成商队,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
之后分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出发(春风不度玉门关),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南路从阳关出发(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样经过西域、中亚,到达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再到欧洲;南路的另一路则是到达印度。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
取经走的就是南道中的这条道路。
2、设想你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你会经过今天哪些国家和地区?南道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北道又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四人小组合作,小组作好记录。
南道: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印度、孟加拉、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等;
北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
可见路途非常的遥远。
3、观察线路图,你认为在当时我国境内的丝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区呢?(长安、楼兰、敦煌等)
我们从这张图片中发现现在的敦煌非常的凄凉,而当时的敦煌却是非常的繁华。
敦煌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现在,请同学们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用集体的智慧来再现一下当时的繁荣景象,来当一回小演员。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
提示: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
2.选择好你的货物。
3.准备和对方商人交换什么货物?
学生表演(繁荣背景,如何交易,筹备干粮,水等)
从同学们的表演中,我们知道在当时的敦煌存在着物资的交流,而且交流的物资非常得广,有西方的毛皮、珠宝玉石、药材等,还有
中原的丝绸、瓷器、陶器、铁器等。
事实上,在当时的敦煌,不仅存在着物资上的交流,还存在着文化的交流。
现在保留下来的敦煌的艺术宝库莫高窟就可以印证这一点。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
敦煌莫高窟保存着最完好的佛教艺术,曾经有位著名的敦煌学者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学者的论说充分说明敦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则是丝绸之路带给它的。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