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西藏班地理复习中初、高中知识的整合
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框架
![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75e0f9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9.png)
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框架一、地理概况1. 位置: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涵盖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两个省级行政区域,总面积约258.5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总面积的26.8%。
2. 地势: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并拥有珠峰、贡嘎山等世界著名的山峰。
3. 气候:青藏地区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凉爽多雨,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
4. 水系:青藏地区有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重要河流发源于此,对中国的河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资源特点1. 自然资源: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稀土、铜、锌、铅等金属矿产资源,以及玉石、盐矿等非金属矿产资源。
2. 生物资源:青藏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有大熊猫、藏羚羊、藏野驴等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3. 水资源:青藏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有丰富的冰川融水资源,对中国的水资源供给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经济发展1. 农业:青藏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
2. 工业:青藏地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工业的扶持,特别是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
3. 旅游业:青藏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旅游业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文化特色1. 藏传佛教:藏族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居民民族之一,信仰藏传佛教,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传统。
2. 彩经文化:藏族以藏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特色,包括雕塑、织锦、彩经等传统工艺技艺。
3. 高原民歌舞:青藏地区民歌较为丰富,歌曲内容多为自然景观、家乡情怀等,舞蹈具有独特的高原特色。
五、生态环境保护1. 高原生态:青藏地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高原生态系统之一,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对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2. 生态恢复: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政府加大了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力度。
关于西藏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西藏的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bfb6c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0.png)
关于西藏的地理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西藏地理知识点》①基本定义:西藏位于咱们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有特别的高原环境。
简单说就是一个很高很大又有着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地方。
②重要程度:在地理学里,西藏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是研究高原生态、板块运动、民族文化地理等诸多领域的重要样本。
从更大的角度,了解西藏地理有助于理解中国乃至亚洲的气候、生态系统的形成等。
③前置知识:你得先有点地形、气候方面的基本知识,知道山脉、河流、气候类型这些概念大概啥样。
比如说知道海拔高了气温低这种简单道理。
④应用价值:对于旅游的人来说,知道西藏地理可以更好地规划路线。
比如想躲避高原反应就得知道哪些地方海拔低一点。
另外,对于搞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的人也非常重要,像在高原上修铁路就得多考虑地理环境因素。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地理学中是中国区域地理的重要部分,它的地理知识涉及地形地貌、气候、生态、人文地理等多个模块。
②关联知识:和板块运动有关联,因为西藏所在的青藏高原是板块挤压抬升形成的。
在气候上与南亚季风也有关系,水源和黄河、长江等流域也有牵连,人文方面和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发展等相关。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点难,因为西藏地广人稀,很多地方难以实地考察,像一些偏远山脉的地形。
- 关键点:理解高原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包括缺氧、特殊动植物等都是关键。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重要性:挺高的,无论是地理的区域地理考试还是涉及生态环保的综合考试。
- 考查方式:可能出简答题让描述西藏的地形特征,或者给出一个西藏的自然现象分析成因。
三、详细讲解(以理论概念类为例)①概念辨析:- 西藏地形:基本上由高大山脉、高原面和深切的峡谷组成。
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在西藏南部,那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山脉。
山脉和山脉间有高原面,像藏北高原,一马平川的感觉。
峡谷就是河流深切下去的那种狭长地带,像雅鲁藏布大峡谷,让我很震惊,站在谷顶和谷底完全是两个世界。
初一到高三知识点地理
![初一到高三知识点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779bdd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e.png)
初一到高三知识点地理地理是我们学生在中学阶段必修的一门学科,涵盖了从初中到高中的知识点。
下面将逐级介绍初一到高三的地理知识点。
一、初一地理知识点初一地理主要介绍了一些地理基础知识,包括世界地图、地球的构造、水资源和气候等内容。
在学习初一地理时,我们要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分布,学会使用经纬度进行定位,同时也要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壳运动以及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初二地理知识点初二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了地球的水资源、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内容。
我们将学习世界的海洋、河流和湖泊,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此外,初二地理还会涉及到地球的环境问题,包括土地利用、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三、初三地理知识点初三地理知识点主要涉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我们将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了解中国的地形、气候和人口等情况。
同时,初三地理也会介绍一些世界地理,包括各大洲的特点、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等内容。
四、高一地理知识点进入高中,地理的学习更加深入和专业化。
高一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物质循环、经济地理和人口地理等内容。
我们将学习地球上不同物质的循环规律,了解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关注人口的分布和迁移等问题。
五、高二地理知识点高二地理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城市地理、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我们将学习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同时也要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六、高三地理知识点高三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资源与能源、国土规划与区域发展等内容。
我们将学习资源与能源的利用与管理,了解国土规划的意义和目标,同时也要关注区域发展的差异和影响因素。
总结: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初一到高三,涵盖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环境、人类活动以及与地理相关的社会问题。
掌握这些地理知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地理素养,增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西藏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
![西藏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071af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6e.png)
西藏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部,素有“天上、世界屋脊”的美誉。
作为中国的边疆地区,西藏地理知识点十分丰富多样。
本文将从西藏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水资源等方面介绍西藏高一必修一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中西部,北界与新疆、青海接壤,东接四川、云南,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兼巴、缅甸等国家接壤,西与喀喇昆仑山脉、博格达山脉相峙。
西藏是中国的四大板块之一,也是人类发展历史的重要地区。
二、地貌特点西藏地势高峻,地貌多样。
主要地貌类型有高原地貌、山地地貌和丘陵地貌。
西藏地理上最为著名的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全球最大的高原。
西藏的青藏高原地势海拔较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其中最高海拔达到了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844.43米。
三、气候特点西藏属于高原气候,气候干燥、寒冷、多风。
由于地势高山峻峭,气候类型多样。
主要可分为高寒气候和高山气候。
整体上,西藏气温较低,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年降水量较少。
西藏较为特殊的气候条件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水资源尽管地处高原,西藏仍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主要河流有雅鲁藏布江、墨曲错、琼果河等。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长的河流,也是西藏“母亲江”。
西藏的许多湖泊也是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如纳木错、罗布林卡等。
这些湖泊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水源,也成为了西藏的著名旅游景点。
总结:西藏作为中国的边疆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资源。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和水资源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了解西藏的地理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西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增进对这片神奇土地的热爱与探索。
高三地理教学中的知识整合与拓展
![高三地理教学中的知识整合与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e5afc2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5.png)
高三地理教学中的知识整合与拓展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拓展能力要求较高。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整合与拓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高三地理教学中的知识整合与拓展。
首先,知识整合是指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的过程。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巩固阶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整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知识整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共同整理知识要点,促进深度学习和思维的拓展。
其次,知识拓展是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学习内容。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科竞赛、设置探究性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知识拓展的学习形式。
比如,通过参观实地,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地理资料和经典著作,开拓思维的边界,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深度和广度的把握。
第三,高三地理教学中的知识整合与拓展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与启发。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处理跨学科知识整合和拓展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运用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交叉融合,拓宽学科的边界。
最后,高三地理教学中的知识整合与拓展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特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优势,开展个性化的知识整合和拓展活动,增加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项目学习、课外考察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进一步巩固和延伸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高三地理教学中的知识整合与拓展是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和拓展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和活动组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整合与应用方法
![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整合与应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1ace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png)
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整合与应用方法
地理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性强的学科,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整合与应用方法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通过整合地理知识,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以下将介绍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整合与应用方法。
1.整合地理知识点的方法:
(1)内容概念整合:初中地理知识点较多,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内容。
在整合地理知识点时,可以根据地理概念的相关性进行归类整合。
例如,气候、植被、土壤等概念可以整合为自然环境要素,人口、城市、交通等概念可以整合为人类活动要素。
2.应用地理知识点的方法:
(1)地理实地调查:地理知识与实践结合是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亲身感受和了解地理环境,将课堂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2)地理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地理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案例,引导学生探讨城市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3)地理模拟实验:利用地理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地理问题的探讨和解决。
通过模拟地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规划等实验,帮助学生培养地理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整合与应用方法是多样化的,需要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特点灵活运用。
通过整合地理知识点,可以帮助
学生全面理解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通过应用地理知识点,可以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希望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地青藏地区考点高考知识点
![地青藏地区考点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1b301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0.png)
地青藏地区考点高考知识点西藏地区是我国交通不便地区之一,地势高峻且复杂,许多地方交通十分不便。
然而,这片土地却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青藏地区的考点高考知识点。
一、地理特点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主要包括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省区,总面积为252万平方公里。
这片地区地势高,以青藏高原为核心,被誉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约4000米,是亚洲最大的高原和我国最大的高寒地区。
同时,这里还有神秘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屋脊之巅。
二、气候特点青藏地区气候多样,有高原季风气候、高原气候、高山气候等。
主要以寒冷气候为主,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大,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漫长而严寒。
同时,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气压低,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提出了挑战。
三、生态环境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自然景观。
这里有广袤的草原和原始森林,栖息着许多珍稀的动植物。
例如,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等都是青藏地区的特有物种。
此外,青藏地区还有著名的三江源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四、人文历史青藏地区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聚集地。
这里有藏族、羌族、土族等多个民族,他们保留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例如,藏族的唐卡艺术、藏传佛教、藏族服饰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藏地区还有著名的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五、经济发展青藏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农业以高原特色农业为主,主要种植青稞、青稞酒等农产品。
畜牧业以牧民的养牛、养羊为主,青藏地区被誉为“中国牧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牧区文化。
此外,青藏地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机会成为未来的经济增长点。
六、旅游资源青藏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除了珠穆朗玛峰,还有雅鲁藏布大峡谷、纳木措湖等自然景点。
此外,雪域高原的雄伟壮丽和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完整word版)高中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
![(完整word版)高中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a3fd7054693daef5ff73d8e.png)
青藏地域1.范围: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南。
2.地形特色: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雪峰陆续、冰川广布,均匀海拔超出4000 米,世界上海拔超出 8000 米的山岳几乎都在该地域。
藏南地壳活跃,为两大板块碰撞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之最;藏北海拔超出 4500 米,地表波状起伏;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地大盆地。
农牧业主要集中在湖盆、河谷地域。
3.天气特色:海拔高、气温低、日夜温差大;降水少,地域差别大;太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4.水文特色:冰川融水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季风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盛。
特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域,水能开发潜力强盛。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大河的起源地,雅鲁藏布江。
主要湖泊:我国内地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
5.植被:主要以高峰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寒沙漠分布。
边沿地域垂直分带明显。
6.土壤: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主导要素:地势高7.农业生产条件:有益条件:①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浇灌。
② 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农业活动特色:有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危机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主要农产品:栽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
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羊8.工业发展条件:农业基础-我国危机的畜牧业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
铁路运输在青海较为危机。
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
交通不便危机限制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① 矿产资源丰盛,特别是柴达木盆地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聚宝盆”之称。
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
铅锌:锡铁山。
钾盐:察尔汗盐湖。
地理西藏高考知识点
![地理西藏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19d12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a.png)
地理西藏高考知识点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中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
地理上,西藏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为主,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其南麓的雅鲁藏布江流域。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西藏高考地理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
1. 地理位置和边界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北、东及东南连接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四省份,西南邻国家为不丹、尼泊尔和印度。
西藏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与中亚地区、南亚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
2. 地形特点和地貌类型西藏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为主。
整个西藏地区由喜马拉雅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构成。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为最高峰,并且该地区还有大量的高原、山地以及河谷地带。
3. 气候特点西藏气候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由于地势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
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年均气温较低。
该地区的气候特点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
4. 水系和湖泊西藏地区有多条著名河流,包括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那曲江等。
其中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东南部流量最大的河流。
此外,西藏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如纳木错、羊卓雍错等。
5. 资源和经济特点西藏地区富集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包括铜、锌、铅、锡、煤炭等。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草原资源。
由于地势高原,土地可耕性较差,农业发展相对较为困难。
经济上,旅游业和牧业是西藏的两大支柱产业。
6. 文化和旅游西藏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西藏文化深受佛教影响,拥有众多寺庙和宗教建筑,如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等,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圣地。
总结:以上是地理西藏高考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西藏地处高原,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寒冷干燥,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了解西藏的地理知识,不仅对高考有益,也有助于增长知识和拓宽视野。
希望以上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
青藏高中地理知识点
![青藏高中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00d71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0.png)
⻘藏⾼中地理知识点⻘藏⼀般指⻘藏⾼原。
⻘藏⾼原(Qinghai-Tibet Plateau),亚洲内陆⾼原,是中国最⼤、世界海拔最⾼的⾼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下⾯⼩编给⼤家分享⼀些⻘藏⾼中地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家,欢迎阅读!⻘藏⾼中地理知识1地理位置和范围:75°E-105°E 28°N-40°N·位置:横断⼭以⻄,喜玛拉雅⼭以北,昆仑⼭和阿尔⾦⼭以南;·范围:包括⻄藏、⻘海全部、四川省的⻄部。
·⺠族:藏族主要聚居区(占总⼈⼝的46%),还有珞巴族、⻔巴族等,⻘海东部汉族⼈较多。
·⼈⺠⽣活:⻝:藏⺠主⻝糌粑、⽜⽺⾁;喜饮酒(⻘稞酒)。
住:帐篷。
⾏:牦⽜是藏⺠主要交通⼯具。
娱乐:能歌善舞,“锅庄”和“弦⼦”是⾼原世代流传的⼤众舞蹈。
⾼寒⽓候:⾼原环境特点:⾼寒、缺氧、低⽓压。
·地形:以⾼原为主。
有“世界屋脊”⻘藏⾼原和柴达⽊盆地。
·⽓候特征:⾼、寒,是独特的⾼寒⽓候,⽓温低,太阳辐射强烈,晴天多,⽇照时间⻓,冬寒夏凉,是我国盛夏⽓温最低的地区。
⽇较差⼤,年较差⼩。
降⽔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
⻘藏⾼中地理知识2农牧业⽣产特点。
⑴⾼原农牧业:我国⾼寒牧区,分布最⼲的三⼤牲畜有牦⽜、藏绵⽺、藏⼭⽺等。
河⾕农业区在⻄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地,⻘海湟⽔⾕地。
⼀年⼀熟。
⑵粮⻝作物⻘稞、⼩⻨、豌⾖等,其单位⾯积产量⾼(∵晴天多、⽇照时间⻓、太阳能丰富)。
⑶⽣态问题:三江源⽣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
①三江源作⽤:是⻓江、⻩河和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源涵养区(⻓江总⽔量的25%、⻩河的49%、澜沧江的15%来⾃这⼀地区),在⻘海境内,被誉为“中华⽔塔”。
②恶化原因:⻓期不合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态环境严重恶化。
③恶化表现在: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退化,⼟地沙漠化发展迅速;藏羚⽺、藏野驴等特有物种数量急剧减少。
高三地理总复习课件:青藏地区共52页共54页文档
![高三地理总复习课件:青藏地区共52页共5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68ea3374693daef5ef73ded.png)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高三地理总复习课件:青藏地区共52页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高三地理总复习课件:青藏地区共54页文档
![高三地理总复习课件:青藏地区共5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d59a5f60722192e4436f625.png)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西藏地理知识点高考总结
![西藏地理知识点高考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88fc82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a.png)
西藏地理知识点高考总结西藏,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一片神奇而壮丽的土地。
作为世界第三大的政权,西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在高考中,对于西藏地理知识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等方面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地理位置西藏地理位置独特,北纬26°50′~36°53′,东经78°25′~99°06′。
它被大自然环绕,东部与四川、云南等地接壤,西与尼泊尔、印度等国交界。
西藏的面积达到1.22万平方千米,占据了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2.8%。
由于地势高峻,被喻为“屋脊之上的地方”。
地形地貌西藏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和横断山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经过了数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和地质风化作用,形成了许多壮丽的地貌景观,如雪山、峡谷、河流和冰川。
此外,西藏还有广袤的高原,如拉萨河谷和昆仑山脉。
这些地貌景观是西藏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气候西藏的气候主要受高原和山脉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高原性气候特征。
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由于大气薄稀,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极大。
此外,西藏还常常受到季风和西风的影响,带来了大量的降水。
尤其是夏季,是西藏雨水最多的季节,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
因此,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旅行或考察对于西藏的气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水资源西藏是全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拥有大量的淡水资源。
其中,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大的河流,是位于高原地区的最长河流。
此外,还有许多湖泊,如纳木错、羊卓雍错、莫日格日峡谷等。
这些湖泊不仅给西藏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也赋予了西藏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
总结西藏地理知识点的掌握对于高考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和水资源是西藏地理的重要内容,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西藏的自然环境和特色。
在备考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历年高考试题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提高我们的地理应试能力。
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西藏
![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西藏](https://img.taocdn.com/s3/m/abe4e1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8.png)
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西藏一、介绍在2023年的西藏中考地理考试中,将涉及到一系列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资源分布等多个方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考试。
二、地理位置1. 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是我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
2. 西藏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地形复杂,海拔变化大,是我国的“屋脊”。
三、地形地貌1. 西藏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地、盆地、峡谷等地貌。
2. 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等地质构造影响了西藏地貌的形成。
四、气候环境1. 西藏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区,受高反照率和高海拔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
2. 高原气候特点明显,日照时间长,温差大,雨量少。
五、资源分布1. 西藏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稀有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
2.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库,有多条大江大河源头流域。
3. 西藏的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六、总结与回顾通过对西藏地理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西藏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多样,气候环境独特,资源丰富。
在地理中考中,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将对考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七、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我个人对西藏地理的理解,我认为这片土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机遇与挑战。
希望未来西藏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通过本文的总结与分析,相信大家对于西藏地理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充分了解地理知识,做好充分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西藏是我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也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稀少的地区之一。
它位于我国的西南边境,毗邻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地区。
西藏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地、盆地、峡谷等地貌。
这种地理环境对西藏的气候、资源分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藏的地形地貌变化丰富多样。
浅谈内地西藏班地理复习中初、高中知识的整合——以“美国农业生产”为例
![浅谈内地西藏班地理复习中初、高中知识的整合——以“美国农业生产”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35db1202af90242a895e564.png)
一
、
初、 高 中地理教 材主 要 内容、 特 点及
其关系
高考考纲明确规定 : 初 中、 高中地 理均为 内地 西藏班高考考 试内容 初 中地理 的内容 包括 : 地球 、 地图、 区域地理 ( 中国地理和世界 地理) 。其 中. 地球 与地图部分是学 习地理最 重 要的工具 . 而区域地理则告诉 我们 . 所研究 的区域“ 在什么 地方” “ 有什 么” 它们在初 中 课 本 中呈 现 的方 式主要 是一 些地 理事实 . 没
复 习成败的重要环 节 本文笔者试 图通过分 析初 高 中知识 的主要 内容、特点及 其关 系和
得到很好的解决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 在 内地 西藏班 高 三系统复习阶段 , 把初高中知识 即区域地理 知识 与系统地理 内容进 行有机整合 是非常必 要的 具体的实施方法可以是这样 的: 因为复 习初 中地理 内容时 . 学生已经学完 了高 中必修 课本上下册 的内容 . 掌握了一定的系统地理理 论. 所以 . 教师可 以把高 中系统地理 的相关 内
理 知 识的 复 习绝 不 能是课 本 知识 的 重 复再
于在对某区域各种人文现象 的分析 中. 都要涉 及该 区域 的 自然环境 特征 , 如位 置 、 地形、 气 候、 河流与湖泊 、 自然资源等 的特点 。 如果抛开 这些 自然要素特征的支持 . 人 文地理环境特征 就成 了空 中楼阁 实际上 . 学生在 区位理论 的 学 习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 由于对某区域的 自然环境特征不了解 . 根本无法分析这里的农 业 区位 、 工业 区位 、 城 市区位等等特征 形成的
系统地理“ 农 业区位理论” 的整合
有 或很少用地理 原理及规律加 以解 释其成 因 和规律 这样 .如果仅仅局 限于初 中教材 内 容, 我们 只知 道所研究的地方在 哪里 . 有哪些
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西藏
![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西藏](https://img.taocdn.com/s3/m/ab41fa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3.png)
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西藏一、区位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的五大行政区域之一,总面积122.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二、地形地貌西藏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等高大山脉,以及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众多大大小小的江河,同时还有高原湖泊、冰川等丰富的地貌景观。
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地区,有"世界屋脊"之称。
由于高海拔,气候寒冷干燥,山地、高原、盆地交错分布,地形起伏较大。
三、气候西藏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区,呈现明显的高原气候特征。
全年气温较低,日温差大,降水不足,空气稀薄,氧含量少,气候寒冷干燥。
四、水文地质西藏是中国水系分水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等许多大大小小的江河,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地理地貌复杂,部分地区缺少水资源。
五、植被动物资源西藏具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和动物资源。
其植被主要有高山草甸、灌木林、高山荒漠和冰川等,动物资源丰富,有藏羚羊、藏鹿、雪豹等珍稀动物。
六、经济资源西藏盛产藏羊、藏牦牛、藏东鼻塞、藏红花等优质特色产品,还是中国主要矿产资源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铜矿、铅锌矿、铁矿等。
七、交通西藏的交通主要依靠公路、航空和铁路。
公路连接较为密集,有青藏公路、川藏公路、西藏公路等,航空和铁路分别实现了西藏与内地的交通便捷。
八、旅游资源西藏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之一,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珠穆朗玛峰、江孜古城等许多著名景点。
同时,藏文化、藏传佛教、藏民居等也是吸引外地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
以上内容是2023年中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西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知识点合并
![高三地理知识点合并](https://img.taocdn.com/s3/m/c8254c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f.png)
高三地理知识点合并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修科目之一。
高三地理知识点的合并是为了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本文将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总结高中地理的重点知识点,并进行合并整理。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合并1.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系统中在不同纬度地区形成的空气运动。
知识点包括:气候带、西风带、季风气候等。
合并时可将气候带与西风带的关系进行整合,以及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2.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各种储存、流动的水体,包括冰川、河流、湖泊、海洋等。
合并时可将四大洋的分布与海洋的特点进行整合,同时讲解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以及水资源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重要性。
3.地球内部结构与地壳运动地球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地貌、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等。
合并时可以将地球内部结构的组成与板块运动的原理进行整合,同时讲解地震活动对人类生活和建设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合并1.人口与城市人口和城市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城市化等。
合并时可将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整合,同时讲解城市化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和发展趋势。
2.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球上各种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知识点包括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地理等。
合并时可以将农业地理与工业地理的关系进行整合,讲解不同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和工业特点,以及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包括气候变化、生态破坏、资源过度开发等。
合并时可以将不同的环境问题进行整合,讲解环境恶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个人和社会应该采取的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对高三地理知识点的合并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整体框架,减轻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些合并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备考,提高在地理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内地西藏班地理复习中初、高中知识的整合摘要:地理总复习内容包括初、高中两部分知识,其中,初中地理知识是学习和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
但内地西藏班学生普遍基础差,没有很好地掌握初中地理知识。
在复习时间紧的情况下,作为面向高考的初中地理知识的复习绝不能是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从考纲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角度出发,运用高中系统的地理理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挖掘初中区域地理“地”表面下掩盖的“理”。
笔者在多年的内地西藏班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处理好以上关系,是关系内地西藏班地理复习成败的重要环节。
本文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初高中知识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关系和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探讨如何在内地西藏班地理复习中进行初高中知识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内地西藏班高三复习知识整合区位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一、初、高中地理教材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关系
高考考纲明确规定:初中、高中地理均为内地西藏班高考考试内容。
初中地理的内容包括:地球、地图、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其中,地球与地图部分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而区域地理则告诉我们,所研究的区域“在什么地方”“有什么”。
它们在初中课本中呈现的方式主要是一些地理事实,没有或很少用地理原理及规律加以解释其成因和规律。
这样,如果仅仅局限于初中教材内容,我们只知道所研究的地方在哪里,有哪些地理事物,至
于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会出现这些事物,它们的发生、发展有怎样的规律,人们如何做才能趋利避害地利用它、改造它,教材未做深入的分析。
也就是说,初中教材只提供了“地”,却未讲清“理”。
高中的系统地理知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自然地理主要涉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组成、分布、成因及运动变化规律,阐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人文地理的内容实质是“人地关系”,它阐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的产生及其发展依赖于环境;人类活动对其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使得环境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改变,改变了的环境又对人类产生反馈作用。
人地关系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人类活动应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在充分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成因、发生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人类采取适当的方式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显然,掌握好初中区域地理中的“地”,是系统学习和掌握系统地理知识“理”的基础。
系统地理中许多原理要引入区域地理的案例来说明和印证,没有了这些基础,系统理论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样道理,只有掌握了系统地理原理,才能更好地认识某地具有某种地理特征的原因,并运用正确的人地关系理论指导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现本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个问题也是地理学研究最为核心的问题。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地理事物,学生会逐渐学会用“地理的眼睛”去观察,用“地
理的头脑”去分析、判断,并能正确评价人类活动。
这对于提高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益,使内地西藏班学生具有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二、高三系统复习阶段教学面临的现状
根据中学地理课程的安排和高考考纲的要求,内地西藏班地理高考复习内容有8本教材,初中4本,高中4本。
教学任务重,但是课时少,高一、高二每周只有3课时,到了高三才能每周5课时。
按照规定,高中4本教材的必修上下册的教学任务必须在高一的一学年内完成,选修的教学内容在高二完成,之后就是高考前的质量检测和模拟考试。
这就是说,高三的系统复习最晚也必须在高三第一学期的11—12月份结束。
在这之前,教师必须合理地安排时间,将初中地理4本教材的复习穿插在几本高中教材的讲授过程中。
这个工作不仅量大、困难多,而且也很重要。
因为,虽说是在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普遍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很差,这种情形下的复习无异于讲新课。
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又不能按部就班地把初中4本教材重新讲一遍,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时间不允许。
二是初中的知识毕竟简单,照本宣科,复习过后,学生虽然在头脑中堆砌了大量的诸如地名、物产、交通线等等的地理事物名称,却不能很好地说出其中的规律,而且他们会感觉这些死记硬背的知识枯燥乏味,可能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这种复习效果距考纲的要求和高考命题的思路相去甚远。
类似的情况也会出现在高中教材的学习中。
例如,高中必修下
册的人文地理知识中与实际联系最密切、应用最广泛的理论就是区位理论,其中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商业区位等。
这一理论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阐明了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所以,通过区位理论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很多复杂的人文地理现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但是,由于在对某区域各种人文现象的分析中,都要涉及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自然资源等的特点,如果抛开这些自然要素特征的支持,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就成了空中楼阁。
实际上,学生在区位理论的学习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对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不了解,根本无法分析这里的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等等特征形成的原因,只能机械地记忆课本中现成结论,至于为什么能有这样的结论不是很清楚。
如果学生有较好的初中区域地理基础,这个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内地西藏班高三系统复习阶段,把初高中知识即区域地理知识与系统地理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是非
常必要的。
具体的实施方法可以是这样的:因为复习初中地理内容时,学生已经学完了高中必修课本上下册的内容,掌握了一定的系统地理理论,所以,教师可以把高中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的复习穿插在初中区域地理的复习过程中。
区域地理告诉我们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地理事物,系统地理理论则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在这里有这些事物,人类活动应怎样进行才能使人地关系协调。
在这样的复习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打好了地理基础知识的底子,而且培养了内地西藏
班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了内地西藏班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系统地、逻辑严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世界地理“美国农业生产”与高中系统地理“农业区位理论”的整合
在高中必修课本下册的农业区位理论部分,教材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来自于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人文因素主要有交通、市场、政策等等。
教材在分析世界商品谷物农业的代表——美国的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农业生产时指出:优越的自然条件(平原面积广大的地形、温和与较湿润的气候、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带来的充足的水源、冲积平原上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发达的农业科技、高度发达的工业及其中部大平原的地广人稀等是其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美国利用这些优势,使这里的商品谷物农业成为机械化水平高、经营规模大、商品率高的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如果没有初中区域地理中关于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相关的人口分布、交通运输状况、城市及经济活动的分布特点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明白其中的缘由,只能依照课本中现成的结论死记硬背了。
在复习区域地理“美国”时,教师通过适当的知识整合,就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我们在进行初中区域地理“美国农业”的复习时,启发学生运用在以前学过的美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人文条件)的知识,并结合高中系统地理“农业区位”理论,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美
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的农业大国?2.以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为例,分析其分布地区的主要区位优势。
3.说明体现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特点的农业带的形成原因。
专门化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如果学生通过分析搞清这些问题的答案,回过头来再让他们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了。
之后,我们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练习。
例如,针对我国这样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大国,应学习美国农业的哪些成功经验?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应在形成地理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变化的基本规律,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显然,要达到如此高的要求,我们在内地西藏班高三地理的总复习阶段必须以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做基础,运用系统地理的理论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能力的训练,才能提升复习的实效性,使内地西藏班学生逐渐具备应对高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洋.地理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慧.中学教学模式与方法.河北教育出版社.
[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责编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