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热力学第二定律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热力学第二定律》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讲义在我们探索自然世界的奥秘时,热力学定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而其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

让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简单地说,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这就好比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如果要让水从低处往高处流,就必须要施加外力,消耗其他形式的能量。

从宏观角度来看,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在任何自发的过程中,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

熵这个概念可能有点抽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系统的混乱程度。

一个封闭系统,如果没有外界的干预,它会自然而然地朝着更加混乱的方向发展。

比如说,一间整洁的房间,如果没有人去整理,它会逐渐变得杂乱无章,东西到处乱放,这就是熵增加的表现。

再比如,一堆燃烧的木材,燃烧的过程中,能量从高温的木材传递到周围的环境中,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而且系统的熵在增加。

那么,为什么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此重要呢?首先,它对于理解能源的利用和转化具有关键意义。

在实际的能源利用过程中,比如发电、驱动汽车等,我们都无法实现能量的完全转化和利用。

总会有一部分能量以废热的形式散失掉,导致能源的效率无法达到 100%。

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限制的。

其次,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生命现象的理解也有启示。

生命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系统,似乎与熵增加的趋势相违背。

但实际上,生命通过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取能量和物质,来维持自身的低熵状态。

但这个过程是以环境的熵增加为代价的。

在工业生产中,热力学第二定律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在设计热机、制冷设备等时,工程师们必须充分考虑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限制,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想象一下一个热的物体和一个冷的物体接触。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会自动从热的物体传递到冷的物体,直到两者的温度相等。

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热量不会自动地从冷的物体返回热的物体,而不产生其他的变化。

人教版选修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说课稿一、引言本章内容属于高中物理学科中的热学部分,主要介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其微观解释。

通过对热力学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热传导、热扩散等热现象,并进一步应用于实际生活与科学研究中。

二、教学目标1.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2.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3.能够用微观解释解析热传导、热扩散等热现象;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教学重点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3.热传导、热扩散等热现象的微观解释。

四、教学难点1.学生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深度;2.学生对热传导、热扩散等热现象的微观解释能力。

五、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实验器材:热导率测量仪、热扩散实验装置等;3.教学辅助工具:计算机、实验记录本;4.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六、教学内容及步骤6.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15分钟)6.1.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提出•简要介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历史背景;•归纳总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

6.1.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重要性•讲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热力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30分钟)6.2.1 微观粒子的无序性•介绍微观粒子的无序性概念;•解释微观粒子无序性与热现象的关系。

6.2.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详细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微观解释的过程。

6.3 热传导、热扩散等热现象的微观解释(30分钟)6.3.1 热传导的微观解释•讲解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解析热传导过程中微观粒子的运动与排列。

6.3.2 热扩散的微观解释•介绍热扩散的概念和特点;•阐述热扩散过程中微观粒子的运动情况。

6.4 实验设计与观察(30分钟)6.4.1 实验设计思路•提供热传导和热扩散实验的背景和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方案制定。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课件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课件

答案 C
18
典例精析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返回
【例3】 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论述正 确的是( ) A.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内能可以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
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指出内能不可能完全转化为其他形式 的能,故这两条定律是相互矛盾的 B.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只是会产生其他影响, 故两条定律并不矛盾
答案 B
15
典例精析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考查 返回
【例2】 如图1中汽缸内盛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汽缸壁是 导热的,缸外环境保持恒温,活塞与汽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 但不漏气,现将活塞杆缓慢向右移动,这样气体将等温膨胀并 通过活塞对外做功.若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的是( D )
A.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 到绝对零度
B.热量是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的 C.第二类永动机遵从能量守恒定律,故能制成 D.用活塞压缩汽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2.0×105 J,同时空
气向外界放出热量1.5×105 J,则空气的内能增加了0.5×105 J
解析 由于汽缸壁是导热的,外界温度不变,活塞杆与外界连 接并使其缓慢地向右移动过程中,有足够时间进行热交换,所 以汽缸内的气体温度也不变,要保持其内能不变,该过程气体 是从单一热源即外部环境吸收热量,即全部用来对外做功才能 保证内能不变,但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此过程由外 力对活塞做功来维持,如果没有外力对活塞做功,此过程不可 能发生.
程都具有
,都是不可逆的.
方向性
7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 返回 延伸思考
热传导的方向性能否简单理解为“热量不会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 体”? 答案 不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讲义在我们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时,热力学定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基石。

其中,热力学第二定律更是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指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如果没有外界的干预,房间里的冷空气不会自动地将热量传递给室外更冷的空气,从而使房间变暖。

这是因为热量的传递具有方向性,总是从高温处流向低温处。

开尔文表述则说: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通俗地讲,就是不存在一种热机,它能够在只从一个热源吸收热量的情况下,持续不断地做功并且不产生任何其他变化。

为什么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此重要呢?它实际上揭示了自然界中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关的现象。

比如,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并不能完全转化为推动汽车前进的有用功,而是有很大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这是因为要将热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再比如,当我们把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它会逐渐冷却,最终与周围环境达到相同的温度。

但相反的过程,即这杯已经冷却的水自动重新变热,而周围环境不变,是不会发生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还对宇宙的演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根据这一定律,宇宙中的熵(用来描述系统的混乱程度)总是趋向于增加。

这意味着宇宙从有序走向无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从微观角度来看,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有其解释。

在微观世界中,分子的运动是无序的。

当发生能量交换或物质转化时,无序度往往会增加。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能量利用方面毫无办法。

虽然无法违背这一定律,但我们可以通过改进技术和优化系统,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少熵的增加。

例如,现代的热机技术在不断发展,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材料和设计,能够使热机的效率有所提高。

粤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热力学第二定律》说课稿

粤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热力学第二定律》说课稿

粤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热力学第二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热力学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选修3的一章内容,属于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教材的一部分。

本章主要介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和表述、数量关系以及应用等内容,为学生进一步理解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本章内容具体包括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卡诺循环、卡诺热机的效率和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和应用,掌握相关运算方法和数值计算技巧,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和表述,明确宏观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和微观粒子的无序性之间的关系;2.掌握卡诺循环和卡诺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了解热力学过程中能量转化的限制;3.能够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原理,分析和解决与热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和表述:需要帮助学生理解“热量不能自动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这一基本原理,并与微观粒子的无序性联系起来。

2.卡诺循环和卡诺热机效率的计算: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卡诺循环的计算方法,理解热力学过程中能量转化的限制,以及计算热机效率的公式和计算步骤。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帮助学生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原理,思考和分析与热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理论授课针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和表述,首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冷却水杯和汽车发动机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然后详细介绍温度、热量和熵的概念,并对宏观系统和微观粒子的无序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

同时,利用图示和实验现象对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直观展示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计算实例演示针对卡诺循环和卡诺热机效率的计算,通过具体计算实例的演示,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步骤。

从理论上讲解卡诺循环的原理和流程,然后介绍计算卡诺热机效率的公式,结合具体实例进行演示计算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序和无序,宏观态和微观态的概念。

2.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

3.了解熵的概念,知道熵是反映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4.知道随着条件的变化,熵是变化的。

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现象总结规律的科学方法2.知道熵的概念,知道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分析、归纳、综合能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学一、有序和无序宏观态和微观态1.有序和无序有序:只要确定了某种规则,符合这个规则的就叫做有序。

无序:不符合某种确定规则的称为无序。

无序意味着各处都一样,平均、没有差别,有序则相反。

有序和无序是相对的。

2.宏观态和微观态宏观态:符合某种规定、规则的状态,叫做热力学系统的宏观态。

微观态:在宏观状态下,符合另外的规定、规则的状态叫做这个宏观态的微观态。

系统的宏观态所对应的微观态的多少表现为宏观态无序程度的大小。

如果一个“宏观态”对应的“微观态”比较多,就说这个“宏观态”是比较无序的,同时也决定了宏观过程的方向性——从有序到无序。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对于一个热力学系统,如果处于非平衡态,我们认为它处于有序的状态,如果处于平衡态,我们认为它处于无序的状态。

在热力学中,序:区分度。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下面从统计观点探讨过程的不可逆性微观意义,并由此深入认识第二定律的本质。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的本质:不可逆过程的统计性质(以气体自由膨胀为例)一个被隔板分为A、B相等两部分的容器,装有4个涂以不同颜色分子。

开始时,4个分子都在A部,抽出隔板后分子将向B部扩散并在整个容器内无规则运动。

画出隔板被抽出后,4分子在容器中可能的分布情形。

分析:1、微观态共有24=16种可能的方式,而且4个分子全部退回到A部的可能性即几率为1/24=1/16。

一般来说,若有N个分子,则共2N种可能方式,而N个分子全部退回到A部的几率1/2N.对于真实理想气体系统N 1023/mol,这些分子全部退回到A部的几率为231021。

《热力学第二定律》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讲义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引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热现象无处不在。

从烧开水到汽车发动机的运转,从空调制冷到太阳能的利用,热的传递和转化始终伴随着我们。

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用来描述热现象中能量转化和传递的方向性规律。

想象一下,如果热能够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那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奇妙。

冬天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取暖设备,房间里的温度会自动升高;冰箱也不再需要耗电来制冷,食物会自动保持低温。

但这样的情景在现实中从未发生,这背后隐藏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奥秘。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举个例子,一杯热水放在室温下会逐渐冷却,热量从热水传递到了周围的环境中。

但如果没有外界的干预,比如使用冰箱或其他制冷设备,热量不会自动从周围环境返回热水,使热水重新变热。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比如说,一个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然后对外做功。

但在这个过程中,它不可避免地会向低温热源排放一些热量,无法将从高温热源吸收的全部热量都转化为有用功。

这两种表述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是等价的,都揭示了热现象中能量转化和传递的不可逆性。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从微观角度来看,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系统的微观状态数有关。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分子的运动是无序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总是趋向于从微观状态数少的状态向微观状态数多的状态演变。

例如,将两种不同的气体放在一个容器中,它们会逐渐混合均匀。

而要使混合后的气体重新分离成原来的两种纯净气体,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是因为混合后的微观状态数远远大于分离状态的微观状态数。

从概率的角度来说,系统向微观状态数多的方向发展的概率要大得多,这就导致了热现象中自发过程的方向性。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 说课稿 教案

热力学第二定律 说课稿  教案

热力学第二定律一、教材分析本节介绍热力学第二定律,该定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构成热力学知识的理论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对自然过程没有任何限制,只指出在任何热力学过程中能量不会有任何增加或损失,热力学第二定律解决哪些过程可以发生,教学时要注意讲清二者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能判断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是具有方向性的;2、知道并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经典表述;3、形成关于宏观热现象都具有不可逆性的概念;4、认识到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分析各种热学现象的过程,归纳出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科学发现的曲折性和必然性;2、体会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人类实践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热力学第二定律内容的理解。

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够说出一些热现象的方向性,如热传递从高温到低温,本节要求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热现象的方向性,从现象到本质,具有一定难度。

五、教学方法思考、讨论、总结发言,多媒体。

六、课前准备预习学案阅读课本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师:我们先从分析一组物理现象开始。

请看下面的一些视频:①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②烧红的铁棒浸入水中冷却;③向密闭的广口瓶中充气,将瓶塞充开;④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⑤一玻璃杯从桌子边缘摔在地面上破碎。

(展示视频)师:这些是我们眼中能看到的现象,大家能否描述一下上述现象的逆过程?并判断这些逆过程可能实现吗?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大家相互讨论一下。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可逆与不可逆过程(1).热传导的方向性生1:现象①的逆过程是均匀混合的空气与二氧化氮气体过一段时间变的泾渭分明:上面是空气,下面是二氧化氮。

该过程不可能。

生2:现象②的逆过程是浸在水中的铁棒过一段时间后吸收水的热量变红了,而水温降低了。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说课稿教案案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说课稿教案案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说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术认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对微观状态和宏观状态的剖析,理解熵的意义。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热力学第二定律微观意义的研究,激发学习物理的动力。

教课要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

教课难点对熵和熵增添原理的理解。

教课方法讲练法、剖析概括法、阅读法教课器具:投影仪、投电影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复习发问)用投电影出示以下问题1.什么是热传导的方向性?2.机械能和内能之间互相转变的方向性指的是什么?3.什么是第二类永动机?为何第二类永动机不行能制成?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是什么?学生思虑回答后,教师指出:系统的宏观表现源于构成系统的微观粒子的统计规律。

本节课就要从微观的角度说明为何波及热运动的宏观过程会有必定的方向性。

(二)进行新课1.有序和无序宏观态与微观态教师:先指引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以“扑克牌”为例,领会“有序”和“无序”的含义,进而进一步领会“宏观态”和“微观态”的含义。

教师:(解说)当我们以系统的分子数散布而不划分详细的分子来描绘的系统状态叫热力学系统的宏观态;假如使用分子数散布并且划分详细的分子来描绘的系统状态叫热力学系统的微观态。

在热力学系统中,因为存在大批粒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任一时辰各个粒子处于何种运动状态完整部是有时的,并且又都随时间无规则地变化。

系统中各个粒子运动状态的每一种散布,都代表系统的一个微观态,系统的微观态的数目是大批的,在随意时辰系统随机地处于此中随意一个微观态。

下边我们以上图所示的状况为例来进一步加以说明。

假定容器中体积相等的A、B 两室内拥有 a、b、c、d 一共 4 个全同的分子,它们在 A、 B 两室内的散布状况共有 16 种方式。

详细散布以下:(0,4)1(0,abcd)4( l ,3)[(a,bcd),(b,acd),(c,abd),(d,abc)](2,2)(cd,ab)](3,l )64[( ab,cd ),( ac,bd),(ad, bc),( bc,ad),(bd,ac),[( bcd,a),(acd,b),( abd,c),(abc, d)](4,0)1(abcd,0)上边的散布表达中,如(2,2)表示一个宏观态(即A、B 两室内各有 2 个分子但不划分详细分子)而(ab,cd)表示一个微观态( a 和 b 分子在 A 室内,c 和d 分子在 B 室内)由上表可清楚地看出,不一样的宏观态包括着不一样数目的微观态,此中以A、 B 两室各有 2 个分子的宏观态包括的微观态数目最多( 6 个)而以 4 个分子所有散布在 A 室或所有散布在 B 室的宏观态所包括的微观态数目最少(都是 1 个)。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课件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课件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全部变成 功 ,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1.热机效率无法达到100%,总会有热损 2.任何热机都不可能把内能全部转化机械能
第二类永机不可制成,不可以制成的原因: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各种表述都是的 等价 ,并可从一种表述导出另一种表述
C.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D.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三、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
②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全部变成 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机械能
全部转化(自发)
转化中有其他影响 (要向低温热库放热)
内能(热)
不产生其他影响: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力学方面的影响,如吸热、放 热、做功等
不会 因为分子的扩散运动是从密度较大的区域向密度较小的区域进行 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
一、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情景二:将一块烧红的铁块投入冷水中,会发生什 么现象?
铁块放热,温度降低,水吸热,温度升高;最终两 者温度相同。
问题:一段时间后会不会出现铁块温度升高,水的温度 降低的情况?
不会出现;说明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而不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生其它影响。此时热机的效率η=1(100%), η=1的热机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D )
A.第二类永动机和第一类永动机一样,都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因此 不可能制成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经过不断地技术改进,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 100%
C.因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危机”是不可能真正出现的
(多选)下图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 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在蒸发器中制冷剂汽化吸收箱体内的热 量,经过冷凝器时制冷剂液化,放出热量到箱体外。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BC )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二定律 说课稿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二定律 说课稿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二定律说课稿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三单元第3个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热力学的基础知识,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①、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发展简史,②、了解什么是第二类永动机,为什么第二类永动机不可以制成。

③、了解热传导的方向性,④、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方法,以及这两种表述的物理实质,⑤、了解什么是能量耗散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定律的两种不同表述2、知道什么是第二类永动机,以及它不能制成的原因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物理实质四、说教法。

情景激学法,目标导学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本节课采用了目标导学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有目标的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学法:观察法;归纳法;阅读法;联想法;推理法1、教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的方法为了适应高一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发展水平,注意根据所讲授的每项知识,确定其演示观察的重点,有序地引导学生逐项观察,逐项分析,再综合观察,再综合分析,使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2、教学生用较简单的器材做实验,以发挥实验效益,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如在引入新课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做实验,可以增强感性认识,复习相关知识,克服错误定势,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为进行新课做好知识上和情感上的准备。

3、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练习强化有意注意,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评价鼓励学生,重在让学生弄清楚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个结论。

复习提问①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②第一类永动机为什么没有制成?③能量守恒定律是怎样表述的?1. 导入新课:(2~3分钟)由上节课演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热力学第二定律》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讲义在我们探索自然世界的奥秘中,热力学定律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基石。

而其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简单地说,它表明了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者说,任何自发的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这里的熵,可以理解为系统的混乱程度。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这个定律,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热的物体和一个冷的物体相互接触。

按照我们的直觉,热量似乎应该从热的物体均匀地流向冷的物体,直到两者温度相同达到平衡。

但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也就是说,一旦两者温度相同,热量不会自发地从冷的物体回到热的物体,使冷的物体更冷,热的物体更热。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定律呢?这其实与自然界的宏观趋势有关。

从微观角度来看,分子和原子在不停地运动和碰撞,而这种运动和碰撞是随机的。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随机性会导致系统的熵增加,也就是混乱程度增加。

比如,把一堆整齐摆放的积木弄乱是很容易的,但要让这堆乱掉的积木重新恢复整齐的摆放,就需要外界的干预和做功。

同样的道理,一个房间如果不打扫,会越来越乱;一个城市如果没有管理和规划,也会变得越来越无序。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很多实际的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能源领域,它告诉我们能源的转化和利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例如,在热机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不可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总会有一部分能量以废热的形式散失掉。

这也就限制了热机的效率,促使我们不断寻找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

在化学领域,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如果一个反应会导致系统的熵增加,那么这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自发进行;反之,如果一个反应会导致系统的熵减少,那么这个反应就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才能进行。

在生物学中,生命的存在似乎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有所矛盾。

生命系统是高度有序的,从简单的细胞到复杂的生物体,都展现出了精妙的结构和功能。

01 教学课件_热力学第二定律

01 教学课件_热力学第二定律

巩固练习
2.(多)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D )
A.电流的能不可能全部都变为内能 B.在火力发电机中,燃气的内能不可能全部变为电能 C.热机中,燃气内能不可能全部变为机械能 D.热传导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巩固练习
3.关于永动机和热力学定律的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课堂小结
一、热传导的方向性:
热量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1、克劳修斯表述: 2、开尔文表述: 3、第二类永动机
巩固练习
1.关于热传导的方向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热量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C.在一定条件下,热量也可以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D.热量一定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B.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外界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从能量转化和守
恒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改变方式是有区别的
巩固练习
4.以下哪些现象能够发生、哪些不能发生?能够发生的现象是否违背热力学第二 定律?( D )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热量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不是自发的。
探究新知
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 (内能和机械能之间转化的方向性) 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可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但会产生其他影响。
5.两种表述是等价的
探究新知
6、第二类永动机 1)定义: 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

大学物理热力学第二定律讲义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大学物理热力学第二定律讲义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右0
1
左3,右1
4
左2,右2 5 6 16
左1,右3
4
左0,右4
1
宏观状态
1
6
左4,右0
5
左3,右1
16
左2,右2
4 3
左1,右3 左0,右4
4
2
16
1
6
0
4个粒子旳分布
16
2. 等几率假设
孤立系统中 每个微观态出现旳几率相同 ˃
•分布越均匀,微观态数目越多.
1
—相应微观态数目多旳 宏观态出现旳几率大
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相反过程不会自动
发生。 当然,用致冷机可把热量由
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但外
高温热库T1 Q1
界必须对工作物质做功,这就 A
工质
引起了其他效果。 有限温差热传导不可逆。
Q2 低温热库T2
3、气体旳绝热自由膨胀 (扩散)
膨胀:能够自动进行 压缩:不能自动进行。 气体向真空中自由膨胀旳过程是不可逆旳。
四、热力学基本方程
dS dQ T
由克劳修斯熵增旳公式有 dQ TdS
代入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TdS dE dA
只有体积功时
TdS dE+pdV
----热力学基本方程
由热力学基本方程能够求熵
五、熵增旳计算
理想气体
1、用热力学基本方程求熵
dE n CVdT
TdS dE pdV
P n RT
V
例9.1 求n摩尔理想气体由态(T1,V1) 到
热量自动从低 温传到高温
T1
Q1
A净
Q2
T2
T1
Q2 克氏 T2
二、统计意义(微观解释 )

3.4 热力学第二定律(教学设计)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3.4 热力学第二定律(教学设计)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4节热力学第二定律教学设计(三)观看ppt视频气体的膨胀有特定的方向性:只能自发地向低压空间膨胀。

扩散有特定的方向性:只能自发地由密度大的区域向密度小的区域扩散。

总结:凡是实际的过程,只要涉及热现象,都有特定的方向性。

例如上面列举的这些例子,而相反的过程,即使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也不会自发地进行。

这就是说,一切与热反映宏观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的定律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反映宏观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的定律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思考与讨论:电冰箱通电后箱内温度低于箱外温度,并且还会继续降温,直至达到设定的温度。

显然这是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了高温物体。

这一现象是否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呢?电冰箱工作时热量的确从低温物体——冰箱内的食品,传到了高温物体——冰箱外的空气。

但是这不是自发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有第三者的介入,即压缩机消耗电能,对制冷系统做了功。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即:不可能制造这样一台机器,在一个循环动作后,只是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2、热机工作原理注意:热机的效率小于100%,就不可能把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总有一部分热量散发到冷凝器或大气中。

(四)开尔文表述的说明⑴这里阐述的是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

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而内能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换成机械能。

⑴“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的意义:不仅要从一个热库吸热,而且一定会向另一个热库放热。

⑴克劳修斯表述也可以改为: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五)开尔文表述的理解(1)开尔文表述揭示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而内能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换成机械能。

(2)“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指:不仅要从一个热库吸热,而且一定会向另一个热库放热。

(3)“不产生其他影响”的涵义是发生的热力学宏观过程只在本系统内完成,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力学方面的影响.如吸热、放热、做功等。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课PPT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课PPT
引 出
作业布置
热力学第二定律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复习引入 举例探究 巩固应用 作业布置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复习引入 举例探究 巩固应用 作业布置
冰 箱 是 否 与 正 常 工 作
冰 淇 淋 是 否 融 化
表热 述力 学 第 二 定 律 克 劳 修 斯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复习引入 实验探究
巩固应用
作业布置
探求“永动 鸟喝水”是否符合 热力学第二定律
台灯的底座设计意图?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10.4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克劳修斯表述: 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发生 其他变化 二、开尔文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 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知道能源的耗 散并充分利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过程 与方 知识与 法 技能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三 维 目 标
教材分析
知识 与 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与 价值观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1、学会判断宏观热现象过程中的方向性
2、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方法及其物理实 质 1、知道物理规律可有多种解释和表述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
生活
物理
生活与物理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探索积极性
知道能量守恒,培养学生开发能源、节约能源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概念理解一、判断题1. 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2. 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的∆S < 0。

3. 为了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以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

4. 平衡态的熵最大。

5. 理想气体经等温膨胀后,由于∆U = 0,所以吸的热全部转化为功,这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矛盾。

6. 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7.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化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

8.系统由V1膨胀到V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9. 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时,对环境没有做功,所以 -pdV = 0,此过程温度不变,∆U = 0,代入热力学基本方程dU = TdS - pdV ,因而可得dS = 0,为恒熵过程。

10. 某体系处于不同的状态,可以具有相同的熵值。

11. 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

12. 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

13. 过冷水结冰的过程是在恒温、恒压、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进行的,由方程dG=-SdT+Vdp 可得ΔG = 0。

14. 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15. 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16. 系统达平衡时,Gibbs 自由能最小。

17. 体系状态变化了,所有的状态函数都要变化。

18. 当系统向环境传热时(Q < 0),系统的熵一定减少。

19. 相变过程的熵变可由(Qtra/Ttra)计算。

20. 一切物质蒸发时,摩尔熵都增大。

二、选择题21. 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反抗恒定外压膨胀,该变化过程中系统的熵变ΔSsys 及环境的熵变ΔSsur 应为: (A)sys sur 0,0S S ∆>∆= (B)sys sur 0,0S S ∆<∆= (C)sys sur 0,0S S ∆>∆< (D)sys sur 0,0S S ∆<∆>22. 在绝热条件下,用大于气缸内的压力迅速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此过程的熵变:(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能确定 23. H2(g)和O2(g)在绝热钢瓶中化合生成水的过程: (A)0H∆= (B)0U ∆= (C)0S ∆= (D)0G ∆=24. 在大气压力和273.15K 下水凝结为冰,判断下列热力学量中哪一个一定为零: (A)U ∆ (B)H ∆ (C)S ∆ (D)G ∆25. 在N2和O2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过程中,系统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0U∆= (B)0A ∆= (C)0S ∆= (D)0G ∆=26.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CV,m=1.5R ,温度由T1变到T2时,等压过程系统的熵变 ΔSp 与等容过程熵变ΔSV 之比是: (A)11: (B)21: (C)35: (D)53:27. 1×10-3kg 水在373K 、101.325kPa 的条件下汽化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热力学函数变量为ΔU1、ΔH1和ΔG1;现把1×10-3kg 水(温度、压力同上)放在恒温373K 的真空箱中,控制体积,使系统终态蒸气压也为101.325kPa ,这时热力学函数变量为ΔU2、ΔH2和ΔG2,这两组热力学函数的关系为: (A)121212,,U U H H G G ∆>∆∆>∆∆>∆ (B)121212,,U U H H G G ∆<∆∆<∆∆<∆ (C)121212,,U U H H G G ∆=∆∆=∆∆=∆ (D)121212,,U U H H G G ∆=∆∆>∆∆=∆28. 298K 时,1mol 理想气体等温膨胀,压力从1000kPa 变到100kPa ,系统Gibbs 自由能变化值为: (A)0.04kJ (B)-12.4kJ (C)1.24kJ (D)-5.70kJ 29. 对于不做非体积功的隔离系统,熵判据为: (A),(d )0T U S ≥ (B),(d )0p U S ≥ (C),(d )0U p S ≥ (D),(d )0U V S ≥30.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m=RT+ap ,其中a 为大于零的常数,该气体经恒温膨胀,其热力学能: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不能确定 31. 封闭系统中,若某过程的ΔA =WR ,应满足的条件是:(A)等温、可逆过程 (B)等容、可逆过程 (C)等温等压、可逆过程 (D)等温、等容可逆过程 32. 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示为:(A)在0K 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B)在0K 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C)在0℃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D)在0℃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33. 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A)跑的最快 (B) 跑的最慢 (C)夏天跑的快 (D)冬天跑的快 34. 在一定速度下发生变化的孤立体系,其总熵的变化是:(A)不变 (B)可能增大或减小 (C)总是增大 (D)总是减小 35. 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A)∆Ssys > 0,∆Ssur > 0 (B)∆Ssys < 0,∆Ssur < 0 (C)∆Ssys > 0,∆Ssur = 0 (D)∆Ssys > 0,∆Ssur< 0 36. 实际气体CO2经节流膨胀后,温度下降,那么:(A)∆Ssys > 0,∆Ssur > 0 (B)∆Ssys < 0,∆Ssur > 0 (C)∆Ssys > 0,∆Ssur = 0 (D)∆Ssys< 0,∆Ssur= 0 37. 如图,可表示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示意图是:(A)图⑴ (B)图⑵ (C)图⑶ (D)图⑷38. 25℃时,将11.2升O2与11.2升N2混合成11.2升的混合气体,该过程:(A)∆S > 0,∆G < 0 (B)∆S < 0,∆G < 0 (C)∆S = 0,∆G = 0 (D)∆S = 0,∆G < 0 39. 等容等熵条件下,过程自发进行时,下列关系肯定成立的是:(A)∆G < 0 (B)∆A < 0 (C)∆H < 0 (D)∆U < 040. 373.15K 、101.325kPa 的水,使其与大热源接触,向真空蒸发成为373.15K 、101.325kPa 下的水气,对这一个过程,应选用哪一个作为过程方向的判据:(A) ∆U (B) ∆A (C) ∆H (D) ∆G 41.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B) 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不引起其它变化是不可能的; (C) 一切实际过程都是热力学不可逆过程;(D) 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一定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42. 体系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有两条途径:I 为可逆途径,II 为不可逆途径。

以下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I II S S ∆=∆ (B) B II A Q S T δ⎛⎫∆= ⎪⎝⎭⎰Ⅰ (C) BB A A Q Q T T δδ⎛⎫⎛⎫= ⎪ ⎪⎝⎭⎝⎭∑∑ⅠⅡ (D) B I A δQ S T ⎛⎫∆= ⎪⎝⎭⎰Ⅰ43. 在绝热封闭体系中发生一过程中,体系的熵:(A) 必增加 (B) 必减少 (C) 不变 (D) 不能减少44. 1 mol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压缩和绝热不可逆压缩到相同压力的终态,终态的熵分别为S1和S2,则两者关系为: (A) S1= S2 (B) S1< S2 (C) S1> S2 (D) S1≥S2 45. 理想气体在绝热可逆膨胀中,对体系的 H 和 S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ΔH > 0, ΔS > 0 (B) ΔH = 0, ΔS = 0 (C) ΔH < 0, ΔS = 0 (D) ΔH < 0, ΔS < 0 46. 等温等压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方向由Δ rHm 和Δ rSm 共同决定,自发进行的反应满足下列关系中的:(A)r m r m H S T ∆∆=(B) r m r m H S T ∆∆> (C) r m r m H S T ∆∆< (D) r mr m HS T ∆∆≤47. 已知金刚石和石墨的Sm (298K)分别为0.244 J ·K-1·mol-1和5.696 J ·K-1·mol-1,Vm 分别为3.414 cm3·mol-1和5.310 cm3·mol-1,欲增加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趋势,则应:(A) 升高温度,降低压力 (B) 升高温度,增大压力 (C) 降低温度,降低压力 (D) 降低温度,增大压力48. 某体系状态A 经不可逆过程到状态B ,再经可逆过程回到状态A ,则体系的ΔG 和ΔS 满足下列关系中的哪一个: (A) ΔG > 0, ΔS > 0 (B) ΔG < 0, ΔS < 0 (C) ΔG > 0, ΔS = 0 (D) ΔG = 0, ΔS = 049. n mol 某气体在恒容下由T1加热到T2,其熵变为 ΔS1,相同量的气体在恒压下由T1加热到T2,其熵变为ΔS2,则ΔS1与ΔS2的关系为 (A) ΔS1 > ΔS2 (B) ΔS1 = ΔS2 (C) ΔS1 < ΔS2 (D) ΔS1 = ΔS2 = 0 50.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后其熵变为:(A)21lnVS nRV∆=(B)21S dpPVpT∆=-⎰(C)21dT pTCS TT∆=⎰(D) 1d2TVTCS T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