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长联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昆明大观楼长联赏析

(完整word版)昆明大观楼长联赏析

昆明大观楼长联赏析【长联】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波折,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滔滔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讲解】上联:五百里浩荡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头巾,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波折,南端的鹤山如白鹤游览。

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赏析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晃;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此间的翠绿小鸟和几抹灿烂红霞。

尽兴赏析吧!切莫空费了滇池周围飘香的金色稻谷,明亮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天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惋惜,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此刻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领土,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一致了云南。

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如同夜晚的雨,清早的云相同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

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罕的钟声,半江黯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冷清的寒霜。

【议论】这副长联,上联写滇池及周围风光光景,歌颂昆明大好河山及农民的勤奋耕种,只有劳动人民的业绩(四围香稻)永久存在;下联联想云南历史,把历代王朝看作不长久的幻影,一朝跟着一朝流行、衰灭,连幕都拉不及(卷不及暮雨朝云),最后只剩下些断碣残碑横卧在苍烟夕阳之中(都付与苍烟落照)。

大观楼长联的典故和意思

大观楼长联的典故和意思

大观楼长联的典故和意思《大观楼长联的典故和意思》大观楼长联的意思:大观楼长联共180字,上联描写滇池的景色。

从空间角度,写了东边的金马山像奔腾的神骏,西边的碧鸡山像展翅的凤凰,北边的蛇山蜿蜒如长蛇,南边的鹤山像飞翔的仙鹤,将滇池周边的山川形势生动展现。

接着描绘滇池的浩渺,说它有五百里,湖水涌起像翠玉的浮光,描绘出滇池的壮阔与美丽。

下联则是回顾云南的历史,从汉习楼船开始,讲述了各个朝代在云南的大事,如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等典故,感叹朝代的兴衰更替,人事的沧桑变化。

长联既有对眼前壮丽景色的赞叹,又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情景交融,气势恢宏。

衍生注释:上联中的“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骧意为奔驰,翥表示高飞,这几句用了四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四座山的动态之美。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写出滇池的浩瀚。

下联中的“汉习楼船”说的是汉武帝为攻打昆明国,在长安修昆明池练习水军的故事;“唐标铁柱”是指唐朝时在云南立铁柱纪功;“宋挥玉斧”讲的是宋太祖划分疆界的传说;“元跨革囊”则是描述元军渡过金沙江统一云南的壮举。

这些典故串起了云南的历史脉络。

赏析:从艺术特色上看,大观楼长联对仗工整,词性相对,如“东骧”对“西翥”,“神骏”对“灵仪”等,堪称对联中的典范。

长联的视野极为开阔,上联写自然景观,下联写历史变迁,既有空间上的宏阔,又有时间上的深邃。

它不仅仅是在写景叙事,更蕴含着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哲思。

在语言上,它用词华丽而不失精准,既充满诗意又通俗易懂,能让不同层次的读者感受到它的魅力。

在情感表达上,既有对眼前美景的热爱与陶醉,又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喟叹。

作者介绍:大观楼长联的作者是孙髯翁。

孙髯翁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穷困潦倒,却才华横溢。

他生活在云南,对云南的山水和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他不慕名利,拒绝科举,以卖卜为生。

他的这首大观楼长联,使他名垂青史。

长联写成后,许多文人墨客为之折服,它也成为了云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大观楼长联行书书法

大观楼长联行书书法

大观楼长联行书书法
大观楼长联是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所作,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大观楼长联行书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大观楼长联全联如下:
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zhù )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楼长联行书书法欣赏:。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一座城池,一份繁华,半壁江山,一段历史。

”这是大观楼长联最耳熟能详的一句,也是大观楼的精髓。

大观楼是历代扬州城中最高的建筑,也是扬州文化最为重要的象征之一,自建成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大观楼的长联作为楼梯下面的对联,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大观楼长联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雄赳赳气昂昂神威壮大伟;
一座城池,一份繁华,半壁江山,一段历史。

登楼望远,千里江山一览无余;俯身闻鼓,十年风雨感慨深长。

翻译:
金戈铁马的力量能够征服千里之外,如同猛虎一样雄壮威武,英勇神气伟岸;
虽然只是一座城池,但是这座城池拥有繁华胜地、半个江山的宏大气度以及几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登上大观楼可以俯视千里江山,一览无遗,大开眼界;而在楼下听到的梆子鼓声,则能深深地感受到岁月流转、沧桑变迁带来的感慨和思考。

这两个长联精准地概括了大观楼的特色,它以壮阔大气的文字来表达其壮美雄浑的气质和历史文化的价值。

在这里,游客可以一睹扬州的壮美山河,感受扬州文化的魅力,也能够真正地体验到“一览众山小,半壁江山图”的感慨。

大观楼作为一座司南观星、楼顶放烟火的观光景点,同时也是扬州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象征。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赏览以“楼外楼”为代表的江南园林,还可以领略到扬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观楼不仅是扬州人的精神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见证,是扬州文化和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观楼长联内容

大观楼长联内容

大观楼长联内容大观楼长联内容:
登高远眺,一片繁华尽收眼底;
俯瞰城市,万家灯火照亮夜空。

大观楼高耸入云,如巨龙欲舞;
历史沧桑,见证了岁月的变幻。

千年古城,承载了无数个故事;
文化底蕴,传承了无数个传奇。

登临大观楼,一览众山小;
感叹人生如梦,此景何其壮阔。

大江东去,浩浩荡荡蜿蜒曲折;
大观楼前,沧海桑田尽收眼底。

细数楼台,层层叠叠逶迤纵横;
映照江水,波光粼粼如镜般清澈亮丽。

远离尘嚣,心灵放飞在大观之巅;
放眼远方,人生的烦忧尽皆俯瞰。

大观楼,乃一座城市的象征;
大观楼,见证了人们的辛勤奋斗。

楼外繁华,楼内宁静;
大观楼,是心灵的寄托和港湾。

大观楼长联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形式,展现了大观楼作为一座城市的象征以及历史的见证者。

这些长联描述了大观楼的壮丽景色和独特氛围,同时表达了人们对大观楼的敬仰和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大观楼长联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壮丽的大观楼之中,让人们对城市的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大观楼长联的意思和典故

大观楼长联的意思和典故

大观楼长联的意思和典故
1. 大观楼长联那可是相当厉害啊!上联写的是滇池周边的景色和历史,就好像一幅超级宏大的画卷在你眼前展开。

比如说“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哇,这滇池是多么的广阔啊!就像你站在海边,那无边无际的感觉。

2. “披襟岸帻”,这是啥意思呢?不就是敞开衣襟、推起头巾嘛,那种洒脱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就好比你在一个美好的下午,在公园里自由自在地闲逛。

3. 下联讲的是云南的历史变迁,那叫一个波澜壮阔啊!“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哎呀,这得有多少故事啊!就像你听长辈讲过去的事情,越听越入迷。

4. “汉习楼船”,这里面可有典故呢!汉武帝操练水军的事儿,多牛啊!这就好像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军事力量,让人觉得特别有安全感。

5. “唐标铁柱”,这又是一段传奇呀!唐朝立铁柱的壮举,多了不起。

就跟现在的标志性建筑一样,让人一看到就会想起那段历史。

6. “宋挥玉斧”,这可是宋朝的故事哦。

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就好像你突然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宝藏一样兴奋。

7. “元跨革囊”,元朝的事儿也在这长联里呢。

这就像一部历史大剧,情节跌宕起伏。

8.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这是在说那些伟大的功绩啊,得花多少心思和力气啊!就如同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的样子。

9.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多美的描述啊!就像那些曾经辉煌的建筑,也抵不过时间的流逝。

这和我们的人生也有点像呢,要珍惜当下呀!
10. 大观楼长联真的是太有魅力了!它把景色、历史、情感都融合在了一起。

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我觉得这长联就是云南的一张超级名片,让人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向往和好奇!。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注释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注释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注释
一、原文
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①,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②神駿,西翥③靈儀,北走蜿蜒④,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

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鬓,更蘋天葦地,點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⑤芙蓉,三春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虚⑦,嘆滚滚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

盡株廉畫棟⑧,卷不及暮雨朝雲⑨,便斷碣残碑,都赋予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作者:孙髯)
二、注释
①帻(zé):古代的一种头巾。

②骧(xiāng):马抬着头快跑。

③翥(zhú):鸟向上飞。

④蜿蜒(wānyán):蛇爬行的样子。

⑤九夏:九,即九十天的简称。

九夏,就是整个夏天。

⑥三春:指孟春、仲春和季春。

⑦把酒:端着酒杯。

凌虚:撒向天空。

⑧珠廉画栋:形容帝王的宫殿金碧辉煌,美仑美奂。

⑨暮雨朝云:指政治风云的变换,朝代的更迭。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是江苏镇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镇江市区南郊润州山上,在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占地面积约为2.6万平方米。

大观楼建于明代,是一座古代的楼阁式建筑,自建成以来,历经多次修缮,如今已成为一座亮丽的文化遗产。

大观楼长联是大观楼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

它由两副对联组成,分别写在大观楼的前后门额上。

大观楼前门额上的对联描绘了长江的壮阔和滔滔不绝,后门额上的对联则表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古朴和静谧。

大观楼前门额长联:
洪波荡漾波澜天,浪踞江中照碧涛。

四面长风吹不断,万舟千帆过浪高。

大观楼后门额长联:
烟波不动景沉沉,碧水东流至此深。

不觉浮沉转怅望,江山如画一时心。

大观楼长联的韵味和意境深深打动着游客和文学爱好者。

尤其是前门额的长联,气势磅礴,描写长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中国人民豁达坚毅、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后门额的长联则以简约的词汇,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追求沉静的人生境界。

为了更好地推广大观楼的文化价值,今年6月,大观楼正式成为钟灵·毓秀城市名片之一,成为推动镇江旅游文化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被誉为“长江第一楼”的大观楼,以其雄伟而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观楼长联也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艺术的精华。

总的来说,大观楼长联以浓郁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大观楼,让这座建筑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为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加璀璨的文化遗产。

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

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

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
昆明滇池大观楼是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滇池畔的一座古老建筑,也是昆明市的地标之一。

下面是一篇关于昆明滇池大观楼的长联,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联:昆明滇池大观楼映霞,山水交融秀美如画。

第二联:湖光山色真醉人,花香草绿迷人心。

第三联:丰收季节清风劲吹,绣球花开迎来春。

第四联:鸟语花香人悠闲,游客赞叹无尽欢。

第一联描述了滇池大观楼的壮丽景色,它倚山傍水,映衬着美丽的霞光,使整个滇池的山水景观更加绮丽如画。

滇池大观楼是一个观景台,游客可以站在上面远眺滇池的美景。

第二联以诗意的方式表达了滇池大观楼所在地的美景之处。

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令人陶醉。

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滇池湖光,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山景,使游客心旷神怡。

而且这里还有花香草绿,各种植物繁茂,营造出一个迷人的环境。

第三联将滇池大观楼与季节联系起来。

在丰收的季节里,清风吹拂滇池大观楼,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而滇池大观楼周边的绣球花绽放,更是美丽的象征,也预示着迎来了春天的到来。

第四联则表达了滇池大观楼作为旅游景点所带来的欢乐和轻松。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鸟语花香,感受大自然的悠然宁静。

游客们赞叹不已,无尽的欢乐和快乐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总的来说,这篇长联通过诗意的方式,生动地描述了滇池大观楼的壮丽景色、迷人的花香和清风、以及带来欢乐和轻松的旅游体验。

这样的长联可以用于宣传滇池大观楼,吸引更多游客的参观和探索。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高登峰远接重峦峭,俯瞰江城起鸟瞰楼高。

大观楼长联翻译:高耸的登峰远远地接连着重峦峻岭,俯瞰江城,眺望楼高,仿佛鸟瞰。

参考内容:大观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楼高七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景观和文化背景。

大观楼长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通常是由两幅对称的诗句组成,用来描述建筑物的气势和文化内涵。

大观楼长联的含义是将大楼的高耸感和市区的全景表达出来,同时也折射出万历年间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底蕴。

昆明大观楼长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折叠编辑本段长联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zé),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zhù)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huán)雾鬓(bìn);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⑴五百里:滇池周广五百余里(古今度量衡差异+文学夸张,明代的工程测量应该大约300里。

)。

围湖造田(海埂公园附近的部分湿地,对周长影响很小)后,今仅八十里长(今用Google earth测量,约105公里)。

⑵披襟:披开衣襟。

岸:动词,推开的意思;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⑶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

骧:昂头奔跃的马。

⑷翥:飞起。

灵仪:凤凰一类的鸟,指滇池西面的碧鸡山。

⑸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长虫山)。

⑹缟素:白色的绢帛,指昆明西面的白鹤山。

⑺蟹屿螺洲:滇池中以蟹与螺壳堆成的小岛或小沙洲⑻风鬟雾鬓:鬟,环形发髻;鬓,耳边垂发;喻风中垂柳。

⑼苹:水草。

苇:芦苇。

"天"和"地"形容数量之多。

⑽翠羽:翠绿色的鸟雀。

丹霞:红色的云霞。

⑾孤负:意思是枉然,白费。

⑿九夏:指夏季的90天。

芙蓉:荷花。

⒀把酒凌虚:对天空举起酒杯。

⒁汉习楼船:汉武帝修昆明湖、治楼船以习水军。

打通通往印度的路。

⒂唐标铁柱:唐中宗时平吐蕃之乱"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⒃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

为阻止宋徽宗在大渡河畔和大理购买战马,当时的边官编造宋太祖曾在版图上用玉斧"画大渡河为境界"的谣传: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⒄元跨革囊:指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大观楼对联长联

大观楼对联长联

大观楼对联长联大观楼对联是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所作。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大观楼对联长联,欢迎大家阅读。

大观楼对联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楼对联长联鉴赏上联突出一个“喜”字,喜溢四方,绘出了一幅颇富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

作者登临楼上,首先写眼前那茫茫空阔无边的滇海,写作者敞开衣襟、推开头巾观海的高兴劲。

接着写大观楼四面的景观:把东边的金马山比喻为奔驰的神骏;把西边的碧鸡山比喻为凤凰在展翅翱翔;把北边的蛇山喻为长蛇在蠕动;把南边的鹤山喻为仙鹤在扇动着洁白的双翼。

凭楼四望之后,又回到眼前那浩瀚的滇池里,那一处处螃蟹和海螺状的岛屿,有如少女的鬟髻和鬓发,在微风和薄雾中散发着幽香;那一簇簇的水草和瑟瑟的芦苇,似禽鸟那五彩缤纷的羽毛点缀着水中的云天和红霞。

前面,作者在观看滇池和四周的群山后,发出文人学者们,何不选择这名胜的高楼登临欣赏一番的感慨!这里,作者在描绘了眼前池中的胜景后,由己及彼,慨叹:不要辜负了美好的胜景吧——那四周飘香的稻谷,那波光万顷的浪涛,那六月盛夏的荷花,那三月春风中的杨柳。

作者通过写景抒情,那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下联勾勒云南的历史,重在一个“叹”字上下功夫。

作者追根溯源,道出了历史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展示出了一幅颇耐人玩味的历史画卷。

作者乘兴看够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立即联想起云南风云变幻的历史,发出了无限的感叹——千古的英雄豪杰们,都随滚滚的历史长河悄然地流去了:那雄视一代的汉武帝,为了打开西南通途,曾在长安凿昆明池,训练水军;大唐皇帝曾册封南诏,立铁柱刻颂功德;宋太祖竟挥镇纸的玉斧,划疆立界,让大理自治;元世祖忽必烈于1252年奉命从甘肃经四川,乘坐牛皮舟,先占云南灭大理,招降吐蕃,继伐中原,扫平内乱,迁都大都(今北京),故灭南宋,定国号为元。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大观楼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座建筑,位于江苏省扬州市。

它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楼阁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明代楼阁。

大观楼以其雄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大观楼也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大观楼长联是大观楼建筑上的对联,以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力而著称。

下面是大观楼的长联原文及翻译。

原文:鸿沟掩映悠悠老,舟楫飘飘群英在。

翻译:The grand and ancient gorges conceal the old, while boats and ships float, and talented people gather.这句长联描述了大观楼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氛围。

鸿沟一词指的是当时扬州城外的大运河,它将大观楼和城市分隔开,创造了一种遥远的感觉。

悠悠老表达了大观楼存在的悠久历史。

舟楫飘飘指的是大运河上的船只,象征着扬州的繁荣和兴盛。

群英指的是大观楼这座极具历史意义的建筑聚集了许多才俊和英才。

原文:五湖烟水连天阔, 名胜沉浮久易非。

翻译:The smoke and water of the five lakes extend to boundless sky, while the rise and fall of famous sites change with time.这句长联表达了大观楼作为一处名胜受到变迁的影响。

五湖烟水连天阔描绘了大观楼周围的美景。

五湖指的是扬州的五大湖泊,烟水指的是波光粼粼的湖水和飘逸的雾气。

名胜沉浮久易非暗示着大观楼作为一个文化遗址经历了很多的变迁和沉浮,但其地位和价值却不会轻易改变。

原文:万古烟霞凝碧落, 千秋雕栏特色存。

翻译:The smoke and rosy clouds of eternal time gather above, while the unique charm of carved railings remains fora thousand years.这句长联强调了大观楼作为一个历史建筑的永恒魅力。

大观楼长联简介

大观楼长联简介

大观楼长联简介
大观楼长联是清代乾隆年间,云南举人王士祯所撰,长达五百字的一副楹联。

它是清代昆明最高建筑大观楼的一幅楹联。

此联写了一个典故。

《晋书》卷二十八《文苑传·王戎》:“(王戎)好文学,与羊祜友善。

咸宁初,荆州刺史胡综以其才高,荐为军府参军,固辞不受。

胡由是因以其祖为中散大夫,累迁至散骑常侍。

王戎亦自谓生平无所遗文,唯集诸子百家之言,为《咏史诗》。

时吴中名士陆机、陆云兄弟及蜀人贾逵、荀悦等,皆与戎友善。

戎素好道,每游名山大川,穷极幽致。

有《金楼子》《玉楼春》《秋胡戏妻》诸书传于世。

戎尝曰:‘吾才不及中人,游心太过。

’”
此联以王戎的祖上王通作传,将他与羊祜的关系略加叙述:“王戎少好学,与羊祜友善”。

“初王通博极群书”。

羊祜镇守荆州时“尝游荆州北郊”(即大观楼),见王戎所作《金楼子》《玉楼春》等书后赞曰:“此子必能做三分鼎”。

—— 1 —1 —。

昆明大观楼的长联简介

昆明大观楼的长联简介

昆明大观楼的长联简介昆明大观楼是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被誉为“滇中第一楼”。

它位于滇池西南岸,海拔大约为2180米,是昆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昆明大观楼的长联是:“苍穹之巅,千古绝艳;碧波荡漾,万象争辉。

”这个长联简洁有力地概括了昆明大观楼的壮丽与绚丽。

长联中的“苍穹之巅,千古绝艳”形容了昆明大观楼的壮丽气势和悠久历史。

作为昆明市的地标性建筑,昆明大观楼矗立在滇池西南岸,高耸入云,犹如一座守望者,屹立于苍穹之巅。

昆明大观楼建于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见证了昆明的发展和变迁。

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明、清、西洋等多种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迹之一。

在长联中,“千古绝艳”一词更是准确地描述了昆明大观楼的美丽和永恒。

长联中的“碧波荡漾,万象争辉”描绘了昆明大观楼周围的壮丽景色。

昆明大观楼位于滇池畔,周围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和壮丽的山峦。

昆明大观楼背靠西山,面朝滇池,景色秀美。

站在大观楼上,可以俯瞰滇池的美丽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宏伟。

而“万象争辉”一词则形容了昆明大观楼周围的繁华景象。

昆明大观楼所在的地区是昆明市的繁华之地,周围有许多商业街区和高楼大厦,灯火辉煌,熙熙攘攘,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总的来说,昆明大观楼的长联简洁而有力地概括了它的壮丽与绚丽。

它不仅是昆明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云南省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迹之一。

昆明大观楼的美丽景色以及周围的繁华景象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游览。

无论是站在大观楼上俯瞰滇池的美丽,还是欣赏周围的城市繁华,都能深深感受到昆明大观楼的独特魅力。

对于游客来说,昆明大观楼是一座不可错过的景点,也是了解昆明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而对于昆明市民来说,昆明大观楼更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城市标志,象征着昆明的繁荣和发展。

无论是身临其境还是远观其景,昆明大观楼都能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关于云南大观楼的诗句

关于云南大观楼的诗句

1.《大观楼长联》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2.《大观楼长联》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3.《题大观楼诗一首》: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数千年。

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4.《登楼即事》: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5.《大观楼》:月光拨作海门潮,屋涌椒兰水可掏。

半夜神灯波上走,三春画桨镜中摇。

笔床茶灶宜春草,酒市溪村接板桥。

听唱竹板来小吟,醉看塔影忽双漂6.《题大观楼二首・其一》:近华浦上大观楼,高压滇南十四州。

此日筹边何限事,凭栏无语对闲鸥7.《题大观楼二首・其二》:掀翻蒙段劫余灰,金碧丹青壮丽开。

都在髯翁凭吊里,更谁楼上赋诗来8.《登五华山二首・其一》:双塔峥嵘拥翠华,腾空红日射朝霞。

遥看杰阁层楼处,五色旗飞识汉家9.《登五华山二首・其二》:东风吹彻万家烟,迎面湖光欲接天。

千载功名尘与土,碧鸡金马自年年10.《大观楼》:凭栏披满大王风,气象全收入座中。

西去水声奔万马,北来山势卧长虹。

楼台一带开烟雨,烽火千年冷段蒙。

几度酒酣难落笔,上头题句有髯翁11.《七律・大观楼》:草绿西湖拥大观,修篁楚楚隐琅玕。

长联把酒心头静,老寺披襟眼底宽。

始信霞虹飞柳岸,偏疑月阙下云端。

浮鸥片片涛声急,落照苍烟欲画难.12.《大观楼》:湖光山色画图中,楼阁巍峨气势雄。

五百里滇池浩瀚,数千年往事朦胧13.《登大观楼》:拾级登高望,滇池入眼明。

波光帆影动,山色塔铃清。

昆明大观楼长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diān)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zé),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xiāng)神骏,西翥(zhù)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gǎo)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yǔ)螺洲,梳裹就风鬟(huán)雾鬓(bìn);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jié)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chú)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解释上联: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

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小鸟和几抹灿烂红霞。

尽情观赏吧!切莫枉费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

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

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孙髯,字髯翁,号颐庵。

“天下第一长联”及作者与注释

“天下第一长联”及作者与注释

“天下第一长联”及作者与注释一、“天下第一长联”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清朝乾隆年间昆明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有感而作,全联如下: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zhù )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注释】(1)五百里:《云南通志·地理志》:“滇池为南中巨浸,周广五百余里。

”(2)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3)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

(4)翥:飞举。

(5)灵仪:指昆明西面的鸡碧山。

(6)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

(7)缟素:指昆明西面的白鹤山。

(8)蟹屿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岛或小沙洲(9)风鬟雾鬓:比喻摇曳多姿的垂柳。

(10)翠羽:翠绿色的鸟雀。

(11)丹霞:丹红色的云霞。

(12)九夏:指夏季的90天。

(13)芙蓉:莲花。

(14)汉习楼船:据《史记·平淮书》载,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以操习水军,打通从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径。

(15)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蕃列传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蛮寇边,“九征毁絙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16)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

《续资治通鉴·宋纪》: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

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17)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18)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译文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译文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译文大观楼长联原文: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注释:•五百里:《云南通志・地理志》记载滇池周广五百余里,但围湖造田后面积缩小。

•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东骧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如神马奔驰。

•西翥灵仪:指昆明西面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

•北走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长虫山),山势蜿蜒。

•南翔缟素:指昆明南面的白鹤山,山体白色如鹤飞翔。

•蟹屿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岛或小沙洲。

•风鬟雾鬓:鬟是环形发髻,鬓是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这里比喻滇池边垂柳摇曳多姿的样子。

•翠羽:翠绿色的鸟雀。

•丹霞:丹红色的云霞。

•九夏:指夏季的90 天。

•芙蓉:荷花。

•汉习楼船:据《史记・平淮书》记载,公元前120 年,汉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 以操习水军,想打通从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径。

•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蕃列传上》记载,公元707 年,吐蕃及姚州蛮寇边,唐九征毁絙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

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

宋太祖赵匡胤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记载,公元1252 年,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

译文:上联: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

昆明大观楼的长联和诗句

昆明大观楼的长联和诗句

昆明大观楼的长联和诗句昆明大观楼的长联和诗句如果你是文学爱好者,到了昆明,一定会去看一看昆明的大观楼。

我觉得昆明大观楼的名气不在于它的景色如何好,关键在于给大观楼写诗题词的.很多很多,当然最出名的大观楼长联就是孙髯翁先生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情景交融,对仗工整,气魄宏大,被誉为“海内外第一联”,“海内长联第一佳者”。

除了孙髯翁先生的大观楼长联,还有哪些诗句描写大观楼呢?“净乐长联”:上联:叠阁凌虚,彩云南现,皇图列千峰拱首,万派朝宗,金碧联辉,山河壮丽。

视晴岚掩翠,晓雾含烟,升曙色于丹崖,苍松鹤唳。

挂斜阳于清嶂,石厂猿啼。

暂息烦襟,凝神雅旷,豁尔讴歌叶韵,风月宜人,性静幽闲,互相唱和,得意时指点此间真面目。

下联:层楼映水,佛日西悬,帝德容六诏皈心,百蛮顺化,昆华聚秀,宇宙清夷。

听梵呗高吟,法音朗诵,笑拈花于鹫岭,理契衣传。

侪立雪于少林,道微钵受。

久修净行,释念圆融,历然主伴交泰,凡圣泯迹,心源妙湛,回脱根尘,忘机处发挥这段大光明。

净乐长联上下联各92字,全联184字,文采境界虽不及孙髯翁长联,但也指点湖山,写景清逸,修行忘机,悟世超尘,颇有为读孙髯翁长联者“指点迷津”之禅意。

1961年郭沫若登大观楼,即兴题诗一首: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观楼长联
孙冉
五(wǔ)百里(bǎilǐ)滇池(diānchí)奔(bēn)来(lái)眼底(yǎndǐ),披(pī)襟(jīn)岸(àn)帻(zé),喜(xǐ)茫茫(mángmáng)空阔(kōngkuò)无边(wúbiān)。

看(kàn)东(dōng)骧(xiāng)神(shén)骏(jùn),西(xī)翥(zhù)灵(líng)仪(yí),北(běi)走(zǒu)蜿蜒(wānyán),南(nán)翔(xiáng)缟素(gǎosù)。

高人(gāorén)韵(yùn)士(shì),何妨(héfáng)选(xuǎn)胜(shèng)登临(dēnglín),趁(chèn)蟹(xiè)欤(yú)螺(luó)洲(zhōu),梳(shū)裹(guǒ)就(jiù)风(fēng)鬟(huán)雾(wù)鬓(bìn),更(gèng)频(pín)天(tiān)苇(wěi)地(dì),点缀(diǎnzhuì)些(xiē)翠(cuì)羽(yǔ)丹霞(dānxiá),莫(mò)辜负(gūfù)四周(sìzhōu)香(xiāng)稻(dào),万顷(wànqǐng)晴(qíng)沙(shā),九(jiǔ)夏(xià)芙蓉(fúróng),三春(sānchūn)杨柳(yángliǔ);
数千年(shùqiānnián)往事(wǎngshì)注(zhù)到(dào)心头(xīntóu),把酒(b ǎjiǔ)临(lín)虚(xū),叹(tàn)滚滚(gǔngǔn)英雄(yīngxióng)谁(shuí)在(zài)?想(xiǎng)汉(hàn)习(xí)楼船(lóuchuán),唐(táng)标(biāo)铁(tiě)柱(zhù),宋(sòng)挥(huī)玉(yù)斧(fǔ),元(yuán)跨(kuà)革囊(génáng),伟(wěi)烈(liè)丰(fēng)功(gōng),费尽(fèijìn)移(yí)山(shān)心力(xīnlì),尽(jìn)珠帘(zhūlián)画(hu à)栋(dòng),卷(juǎn)不及(bùjí)暮(mù)雨(yǔ)朝(cháo)云(yún),便(biàn)断(duàn)碣(jié)残(cán)碑(bēi),都(dōu)付与(fùyǔ)苍(cāng)烟(yān)落照(luòzhào),只(zhī)赢得(yíngdé)几(jī)杵(chǔ)疏(shū)钟(zhōng),半(bàn)江(jiāng)渔火(yúhu ǒ),两(liǎng)行(háng)秋(qiū)雁(yàn),一(yī)枕(zhěn)清(qīng)霜(shuāng)。

这副长联,上联写滇池及周围风光景物,歌颂昆明大好河山及农民的辛勤耕耘,只有劳动人民的业绩(四围香稻)永久存在;下联联想云南历史,把历代王朝看作不长久的幻影,一朝跟着一朝兴起、衰亡,连幕都拉不及(卷不及暮雨朝云),最后只剩下些断碣残碑横卧在苍烟落日之中(都付与苍烟落照)。

长联观物写情,内涵深刻,令人叫绝,一直流传不衰。

长联挂在“五百里滇池”岸边的大观楼前两百多年,为古今众多名士及广大游人所仰慕及推崇。

长联与楼阁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及极高的旅游价值。

登上高楼,凭栏远望,长联描绘的景色一一映入眼帘,抒发的情怀萦回脑际,令人心旷神怡。

长联使大观楼名扬四海,大观楼因长联而驰誉九洲,成为与黄鹤楼、岳阳楼及滕王阁齐名的我国四大名楼之一。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陈毅副总经理读大观楼长联后赋诗赞道:“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五千年。

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

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

”毛泽东对长联的评语是:“从古未
有,别创一格。

”都对这副长联评价极高。

【注释】:
⑴五百里:滇池周广五百余里。

围湖造田后,今仅八十里长。

⑵披襟:披开衣襟。

岸:动词,推开的意思;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⑶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

骧:昂头奔跃的马。

⑷翥:飞起。

灵仪:凤凰一类的鸟,指滇池西面的碧鸡山。

⑸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长虫山)。

⑹缟素:白色的绢帛,指昆明西面的白鹤山。

⑺蟹屿螺洲:滇池中以蟹与螺壳堆成的小岛或小沙洲
⑻风鬟雾鬓:鬟,环形发髻;鬓,耳边垂发;喻风中垂柳。

⑼萍:水草。

苇:芦苇。

“天”和“地”形容数量之多。

⑽翠羽:翠绿的小鸟。

丹霞:红色的云霞。

⑾孤负:意思是枉然,白费。

⑿九夏:指夏季的90天。

芙蓉:荷花。

⒀把酒凌虚:对天空举起酒杯。

⒁汉习楼船:汉武帝修昆明湖、治楼船以习水军。

打通通往印度的路。

⒂唐标铁柱:唐中宗时平吐蕃之乱“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⒃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

为阻止宋徽宗在大渡河畔和大理购买战马,当时的边官编造宋太祖曾在版图上用玉斧“画大渡河为境界”的谣传: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⒄元跨革囊:指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⒅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

【解释】:
上联: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

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小鸟和几抹灿烂红霞。

尽情观赏吧!切莫枉费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
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

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

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