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合集下载

医院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

医院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

医院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医院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1为进一步加强我院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食源性疾病救治的质量控制,改善患者预后,及时、有效控制事件造成的危害,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针对我院实际情况,经研究制定预案。

一、目的确保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各部门能有效协调,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迅速控制和处理,改善患者预后。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食源性疾病救治专家协调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专家协调小组职责:1.针对具体事件情况,决定本预案启动与终止。

2.负责全院食源性疾病事件信息收集和报告。

3.会诊决定患者治疗方案。

4.协调全院人员、药品、物资储备、抢救器械等在应急状况下的调配,举全院之力做好各项保障。

5.协调相关科室配合各部门针对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调查工作。

6.组织医务人员进行食源性疾病相关政策及专业知识的培训。

三、应急内容1.各科室在收治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和疑似食源性疾病2人及以上患者或病情有生命危险食物中毒患者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

科主任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和公共卫生科并组织科内会诊讨论。

收治科室应认真履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是否转科治疗应在会诊后决定。

2.公共卫生科接报后立即到场核实情况,将信息按规定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并指导现场做好必要的隔离措施。

3.如遇群体性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和疑似食源性疾病(包括疑似食物中毒)收治科室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公共卫生科,分管院领导或医院总值班,相关部门人员立即到协调救治工作。

4.分管院领导接报后组织专家协调小组讨论决定是否启动预案。

启动预案后,各科室服从专家协调小组调配人员、药品、物资与抢救设备,配合和保障收治科室做好患者救治工作。

5.专家协调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患者进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严格执行相关的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

医院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21.1编制目的为了规范食源性疾病的处理过程,保证食源性疾病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民乐一中防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民乐一中防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民乐一中防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了防止学校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切实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将事态控制在最小程度,特制定民乐一中防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等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一、强化培训宣传力度,全员动员防毒患。

动员全体师生及食堂从业人员利用一切时间及手段,强化对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知识的培训、宣传和落实,充分利用广播、板报专栏、标语、传单、讲座等形式,积极宣传防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预防工作,防患工作力度;学校食堂管理及食堂操作严格按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实施管理和操作,从根本上杜绝师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落实责任,强化领导。

学校成立预防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明、副组长:杨瑛芳、成员:办公室(负责各部门各项措施的落实和工作协调),教导处(负责师生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团委(营造宣传氛围,实施落实学校整体宣传工作),总务处(负责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督促隐患整改,负责事故的报告工作),校委会成员、班主任(负责应急处理)。

三、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发生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迅速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食品监管部门报告;2、协助卫生机构迅速救治病人;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菜饭留样品、现场;4、配合食品监管部门进行调查,按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5、落实食品监管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四、具体要求:1、“防范胜于救灾”各工作部门、各责任人要认真作好预防的落实工作,勤检查、勤监督、多汇报。

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防患险于明火”各工作小组均应多观察、勤督检,要善于发现问题,对发现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且不可置若罔闻,酿成大患。

3、“责任重于泰山”各部门、各同志要高度履行自己职责,落实好责任,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抓紧抓好。

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

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

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食品污染、不洁、不卫生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人体健康问题,如食物中毒、肠胃炎等。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因此,制定份行之有效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对于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的本文旨在编制一份行之有效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以规范应急机制、提高应急能力、减轻应急影响,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三、指导思想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落实“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责任和管理责任,防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做到事前预防和控制。

2.整合资源,高效应急。

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应急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加强信息共享,保障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3.科学决策,权威发布。

应急决策和信息发布要科学、客观,权威、及时,做到沟通顺畅,信息互通,保障公众权益。

四、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预案建立专门的应急处置机构,统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处置机构包括指挥部及其各部门,各部门负责应急处置中的具体工作,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公众安全。

2.预警和警戒在应急预案中规定及时、准确的预警和警戒措施,以便防止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

预警和警成等级分为红、橙、黄、蓝四种级别,按级别给子不同的应急处置措施。

3.应急处置措施应急预案中应列明针对不同级别的食品安全事件,所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措施包括食品追溯、处置措施、消毒工作、善后处理和对受害人员的救治工作等。

4.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根据应急级别,应急预案规定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

应急物资包括适用于各级应急处理的设备、药品、消杀剂、急救用品、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等。

5.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在应急预案中规定应急演练和应急技能培训的标准、内容和周期,以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实施。

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及其危害,规范开展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蔓延和事态的扩大,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十堰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1.3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市范围内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事件。

1.4 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分级响应。

1.5 事件分级根据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发生场所和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由重到轻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n级)和一般(IV级)4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全省及其他省(区、市)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2、发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跨国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3、国务院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I级)。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域的;2、超出丹江口市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水平的;3、造成伤害人数IOO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4、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5、需要由省人民政府或其他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较大食品安全事故(In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食品安全事故: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内2个以上县(市、区),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3、丹江口市人民政府认定的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范本(二篇)

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范本(二篇)

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范本一、成立食源性疾病___应急处置小组,组长由单位法人代表或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食品安全管理员担任,应急处置小组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开展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二、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置措施及相关要求:1、食源性疾病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法人或负责人,本单位法人或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有关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报告内容包括发生食源性疾病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发病人数、住院人数、救治医疗机构和死亡人数、病人主要症状、可能发生的原因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阻碍他人报告。

并做到按相关部门规定的时间报告事故处置动态(范本)情况。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___人员将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病人或疑似发生食源性疾病的人员及时送往就近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与就诊医疗机构联系,并派专人到医院守护病人,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做好相关善后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和不稳定事件发生。

3、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立即封存原有的加工现场、食品留样样本、食用过的所有剩余食物及食品加工有关原料、辅料等;立即封存加工现场的工具及用具;禁止擅自销毁和破坏现场,追回已售出的可疑食品。

4、收集当日(餐)就餐人员信息(包括就餐人员___、住址、去向、联系电话等)。

5、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保障消费者在事故发生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

6、协助配合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三、总结:认真做好食品安全___的总结,分析、查找食品安全___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总结教训,认真整改。

进一步做好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工作,堵塞危及食品卫生安全的漏洞,确保食品安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管理,明确责任、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并向相关部门书面报送整改措施及总结。

四、责任追究:对___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推委拖延、擅离职守者,对造成或对___处理不力的责任者按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有效应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1.2编制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XX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XX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等。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1.4分级标准参照食品安全事故分级标准,将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由重到轻划分为I 级、Ⅱ级、III和Ⅳ级4个级别。

分级标准应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省卫生计生委规定适时作出调整。

1.4.1特别重大事件(I级)(1)受污染食品流入2个以上省份或国(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造成特别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或经评估认为事件危害特别严重的;(2)国务院认定的其他Ⅰ级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事件。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且事件涉及我区,即确认为Ⅰ级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事件。

1.4.2重大事件(Ⅱ级)(1)受污染食品流入2个以上地市,造成或经评估认为可能造成对社会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的;(2)发现在我国首次出现的新的污染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造成严重健康危害后果,并有扩散趋势的;(3)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人以上死亡的;(4)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Ⅱ级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事件。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且事件涉及我区,即确认为Ⅱ级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事件。

1.4.3较大事件(III级)(1)受污染食品流入2个以上县(市),已造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2)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3)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Ⅲ级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事件。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且事件涉及我区,即确认为较大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事件。

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

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

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品途径传播的疾病,其中包括食物中毒和食物感染。

由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疫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食源性疾病,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制定和实施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与领导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明确应急组织和领导机构。

地方政府应成立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应急领导小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担任组长。

该小组负责协调、统筹各相关部门的行动,确保疫情应急工作有序进行。

二、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是及时掌握疫情、制定应对措施的基础。

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定期对重点区域和食品市场进行监测,并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食品质量和食源性疾病的实时监控。

同时,建立食品安全事件的报告机制,要求医疗机构、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业和公众等相关方面及时向卫生、食品监管等部门报告疫情信息。

三、数据分析与评估政府应建立食源性疾病数据分析与评估系统,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疾病传播特征和风险因素,对食源性疾病疫情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指导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

四、食品安全应急预警食品安全应急预警是及时发现和警示食源性疾病疫情的关键环节。

政府应建立食品安全应急预警系统,及时获取食品生产和供应环节的信息,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公众发布食品安全预警,提高公众的警惕性和应对能力。

五、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疫情,政府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展开调查研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指挥体系,明确指挥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职责分工,并明确应急物资保障计划,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宣传教育与知识普及政府应加大食源性疾病宣传教育力度,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管理和操作能力。

七、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食源性疾病是跨国界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信息和经验,共同应对食源性疾病的挑战。

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

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

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品或饮水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有毒化学物质或其他有害因素引起的人体疾病。

面对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至关重要,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就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事件背景与预警1.1 事件背景描述食源性疾病事件是指因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或毒素导致的突发性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

这类事件往往在短时间内影响大量人群,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2 预警机制建立为了及时、准确地获取食品安全信息并进行预警,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和信息共享机制。

相关部门应完善监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检验,及时报告风险事件,确保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2.1 事件指挥部与职责在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中,应建立事件指挥部,负责组织和协调应急工作。

指挥部应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确保应急措施的快速执行和有效应对。

2.2 各部门的职责与协作应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包括卫生健康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确保各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和有效沟通,形成合力应对食源性疾病事件。

三、预案实施流程3.1 接到报告与确认一旦接到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报告,应立即进行确认。

相关人员应准确把握食品中毒的症状、数量和时间等关键信息,迅速判断病原和危害规模。

3.2 分析与评估在确认事件后,应尽快展开调查,对食品的来源、分销途径、原材料采购等进行分析与评估。

同时,要对可能影响的人群进行统计和风险评估。

3.3 紧急控制与撤离对于已受感染的食品,应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并督促销售商进行下架和销毁。

对于已经暴露在风险中的人群,应及时进行救治和撤离,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3.4 信息发布与公众应对应急指挥部要及时发布事件情况、应对措施以及公众防护知识等信息,以便公众了解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要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及时回应舆情和消除恐慌。

四、应急准备与培训4.1 预案修订与演练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应定期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不同情况和需求。

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

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

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一、前言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

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源性疾病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原则(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食源性疾病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

(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建立健全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四)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及时有效地处置食源性疾病事件。

(五)科学处置,依法管理依靠科学技术,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依法规范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机构成立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地区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宣传等部门负责人。

(二)各部门职责1、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开展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医疗救治工作;组织对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处理和实验室检测等工作;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

2、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对可疑食品的控制、召回和处置工作;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应急预案范文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应急预案范文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应急预案范文一、目的和原则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及时应对、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快速反应、有效控制的应急处理机制。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食堂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指挥,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校长、食堂负责人、卫生保健老师等为成员。

2. 设立应急处理小组,包括食品安全监测组、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治组、信息报告组、宣传教育组等,明确各组职责和任务。

三、预警预防1.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和健康检查。

2. 建立健全食品采购验收制度,严把食品质量关,禁止采购和使用有毒、有害、变质的食品原料。

3. 加强食品储存管理,确保食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避免交叉污染。

4. 定期对食堂环境和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食堂卫生。

5.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应急响应1.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小组按照职责迅速行动。

2. 食品安全监测组立即进行现场调查,采集样本,分析原因,采取控制措施。

3. 现场处置组对中毒人员立即进行救治,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4. 医疗救治组组织医护人员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并根据需要转送至医疗机构。

5. 信息报告组及时向学校应急指挥部和上级卫生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情况。

6. 宣传教育组通过各种渠道向师生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方法。

五、后期处理1. 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 对中毒人员及时进行跟踪观察,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

3. 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的食品安全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4. 对此次事件进行总结,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

食源性疾病处置应急预案

食源性疾病处置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应对食源性疾病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4. 《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 《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暴发等。

四、组织体系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医疗救治组、流行病学调查组、后勤保障组、宣传舆论组等。

2. 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各组成员开展工作。

3.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负责现场调查、采样、封控等工作。

4. 医疗救治组负责对食源性疾病患者的救治工作,包括接诊、诊断、治疗、转运等。

5. 流行病学调查组负责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例搜索、采样、实验室检测等。

6.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保障应急工作的正常进行。

7. 宣传舆论组负责食源性疾病事件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报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五、预警与报告1. 预警当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应及时启动预警机制,加强监测和报告。

2. 报告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时,事发单位应立即向所在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六、应急处置1. 应急响应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时,根据事件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 现场处置现场指挥部组织医疗救治组、流行病学调查组等开展现场处置工作。

(1)对病例进行救治,包括诊断、治疗、转运等。

(2)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检测,确定致病原因。

(3)对污染源进行封控,防止疾病传播。

3. 信息发布宣传舆论组负责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包括病例信息、防控措施等。

4. 后续处理(1)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致病原因。

医院食品安全事件处置流程

医院食品安全事件处置流程

医院食品安全事件处置流程一、报告当院内食堂发生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症状或食品污染事件时,食堂负责人应立即报告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应派人员到现场指挥事件处理,同时报告分管院长并按照市有关规定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

二、救护措施1.食物中毒的患者,如果症状轻微,医院应立即组织医疗小组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做好病案记录,将患者的呕吐物妥善保存。

2.中毒严重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诊,必要时移送上级医院。

3.中毒人数较多时启动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各部门、各科室按照应急协调制度各司其职,承担相应责任和任务。

三、现场调查与处理1.事发现场停止供膳,封存现场及可疑食品,追查食品及原料来源,追缴已出售的可疑食品,患者呕吐物及可疑食品作为样本储备。

2.积极协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四、调查与确认1.通过有关部门和机构了解事故发生情况,全面了解事态发展。

主要检查可疑就餐次数和食品、就餐时间和发病时间、就餐人数和发病人数、未集中就餐人员发病情况等,确认患者人数、症状及治疗情况。

2. 重点对可疑食品加工场所、设备、工具、厨房及加工过程进行现场调查,对可疑食材和食品的来源、保管条件、加工烹调方法、加工操作、生熟交叉污染情况、餐具清洗消毒及保管情况、餐饮用水来源(二次)供水或自备井供水)以及调查从业人员的卫生健康状况等,发现可能引起疑似食品安全事故的污染环节,结合患者调查资料,对事故原因进行第一步分析和判断。

五、检查和调查1.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从业人员、工作环境、工具和容器、留样和饮水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

2.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知检验机构,指派专业采样人员到现场进行采样。

六、事故原因的调查和询问调查事故原因,询问有关部门和个人责任,确认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落实情况。

七、纠正措施和跟踪报告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跟踪和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学校食堂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食堂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保障师生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4.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5.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食堂发生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校长- 副指挥长:分管副校长、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 成员:校医、食堂负责人、安全保卫部门负责人、学生处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等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和监督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校医- 成员:食堂负责人、安全保卫部门负责人、学生处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卫生防疫部门等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现场调查、病例救治、信息报告、疫情控制等。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病例发现与报告- 食堂工作人员或师生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时,应立即向校医报告。

- 校医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了解病例情况,并填写《食源性疾病报告表》。

2. 现场调查- 应急处置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包括:- 病例调查:了解病例发病时间、症状、疑似食物等。

- 食品来源调查:调查疑似食物的采购、加工、储存、供应等环节。

- 环境卫生调查:检查食堂环境卫生,包括餐具、设备、环境消毒等。

3. 病例救治- 校医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并给予必要的救治。

- 对病情严重的病例,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4. 信息报告- 校医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食源性疾病事件。

- 学校应及时向师生、家长通报事件情况,避免恐慌。

5. 疫情控制- 对疑似食物进行封存,禁止销售和使用。

- 对食堂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医院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篇

医院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篇

医院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篇医院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篇1一、总则(一)目的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院范围内突发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发生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保障全院职工和住院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二)适用范围全院职工和住院人员,因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食用了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而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一)成立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成员:(二)职责:负责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1、负责组织、协调各科室开展工作,实施紧急医疗救护处理;2、负责指挥维护现场治安秩序;3、核实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数;采集可疑食物及其他有关样品并及时检测;调查、诊断中毒原因;并按有关规定上报食品药品监管局、县疾控中心、县卫健委。

三、应急处置(一)报告程序(二)如发现在我院营养食堂就餐人员短时间内出现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症状及食品污染事件时,食堂负责人立即汇报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派人员赶赴现场指挥事件的处理,同时上报分管院领导,并按有关规定上报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疾控中心、县卫健委。

(三)救护措施1、对食物中毒人员,症状较轻微的,医院就地组织力量及时对发病人员进行应急对症救治,做好病案记录并妥善留存病人的吐泻物。

2、中毒严重者,及时组织相关专家会诊,必要时转上级医院救治。

3、若中毒人数较多,启动《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部门、科室按照应急协调制度,履行相应职责,承担相应责任和任务。

(四)协助调查,采取相应措施1、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要主动协助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及时向中毒人员了解就餐场所、就餐人数、所食食品、发病人数及所出现的症状,现场检查就餐场所的卫生状况,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办理情况,分析食品安全事件原因。

2、主动协助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流调工作。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应急处置讲义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应急处置讲义

2021/6/19
29
五、食物中毒报告
向谁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报告那些内容: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
食物等有关内容 ; 接到报告后如何做:做好记录 ,填写《食物中
毒报告登记表》,报告领导后,向同级政府和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021/6/19
30
报告时限和程序
➢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食物中毒事 件,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 政部门报告。
2021/6/19
12
四、食源性疾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1、环境 2、食品生产贮运 3、社会 4、生活方式改变 5、食品贸易全球化 6、其他
2021/6/19
13
五、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
1、同源或点源暴发(common-source or point-source outbreak)。这种暴发流行的所 有病例同时来源于一个共同的感染或中毒源。 流行曲线为一个陡然升起的并伴随一个明显下 降的曲线。
2021/6/19
7
➢ 真菌及其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伏马菌毒素、 赭曲霉毒素、展青霉素、杂色曲霉毒素等。
➢ 寄生虫和原虫:包括囊虫蚴(绦虫)、棘球属、 毛线虫(旋毛虫)属,以及其他一些寄生虫。
➢ 生物中的天然毒素:包括鱼体毒素、有毒贝类、 毒蘑菇 、苦杏仁及木薯、粗制棉籽油等 。
2021/6/19
9
三、食源性疾病分类
按发病因素分类 1、内因性食源性疾病 2、外因性食源性疾病 3、诱发性食源性疾病
2021/6/19
10
按疾病类型分类 1、食物中毒 2、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3、食源性寄生虫病 4、其他
2021/6/19
11
按发病机制分 1、食源性感染 2、食源性中毒 3、食源性毒素介质型感染

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应急预案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县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与时控制和消除事件与其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确保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与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处理。

二、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一)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管理组织1、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应急专业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职能与工作1、应急领导小组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和协调下,组织落实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确保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到实处。

2、应急专业组职责(1)负责进行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病人和可疑食品样品进行采集、实验室检验查找致病原因与提出疫情控制措施、划定中毒场所区域并指导消毒;(2)负责全县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信息的统计、分析、上报;(3)负责县疾控中心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4)负责组织开展应急工作培训、应急演练与物资准备;(5)组织指导开展卫生应急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6)负责县疾控中心应急工作档案管理;三、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与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

(一)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

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二)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应急预案及报告制度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应急预案及报告制度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应急预案及报告制度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学校突发事件“沉着应付、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总体要求。

在认真做学校食品进货、加工、消毒、留样等工作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防止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树立“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平时,敲警钟,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组织管理学校“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成立群体性食物中毒处置领导小组,一旦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处置领导小组协调开展工作。

食品安全工作、中毒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刘振军副组长:王大峰组员:侯汉才孙仲利王磊郑迪王平黄超孙连红三、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学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一旦发生学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一)停止供餐:立即停止学校食堂的供餐和生产。

(二)及时报告:1、条件:有3人(含3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症状。

2、程序:(1)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如下:①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的时间;②学校的名称、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③供应单位的名称、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④目前状况和紧急处理措施;⑤报告时间和报告人。

(三)救治病人: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或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请求救助,协助医院救治病人,做好病员登记和通知家长等工作。

(四)保护现场: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留样处。

(五)配合调查: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阳奶粉事件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是指自2003年 以来,发生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制 造、销售劣质奶粉和一系列因为 食用“劣质奶粉”导致婴幼儿致 病、致死相关事件的总称。 根据2004年4月27日《新华网》 发布的国务院调查组对阜阳地区 的调查结果,阜阳2003年5月1日 以后出生、以奶粉喂养为主的婴 儿中没有严重营养不良的婴儿, 共有轻度、中度营养不良婴儿 189例;随着“劣质奶粉”问题 的曝光和深挖,全国各地因为劣 质奶粉问题导致严重致病、夭折 的个案不断涌现
济源双汇瘦肉精事件
沁阳市柏香镇动物防疫检疫站
3人被判玩忽职守罪判处被告人王二团有期徒刑6年
判处被告人杨哲有期徒刑5年 判处被告人王利明有期徒刑5年
刘襄、奚中杰、肖兵、陈玉伟、刘鸿林(前排从右至左)5名被告人受审
浙江大学一名教授因瘦肉精案被刑拘
2011-07-25 01:22:10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河南瘦肉精案15名嫌疑人被判刑
中新社新乡2011年8月9日电
9日,第二批“瘦肉精”案件在河南省获嘉县法 院开庭审理,法院以“非法经营罪”追究韩文斌等 7名涉案人员的刑责。加之7月25日第一批获刑的8 名涉案人员,“瘦肉精”案共有15人受到刑罚制裁。 获嘉县法院当日对“瘦肉精”经营销售链条的7 名责任人韩文斌、张建国、冯满成、张俊森、史国 营、张玉军、程保成作出一审判决,7人分别获有 期徒刑10年、9年、8年、6年、6年、5年、1年, 并判处数额不等的罚金。
济源双汇瘦肉精事件
5人被判危害公共安全罪

判处被告人刘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处被告人奚中杰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处被告人肖兵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判处被告人陈玉伟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被告人刘鸿林因有重大立功表现,且系从犯,依法对其减 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9年

2009年03月19日
疯牛病





疯牛病,即牛脑海绵状病,简称BSE。1986年11月将该病定名为BSE,首次在 英国报刊上报道。这种病波及世界很多国家,如法国、爱尔兰、加拿大、丹麦、 葡萄牙、瑞士、阿曼和德国。 疯牛病是一种严重损害牛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染上这种病的牛的脑神经 会逐渐变成海绵状。随着大脑功能的退化,病牛会神经错乱,行动失控,最终死 亡。误食此类病牛的肉可能导致人患上新型克雅氏症,使患者脑部出现海绵状空 洞,并出现脑功能退化、记忆丧失和精神错乱等症状,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牛的感染过程通常是:被疯牛病病原体感染的肉和骨髓制成的饲料被牛食用后, 经胃肠消化吸收,经过血液到大脑,破坏大脑,使失去功能呈海绵状,导致疯牛 病。 人类感染通常是因为下面几个因素:1、食用感染了疯牛病的牛肉及其制品也会 导致感染 2、化妆品所使用的牛羊器官或组织成分有:胎盘素、羊水、胶原蛋白、 脑糖也有可能含有疯牛病病毒 多年来,英国的专家宣称,有10例新发现的克——雅氏病患者,据说是吃了患 疯牛病的牛肉引起的,由此引起了全球对疯牛病的恐慌。克——雅氏病简称CJD, 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海绵状脑病
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单位44.8万家,其中80%为
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经营主体约 323万家,有证餐饮单位约210万家,无证照的 小作坊、小摊贩和小餐饮更是难以计数。农 业生产更为分散,种植养殖环节还主要依靠2 亿多农民散户生产,食品安全监管对象点多面 广,小、散、乱的特点突出。 食品安全工程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产业界、各 级政府、行业协会、消费者和新闻媒体以及 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切实履职尽责,确保人 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2、化学性致病因素
污染、混入食品或贮藏过程中产生:金属,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如亚硝酸盐、有机磷、 汞、铅、砷、盐酸克伦特罗 、甲醇、甲醛、 苯并芘、毒鼠强。
瘦肉精



健康的肉
瘦肉精是一类药物,而不是一种 特定的物质,是指能够促进瘦肉 生长的饲料添加剂。任何能够促 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物 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 目前,能够实现这种功能的物质 是一类叫做β-兴奋剂的药物,比 如在中国造成中毒的克伦特罗和 美国允许使用的雷托巴胺。 瘦肉精在上海曾经引发了几百人 的中毒事件。而在台湾,由于从 美国进口的猪肉里含有瘦肉精, 几乎挑起一场政治争端。奇怪的 是,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 国,瘦肉精这类物质的使用却是 合法的。
朊病毒



朊病毒就是蛋白质病毒,是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的病毒。最常见的是引起传染 性海绵样脑病(疯牛病)的蛋白质。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小得多。不呈现 免疫效应,不诱发干扰素产生,也不受干扰作用。朊病毒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可 以导致人类和家畜患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病变,最终不治而亡。因此世界卫生组 织将朊病毒病和爱滋病并立为世纪之交危害人体健康的顽疾。 早在300年前,人们已经注意到在绵羊和山羊身上患的“羊瘙痒症”。其症状表 现为: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至瘫痪死亡。20世纪 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用放射处理破坏DNA和RNA后,其组织仍具感 染性,因而认为“羊瘙痒症”的致病因子并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质。 1996年春天“疯牛病”在英国以至于全世界引起的一场空前的恐慌,甚至引发 了政治与经济的动荡,一时间人们“谈牛色变”。 199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辛纳因为他发现 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朊病毒 现在对于疯牛病的处理,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办法,只有防范和控制这类病毒 在牲畜中的传播。一旦发现有牛感染了疯牛病,只能坚决予以宰杀并进行焚化深 埋处理
识别方法 (1)看该猪肉是否具有脂肪(猪油),如该猪
肉在皮下就是瘦肉或仅有少量脂肪,则该猪 肉就存在含有“瘦肉精”的可能。 (2)喂过“瘦肉精”的瘦肉外观特别鲜红, 后臀较大,纤维比较疏松,切成二三指宽的 猪肉比较软,不能立于案,瘦肉与脂肪间有 黄色液体流出,脂肪特别薄;而一般健康的 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瘦肉与脂肪 间没有任何液体流出。 (3)购买时一定看清该猪肉是否有盖有检疫 印章和检疫合格证明。
瘦肉精中毒


在中国,通常所说的“瘦肉精”则是指克伦特罗。它曾经作为药物用于 治疗支气管哮喘,后由于其副作用太大而遭禁用。 克伦特罗是一种β-兴奋剂,猪食用后在代谢过程中促进蛋白质
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提高了猪肉的瘦肉率,因此 称为瘦肉精。它的生物利用度高,以至食用了含有克伦特罗的猪肉出


食源性疾病
一、食源性疾病的概念
定义:1984年WHO将“食源性疾病” (foodborne diseases)一词作为正式的专业 术语,以代替历史上使用的“食物中毒”一 词,并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方式 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 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食品安全法》定义: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 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 疾病。
湖南岳阳查获一批问题饲料。经检验这批饲料中含 有乙醇胺A系。乙醇胺A系是瘦肉精的一种,但在国 内首次发现。在浙江大学教授邹某处查获含苯乙醇 胺A的饲料1500公斤,并对其实施刑事拘留。此次 新型瘦肉精案涉及三省。 记者24日从湖南省岳阳市公安机关获悉,经过两个 多月的侦查,已查清全国首例瘦肉精新品种来源。 目前,这一案件犯罪嫌疑人全部得到控制,涉案8 人中,7人被逮捕,1人被刑事拘留。
河南瘦肉精事件



自2011年3月15日“瘦肉精”事件曝光至23日18时,河南全 省共排查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近6万个,确认“瘦肉精”呈 阳性的生猪126头,涉及60多个养殖场;排查50头以下散养 户7万多个,确认“瘦肉精”呈阳性生猪8头;同时还查获 含“瘦肉精”饲料若干批次。 2011年3月25日从“瘦肉精”事件国务院联合工作组获悉, 河南“瘦肉精”事件所涉案件调查取得重要突破,截至目前, 肇事“瘦肉精”来源基本查明,并已发现3个“瘦肉精”制 造窝点。截至2011年3月24日,“瘦肉精”事件中被河南省 有关部门控制、刑拘、立案侦查的人员已达68人,其中“瘦 肉精”销售人员26人,使用养殖户33人,生猪经纪人7人, 企业采购人员2人,并对43名公职人员进行了调查取证。 处置15名公职人员 :开除公职6人,免职4人,停职检查5人。

现中毒。人食用猪肝或猪肺足够引起中毒。世界没有任何正规机构批准 克伦特罗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动物促生长。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动,有手抖甚至不能站立,头晕, 乏力,原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应,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 电图示S-T段压低与T波倒置。 2.原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患者,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 进者上述症状更易发生。 3.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引起低血钾,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四、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
1、生物性致病因素 2、化学性致病因素 3、物理性致病因素
1、生物性致病因素
细菌及其毒素:沙门茵、葡萄球菌、大肠杆
菌、肉毒杆菌、以及新发现的阪崎杆菌。 病毒:甲肝、戊肝病毒、脊灰病毒、阮病毒。 真菌及其毒素:黄曲霉毒素 寄生虫和原虫:囊虫(绦虫)、旋毛虫。 生物中天然毒素:鱼体毒素、有毒贝类、毒 蘑菇、木薯、苦杏仁 、未烧熟的扁豆
WHO
二、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
传染疾病的媒介——食物
致病因子——食物中的病原体
临床特征——中毒性或感染性
三、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食物中毒
经食物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由于营养不平衡造成的慢性疾病 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食物中污染物引起的慢性中毒性疾病 原因不明的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美国公布食品安全事件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1-03-10 13:17: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