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7篇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7篇篇1一、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主要研究其结构、性质、合成与应用。
本篇文章将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
二、基本概念1. 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等)。
2. 共价键:有机化合物中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三、重要官能团及性质1. 烃基(-CnxHy):烃类化合物的核心部分,常见性质包括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2. 羟基(-OH):涉及醇类、酚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常见反应包括酯化反应和脱水反应。
3. 羧基(-COOH):涉及羧酸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具有典型的酸性,可发生酯化反应。
4. 氨基(-NH2):涉及胺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可发生酸碱反应及偶联反应。
5. 醚键(-O-):连接两个有机基团,常见反应包括裂解反应。
6. 酮羰基(-CO-):连接两个碳原子,具有亲电和亲核反应的特性。
四、基本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原子或原子团替换有机化合物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的过程。
2. 加成反应:不饱和键的加成,如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3. 消除反应: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连接相同基团时,脱去小分子形成不饱和键的过程。
4.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如醇的氧化、醛的还原等。
五、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但不同结构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中非常普遍,对化合物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主要包括位置异构、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
六、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光谱分析是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等。
这些光谱技术有助于确定化合物的官能团、结构信息及立体构型。
七、有机合成与反应机理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通过合成目标分子实现特定功能。
反应机理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原理,了解反应机理有助于预测和调控有机合成过程。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甲烷和烷烃:1.燃烧 2.取代 3.裂解
乙烯和烯烃:1.氧化:(燃烧;被氧化剂氧化) 2.加成 3.加聚 4.二烯烃加成和加聚乙炔和炔烃:1.氧化:(燃烧;被氧化剂氧化) 2.加成
苯:1.燃烧 2.取代(卤代、硝化、磺化) 3.加成
苯的同系物:1.氧化:(燃烧;被KMnO4氧化) 2.取代(卤代、硝化、磺化) 3.加成卤代烃:1.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
乙醇和醇类:1.与钠反应 2.与氢卤酸反应 3.分子内脱水 4.分子间脱水
5.燃烧、催化氧化
6.酯化反应
苯酚:1.弱酸性(与NaOH、Na2CO3溶液反应)2.与钠反应 3.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4. 取代(卤代、硝化)
5.氧化
6.加成(加氢)
醛和醛类:1.氧化反应(燃烧、银镜反应、与Cu(OH)2反应、与强氧化剂反应)
2.还原反应(加氢)或加成反应
甲醛与银氨溶液反应、与Cu(OH)2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特殊性
酮的还原反应(加氢)或加成反应
乙酸与羧酸:1.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
酯:水解反应(分酸性条件与碱性条件)。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一、烃类:
1、烷烃:
由单一的碳链和氢原子组成的构成,是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只有单键,没有明显双键,极易析出极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可析出单质,不溶于水,碱下析出,常
ch2cl2 中溶解,能形成极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由于碳链构型的不同,烷烃的化学性质有
一定差异,如丁烷小容易溶于水,而较大碳链烷烃如环氧戊烷,极不易溶于水。
2、烯烃:
具有环状碳链的有机物,由于对电子需要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常温下大部分烯烃是
含有稳定非极性的碳-碳双键,但易析出极性。
它们大部分是不溶于水,形成极少量的分
子间相互作用,但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
二、醛类:
由醛基与醇基所组成的有机物,具有特殊的δ+醛δ-醇化合物结构,多用于有机化
学的合成。
醇以存在着一个极性空间的形式存在于有机溶剂中,它们极易与水反应,形成盐,破坏极性空间,有其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和无色的现象,所以可以极易溶于水中,但不
溶于有机的溶剂。
三、酯类:
具有羟基组成碳官能团的有机物,主要由酯基和其它某种有机物组成,具有极性碳-
羰基极性空间,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但极不溶于水,因为在水中形成羰基,使
得酯类极难溶于水中,但与碱质有相当大的溶解度,具有一定的把水离子弱化的作用,因此,它们主要用于各种特殊目的。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三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三)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像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化合物,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
一、烃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1.氧化反应 I .燃烧C 2H 4+3O 2点燃> 2CO 2+2H 2O (火焰明亮,伴有黑烟)II .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C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CH 2=CH 2+Br 2 ------->CH 2Br-CH 2Br (能使滨水或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 2、Cl 2、HCl 、H 2O 等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2 催化剂,CH3cH3CH 2=CH 2+HCl 催化剂"CH 3cH 2cl (氯乙烷:一氯乙烷的简称) CH, = CH,+H,O —催化剂尸 CH.CH.OH (工业制乙醇) 22 2高温高压 3 23 .加聚反应nCH =CH 一催化剂一^一匚三一匚三二一:,(聚乙烯)22△注意:①乙烯能使酸性KMnO 4溶液、滨水或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 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②常用澳水或澳的四氯化碳溶液来除去烷烃中的烯烃,但是不 能用酸性KMnO 4溶液,因为会有二氧化碳生成引入新的杂质。
1 .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褪色,也不能是澳水发生化学反应褪色,说明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但可以通过萃取作用使滨水颜色变浅,液体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2 .氧化反应(燃烧) 2C 6H 6+15O 2点燃> 12CO 2+6H .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浓烟,说明含碳量高)3 .取代反应 (1)苯的漠代:。
+ Br 2*BrR0]- Br (溴苯)+HBr (只发生单取代反应,取代一个H )①反应条件:液澳(纯澳);FeBr 3、FeCl 3或铁单质做催化剂②反应物必须是液澳,不能是滨水。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为主要组成的化合物,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下面将对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燃烧性质有机化合物在氧气存在下燃烧时,会发生燃烧反应。
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甲烷(CH4)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CH4 + 2O2 → CO2 + 2H2O二、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质1. 醇的酸碱性:醇具有一定的酸碱性,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例如,乙醇(C2H5OH)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可以生成乙醇钠(C2H5ONa)和水:C2H5OH + NaOH → C2H5ONa + H2O2. 脂肪酸的酸碱性:脂肪酸是一类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酸性。
它们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例如,戊酸(C4H8O2)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可以生成戊酸钠(C4H7O2Na)和水:C4H8O2 + NaOH → C4H7O2Na + H2O三、有机化合物的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重要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酸和醇可以反应生成酯。
例如,乙酸(CH3COOH)和乙醇(C2H5OH)在硫酸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和水:CH3COOH + C2H5OH → CH3COOC2H5 + H2O四、有机化合物的醛和酮的氧化反应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的重要功能团,它们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乙醛(CH3CHO)在氧气存在下氧化生成乙酸(CH3COOH):2CH3CHO + O2 → 2CH3COOH五、有机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烃类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其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
例如,乙烷(C2H6)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乙烷(C2H5Cl):C2H6 + Cl2 → C2H5Cl + HCl六、有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烯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烯烃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
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研究有机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复杂多样的性质。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物理性质1. 熔点和沸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
这是因为有机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分子间距较大,容易发生相变。
同时,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也受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影响。
2. 溶解性: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高。
这是因为有机化合物通常是非极性或弱极性分子,与有机溶剂有较好的相容性。
但在水等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低。
3. 密度:有机化合物的密度通常较小。
这是因为有机物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其分子体积较大。
二、化学性质1. 燃烧性:有机化合物一般易燃。
这是因为有机物中含有丰富的化学键能,可以在氧气的存在下进行燃烧反应,释放大量的热能。
2. 氧化还原性:有机化合物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醛或酮可被还原为醇,醇可以被氧化为醛或酮。
3. 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常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烯烃可以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卤代烃。
4. 反应活性: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可以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例如,芳香烃由于环上的共轭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加成或氧化反应。
三、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分子结构的不同会导致性质的差异。
例如,同分子式的不同衍生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如分子大小、分子间作用力、立体构型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由其分子结构和组成决定的。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也能更好地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化学发展的基石之一。
(完整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合物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对有机化合物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与氢、氧、氮、硫等元素通过共价键相连接形成的化合物。
2. 碳的四价性质: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一条或多条共价键,使得有机化合物形成多样的结构。
3. 烃:烃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由碳和氢元素构成。
根据碳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链烃、环烃和芳香烃等。
4. 功能团:功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一定稳定性、易于发生化学反应的团块。
常见的功能团有醇基、酮基、酸基、醛基等。
5. 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
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的存在增加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6. 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酯化、醇的氧化、醛的还原等。
7. 碳的杂化与空间构型:碳原子可以通过杂化形成sp³、sp²或
sp杂化,从而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
8. 有机聚合物:有机聚合物是由大量有机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
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这些是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总结,通过研
究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注意:本文档为总结性文档,内容简明扼要,具体细节需要参
考教材或专业资料进行深入学习。
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

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有机化合物是指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等有机基团构成的化合物。
它们是地球上存在最为丰富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体内,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
一、醇类醇是由羟基(-OH)取代碳链上的氢而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醇有甲醇、乙醇、丙醇等。
它们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常温下易挥发。
醇具有溶解性强、与水混溶,并且能与大部分有机物发生反应的特点。
二、酚类酚是由苯环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酚有苯酚、萘酚等。
酚具有特殊的芳香味,并且能溶于水。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活泼,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三、酮类酮是由羰基(C=O)连接的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有机基团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酮有乙酮、丙酮等。
酮具有无色或浅黄色的液体,可溶于水。
酮是可以用作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原料,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化学稳定性。
四、醛类醛是由羰基(C=O)连接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或有机基团而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醛有甲醛、乙醛等。
醛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或液体,有刺激性味道。
醛具有较好的挥发性,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并且可以进行加成反应。
五、酸类酸是由一个或多个羧基(-COOH)取代碳链上的氢而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有甲酸、乙酸等。
酸具有酸味,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酸的强弱与羧基的取代程度、溶解度和键的稳定性有关。
六、酯类酯是由羧基和醇基通过缩合反应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酯有乙酸乙酯、甲酸乙酯等。
酯具有芳香味且挥发性较大,可溶于醇和醚。
酯的性质较稳定,常用作香料和溶剂。
七、醚类醚是由两个有机基团通过氧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醚有乙醚、二甲醚等。
醚是无色液体,可溶于有机溶剂,对水不溶。
醚具有较好的挥发性和溶解性,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以上仅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
每种有机化合物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它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催化剂加热、加压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③热裂解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④烃类燃烧通式:O H 2CO O )4(H C 222y x y x t x +++−−−−→−点燃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O H 2CO O )24(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点燃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2)烯烃: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CH 4 + 2O 2CO 2 + 2H 2O 点燃CH 4C + 2H 2高温 隔绝空气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 等化学键: 、—C ≡C — C=C 官能团CaO △催化剂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高中化学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讲认识有机化合物——主要的烃考点1主要烃的结构和性质一、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化合物CO、CO2、碳酸及碳酸盐属于无机物。
2.烃:仅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3.烷烃:碳原子与碳原子以单键构成链状,碳的其余价键全部被氢原子饱和,这种烃称为饱和链烃,也称为烷烃。
二、甲烷、乙烯和苯的结构与物理性质比较三、甲烷、乙烯和苯的化学性质比较下面从几种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角度认识三种主要烃: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1)甲烷与Cl2的取代反应(2)苯的取代反应(填化学方程式)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1)乙烯的加成反应(填化学方程式)(2)苯的加成反应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加聚反应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为四、烷烃1.烷烃的结构与性质2.烷烃的习惯命名法(1)当碳原子数n≤10时,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当n>10时,用汉字数字表示。
(2)当碳原子数n相同时,用正、异、新来区别。
例如:CH3CH2CH2CH2CH3称为正戊烷,(CH3)2CHCH2CH3称为异戊烷,C(CH3)4称为新戊烷。
考点2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1.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形成共价键。
2.碳原子不仅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或三键。
3.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碳链或碳环上还可以连有支链。
二、同系物1.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2.烷烃同系物:分子式都符合C n H2n+2(n≥1),如CH4、CH3CH3、互为同系物。
3.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呈现一定的递变规律。
三、同分异构体1.概念: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第三章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常有氢和氧,还含有氮、磷、硫、卤素等元素。
【注意】(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盐、碳的金属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
烃: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2、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3、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酸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但在一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1)燃烧反应:CH4+2O2CO2+2H2O 。
(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2)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条件:光照)五种产物(两种气体: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其他三种均为液体)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实验现象: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壁有油状液滴出现,同时试管上方有白雾生成,试管内液面逐渐降低。
二、烷烃:(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分子通式为C n H2n+21、烷烃的命名:烷烃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碳原子数在十以上时,以“汉字数字”代表。
例如:十一烷。
2、烷烃的物理性质:常温下的状态(设碳原子数为n),当n ≤4 时为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烷烃的密度依次增大。
3. 烷烃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与甲烷类似,通常情况下,不与强酸、强碱、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反应。
2、可燃性:都能燃烧,反应通式为C n H2n+2+213nO2nCO2+(n+1)H2O。
3、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4、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1.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一、烷烃1.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1) 物性:无色无味的气体,ρ=0.717g·L -1(标况下),极难溶于水。
(2) 化性:一般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不与酸性KMnO 4等强氧化剂反应,也不与强酸、强碱反应。
但特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①氧化反应:火焰呈淡蓝色CH 4(g)+2O 2CO 2(g)+2H 2O(l) 氧化反应:加氧失氢的有机反应。
还原反应:加氢失氧的有机反应。
② 取代反应定义:。
CH 4+Cl 3Cl (气体)+HCl CH 32Cl 2(液体)+HClCH 2Cl 2 CHCl 3(液体,又名氯仿)+HCl CHCl 3CCl 4(液体,又名四氯化碳)+HCl此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也可以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现象为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试管中有少量白雾,试管内有一段水柱形成。
注:a .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要用“→”而不用“===”;b .CH 4与其他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但必须是纯卤素单质;c .有机物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是一种连锁反应,即第一步反应一旦开始,后续反应立即进行。
其中生成HCl 的物质的量最多;d .1 mol 某有机物发生取代反应时,每取代一个H 原子,就消耗1 mol Cl 2,所以1 mol 某有机物发生取代反应完全反应时,有多少摩尔H 原子,就要消耗多少摩尔Cl 2 ;e .CH 4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能证明此结论证正确的证据是CH 2Cl 2没有同分异构体。
或者说甲烷分子的取代物中有两组相同的原子就没有同分异构体。
2. 烷烃⑴ 定义: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均以碳碳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都连有四根单键。
⑵ 结构式(碳氢之间的单键不可略去): 分子式(书写成C x H y 的形式): C 2H 6H —C —C —HH H H H结构简式(碳氢之间的单键可略去):CH 3CH 3,正丁烷可书写为CH 3(CH 2)2CH 3 电子式(根据结构式来书写,每根单键代表一对共用电子对): ⑶ 烷烃的相关性质① 分子通式:C n H 2n+2 ( n≥1 ),符合此通式的烃一定是烷烃。
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⑤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沸点为...HCHO...).....-.21℃...-.24.2℃.....CH..3.Cl..,.沸点为.....).甲醛((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如,己烷CH3(CH2)4CH3甲醇CH3OH甲酸HCOOH 乙醛CH3CHO★特殊: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
如,石蜡C12以上的烃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4.有机物的颜色☆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1. 定义。
- 有机化合物通常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₂)、碳酸盐(如CaCO₃)、碳化物(如CaC₂)等,由于它们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通常被归为无机物。
2. 组成元素。
- 除碳元素外,有机化合物还常含有氢、氧、氮、硫、磷、卤素等元素。
二、甲烷(CH₄)——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1. 分子结构。
- 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
- 甲烷分子中的C - H键为极性共价键,但由于甲烷分子结构对称,所以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2. 物理性质。
-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17g/L)的气体。
- 极难溶于水。
3. 化学性质。
- 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反应。
- 氧化反应。
- 可燃性:CH₄+2O₂{点燃}{→}CO₂ + 2H₂O(火焰呈淡蓝色)。
- 取代反应。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₄+Cl₂{光照}{→}CH₃Cl+HCl(一氯甲烷,气体);- CH₃Cl+Cl₂{光照}{→}CH₂Cl₂+HCl(二氯甲烷,液体);- CH₂Cl₂+Cl₂{光照}{→}CHCl₃+HCl(三氯甲烷,又称氯仿,液体);- CHCl₃+Cl₂{光照}{→}CCl₄+HCl(四氯化碳,液体)。
三、烷烃。
1. 概念。
- 烷烃是只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都以单键相结合,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又叫饱和烃。
2. 通式。
- CₙH₂ₙ₊₂(n≥1)。
3. 物理性质。
-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的状态由气态(n = 1 - 4)逐渐变为液态(n = 5 - 16)、固态(n≥17)。
- 烷烃的密度逐渐增大,但都小于水的密度。
高二化学总结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与化学性质

高二化学总结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与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其中碳原子与其他元素原子(如氢、氧、氮等)通过共价键相连。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由它们所包含的官能团决定,而这些官能团也决定了它们的化学性质。
在高二化学学习中,我们通过对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及其化学性质的探究和总结,进一步了解了有机化学这一重要的分支领域。
一、醇官能团醇官能团由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相连而成(R-OH)。
醇具有酸碱中性, 在酸性条件下,可被酸性氧化剂氧化生成酮、醛、或羧酸。
同时,在碱性条件下,醇可发生酯化反应,与酸酐(如乙酸酐)反应生成酯。
二、醚官能团醚官能团由两个碳原子通过一个氧原子相连而成(R-O-R')。
醚化合物的酸碱性非常弱,不易被酸性或碱性氧化剂氧化。
三、醛官能团醛官能团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一个双键相连而成(R-CHO)。
醛是一类重要的官能团,可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成相应的羧酸。
同时,醛化合物可与饱和的或无饱和的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醇。
四、酮官能团酮官能团由两个碳原子通过一个双键相连而成,其中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相连,另一个碳原子与两个碳原子相连(R-CO-R')。
酮可以通过加氢反应还原成相应的醇,而在酸性溶液中,酮也可被氧化剂氧化成相应的酸。
五、酸官能团酸官能团由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相连,而氧原子上带有一个或多个羟基(R-COOH)。
酸是一类常见的有机化合物,表现出酸性反应。
它们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并且能与醇反应,生成酯。
六、酯官能团酯官能团由一个羧酸残基和一个醇残基缩合而成(R-COO-R')。
酯是有机化合物中一大类重要的官能团,可通过酸催化下的酯化反应生成。
酯的反应性较低,不易被进一步氧化或还原。
七、醚酯官能团醚酯官能团是由一个醚官能团和一个酯官能团缩合而成(R-O-CO-R')。
醚酯可通过酸催化下的酯化反应获得,具有醚和酯官能团的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多样,具备了两者的特点。
有机物性质归纳

有机物性质归纳有机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机物的性质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本文将对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归纳,方便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知识。
1. 物理性质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溶解性、熔点和沸点等。
其中,颜色和气味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感知的有机物性质。
有机物的颜色可以因其分子结构而有所不同。
一些有机物呈现出鲜艳的颜色,如染料和色素,而另一些则是无色或者白色的,如乙醇和蔗糖。
有机物的气味也因其分子结构而异。
有些有机物具有芳香气味,如香水和挥发油,而另一些则具有刺激性或难闻的气味,如苯酚和胆固醇。
溶解性是有机物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某些有机物可以溶解于水中,如醇类和酚类化合物,而另一些则不溶解于水,如烃类和脂肪类化合物。
有机物的熔点和沸点与其分子量、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相关。
通常情况下,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而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则具有低熔点和低沸点。
2. 燃烧性质有机物的燃烧性质与其分子结构中的碳、氢和氧元素有关。
一般来说,有机物可以在氧气的存在下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的燃烧是一种放热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热能。
不同的有机物燃烧时产生的热能大小也不同,与其分子结构和氧含量有关。
有机物的燃烧还可以产生光和烟雾。
一些有机物在燃烧时会释放出明亮的火焰,并且伴随着黑色的烟雾,如木材和煤炭。
3. 化学性质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聚合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这些性质主要是由有机物中的化学键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一些有机物具有酸性或碱性。
酸性有机物在水溶液中会释放出氢离子,碱性有机物则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
酸碱性的判断可以通过检验有机物在水中的pH值来确定。
有机物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氧化反应是指有机物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是指有机物获得电子。
这些反应可以产生新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催化剂加热、加压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D) 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②燃烧③热裂解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④烃类燃烧通式: O H 2CO O )4(H C 222y x y x t x +++−−−−→−点燃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O H 2CO O )24(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 +−−−−→−点燃 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2)烯烃:A) 官能团:;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CO 2 + 2H 2O 点燃 CH 4 C + 2H 2 高温隔绝空气C=C 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等化学键: 、—C ≡C —C=C 官能团 CaO△催化剂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③燃烧④氧化反应 2CH 2 = CH 2 + O 2 2CH 3CHO⑤烃类燃烧通式:O H 2CO O )4(H C 222y x y x y x +++−−−−→−点燃 D) 实验室制法:乙烯:CH 3CH 2OH C H 2CH 224+↑H 2O注:1.V 酒精:V 浓硫酸=1:3(被脱水,混合液呈棕色)2. 排水收集(同Cl2、HCl )控温170℃(140℃:乙醚) 3.碱石灰除杂SO2、CO2 4.碎瓷片:防止暴沸E) 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影响:CH 2=CH -CH 3+HBr CH 3CH 3Br(氢加在含氢较多碳原子上,符合马氏规则)CH 2=CH -CH 3+HBrCH 3-CH 2-CH 2-Br (反马氏加成)F )温度不同对有机反应的影响:CH 2CH CH CH 280℃2CH CH 2Br Br+ Br 2CH 2CH CH CH 260℃2CHCH 2BrBr + Br 2(3)炔烃:A) 官能团:—C≡C—;通式:C n H 2n —2(n ≥2);代表物:HC≡CH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合物(烃)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的衍生物)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的衍性物)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的衍生物)化学性质总结
物理性质小结:
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烃[C x H Y]:当x≤4时;卤代烃:只有一氯甲烷[CH3Cl]。
以上均为无色难溶于水。
含氧衍生物:只有甲醛[CH2O],无色易溶于水。
均为无色气体。
2、常温下为液体的有:烃[C x H Y]:当x>4时。
卤代烃:除一氯甲烷外卤代烃。
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除CH2O(甲醛)外低级衍生物。
硝基苯。
溴苯。
一般无色,油状,易挥发,比水的密度小(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
卤代烃:除CH3Cl为气体外其余常见的卤代烃为油状液体。
难溶于水。
3、常温下为固体的有:饱和高级脂肪酸、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高级脂肪酸盐、所有糖类、所有高分子化合物、肽、三溴苯酚、三硝基苯酚、
三硝基甲苯等均为固体。
(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一定是混合物)
1、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3、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
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4、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
酸:CH2O2。
5、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6、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卤代烃(CH3CH2Br)、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纤维素)、蛋白
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苯酚(C6H5OH)与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
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
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环的侧链上烷烃基与卤素。
光
—CH3+Cl2—CH2Cl(注意在FeBr3催化作用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悬浊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
某酯(HCOOR)。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
C=C (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 n H2n+2;烯烃与环烷烃:C n H2n;炔烃与二烯烃:C n H2n-2;苯的同系物:C n H2n-6;饱和一元卤代烃:C n H2n+1X;饱和一元醇:C n H2n+2O
或C n 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 n H2n-6O或C n H2n-7OH;醛:C n H2n O或C n H2n+1CHO;酸:C n H2n O2或C n H2n+1COOH;酯:C n H2n O2或C n H2n+1COOC m 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 → 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2、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乙醇(浓硫酸,170℃)其他醇(浓硫酸、加热)卤代烃(NaOH醇溶液、加热)。
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羧酸和无机含氧酸,如磷酸、硝酸)
24、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25、属于天然高分子: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26、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7、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 28、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31、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32、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
33、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跟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
34、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致癌物质)
35、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与含羧基的物质(如乙酸)
36、能还原成醇的是:醛或酮 37、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CH2OH
38、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乙烯
39、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的是:乙烯的产量
40、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变浑浊的是:C6H5ONa溶液
41、不能水解的糖:单糖(如葡萄糖) 42、可用于环境消毒的:苯酚
43、皮肤上沾上苯酚用什么清洗:酒精;沾有油脂是试管用热碱液清洗;沾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洗涤。
44、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
45、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 46、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的:苯酚
47、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Na2SO4、(NH4)2SO4
二、有机物的推断
1.从物质的转化关系突破
在有机框图题中,有机物烯、卤代烃、醇、羧酸、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重要转化关系:2.根据反应物性质推断官能团:
3.从有机反应的特征条件突破
有机反应的条件往往是有机推断的突破口。
(1)“”这是烷烃和苯环侧链烷烃基的氢被取代的反应条件,如:①烷烃的取代;②芳香烃及其它芳香族化合物侧链烷基的取代;③不饱和烃中烷基的
取代。
(2)“ ”是乙醇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条件
(3)“”是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的反应条件。
(4)“”为不饱和键加氢反应的条件,包括: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苯环、酮类的加成。
(5)“” 是①醇消去H 2O 生成烯烃或炔烃;②酯化反应;③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6)“
” 是卤代烃消去HX 生成不饱和烃的反应条件。
浓H 2SO 4
170℃ 浓H 2SO 4 140℃ Ni Δ 浓H 2SO 4
Δ NaOH 醇溶液溶
Δ
(7)“
” 是①卤代烃水解生成醇;②酯类碱性水解反应的条件。
(8)“
” 是①酯类水解;②糖类水解;③油脂的酸性水解;④淀粉水解的反应条件。
(9)“ ” 是烯烃与水反应生成醇 (10)“ ”是苯的硝化反应条件。
(11)“
”为醇催化氧化的条件。
(12)“”为硝化反应的条件。
(13)“无条件”,为不饱和烃与X 2、HX(乙炔除外)加成的条件;酚类和浓溴水取代反应的条件。
(14)“”为苯及其同系物苯环上的氢被卤素取代的反应条件。
(15)“溴水或 Br 2的CCl 4溶液”,是不饱和烃加成反应的条件。
(16)“ ”是醛氧化的条件。
(17)“ ”是苯的同系物氧化成苯甲酸的条件。
(18)“甲乙 丙”,连续两次氧化,必为醇氧化成醛,醛再氧化成酸的反应条件。
NaOH 水溶液
Δ 稀H 2SO 4
Δ 催化剂 加热、加压 浓H 2 SO 4
55℃~60℃ Cu 或Ag Δ 浓H 2SO 4
浓HNO 3。